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在退步的世代當父親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在退步的世代當父親
Apr 20th 2014, 18:52, by JohnCoal

讀書會的學生想我介紹一些人物傳記,我頭痛。雖然最後也叫完成任務,但卻是愈講愈苦惱:因為我發現我將不知道怎樣教女。 我們的規矩是這樣:他們各自推薦一本,我按他們的書再以一本書回應。如我所想像,這次他們列出的書目,都是像手塚治虫之類的藝術家的傳記或自傳。

他們正面,向上,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我記得孩子的時候倒看過不少這些自傳,由孔子到愛因斯坦,這些系列都叫《偉人故事》。他們之所以偉大,都不缺他們的努力(儘管據說他們都很聰明);他們因為偉大,所以故事裏所記錄的輕狂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偉人又豈是常人可以理解?)。他們的偉大從成就來量度,而成就的定義就是他們能否讓社會更進步。

但人愈大,我愈不相信這些大人物讓世界進步的故事。會考高考讀歷史往往會學識兩個教訓:一、成功和失敗都可以是非常偶然,也難以量度:拿破崙窩打老之敗是偶然,其帝國也失敗收場,但他偉不偉?二、歷史的偉人都有很多面:愛廸生固然是勤力,但其小器、忌才和貪財卻沒有在發明鎢絲燈泡後留下半點注腳。為他人蓋上完美的光環,要求一知半解的孩子去學習,到了他們發現人的缺陷時,那會不會做成想像的幻滅? 大人物的不可靠,在今天這個世道裏更明顯。自傳世界的偉人,想來想去,最多就是政治家、科學家和文學家。在香港這三種人物都不「偉」。

曾蔭權當年選特首寫自己是「政治家」讓我們笑了:事關投機政客一籮,堅持立場和行事的政治人卻不多;即使囤地、僭建都不存在,娛樂化的政治報導也將他們拉下神壇。科學家?在這個科學已經專門到不能的年代,如果有中學生能說出丘成桐和戴自海的名字,已經不錯,要他們說出他們的成就,別妄想了;再者,科學的成就已不能再追到一兩個人身上,知識要透過交流才能更進一步創造,才是現實。至於文學家:沒錯,他們偉,他們之偉在大多數人眼中卻是:怎樣在困乏中堅持理想。這些都是他們當得的「榮譽」嗎?

於是,這個世道偉人的代表是Steve Jobs:既富貴又可以改變社會。但問題是他曾使用LSD的過去,自大而古怪的性格讓童書作家卻步。 而讓我最苦惱的卻是:誰說這個世界只會進步?偉人自傳裏都說,因為這些人,世界變得更美:大概我們要坦白承認,那個「不斷進步」的好日子過去了:地球叔叔愈病愈嚴重;中外政局都愈來愈不穩定;經濟發展去到津頸;還別說香港這個地方如何沉淪。偉人的故事一點鼓勵也沒有:除非你能向孩子解釋唐吉訶德挑戰風車一點荒謬也沒有。

自傳給我的苦惱,就是大人如何改善社會這個神話的破滅:人愈來愈平凡,社會也可以退步。他們叫這個做失範的社會,於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教孩子的傳統妙法:講故學做人,因為這個社會已無榜樣可言,而傳統的榜樣也似乎追不上這個社會的新標準。 我望著我讀書會的學生,一邊想自己的女兒:我還有甚麼書好講呢?

既然不講大人物,我去找小人物的故事,既然人不能改變社會,那麼小人物怎樣在劇變而後退的社會中生活呢? 最後,我拿出的是《我在伊朗長大》。我讓他們看看伊朗女性在伊斯蘭革命前後的照片,再讓他們想像怎樣在一個自由但貪腐的社會中生活,再讓他們想想一個以為自由是好的孩子,如何適應一個專制的社會。

書的後半是她離開伊朗在法國生活面對的衝擊,時間有限,我只問到:過了半生受限的生活,去到一個自由的社會,她快樂嗎?我希望她們會學到的是,在立志改變社會之前,先不會被社會改變;而當有能力權力選擇的時候,才不會被失範的社會牽著鼻子遊花園。 但願如此。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