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哀加薩──一位記者的記憶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哀加薩──一位記者的記憶
Jul 28th 2014, 05:51, by 張翠容

加薩走廊(Gaza Strip)這塊爭議之地,我去過兩次,兩次都哭喪著臉離開。不僅我,還有其他外國人,主要是歐美人士。

一次,當我們向加薩的朋友揮手告別,然後過以色列檢查站,一過了,大家都相擁而哭,而且泣不成聲,不是因為慶幸自己可以沒事回到較為安全的地方,而是心裡明白,在加薩剛認識的新朋友,下次未必有機會再見到他們,他們隨時灰飛煙滅呢!

最令我們痛心的,就是生活在加薩上的同胞,完全是豬狗不如,可惜又有多少人知道?即使我們親身觸摸過他們的痛,現在也不是很無奈嗎?!

有人問我,加薩在哪?可以怎樣前往?其實加薩不遠,瀕臨地中海,與埃及西奈半島接壤。從香港或台北可坐以色列航空直達特拉維夫,航程絕對安全,以色列航空是唯一航空公司設有導彈防禦系統。

當然,登機保安亦很嚴密。每位乘客在辦理登機手續前,必須先接受以色列保安人員盤問(他們可能也是情報人員穆薩德),盤問時間因人而異,從半小時到三小時不等。而我則曾遭盤問三小時,差點兒上不了飛機,以後選擇從約旦陸路前往耶路撒冷。

從特拉維夫到加薩,車程本來只有四十五分鐘。可是,自二千年以來加薩一直遭以色列封鎖,非一般人可以進入。

我是在零二年和零四年先後探訪加薩,零二年一次隨和平組織訪該地,有些兒混水摸魚;第二年和平組織也不能進入了,只有持以色列發出的正式記者證,才能到加薩,而我則巧妙地取得一證,當時有不少freelance記者都很羨慕我,有一位日本女孩更向我借證。可想而知,以色列對加薩的監控是十分嚴密的。

由於以巴衝突的複雜性,不是一般大眾可以理解。突然,新聞傳來,又打起來了。通常是傳媒先收到以色列傳來的消息,指控巴人向他們襲擊,他們只是自衛而已。

這就涉及到雙方的傳播能力,誰充分掌控國際媒體和傳播手段,誰便會擁有話語權。如是者,在這方面,強弱已經很明顯,連記者都難以到達的加薩,加薩居民又如何能發聲?

從零九年初的「鑄鉛行動」到一二年的「雲柱行動」,如今則是「護刃行動」,全部都是以色列發動,而且基於同一理由:回應哈馬斯火箭炮的自衛行動。

今次以色列一如既往,矛頭直指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表面引發衝突的原因,乃是有三位以色列小孩遭巴人武裝分子殺害,不過真正的原因,卻是最近巴解法塔赫主席阿巴斯願意與哈馬斯和解,組織聯合政府,令以色列大為不滿。

事實上,哈馬斯早於零六年巳在民主大選中勝出,但以色列和美國一直不作承認,並加緊對加薩的封鎖。當然,還有一直暗中支援哈馬斯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近年受打壓,唯一可讓加薩人透透氣的拉法關口(加薩與埃及接壤邊境)也遭關閉。

可是,以巴作戰雙方的力量太懸殊,就像大人對小孩。因此,一有衝突,雙方的傷亡數字,都是非常不對等。如今大人說,是小孩先撩者賤,小孩得十倍奉還。但,大家又知道否,大人一直海陸空圍困小孩,剝奪他們的人權,小孩發瘋了。

回想第一次到達加薩,首先探訪當地的人權組織,有一位女孩老是跟著我,終於按捺不住,問我:「你從哪裡來?我很想認識你啊!」

尤如坐牢的加薩人對外國人好奇,對於我們的到訪心存感激。女孩很快邀請我到她家作客,又叫她媽媽為我準備晚餐,還送我一件漂亮的襯衣。由於加薩酒店服務不足,當晚我不客氣地在女孩家留宿,與她爸媽聊天。

當晚不時聽見槍聲,原來是對面猶太屯墾區與當地巴人的衝突。怎知第二晚更來了一噸重的導彈,掉在與我位置有二條街相隔的另一個住宅區,地震般的震盪,還有火山裂開時般的澎湃聲,我們全屋人都立刻從床上跳起來。

老媽說:「又是以軍要向我們集體懲罰的時候,又是什麼定點清剿的詭計,不惜讓無辜居民陪葬。」

我立刻摸黑跑到現場,現場一大片頹垣敗瓦,人們忙於在瓦礫中挖掘傷亡者,生還者在呼天搶地。當時我即向一間我有供稿的美國電台,打了個電話,表示可作現場報導,怎知負責的台長一定要我先找以色列官員回應,這才叫做平衡中立的報道,不然便叫我放棄算了。那一刻,我向台長咆哮說,這是突發新聞,死傷忱藉,急在眉睫呢!還未天亮,這個時候要求我先找以色列官員,不就是為難我?!

後來,台長向我說:「我很佩服你的勇氣,但你所做的新聞不適合我們。」我們的合作關係就此終止。

在加薩留久了,才發覺加薩差不多每星期都受到小規模襲擊,一個導彈實在平常不過,可能真的不算是新聞。加薩永遠是以巴衝突的前沿地,為甚麼?

對以色列而言,加薩是巴人武裝組織哈馬斯的大本營,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溫床。因此,有人稱加薩為黃蜂窩、蛇洞、毒瘤。以色列已故前總理拉賓曾表示,希望加薩消失於地中海的水平線中。

由於長期受困,這裡的小孩與西岸相較,來得特別暴戾。不過,他們最多也只能拿起一塊石頭。在這塊石頭上,正刻劃著他們心靈創傷所帶來的全部痛苦。

以色列在擴張土地與勢力的同時,巴人地區,特別是加薩,也孕育著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暴力世界。

無論如何,以色列仍然視哈馬斯為最大威脅,因為哈馬斯一直不承認以色列這個猶太國家。但,諷刺的是,哈馬斯曾受以色列扶助。這要追溯到一九六○、七○年代,巴人的抵抗力量主要來自巴解組織,以色列利用一派打一派的策略,以為透過扶助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可對巴解造成打擊,誰知亞辛到最後還是倒戈相向,並在加薩暗播伊斯蘭激進思想的種子,使加薩成為抵抗以色列最頑強的地區。

哈瑪斯成立之前,巴解正與以色列抗爭,但巴解本身也有很多問題,巴人開始鼓噪。此時,一批在埃及學成歸來的巴勒斯坦知識分子,藉著人們燒紅的火焰,在加薩推動另類抗爭。開始時只是以一個非政治化的伊斯蘭團體「伊斯蘭穆加馬」註冊,透過教育慈善凝聚巴人。後來掌握巴人在一九八七年「起義」的機會,一夕間轉變為否定以色列生存權和終止占領的政治組織「哈馬斯」,同年十二月正式與世人見面。而哈馬斯這個阿拉伯名字,即是伊斯蘭抵抗運動的意思。

它的精神領袖亞辛克服身體殘障,用驚人的意志、廉潔的形象、動人的演講和不屈的精神,感染了坐困愁城的加薩人。當時加薩的年輕人,正好為毫無進展的巴解組織而納悶,他們因此把民族出路的希望投射到亞辛身上,加薩就這樣成為激進主義的試煉場。

過去十多年來,哈馬斯多位領袖,包括亞辛逐一被暗殺,但抗爭仍不斷。遺憾的是,兩邊的極端主義者都以兒童為人質。

受夠了!這不僅是一場以巴衝突,還是一場向兒童宣戰的戰爭,全球均應感到羞恥。如果以巴和平談判沒有進展,加薩繼續受到圍困,巴人看不到出路,那麼,衝突只會是永不止息。

photo credit:Amir Farshad Ebrahimi(CC BY-SA 2.0)

原文刊於天下雜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