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浪
中越南海衝突後兩天,越南多個工業區發生反華騷亂。期間,大量台資工廠備受牽連,不少遭放火焚燒。騷亂過後,台資工廠一片狼藉,面目全非。台灣學者王宏仁在騷亂發生第二日,即指出騷亂針對的其實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層幹部(陸幹)。早前,沈旭暉以王的論點為基礎,推論台商工廠被砸是由於越南工人失去向上流動機會,學習不到有用的技術轉移,以及台企盈餘甚少回饋當地社會。
如沈旭暉所言,對是次事件的判斷,須建基當地實地調查、乃至量化數據。筆者對此表示認同,故希望與讀者分享過去八年在越南實地研究外資工廠的數據,並指出現時坊間討論忽略探討過去八年越南的宏觀經濟狀況、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對勞工與外資的政策轉變,以及越南工人與外資(尤其是台資)愈形緊張的勞資關係。筆者認為,導致大量台資廠受襲的真正原因,是越南社會對跨國資本積怨甚深的階級矛盾。
越南人民生活每況愈下
自2006年起,越南不斷受到國內通脹高企、人民生活質素下滑與大量罷工三大問題困擾。雖然越南政府藉不同的宏觀調控手段來打擊通脹,但這些手段都不奏效。高通脹對越南普羅巿民來說,最直接感受到的是食品價格。2011年底筆者在胡志明巿研究期間,短短一個月,便目睹當地餐廳每星期都要調整價格,更改次數多得連印製新餐牌的時間也沒有,只好在餐牌上不斷用貼紙來標示新價格。假若越南工人的工資能追上通脹問題也不大,但是在利用廉價勞動力吸引外資的大前提下,越南政府依然把最低工資水平定得十分低。
據筆者於2010年在胡志明巿對外資工廠的工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工人普遍認為一個月需要約170美元方能維持基本生活開支。然而,當年越南政府所定的最低工資只有58美元,僅為工人基本生活開支的三分之一。
外資工廠也沒有給予當地工人可維生的工資;工人的平均每月工資亦只有118美元。低工資和高通脹,令工人因營養不良而入院的報道不時傳出。至2011年,就連越南官方工會也看不過眼,怒斥外資企業老闆「給予(越南)工人工資過低,以致工人不能補充體力和維持健康」。
可惜,這情況並沒有太大改善,故在過去8年,越南外資工廠的罷工數字年年攀升。大約四成罷工發生在台資工廠,是所有外資工廠之冠。其中,一間名為Hue Phong的台資鞋廠最為突出,過去8年,該廠每隔三、四年便會出現一次大型罷工。該廠管理層多次違反對工人增加工資的承諾;2008年該廠的一次罷工,更成為越南經濟改革以來最長的一次罷工,歷時足足25日。事實上,筆者訪問的工人中,超過九成六有至少一次罷工經驗,約一半有兩次罷工經驗,有三次罷工經驗的工人也有一成,可見對台商的不滿及反抗非一日之寒,而是多年以來積怨得來的階級矛盾。
越南政府改變對台商態度
過去幾年越南政府對台灣投資者的態度亦有很大的轉變。如中國大陸情況一樣,越南政府都在頭痛如何將越南轉型至以高增值和高科技為主的產業結構。根據聯合國轄下工業發展組織於2011年出版的《越南工業投資報告》,台商從事的生產技術多屬中至中下程度,以生產鞋、成衣和布料為主。這些行業與日資和韓資工廠那樣生產高端電子產品不同,工人所學習得到的技術十分少,對越南的產業轉型幫助有限。
難怪越南台商總會前會長廖育珠亦不得不承認「(越南政府)只想要科技產業,因為韓國三星一年就超過100億美元出口值,越南吃到甜頭……他們不必怕沒有人來投資,這是越南人想法,沒有說非台灣不可」。故此,騷動前在不少台資廠前的反華示威,都是由越南官方工會組織,更有越南媒體報道每位示威者可獲得10至14美元的「動員費」;示威後,官方工會網站一律圖文並茂報道示威情況。騷動持續期間,更有消息指越南政府默許打鬧3天。
台資工廠陸幹與越幹矛盾深
至於是否如王宏仁所言,針對台商的行為,其中是由於台商聘請陸幹來管理越南工人,令其行為「大陸化」?在訪問一位大型台資鞋廠的人事部前主管期間,他便告訴筆者陸幹與越幹(越南土生土長的管理人員)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越幹跟陸幹不合,因為新廠剛開始人手比較不足,所以就讓越幹管比較多範圍,但等人力補足了之後,就可以減低,讓他們不用管這麼大的範圍,那結果這個幹部(越幹)就覺得被削權,他就不高興,他就扯一些上面陸幹管理的東西,然後他某一天就不來,也叫他底下的幹部不要到工廠工作。」
看來,針對台商聘請陸幹的說法,也非天馬行空的想像。更重要的是,這些越幹能藉本身影響力,有效地動員他們底下的幹部及工人罷工,來對抗對越南人的歧視文化,十分具組織和動員的基礎。故此,台資大量被襲,難以單單用反華民族主義或「誤會」來解釋,當中牽涉長久以來越南社會對外資企業的態度、人民生活質素及台資廠內對越南人不信任的管理文化。
原刊於信報 (2014年5月24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