近年來,我們常常聽到有關「保育」與「發展」之間的矛盾,似乎要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便必須在經濟發展和生態及文化保育(例如應否開發郊野公園土地)之間作出取捨。說得漂亮一點,就是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就筆者看來,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保育」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是遠遠被誇大了。再深入點看,兩者的對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人為的虛假對立。
為什麼這樣說呢?請大家想想,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我們的生產力提升了多少倍?人均收入又增加了多少倍?即使扣除了通脹,以這樣的財富增長計,我們今天每個人都應該生活得像一九五零年的一個小富翁,或至少每家每戶都應是豐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今天仍有這麼嚴重的貧窮問題?而政府高官仍然不停嚷著「經濟發展不足」?
政府最喜歡說:「我們必須把餅不斷造大」。言下之意,就是只有經濟不斷增長,我們才能切實解決貧窮的問題。但過去大半個世紀,這個「餅」已經造大了不知多少倍?其間亦已對生態環境和各種文物做成了多少破壞?究竟這個餅要造得多大才足夠?讓我告訴你:答案是無限大!
事實是,「滲滴式經濟」(即「把餅造大」的理論基礎)已被證明是個騙局。數十年來的實踐顯示,私有化、市場化、金融化的結果,是經濟增長的成果絕大部分被富裕階層所攫取。財富不是向下滲滴,而是不斷向上匯聚。我們只要把香港的總體工資增長,與整體GDP增長作一比較,情況便明顯不過。
上述的討論好像有點離題,事實卻不是。再深入的一點看,我們碰到的「保育與發展」案例,其間的「發展」絕大部分不是指社會發展,而是發展商的「發展機會」,亦即可以大興土木以圖利。背後的邏輯當然是「資本逐利」的天性,因為如果沒有投資的新機會,任何資本都會好像某些鯊魚一樣,不前進便會窒息而亡。這不是隨意的比喻,因為資本(企業)不持續膨脹的話,便無法滿足投資者的要求,結果是股民會把它的股票棄之如敝履。此外,利潤的增長率若是低於銀行的「存、貸息差」的話,它便會連貸款利息也無法償還。
如果保育和發展中的「發展」是增進大眾福祉的社會發展,那麼它們之間的矛盾是個真命題;但假如「發展」指的只是發展商的商機,兩者的對立便是個假命題。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網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