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班觀塘海濱橋底的多年使用者
由幾年前開始,觀塘的居民、附近工業區內的藝術家、不同界別的人紛紛開始使用這一塊難得的空地。從攪免費的音樂會,擺展覽,踩單車,玩遙控車,跳街舞到畫畫,甚至放映會…林林總總的民間自發活動已經形成觀塘的一種文化。不同的人在這裡成為朋友,今天的天橋底空地已成為一個觀塘的地標性公共空間。
如今「趕絕九龍東」的工程即將於11月1號開始封鎖這塊空地一年去進行改建,據官方於十月才公佈的文件顯示,工程將加設coffee shop 、健身設施、「特殊燈光和音響效果的噴霧水景裝置」、「感官花園」、「帶出該處歷史記憶的廢紙束和起重機模型」、加裝閉路電視等等,美其名是提供設施讓市民能更全面地享用海濱;實為貫徹市區重建,活化工廈等等政策措施,為的是商業化、仕紳化、「提高檔次」、加強監控每一寸土地。
以上種種動作,間接令此區樓價繼續升高。原來的使用者失去了充滿可塑性的空地,自然會知難而退,換來的是更被動的「設施享用者」,或者消費能力更高的悶蛋。增加人流和消費活動,將觀塘變成另一個中環,抺殺原有的工廈音樂文化藝術、街坊小店,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甲級玻璃寫字樓和一堆街坊消費唔起的品牌 .
這種發展觀及管理意識一直形塑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走到任何地方,到處都要消費,沒有一個可以樸素地落腳的地方;到處都要被管理,這裡不能坐,那裡不能玩滑板,無數社區經已失去了種種生活的可能性。
民間活化空間政府收編升值
我們當中的觀塘工廈使用者當初,大都由於難敵商業區連年不斷惡化的高成本經營環境,或無奈於單調而沒希望的住宅區生活,由工業北移時代開始,投奔廉價又不會影響一般居民的空置工廈,來實現自己所渴望的文化生活和建立社群。其中,喜歡大時大節在天橋底攪免費音樂會的游擊仔女,就是敵不過自由市場中不斷上升的成本租金,從工廈裡走到街上玩。我們亦在此過程中明白,無規管、民間自發的文化活動併發的可能性和生命力,建制style根本無得比。
公共空間並非由政府規劃賜予的,卻隨時會被政府一手奪回。今日的觀塘天橋底,幾年間累積的公共空間文化,即將面臨破壞,整個規劃過程沒有做過一次公眾諮詢。(唔係話有諮詢就大晒,不過連基本交代都冇,用家竟然要見到鬼祟告示先知道!)而新開的所謂「一號場」,正是海濱長廊工程的第一期,仕紳化規劃「趕絕九龍東」的其中一個項目頭炮。假裝照顧市民的地方使用權,實為將民間玩法收編,列入其可管轄的範圍。緊接而來的第二期就是掠奪天橋底的種種措施,望海以左延伸至鯉魚門,以右至尖沙咀。
守住九龍東
如今士紳化規劃在區內仍然無阻地蔓延,其他的例子如廢罝了廿年的九龍巴士廠旁的足球場改建公園工程;郵輪碼頭搭橋至海濱長廊;活化工廈政策導致大量工廈趕走用戶改建成酒店;或只是多年空置等升值;還有觀塘重建區的收地;本區街鋪使用範圍的收窄;趕絕小販;屋邨商場領匯化;地價瘋狂飊升…城市規劃牽一髮動全身,趕絕天橋底只是整個消滅過程的一步,我們要守住的絕不只一塊空地,而是一種民間的文化,來自社會底層粗獷的生命力。
我們要求立即停止相關工程,否則我們會有直接行動。
這個地方的任何改變應該是平等參與,民間規劃的。
我們需要一個沒有監察,民間共治的公共空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