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是改編自Solomon Northup於1853年出版的書籍,是一本真實的回憶錄,記載了他12年的奴隸生涯。儘管那故事是發生於大約一百七十年前,但實在非常有當代性,因為世界各地仍有不同的群體遭受壓迫,也給了香港人不少啟示。
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是講述一個人間地獄的故事,白人如何恐怖地壓迫黑人。如果你有看過由牟敦芾執導的港產經典cult片《打蛇》(1980) 的話,在某程度上,兩齣電影的劇情是類近的,都是主角被騙了然後做奴隸的故事,同樣充滿凌虐的情節。當然,《打蛇》的凌虐程度可能是三級甚至四級,而《被奪走的12年》只是IIB級。
Solomon Northup是一位居住在美國北方的自由黑人,職業是小提琴家,與妻兒一起快樂地生活。在1841年,32歲的他不幸被騙到南方當奴隸,過著非人的生活。在電影裡,Solomon經歷了兩個主人,第一個主人Ford相對來說是一位善良的主人,只是Ford的手下較為變態,處處針對Solomon,還差點吊死Solomon。第二個主人Edwin是一位心理變態的主人,白天勞役黑奴摘棉花,鞭打不達標的工人,晚上又要他們表演歌舞。他視女黑奴Patsey為性奴,更與她建立了感情,但同時又不斷虐待她,實在是心理有病。
《被奪走的12年》絕對是一齣很有當代性的電影,讓觀眾看得很痛心,雖然Solomon最終能夠重獲自由,但電影其實是一個悲傷的結局,有看過的朋友應該會明白的。電影的節奏其實頗慢,劇情也是單調,但這份單調和緩慢是有其藝術性的。Solomon等黑奴被不斷勞役,日復一日,逃走試過又失敗,讓觀眾也感受到那鼓絕望,他們的生活相信也是苦悶無味的,究竟那些非人的生活何時才會結束。恐怖的是,對於那些凌虐的情節,觀眾可能漸漸也變得麻木。
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來說,在歷史上出現的奴隸制當然是違反現代的人權觀念,但對於大部分生活在當時的人來說,奴隸制其實是被社會接受的。這也是電影告訴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在不公義的制度下,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不公義的制度扭曲了人性,不論是誰也會被牽連。
筆者粗略將電影裡的人物大致分為五類,看看給了我們甚麼啟示:
第一類是自由黑人,他們一般不會被人當成黑奴,因為他們有自由民證(free paper),所以更未必會理會黑奴的慘況。電影的主角Solomon本身也是自由民,生活在黑奴制度不盛行的美國北部,但因誤墮騙局而變成了南部的黑奴。這反映出同活在一個不公義的制度下,其實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因為不公義的魔爪隨時會找上門,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這類人就好像是一些政治冷感的人,覺得自己不是受害者,所以選擇置身事外。最近香港傳媒業界逐一被打壓、被滅聲,大部分市民以為不關我事,但當所有正義敢言的傳媒也消失的話,不公義的事情將無法曝光,每個人隨時也會成為受害者,就好像Solomon一樣。
第二類是不敢反抗的黑奴,不敢反抗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白人掌握了武力和權力,擔心反抗後會沒有好下場,所以決定認命,覺得自己是低白人一等,繼續當順民,埋頭苦幹地被勞役。電影中大部份的黑奴也是屬於這一類,眼見Solomon被白人差點吊死,不少黑奴也繼續如常地路過,繼續工作,實在很恐怖,他們都麻木了嗎?
女黑奴Patsey在農地的工作效率極高,完全順從主人Edwin,不敢反抗,經常在深夜痛哭,最終請求Solomon殺了她。反抗的風險太大,不敢反抗的受害者值得我們同情。但若果每位香港人也是屬於這一類的話,社會是不會進步的。作為組織者,應該要進行意識提升的工作,讓這類人漸漸變成第三類的人。
第三類是嘗試反抗的黑奴,電影中有少數黑奴是屬於這一類,但大部份也沒有好下場。例如在電影初段,一名黑奴想反抗,最終被白人刺死,還被掉落海。Solomon在電影中段曾嘗試逃走,但恰巧碰到因逃走而被吊死的黑奴,因而打消了逃走的念頭。
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單靠少數被壓迫者的反抗,其效果和力量實在有限。Solomon重獲自由之後,將綁架他的白人和奴隸販子告上法庭,可惜結果敗訴,因為在當時黑人是不能夠出庭作證。在香港現時的民主困局,沒有建制內改革派的配合,單靠激進民主派,也是較難爭取到民主的。
第四類是認同奴隸制的白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已經被制度和意識形態洗腦,相信黑奴是低人一等,甚至與家畜和商品無異。他們有的是黑奴主人,有的是人口販子,有的就算沒有甚麼特別角色,但都是維穩勢力的一部份。電影中,更有些白人用聖經來「馴服」黑奴,要他們聽話,實在是可悲又可笑。完全沒有人權觀念、不談普世價值的話,人類就只是一群極醜陋的動物。
第五類是不認同奴隸制的白人,在既得利益者當中,他們是極少數。在戲中Solomon幸運地遇上一位支持廢除奴隸制度的加拿大人Bass (由Brad Pitt飾演),Bass替Solomon聯絡居住在美國北部家人,最終成功拯救Solomon。幸運之神眷戀Solomon,但其實又有多少黑奴好像Solmon般幸運呢?所以,等待上天打救,是解決不到制度上的問題。我們追求的是一個好的制度,而不是等待善良的好人出現。要改變制度,先要想辦法增加這一類人的數目,但其實有點困難。
自由和人權不是從天而降的,儘管《被奪走的12年》的故事背景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但故事有其當代的意義,因為剝削的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只是形式不同了,甚至可以套用到所有受壓迫的群體,例如被中共統治的香港人、婦女、勞工、基層、性少眾等,觀眾或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共嗚。電影充滿社會意義和深度,最終嬴得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值得一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