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這人的惡性殺了那孩子的貧窮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這人的惡性殺了那孩子的貧窮
Jan 21st 2014, 10:15, by 謝曉陽

近日,一宗「十月初五街殺人事件」,引來滿城風雨。假如說,此一殺人事件由眾多因素構成:暴力、醉酒、空間、身份……的話,那麼,目前討論焦點落在除了落在澳門治安問題之外,被大眾議論更多的,卻是兇手的身份!原來,兇手是一名大陸非法入境者。這讓我想起李維史特勞斯《野性的思維》中的一個有關語言學的例子。

書中,李維史特勞斯借用北美洲西北部契努克印第安語中的語言使用邏輯,來呈現一個更接近事實領域的思維方式。比如,當我們今天會以「這個惡人殺死了那個窮孩子」作為陳述時,翻譯成契努克印第安語,會成為「這個人的惡性殺死了那個孩子的貧窮。」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這裡,我們不談論太高深的結構主義理論,但從分析契努克人的思維來看,他們似乎是透過語言將事物進行更接近事件的事實。在他們的思維中,造成一件暴力事件的發生,主要是在「惡」與「貧窮」之間的權力關係,而不是一個「惡人」和「小孩」的關係。即是說,同一個人,都會有「惡」和「善」的一面,當他「善」那一面出現時,並不會作出暴力行為,只有他「惡性」出現,殺人事件才可能發生。或換一個角度,如果這個「惡性」面對的不是「窮」小孩,而是「富」寶貝,這名惡人便可能在很多情況下不會/不能打殺死這名小孩。這些情況包括,這種「惡」顧忌「富」的勢力龐大鄉,又或是,因為「富」,所以請了更多「惡」的保鑣護身,「惡」便無從接近。

舉這個例子,是因為近日「十月初五街殺人事件」有所聯想。當部分人的討論焦點去了「大陸人」這個身份,包括只有他們才會如此「無法無天」,只有他們才會如此「暴力」的時候,我們回想一下契努克印第安人的思維,也許能解開一些疑團。在構成整件兇殺事件發生的元素中,從行兇者的角度來看,起碼有三個:暴力傾向、醉酒以及「大陸人」。好了,我們看看,在這三個元素中,那一個是最重要,最能讓事件發生,「大陸人」嗎?每年,有三千萬以上大陸人到澳門旅遊,別說殺人,傷人的比例又有多少?好了,醉酒嗎?當然也不是關鍵元素,儘管「酒能亂性」這個四字辭已經深入民心,但無有人敢肯定,也沒有科學數據證明,大部分醉酒者都會打人、甚至殺人,如果是,酒精類飲品早應被視作比毒品更害人,予以禁制。好了,最後剩下什麼,就是暴力!當然,也不是每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人都會傷人,甚至殺人,但理性分析,比率一定比前兩者高。

李維史特勞斯在書中指出,我們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不是偶然的,那是和現實需要有關。比如說,菲律賓群島的哈努諾人十分熟悉當地各種植物動物的分類及特性,他們認為當地土生植物品種中有93%是有用的,主因是他們需要掌握這些知識以進行日常生活。而回到「十月初五街殺人事件」,為什麼有人會選擇說出「大陸人來澳打死本地人」這種表述方式,又或是,在以往,不用太久,就回歸前吧,發生同樣事情,我們會有樣的表述嗎?應該不會的。原因,也許是像李維史特勞斯所說的,是時代的需要吧。

近年,不管是香港還是澳門,自由行數量快速增加,而大量遊客也確實影響到澳門人的日常生活,雙方矛盾衝突因而上升。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一種以區隔兩地人的語言邏輯急速被需要,最簡便的方法,當然是採用「大陸人」和「本地人」。然而,一種簡化地將兩地人區隔,然後將「大陸人」視作多種事件禍源的思維,不僅未能切中問題核心,反而會讓討論失焦,瀰漫仇恨情緒,誰得益了?

(本文已刊於十二月號的《新生代》雜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