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失望、沮喪、恐懼、白色恐怖 - 這是很多朋友得悉「主場新聞亅停辦後的第一反應。
這些情緒來得很自然,別的不說,「主場新聞亅是一個效率極高的社運平台。以去年發動的反對中環解放軍碼頭用地為例,就在城規會截止公眾申述的當天,早上在主場刊登了文章,到了晚上午夜的死線已有近萬名市民入紙反對。當然這還有其他媒體,包括獨媒、輔仁、面書,和當天以此作為頭版新聞的AM730的功勞,但主場是傳播社運訊息的一個主要平台,毋庸置疑。
沒有主場,是公民社會的損失,但並非致命打擊。
此時此刻,有人開始放棄、有人開始懷疑自己、更有人以移民或二次移民作為最終的解脫。
但此時此刻,或許更值得細味兩段一位過來人 - 大半生與極權政府周旋的已故捷克總統哈維爾對於「希望」的體會:
『希望肯定與樂觀不一樣,它並非一味相信未來會順風順水,而是對某些事物的堅定信念,無論它將來的結果如何。』
『希望是一種意識的狀態,而非外部世界的狀態。希望可以既深刻且有力,它並不等同因諸事順利而帶來的喜悦,不等同願意為快將成功而付出努力,而是感知美好事物而為之奮鬥的能力。』
一個甘願無所不用其極的政權,可以令「主場新聞亅消失,但無法讓每人心中的希望消失,這正是它最胆怯,最無計可施的弱點。
只要堅持自己,在權力面前說真話,主場就永遠在我們身邊。
Read mo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