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你所不知的新加坡?

 
你所不知的新加坡?
Aug 25th 2013, 15:10, by Lee Chin Ying

images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李光耀一手設計出來的國家,現由其子李顯龍繼承父權。李光耀最出色的是他可以在一個多種族的地方清滅種族歧視,一黨專政四十多年,從舉世紛擾的20世纪50年代,短短二十年的時間,成功擺脫貧窮、落後的殖民地境地,在幾乎没有自然資源、科技基礎的"貧瘠根基"上改頭換面,翻身一躍成成世人所欣羡的"繁華國家''。新加坡房屋政策更為港人所欣羨,究竟李光耀如何在新加坡建立其統治系統?他,又如何看待「民主」?

20101107168

也許從《李光耀回憶錄》略知一二。這是一本拉攏人心、爭取認同的自傳。長達八百多頁,印刷精美的《李光耀回憶錄》是李光耀的自傳。其目標對象不只是新加坡人民,更是亞洲讀者,以至西方國家。從《李光耀回憶錄》中反映他其獨特的政治取態和治國理念。在字裡行間他認為秩序先於民主。他相信管治新加坡是靠鐵腕政策。李光耀:「我需要媒體鞏固政府施政,不是削弱我們的學校和大學所灌輸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取態。大眾傳媒營造一種氣氛,鼓勵人民發憤學習發達國家的知識、技能和紀律」對他來說,他不需向世界交代,他只向新加坡負責。他十分關注新加坡人民的生活,務求人民遵守國家秩序、規矩。他在全國展開大掃除運動、舉行無煙週和禁止香口膠。即使被西方國家嘲諷,他仍堅持全國「禁止食香口膠」,建立一個清潔的花園城市。

《與李光耀較量新加坡異見者鄧亮洪回憶錄》
然而,此書正正從另一角度了解李光耀本人,看到李光耀鮮為人知的一面。鄧亮洪有見香港擁有新加坡沒有的言論自由,他希望在港出書,幸得中大協助下出版了百多頁的傳記,期望更多人了解新加坡的困窘。

新加坡新聞媒體是政府喉舌,所以絕少報導危害政府施政的消息,更遑論談及被政治迫害的人物。作者鄧亮洪正正是敢與李光耀對抗的反對黨代表,被迫流亡二十多年。書內有不少香港學者公開表明支持鄧亮洪。

新加坡政府「白色恐怖」?

鄧亮洪於1997年以新加坡(工人黨)候選人身份參與國會大選,與李光耀一樣是新加坡政治人物和律師。大選前,鄧亮洪多次遭國內媒體指為「危險人物、大漢沙文主義者」等。過程中,他更曾收死亡恐嚇信,向警局報案但警察不受理,鄧亮洪遂離境前往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逗留。在大選過後遭國會資政李光耀、總理吳作棟等11人控告誹謗。李光耀無理用誹謗罪打壓反對黨,更無理牽連到其太太及子女,查封他們全部資產。除此之外,鄧也曾被稅局指控逃稅,妻子的護照曾遭沒收,最後逃至澳洲,妻離子散。這件事正正補充了李光耀回憶錄,使外界能夠宏觀地了解李光耀這個冷漠無情強硬的政治家。

李光耀以誹謗檢控國內和國外人士

有兩頁篇幅講敘鄧亮洪事件,李光耀是不相信「寬宏大量」,這一套的,他在《李光耀回憶錄》這麼說過:「我的政敵總是等到大選期間才造謠誣蔑,希望能令我蒙受最大的打擊。如果不訴諸法律,人們就會相信這些無稽的指控。…人們之所以不相信這些胡言亂語,唯一的原因就在於我總是嚴加駁斥。如果不提出訴訟,有人就會拿這些做證據,說我心虛。」

leungyuen2005-img600x450-1232116174tsermui_img600x450_1211271123____3201_5-3

新加坡選舉不公

《鄧亮洪回憶錄》指出了新加坡內選舉制度是長期不公平。《李光耀回憶錄》提到「我們最形貴資產是獲得人民信任」。人民行動黨選擇利用行政和司法手段來限制反對黨的成長,並利用對選舉制度和規則來確保反對黨在競選中不會對其構成實質性挑戰。這些技術性的手段包括限制對反對黨选選區的公共撥款,重新劃分反對黨選區的范圍,操縱選舉時間表來壓縮缩反對黨競選活動的時間,减少新聞媒體對反對黨的報道篇幅等等。

同時還禁止和嚴懲涉及攻擊李光耀和行動黨、鼓吹西方自由民主、言論结社自由的輿論報導。例如新加坡官方報紙-聯合日報提到:「把組(官)屋翻新與選票掛鉤,並不是在威脅人民""吳總理:以計票結果決定組屋翻新快慢,是民主過程,並非威脅選民。李資政:靜山區集選區共有25個計票中心。哪個區最支持行動党,組屋將最優先獲翻新。」

5051229091695

政界被長期扣留的有謝太保、林清祥、林福壽醫生等人。商界的有陳六使(南洋大學主要創辦人)被扣留和被撤消公民權。報人有李星可(指李光耀是個二毛子和數典忘祖的人)。馬來報人有沙末、依士邁等人。實際上,各界先后被扣留的人士數也數不清。這活生生的例子都反映李光耀壓制人民言論的權利,暗裡改為以行政和法律手段去限制和剝削人權。

後記
李光耀在民主發展角色是隨著當時的政治氣候,大環境而變猶如變色龍,這可能與其出身有關。大致上,大致上他採取的政府體制既有英國式,又是新加坡式;可分稱為「東方專權父權統治和英式民主統治」。

東方專權父權統治,源於日本《李光耀回憶錄》提過他經歷日治時期,1942年英國不敵日本,棄械投降。這為李光耀上了一堂政治課-政治本質就是將環境改變。李光耀說:「日本教育我權力什麼意義。政權可以改變人民的思想,社會的心裡。」

新加坡的政治模式是以民主政治作為其政治框架,而内裏承載的卻是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這是一種透過操控民主選舉,壟斷國內資源,騎劫媒體報導,壓抑學術自由的情況下,以西方式的民主為幌子,維持李光耀政府長期的政治影響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激戰,居下風者之歌

 
激戰,居下風者之歌
Aug 25th 2013, 06:56, by 陳景輝

《激戰》是一部屬於「身處下風者」的電影。擂台上,大部分時間,主角都是捱打。少年老薑一嫩一老, 基於經驗不足或體力不支,時常處於下風。無論是誰,處於下風,就意味着捱打。《激戰》也由幾個失意人的生命線互相交織而構成,包括過氣拳王、精神病患和浪 子回頭的浪蕩少年,他們都在生命的跑道上,因自己因噩運的緣故而跌倒。《激戰》談的是,在重創之後,到底人可以怎樣走下去。

這個怎樣走下去 的故事,叫我想起另外兩齣十分喜歡的港產片。賤輝(程輝,張家輝飾)是個過氣拳王,口中經常含中着一根牙籤,這叫人直接喚起《英雄本身》Mark 哥形象,他口中也總是有一根火柴。電影末段,落泊的Mark 哥決定再戰江湖,大聲說道: 「我唔見咗嘅嘢我想自己攞番!」另一齣是《打擂台》的爆樽淳(梁小龍飾),是個中年大叔(曾為昔日功夫高手),直到飾演師父的泰迪羅賓醒了,他才重拾戰 意。然而,賤輝、Mark 哥和爆樽淳,表面上異曲同工,但我想誠懇地說,《激戰》走得更遠,因它開啟了世代和倫理兩線窗口,讓人更有憑據地站起來,走下去。

電影中的 世代關係拍得細膩動人,特別是賤輝和林思齊(彭于晏飾)的師徒關係。電影開始不久,林思齊遭老父打傷,賤輝用紙巾將煙草揑成一團,並壓在他額角止血。一時 間,林思齊疑惑: 「得唔得㗎?」賤輝說: 「唔知呀,我以前傷咗都係咁做㗎咋!」賤輝只是不斷將自己的經驗心法,告訴徒弟。片中幾場對打戲,賤輝老是提醒徒弟的弱點在哪(歪了的鼻子不好再受傷), 又或教他「一拳搏一腳」(大家硬食,一齊痛),而有趣是,這並非佔盡上風者的處境和打法,而是混合機智、耐力和鬥志的劣勢者戰術。

但這對師徒關係 卻不是單向的。事實上,拳館沒人相信賤輝這個過氣拳王,但偏偏就這麼一個白紙一張、又不被拳館重視的年輕人相信。思齊年輕、沒有記憶的帳本,而且充滿儍 勁,因而毫無障礙地選了賤輝做師父。倒過來,賤輝亦從思齊的信任和對生命的投入中,找回了信念和希望。正如故事中的另一對母女,女兒小丹(李馨巧飾)沒有 以世俗的眼光,看待精神病患的媽媽阿君(梅婷飾)。她照顧媽媽,給媽媽說故事,用幻想緩解現實的悲傷,甚至使媽媽眼中的「壞人」賤輝,也成了家庭一分子。

這 是種世代的交織,新生代既有自己的戰場,因而需要前輩教路(正如賤輝教小丹怎樣打肥仔);失意中年也有自己的悔恨和未完成的希望,這就需要不那麼計算、沒 戴有色眼鏡的年輕目光來重新確認。因而,《激戰》幾乎是一齣世代連結的童話。

同一時間,電影也蘊含另一種失意者連結的倫理。賤輝看見思齊遭老父責備「一事 無成」、「根本不知道何謂責任」,之後就應承做他師父;在橫風暴雨下,他幫助阿君去拯救一棵跟逝去兒子一同栽種的樹。關鍵是,這些角色都是失意的人,但這 不但只沒有成為他們之間的阻隔,倒過來,他們似乎更能聽見各自心底裏的寂靜之聲(Sound ofsilence)。《激戰》告訴觀眾,失意不只是負債,而且是倫理的可能。

電影最溫柔的地方,是思齊的親吻、小丹賤輝的腳踏腳和賤輝戴上了阿君的耳筒聽着Sound ofSilence,人們在影像中漂亮的合而為一。這是失意者相互啟發連結的共同體,並一起在人生跑道上站起來,走下去。

文.陳景輝,刊於明報世紀版( 24-08-2013)

附加檔案大小
下風者.jpg44.6 KB

Media files:
下風者.jpg (image/jpeg, 0 MB)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

 
thumbnail 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
Aug 24th 2013, 22:37, by Arthur Hau

香港時間今天是「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的死忌。林彬原名林少坡,生於一九三零年,終於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林彬原本是一名孤兒,與所有由零開始,每天埋首辛勤工作的香港人一樣,只不過是一個沒有政治背境的普通人。林彬生前為商台《大丈夫日記》及《欲罷不能》等節目的播音員,電影《大丈日記》也是林彬死前的遺作,林彬死後遺下妻子及三名孤兒,而現時商台廣播節目十八樓C座,就是當年林彬住所的門牌號碼,去年正好是該節目的45週年。

時間為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一班熱愛中共國、支持共匪人仕,在香港殺害當時商業電台的播音紅人林彬。當年一少撮左仔工會、左仔中共國駐港組織、左仔傳媒和左仔學校在共匪領導下,於香港大搞恐佈活動,在港九新界各地放置超過九千枚土製炸彈(土製菠蘿),當中有過千枚為真彈,暴動造成52人死亡及802人受傷。香港六七暴動,左仔到處恐佈襲擊,死者當中包括被謀殺致死的有「永遠的香港人」林彬。林彬於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上班時,在車內遭數名左仔恐佈份子汽油彈襲擊,與同車的堂弟燒至重傷,林彬於翌日八月二十五日死亡。

六七暴動當年,一少撮左仔以英人殖民統治香港惡劣為名,並以愛中共國為口號,發動左仔工會罷工罷市,在港九新界各地進行暴力示威破壞,期間暴力行動不斷升級,後來更以土製炸彈(土製波蘿)在香港製造極度恐佈氣氛(當年還是無知小孩的筆者都感受到那種恐佈氣氛),令香港經濟陷於癱瘓,製造中共國奪取香港殖民統治權的藉口。商業電台林彬不恥這班左仔恐佈份子全無人性的行為,多次在其廣播節目中,對中共國以及香港的左仔作出譏諷以及嚴厲的評擊,並批評當年共匪在中共國大搞垃圾文革,令一個二次大戰戰勝的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個世界公認的九流恐龍國度,令鄰近的香港人蒙羞,更令世界各地的東亞人引以為恥。

林彬不畏外來的恐佈勢力,以香港人的利益為本,在大氣電波之中發出當年絕大部份真正香港人心底裏的心聲,這些真正的香港人當中,當然包括來筆者來解放前來自湖北和湖南的雙親,他們早已對那個令人性變得醜惡甚至惡毒的所謂祖國完全失去絲毫感覺,既然身在香港,就要當一個鐵鐵實實的香港人,對所有破壞香港的事情都絕對不能容忍,甚麼「祖國」只不過是一些侵略者、大話精用來威迫利誘的一堆謊言大話,真正的祖國絕對不會隨意殺害自己的同胞!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日,左仔恐佈份子再次在北角放置波蘿,導致兩名幾歲大的香港小童炸致肚破腸流惨死。事件被林彬在其廣播節目中形容為野獸行為,更斥責左仔以及背後操控的中共國喪盡天良。林彬的一段良心廣播引起了當時絕大部份真正香港人的共鳴,相反,當時的中共國駐港喉舌,當中包括大公報、文匯報和香港商報等,不但不支持林彬的良心真話,更對林彬公開作出死亡威嚇,例如,當年類匪左仔報章《文滙報》就故意把林彬的名字以「臨殯」在報上刊出,甚至公開聲明非置林彬於死地不可。

林彬遇害後,各左仔報更在頭版撰寫多篇文章,臭罵死者林彬背叛中共國,是「港英走狗」,所以絕對該死,並公開讚揚左仔恐佈份子「除奸」有功。年前,有了解中共國及駐港左仔組織內幕的知情人仕,不怕生命威脅,憶述當年中共國透過「香港XX總商會」,在香港成立鬥委會,招攬一批年少無知,誤信虛假不實的中共國歷史(所謂中華歷史)的年青人,除了到處放置炸彈之外,更謀殺了看破中共國為匪類國度,不願與匪國為伍的林彬。

林彬被左仔愛中共國人仕稱為「民族敗類,港英走狗」,但其實當年絕大部份香港人都以身為香港人為榮,而以腐敗和醜惡的中共國為恥,香港人不要受到英國人殖民統治的無理壓制,但更不願意受到中共國人殖民統治的無理壓制,這一點相信都是當年和現在,與林彬類似的香港升斗小民市的心底心聲。甚麼民族大義、國族主等狗屁思想,就讓給那些無知、胡亂解讀歷史的國文佬、中史佬作為閒來無事用來自凟的光榮勳章吧。甚麼是「中華民族」,甚麼是「中華國族」,甚麼是「香港人」大家心中有數,但都逃不過日後考古及文化研究的批判!

請各位以身為香港人為榮的真正香港人為「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默哀半分鐘。

註:筆者是從二零零三年,才開始了解香港六七暴動歷史的,如有真正香港人要對該段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可参考香港各大學圖書館中,有關當年歷史事實的各大報章報導(相信香港大會堂中央圖書館也有資料可尋)。

註:本文同時刊載於 http://www.freehongkong.net

References:
電影《大丈夫日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VHGb11FnpA

林彬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5%BD%AC

「回憶林彬兄弟慘案」,作者:梁慕嫻,更新於︰2011-05-07,開放網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203

謀殺大丈夫林彬
http://blog.yahoo.com/_YRFRZGS27R756GS62WTKI75BI4/articles/78138

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林彬遇害
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影像串流: 

Media files:
RVHGb11FnpA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0 MB)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佔中分享會:動保及保育團體充滿困窘

 
佔中分享會:動保及保育團體充滿困窘
Aug 24th 2013, 16:29, by 野味

(獨媒特約報導)今早8月24日,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教授於太子出席了一場「佔領中環」分享會,與一班為數約 20 人的動保及保育界代表討論「佔中與動保」等相關議題。分享會召集人麥志豪表示,不管出席團體最終是否參與佔中,他只想透過分享會,強調運動背後的利他精神,從而將動保提昇為「最終爭取公義活動」。他亦希望藉此契機將民主進程與動保及保育團體當下面對的困難掛勾。經約3小時的討論,大部分動保及保育團體表示一旦參與佔中,擔憂會阻礙日後動物政策推行、造成前線義工不認同及組織形象受損等問題。

分享會中,戴耀廷稱佔領中環只是手段,其背後目的是透過公民自發性參與及犧牲精神,反思現有政制的問題,從而透過民主制度去建立民主的文化。戴耀廷道:「自由社會下,我們有權利決定與政府『不合作』,而當中的選擇權是獨立而又無人可剝奪的。公民抗命時,政府反而需要倒過來向社會和參與者解釋必須『合作』的原因。」戴耀廷認為,佔中與動保及保育有著共同的精神,即爭取社會公義,他更稱:「佔中與動保及保育沒有簡單直接的答案和關係,因為每個動保或保育團體,所面對的問題不一,佔中只是令各團體反思問題成因,無論從人、制度還是政策角度入手,從而自我評估成效,令思考層面更深更闊。」

P8240986
圖:戴耀廷教授卜在分享佔中理念

民主公投令動物政策難產

會上,動保界「動物地球」代表張婉雯表示,在過往爭取動物權益期間,經常遇著對話權力不平等的問題,原因是政府的對話權力往往凌駕於動保團體。她認為透過佔中,提升民主意識,能改善對話地位,從而與政府形成對等的平台。但同時她亦憂心,一旦民主權利提升,公投下的動物政策很可能遭否決,她稱:「若社會文化水平未能與動物政策接軌,比如『捕捉、絕育、放回』計劃一旦展開公投,而市民文化知識水平不足以理解,很大機會計劃便會泡湯。」身兼「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代表的麥志豪表示,前線貓狗義工往往對政治有誤解,他們普遍認為務實地救助貓狗才是實事,政治根本與動物拉不上很大關係。麥志豪更擔心,一旦動保界公開落實參與佔中,前線義工未必完全認同,也未必肯跟隨參予。他續稱:「更令人憂心的是,稍為行前少少參與佔中,漁護署將逮到機會敵視動保團體,造成前線義工工作上的不便。這實際考慮不無道理。」

P8240993
圖: 動保及保育團體在熱烈討論佔中議題

環保團體佔中立場各異

環保界代表「綠領行動」何漢威則表示:「若目前公開表態參與佔中,擔心機構名義會被標籤,影響形象。」但另一名環保界「守護龍尾大聯盟」代表郭惠玲則認為,目前環保界各團體存在山頭主義,佔中背後的利他精神,可能有助減少這個問題。而「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就擔心,如果佔中沒有一個主要議題,不同人舉出各自關心的議題,就會變成每年嘉年華式的「七一大遊行」。

在推行佔中理念方面,要使前缐行動者對政治意識有所醒覺,表達技巧和教育方式是必須的,而動保和保育團體普遍處於探索階段。這次討論只是播種的過程,身為佔中發起人的戴耀廷對於某些範疇,包括改變政治制度如何才能影響經濟制度等問題,他坦言沒有答案,最終要靠公民社會本身。佔中背後講求的是為公義的犧牲精神,無論動保還是保育團體都有其顧慮。說到底,為了公義,兩者又可以去到幾盡呢?

編輯:謝曉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