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牛款被充公的法律依據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牛款被充公的法律依據
Jul 28th 2014, 10:51, by CW Tsang

阿牛在保釣船上出不了海,繼而卻無端端變成被捕、入獄、抄走三千大元,然後又獲釋。劇情峰迴路轉,網民更議論紛紛,是否本港法治再現陰霾呢?其實,大家毋須過於恐慌,無疑近年執法人員在不少事件上的表現讓人側目,但這次的處理,其實完全依法有據,而且亦算是合情合理。

簡單而言,阿牛因為民間電台案,本年三月被東區裁判法院判處罰款三千元;當時阿牛已經明言不會繳款,法庭則給予三個月時間,訂下了六月十九日的「找數死線」。事實上,法庭是引用《裁判官條例》第 101A(1) 條,該條容許法官頒下手令,將沒有如期繳款的被告押到法庭,甚至直接下令警員拘捕;另外,根據第 68(1)條,拒付三千元罰款可被判的監禁刑期,不可超過十四天,而按照法院向阿牛發出警告,死線後不繳款的監禁期將是七天。

由於第 101A 條規定,只可由警員執行拘捕手令,所以即使是由海事處人員發現阿牛那張逾期未付的罰款單,亦必須先交由水警拘捕。就這方面而言,海事處及警方的行動是合法的。

然後,就是還柙監房,留待送交法院確定是否追加監禁處罰的階段,阿牛也就由負責拘捕的警察送交到懲教署手上。按照《裁判官條例》第 38 (2)條的規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如果在被告身上檢得款項,除非法院另有指令,否則必須取走款項︰

1)在警方根據欠繳罰款手令而拘捕被告時;

2)根據法院命令對欠繳罰款者搜身時;或者

3)在送到監獄或羈留地點時。

法例亦訂明,如果款項屬他人所有,或者失去款項會禍及被告家人 (more injurious to one's family),法院可以下令不得沒收款項。牛案的情況可歸入上述的第三種情況,即由懲教署人員行使沒收權,這時就同時要留意《監獄規則》第 11(1) 條的規定,即必須盡量將被告身上餘款抵數的同時,要給被告餘下不多於二十元的款項(因為除了十元以外,基本上以今天的罰款額,任何低於十元的數字將無甚可能抵得上一天監禁)。

綜合而言,整套法律的原意是,除非由法院作出監禁代替未繳罰款的刑罰,否則從拘捕到關押候審的環節,主要目的是旨在「追數」而非另加處罰;一旦發現被告其實有能力可支付罰款,當局可以透過沒收金額用以支付罰款的方式,使被告再無拖欠,因而亦再無繼續羈押被告的理由,使被告可盡快恢復人身自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