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略評《論天人之際》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略評《論天人之際》
Mar 20th 2014, 00:14, by 王偉雄

約十日前才知道余英時出版了新書《論天人之際》,我立刻上網從台灣訂購;這個購物網站不但書價便宜,運費合理,而且送貨神速,由完成訂購到書寄到美國我家,只需五天。書一到手,我便急不及待開始閱讀,全書約二百六十頁,我三天讀完。由知道這本書的存在,越洋訂購,到將書讀完,不過是八九天的事,算是個紀錄了!

余英時是我佩服的學者,雖然他的書和文章我讀得不多,但讀過的都令我增進不少知識和有所啟發。我看過《論天人之際》的簡介後,大感興趣,結果這本書沒有令我失望 --- 觀點新鮮(至少對我來說),論據有力,行文清楚,饒有趣味;我能夠三天讀完,正是因為讀得過癮,一路追看下去。

這本書的副題是「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探討的主要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觀念的轉變,如何由巫文化怪力亂神的天人關係,發展出以修身為本、有道德價值內容的天人合一理想。余英時採用了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的「軸心時代」(axial age)和「軸心突破」(axial breakthrough)觀念為研究的切入點,抽絲剝繭,旁徵博引,引用的中外古今材料之豐富和精密扣連,令人嘆服。在〈跋一〉裏有這幾句:「我以原稿中未能充分展開討論的一些重要論題爲核心,遍考先秦文本,作了比較透徹的發揮。」單是「遍考先秦文本」一句,已足以令我神往!

此書因為成書的過程曲折,所以結構也比較不一般,先有一個提綱挈領、長達七十頁的〈代序〉,其後各章的論述也不是直線式的,而是回環往復,像一首樂曲裏重複出現卻又有變化的旋律。有些讀者也許會覺得書中的論點有不少重複之處,我卻喜歡這結構,令我對重要的論點掌握得更好。

全書我最喜歡的是第五章〈孔子與巫傳統〉,讀後對孔子的成就和歷史作用有一個新的和較深入的了解。此外,論禮樂傳統和氣化宇宙論的章節,也相當精彩。余英時在討論墨子、老莊、和荀孟的「天人合一」觀念時,指出了這幾家的共通處其實很深,這也令我有大開眼界之感。

不過,要批評的地方也不是沒有。余英時兩次引用維根斯坦,看來有趣,但其實都有不妥之處。第一次引用是將莊子說的「得魚忘筌」和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最後幾句談的「梯子」比較("He must, so to speak, throw away the ladder after he has climbed up it."),余英時認為兩者相通,「莊子在這方面是先維根斯坦而發了」(pp.116-117)。他將維根斯坦在梯子比喻後的句子這樣中譯:「他必須忘卻這些命題,然後將會正確恰當地看世界。」他譯作「忘卻」的那個字,德文原文是 "überwinden",三個英譯本分別譯為 "transcend" (Pears & McGuinness), "surmount"(Ogden),和 "climb out through"(Kolak),都沒有「忘卻」的意思,而「得魚忘筌」的道家精神,卻正正在那「忘」字;余英時的翻譯,似有附會之嫌了。

第二次是引用了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概念,余英時認為孟子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和莊子的「遊乎天地之一氣」有「家族相似性」(p.141)。這裏其實說「相似性」已足夠,因為要有「家族」,才可以講「家族相似性」(例如維根斯坦的著名例子 "games":"games" 是一個「家族」,不同的 games 是成員,未必有一以貫之的共通點,卻有重疊的各種「家族相似性」),可是,孟子和莊子所說的,是屬於哪個「家族」,則不得而知了。

引用自己本行以外的材料,難免間中失手,不過,瑕不掩瑜,《論天人之際》仍然是一本好書,我會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古代思想史有興趣的朋友。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