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6月14日)筆者主持由Facebook專頁「一個女仔去旅行」及「天文匯」合辦講座「我們都是攝影公民」,在講座裡筆者與另一位講者向聽眾分享了天文攝影的知及技巧,並探討多個「環境攝影」拍攝者切身的問題,例如安全事項、操守等。筆者在此把講座的內容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所得著。
事緣6月2日凌晨,一名攝影愛好者到西貢萬宜水庫拍攝星空時,不慎失足跌落三米深堤壩,傷勢嚴重,當時「一個女仔去旅行」的負責人在場協助救援,並隨後到醫院深切治療部探望傷者,但他一星期後不幸傷重去世。
筆者參與觀星活動已有超過四份一世紀,再從香港第一、二代天文愛好者的口中得知,記憶中這應是香港第一宗天文活動裡出現死亡的案例。老實說,除了非常難過之外,包括筆者在內的一眾本地天文愛好者也對此感到震驚及遺憾,大家不禁反思,為何香港天文活動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辦了半個世紀一直相安無事,直至今年突然出現這嚴重意外?
一直以來,觀星或天文攝影活動在本地只是少數人的嗜好。其中天文攝影因需要特別的儀器及技術,因此一直以來並不普及。但隨著數碼攝影科技的出現及進步,天文攝影開始變得容易,加上亙聯網的推波助瀾,在2013年終於在本地出現了天文攝影熱潮,不論以往只專注其他主題的攝影愛好者、甚至完全對攝影沒有認識的朋友,只要天氣稍為好轉就會出動拍攝銀河。於是,以往搵隻鬼影都冇既觀星理想地點變得「旺角化」、「銅鑼灣化」,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人多了,地點因光污染越來越嚴重卻有限、甚至越來越少,參與者卻大多數沒有經驗,在擠迫的陌生環境自然容易出意外。
「星攝」、「影海蔘(銀河)」,需要一窩蜂嗎?星,唔食得既,冇得影唔駛死;人命,冇咗就係冇咗。如果你是新手的話,你一定要先了解天文攝影與觀星禮儀,以及一些基本的道德標準。
首先,現在天氣轉晴的話,觀星熱點一定人山人海,人腳x2,相機腳架腳更是x3,必然擠迫,請大家禮讓,不要為「攞靚景」在險要的位置進行攝影,以免釀成意外,始終地景其實不是天文攝影的主菜;另外不要放腳架在通道之上,萬一其他人有意外發生,大家也容易騰出通道方便救援,亦應亙相照應,不要因一己之利為了拍攝而「聲討」用白光照明協助救援工作的有心人。
其次,人造光污染對天文攝影及其他觀賞星空的朋友構成嚴重滋擾。照明請用紅色光源,人眼夜晚對紅光並不敏感,因此不會刺激瞳孔收縮,反而不利看清周圍環境。部份新手使用白光甚至閃光燈打光地景構圖,此乃極不要得之行為。大家亦可能留意到間中有人會用綠色雷射筆指向天空,準備咒駡之前先請向前詢問,因為對方極有可能是筆者一類的天文工作者正進行教育工作,他們對使用雷射筆有相當認識,其他人如非必要請不要胡亂購買及使用(1)。
救人的女仔從死者親人口中得知,他之所以第一次到萬宜水庫影星,是受網上流傳本地製作的星空照片所吸引。相信不少讀者也是這個原因而準備(或者已經開始了)你的第一次天文攝影旅程,大家對天文攝影的認識,除了只局限於「銀河」,十居其九是從亙聯網上看回來,是真是假,無從得知。因此,筆者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為大家介紹天文攝影的各種知識,拆解一張驚艷的天文照片背後的處理過程,讓大家明白天文攝影的真正意義。
開始下一篇之前,筆者先請大家到我的blog看看理解甚麼是天文攝影(2),大家對天文攝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後就可以繼續讀下去了。
延伸閱讀:
(1) 星球大戰
(2) 天文攝影之我見(二):甚麼是天文攝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