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注定生出來就是被消費的,而人類對字詞的消費從不間斷。有些詞彙會被消費至面目全非,繼而遭棄如雞肋。久而久之,「我城」的失語現象,亦由此而來。
「包容」近月被中港兩地消費至體無完膚,到了底,字詞變得可有可無。由於一個詞的死亡與它的傳播有關,於是筆者嘗試從「坨便」風波前後共二十七天作取樣(sampling),讓讀者了解該詞彙何以會成為雞肋。
筆者粗略計算過慧科新聞系統內,四月十五日至五月十一日,載有「包容」一詞的一般文章以及專欄的數目。先是可見到中港兩地報章就「包容」的討論,數量上已有雲泥之別。結果顯示,內地共有一千三百八十二篇文章有「包容」一詞,與是次風波有關的只得六十多篇,不足百分之五。內地在「坨便」風波後頭一兩天刊登較多相關文章,但自四月二十四日至五月十一日,全國只得區區二十多篇文章有討論「坨便」與「包容」,當中很大部分是基於「一稿多發」的傳統底下產生的。換言之,以內地人對「包容」掌握之深,卻甚少連結到是次風波之上,內地人到底對「坨便」有多關心?
相反,遭入侵「主場」的香港卻引起廣泛議論,二十七天中共有八百一十九篇文章載有「包容」一詞,其中二百七十篇為有名有姓的專欄文章(個別版面記者的集體創作,均被排除在外),佔比例逾三成之多。而二百七十篇專欄文章當中,過半數與「坨便」風波有關。
文章亦較為集中於個別作者身上,以蘇局長撰文「發功」的四月二十九日為例,當天全港報章共三十一篇有關風波的專欄文章,蘇局長一人佔四分之一,而同一日潘大浪亦佔去兩篇。
話說回來,為什麼要看平面媒體的數字呢?因為,雖然網絡上「北天涯,南高登」的高樓波瀾壯闊,另邊廂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微博,也烽火連城,但傳統報章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目前中國的網民還不到六億,逾半數人仍未以個人身份登上互聯網,當中仍會讀報的不在少數。以世界報業協會前年的數字,列入世界發行量的「百強」,中國便有逾二十家(香港只得一家)報章,發行量與人口仍未脫勾,而以中新社去年披露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據,內地二十七份報紙平均期印數超過一百萬份,換言之有約二千七百多萬份均發行量,乃紙上的「泱泱」大國。
印量大,但以「包容」論坨便少,會否是反映內地「河蟹」之故?但有目共睹,在中新社、新華社等媒體報導後,均未見媒體大範圍跟進,就連大塊專欄此等必爭之地(內地普遍沒有小塊文章),也甚少討論如何「包容」坨便,似乎又並非單純的「官方全面封鎖」,有中部城市報章至今依然以「小便門」形容事件,就知道真正了解事件的內地人實在有限。不少內地人,真的不當成是一回事。
但從對「包容」的消費上,內地所持的是「散彈槍」,應用「包容」在不同層面,例如商業上,認為包容有商業價值:月前有企業在長沙梅溪湖當地投資超過了一百億元人民幣,投資者便表示乃因為看準了城市有「包容」的精神而投資;上月國產車奇瑞推出概念車,設計也是大賣融入「包容」元素,更表示會以此打造品牌。
「包容」也可以帶點文藝色彩,有深圳的報章提到,「包容」可以推動詩人寫詩,令人嘖嘖稱奇;有專欄文章更寫道,「英語為何是世上最受歡迎的語言」、「為何巴西可以搞世界盃」,內地人也可以說「在於巴西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國家」,由於包容的種種,導致這些世界的奇蹟出現,中國人要急起直追,因為包容仍然不夠。
相反香港人向來不太懂得消費「包容」。今次因為「坨便」風波,才致消費「包容」的文章湧現,其後牽連至普選議題,也要用一用「包容」一詞。在港該約二百七十篇專欄文章,有「包容」的,集中到歷史、政治相關的議題,作者多以指涉社會規範(social norm)配合,例如「泛民以理性包容的態度繼續與中方官員討論」、「包容的方案」、「理想的民主社會強調程序公義、法治和包容」、「一國兩制需要包容」等等。
因此在香港,政治上對「包容」的消費已經太超過了,「包容」注定在政治上是個失重的詞彙。字詞缺乏號召力,倒不如旁敲側擊,有「才子」以結果論包容,說「歷史證明,在中國人社會講『包容』十分危險。」有文字專家則以六書轉注與假借之能,認為「包容」應是「包庇」;有政界前輩則以為詞語預設了「認為對方不文明」的前題,以科學的方法論包容,認為包容不該。
筆者又發現,港人愛溫水煮蛙式消費「包容」,僅將字詞理解成「接受」,例如「過份包容的後果就是縱容」,如果不安如其份,還去接受,就是縱容了;此外,以「不會出聲,默默承受」這一類句字來語帶相關,亦比比皆是。相比內地,港人在男女情色層面,仍未大量消費「包容」,相信男朋友與女朋友之間論包容,應該還有相當動容的力量吧。
話說回來,「坨便」是否合法?「坨便」是否應歸咎到廁所比例,是個問題,但「包容」一詞的衍用,也是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否則兩地展開「即時新聞」式的對罵,將永無休止,亦會累及「包容」成為虛字,到了今日沒有「包容」、明日沒有「寬容」,這跟天天在「河蟹」的微博有何分別,難道我們今天眼前的,只能是個大河蟹社會嗎?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5月19日
圖片資源:互聯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