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末端措施成效存疑 減排達標仍需努力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末端措施成效存疑 減排達標仍需努力
Mar 7th 2014, 02:19, by 健康空氣行動

末端措施成效存疑 減排達標仍需努力
健康空氣行動回應2012年香港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單

環保署今天公佈2012年香港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單,健康空氣行動 (CAN) 注意到,當局因應新的空氣質素指標 (AQO),新增 PM 2.5 放入空氣污染物清單內;CAN同時指出,水上與陸路運輸持續成為空氣污染重要源頭,政府除推行各項末端措施(end-of-pipe solutions) 減排外,仍要推動各政策局加強合作,從多方面措施入手追趕落後的減排進度,以達致在2015年各項主要污染物減排的目標。

CAN 關注到,2012 年氮氧化物 (NOx) 排放量雖然比 2011 年覆算數字略減,但仍然較 2010 年反升 6%,加上 2013 年路邊監測站錄得全年平均二氧化氮 (NO2) 濃度屬有紀錄以來第二最高,能否在往後3年成功減排,達到 2015 年比 2010 年減排 10% 氮氧化物的目標,實在令人擔心。

政府排放清單的數據亦印證,路面運輸仍然是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之一,佔2012年總排放量27%。CAN 期望,當局能了解問題的迫切性,在本月初 114 億元淘汰舊式柴油車資助計劃開始實施後,每半年向立法會及公眾交代計劃進度,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督促有關部門加緊追趕減排目標。

CAN 行政總裁鄺芯妍提出,當局提出氮氧化物增加的原因,與建築工程活動增加有關,這亦會令人擔憂,隨着未來數年各項大型基建及新發展區陸續動工,各區建築工程只會有增無減,單靠收緊建築地盤機械設備的排放管制或者建築業用溶劑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等,仍不足以抵銷工程數目不斷增加,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叠加效應。鄺小姐擔心,當局在各區大興土木的同時,如果沒有進一步仔細評估工程項目增加對空氣造成的累積影響,即使收緊管制,仍會使最終的減排目標落空。

CAN 指出,每年因空氣污染導致提早死亡的人數,估計超過3,000 人,造成的社會整體經濟損失高達 400 億元,政府不能繼續漠視減排失效所帶來的沉重代價︰「除路面運輸外,水上運輸已經成為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 PM 10 與 PM 2.5 等污染物主要來源。即使 2012 年二氧化硫及 PM 10 的排放量較2010 年分別減少 8% 及 2%,但與兩者到 2015 年要分別減排 25% 及 10% 的幅度比較,仍然未能樂觀。」鄺小姐亦補充指,儘管當局即將收緊本地船隻用柴油的含硫量,但仍需要盡快立法強制遠洋輪船泊岸轉油,以及引入岸電設施,減少船舶造成的污染。

鄺小姐也提出,儘管政府已經提出《清新空氣藍圖》,以及設定直至 2020 年的減排目標,但當局的減排目標仍然傾向保守,而且更新後的空氣質素指標,仍然落後於世界衞生組織以及周邊地區實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而環保署提出各項正在或將會實施的減排措施,大部分仍側重在污染源末端為主,其他政策局及相關部門,在各自政策範疇內,仍需要加強配合,使減排工作能夠從源頭開始。

CAN 呼籲,政府能夠從保障公共健康的大前提出發,採納更進取的改善空氣策略,例如設立更全面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出的低排放區,在新發展區中設計更方便行人及單車的交通方案等,並由參與制訂《藍圖》的各不同政策局加強合作,在規劃、運輸,以至能源政策等多方面,共同投入減少空氣污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