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丙組聯賽 - 油尖旺 1-0 電訊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丙組聯賽 - 油尖旺 1-0 電訊
Mar 23rd 2014, 13:19, by Momay

今週本來諗住暫停『每週盲撐港足大行動』,因為要拜祭先人,不過家人臨時改咗拜朝早,所以又可以去『盲撐』喇!我喺鑚石山拜,拜完最近嘅『盲撐』地點,當然係對面馬路嘅蒲崗村道公園,今日蒲崗村有『四料娛樂』,不過我就只係揀咗丙組聯賽油尖旺 vs 電訊黎睇。

賽前油尖旺以56分排喺丙組第1,暫時拋離第2、3位嘅駿其天旭及淦源7分及10分,計埋今日,丙組仲有5輪比賽,所以油尖旺想升班嘅就一定唔可以錯過餘下嘅比賽(根據油尖旺足球隊Facebook Fans Page所講,油尖旺已為升班作準備)。而電訊就以15分排喺13位(尾2),由於今年丙組升2降3,所以電訊現時積極護級,除咗虎門肯定會降班之外,荃灣、消防、安華、九龍城、龍城康體、電訊呢幾支球隊都有機會降班,照情況睇,以安華、九龍城、龍城康體、電訊嘅處境最為危險,極有可能其餘兩個降班名額會屬於呢4隊其中之2隊,尾2嘅電訊要護級,最好就要贏晒餘下5輪比賽,所以我未入場前已預測,呢場丙組聯賽戰況可能會好激烈。。。。。。

講返正題,油尖旺今日身穿紅衣黑褲,正選球員有陳海彰、戴偉崙等人,射手潘嘉煒不在陣。而電訊,如果我冇睇錯,今場就由黎明鐘做隊長,一開波整體實力較好嘅油尖旺就掌握咗控球權,但電訊以守為主,上半場油尖旺難以衝破銅牆鐵壁,射門機會都唔多,只有一球頭鎚頂中楣。

下半場,油尖旺換入梁烙峰增強攻力,但由於壓得太前,搞到後面好多『空間』,電訊有幾次快速反擊都幾似樣,但係射果腳就差啲喇。

雖然下半場油尖旺射門次數增加一倍,但命中率唔高,有一球中柱及空門頂高,但幾番努力下終於喺尾段打開紀錄,當油尖旺球員喺禁區娥眉月外戴球時,球証指電訊隊長黎明鐘撞跌一名油尖旺球員(睇唔清楚邊個),油尖旺獲得一個罰球機會,此時全場跑上跑落嘅黎明鐘當然立刻投訴:「喂!佢自己碌落地吖!」。但在投訴已經冇用了,認為在無辜都只好接受。呢個罰球由陳海彰處理,結果怒射死角入網,入咗呢球之後我聽到有個球員高興大叫:

「Yeah!咩你老母!」

真係開心到咩老母,而另一邊,電訊球員當然都咩咩聲,只不過咩球証咁解,油尖旺就係咁險勝1比0。

呢場比賽雖然冇咩人關注,而且兩隊嘅球員都唔係職業,但由於各有因由,所以比賽過程都幾激烈,電訊球員更多次倒地受傷,好彩冇變成武鬥場,丙組聯賽又點?一樣可以好睇。但我就認為,油尖旺可以打得更好,佢地今場初段時間好多長傳都失效,後面都係幾多蝦碌,好彩守門員身手有返咁上吓同埋電訊把握力真係一般。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陳果的香港挽歌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陳果的香港挽歌
Mar 23rd 2014, 13:37, by 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

陳果一向是香港獨立電影導演的代表之一,他傾向對社會低下層取態,喜歡起用新人或非職業演員作為電影主角(或重要角色),作品風格寫實又殘酷,令他電影往往都被貼上「邊緣」的標籤。而這「邊緣」化亦體現在陳果電影的角色塑造中,低成本製作的《香港製造》內,故事的幾位主角——中秋、阿萍、阿龍即代表了古惑仔、絕症少女和智障男等社會邊緣人物。在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公共屋邨讓「自強改變命運」的觀念根植於那一代人身上,艱苦的成長環境反促使他們努力生活和工作,整個社會帶有種無形的向前推動力量;可陳果電影鏡頭下的九十年代屋邨,卻聚居了日夜碌碌無為的失落青年,他們潦倒墮落,前途灰暗,整座屋邨彌漫不安、焦躁,就像即將回歸前香港的一個縮影,很多市民都對前景充滿了焦慮。

然而這電影涉及到的中港關係,卻是以榮少一角帶出。中秋為了救患重病的阿萍,鋌而走險接受榮少交帶的殺人任務,而被殺者,正是一位大陸人。陳果利用快速動鏡等拍攝技巧去記錄殺人這一場戲,第一段是中秋的腦海構想,整個過程順暢利落,可在第二段的實際行動中,中秋卻遇到諸多阻礙,他的膽怯,他逃跑時的跌跌撞撞,反映了中秋內心之混亂與掙扎。導演想利用這段落,暗示回歸(大陸)的美好愿景與真正現實之間的差距,香港人要跟大陸(人)的接近也不是想象中的容易和淡定,97前的轉變,移民潮的出現,中秋阿媽的離家出走,仿如很多港人對現實的逃離和迴避一樣,因而中秋免不了概嘆:「世事變得太快,當你來不及改變時,這個世界已經完全不同了」。

在《香港製造》中,中秋、阿萍、阿龍三個人物的一起奔跑,令人想到杜魯福的《祖與占》,或是尚盧•高達《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等作品,三個人的位置時常將女主角放在中間,表示中秋、阿龍均為阿萍所引,這段關係設置,既美好又純真,於放蕩、淫亂當便飯吃的「古惑仔」世界裡,顯得特別難得。而除了《祖與占》、《不法之徒》之外,本片也通過主角屋內掛著的海報,向很多電影進行了致敬,中秋殺人前拿著真槍玩弄的一幕,墻上掛著的正是《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海報。喜歡獨來獨往的中秋(雖有個跟班阿龍),就像Leon的行事作風,從《Le Samouraï》的Jef Costello(阿倫•狄龍飾)到《這個殺手不太冷》的Leon,悲情都是這些獨行俠的宿命,現實折磨著中秋,亦折磨著阿萍、阿龍等邊緣人,於是三人的奔跑,寓意著要逃離,但沒地位沒人理的「廢青們」,你們又能逃到何處去?

因此,死亡可能是這些走投無路的人唯一的解脫途徑,阿珊跳樓的那一段,跟現實亂糟糟的場景相比,是拍得多麼地唯美。還有和合石墳場的畫面,塑造得如大家的避世樂園,三人在墓碑群中奔跑、嬉戲、呼喊,也成為電影裡面不多的表現青春浪漫與歡快的時間。以鬼片起家的陳果,不忘將「靈異」元素也帶入到《香港製造》的故事內,阿珊自殺後總在夜裡糾纏著中秋,仿似是其靈魂不死(活在另一世界);而三位主角在墳場上的青春揮灑,與他們的生命終結在年輕歲月裡,都表明了導演對現實的絕望,以及想幫他們重新建造一個新天地的願望。這絕望、願望,源於回歸的背景,大家感到茫然失措,不知將會走向何方。「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影片結尾在埋葬了不知多少年輕生命的墳場內傳來的此段毛澤東講話,既是諷刺,也隱含了回歸後的新世界,和年輕人想要的新世界之間的落差訊息。

李燦森飾演的中秋,在陳果的塑造下顯出了豐富立體之魅力,他雖然反叛、好鬥,但肯講義氣、能幫人出頭,心地總體還是善良的。相反,阿萍的母親,即管整天叫著女兒不要跟中秋這類沒有出息的「頹青」來往,可她自己卻是好賭、勢利,甚至在與醫生談論那幕反映出她對中秋性命的視若無睹。不過觀眾應能夠體會到這母親口中縱使說著「不」,然而心內清楚女兒所愛是誰,電影在中秋找阿萍的一段中,以她母親對著鏡子擦傷口,與中秋站在鐵閘外的畫面構圖,即點出了兩人隔閡。病態社會讓中秋變成「遺棄」品,而這角色卻掉轉來暗示著這社會病得有多嚴重,「我本善良」的中秋,最終走上了殺人和自殺的「毀滅之路」,或者真的是社會不斷壓迫下而致的結果。

作為「香港三部曲」開篇的《香港製造》,可以說是陳果導演風格邁向成熟的標誌,他的電影裡會插入稍為荒誕的劇情,但同時又令人產生思考。中秋拿著菜刀想斬老爸但未遂的那場戲,當他到廁所洗臉清醒的時候,卻見到有位學生走進來一樣地拿著刀去斬他老爸,這巧合,形成了「黑色幽默」的前提,但通過「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一個故事」的旁白,又使觀眾更易瞭解這幕的發生,是要從個別個案,延伸成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陳果的《香港製造》正是用此草根性的電影語言,向香港現狀與未來發出嚴肅的疑問,它既「下毒」又「解毒」,將主角帶到一個絕境,卻讓他們可在絕境後得到了釋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中學生應如何談戀愛?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中學生應如何談戀愛?
Mar 23rd 2014, 11:49, by 王棘蘭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不單是一個辯論題目,更是對事實的無奈。哪個中學生不拍拖?但拍拖又怕影響學業,二者取其輕,必是勸學生們不要拍拖,然而反對聲音越大,反饋行為越大。其實拍拖就像打機、看電視、上網……是生活一部份,所以「因噎廢食」的禁慾政策已不合時,現今應轉而討論「中學生應如何談戀愛?」

最近就有學校因學生拍拖問題,將一般的勸導,提升至侵犯私隱及漠視尊重的打壓,有老師將「疑似」有拍拖的男同學名字公開。這是甚麼行為?點名標籤?殺一儆百?引起輿論壓力?這更像是政治式打壓吧?學校做的不應該是循循善誘、教導學生如何正確跟異性相處嗎?為甚麼反而是以公開點名、召見施壓的方式,去企圖阻止所有有違學校政策的事呢?那麼,學校跟現在的政府有何分別?以政治手法「對付」同學,學校跟學生對立,就像香港政府跟香港人作對。以同一個概念去推測,遲些容乜易學生成績差就會被人身攻擊、學生講粗口就會被聲討、學生唔聽話就會被抹黑。

當然這樣說有點誇張,而我亦相信學校只是一時「肉緊」,並不是有政治陰謀或要聽阿爺話。所以,學校要開始正視落伍的思想跟教學法,據悉學校有一「禁慾」清單,叫學生「不」准拍拖、男女生「不」能出雙入對、「不」能單獨一起溫習、「不」要有拖手以上的親密行為、「不」要發生性行為等,但是教育心理學中有一「不可以說:你不能玩」(You can't say you can't play)的理論。因為人們潛意識只會記得「不准」以後的字句,用在教育中會弄巧成拙,因此,應以「應該做甚麼」及「應該如何做」作基礎。可是,這絕不適用於政府,因為我們的政府高官專跟人民作對,劣根性太重,恐怕連孔子都教唔掂。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當獨裁成為事實,抵抗就是義務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當獨裁成為事實,抵抗就是義務
Mar 23rd 2014, 11:55, by 獨媒轉載

佔領行政院行動聲明

人民佔領立法院至今,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江宜樺的回應,一再顯示行政權的傲慢,顯露威權心態。為了貫徹少數人的意志,不惜曲解自由民主法治的真意。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已然引爆憲政危機。

馬英九總統任內,監聽案、王金平黨籍案,服貿協議30秒通過等荒腔走板事件,充分顯示這個行政權違法濫權,現行監督機制完全失靈。服貿協議不僅缺乏事前審查,服貿協議談判過程,政府也不與社會對話;談判結果,要求人民一聲不吭、直接買單。逐條審查,卻一條都不能改。

在現行憲政架構中,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規定空泛,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又授予行政院過大的權限,原本的代議民主制度失去功能,行政權卻又繼續一意孤行。這也是我們要求建立監督機制的理由。

佔領立法院之後,我們提出訴求,我們請求社會一同站出來,自主罷課罷工,包圍黨部,向選區立委施壓,得到台灣人民響應,我們銘感在心。然而,以馬英九總統為首的行政權,仍然墨守「逐條表決」,不願意退回服貿協議、重新談判。為了回應反對服貿協議的民意,我們必須升高壓力。

所以我們現在佔領行政院,要求馬英九總統和江宜樺院長,為毀憲亂政負責。我們認為,馬英九總統應道歉、江宜樺院長應下台,負起政治責任。我們要求馬總統尊重人民意志,退回服貿,立刻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排入立院議程。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之前,不應與中國進行任何經貿談判。

面對憲政民主危機,我們要求:

一、馬總統道歉,江宜樺下台,為毀憲亂政負責
二、抵制獨大行政權,退回服貿協議
三、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前,不得與中國政府協商或簽訂任何協議

我們邀請台灣社會所有公民,一起參與罷課與罷工。馬英九總統在3月23日的記者會中,口口聲聲說他「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這是百分之百的謊言,因為馬總統的人民,不包含勞工,不包含上班族,不包含公務員,不包含軍人和警察。貿易自由化可以討論,討論的前提是不獨厚大老闆,不傷害小市民。我們邀請台灣社會所有公民,一起參與罷課與罷工,為自己的將來爭ㄧ條活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從謾罵歌手看內地人思維(一)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從謾罵歌手看內地人思維(一)
Mar 23rd 2014, 06:56, by ChungKi Cheng

近期的台灣佔領立法院事件中,有一件比較少人去評論的事情,就是內地民眾的強烈反應。台灣藝人紛紛留言支持學生,卻遭到內地網民的文革式的攻擊和謾罵,諸如「台灣歌手滾出中國」、「有種不要來中國賺錢」、「說到底你們只是個賣藝的」一類的話。如果有這種想法的,只是才大氣粗的暴發戶、打算透過「服貿」獲利的資本家、又或是打算用「服貿」進行統戰的中央官員,都不難理解。問題是謾罵台灣藝人的只是一般內地民眾,不少還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有些甚至原本是某藝人多年的忠實歌迷,怎麼突然說變臉就變臉、判若兩人呢?

二元對立的思維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如本人「台灣服貿是自由貿易主義新戰線」一文所分析,台灣服貿問題不能簡化為中國人與台灣人的對立,而是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對立,這些人怎麼就把這件事看成是民族尊嚴的問題呢?不從科學理性的角度分析別人反對的因由,反而訴諸於情緒化的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民粹主義,是相當危險的想法。而訴諸於情緒最可怕的地方是完全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不論理性的人如何提出理據,都只會換來「賣國賊滾出中國」一類的情緒化回應。很多時這種民粹二元對立只有「中國的」和「非中國的」、又或「中國人」和「非中國人」。中國與台灣簽訂貿易協議,自然是中國政府也同意的主張,你反對中國政府的主張,就是反對中國的東西,就是反對中國人,就是反對我。
當民眾只有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時,他們發現原來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竟然跟自己不一樣時,為了鞏固自己的信仰體系,他們只好把藝人放在二元思維中的對立面,狠以批評。
事實上,這種「二元對立」並不罕見,每次台灣或香港發生任何的爭議,例如「單程證問題」、「普選問題」、「自由行問題」等問題都會被內地民眾解讀為「民族尊嚴」、「國家統一」的問題。明明「單程證問題」是人口政策的爭議、「普選問題」是政治制度的爭議、「自由行問題」是社會資源分配的爭議,而愛國與否,根本不是問題的核心。
值得留意的是,這種欠缺理性思維的現象不只出現在教育程度較低的上一代,也出現在理論上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生代,這些謾罵的80後、90後年輕人應該有不少上過大學,可能還有有碩士博士的頭銜,可見中共的教育模式是如何著重意識形態的灌輸,而不是邏輯理性的思辯;目的在於強化中共的統治,而不是個人思維的發展。以這種以群眾批鬥群眾的手法消除異己,自是當權者的最愛。

陰謀論與二戰思維

有人認為「佔領立法院」是「台獨勢力勾結外國勢力」所策動的「破壞兩岸關係」的事件,這種論調在內地人很流行。事實上,以上的解釋可以應用於任何政府與市民的爭議,試把「佔領立法院」換成「反國教運動」,把「台獨」換成「港獨」,就變成「反國教運動」是「港獨勢力勾結外國勢力」所策動的「分裂國家活動」。
內地朋友很喜歡這種陰謀論,一旦你在討論政治時使用這種論調,他們會認為你很有智慧,很了解「大形勢」、「看破」了「美帝」的陰謀。這種50年前二戰時「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想法,竟一直流行至今。而事實上提出這種論調不需任何佐證,把幾件事情左拼右揍就可以立論,例如「沒有綠營的協助,學生怎會有這樣的動員能力?」、又或「物資補給源源不絕,沒有外國勢力,錢從何來」一類放諸四海皆準的論調,就當成是很理性、很有邏輯的思考。事實上,這種充其量只是猜想,沒有事實憑據,一點都不科學,因此我也稱之為偽邏輯思維。
但正是這種思維,讓他們把一切反對政府的行動當成是外國的侵略、是分裂國家,而留言支持的藝人也是賣國賊了。

以上的兩點皆為內地民眾獨有的思維,而還有兩種思想卻是大陸、台灣、香港的建制陣營、親政府人士、甚至一般普羅大眾都被毒害的思想,留待下次再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先有條例 再來審議 給我民主 其餘免談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先有條例 再來審議 給我民主 其餘免談
Mar 23rd 2014, 05:09, by 獨媒轉載

「先有條例 再來審議 給我民主 其餘免談」
【回應馬總統國際記者會聲明】

對於馬總統今早的記者會說明,我們首先要發表三十二字箴言:

政令宣導 罔顧民意 既不民主 又無法治
先有條例 再來審議 給我民主 其餘免談

兩岸服貿協議強硬闖關,當民意監督失靈,民主崩壞,人民走進屬於人民的國會,數萬民眾上街表達對台灣未來的憂心。

等待六天,馬英九總統從表示不回應,今天終於出面說明。

很遺憾的,原先我們期待馬總統展開對話,卻只是聽到複誦政令宣傳,一再跳針。罔顧民意,虛應學生與人民深切的訴求與期待。我們必須強調,正是因為馬政府違法在先,才有今日人民佔領國會的行動,請勿扭曲事實、倒果為因,將總統違法的罪責推卸給立法院內捍衛台灣民主的民眾。

若人民無法監督政府,行政權獨大,是假民主,真獨裁。

黑箱作業的服貿協議就是反民主的最壞示範。沒有參與,沒有民主,一切免談。

我們佔領立法院,正是為了凸顯現行制度的荒謬。民主國家的人民,必須要能參與決定國家的未來。台灣,必須要是全體台灣人民的台灣。

我們在這裡,提出我們對當前憲政危機的解決方案:

一、我們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因應當前憲政危機、馬英九統治正當性之喪失及國家發展方向困局,我們要求朝野政黨應協商召開涵蓋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之「公民憲政會議」。

二、我們要求「退回服貿」。
本會期應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在法制化完成前,立法院應先退回兩岸服貿協議,不應審議。

三、我們要求「本會期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
在法制化完成前,台灣政府不得與中國政府協商或簽訂任何協定或協議。

四、我們呼籲「朝野立委響應民間訴求」
民間團體已經提出「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呼籲朝野黨團及朝野立委提案、連署並承諾積極推動本會期完成立法三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Kano》: 熱血木瓜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Kano》: 熱血木瓜
Mar 23rd 2014, 04:13, by 葉七城

(原刊 av magazine 14-03-2014)

AVM Review

魏德聖與馬志翔聯手打造的棒球電影《Kano》,延續了《賽德克巴萊》檢視台灣歷史的精神,時間線延長至30年代日治時期的台灣,日本人正在台灣展開基礎建設工程,如建築水壩,引水灌溉農田,造褔後世。

從《賽德克巴萊》,台灣原住民抗拒外來統治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來到《Kano》故事背景的年代,「殖民統治者」的角色淡化了,觀眾看到的是台灣原住民、漢族及日本人已經融合,電影透過工程師八田(大澤隆夫 飾)的角色,正在進行龐大的水利工程,反映出一個各族共同奮鬥的年代,孩子們都非常尊敬八田,感謝他為台灣土地所作的貢獻。

反而歧視的目光來自「本土」的日本人,他們瞧不起台灣人,而打破這隔膜的,是來自台灣嘉義的一群「未來農夫」–一群年輕人組成的棒球隊,也奠定了台灣棒球在歷史上的地位。

1931年,來自台灣第一所農林學校—《KANO》嘉義農林的野球隊。嘉義野球隊成立之初,原本只是用棒球來強身健體的社團,在正式比賽中未嘗一勝。

日本教練近藤(永瀨正敏)接手後,在近藤選材不分人種的精神,綜合了日本人善防守、漢人打擊強、原住民跑得快的優勢及艱辛的訓練下,嘉農野球開始成熟,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日本甲子園少棒大賽,讓日本國民刮目相看。

電影雖然有極具特色的時代背景,但骨子裡還是揮灑熱血的體育電影套路,大部份劇情其實很「俗套」,例如球員吳明捷(曹又寧 飾)的初戀無疾而終,以及幾場在滂沱大雨及泥濘下的比賽,加上片中大量勵志的金句式對白,其實是頗為煽情催淚的……總之,手法是慣見的,但電影仍然激動人心,全因我們仍然相信,仍然懷緬那個純情的年代

曾經參演《賽德克巴萊》導演馬志翔是原住民,對這段歷史感受深刻,他亦成功地把這隊熱血棒球隊的精神重現,幾位新晉演員令人耳目一新,藉著簡單而睿智的對白,帶出為理想奮鬥及相信團隊的堅毅精神,片中的老師以種木瓜來比喻,他在其中一顆木瓜樹根部打進一口鐵釘,令它有「快要死去」的危機感,「所以會義無反顧的開花結果」,為最後的生命階段留下成果,而旁邊的木瓜樹也感到「沒有退路」而長出肥美的果實 — 這便是三族共和的Kano 團隊精神,互相砥礪,互補不足,反觀現在充滿矛盾爭端的社會,我們能不汗顏?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個人意見節目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個人意見節目
Mar 23rd 2014, 04:10, by 吳志森

已經忘了什麼時候起,電台的烽煙,電視的論壇,又或一些「意見式」節目,開始前,要冠以「個人意見節目,不代表本台立場」。這是一個替電台電視免除責任的聲明,出了什麼問題,不要找電台電視的老闆,找節目主持人算帳好了,這是個人意見節目。

電台電視沒有社論,任何節目當然只能代表主持人的意見。但自從出現受萬人投訴那個亞視的什麼焦點之後,社論式節目確立了,清楚代表了公司機構的立場,更搞得電台行政總裁,也要在一夕之間變身首席智囊,才可以繼續在節目中發表個人意見節目。

我熟悉的傳媒新聞行業,無論是烽煙也好,專欄也好,評論也好,都只是個人意見,不代表媒體立場,這是理所當然,也為社會普遍接受。

那麼官員呢?行政會議成員呢?他們的公開發言,也可以視之為個人意見,不代表政府立場嗎?

行政會議是特首最重要的諮詢架構,關鍵政策要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拍板,你可以說他們不是政府架構的一部分,只能代表個人嗎?好了,如果接受公職俸祿的行會成員都不是政府官員,不能代表政府立場,那麼,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呢?職級屬D8相當於政策局長,是徹頭徹尾政府架構的一部分,他們的公開言論,也只是個人意見,文責自負嗎?

行會成員接受專訪談特首普選,說什麼中央擔心選舉結果爆冷,要由提名委員會把關,篩選出中央可以接受的候選人。首席顧問接受訪問時,當正自己是時事評論員,說得更多了,什麼港人要接受西環干預香港的事實,又說「2017若落實普選,將令社會更為分化,撕裂更為嚴重」。

負責政改的譚志源局長,終於按捺不住,嚴正表明,除非是特首或「政改三人組」表達看法,「大家可以當其他意見都係一些個人意見來解讀,未必一定代表政府立場」。更明言首席顧問對普選的立場「其實與政府的立場是不一致」。

譚局長這番表態,讓人覺得不知天高地厚。行會成員和首席顧問,一個是人大一個是政協,都是特首的近身心腹,在北京人脈關係既廣且深,說不定他們說的代表中央意見,大言不慚的小小局長,還被蒙在鼓裏。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文青不是一片胸章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文青不是一片胸章
Mar 23rd 2014, 04:17, by 刺青雜誌

(圖片來源:黑色島國青年陣線

文:吉暝水

「以前大家談到文藝青年,總是帶一點點嘲弄意味。現在社會對『文青』的接受程度提高了,甚至成為商品提價的賣點。可是我們想要推動的是『藝術公民』。」--黃耀明@MaD Forum 2014閉幕禮

年初,曾經認真的回顧2013,怎麼好像這一年都如此平靜,天災人禍都寥寥可數,可真是幸福的十二個月。未竟,2014年一季未盡,已經一語成讖。香港的,兩岸的,地區的,甚至世界的,不到一百天改變了這麼多。

2014年3月18日晚上,從張鐵志臉書上一句「真想衝回台灣」開始,在網上搜到的新聞,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在臉書上一頁又一頁的洗板式live feed。「沒有空調,前來的人請帶氧氣帶水」、「警察要來了,大家要注意安全」、「佔領已經36小時」……傳來一條條訊息,我以為我們都一起去革命了,但其實我人在五百海浬以外的香港。

野火燎原,速度之高、面積之闊,遠超想像。跟台灣的朋友說起佔領立法院的事情,他們說事前都沒太多組織,只是那天晚上事情發生了,然後大家都陸陸續續一起來。默默地準備,狠狠地行動,總是叫雷聲大雨點小的香港人慚愧。和平的日子,我們羨慕台灣的文藝小清新,但其實好多台灣人活在骨子裡的是藝術公民。

318佔領發生之後,藝人名家上街支持,統統跑上香港的主流新聞。我們嘖嘖稱奇的震撼,在台灣人當中是多麼普遍的小事。不論職業、背景、學識,大家都有回應社會的權利和義務。大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走到立法院聲援靜坐的學生:有人舉行深夜演唱會;有人立時譜曲填詞;有人寫詩……有批評嘲笑他們,在立法院裡吵鬧歌唱,有損對場地的尊重,立時有人回應:「難道議員們平日在開會也不是唱歌一樣嗎?」

音樂創作人黃建為在佔領立法院之後,在48小時內灌錄了兩首作品,支持靜坐的學生:

「我是黃建為,今晚在臨睡前,發現身邊的朋友都還在盯著手機,面色凝重,大家都在關注著­,在立法院,為了抵抗黑箱服貿政治暴力的公民與青年,我看著他們燃燒生命的影片,我決定燃燒自己微小的力量,一夜裡,我寫下這首歌,並且儘快用我會的所有技術,完成了錄音­編曲。它就是記錄這一夜的 『非常召集 公青行進曲一號』。我還會繼續寫下去。」

〈非常召集 公青行進曲一號〉的憤怒到〈等待甜瓜 公青行進曲二號〉的守望,沒有勞動服務〈讓鞋子飛〉的控訴和鼓動,卻沈澱出對一份對於覺醒的執著。為了守住大家的家,他呼喚那些還在家裡聽聽歌、轉轉帖子,過小日子的人:

「嗚 我哀戚的唱
嗚 你醒來吧!」

我們以為台灣遍地文青,不是!人家不光是喝喝咖啡、逛逛誠品的人為文青,而是切切實實了解自己的位份,從自己的位置上,回應周遭事情的藝術公民。他們沒有武器,甚至自衛的物品也沒有,只是乾乾淨淨的走來:唱歌的唱歌,演講的演講。溫和得無法抵抗,激烈中不失優雅。

一邊關注台灣的佔領,一邊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香港的「佔領中環」。我們都說了多久了?到底甚麼時候才行動?還是兩片唇動了就算?迅速有效的動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而是長久以來行動經驗的累積。摘下文青的胸章,走出來做點甚麼吧!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請不要只高喊:「快回家吧!」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請不要只高喊:「快回家吧!」
Mar 23rd 2014, 04:16, by 中大國是學會

中大國是學會會員 胡子良
23/3/2014刊於成報

歷史上最著名的劫機事件之一是一架法航飛機在1976年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劫機到烏干達。精明强幹的猶太人沒有選擇每天高喊「快回家吧」,沒有煽情的文字,沒有無間斷的刷微博,約100名以色列軍方突擊隊員長途飛行4000公里,救出102名人質。從此,作為伊斯蘭教恐怖分子最痛恨的以色列,再無劫機。

MH370失蹤至今已十日有餘,讓人為之驚歎的除了馬來西亞的「否認」技術,還有天朝全方位煽情正能量傳播之術。客觀來說,中國官方在這次事件中雖無何過,亦無何功。但作為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的表現未免與身份不稱。

首先,媒體再次成為軟實力的短板。官方媒體除了每天高喊:「快回家吧」,基本無何實質貢獻。所有最新消息基本全來自西方媒體,暴露了中國媒體在國際話語權的嚴重短板。其次,是次事件表面上只是一個民航客機的離奇失蹤,背後卻是南海諸國的大博弈。越南、中國甚至澳洲美國都第一時間派出軍艦往南海海域搜索,除了爭先率先找到客機先拔頭籌,出事海域甚為敏感,南海有諸多國家的主權之爭,麻六甲海峽又是東亞的石油命脈。對於諸國來說,以搜索為名,實乃探測鄰近海域地形的良機。值得注意的是,當懷疑出事海域轉移到印度洋之後,印度方面已經公然拒絕中國軍艦進入印度領海搜索,反映出印度隊前來「搜救」的中國海軍甚為警惕。

作為一個真正的大國,不是每天在炫耀經濟增長了多少,軍備如何先進,或者某個探測器上了月球,而是每一個國民的生命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尊重。馬來西亞方面至今為止差強人意的表現難免令人覺得中國方面施壓不足。在一趟三分之二失蹤乘客為中國人的客機上,我們理應做得更好。失蹤的只是乘客,不應該是國家的責任和尊嚴。

請不要再繼續只高喊回家,阿Q般的自我麻醉對事情無甚幫助,早日讓家屬面對事實又或者努力去尋找事情的事情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乘客和尊嚴,都會歸來。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中時電子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大中華陰霾圈崛起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大中華陰霾圈崛起
Mar 23rd 2014, 04:29, by 林保華

每年春天北京召開政協與人大兩會時,環保情況越來越惡化。1990年代及其以前,還是春天的黃沙。而每年清明節中共領導人在北京郊區裝模作樣植樹作秀,建造防沙林等等。但是因為是作秀,所以趕不上因為經濟崛起帶來的環保崩解。

到本世紀初,沙塵暴代替了原先的風沙,而2010年代後,陰霾又代替了沙塵暴。2011年,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發表了著名的宣示:空氣污染程度超過了可檢測的最差水平。為此引發熱議。

2008年初美國使館開始在使館一個大樓上建立空氣監測站,並在其"推特"網頁上每隔一小時更新有關資料。但其資料常和北京官方發佈的資料有出入。中國的民族主義者甚至認為這是"干涉內政",但是許多網友卻從這裡了解他們所享用空氣的真實情況。也因此新任美國駐北京大使鮑可士被網民惡搞為"包咳死"。

而這個"超標"的重度污染,後來慢慢披露是含有PM2.5的污染。它也叫細懸浮微粒,指的是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並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对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這與風沙、沙塵暴幾天就過去有所不同,而是停留比較長的時間,一般就稱之為"陰霾"了。

去年12月中旬我去香港三個星期,到香港正好下了幾天雨,雨停後的第一天,天空出現藍天白雲,因為陰霾被雨水冲掉了。其後兩個多星期香港沒有下雨,甚至有太陽,但是天空就是灰濛濛的陰霾天,再沒有藍天。今年年初一,香港再度出現藍天白雲,網友說,因為珠江三角洲的工廠放假停工了。今年北京兩會開幕也難得出現藍天,市民調侃說,因為全國最會說、最會侃、最會吹的人都到北京來了,陰霾能不被吹走嗎?

2012年,因暴露在北京的PM2.5污染物顆粒中而死亡的市民竟高達2,589人!連前衛生部部長陳竺都承認,空氣污染導致內地每年有50萬人早死!具體來說,北京一個女生在戶外跑步6小時,她的肺部就會變黑!

中國官方媒體《央廣新聞》曾報導,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朱建平表示,環保部要分4步,到2016年開始在全國推行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從技術上來說沒有難度,主要是資金籌措的問題。這種說法難以令人信服,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領導人大增維穩經費與軍費,眼睛也都不眨一下,為何就是環保鬧窮?相信因為環保費用看不出對GDP的增長,而且效果要慢慢才能隱現,對升官沒有什麼好處。

我們想想,中國為了反日,窮兵黷武製造釣魚台事端,清算日本最方便的就是清算歷史問題,於是日本731部隊的細菌武器研究一直被拿來批判。然而中國自己製造"毒氣室"把13億中國人民關在裡面,其危害程度遠遠超過這個細菌部隊,那那種批判只是政治鬥爭的需要而已。

中國的陰霾,覆蓋了除了內蒙、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區,不但如此,被列入"大中華經濟圈"的香港、澳門、台灣也遭殃。澳門離內陸更近,陰霾也嚴重過香港。就是台灣,黑水溝擋不住陰霾,也常出現長時間的陰霾天氣,中國也難脫責任。這些形成"大中華陰霾圈"。陰霾甚至吹到韓國、日本、美國。他們甚至非常憤怒,有的揚言要打官司了。

今年兩會雖然較以往更重視陰霾問題,但是看來因為有些老生常談而難以改變"大中華陰霾圈"的現狀。民眾只能自求多福。但是我相信中國科學院會研究出如何向中國領導人特供新鮮空氣來保障他們的健康。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做的評論)

2014.3.19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新華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KANO(優先場):愈看愈好看,別埋沒佳作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KANO(優先場):愈看愈好看,別埋沒佳作
Mar 23rd 2014, 04:31, by 晞。觀影記事

自《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後,魏德聖今回只當編劇和監製(雖然也有當上掛名導演),拍出這部再次叫好叫座的《KANO》,描述一支台灣農村「雜牌軍」殺入甲子園的故事。電影以棒球這門本地可能較冷門或鮮有接觸的運動作題材,但其牽動人心的熱血情感,一樣叫人看得萬分投入,哪怕對棒球運動認識不強,甚至未全完全能明白片中的賽例,依舊令人看得情緒高昂,最後一戰更是屏息以待,劇力萬鈞。片長三小時的《KANO》談不上是一部完美之作,也有可刪減之空間,但全片確實劇本嚴謹,叫人在三小時內找不到悶場。除了故事之紮實外,《KANO》製作的嚴謹也讓電影充滿實感,不單佈景叫人跟看史詩式大片無異(當然製作方面之認真,也是魏德聖一貫的拿手好戲),連帶片中演員受盡專業訓練,看來亦叫人信服。整部電影無論編、導、演,以至製作團隊均是上佳水平,愈看愈精彩,甚至比魏德聖兩部前作更爐火純青,絕對值得支持!希望本片面對同期《挪亞:滅世啟示》和《美國隊長2》兩部大片,亦能贏得好成績吧!

在台灣農村嘉義的一支棒球隊,原只為強身健體,並無特別的目標,卻被來自日本的教練近藤看上,成為他們的教練,為其進行地獄式特訓。終於,這群年青人被近藤燃起鬥智,一支從沒有贏過任何比賽的球隊,竟然愈戰愈勇,不單成為台灣最強,更代表晉身甲子園。當他們朝著目標逐步前進時,在甲子園內的每支頂級強隊,才是他們真正的考驗...

單看這個簡單的劇情簡介,實在很難想像《KANO》怎麼能拍足185分鐘的片長。的確,《KANO》確有可供刪減的情節,就如片中一段感情線就可有可無,把之刪去也影響不大,但實際回想起來,《KANO》鉅細無遺地把這支球隊的追夢過程描繪,在這三小時內確又找不到甚麼悶場。整部電影的劇本非常嚴謹,劇情連環緊扣,角色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也讓一部單純的青春追夢式電影,來了更強的深度。故事中,除了單純的夢想,以及理想的熱血外,更對人生成長來了一場審視。一如《賽德克.巴萊》,本片也同樣滲入了種族的原素,暗呼世界大同,為著同一個信念而奮鬥,教末段感情何其熱血,也令人深深感動。

作為以一個非人人認識的運動作題材的電影,就如我們看美式足球或欖球,未必能完全明白它們的賽制和規例,要令觀眾看得投入,就真要花點功夫,要不深入淺出地讓觀眾明白、要不就要拍得緊湊去感染觀眾。就在場觀眾反應來看,《KANO》未必能拍得叫所有觀眾明白「棒球」這玩意怎麼玩,卻明顯於氣氛和節奏上緊扣觀眾心靈,漸入佳境,愈拍愈好看。坦言,我在片初確實較難投入,畢竟對棒球這活動實在零認識,看至中段後卻漸漸被感染了,看得非常投入,尤其是最後一戰,逾45分鐘的連場大戰,節奏控制得極其準確。沒有很煽情的配樂,只靠演員和旁白帶動劇情,一樣扣人心弦,叫人屏息以待,即使未必完全明白棒球賽制,依舊緊張得全情投入,為著角色的每個行動和決定而感動,內心氾起滿腔熱血。
  
我很喜歡本片於連場決戰中,沒有刻意加入一些奸角或反派來製造劇力,全片均是一眾角色面對自己,遇強愈強,從刻苦中戰勝自己的心態,本著一句「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的態度去行事,鬥志激昂,互相扶持撐至最後一刻,贏盡一切光彩,戰勝自己的弱點,是最深深感動人的情懷。片中與對手那份識英雄重英雄的關係,和平地帶出人與人之間的尊敬態度,就如對球場的尊敬一樣,同是給予觀眾相當正面的信息。

劇本嚴謹之外,《KANO》製作之認真,也是本片的一大亮點。片中的大場面極多,無論是嘉義的街景,大至甲子園球場的壯觀場面,全部一絲不苟,看盡劇組製作的心血。的確,本片的電腦特技可能也一如《賽德克.巴萊》般有點「甩漏」,但大體上仍影響不大。整部《KANO》並沒有處處展示自己那三億台幣花在哪裡,實而不華的風格相當可喜。值得一提是,片中用上一眾新演員,並花過苦功去訓練,無論演技以至「球技」都令人信服這是一支專業的棒球隊。單是這份認真的製作,別談一部華語片,單是作為一部亞洲片,也值得我們支持了。

最後,片中一眾全是新人的非專業演員,全皆演出自然而不造作,把角色性格演得非常突出。當中,主角曹佑寧把角色的戇直和單純演得清新自然,片末面對內心的矛盾去作爭勝的抉擇,最為觀眾感動,其不慍不火的真情演出,相信能為他帶來不少演技獎項。至於電影更找來永瀨正敏擔演球隊教練,全片雖然不苛言笑,對球員的關愛之情卻不言而喻,內歛的演繹卻把角色演得立體神似,成了支撐整部電影的重要支柱。

的確,《KANO》的題材相當偏鋒冷門,相信難以吸引觀眾,可是,這卻不能埋沒了一部好電影。整部電影題材正面、劇本嚴謹、製作認真、演員出色,已是可觀性十足,最欣賞的是,本片能叫不黯棒球的觀眾也一樣看得投入,中段以後既是感動也是緊張,終極一戰對氣氛的控制、鏡頭調控更成功營造出幕幕高潮。片中的勵志信息、刻苦律己的精神,說來自然而不煽情,成功牽動觀眾情緒,暗中滲入種族大同的信息,更叫本片來得多元立體。也許,《KANO》未必需要片長三小時,但其劇力慢慢凝聚,扣人心弦,愈看愈好看,亦為一部值得再三細味的佳作。

Rating:90/ 100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