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回應622公投加入第二道題目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回應622公投加入第二道題目
May 30th 2014, 13:02, by 社會民主連線

致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教授、陳健民教授、朱耀明牧師:

回應622公投加入第二道題目

  近日驚聞和平佔中忽然決定,在622電子公投加入第二道題目,內容為「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本會此深感詫異,非常遺憾,並希望向和平佔中以至社會大眾,申述對此事的立場。

商討民主功虧一簣
  和平佔中一直標榜商討民主,從去年至今的商討日安排,雖有未如人意之處,但大致上仍能遵照商討理念,讓參與者決定電子公投的題目。今天加入第二道題目的決定,卻是完全繞過主辦單位訂定的商討程序。和平佔中堅持商討民主一年有多,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令人嘆息。爾後戴耀廷教育提及商討民主,恐怕再難得到公眾信任。

  自從商討日三結果出爐,主流媒體不斷渲染「激進派」騎劫佔中,一方面矮化2500名參與者的意志,一方面淡化(得到泛民跨黨派支持的)真普聯方案同告出線的事實,試圖否定商討日三的商討成果。和平佔中仝人,相信正面對很大壓力。如今作出這個決定,想必有許多苦衷。儘管如此,該說的道理,我們還是認為需要說清楚。

兩道題目結合理解
  所謂「國際標準」,全由專家學者界定,佔中參與者無權置喙,本來只是選擇方案入圍商討日的便宜之計。如今加入第二道題目,客觀上無疑令公投的焦點,從已選定的三個方案倒退回「國際標準」,削減了商討日方案的民意授權。此舉用意,大概會令很多人有如下誤解:三個方案只是假叫價,「國際標準」才是真底線,立法會議員只須按後者投票。

  我們認為,以目前兩道題目的設計,要得出合理詮釋只能結合起來理解:第一道題目的投票結果,決定哪個才是最受歡迎的「國際標準」普選方案;第二道題目的投票結果,決定立法會議員是否須根據市民選定的「國際標準」普選方案來投票。若非如此,兩道題目的民意授權只會互相消減,無論屆時投票率多高,和平佔中也難以自圓其說。

提防和平佔中被騎劫
  近日街工舉行社區公投,95%均支持公民提名。結果再次說明,公民提名已得到民間廣泛支持,絕非僅是少數「激進派」的主張。部份泛民成員屢屢指責「激進派」騎劫佔中,和平佔中已清楚反駁,我們毋須狗尾續貂。我們懇切呼籲,和平佔中參與者以至社會大眾,必須提防公民提名被標籤為少數「激進派」主張。否則,和平佔中將真真正正被有心人所騎劫。

  佔領中環運動的意義,不止於建立商討文化,還在於建立民主運動的新共識:爭取普選必須結合公民抗命,不能再祈求協商可換來恩賜。政權的打壓,只會驅使我們繼續前進。部份民主派威脅杯葛之舉,不過是路上必然遇到的考驗。能夠摧毀佔領中環運動的,唯有和平佔中自己。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普選奮鬥。共勉!

社會民主連線
2014年5月30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小朋友,懂得義勇軍進行曲的意義嗎?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小朋友,懂得義勇軍進行曲的意義嗎?
May 30th 2014, 13:45, by 梁建忠

剛拜讀屈穎妍女士[一把雙重標準的尺]文章,對內裏的觀點感到啼笑皆非之餘,更有點無力感!

文章內提及一位六七歲的小女孩為和平佔中主唱一首名為[誰還未覺醒]的主題歌(屈女士用[進行曲]來介紹,行文用字,似乎露了底),是利用了小朋友,因為她不知道鼓動甚麼?宣揚甚麼?還用反對派質疑建制派利用老人家遊行作類比,她似乎羅輯混亂了。

首先,屈女士形容老人家是有練歷的,意指不會那麼容易被人利用,但為何有練歷的人,連為甚麼出來遊行,是誰發起遊行都攪不清,不是被利用是甚麼?至於那位小女孩,或許真的不太清楚佔中背後的義意,但又有何相干?又不是要這小女孩去佔中,而且歌詞只想表達現在不是噤聲的時候,是要當家作主的時候,難道屈女士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事事聽命於中央,做隻被餵飼的動物嗎?屈女士當日力撐國民教育,我真的想知,六七歲的小朋友,有幾多可以真正了解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義意?

至於她提及孤星淚結尾悲慘的一幕,更是無稽,整套戲的主軸,明顯地是展現在極權擁有者怎樣自肥,市民三餐不繼的苦況,繼而激起民憤對抗暴政,而事實上,法國大革命更是現代民主政制的啟蒙,屈女士偏偏只提及戲裏結尾催淚的一幕,似乎是想威嚇佔中者,又或是她自以為擁有大量家長讀者的一羣吧!這手法,極像周融之流,難怪她會為周先生抱不平!

屈女士號稱資深傳媒人,怎麼看事物和那些愛字頭沒有兩樣,莫非香港,真的淪陷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是為承傳啊!士刁拔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是為承傳啊!士刁拔
May 30th 2014, 11:21, by 梁建忠

本土派繼上年發起杯葛維園六四燭光悼念晚會之後,今年一如以往發表很多攻擊他們口中所謂大中華膠的言論,其中更有國師之稱者,在其面書上提到希望中共找一個李旺陽二世,來諷剌那些擔心維園集會人數數目下降的人,還引來為數不少的讚。冷血至此,果真是為了反共,可以去到幾盡?不過,他們的羅輯是正常人難以理解的!

本土派經常強調,香港應與大陸徹底分割(但又不夠膽說要港獨),避免大陸的意識形態入侵香港,以至有論述說八九六四是大陸的事,香港人不應為發生在北京的民運而悼念。那真奇怪,難道他們不知道當年香港人的投入程度嗎?除了遊行、籌款以至事後的營救,無不牽動人心,而且當年距離回歸只淨8年,對於一場最後被血腥鎮壓而又與香港息息相關的大型民運,每年的悼念,是最基本的吧!

筆者認為,可以各自表述立場,是公民社會可貴之處,不過本土派的舉動卻令人摸不着頭腦。首先,他們大部份只會在鍵盤上遊走,只有少部份有實際行動,但這些行動派的手法卻可以用騎呢來形容,他們只會不停地攻擊其他泛民主派,卻對中共政權的高壓手段不聞不問。恕我愚笨,我從未見過有一種策略是攻擊敵人的敵人便達到摧毀對手的目的。另一派所謂激進派的,更加手持龍獅旗走進解放軍軍營,這可更加使我迷惑,原來他們不希望被中共統治,卻希望重新被英國殖民。說到底,依舊是沒有當家作主的心態,這怎代表時下香港人的價值觀?

據筆者這幾年在燭光晚會的觀察,除了香港人會扶老攜幼地進場之外,國內市民的參與也越來越多,這正是燭光晚會的其中一個意義,讓下一代了解,讓國內市民將六四屠城的真相帶回大陸,至於對大陸的民運影響有多大?無人知,但這樣就會抹煞燭光晚會的意義嗎?不會吧!

筆者只想對本土派說聲,燭光晚會,是為悼念,也為平反,更重要的,是為承傳啊!士刁拔!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皇后原址建「假皇后簷篷」 政府堅拒重置方案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皇后原址建「假皇后簷篷」 政府堅拒重置方案
May 30th 2014, 09:04, by 周芷欣

(獨媒特約報導)皇后碼頭已被拆多年,政府最近在原址建議興建一個露天廣場。發展局表示,其設計將保留及活化愛丁堡廣場和重新演繹皇后碼頭的歷史元素,預計最快在2015年尾展開,2018年完工。政府文件中的皇后碼頭原址,將建設一個建築外貌極像皇后碼頭的「假皇后簷篷」,作為廣場的入口。當局指該「新簷篷」將設有「特色牆」,「加入紀念元素,通過地面鋪裝及園景設計,紀念舊皇后碼頭。」,並將刻有介紹舊皇后碼頭歷史的相片和文字。皇后碼頭的原建築則維持重置於中環九號和十號碼頭之間的海濱,「恢復碼頭功能,預計工程在2016年展開,2018年完工。

「本土行動」在2007年爭取原址保留皇后碼頭,文化界曾發起聯署要求原地保留,專業團體亦曾提出至少四個原址保留方案,「保育皇后碼頭古蹟專業關注組」的保留方案建議在皇后碼頭外興建人工湖,天星鐘樓則於皇后碼頭西面重建,維持建築群的完整性及歷史性(當年出版的特刊見),全部方案均遭政府以技術理由否決。

Screen Shot 2014-05-30 at 5.46.55 pm
圖:當年由「保育皇后碼頭古蹟專業關注組」提出的原址保留皇后碼頭方案,北移P2路及在碼頭上設一「人工湖」,另在碼頭西面重置天星鐘樓。

2009年,政府突然諮詢十八區區議會,有十六個區議會在建制派支持把皇后碼頭重置於海濱而非原址,指民意支持重置於海濱而否決原址重置的方案。

為何政府寧願興建一個「假皇后簷篷」,也許2007年「本土行動」成員朱凱迪一篇爭取皇后碼頭原址保留,回應坊間質疑碼頭將變為涼亭的文章可作參考。朱凱迪指:

『香港市民不願見填海、也不願見天星、皇后碼頭被拆。因此,原址保留的「皇后涼亭」除了讓下一代了解殖民者管治的歷史外,也可以讓他們親眼見到,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如何繼續漠視「保護城市環境」的責任,將市民共同擁有的維多利亞港私有化為「摩地大商場」。「皇后涼亭」將成為香港城市過度發展的見證,成為當政者的警惕。』

昨日中西區區議會討論此項議題,鄭麗琼議員批評當局不考慮原址重置。出席官員重申原址重置皇后碼頭技術上不可行,空間上亦不理想,亦再次搬出十六個區議會支持作理由。

鄭麗琼議員又指出,政府將會出售新中環海濱規劃的西面用地,直斥政府「盲搶地」,她認為填海得來的地方應給予市民使用,亦有議員認為展城館原址是前市政局,應加設牌坊以作紀念和說明。

Screen Shot 2014-05-30 at 4.31.57 pm

Screen Shot 2014-05-30 at 4.32.22 pm
圖:擬建新廣場的位置

發展局建議的新露天廣場,包括皇后碼頭原址、展城館及香港大會堂前方的愛丁堡廣場。新露天廣場的面積為6,850平方米。局方指其設計概念有三大點,分別是保留愛丁堡廣場的歷史元素、作為香港大會堂及展城館的伸延及提升愛丁堡廣場為休憩空間。空間可作戲劇表演或巡遊,並增加更多綠色休憩空間。廣場目的並非舉行大型活動,而是以結合大會堂的文化活動為主,並保留傳統歷史元素。廣場附近亦有很多公共休憩空間,所以在設計上沒有預留大型空間或草地。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墨索里尼與意大利的黑哨世界盃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墨索里尼與意大利的黑哨世界盃
May 30th 2014, 09:25, by 足球群英傳

墨索里尼矢志發展足球,意大利才取得世界盃兩連冠。

1934年世界盃,是史上最黑暗、腐敗及邪惡的世界盃,這個不是屬於足球的世界盃,這個是屬於意大利獨裁領袖墨索里尼的工具。墨索里尼可能是最早發現足球巨大潛力的統治者,他意識到足球可以團結人心,是向人民灌輸政治思想的大好工具。

對於獨裁政權,他們需要一班聽教聽話的民眾,願意成為國家機器中的一顆小螺絲,為政府、為集權、為統治者去達到目的。當球迷在看台上忘情吶喊時,統治者就可以悄悄地用足球去增加人民對國家的認同,而對於法西斯主義耆墨索里尼來說,他還要意大利人透過足球對自己的民族產生優越感,並且學會那種個人是為集體存在的價值觀。

足球有著跨越文化及語言的神奇魔力,這項運動能夠迷倒世界每個角落的人。墨索里尼、希特拉及佛朗高都希望透過足球宣揚國家的威力,在國際社會中增加知名度。在這方面,墨索里尼既是先驅,也是做得出色的一個,他通過操控球賽、威迫利誘及賄賂,去令意大利成為足球舞台的中心。

意大利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她往往被其他同盟忽視,而且意大利工業化的步伐比其他歐洲國家緩慢,足球發展也不及英、法等國。在無能的政府及共產主義的威脅下,打住極右旗幟的墨索里尼迅速崛起,控制意大利。上台後,墨索里尼及他的法西斯政權建立意大利聯賽,即是意甲。墨索里尼要將足球變成法西斯的工具,在比賽中滲透法西斯的思想,當時是1926年。那時的職業球員表示,他們被洗腦,除了墨索里尼的思想外,再容不下其他想法。


墨索里尼以足球為工具,去幫助他管治意大利。

建立具規模聯賽是墨索里尼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通過聯賽及球會去招攬世界各地的足球精英,再利誘這些精英轉國藉。當時意大利聯賽吸引了很多阿根廷國腳來投,包括Luis Monti、Raimundo Orsi及Enrique Guaita,其中Luis Monti更是1930年世界盃亞軍隊的成員。那個時候,球員轉藉的條例非常寬鬆,就算曾經為阿根廷國家隊上陣,他們亦能夠轉為意大利效力,唯一的規限是,他們不可以代表新國家隊去對前度國家。在這班歸化球員的幫助下,意大利的足球實力大躍升。

1934年,第2屆世界盃在意大利舉行。其實墨索里尼有申辦1930年的世界盃,但最後由烏拉圭奪得,而意大利更因此杯葛首屆世界盃。到意大利主辦第2屆的時候,就輪到衛冕的烏拉圭杯葛,以報復意大利缺陣首屆世界盃之恨。烏拉圭的杯葛是墨索里尼求之不得,因為意大利的爭標路上少了一大強敵。此外,被意大利瘋狂搶人的阿根廷怕了,不敢派最強陣容到意大利。因此,上屆冠軍缺陣,上屆亞軍派弱陣,一切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意大利的一邊。

在行政工作上,意大利做到十全十美,要在組織世界盃方面獲得國際的認同,來彰顯意大利的威風。在這方面,墨索里尼牢牢地控制在手裡,但在球隊成績方面呢?墨索里尼希望藉助主辦國的優勢,最大程度上肯定意大利可以揚威。這名獨裁領袖找了個最節省時間的辦法,他直接找上球證,賄賂裁判。

第一場比賽,意大利大勝美國7:1,第二場比賽,他們對西班牙。雖然有球證的黑哨幫忙,但西班牙十分頑強,兩隊踢成1:1。在重賽,意大利贏1:0出線。據報道,這兩場對西班牙的比賽,雙方踢到飛沙走石,多名球員受傷,例如西班牙門將Ricardo Zamora首戰受傷,未能在重賽上陣,而意大利的Mario Pizziolo更被踢至斷腳,以後再無踢過國家隊。

意大利打入4強,與熱門奧地利交手。就在比賽前一日,墨索里尼親自出動,跟比賽球證、來自瑞典的Ivan Eklind吃晚飯。在飯間,兩人談了甚麼?當然是翌日比賽的戰術!在這場4強,意大利靠歸化兵Enrique Guaita的入波,以1:0擊敗奧地利,但這個入球前,奧地利的門將明顯被侵犯,而球證Ivan Eklind吃了墨索里尼一頓飯,當然是視而不見。

當時奧地利的傳奇射手Josef Bican對此耿耿於懷,他是一個可以在10.6秒跑完100米的射手,據官方紀錄,他在530場比賽射入805球,亦有紀錄指,他在918場比賽射入1468球。直至在2001年逝世,Josef Bican仍然堅稱球證Ivan Eklind受賄是他們輸波的原因。

墨索里尼十分滿意Ivan Eklind的表現,所以他安排Ivan Eklind在決賽執法,意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冠軍。墨索里尼毫不掩飾他賄賂球證的行為。在決賽前,墨索里尼邀請Ivan Eklind到法西斯的貴賓包廂裡聊天。比賽中,雖然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入波,但意大利靠歸化兵Raimundo Orsi追平,到加時,意大利入多球,反勝2:1,奪得世界盃冠軍。


瑞典球證Ivan Eklind執法1934年世界盃決賽。


意大利球員在贏得冠軍後慶祝。

透過歸化球員的旁門左道,加上墨索里尼親自出手收買球證,意大利用黑哨贏得錦標。墨索里尼得到他想要的勝利。墨索里尼好大喜功,覺得世界盃獎盃不夠大,自己造了隻大6倍的Coppa Del Duce去給意大利國家隊。


球員捧起的大盃就是Coppa Del Duce。

4年後,1938年,世界盃在法國舉行。這屆世界盃在戰爭的恐懼中舉行,任何人都知一場世界大戰隨時在下秒鐘爆發。在這屆比賽,墨索里尼的盟友希特拉都希望創出佳績,透過足球去宣揚德國人的威武,但他們首圈出局。意大利透過不斷歸化球員,加上高質素的聯賽,實力一步一步提高,接連打敗挪威、法國及巴西,打入決賽,與匈牙利爭冠軍。

賽事遠在法國舉行,這一次墨索里尼無法收買球證,他唯有找方法激發球員的最大能力。決賽前,墨索里尼發了封電報給意大利國家隊,內容很簡單,就是3隻字,中文是「勝或死」,英文則是「win or die」。明顯地,意大利元首以死亡去威脅球員,下令他們必定要贏波。在背水一戰之下,意大利以4:2擊敗匈牙利。賽後,匈牙利門將Antal Szabó留下一句千古金句:「我失了4球波,但我拯救了一支球隊的性命。」


意大利在1938年再奪世界盃。

如果1942年有世界盃的話,意大利或可乘勢3連霸,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屆賽事取消。最後,意大利在大戰中落敗,墨索里尼被處決。回顧1934年及1938年兩屆世界盃,墨索里尼通過強化意大利國家隊的成績,向民眾灌輸民族認同,團結國內勢力,穩固自己的權力。很成功地,意大利世界盃兩連冠,但這兩連冠的背後,是有一隻黑暗、腐敗及邪惡的無形之手控制住。

後記:多謝外國足球專欄作者Aakriti Mehrotra寫了3篇好文章,分別講述墨索里尼、希特拉及佛朗哥與足球的關係。筆者看過這3篇文章後,獲益良多,所以將這3篇文章的內容用中文寫出來,與各位球迷分享。

參考文章:Fascism and Football: How Italy won the 1934 and 1938 World Cup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聲明:承繼學運精神 不畏強權打壓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聲明:承繼學運精神 不畏強權打壓
May 30th 2014, 07:20, by 學民思潮 Scholarism

二十五年前,一群學生為民主以及自由走上街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學民思潮作為學生組織,除了對學運的前輩懷著崇高的敬意外,更希望能承繼八九學運精神。有見於現時香港政制發展停滯不前,當權者由上而下,層出不窮的打壓,學民思潮決意要向當權者表達我們的訴求,爭取民主及自由。
  
為此,學民思潮將於六一大遊行結束後進行後續行動,遊行前往中聯辦,直接向中央政府表達我們的訴求——要求中央政府正視屠城史實。與此同時,我們亦藉此向中央政府表達我們為爭取民主自由,不畏強權的堅定立場。

是次遊行學民思潮會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此舉除了是為讓媒體聚焦於學民思潮希望表達的訴求外,更是為回應梁振英「不發不反對通知書予佔中人士」此等越權以及不顧警方專業的魯莽行為。學民思潮作為佔中的其中一個參與團體,希望政府不要再以行政手段進行政治打壓。

學民思潮
2014年5月29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八九六四(二)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八九六四(二)
May 30th 2014, 05:20, by 曾憲冠

我聽見陳仲強同學的說話,覺得很熟悉,但又彷彿很陌生;我好像聽他說過,但又好像是現在才聽到。失去聯絡的同學之中大抵就有我在內,我也好像到現在才知道。這就是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或者說入耳不入心?至於莊耀洸同學,他當年是十九屆中大學生會的外務副會長,我每天從北京打電話與他聯繫,報告情況也詢問意見,但他一般沒有甚麼指示。這也不奇怪,莫說學生會沒有既定立場要加諸北京學生,即使有也是鞭長莫及。我記得有同學聽見我和他電話對話,便叫我掛線,但我是學生會代表,那是責任所在。十九屆學生會在八九年九月沒有完成任期已告解體,我那時好像在忙別的事情,後來有好幾次聽莊耀洸同學提起過這事,但也恐怕是入耳不入心的緣故,其實並不真的知道。直到編輯《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們在北京……》,我才讀到十九屆學生會的「交代」文件,知道那個春夏之交他們在香港,一面遙控北京的十幾人,一面應付校園的四百人:「曾參與聯委(中大學生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委會)的同學先後約四百人……聯委與幹事會一貫的工作並不配合,同時亦並不瞭解學生會的運作情況。……聯委實替學生會造成很大的混亂和困難。」現在我知道,我是欠陳仲強同學、莊耀洸同學和他的幹事會一個感謝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30.5.2014)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30.5.2014)
May 30th 2014, 05:02, by 獨媒電子報

圖:澳門市民反「離補」現場。

行動日誌

5月31日 (星期六)
14:00 陸肆廿五街頭小展覽
15:00 8964對談:有待相認的八九香港(馬國明X朗天X陳景輝)
6月1 日 (星期日)
15:00 六・一平反六四遊行

觀看完整的行動日誌

推介文章

澳門反離補

無視7500市民上街抗爭 澳門立法會仍否決撤回離補法案| 吳卓恆

澳門立法會昨午擬討論備受爭議的《特首與主要高官保障制度草案》(離補法),最後通過應特首崔世安要求押後表決;會議亦大比數否決了由吳國昌議員提出的撤回草案的動議。而繼星期日兩萬人大遊行後,大批澳門市民在立法會外集會,表達反對離補法的聲音,大會稱高峰時有7500人參與。

澳門新世代 推動公民覺醒| 吳卓恆

長久以來,澳門社會運動氣氛並不熾熱,但今次政府推出的離補法案,卻使不少原本政治冷感的市民參與遊行,當中不少更是年輕人。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這是年青人的覺醒;有社運人士則認為澳門公民運動仍在起步階段,未來要擴大行動就要先做好組織工作。

採訪手記:看不見的貧富懸殊 澳門人靠港媒發聲| 吳卓恆

由澳門年青世代主導的反離補運動,獲得澳門市民普遍正面評價,打破以往澳門社會運動刻板印象。除了因為離補法案不合理外,不少市民都難以再忍受生活困苦,官員卻只顧瘦民肥官。可是,由於澳門媒體不獲普羅市民認可,人民的聲音不容易在小城裡傳達,只能依靠香港媒體或自行開設網絡媒體,在狹縫中喊出自己的聲音。

輸了民心卻為澳門贏得一群公民| 藝曦

5月25日,澳門近2萬名市民穿着白衣,在烈日當空之下上街遊行,向政府大聲怒吼,要求徹回離補法案之聲,響徹小城每處。據傳媒報導,人數之多創下澳門社會運動的新記錄,甚至有香港媒指出,以比例計算的話,相當香港20萬人遊行。可見,法案引起的民怨、民憤之深,歷年罕見。

社會

葉建源私會中聯辦 「已知會會員」 教協監事:至少一半會員不知事件| 歐陽聯發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昨日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會面談政改。民主派議員指事後收到葉建源的Whatsapp短訊才得悉,傳媒亦未獲通知。惹來多方指做法「「可疑」、「不恰當」。

實踐共融不獲教育局支持 手語雙語教學瀕中止| 劉軒

立法會今早召開數個小組委員會會議,正當人事編制小組討論創新及科技局開設新職位將每年花費公帑高達3,400萬元,隔壁融合教育小組則討論「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促請教育局考慮每年撥款不過約100萬,讓這個獲本地及國際聾人社群支持的教育計劃得以延續。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言論自由受壓 盼港人堅守| 林佩怡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Salil Shetty發表了題為「守護言論自由-香港的關鍵角色」的演講。Shetty指近年出現多宗針對香港媒體工作者的襲擊事件,可見香港的言論自由正面對嚴峻挑戰,他認為香港在捍衛世界、尤其中國的言論自由上有關鍵的角色,承諾加強國際特赦組織於東亞地區監察人權的角色,並呼籲香港市民繼續捍衛自己的權利。

恒基持續鑽探迫遷馬屎埔 村民向李兆基肖像潑上「黑狗血」驅除貪心鬼| 馬寶寶社區農場

粉嶺北馬屎埔村村民、農夫,以及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巿民,一行十數人,抵達恒基主席李兆基於麥當勞道的寓所外示威,要求恒基立即停止在馬屎埔村的瘋狂鑽地,停止精神虐待村民!村民哭訴,恒基的鑽探工程令她每天都感到很大壓力,現正向精神科醫生求醫:「唔通真係要迫到我地死先肯收手?」

其他好野

懷抱美好,於艱難處逢生——專訪麥兆輝、莊文強| 陳芊憓

麥兆輝與莊文強編導的《竊聽風雲3》即將上映,網民都在社交網站裡紛紛表示對這部電影抱以萬二分的期待,只消說丁權為題、多線發展的劇情、21個主要角色的張力,就足以把這部電影看作成2014年的重頭戲。麥莊在《別戀》已有合作,而二人自《大搜查之女》起合作當起雙料編劇導演,《竊聽風雲》始的三線發展劇情更成了他們的標誌,《關雲長》、《飛砂風中轉》對歷史、類型片的顛覆亦令人刮目相看。

蘇波榮真係 So boring? ——初探油麻地社區的人情味| 舒寧

當你在一間餐廳進餐時你在想甚麼?填肚?享受偷回來的時光?怎樣才可吃得物超所值?還是要怎樣拍美食相片可呃更多的like呀?其實餐廳與食物,老闆和人客,除了賣和買,供與求的關係外,跟土地、鄰里、社區,又有甚麼關係?

百子里的前夜祭:燭光背後的聲音| 方欣浩

六四事件轉眼二十五年。香港也由1989年為前途擔憂的英國殖民地,變了當今摸不著自我身份的特別行政區。正當每年維園燭光依舊之際,我們當中有人開始考慮到到底是為什麼而來?是悼念嗎?是為了平反嗎?是為了中國的民主?還是為了通過推動中國的民主化而令我們香港也有得著呢?

---------------------------------

捍衛言論自由 捐款支持獨立媒體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向你的朋友推介,並捐款支持我們吧!有任何疑問,可電郵往香港獨立媒體網inmediahk.net@gmail.com。若希望訂閱這電子報,請登記成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的用戶(但請以gmail登記)。若希望停止訂閱,請於網站刪除用戶賬號。此外,大家(尤其是國內的朋友)亦可以透過 google reader等RSS訂閱工具看網站文章 (http://www.inmediahk.net/full/fe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發聲要趁早 這是你的權利與義務!──專訪網上組織「學‧問‧公民」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發聲要趁早 這是你的權利與義務!──專訪網上組織「學‧問‧公民」
May 30th 2014, 04:29, by 論盡媒體

文:採訪、文︰論盡採訪組

課堂沒有教導如何反抗不公義,走上街頭為自己發聲,便成為了重要的公民教育。「二萬人上街示威」,「七千人包圍立法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反離補,反特權」,要求特首崔世安撤回「高官離補」法案。今年五月,或許是自回歸以來,最令澳門人感到光輝與感動的時光。

今次公民運動得取得空前的成功,除了有賴全澳市民的覺醒支持以外,亦多得運動的「帶頭人」的努力組織及推動,網上組織「學‧問‧公民」便是今次運動的重要「帶頭人」之一,Ari說︰「社會是屬於年輕人的,連你們都不站出來,還有誰會站出來呢?」

被社會諷為「貪官自肥」的「高官離補」法案,激起了市民自回歸以來,最大的憤怒。「學‧問‧公民」的誕生,便是由此而起。Jeffy、Ari、及Moon都是「學‧問‧公民」的成員,他們希望可以推動更多市民關注「高官離補」法案,以及日後對社會時事都能夠身體力行地參與。

議會已死 不為民發聲卻為民投票

「學‧問‧公民」作為一個新生的網上組織,誕生不足兩週已有逾二千名「粉絲」,每次發起的行動,更有成千上萬的市民積極參與,其中「一人一信撤回法案」行動,更有高達1.2萬人參與,人數之多,讓人感到驚訝。Jeffy說︰「因為政府不願意聽市民的聲音,作為選民,有責任向議會施壓,迫使議員為我們做事,最起碼都要見到他們的真身,到底是人是鬼。」

Ari說,市民在近日的討論中,都已經覺得「議會已死」,「昨天議會上的表現,根本是一堆人在裡面做夢,或者根本不用理會民意,自己想點就點。」Jeffy問,現時議會模式是否適合澳門的發展?「例如社福界的間選議員,為何我作為一個社福界的人士,都完全不知道她為何會代表我們在議會發聲呢?議員到底是如何誕生?」Moon補充說︰「官委及間選,甚至直選議員都代表不了我們發聲,但諷刺的是他們卻坐在議會代表我們投票!」

「學‧問‧公民」發起「一人一信撤回法案」行動時,有不少「鍵盤戰士」反對,「有咩用啊,都係佢啲手下睇架啦,佢自己邊會睇啊!」然而,「學‧問‧公民」還未回應時,已有網民率先回應,「你自己唔試過,又點知無用呢?」Moon說,今次的所有行動都是網民之間互相提醒,互相影響身邊的人,「其實市民的力量不是那麽小,只是差了你一個而已!」

社會行動非搞事 公民覺醒離不開教育

參與社會行動等於「搞事」,「破壞治安」的形象,早已在老一輩的澳門人心中根深柢固。Moon說,很多年輕人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參與社會行動。「父母輩被統治的生活感覺已經擺脫不了,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告訴他們,這個社會是我們的,而不是特首一人就可以隻手遮天話曬事。我們是有力量改變社會的!」

Jeffy指出,澳門的的教育有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真正的公民教育。由於工作的關係,她接觸到很多的年輕人,但大多數都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平日只會談論吃喝玩樂的事情,對社會時事沒有興趣。然而,今次無論是遊行還是集會,她樂見很多中學生開始對社會時事有自己的想法。她說︰「澳門的公民覺醒,除非社會環境越來越差,大家都被逼著走上街頭,否則,很需要教育推廣,何謂公民的權利和責任?」

Ari指出,本澳很多教師都迴避公民教育,很多教師就今次事件只能教導學生做人不能太貪心,卻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他認為,社交媒體的發展,令澳門的市民接受資訊的層面更廣,正反意見有更多的平衡,有助個人獨立思考。

發聲要趁早為社會勇敢地站出來

俗語說︰「槍打出頭鳥」,這句說話對於公民運動的「帶頭人」來說,或者是最根本的擔憂。Ari說,作為「帶頭人」總會覺得有「無形之手」的存在,因為澳門人的自我審查的情況是十分嚴重,政府已經出現很多「白色恐怖」,導致很多人連遊行都不敢。

Moon補充說,當一個社會為了捍衛公義,都要擔心被退學、被革職的時候,市民更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告訴社會︰「我們是對的!不要覺得我們是一群搞事的人,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平理性,合情合法的。」她認為作為「帶頭人」有責任教育市民,要懂得理性控制自己表達訴求。「潑婦罵街,別人只會當你是潑婦,不理會你是否有道理。」她認為,年輕人現時未有太多負擔,「發聲要趁早」,「我們要鼓勵下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應該有權利和義務為自己發聲!」
Ari說,很多市民在對政府的容忍度已到極點的情況下,都十分支持年輕人上街抗爭,即使自己未能親身參與,亦希望為年輕人提供各方面的支援,並鼓勵年輕人,「社會是屬於年輕人的,連你們都不站出來,還有誰會站出來呢?」

學‧問‧公民 facebook

(獨立媒體網根據與論盡媒體之內容交換協議轉載此文,原文載於論盡媒體。)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他們其實很在乎──Kurt Cobain自殺二十年後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他們其實很在乎──Kurt Cobain自殺二十年後
May 30th 2014, 04:06, by 張鐵志

「沒有人,尤其是我們這個年紀, 願意去關心重要問題。他們只會說,別管了(never mind),算了吧。我們不是政治樂隊,而只是一群想玩音樂的人,但是,我們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關心的人。在搖滾樂中已經沒有任何反叛。我希望地下音樂可以影響主流價值,並撼動年輕人,也許可以阻止一些人只是想成為賺錢律師。」
--- Kurt Cobain

當KurtCobain在遺書上寫下「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要燃燒殆盡,而不要逐漸消逝)」時,他說的不只是他自己的生命,也正是搖滾樂的本質。

而在搖滾史上,沒有人比Kurt Cobain在二十年前自我結束的那場死亡,更能殘酷地象徵搖滾樂的自我嘲諷了。

Cobain和Nirvana用一張專輯帶領龐克與地下音樂進行一場推翻主流的革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隨之而來的是搖滾樂作為商業機器的吞噬力量,龐大的名利,和依附於其上的痛苦與掙扎(當然也有他個人身體病症和從小不愉快童年的個人悲劇),於是他在故事最高潮時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創造了另一個戲劇性的高潮。

Cobain的青春期是1980年的雷根時代,是美國歷史上一段充滿貪婪與謊言,被保守意識型態所支配,和嚴重社會不公平的時代。這甚至也是流行樂最膚淺的時代:MTV時代來臨,華麗的視覺、俊美的外表主導音樂,簡單電子樂和成人抒情曲大行其道。

另一個他與時代疏離的註腳是:Cobain說自己 「更接近於人性中的女性一面,而不是男性──或是美國文化中對男性文化的想像。」「只要看看啤酒廣告就知道我的意思。」而雷根時代正是美國文化中最雄性文化的體現,不論是他個人的硬漢形象,或是他們所追求的軍國主義(以進行冷戰的對抗)。

這樣一個蒼白而虛偽的時代,以及他個人的憂鬱青春,深化了他的憤怒與疏離,一如與他同時的其他的年輕人──到了九十年代,他們被稱為X世代。

但是Cobain也在時代的腐朽氣味中,看到一線光芒:七十年代末龐克革命之後的地下音樂。

他們原本就是一個西雅圖的地下樂隊,堅持著種種龐克的哲學。但沒人想到,1991年發行第二張專輯Never Mind,竟然獲得超級成功,甚至拿到排行榜冠軍,而被他們擠下冠軍的正是流行音樂之王Michael Jackson(Dangerous專輯)。這可能是流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時刻,真正代表了歷史的翻頁。的確,Nirvana自此打開了一扇門,讓grunge成為新文化概念,讓獨立音樂擠入搖滾主流。

Nirvana吶喊出一整代青年的挫折、絕望與憤怒,而這些青年是八十年代以來主流成功價值的被拒斥者,是共和黨統治下保守體制的邊緣人。於是Cobain 成為一個不情願的代言人,一如Bob Dylan:「我只是我自己的代言人。只是剛巧有許多人對我想說的話有共同感受。我有時對此感到恐懼,因為我跟所有人一樣困惑。我對所有問題都沒有答案。我不想成為他媽的什麼代言人。」

但是,Cobain並不是虛無或是犬儒,更不是什麼都不在乎──這正是他們那張偉大專輯Nevermind的最大反諷。他說:

「沒有人,尤其是我們這個年紀, 願意去關心重要問題。他們只會說,別管了(never mind),算了吧。我們不是政治樂隊,而只是一群想玩音樂的人,但是,我們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關心的人。在搖滾樂中已經沒有任何反叛。我希望地下音樂可以影響主流價值,並撼動年輕人,也許可以阻止一些人只是想成為賺錢律師。」

這段話說出一切重點。 Nirvana不是為了什麼政治和社會理念來玩音樂,但是他們有他們相信的價值,並希望透過音樂,或者藉由他們得到的名氣,來向這個世界說些話,證明這個被詛咒的世界有不一樣的可能。

但巨大成功帶給Cobain和其他樂隊成員無盡的折磨與掙扎。他們不斷在回答該如何抵抗名利對精神和尊嚴的腐化,該如何堅持他們曾經堅守的反叛信念。鼓手Dave Grohl說Cobain曾經寫一封信給他:「別擔心,這個名聲與虛榮的事情總會過去,而希望我們會如同Pixies和Sonic Youth那樣。」

在專輯大賣之前,Nirvana的第一個大轉折就是從獨立廠牌Sub Pop 轉向主流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 Cobain說,也許「我應該感到罪惡,應該根據老龐克精神來拒絕一切商業,堅持活在我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要對任何人產生影響──除了原本就了解我在抱怨什麼的人。但那只是對教徒說教。」因此,主流廠牌可以把他們的punk讓更多人聽到,是唯一讓他們不覺得罪惡的藉口。但多少人不是如此就把靈魂如浮士德般賣給了魔鬼?

又如被視為十分主流、商業的搖滾雜誌「滾石雜誌」要專訪他們時,他說,「滾石雜誌中有許多文章是我不同意的,但是我很感謝其中有許多政治文章。所以去攻擊一個你不是百分百反對的東西是很愚笨的。只有那裏有一線希望,你就應該支持他。」他們的策略是,穿著一件寫著以下文字的t-shirt來拍封面照片:「商業雜誌仍然很遜」(Corporate MagazinesStill Sucks)。

這一切都說明了KurtCobain和Nirvana難以逃脫的矛盾與自我諷刺。他們想要堅持龐克的獨立精神,卻又希望音樂有更大影響力;他們不喜歡MTV對音樂的影響,但歌曲 Smells Like a Teen Spirit就是MTV不斷播出而大獲成功(更不要說後來發行了一張大受歡迎的專輯MTV Unplugged);Nevermind專輯的超級成功可以是一個新世代另類青年對主流搖滾的反擊,卻也無疑是主流唱片公司的成功行銷結果。

他們想要不介意(nevermind),卻其實介意很多事情。

他們曾經嚴厲批評同樣來自西雅圖的grunge樂隊Pearl Jam只是支商業樂隊,但歷史卻證明,二十多年來Pearl Jam卻成為Nirvana當初所期待可以優雅而有尊嚴活到中年的樂隊,一支依然受人尊敬的獨立樂隊。(反而是鼓手Dave Grohl的後來樂隊Foo Fighters只是一支商業的搖滾樂隊。)

更諷刺的是,他們曾經有一首歌"I hate myself and I want to die",Cobain說這只是一句玩笑,一種諷刺,諷刺那種什麼都不滿足的人。但他知道大家可能不懂,可能會太認真,所以後來在專輯中把這首歌拿掉。

但最後他卻真的被這個諷刺殺死了。

而Cobain和Nirvana的矛盾與自我諷刺,不正是搖滾明星與搖滾樂的永恆宿命?

二十年,KurtCobain用死亡了決定不與魔鬼繼續交易,但一代代搖滾與龐克青年們仍須繼續單挑搖滾樂世界的各種誘惑與疑惑,尋找自己的答案。

(本文發表於五月號Bark,文章名字有修改)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歸來(優先場):絕讚的神級演技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歸來(優先場):絕讚的神級演技
May 30th 2014, 04:12, by 晞。觀影記事

張藝謀的前作《金陵十三釵》水準不俗,今回又回歸到平凡樸實的路線,繼《山楂樹之戀》後,再次拍出一部感動人心的作品,這一次更來得毫不矯情,當中兩位主角近乎忘我的神級演繹,更叫本片的可觀程度以倍數提高。故事看似是一個蠻俗套的題材,關於一個發生於文革時期一段中年夫婦的愛情故事,入場前或會覺得吸引力不大,但在細膩的筆觸下,全片竟叫人看得全情投入,眼淺者隨時淚灑當場,感覺有如一部中年版的《每天愛妳第一次》,見盡一段感情的偉大與情深。

與家人長期分隔兩地的陸焉識,在一次勞改的調遷中逃跑,千方百計欲與妻子馮婉瑜相見,但女兒丹丹對父親的偏見與誤會,卻間接令二人分隔兩地。多年後,文化大革命結束,陸焉識回到老家與馮婉瑜團聚,妻子竟已再不認得他。心痛欲絕的陸焉識即使與女兒冰釋前嫌,始終難令妻子接受自己。他為讓妻子記得起自己,不惜費盡心思,只希望能讓妻子重拾舊愛...

也許,這部《歸來》的故事背景看來真的很俗套,一個失憶故事,還要套進一對中年夫婦身上,可有多大的吸引力?慶幸,這個故事落在張藝謀的手上,卻令它化成一部深深感動人心,而非煽情催淚的佳作。這是導演繼《山楂樹之戀》後,再次聚焦文革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的一段愛情故事,催淚指數或無《山》片般強,感情轉折也沒操之過急,反是讓一段不離不棄的感情慢慢地、自然的發展。


片中縱有大量可供煽情的場面,但張藝謀於處理上仍讓感情自然發展,並靠兩位演員的演技來感動觀眾
  
別看故事看似時代背景很重,主線就是離不開一段情深夫婦的愛情故事,妻子每天在等待丈夫回來,卻憶不起眼前人正是自己愛人,而丈夫苦候多年後終能與妻子重聚,奈何愛妻在眼前,感情距離竟是這麼近、那麼遠。主線就是丈夫如何費盡心思去讓妻子重拾記憶,每天化作不同角色去接近、去照顧失憶的妻子,感覺有點像荷里活的愛情喜劇《每天愛妳第一次》,但本片的感情無疑來得更內歛,看著丈夫那份情深義重,面對愛人竟只能作個旁觀者時,實叫觀眾深受感動,達至結局收筆時的鋪排,也叫人難忘不已。我蠻喜歡張藝謀處理本片時,把感情處理得十分克制,即使局部能大加煽情的場面(如彈琴、送餃子等情節)都控制得恰到好處,再加上郎朗伴奏的琴曲牽動人心,緊扣觀眾心靈而不過火,亦絕無乘機大放催淚彈之意,對於此類電影而言,實是高章之作。


片中自然的化妝當然出神入化,也不及鞏俐演出的無懈可擊
  
若談《歸來》的重要功臣,陳道明和鞏俐兩位主角可謂的神級演技,從中年演作老年,妝容變化的技藝固然夠妙,兩人漸入佳境的演出,更如同真人上身,已無任何「演」之感覺,功力十足,叫人久久難以忘懷,更可說是近期看過的最佳演出。
  
當中,鞏俐演一個念念不忘丈夫的婦人,片初一幕開門掙扎已見演技爐火純青,及後要不斷掙扎在拒絕眼前這位「陌生人」及期盼丈夫歸來之間,愈演愈見投入。末段面對「陌生人」的矛盾感情,徘徊於冷靜與激動之間,收放自如,嘆為觀止。至於陳道明所演的深情丈夫,發揮雖不及鞏俐為多,其對妻子的關愛之情,不斷從希望與失望間遊走,那種無奈的神情最是叫人動容,彈鋼琴一段戲的感情起伏,教觀眾為之動容更全片的一大高潮。至於演其女兒的張慧雯,夾在兩位演技派之間,用以平衡兩者的感情,演來也不比兩位前輩遜色,那種倔強、硬朗的性格相當搶鏡,角色性格轉變也見自然。


一對明明相愛的夫妻,竟是這麼近、那麼遠,無奈的感情叫觀眾看得最是動容
  
的確,《歸來》的格局看來吸引力不強,但在張藝謀的調度下,成功把一個帶點老派、俗套的故事處理得感動人心,情感流露克制,真摰自然而不煽情,結局收筆更顯餘音裊裊。兩個小時並無悶場,每個場口設計恰到好處,是導演一部回勇之作。當然,電影成功之處更在於陳道明和鞏俐兩位主角出神入化的演技,把「演技」二字處理得不著痕跡,將一對情深夫婦間的至深感情活現銀幕,是近年最出色的一回演技派示範。

Rating:90/ 100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