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氣力長篇大論,不如說點其他。最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問題,要說的大多都說過,有幾篇我認爲重要的還沒有完成,〈什麽是貧困?〉一篇用了我大量記憶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我寫的比較用心的文章,尤其提出理論根據的那種,瀏覽人數一般都比較少,反而我隨意下筆的短文,看的人相對而言是比較多。或許這裡的文章真的有點難明白,而很多人在不同場合也跟我說過這個問題。我認爲文章之所以難懂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論點都是大衆輿論與媒體中沒有提出過的,例如〈合法性論〉,政治科學的教科書也不會這樣子說這個概念。
我認爲挑這些其他人沒有說過或忽視的,才能有效的解釋問題,這樣才有價值。寫文章,我是以此句為座右銘:「文之不可絕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亂神之事,無稽之言,勦襲之語,諛佞之文,若此者有損於己,無益於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現在的社會,尤其是中文圈中,十有八九屬於後一類。
另一個原因或許是我會使用頗多的術語,而這些術語又不來自一個學系,包括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哲學、軍事學,再加少許法律(當然不代表每樣都精通,最熟習的始終是政治和經濟),分析時會混合它們的理論框架,就一個問題形成一套新的混合體系。學科學的最大得著就是學會不信任「常識」,一般人會根據自己的立場下結論,因爲這樣的結論最能使自己滿足,而科學就是要去挑戰這種觀念,去找尋真相,如果一個理論不能有效解問題,就要根據事實提出新的理論。而這也是我很容易捲入爭論的原因之一,因爲科學要求明確的説明問題,對錯要分明,而不為了別人好受而和稀泥。
最後,再三建議大家多看Paul Krugman,我最初看他的時候也覺得難懂,但多看了就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根據經濟學理論而來,可以按照理論跟他一起推敲,這也是爲何他的推論一般都是正確的原因。有了方法,做起事上來就能得心應手。
原文刊於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