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沒有看過,或者忘記了筆者之前所寫的比利時前瞻,有興趣可以再看一次,和這場比賽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頗為相似)
世界盃來到最後一組,由今屆最大的黑馬比利時,面對非洲球隊阿爾及利亞的挑戰。賽前沒有太多人會認為阿爾及利亞會可以對比利時構成任何的威脅,畢竟比利時球員人人大牌,而阿爾及利亞的球員則大部分都不認識。不過就是這支阿爾及利亞,差點令比利時首戰就遭滑鐵盧,幸好有及時的調動,才能成功反勝對手。
這場比賽比利時一如所料地排出了4-2-3-1的陣容,不過在人選上則有點讓人驚訝。首先是中堅起用Van Buyten而非慣常的Vermaelen,不過這個用人亦無可厚非,Van Buyten是整隊唯一有世界盃經驗的球員,用他擔任正選穩定軍心算合理的做法。防中二人則選擇先收起Fellaini,用Witsel和Dembele先任正選。在攻擊中場的三人當中,Hazard和De Bruyne當然正選上陣,不過意外地Chadli成為了第三個攻擊中場的人選,而Lukaku則負責擔正攻堅。
在前瞻中說過,比利時最大弱點在於兩邊後衛,不是他們的防守,而是他們的進攻能力。準確點來說,比利時的兩個左右閘並沒有進攻能力。用中堅客串邊後衛,防守肯定沒有問題,不過缺乏助攻就令比利時的兩個邊鋒受到非常大的防守壓力。Hazard和De Bruyne這場比賽多次出現一個人面對對手幾個防守球員的情況,再強的個人能力也難解決。
事實上,如果中場進攻能力足夠的話,也可以分擔一部分防守注意力。不過比利時今仗面對着實力稍次的阿爾及利亞,派出的人選卻十分保守。防守中場的Witsel和Dembele的作用就主要只是防守,Dembele的技術不俗,不過他經常控球過久,拖慢節奏,而傳球能力亦不太理想。最難理解的是Chadli,這位攻擊中場今季在熱刺表現已經不甚如意,他在場上除了遠射外,一個攻擊中場應該要做的組織和傳球等一概欠奉。中場完全沒有組織能力,令比利時就只好選擇繞過中場,直接從後場長傳到前場。奈何,就如前瞻所說,Lukaku為何不是領隊Wilmots的首選?就是因為他沒有在陣地戰中控球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在陣地戰和隊友配合,令就算是長傳給到了他,基本上也創造不出任何機會。
值得慶幸的是,領隊Wilmots清楚意識到問題出自哪裡,對症下藥地將表現最差的三個人換走。Mertens換掉Chadli,Origi換掉Lukaku,Fellaini換掉Dembele。這三個換人之後,比利時形勢上立刻有了重大的變化,Mertes的上場令De Bruyne可以重回中路,加強中路的組織能力。Fellaini上場後,他的位置類似是一個影子前鋒,在前鋒身後游走,在增加一個進攻球員之後,每個進攻球員所受的壓力減輕不少,比利時的進攻立即變得流暢得多,連入兩球亦是順理成章。
這場比賽比利時的問題很多,幸好領隊Wilmots在比賽當中的調動起了作用,艱難地全取三分。不過阿爾及利亞的實力只是一般,取勝後仍然需要正視球隊的問題。對這支世界盃新軍來說,第一場艱難取勝其實也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機會給他們調整。爆炸頭Fellaini在曼聯渡過失望的一季後,連國家隊正選位置也失去,希望這個入球會令他重拾信心。Lukaku實在和這支比利時不太合拍,他是一個需要隊友支援的球員,而非支援隊友的球員,比利時一是改變打法遷就他,更可能的是用其他球員取代他。而熱刺孖寶Chadli和Dembele,就……
(所有文章皆為原創,請Like我們專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