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柬埔寨軍隊暴力鎮壓罷工 港勞工團體領事館外示威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柬埔寨軍隊暴力鎮壓罷工 港勞工團體領事館外示威
Jan 10th 2014, 15:41, by 黃梓汶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柬埔寨成衣、紡織及鞋業工人為爭取提高法定最低工資而合法罷工,當地警方連續兩天(1月2日和3日)使用武力對付罷工工人,導致至少4人死亡,23人重傷,工會領袖及多名工人被捕。今日(1月10日)多個香港勞工組織及工會代表集合前往柬埔寨總領事館抗議柬政府暴力鎮壓,有接近70位人士參加,他們在領事館前拉起示威橫額,重申釋放工人等訴求。柬埔寨總領事館派出代表在領事館門前接收請願信,表示會轉達參與者意見,但拒絕回應示威人士的所有提問。

團體代表反對柬埔寨軍人以暴力手段對付罷工工人,包括使用金屬管、警棍、催淚彈藥等。結果,4名示威者被殺害,至少23人士受重傷,其中一名死者為非正規經濟獨立民主協會主席(Independent Democracy of Informal Economy Association))Vorn Pao。

另外,團體要求當局立即釋放23位被捕時受重傷的年輕示威者,他們正被拘留於監獄,急需藥物照料。團體代表重申柬埔寨《憲法》賦予工人罷工及結社自由的權利,柬埔寨政府應尊重並立即停止暴力鎮壓工人。爭取香港推行最低工資的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工人爭取合理加薪是合理合法,批評當局以暴力手法鎮壓工人可恥。

CIMG5169

團體代表反駁日前加拿大商家指控柬埔寨工人示威是不和平的講法。他指出示威發生衝突的原因是有其他組織安排破壞份子潛入工人的示威地點中,故意製造混亂。工人本身全不知情,絕對沒有破壞和平示威。此外,團體代表表示對於有韓資企業打算控告罷工工人感到十分憤慨,懷疑韓資企業在背後得到中國、台灣以及香港企業的支持。

香港是柬埔寨的第六大貿易伙伴及第五大進口地,在柬埔寨有約56家港資的成衣廠和鞋廠,僱用超過3萬5千人,而這些香港公司與跨國品牌公司,包括H&M、Gap和Levi's,一直遊說壓低工人工資。現時柬埔寨成衣業的最低工資為80美元,工會要求至少加薪致157美元,以追上經濟發展與通脹。但當地政府在去年12月宣佈只計劃把工資上調到95美元。

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代表指出,今天是個全球化抗議行動,除了香港外,泰國、馬來西亞、倫敦等13個國家都有組織到當地的柬埔寨總領事館示威。參與團體要求柬埔寨政府立即停止暴力鎮壓工人和工會領袖,不再以武力手段對付公民,立即釋放被捕的工人和工會領袖,對暴力殺害事件進行全面獨立的調查,以及要求僱主放棄以壓榨工人為營商之道。他們指若柬埔寨政府仍不回應事件、釋放拘留的受傷工人及尊重工人權利,他們會再組織示威行動,支持柬埔寨工人。

CIMG5185

參與行動的團體包括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工黨、中國勞動透視、左翼21、全球化監察、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亞洲跨國企業監察網絡、宗教合作論壇、香港婦女勞工協會、香港職工會聯盟、勞工教育及服務網絡、勞動力、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0.1.2014)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0.1.2014)
Jan 10th 2014, 11:37, by 獨媒電子報

本周傳媒界最大的新聞肯定是明報撤換總編輯。

行動日誌

1月 11日 (星期六)
14:00 人口政策與族群矛盾團結或死結?
15:00 社區驗毒計劃研討會

1月 16日 (星期四)
16:30 從終審法院的判決看香港的人權、公義與社會排斥 觀看完整的行動日誌

推介文章

明報撤換總編

明報遭整頓換總編 員工聯署要求解釋| 劉軒

《明報》宣告撤換現任總編輯劉進圖,香港大馬兩地媒體人均盛傳將由前《南洋商報》總編輯鍾天祥取代之;《明報》編輯部員工隨即成立「明報員工關注組」,發起聯署行動要求管理層解釋撤換總編輯的安排,及承諾不會改變編採方針。

從大馬報殤看《明報》撤換總編| 楊凱斌

馬來西亞中文報界2001年報殤事件(報章被執政黨收購,並轉交單一媒體集團壟斷)在香港2014年重演! 13年後,同一個老闆,同一個「空降」的總編輯與接掌者,惟不同時空地點的抗爭記者、讀者與專欄撰稿人。受創傷的仍然是新聞自由。

反指聾人未要求翻譯 平機會失職忽視弱勢需要| 劉軒

上星期五聾人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電視新聞不設手語,剝奪聾人權利,平機會未有為會面預準手語翻譯員,被質疑帶頭歧視聾人。平機會事後回覆獨媒記者查詢,反指聾人未有於事前要求翻譯。協助聾人遞交投訴的街坊工友服務處黃潤達批評,平機會的回應反映其思維落後,沒有履行職責,忽視殘障人士需要。

從廣深港高鐵事件 看明報特質| 黎廣德

多年來跟明報打交道有多個層面:在個人層面既是讀者也是作者,在代表民間團體的層面既提供新聞素材亦作出時事回應。正如一個相處多年的朋友,悠長歲月中自不免經歷過不少喜怒哀樂。明報社評的保守取態經常是身邊朋友嘲笑的對象,但明報記者鍥而不捨的求真精神往往有令人警喜的報導。

希望不是悼文--為明報挽殤| 朝雲

記得我初看明報,董橋還在寫《英華浮沉錄》。雖然年幼印象極淺,董橋的功力是及長拜讀文集,方知仰之彌高。但我究竟算是明報的老讀者。在我眼中,查良鏞是明報輝煌的開拓者,其後的董橋則是堪當此任的守業者,對明報月刊尤有建樹。而論散文和晚節,不惜批評長輩的董橋,似乎更勝前賢。

動物

蒲台島候鳥高峰月或不復現 港燈擬建風車場| 柏

蒲台島目前仍欠缺水電供應,獨媒早前報導,港燈正研究在蒲台島建風車場系統。一旦落實計劃,在蒲台島建立多台風車,恐怕在蒲台島棲息的遷徙鳥類,將「鳥倦飛而不復返」。蒲台島是候鳥「中轉屋」,十二月是遷徙鳥遷移初期,今個月踏入高峰期,在2012年,島上記錄到的雀鳥品種超過300種,佔全港總數的六成。

專員犯險揭無良寵物店 警方行動涉處理失當| 野味

從網絡的消息得知,大埔寶湖路的一間名為「貓狗物語」的寵物店地鋪閣樓,經常傳出吵耳的狗吠聲。相連單位的後巷更不時傳出陣陣的異味。因此,我到達上址調查。

懷疑虐畜案警方到場即叫「收隊」 動物團體向監警會投訴程序失當| 黃梓汶

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18區動保專員」與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在立法會舉行記者招待會,質疑大埔警方處理繁殖場程序失當。會議上披露了相關短片,說明前線警方辦事不足以及重申成立動物警察的必要性,並會向全監警會促調查事件。

其他好野

「公信第一」南早 社評混淆中環軍營與碼頭| 葉蔭聰

《南華早報》1月5日的社評,在評述上星期闖進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即中環軍營,Central Barracks)時,把該處誤為城規會正準備劃作「軍事用途」的解放軍碼頭。有市民寫信向《南華早報》投訴,指該報已經常編輯及校對大意,中式英語用法及文法錯誤時常出現,如今連基本事實也搞錯,要求該報公開道歉。

楊匡被刑拘 妻劉沙沙在港露天絕食| tin_the_fatty

海風澟澟,香港社運人士楊匡在國內的妻子劉沙沙,因為丈夫日前被深圳公安拘捕,從今早8時起,露天在尖沙嘴文化中心對開的小公園絕食,要求特區政府能跟進事件。

足總可以做甚麼防範假球?| Wing

香港甲組又爆發假球疑案。雖然足總在一月八日宣布會成立專責小組處理,並打算傳召有關人士。但對於缺乏搜證權力的足總,在這個階段能做到的實在不多…剛巧去年底希爾(Declan Hill)出版了新作《The Insider's Guide to Match-Fixing in Football》,並在最後一章提出了一些防範假球的措施,本文將介紹他的一些建議。

驗毒助康復計劃誤導家長| 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

不少家長聽到驗毒計劃的宣傳,相信就算被驗毒,子女也不會被拘捕,衍生將來報警求助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是真碓的嗎?反社區驗毒社工陣線在檢視諮詢文件時發現一個很大的漏洞和誤導,在今天社會服務聯會舉辦的諮詢會,陣線成員亦親自向石教授求證。

---------------------------------

捍衛言論自由 捐款支持獨立媒體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向你的朋友推介,並捐款支持我們吧!有任何疑問,可電郵往香港獨立媒體網inmediahk.net@gmail.com。若希望訂閱這電子報,請登記成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的用戶(但請以gmail登記)。若希望停止訂閱,請於網站刪除用戶賬號。此外,大家(尤其是國內的朋友)亦可以透過 google reader等RSS訂閱工具看網站文章 (http://www.inmediahk.net/full/fe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大導演的心理遊戲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大導演的心理遊戲
Jan 10th 2014, 09:39, by Lam Lam

《玩謝大導演》(Venus in Fur)
(註:小量劇透)

大概我老了,愈來愈不愛看大製作。
波蘭斯基齣新片,製作是小格局的,一個場景,兩個人,全片就是這樣。但展示出來的氣度,卻不是小家子氣的,導演向高難度挑戰,透過一個看似很簡單的結構,卻玩了一回心理遊戲,男女主角暗中角力,引領著觀眾情緒高低起伏,也充分展現導演的才情滿溢。
影片看似很簡單,便是一名爭取舞台劇角色的女演員與導演在試戲,但期間二人唇槍舌戰、態度曖昧,隨著故事發展,二人的主客身份逐漸轉換,加上戲中戲,觀眾有時也分不出是真心話還是台詞,也大大增加了趣味。
當然,這一類電影,演員是很重要的,本片女主角正是波蘭斯基的現任妻子Emmanuelle Seigner ,她演來無懈可擊,由看似粗鄙的女演員,一投入角色即脫胎換骨,慢慢代入小說人物當中,然後逐漸主宰一切,演出收放自如,不但主導了男主角的感情,也牽引著觀眾的情緒。當然,她的身形已大不如前,但還是散發著一點點韻味來,若我是導演,也會被她所迷惑。
至於男主角 Mathieu Amalric演來則較內斂,看著他的防線一步一步被攻陷,也實在讓人生出點點同情,而且總覺得他跟波蘭斯基有幾分相像,或許他在暗示電影是有幾分夫子自道吧(雖然本片其實是改編自舞台劇),他不是很喜歡跟女演墮入愛河嗎,哈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強烈譴責民主黨「三軌並非缺一不可」的立場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強烈譴責民主黨「三軌並非缺一不可」的立場
Jan 10th 2014, 08:52, by 韓連山

保衛香港自由聯盟
強烈譴責民主黨「三軌並非缺一不可」的立場

…….魑魅魍魎盡現形

二零一四年一月十日

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對2017普選特首的立場始終如一,去年七月份的公佈已清楚說明我們倡議「全民提名」選特首。我們是堅持維護《基本法》第26條賦與我們的選舉權和被選權:「所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全民提名根本就是存在於《基本法》內,任何剝奪市民的選舉權和被選權的主張,都是違憲行為。保自聯亦參與了學民思潮的「全民提名約章」聯署,必定繼續與市民站在一起,堅持「全民提名必不可少」。

普選特首最近的發展,保自聯必須指出當中的詭變多端,提醒市民切勿中計、被妖魔鬼怪蒙騙過關。其一,真普聯1月8日公佈三軌選特首方案,說明公民、政黨、提委會皆有提名權,缺一不可。真普聯聲稱這亦是他們的「最終建議方案」,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更表明,他們提出的方案是「三軌並行」,「你拎走任何一個部份,都唔係我哋提出嘅方案」。好不幸,原來真普聯內的民主黨並不同意,為免市民混淆,於昨天(1月9日)又再度闡明立場,劉慧卿、何俊仁和單仲階跑出來表明三軌「非缺一不可」,即張文光早前提的全民提名「並非必不可少」。

很明顯,今次普選這面照妖鏡,妖魔鬼怪盡現形。建制派的魑魅魍魎,妖言惑眾是我們預料之中,僭建基本法,加上什麼選特首要「機構提名」、侯選人必須「愛國愛港」、不與「中央政府對抗」等等的妖言,誤導市民。令人憤怒的是泛民中人也出現大鬼小鬼,鬼打鬼情況!民主黨是人是鬼?二零一零年政改方案一役,市民看得很清楚,他們挾持選民意願,扯著白旗進入中聯,把特區的民主路添上更多障礙。這一回故技重施,鬼蜮伎倆又再出現,只求自己入閘,不替市民維護《基本法》第26條賦與我們的被選權,說什麼三軌「非缺一不可」,即是要妥協掉「全民提名」啦!

公民黨也令人失望,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稱「會以佔中政改方案民間投票結果做基礎,決定政改投票取向」,態度曖昧、立場不夠堅定。在今天也未摸透民意(接近七成市民贊同「全民提名」) ?是否很失敗呢?鬼鬼祟祟、曖曖昧昧的做法,只令市民再一次對公民黨失望。

2017普選特首是一場終極大戰,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強烈譴責民主黨「三軌並非缺一不可」的未打先投降的立場,重申任何篩選機制都是違反《基本法》第26條;任何人說三道四,要另訂參選準則,又要用「機構」、「政黨」提名把欲參選的港人摒出門外,剝奪他們的被選權,都是違憲行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朗誦冠軍談梁逸峰

 
Buy Bulbs, Seeds, and Plants

Our mission is to bring you top quality flower bulbs, perennial plants and othe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exclusively over the internet, at the most economical prices.
From our sponsors
朗誦冠軍談梁逸峰
Jan 10th 2014, 07:54, by 王棘蘭

  《特別的朗誦技巧》相信是近期最火紅的影片,影片裡梁逸峰同學不單表現出朗誦的絕佳示範,更內藏無限發揮創意的空間。這不是我片面之詞,網民們的二次創作正好證明一切。短片發佈不久,迅速瘋傳,大多是取笑他的誇張的面容表情、動作跟語調,部份人更說:「佢有冇咁誇呀!」但我可以前朗誦冠軍身份告訴你,真係咁誇。

  當年高中時代,我也曾奪得朗誦冠軍,從朗誦的角度,梁同學的確表現出色,咬字、表情、發音、感情通通到位,不愧為多屆冠軍。但從普通市民角度,你問我睇段片有冇笑?有!仲笑到「咔咔」聲,相信我跟他教長立場一樣「對外界評價持開放態度」,我明白為何別人會笑:可能因為梁同學誇張的動態加上充滿喜感的樣子;但我也明白朗誦確實如此,所以就我個人角度,「感到好笑」跟「欣賞他」是並存的。

  我絕對認同朗誦是一種表達感情的藝術,亦可幫助同學建立自信。不過,如果人家看不懂此藝術,就自然會有無知式的嘲笑。就像不懂時裝的人會笑黃偉文不倫不類、不懂音樂的人會笑郎朗、李雲迪的表情一樣,當然就算懂得藝術,也可以feel funny。我理解,亦接納。梁同學亦一樣,思想成熟,理解並接納惡意批評。

  總括來說,這件事情,梁同學絕無不妥,只是樣子較有喜感,討得別人歡笑。而大眾將這種力量聚焦並倍升,造成一種似是取笑別人的壓力。幸好梁同學思想成熟及明白事理,他亦可以像八兩金、黃夏蕙等,享受自己能帶歡樂給大家。不過,帶歡笑給別人,也要承受被嘲笑的壓力,亦即是蜘蛛俠的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加油呀梁同學!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開幕 藝術呈現香港殖民地文化

 
Buy Bulbs, Seeds, and Plants

Our mission is to bring you top quality flower bulbs, perennial plants and othe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exclusively over the internet, at the most economical prices.
From our sponsors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開幕 藝術呈現香港殖民地文化
Jan 10th 2014, 08:01, by 馬淑君

(獨媒特約報導)藝術展覽「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於今日(1月10日)起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展期至3月31日,透過藝術品呈現受英國殖民影響的香港歷史與文化。香港文化博物館助理館長羅欣欣今召開記者會,介紹展覽及由17位藝術家創作的藝術藏品。

呈現受英國殖民影響的香港歷史與文化

羅欣欣指,英國殖民統治香港150年,期間在香港留下了不同的回憶及印象,而後殖民時期的香港文化及回憶仍然深受英國影響。因此,此展覽旨在藉17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回應香港歷史;除了呈現香港對英的複雜感情,亦抒發了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看法。

同時,這次的展覽導讀為一封寫給「維多利亞」的信;羅欣欣指,希望以書信此較活潑的方式,在導讀裡融合對社會文化的研究及作者賦予作品的意義,令參觀者更容易了解。她亦強調,此展覽並非刻意推崇英國文化,而是希望入場者能藉著17組藝術作品不同的演繹,懷緬及思考本土歷史。

IMG_9391

17組藝術品以歷史、本土文化及社會運動為題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出了17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Bob Davis、王禾壁、謝至德、梁家泰、張志偉、陳嘉琬、梁志和、何鎮宇、曾建華、秦偉、沈嘉豪、謝明莊、吳炫樺、周俊輝、又一山人、李慧嫻及尹泰尉;當中大部份為本土藝術家,作品的議題涉及歷史、本土文化及社會運動。

例如,陳嘉琬的兩幅版畫作品《永遠懷念》及《皇后生活》乃爭取保留皇后碼頭期間的作品,她希望透過版畫喚起香港市民對皇后碼頭的回憶,亦描繪了碼頭從前作為附近街坊及於中環工作的白領的聚腳點、作為一個重要公共空間的特色。

沈嘉豪以針孔相機拍攝了皇后碼頭被拆前不同時期的景色。他更刻意在沖洗照片時反轉印刷,以求正面呈現當時碼頭上以燈泡砌成的「皇后SOS」。

IMG_9390

視覺藝術家梁志和則拍攝了名為《My Name is Victoria》的錄像,當中集合了40名名為Victoria的香港女子的名字故事,及香港城市邊界的景色。

攝影師謝明莊於1997-99年進行的《一個有關香港賽馬投注站的攝影研究計劃》亦是展覽品之一。賽馬文化由英國人引入,現時已是香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謝明莊的作品則旨在呈現賽馬投注站與周遭社區的關係。

又一山人創作的海報以香港特色紅白藍為創作標記,希望以此比喻香港人刻苦耐勞、奮發向上的精神。

而時裝設計師尹泰尉的作品則是他以1997年回歸為靈感的「向女皇說再見」系列內的一條連身晚裝;此裙乃是由尹泰尉在英國購買的紀念品縫製而成的。當時時裝表演的開幕音樂更選擇了《Yesterday》一曲,呈現了對殖民國的一絲不捨。

除了展出作品,展館亦設有一個郵筒,讓入場者投入對「維多利亞」想說的話或參觀展覽後的感想。這些回應其後亦將被展出。

IMG_9389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一群明報專欄作者的聯署

 
Find SIGG's Classic Aluminum Water Bottles at MYSIGG

Reducing our carbon footprint one bottle at a time!
From our sponsors
一群明報專欄作者的聯署
Jan 10th 2014, 08:31, by 獨媒轉載

我們是一群《明報》各版面的專欄作者。對於《明報》總編輯劉進圖突然遭到撤換,由一名來自星馬的傳媒工作者接任總編輯一職,我們極度關注此事,並感到相當憂慮。

我們一直相信傳媒的天職是監察政府,而《明報》多年來秉持專業的新聞工作精神,作出不少具批判而深入的報導。《明報》的偵查報導一直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和讚賞,在監察政府方面實屬功不可沒。

在現時的眾多報章,《明報》這個平台亦容許不同政見的人士發表意見,更可容讓不同論者「筆戰」。另外,作為《明報》的專欄作者,我們交稿件予編輯的時候,編輯都甚少改動我們的文章,相當尊重我們這些撰稿人的意見和立場。

近年來傳媒人位置變動相當頻密,港台吳志森、商台李慧玲、信報游清源等,撤換、辭退的傳言不絕於耳,令我們不禁憂心將來的新聞自由的落實。我們堅決維護新聞自由,並希望《明報》管理層能正視事件的嚴重性,促請《明報》管理層能作出以下承諾:

1.《明報》與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的管理層應立即交代撤換總編輯原因,保證將來的編採方針不偏不倚,不受是次事件的影響。

2.《明報》管理層應盡快舉行全員大會,跟《明報》員工會面,直接交代撤換總編輯的原因。

3. 《明報》管理層應作出承諾,不會對有份聯署的員工,以至參與關注組的員工秋後算帳。

我們必定會繼續抱著「是其是,非其非」的態度撰寫專欄,緊守崗位,為支援《明報》員工盡一分力,繼續撐起香港的新聞自由。

發起人:毛孟靜、王慧麟、孔誥烽、沈旭暉、吳志森、亞然(關仲然)、周澄、林輝、陳健民、陳婉容、陳景輝、張秀賢、區諾軒、梁美儀、梁啟智、舒琪、黃之鋒、黃世澤、曾志豪、葉蔭聰、張文光、鄧小樺、趙永佳、蔡子強、黎廣德、羅永生、羅健熙、戴耀廷

聯署人:公園仔、王雅雋、朱凱迪、李育成、阿果、呂秉權、何美儀、何雪瑩、吳愛達、吳君沛、李慧玲、阿寬、阿離、李寶瑜、家明、徐承恩、陳惜姿、陳裕匡、庫斯克、馬傑偉、陳電鋸、馬嶽、陶囍、梧杞杬、張知行、區家麟、莊國禮、許漢榮、黃宇軒、黃明樂、湯家驊、黃莉莉、黃照達、曾慶宏、梁永樂、梁家傑、楊秀卓、鄭志文、趙志誠、潘小濤、蔡芷筠、歐陽應霽、蕭裕均、譚蕙芸、龐永欣(排名按姓名筆劃數目)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大亞灣應變計劃無補於事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大亞灣應變計劃無補於事
Jan 10th 2014, 06:44, by 葉柱政

核能絕對不是如業界所宣傳的「潔淨、便宜、安全」;實情反而是核能「污染、昂貴、危險」,而且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絆腳石。還有什麼理由為了實現某些利益集團的核能大計,強迫千萬人以性命財產為作賭注?

距離香港市中心東北面約50公里的廣東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統稱大亞灣核電站),一共有6座反應堆,以及眾多合共可儲存數千噸高放射性乏燃料(核廢料)的存庫。萬一這些反應堆或乏燃料池其中1個(或同時多個)發生意外並嚴重泄漏輻射,香港將要面對怎樣的災難?

天災非主因 核事故不罕見

日本3.11災難留給世人的教訓之一,是人類仍然沒有能力預測和抵禦突如其來的巨大天災,把核電廠建在地震區(如台山)是極愚蠢的行為。就記憶所及,過去50年全球已發生了至少3次有些人稱之為「千年一遇」的地震和海嘯了(2004印度洋、1964年阿拉斯加、1960年智利)。然而,即使沒有天災發生,核事故或意外也絕不罕見。過去60年,全球已經發生了超過25次引致人命傷亡的核堆芯熔解意外,(註1) 嚴重核事故發生概率約為每1,400堆年(reactor year)一宗(假設全球有1,000座核電站運作,平均每1.4年便會發生一宗),(註2) 而且絕大部份事故都與天災無關。

核能科技 內藏危機

事實上,3.11地震和海嘯並沒有直接對福島核電站造成致命的破壞,各建築物的結構大致保持了完整,而反應堆也能及時關上,停止了核連鎖反應(nuclear chain reaction)。然而,核燃料棒自身的放射活動(radioactivity),卻是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制止的,即使是用過的乏核燃料棒(spent fuel rods),還是會長期不斷產生熱能和輻射,這也是全球不斷累積的核廢料至今仍沒有辦法徹底處理的根本原因。核電廠就像無法完全關上的水煲,即使「關了機」,也無法停止發熱線(乏燃料棒)產生大量的熱能和輻射,稍一不慎,燃料和它周邊的容器都有機會著火、熔解或引起爆炸,水煲會自我毀滅,釀成核災。福島一廠四座反應堆的致命一擊,其實都是由於放射活動無法停止而引致的。

海嘯固然令到福島核電廠的冷卻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但觀乎以往的例子 (例如美國三里島),不難設想有千萬種無法預料的原因(電線短路,喉管破裂,水閥失靈、電腦故障、人為疏忽、戰爭或恐佈襲擊等)可以導致這種情況。(註3) 這是核電科技其中一個危險的地方。(註4)

輻射無視疆界 影響廣泛深遠

現時大亞灣應變計劃設定香港境內離核電站20公里範圍為「緊急應變計劃區1」(平洲是香港境內唯一包括於此區內的陸地),區內人士或有需要撤離、屏蔽或服用甲狀腺封閉劑,作為防護措施。 (註5) 這項措施或可在行政方面滿足「國際原子能機構、國家及其他先進國家」等以推廣核能為已任的官方組織所訂下的所謂「最佳慣例」,(註6) 但卻不能保障七百香港市民及其後代的安危。要知道一旦發生嚴重意外,泄漏出來的核輻射不會理會任何人為設下的疆界,更不會按圓形擴散20公里然後停止。放射污染物會隨著風向、降雨和地形等因素隨處擴散,污染環境,危害生命,影響極為深遠。茲舉數例說明:

  1. 1986年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只有1個反應堆發生爆炸,釋放到大氣的放射物質或只佔反應堆190公噸核燃料的1-2%,但卻足以令整個北半球受到污染,當中約2/3的輻射塵落到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境。雖然短時間內因輻射而死亡的人數可能不多(即官方常說的「沒有即時危險」(No immediate danger)),(註7) 但隨著癌症等疾病的潛伏期(latency period)過去,後果已經逐一浮現。紐約科學院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9年出版的研究報告指出,直至2004年為止,切爾諾貝爾核災在全球各地造成死亡人數竟高達 824,000人,整個生態系統也受到破壞,由基因變異造成的惡果將會一直延續下去。(註8)
  2. 包括美國三間大學等構機進行的調查研究確認,1979年三里島核事故發生4年後,附近區域人口患上對輻射敏感的癌症(radiosensitive cancers)增加64% 到700%不等,其中輻射敏感度比成年人高10-38倍的兒童受影響較大。官方報告指最受污染的區域可能在距離核電廠至少25公里的範圍外。輻射物質也散到數千公里遠的地方,影響至今仍然持續。(註9)
  3. 日本福島事故發生後,美國政府要求80公里內的國民撤離,距離福島約250公里的東京食水受到污染,市內漂浮著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到現在仍可發現放射性活度達到核廢料程度的泥土,情況不得不令人擔心。(註10) 日本近半人口住在受輻射污染地區,預料後遺症將陸續浮現。(註11)

以上例子足以說明,輻射不知疆界,影響廣泛深遠。沒有理由相信把20公里設為緊急疏散範圍的「國際最佳慣例」足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安危。

市場不能承受的高風險

綜上所述,若以「風險 = 意外發生概率x意外後果」這個概念來衡量,核電的潛在風險確實不容忽視,業界的行為清楚印證了這種高風險是真實存在的:「以判斷風險為職業的人----保險公司,都不願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核電站給第三者保險。因此,核電集團都必須[透過政治手段]通過特別的立法使國家(即納稅人、潛在的受害者)承擔巨大的責任。但無論保險與否,危險仍然存在。」(註12) 這種情況在40年前如是,如今也如是。(註13) 連核電業界自己也不願為其進行的活動負責,保險業界也不敢為他們提供保險,只能將核電的風險代價轉嫁轉給平民百姓,這不正說明宣稱「核電安全不安心」的「可靠度專家」很不可靠嗎?

最壞情況不是天方夜譚

香港一年之中有不少時間吹東至東北偏北風,即處於大亞灣核電站的下風位,而且下雨的日子也不少,一旦出現泄漏大量放射物質的嚴重事故,帶有大量核輻射的煙羽(plume)直達並降臨香港整個城市的最壞情況(worst-case scenario)是有可能發生的,到時香港將會毀於一旦,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可不是危言聳聽----3.11核災期間只要風吹向日本內陸,東京便要面對這種情況。日本政府內部也確曾考慮過三千萬人撒離東京的計劃。(註14)

香港天文台實在有責任根據過往本港的風向及降雨情況,模擬出本港可能受核災影響的最壞情況,並將結果公開。保安局亦有責任向市民交代,一旦出現最壞情況,有沒有疏散七百萬人的「變應計劃」,讓市民判斷計劃是否有效、是否可以接受,並如實向廣東省及中央政府反映港人的意見,不應有任何隱瞞。

憑什麼要千萬人為核能冒險?

一個社會願意為共同利益承擔多少風險、付出多大代價,理應由社會成員在掌握充份資訊的情況下,經過深入的公開討論之後共同決定,沒有理由讓一小撮專家、官員和利益集團說了算。然而,當年大亞灣核電站的興建計劃卻在百萬港人聯署反對的情況下強行通過了,而反應堆的數目亦在很多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由2座增至6座。說到底,這些風險都是強加於人民的,所謂的「應變計劃」也是強加於百姓的。為何要七百萬人為數個反應堆「應變」?為何不是6個反應堆為周邊千萬居民的安全關閉?核電集團的利益與社會的整體利益並不一致。現在已累積了大量證據,說明核能絕對不是如業界所宣傳的「潔淨、便宜、安全」;實情反而是核能「污染、昂貴、危險」,而且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絆腳石。(註15) 還有什麼理由為了實現某些利益集團的核能大計,強迫千萬人以性命財產為作賭注?

要從歷史中學習,只能誠實面對歷史,並記取當中的教訓。七百萬人無法疏散,應變計劃無補於事;關閉大亞灣和領澳核電站才是唯一出路。

(註1) Kristin Shrader-Frechette. What Will Work: Fight Climate Change with Renewable Energy, Not Nuclear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120-121.
(註2) M.V. Ramana. "No escape from accidents". in Costs, risks, and myths of nuclear power. Reaching Critical Will of the Women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ace and Freedom, 2011. pp.26-27.
中國有多大可能發生重大核事故?〉何祚庥
(註3) Benjamin K Sovacool. Contesting the Future of Nuclear Power.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11. pp. 47-72.
(註4) 參考Gordon Edwards在香港的演講: Nuclear Power : A Labyrinth of Challenges and Choices. 2012.
(註5) 政府公布修訂後的 大亞灣應變計劃
(註6)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使命之一是推廣核能( 見http://www.iaea.org/About/mission.html ),利益與核能工業界十分接近,其發表的「權威」告報 (例如 The Chernobyl Forum) 不時受到多方的質疑。欲了解IAEA、ICRP、UNSCEAR等國際組織如何阻撓其他組織發表研究核災難的報告,可參考紀錄片 《核電爭議》(Nuclear Controversies),以及Rosalie Bertell, "Chernobyl: An Unbelievble Failure to Hel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 March 2008, Vol. 38(3), pp. 543-60.
(註7) Rosalie Bertell, No Immediate Danger (The Women Press, 1985)
(註8) A.V. Yablokov, V.B. Nesterenko, A.V. Nesterenko, Chernobyl: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1181, 2009.
(註9) 同註1,chapter 4. 這一章以詳實的資料和嚴謹的論証,証明了「三哩島核事故中沒有人(或少於10人)因輻射致死」這個官方說法是錯誤的。
(註10) Tokyo Soil Samples Would Be Considered Nuclear Waste In The US
(註11) Democracy Now: Gundersen: Fukushima Meltdown Could Result in One Million Cases of Cancer
(註12) E.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Blond & Briggs, 1973; 中譯本《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頁90。
(註13)按現行中國法規,核電站營運者對單一宗核事故承擔的法律責任最高達人民幣3億元。如營運者須支付的賠償超過這個限額,中國政府會提供財政補償,上限為人民幣8億元。見《大亞灣應變計劃》第十二章〈法律權力及賠償〉。相比起日本政府預計東電未來兩年須作出金額達500億美元的賠償,上述數字可謂微不足道。
(註14) Yoichi Funabashi, "The End of Japanese Illusions" New York Times, March 11, 2012.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的講話
(註15) 可參考註1、註3及由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 出版的一系列專題研究:Myth of Nuclear Power-A Guide,中文版《核能的神話》可於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網站下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核能發電是開啟潘朵拉災難的盒子!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核能發電是開啟潘朵拉災難的盒子!
Jan 10th 2014, 06:58, by 反核之眾

圖片資料來源: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CNSC) & National Pollutant Release Inventory (NPRI)

資料整理: 反核之眾
翻譯: Ada Chou、反核之眾

「......輻射經過很長的半衰期,以億萬年計算,才有生命,大自然不知給我們怎樣的厚禮來鎖著輻射,人類無端弄個科技把它釋放出來,然後告訴你只多了一點輻射而已,當天正因為多一點輻射,人類或生命就不能存在地球上,你現在弄多一點,我們就完蛋了......」已故香港反核健將文思慧在福島核災後的《反核----向生命負責》新書發布會,曾如此呼籲全球廢核,她是一位深深關懷生態與人民的女性。

今天,日本「輻」水難收,是誰在打開盒子把輻射釋放出來而不肯在人類絕望之前及時廢核?請閱民間團體Beyond Nuclear駁斥近擁核派影片Pandora's Promise:

  • 核能電廠,無論是何種反應爐設計,無法即時阻止氣候變遷的問題。要有效大量減少排碳能源的使用,至少要在全球現有的核電廠之外,再新建1,000 ~ 1,500座發電量10億瓦以上的核反應爐,並且要在2050年之前全部上線發電、供電。這是完全做不到的主張。
  • 所謂的「第四代」核反應爐設計,包括「快」與「小」的模塊化反應爐機組,是失敗中的核電產業最後喘的一口氣。先前的「快中子增殖反應爐」是商業失敗案例與安全災難。不斷飆漲的成本是核電產業投資人的爛泥沼;新款反應爐原型的研發昂貴,而且不具商業化誘因。
  • 「整合式快中子增殖反應爐」的支持者,就如那些「潘朵拉的承諾」者,忽視核電高昂的成本、核武擴散、必須花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減碳的目的、無法如理論性預期的使核廢料蛻變成不具輻射能和使用鈉為冷媒會導致起火與爆炸等問題。
  • 繼續使用核能發電代表繼續使核電廠周圍的人口曝露在輻射的風險中。核電廠例行釋放或是意外事件大釋放出的電離輻射導致細胞損傷與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癌症與其他相關疾病。特別是兒童所受的傷害更大。研究資料顯示居住越靠近運轉的核電廠的兒童,白血病例越高。
  • 核災後的健康影響低估預測是不可靠的。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表的切爾諾貝爾核災報告被指控是特意隱藏重要數據,以支持該報告所稱的低死亡率,是經不起科學檢視的報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成立目的是為了促進核能的使用,在任何健康影響報告上有利益衝突的問題。考慮到輻射致癌,而癌症病發有潛伏期的因素,現在要對福島核災導致的長期健康影響做預測是過早的,雖然現在已經觀察到若干健康影響的症狀。
  • 一般聲稱的輔助燃煤、石油、核能與天燃氣發電的再生能源發展失敗,在美國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傳統能源產業強大的游說力量限制了再生能源的發展。2008年,核能研究所NEI花了236萬美元游說美國國會,是核能研究所有史以來花費最高紀錄。這樣的政治障礙是活生生的發生在各研究數據都顯示光是結合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就能發出足以供應全美國一般消費者與產業用電量的好幾倍。
  • 德國的例子與其他無數的研究顯示燃煤與核電能夠同時被廢止停用,而以再生能源取代之。德國的再生能源產業提供了38萬個就業機會,相對於核電產業僅提供了3萬個就業機會。
  • 「核電提供零碳基礎負載能源」的論述是過時的說法。地熱與離岸風力發電足以提供比核電更少碳足跡的基礎負載能源。能源效率也是替換燃煤與核能發電不可少的考量因素。
  • 有關法國核電的迷思有很多。法國的高階核廢料只有4%被玻璃化儲存。法國80%仰賴核能發電,當乾旱與熱浪襲擊時,核反應爐被迫關機停擺,法國只有靠進口電力維生。法國有超級大量、未解決的核廢料問題,包括找不到永久儲存址、因為實驗「快中子增殖反應爐」而累積的巨額費用、以及法國境內210個廢棄鈾礦區「輻射遺產」持續污染環境的問題。
  • 「支持核能的環保份子」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環保份子不支持使用抽出物、無法永續的產業,例如核電產業。核電產業毒害環境、釋放致癌的輻射物質、製造遺害萬年的輻射廢料,而且如果發生意外事件將會導致廣大地區成為核電的永久犧牲區。

A publication of:
Beyond Nuclear, 6930 Carroll Avenue, Suite 400,Takoma Park, MD 20912. Tel: 301.270.2209. Info@BeyondNuclear.org. www.BeyondNuclear.org May 2013.

***

民間團體Beyond Nuclear的抗議信,講出近擁核陰招

我們對CNN決定播放羅伯特‧斯通的新影片《潘朵拉的承諾》表示失望。
雖說是一部紀錄片,但導演刻意找出和訪問擁核者,他沒有諮詢或報導任何有獨立、有全面知識的科學、醫學或核能專家,以揭開福島的真相或切爾諾貝爾的真正影響。

該片不僅誤導,它更嚴重地忽略了重要而又有驗證、並跟其宣傳論調有矛盾的數據。

這使得影片成為片面宣傳,與訪查真相的傳媒守則距離甚遠。

影片的宣傳也歪曲地唱好被訪者,把焦點放在與突破研究所有關的人士上,如喬·羅姆Joe Romm(前能源部要員)和其他擁核-反促進潔淨能源智囊團的人。

因此,我們要求CNN在播放影片後隨即安排直播討論。

影片裏謬論眾多,包括了未能準確使用輻射量度器去量度輻射水平,和淡化已知的被曝對健康的影響;對仍在惡化中的福島核災說成無害並予以冷漠不理,跟普世接受的醫學真理有所抵觸;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受到妥協下所公佈、信譽盡失的切爾諾貝爾死亡數字;以及在宣傳反應堆設計之時爽快地遺漏了極其嚴重的風險、過高的成本和不切實際的時間表。

其漠視福島真正的持續性嚴重災難,尤其令人不安。如民間團體Beyond Nuclear的保羅‧岡特在災難發生當天於CNN的情況室所預測:「令人擔心的是,我們簡直可以吹走這座反應對的頂。」核工業代言人駁回此乃「非常,非常遙遠」的事,但畢竟發生了----爆炸所散放的輻射又廣又遠。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斷流入大海,然而,導演羅伯特‧斯通悍然宣稱沒有或將會沒有人因福島事故死亡,用嚴謹合理的醫療科學判斷,這立場根本站不著腳。

為支持專責小組討論,我們建議閣下報導至少一位對反應堆設計(整合式快中子增殖反應爐)有廣泛知識的獨立科學家、一位對核電廠所釋放輻射對健康影響的醫學專家、以及一位對繼續使用核能的財務、安全和健康影響擁有豐富經驗的政策分析家;我們很高興提供品格無可非議的候選人名冊。

如有進一步資料查詢,請聯絡:Linda Gunter, Beyond Nuclear
Tel: 301.270.2209. Linda@BeyondNuclear.org. www.BeyondNuclear.org

參考資料:
Pandora's False Promises Busting The Pro-Nuclear Propagand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四十四):「政改之戰」(四): 民主黨應落地獄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四十四):「政改之戰」(四): 民主黨應落地獄
Jan 10th 2014, 05:31,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四十四):「政改之戰」(四): 民主黨應落地獄

真普聯提出「三軌方案」,一眾泛民在鏡頭前牽手拍照,神情喜悅。原以為已「泛民大團結」,香港民主有望。
誰不知,記招未完,泛民經已內鬨。民主黨指「三軌方式並非缺一不可」,人力及社記即時直斥其非。公民黨梁家傑為了打圓場,呼籲市民注目他們的共同之處,不要被分歧影響。梁國雄亦在黃洋達的節目,指出不清楚真普聯所指的「由提名委員會確認」是什麼意思,要回去詢問。
種種情況出現,給市民強烈信息: 真普聯,甚至整班泛民議員都不知所謂,胡亂一通,好像「小朋友玩泥沙」,令市民極度失望無奈。
自從方案提出後,坊間評論直指民主黨再一次禍港,欺騙港人。其實在上一次「密室談判」,民主黨的野心已表露無遺。今次又再一次證實,它的立場已非民主,而是與建制派無別。
對於下屆特首選舉,市民大多以「無篩選」為主,而公民提名則是反篩選的妙藥。可是民主黨不理民意,指公民提名並非必要,大大違反了市民訴求。民主黨的底線逐步退縮,彷彿只要民主黨能參選,則願意打開大門,任由中央篩選。
民主黨已經百份百脫離泛民,阻礙香港民主進程,是人民公敵,非要落地獄不可。

10-01-2014家中,中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也談談邵氏和邵逸夫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也談談邵氏和邵逸夫
Jan 10th 2014, 05:43, by 高立

邵逸夫離世數天,看過無數文化人如陶傑、胡恩威、沈旭暉、沈西城的評論,無論同意如否,只覺邵逸夫的確是一個富爭論性的人物,不能簡單地褒或貶,我不是專家,只是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而已。
首先,邵逸夫毫無疑問是一位大慈善家,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但本文只想談論邵逸夫在文化方面的影響,慈善此一範疇,就按下不表了。
誠然,我不認同沈西城所言,「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香港電影幾乎全是邵氏天下」,大概到七十年代中,嘉禾的興起已取代邵氏的地位了,更何況六十年代還有粵語片,還有左派電影公司。但邵氏肯定是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香港一家影響力很大的電影公司,也可說是當時香港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帶領香港電影走向海外的華人市場,而後來的TVB,更堪稱是香港的大眾傳播媒界的「霸權」。
邵逸夫對香港電影和電視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把片廠制的高效率卻流水作業的系統帶入香港,令香港的電影和電視業「工廠化」,在此,工廠並沒有貶意,一些認真的工業製品,一樣值得人們敬重,但工業產品就是工業產品,它沒有個性,也沒有個人風格,一個碗放上一千年會變成文物,但它卻永遠都不會變成藝術品,邵氏電影,還有八十年代後的TVB劇集,大概就是這樣,偶爾會出現一些傑作,而且隨著時間流逝,成為不少人的回憶,但真真正正藝術成就足以流傳後世的,其實少之又少。
然而後來方氏領導下的邵氏和TVB,不但是工廠,還是一家血汗工廠,出品水準也更形低落,但這又不能把責任全推到邵逸夫身上了。
我遲出世,錯過了邵氏最鼎盛的時期,小時候家父帶我去看《七面人》和《神打》,已覺得這些電影有股陳舊味,總覺落後於時代,到了八十年代,邵氏已是一間不多產的電影,除了王晶的作品外,其他電影也吸引不了多少人進場,至於早期的邵氏電影,由於一直沒影碟推出,翻看機會不多,聽長輩回憶,感覺是佳作紛呈,但近年邵氏終於讓旗下電影重見天日,在影碟舖逐隻細看,才發現真正經典的並不多,大多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例如武打片,《大醉俠》和《獨臂刀》今天重看,前者前後風格不統一,後者頗粗糙,都難以跟《龍門客棧》或《俠女》相提並論,至於後期桂治洪、呂奇等人的作品,除非以Cult片眼光觀之,否則很難稱之為佳作。
至於邵逸夫不斷以本傷人,製造出很多不平等的合約,精打細算地壓縮成本,對電影和電視的「破壞」是巨大的,但這或多或少也是政府一手造成的,佳視莫名其妙地要在黃金時間播出教育節目、默許不合理的「歌星合約」等,政府都有不可推缷的責任,至於政府收回嘉禾鑽石山片廠,將軍澳片廠卻讓一眾電影公司競投,最終不拍電影的邵氏竟然擊敗當時產量還算多的嘉禾,以致鄒文懷心灰意冷下賣盤,簡接令香港影視退步,這都不能怪邵逸夫,怪只能怪我們那個不斷說要鼓勵創意工業的政府,不過邵逸夫能讓政府縱容他的「霸權」,也可看得出他的政治手腕,正如胡恩威所言:「無論做對做錯做好事壞事;邵先生永遠都是勝利者。」邵逸夫贏了,或許輸了的只是香港而已。

網誌:http://conan981001.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9.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懷疑虐畜案警方到場即叫「收隊」 動物團體向監警會投訴程序失當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懷疑虐畜案警方到場即叫「收隊」 動物團體向監警會投訴程序失當
Jan 10th 2014, 06:19, by 黃梓汶

(獨媒特約報導)「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18區動保專員」與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於昨日(1月9日)在立法會舉行記者招待會,質疑大埔警方處理繁殖場程序失當。會議上披露了相關短片,說明前線警方辦事不足以及重申成立動物警察的必要性,並會向全監警會促調查事件。

日前,動保專員透過自發調查,以「放蛇」手法揭發大埔一間私人繁殖場懷疑虐畜。繁殖場內約40幾隻貴婦狗隻全被擠在狹小的籠內,環境衛生情況差劣。但報警舉報後,竟發現前線警員在處理動物案件時欠缺統一的明確程序,失責的處理手法使懷疑虐畜的店主有機會脫罪。在警方到達前,店主把繁殖場內十多隻狗運離現場,動保專員即時拍下車牌號碼並提供予警方追查。但警方未有按線索積極作出調查。動保專員黃豪賢批評警方推諉虐畜案件的舉証責任在市民身上,對已有的線索不認真跟進,輕放虐畜疑犯。

P1090132

警方縱容疑犯改動現場証據

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發言人黃繼仁指,警方接報到達後,不但沒有即時封鎖現場,也沒有向店主問話,甚至很快就想要「收隊」離開。黃繼仁指警方不但沒有主動搜証,更任由疑犯在店內替貴婦狗修剪骯髒打結的狗毛,間接默許疑犯在店中改動重要証據。另外,黃繼仁更指疑犯一直表現得十分冷靜,似乎對處理舉報事件十分有經驗。他又留意到警方在過程中曾拉着店主在一旁對話,之後兩者還互拍膊頭,處理手法欠專業。

處理程序不清 延誤搜索時機

動保專員黃豪賢指,目前,根據警方前年推出的「動物守護計劃」,虐待動物案件主要交由警方、愛協或漁護署三方共同處理。警方接報後,一般應召愛協或漁護署到達,但在此案中,黃豪賢批評,警方沒有依序就案件通知愛協或漁護署的專家。後來,竟要靠市民電話通知,愛協人員才趕到場,但仍被繁殖主以私人地方為由,被拒進入,而警方並沒有積極協助。其後,在愛協人員提醒下,警方才召漁護署協助。由於前線警員不熟程序,離報案接近四小時才集合到三個重要的團體到場,漁護署人員才開始為店中狗隻檢查晶片。

P1090141

警方列作「誤會」處理

記者以電郵向警方查詢在事件中是否有處理失當。警方以書面回覆指經專家
了解後確定動物健康狀況良好,事件不涉及刑事成份,列作「誤會」,交由相
關部門跟進。動保專員黃豪賢表示對有關回應感到失望,認為不論事件被定義為「誤會」或「刑事」,最重要的是警方完全沒有檢討現有調查中的漏洞:程序混亂、更改証據、欠缺溝通等。

警員不認識動物守護計劃

18區動保專員召集人麥志豪批評,「動物守護計劃」前年底實行以來,警方從未正式公開動物守護計劃的內容。直到約一年後,才印刷相關文字簡介,在警局派發及以內部文件通知警員,但也沒有指引清楚列明警方到場後應採取的步驟。結果,前線警員只能帶着許多不確定去處理案件,例如是否需要通知愛協人員、如何處理動物屍體等問題。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事件反映前線警方處理失當,應該要成立動物警察處理動物案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