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大浪西灣後的反思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大浪西灣後的反思
Dec 12th 2013, 12:35, by 黃志俊

咸田灣獨木橋

當日完成了大浪西灣活動後,與自然生態論壇好友們一起行到咸田灣、赤徑再坐船到高流灣一帶考察,為的是了解這些不包括土地的生態狀況。途經大浪村時,通往天主教堂的閘門半開,我們也像遊客般到處邊看邊拍,老實說我昔日經過這些村落時,絕對沒有興趣知道村落過去與歷史。但最近因著不包括土地問題,走訪了早已荒廢的村落如鎖羅盆,又到過景色優美的谷埔村,更有幸能與村民暢談,才發現要保育這些村落前,先要了解他們過去的歷史故事。

大浪灣建村的疑惑

對香港歷史略有認識的可能知道香港五大氏族,在數百年前已在香港西北一帶,因土地肥沃,務農建村,如錦田、八鄉、林村、上水等地方,而新界東北海岸村落,則主要是由「復界」後,由北方南逃到香港的客家移民所建立的,雖然這些村落對外交通極為不便,但每條村總有一個小碼頭,供水路之用。西貢19世紀中葉,居民主要集中於蠔涌、北港和沙角尾河谷地帶,海浪不興,亦為沖積平原,可耕種亦可捕漁。

大浪灣位置既偏遠,風浪太大,即使有碼頭亦難以使用,所以,我覺得在這些地方建村的前人,定必是揀無可揀,被迫在這些地方建屋居住。從《情牽大浪灣》一書中的古韻濃情,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錯的。

西貢大浪灣位處西貢東郊野公園的東邊,由北到南,順序為東灣、大灣、咸田灣和西灣組成。雖然北有東灣山長咀岬角,南有西灣山作包圍,但整個大浪四灣座向東南,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全無阻隔,海浪波濤時常洶湧,只有西灣一隅略為平靜,在六百多年前為漁船避風之地。黎氏祖先在五百多年前,已在西灣定居,而人類活動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及青銅器時代,即四千至二千五百年前。古物古蹟辦事處在大浪灣一帶劃定「咸田考古遺址」和西灣北灘的舊村,也是具古物研究價值的地點,屬「西灣考古遺址」的古潟湖地。

西灣雖然是較早有人建村,但大浪灣的核心地帶是大浪(也稱大圍)、林屋圍、張屋圍和咸田四村,全部都有二百多年歷史,而大浪村的村屋有九成以上有逾百年歷史,整條村亦完整保留了傳統的建築格局,在香港是碩果僅存,屬一級歷史建築。而在1867年,天主教神父更在這客家村落創辦了現稱為「聖母無原罪小堂」,在12年間,發展成擁有162名教友的規模,成為當時西貢最大的天主教教會。

聖母無原罪小堂現在仍保存完好

昔日保育共識——不建車路

1978年麥理浩港督把大浪四灣列為西貢東郊野公園,成為擁有最多海灣的一個郊野公園,當年為了行政的便利,把一些村落的土地沒有包括在郊野公園之內。當年有份草擬郊野公園界線的村代表和鄉紳,都認同這些村落和景緻都應保留,不要胡亂發展,更強調如西貢半島及船灣郊野公園這些交通不便的地點,絕不應建設行車路,以免造成破壞。

現在,車到門口似乎是建村的必然條件,所以,海下灣成了發展商的首個目標,白腊現時雖然未有車路直達村口,日後,規劃發展獲批,運送建築物料必會建臨時車道,建成後亦因眾多村民的需要而變成永久。鎖羅盆若真的有一千人居住,真的不敢想像那車路會如何割開船灣郊疇公園。荒廢村落要復村,不要車路,還有其他可能性嗎?以船灣郊野公園以北的數條沿海村落如鳳坑、谷埔、榕樹凹等,水路碼頭是一途,另外可以利用單車或小型電動車等。

現時困局與出路

村民總是覺得我們這些生態人看重野生動物多於村民,認為我們總是不准任何發展或基本建設,甚至連在已荒廢的農地復耕也是會破壞現有生態的;而生態人則對很多所謂的復耕和建村等都非常擔憂,因為過往確實有不少的例子是先復耕,後申請發展的事件,而且,最終發展成豪宅和管理式村屋。郊野公園管理局過去把我們的自然環境、集水區、種植樹木等都做了不少的保育工作,但對於村落管理、文化歷史保育這幾方面的經歷,確實有不足。

若果政府仍沿用現時的兩條路線,即把一半較少爭議、面積較細的不包括土地納入郊野公園,另一半鄉村發展壓力較大、面積較廣的用城規條例來處理的話,相信不久的將來,村民、環團和政府的衝突只會愈演愈烈。不包括土地與一般的生境最不同的地方是,這些土地既擁有生態價值,人文及歷史價值亦不容忽視,要處理未來如何永續發展這些土地,而不只是讓村民只看到地產的價值,這些土地是可以有真正的土產和適度保留他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政府需要一個跨部門的機構去處理,既要放寬一些不合適的條例或豁免如旅舍、餐飲方面,亦要收緊一些容易破壞整體環境的建設如建築密度、規模和污水處理等。請政府不要再因循,相信很多香港人既不想看到郊野美景像大浪西灣一樣被破壞,亦不想看到一個又一個村落的老去和消失,現在,五十多幅的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的未來如何,拿出一點決心和遠見來,把這些土地處理好,同時,也是落實「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好例證。

高流灣的村屋,兩層比三層更美和更配合環境

參考書目:
《情牽大浪灣》 (2012) —— Daniel C. ,香港野外觀察者,400頁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下冊) — 新界》 (2012) ——饒玖才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444頁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之三.查維斯生平簡介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之三.查維斯生平簡介
Dec 12th 2013, 11:31, by 草根行動媒體


草根行動媒體編按:今年三月,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斯去世, 香港各大媒體都聚焦於反美、獨裁者,而對在他任內,貧窮人口的教育普及化,以及許多社區由下而上的合作社、 社區共識自治的實驗,都沒有什麼報導。「草根‧行動‧媒體」邀請了研究中南美洲國家左翼運動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實踐許多年,早年譯寫 《拉美地誌,魔幻行腳-解放軍、古柯鹼、社區總體營造》的舒詩偉/阿偉,以查維斯在委內瑞拉的革命運動為題撰文,並每周一篇作連載。

轉貼在獨立媒體的此文是[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列]四至七的結集,最新連載請留意草根‧行動‧媒體網誌。

文:舒詩偉

在介紹舞台的大致背景後,現在該輪到我們「玻利瓦革命」的主角之一:查維斯出場了;而另一個主角,則是那長久來被歷史、政治、社會忽視的普羅大眾。不過在敘述他與底層民眾於政壇、於社會改革的諸多表現之前,回顧查維斯早年的生涯,還是有一定的必要。

查維斯早年的生涯

1) 孩童與青少年時期(1954-71):

烏戈‧查維斯,1954年7月28日出生於巴里納斯(Barinas)州草原上的薩巴涅塔(Sabaneta)小鎮。他與委內瑞拉歷任總統的出身截然不同。首先,他不算是白人。雖然具有部分的歐洲白人血統;但他本身可是個種族大熔爐:原住民族、黑人、白人的混血;很典型拉丁美洲特有的狀況。其次,是他出身寒薄;是由偏遠的小農村、而非大都市出來的。整個村子,只有三條泥土路。父母是當地一帶的學校教師,但這並不表示家庭是小康。作為六個小孩中的老二,查維斯很早就因家窮、無法養育,與哥哥給送到祖母那兒去照顧。

在上幼稚園的第一天,由於太窮買不起鞋,小查維斯只得穿著祖母親手用一些碎布與草繩做的鞋子;結果是老師拒絕讓他進入教室,直到家裏能為他準備好一雙真正的「鞋子」。由於在童年也買不起什麼玩具,查維斯經常是與哥哥亞當靠著各種想像的玩具,來在腦中玩各種想像的遊戲。

查維斯回憶自己童年的生活時,也說到:「貧窮……但是很快樂」;經歷過「羞辱、窮困、痛苦,有時沒飯吃」的歲月,也感覺到「世界的不公正」。對於此,查維斯可是一輩子沒忘記自己的出身,也一直記得自己是怎樣的人。

小學,則是進入胡利安。皮鈕小學(Julian Pino Elementary School)。小查維斯當時喜歡繪畫、棒球與歷史。尤其是很景仰19世紀的農民領袖:佐莫拉 (Ezequil Zomora),而他的高祖父(即曾祖父的父親)也曾加入佐莫拉的農民軍隊。然後是祖母帶著他們兄弟倆遷到巴里納斯市(Barinas),這樣才能進入全州唯一的中學:丹尼爾‧奧利亞利中學(Daniel O'Leary High School)就讀。

2) 軍校時期1971-75
中學畢業後,查維斯進入了那在首都卡拉卡斯的「委內瑞拉軍事科學學院」就讀。

當時在校園中,有一批進步的、強烈民族主義情操的老師。他們一方面認為軍方需做內部的改革,另方面也在校園中開展新的教學課程。他們成立了一「安德烈斯‧貝約計劃」(Andres Bello Plan):挑選一批新生(包括查維斯),不只教導學生純軍事的知識與技能,也會引進其他各種如哲學、社會科學等的課程,並且聘請非軍職的其他大學教授來校上課。讓這批年輕學生不只是純生活在「封閉的」軍事系統、而且也能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與世界。

另方面,由於是身處在首都卡拉卡斯,查維斯也具體看到城市中勞動窮人的艱辛生活;這再連結上自己小時的貧困經驗,讓查維斯也更確信要致力於社會正義。

除此之外,查維斯也會參加許多的課外活動,像是:打棒球、寫詩、寫小說、劇場,以及研究19世紀玻利瓦將軍的政治想法與作為。至於在念了格瓦拉(1928-67)的「格瓦拉日記」後,他也對這位馬克斯主義者的革命家十分感興趣。

這種種的活動與閱讀,我們在事後也會看到:

一方面在像是「您好,總統」每週日早上的電視現場直播中,查維斯總統除了會與在農村或貧民窟現場的民眾、以及與電視觀眾說明自己的施政理念與作法外,也會在其中穿插著偶爾念一段詩、唱一首歌,或是講一段故事等等。這可是要有一定文藝素養的人,才能做得到。而這種會「性情發揮」的作風,也不是一般政治人物所具有的;畢竟大多政治人物,表現出來的不是太「規矩」,就是讓人覺得太「冷」、太「高」,甚至是太「呆板」。而這種的「率性」,對美國則更是如此: 直接譴責,與口頭上的對著幹! 沒第二句話好說! 或許他也如以前的毛澤東一樣,認為美國只是個「紙老虎」。
另方面,則是查維斯在這一段期間所看的書、所作的研究、所接觸的現實生活,再加上自己的反思………也逐漸為他往後「玻利瓦路線」的政治理念,打下了根基。

1974年,查維斯被選為學生代表,去秘魯參加在獨立戰爭期間,玻利瓦將軍旗下的蘇克利(Antonio Jose de Sucre)擊敗保皇勢力的「阿亞庫丘戰役」(Battle of Ayacucho)150週年紀念大會。他在現場聽到秘魯當時左翼的軍人總統:巴拉斯可將軍( Juan Velasco Alvarado)(1910-1977)的演說,深受啟發:「當統治階級變得貪腐時,軍方應站在勞工階級利益的這一邊」。事後,查維斯幾乎是讀完巴拉斯可所有的著作,他甚至可背誦出巴拉斯可一些演講的所有內容。

既然查維斯有位好朋友,而這位朋友的父親,也正是巴拿馬當時的左翼總統:托里赫斯將軍(Omar Torrijos)(1929-81),於是他也去到巴拿馬,見到托里赫斯將軍。查維斯對托里赫斯支持小農的土地改革計劃,印象深刻。而且從托里赫斯與巴拉斯可兩位執政的將軍身上,查維斯也看到:在文人政府只能服務於有錢菁英的利益時,軍人是可以出來掌控政府、為更多的窮人來謀福利。這或許也影響到他以後於1992年所發動的政變,以及幾年之後投入總統選舉。

可是查維斯卻也極度批評那前一、兩年(1973年),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支持下、搞政變而奪權的智利右翼總統:皮諾契將軍(Augusto Pinochet)。他後來也說到:「見到了托里赫斯,我成為托里赫斯的支持者;見到了巴拉斯可,我變成了巴拉斯可的支持者。可是對於皮諾契,我則是反皮諾契份子。」

查維斯於1975年由軍校畢業。他事後也回憶: 「我一離開學院,就轉向革命運動。烏戈‧查維斯在進入學院時,只是個從山上跑下來的小子,一個只想打職業棒球的草地人1。幾年後,就冒出了一個投入革命道路的少尉軍官。這個人,沒有要對誰負責,不屬於任何運動,也沒加入任何政黨;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方向。」

3)早期軍事生涯(1976-1981)
查維斯在軍校畢業後被派到巴里納斯州,作為軍方「剿匪部隊」的通訊官。當時,全拉丁美洲多少也因1967年格瓦拉於玻利維亞遭射殺,整個游擊風潮開始消退。在當地,已沒多少左翼游擊勢力的活動。也因此,查維斯有很多的空閒時間。他會參加地方棒球隊,在地方報紙上寫專欄,甚至會作為選美裁判……

有一日,他在野外發現一輛廢棄車;車上全是彈孔,車中則有一些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人的著作。其中,查維斯最喜歡的一本,是「佐莫拉的時代」(The Times of Ezequil Zamor);這可是他自小景仰的農民領袖人物。在閱讀這些書後,他更確定委內瑞拉需要有個左翼政府。他也說到:「我到21、22歲時,靠著自習已成為左傾人士」。

1977,查維斯的單位被調到安佐阿特蓋(Anzoategue),去追剿那打著馬克思-阿爾巴尼亞侯西亥路線(Hoxhaist)旗幟(後轉「毛派」)的「紅旗黨」。看到其他士兵痛打被擄獲的農民/游擊隊員,查維斯極力勸阻、並質疑軍方的做法與酷刑方式。他同時也日益批判軍方與文人政府的腐敗;他認為:石油儲存為全國帶來巨大的財富,可是窮人沒得到什麼好處;這根本不是民主的方式。查維斯開始同情「紅旗黨」,但對它採取武力的方式,也不以為然。

1977年,查維斯開始在軍中私下建立起革命運動:「委內瑞拉人民解放軍」(ELPV);希望將來在委內瑞拉能由左傾勢力來執政。這個秘密網絡,是由查維斯與數十位同袍所組成。它的政治理念,是位於右翼政府政策與極左「紅旗黨」之間;當時並無任何行動計畫,只是想能與民間左翼團體結盟。查維斯等人,也曾與一些國內著名的馬克斯主義者:門聶羅(Alfredo Maneiro)(「基進事業」"Radical Cause"創建者)、布拉波(Douglas Brovo)等人私下聚會、討論;即使大家的政治理念未必盡同。

查維斯於1977年也娶了位女工:蔻門納涅斯(Nancy Colmenares);而她在往後幾年也生下兩位女兒、一個兒子。

4)軍事生涯後期,與「革命玻利瓦運動-200」(MBR-200):1982-1991
在組織「委內瑞拉人民解放軍」五年後,查維斯於軍方內部再籌組秘密小組:「玻利瓦革命軍-200」(EBR-200);後改名:「革命玻利瓦運動-200」(MBR-200)。至於會把「玻利瓦」這名字再拉回來,主要也是因查維斯認為自己是受到委內瑞拉三位19世紀革命先驅的啟發:佐莫拉(Ezequil Zamora)(1817-1860)、玻利瓦(Simon Bolivar)(1783-1830)與羅德里蓋茲(Simon Rodriguez)(1769-1854)。而這三位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的想法與做法,也成為「革命玻利瓦運動-200」的三根支柱。

我們在此,先來大致了解這三位人物的狀況:

1. 佐莫拉(Ezequil Zamora)(1817-1860):委內瑞拉獨立後的聯邦派將軍。他認為整個社會騷動,是因為西班牙人對當地在經濟上的剝削,造成多數人生活困頓的結果。佐莫拉宣揚:小農在農耕上,需有土地擁有權;「自由的土地與自由人」;財富公平分配等。他於1848年九月武裝起義,被稱為:「主權人民的將軍」。

佐莫拉與農民站在一邊,反抗大地主。他推動:軍-民聯盟,而這也表現在有關他的一幅肖像:佐莫拉同時戴兩頂帽子,一頂禮帽(sombrero),一頂軍帽(Kepis)。

而這種「軍-民(都市窮人)聯盟」的做法,也啟發查維斯在執政後的方向。只是在1860年,佐莫拉於客赫德斯(Cojedes)被射殺。

2. 波利瓦(Simon Bolivar)(1783-1830):1783年,出生於卡拉卡斯的富裕家庭。年輕時曾在歐洲追隨拿破崙,加入他的軍隊。但是在1807年,拿破崙指令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為西班牙與其殖民地(包括委內瑞拉)的國王後,玻利瓦在卡拉卡斯轉而投入反抗活動。且於1810年爭取到獨立(「第一共和」,但沒存在多久即垮台)。

1813年五月,玻利瓦與同夥率軍隊再度出兵,爭取委內瑞拉脫離西班牙的控制,結果是成立了「第二共和」;而他這時也被尊稱為「解放者」(El Libertador)。玻利瓦再接再厲,於1821年創立那包括目前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拿馬、厄瓜多等大多地區的「大哥倫比亞」國,把大部分的南美洲組成一脫離西班牙控制、類似北方美國的聯邦,且能抗衡美國。

只是這個新成立的政府,本身極為脆弱,再加上內部各派武裝勢力的內鬥,玻利瓦只得於1828年宣布全面獨裁。到了1830年,他無法再維持整個局面,宣布辭職,準備前往歐洲流亡。途中,他病逝於哥倫比亞的聖塔‧馬塔(Santa Marta)。

玻利瓦在奮鬥一輩子、於他生命的最後,也發出:「那些投入革命的人,只是在大海中來耕地(緣木求魚)」的感嘆。(有關玻利瓦將軍的事蹟,中文方面可參閱:馬奎斯的小說《迷宮中的將軍》)。

羅德里蓋茲(Simon 'Robinson'Rodriguez)(1769-1854):當時極為傑出的哲學家,在教育、科學、政治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與見解;是玻利瓦的精神導師與朋友。年輕時曾在歐洲遊歷,80歲後回到拉丁美洲從事教育。

對於拉丁美洲的未來,羅德里蓋茲於1828年寫到:新興獨立的政府,應尋求「用自己原有的居民來殖民美洲」,要避免更多歐洲移民的突然侵入。他也擔心這些新移民,會讓本地原住民族受制於那「比老式西班牙式運作更殘暴的作法」。可是在當時,一些拉丁美洲的政府,像是阿根廷與智利,則是置之不理;它們在擔心白人成為人口少數下,大量引入歐洲人。這只會更加在消滅原住民族。

羅德里蓋茲也指出:拉丁美洲,並非指是歐洲殖民的延伸、也非北美的南半部。它應是原住民與黑奴的大陸,其次才是白人殖民者的。

而就拉丁美洲未來發展的方向,他也警告要避免模仿外國模式,要找尋自己的原創性。羅德里蓋茲也於1828年提出:新的「西語美洲,得是個原創的事務;它的制度與政府,也應是原創的。至於用來創建它們的方式,也得是原創的;O inventamos, o erramos!「沒有原創,就會失敗。」而這種種的想法,也影響到查維斯往後執政的政策。

(待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黃繼仁母校——報恩還是報仇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黃繼仁母校——報恩還是報仇
Dec 12th 2013, 09:49, by David Wong 黃繼仁

致馬鞍山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校長,及一眾親愛的學弟學妹:

本人黃繼仁,乃東華三院中小學校友,對於我母校「勤儉忠信」的優良傳統,至今銘記於心。 老師們當日慈愛的諄諄善導,建立了我平等待人,寬宏處事的原則。 離開了母校,我從未忘記學校對我的教誨與寄望,亦最後帶領我走上了保護弱勢,為公義奮戰的最前線 -- 成立了「動物地球」,致力維護動物權益。

今日得知母校有老師因私人理由而作出漠視生命的舉措、純以一己出發的霸權行為。 我錯愕不已。 而我敬重的母校竟予以配合,放下了「尊重生命,保護弱勢」的大原則,如此豎立歪風,誠大錯特錯。

我校作育英才,致力為下一代建立健全人格及正確價值觀,如今倒行逆施,為一時方便而放棄了一次好好向學生示範「身教」的機會,令我痛心難過。

我想起校歌的一段,不禁淒然淚下:

「 海天一片宏播仁風屬校遍港九
有教無類作育英才歷史最悠久
晦明風雨努力前程良機莫辜負
愛東華
愛母校
他日成才服務社會,報恩厚。」

試問,當一眾淳淳學子想起自己是「殺貓兇手」,他日又如何服務社會?
漂過腦海的,是報恩還是報仇?

1985年畢業校友
黃繼仁 敬上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蘋果日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誰在害怕路姆西?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誰在害怕路姆西?
Dec 12th 2013, 08:05, by 林兆彬

圖一

狼公仔「路姆西」在香港一掟爆紅,掀起了搶購熱潮,短時間內一掃而空,在全港的知名度爆燈,相信也不用再三介紹它了。「路姆西」現象在出現了短短幾天,不斷有新的進展,事件發展到連國際媒體也有報導,IKEA也在昨日正式將「路姆西」正式改名為「路福西」。在商業考慮的背後,究竟有沒有耐人尋味的政治因素呢?

偶然產生的風波

2013年11月,IKEA推出了這隻由設計師Silke Leffler設計的「Lufsig」豺狼玩具毛公仔,是「毛公仔助學行動」的其中一隻公仔。這隻公仔設計得很精美和搞鬼,可能是全球首隻可以吃掉「伯母」的狼公仔,單純是這個設計其實已經有潛力吸引到不少人去購買。

不論是香港、台灣或日本的IKEA網站,其實也沒有替毛公仔使用譯名的做法,相信中國內地IKEA是為了在內地營銷得更成功,希望利用中文譯名達到品牌本土化,吸引最大的消費群,才會使用中文譯名。

香港IKEA的網頁從來也沒有顯示過Lufsig的任何中文譯名,只是有香港網民在12月初,於中國大陸IKEA的網站發現了原來其內地譯名竟然是廣東話粗口「老母X」的諧音,因而引起了一連串的「路姆西」現象。雖然香港出售的Lufsig並沒有使用內地的譯名,但生產說明標籤卻印有「路姆西」這個名字,筆者相信內地IKEA是沒有心的。

在誤大誤撞之下,這隻擁有廣東話粗口諧音名字的狼公仔,其笑點吸引了社運人士的注意。在12月7日,「路姆西」一掟爆紅後,成為了香港社運界反政府的象徵,與「倒梁」、「反政府」、「爭取普選」等社運概念結合。有人將狼公仔比喻作「梁振英」,也有人將「伯母」公仔比喻作「香港人」、「長者」甚至「林鄭月娥」。透過掉或吊這隻公仔,渲洩對香港政府的不滿。同時,「路姆西」也成為了潮人玩物,不論是社運界還是娛樂圈人物,都參與這鼓熱潮,都爭相在網上展示這隻公仔,其宣傳效果勝過買一萬次電視廣告。

路姆西可以燎原

雖然很多購買「路姆西」的人,只當「路姆西」是啤啤熊公仔般玩耍,並不是因為倒梁或反政府,但對當權者來說,今次件事可以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警號現象。社運界或泛民政界發動倒梁運動已經一年多,叫喊了「梁振英下臺」無數次,但這個政治運動早已經到了樽頸位,梁振英的民望就算不斷下跌也不會讓他下臺。

而「路姆西」這個公仔的出現,為香港社運界加添了新的推動力,在互聯網和傳媒吹棒之下,變相是在替「倒梁」、「反政府」甚至「爭取普選」宣傳,因為相信所有認識「路姆西」公仔的人,也會瞭解它所蘊含的「故事」。這種可愛的軟推銷,無疑會令傳統的社運資訊更加入屋,將抗爭理念融入文化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12月7日掉「路姆西」的同時,發生了曾俊華誤中雞蛋事件,所以,「路姆西」或許成為了「香港人抗爭升級」的標誌。那就像元朝的時候,劉伯溫在月餅裡面藏紙條,把起義的消息傳開去。六、七百年後的今天,透過宣傳「路姆西」,就好像宣傳反政府的訊息。看見「路姆西」,潛意識地便會想起了「倒梁」、「反政府」。

上述的這鼓傳播力實在是不容忽視,事件發展到國際媒體也有報導的地步,若果說已經觸動到當權者的神經,也不足為奇。美國、瑞典、英國、台灣等地的新聞也有報導「路姆西」被搶購一空的現象,又解釋了「路姆西」的發音跟廣東話方言近似,又指狼就是梁振英的花名,代表他「不可信」和「狡猾」;又介紹了本港政治背景,包括梁振英的僭建醜聞等。這就好像替倒梁人士免費在國際間多份報章上登報,表示香港人不滿梁振英,讓「家」醜外傳,向中共施壓。

商業考慮?還是政治考慮?

IKEA與對事件的回應和做法,實在耐人尋味。當香港網民發現了粗口諧音的笑點之後,香港IKEA曾經在12月2日在facebook上回應,澄清香港分店並沒有使用大陸的譯名。而在12月7日,當「路姆西」被掉向梁振英、搶購潮開始出現,香港IKEA網頁曾在12月8日寫著會把路姆西下架和不會補貨

之後,IKEA態度改變,稱傳出下架只是誤傳,IKEA內部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當搶購一空之後,IKEA在12月9日與10日於facebook上感謝市民對毛公仔助學行動的支持(圖一),但說「路姆西」要1月才有貨。筆者當時感到奇怪,搶購潮應該會為IKEA帶來大量商業收益,作為老闆應該非常高興,為甚麼不立即從琛圳或廣州的IKEA搬運數千隻「路姆西」來港補貨呢?為何要等到1月才有貨呢?這一點讓筆者開始懷疑,當中可能有超越商業收益的考慮。

在12月11日,香港IKEA facebook的一幅宣傳圖,已經沒有「路姆西」了,只剩下「伯母」,代表「梁振英」的狼已經不見了(圖二)。同日,IKEA瑞典總部發聲明宣佈修改中國內地IKEA的中譯名為「路福西」,並為譯名涉不雅用語、引起的輿論致歉。聲明中更指「從未以產品名稱,反映任何政治或宗教取向。」這就反映出IKEA道歉的主要對象,其實是中國內地政府。

IKEA此舉即是為改錯名而引起的政治風波向中共致歉,這作法無疑是「聰明」的商業和政治決定,十分「識做」,以免影響IKEA日後在內地的商業發展。同時,IKEA中國內地網站急急將路姆西公仔已標上新名路福西,協助封鎖消息,以免內地網民得知,原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之內,竟然也有人向高官掉雞蛋和公仔示威,防止內地人有樣學樣。


圖二

撲滅了一場外國風波

當「路姆西」現象發展到連國際媒體也有報導的地步,這件事已經上升為國際層面的政治事件。IKEA連日來的做法,究竟當中有沒有受到中國或瑞典政府的政治壓力呢?暫時沒有人知道。

但翻查資料發現,中共政府與瑞典政府原來是老朋友。早於1950年5月起,瑞典是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於1957年,兩國簽署了貿易協定。難怪瑞典IKEA總部也要急急修改譯名,並更新內地IKEA網站,以免損害兩國之間的關係,這或許是出於IKEA的自我審查,而不是受到壓力。

果然換了公關

港共之首梁振英,昨晚也透過其網誌,登出了一張與「路姆西」的合照,一邊自嘲、「挑機」,一邊企圖建立「路姆西熱潮是因為香港熱心慈善」或「路姆西熱潮並非因為反政府」話語權,嘗試為「路姆西」去政治化。翌日,文匯報亦報導了一篇題為「撐助學狼公仔 CY行善兼氹女」的新聞,宣傳這個訊息,又讚揚梁振英毫不介懷。

深深明白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中共,對任何有機會動搖到中共統治的人和物,也會及早消滅於萌芽之中,那怕只是一隻毛公仔,沒有人民授權的政府都是懼怕人民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雞蛋和心理上的墻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雞蛋和心理上的墻
Dec 12th 2013, 05:40, by 山中

圖為編輯所加

早幾天才說了,「當別人和我們一樣痛恨我們所不喜歡的東西時,我們就會很高興地贊同他們的意見,並且以錯為對」,看來這真是千古不易的道理。人民力量劉嘉鴻表示,「擲雞蛋行為並非暴力,因雞蛋的殺傷力不大 ,但可以表達人民對政權的不滿,對領導者作出侮辱……有意圖傷害別人,才算是暴力行為,例如是投擲石頭……」就是以錯為對。

首先,暴力行爲並不是有意圖才會成立,假如一樣行爲沒有特定意圖但有特定對象,而行爲導致他人受傷害,這就已經算是暴力了。重要的是,行爲是否帶有攻擊性,如果進行行爲的人沒有預料到他的行爲會製造任何傷害—沒有使用暴力的意圖—他可能只是想不到而已,所以衡量的標準是結果而不是意圖。假如蛋殼碎片刺傷眼球,或者蛋漿走進呼吸道,這都可以引起一定的傷害。至於擲石頭,假如是對方是坦克車,我相信沒有人會說這是暴力行爲。「暴力」或應否「受譴責」,要看具體情況和力量的比例。

這並不代表擲雞蛋行為必然要受譴責或說它必然是暴力,只是要説明思考一個問題需要一套與事實一致的準則;因爲覺得它不需受譴責或不是暴力而去扭曲邏輯與事實,就是以錯誤的想法去改變自己的思維,就會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因而逐漸失去辨別對錯的能力。思考問題的方法是根據事實去推斷,而不是先為自己設定立場在去根據立場做出結論。

至於擲雞蛋行為是否要受譴責或暴力,我認爲這是一道沒有意義的題目。擲雞蛋本身並沒有意義,因爲它不會產生任何事實上的改變,產生傷害的機會率很低,充其量只是表達了投擲者個人對某些政府官員的不滿,宣洩一口鳥氣,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效果。或許更會有反效果:反對政府的依然反對政府,但支持政府的就有藉口團結一致,共同譴責「暴力行爲」。聰明的做法是不讓他們有這個口實。

使用武力對抗暴力的政權(注意,武力與暴力是兩回事),這行爲在「道德」上並不是錯的,如果除了武力之外沒有其他方法抵抗政權的暴力,也沒有其他有效改變現狀的渠道的話。但要考慮是否進行武力對抗,就要考慮現實條件是否可行。假如政權有龐大的軍隊、現代化武器,要憑空組織武裝集團進行對抗,就只有送死的份,不會改變什麽。在這時候所需要做的,是營造時勢,或許將來有空間容許有效的組織,或許時勢的力量就能改變狀況,不需要使用武力:要說使用武力的對錯,原則上是否合理,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再者,就算要擲,也要看準目標。如果是為了香港的民主而擲,坦白說,這完全是搞錯了對象。香港政府對民主選舉是完全沒有決定權,一個極權的政權不可能讓權力範圍中的某個部分有真正的民主,這是香港與澳門都在面對的政治現實。

劉嘉鴻也提到「管治成本」這個最近很多人經常使用的詞,我實在是看不明白它要表達的是什麽。成本是經濟學常用的概念,有時是用來表達下決定時需要考慮什麽不利因素的語言捷徑,而考慮成本就必須同時考慮收益。用這個的角度去想,提高「管治成本」就等於降低「管治的淨收益」,等於降低「管治效率」。換一個容易理解的説法就是「使政府難以執政」,爲什麽有這麽直接易懂的概念而不用?

更重要的問題是,降低管治效率/難以執政,對反對派、民主派有什麽好處?你可以因此取而代之?如果是在民主的政治體中,或許這可以說得通,但你所需要做的不就是建立民主的政制嗎?反對派所需要做的,是「挑戰政府的合法性」:不民主的政府就是不合法的政府,因爲它缺乏民衆支持和認同的根基,就這麽簡單。搞不清概念就會產生「妄心」,阻礙你做出適當的行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專訪嘉道理專家高保然: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應以安置取代槍殺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專訪嘉道理專家高保然: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應以安置取代槍殺
Dec 12th 2013, 04:09, by 劉軒

圖: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 Crow)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野豬」這種野生動物,罕有地被熱烈討論及關注,除了「香港野豬關注組」成立之外,Tommy仔事件也多次佔據主流媒體重要版面。事實上,這些年來,野豬在一般市民心中早已留下「常在市區出沒」、「會襲擊人」的印象,漁護署甚至有兩隊專責的野豬狩獵隊射殺野豬,為市民「除害」。然而,野豬真的如此危險?人類不能與牠們和睦共處嗎?獨媒訪問了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 Crow),他指出,「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跟人一起住的狗也會咬主人」,並認為要真正解決野豬問題,應從教育開始。當記者問到近日隆亨邨的野豬問題時,他更認為,如果野豬真的太接近民居,在沒有其他方法的情況下,應以「重新安置(relocation)取代槍殺」去處理野豬問題;而遇上野豬,只需要保持冷靜,給予牠們空間,便不會有危險。以下是訪問摘要:

boar01
圖:嘉道理農場內有一對野豬兄弟,2003年於農場的山間下水道被發現與母親失散。

問:獨媒記者 高:高保然

市民應停止餵飼

問:早前獨媒報導,大圍隆亨邨有野豬出沒,有接觸過野豬的市民表示野豬溫馴可愛;亦有市民以野豬為寵物(Tommy仔事件)。人類和野豬能夠親密相處嗎?

高:必須強調野豬是野生動物,雖然不會主動襲擊人,但也有潛在危險,市民應與牠們保持距離。野生動物一旦感到受威脅或受驚便有可能進行攻擊,野豬體型龐大,體重可達100公斤,若發生碰撞相當危險,人類要保持警覺。

問:隆亨邨的居民會給野豬食物,這個做法有問題嗎?

高:居民不應餵飼野豬,應該讓野豬回到自然環境,恢復生態平衡。牠們現在會來是因為這個地方容易覓食。如果沒有人再給牠們食物,牠們就會另尋他處,返回自然。這是牠們的歸宿。如果我們想看這些野生動物,我們應該要到牠們的棲息地去看,應該去郊野公園,而不是讓牠們來到我們生活的地方。

重新安置比射殺可取 無數據指香港野豬數目過多

問:日前有野豬狩獵隊前往隆亨殺豬,遭保育人士及街坊反對,有意見提出「重新安置野豬」,將野豬遷離民居,你認為可行嗎?

高:「重新安置」即要打麻醉槍,這種方法能安全捕捉及遷移野豬的機率非常小。在捕捉過程中,若野豬太過驚慌、受壓,有可能引發捕捉後肌病(capture myopathy),導致死亡。嘉道理農場便曾有一隻野豬,在例行檢查中,因注射麻醉劑時太過激動而死亡。不過,遷移野豬的確比射殺野豬可取,此做法即使困難,仍值得探討。我們應尊重香港的野生動物,牠們和我們一樣有權住在此地,我們有責任學習與自然共處。

問:野豬狩獵隊以射殺野豬為唯一任務,「香港野豬關注組」曾經質疑,根據國外經驗,射殺野豬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野豬繁殖率太高,為了減少野豬數目,便進行射殺。香港現時是否有過多野豬?

高:目前相關的數據並不詳盡及全面,只知道香港野豬主要分佈在新界東北地區。確實的野豬生態統計,包括準確數目及分佈、平均存活率、生活習性等,都是沒有的。

boar02
圖:野豬會翻鬆泥土覓食。

野豬不會主動襲擊 遇野豬應冷靜讓其離開

問:大眾一般認為野豬危險,會襲擊人類,這亦是狩獵隊殺害野豬的一大理由。野豬真的那麼危險嗎?

高:一般而言,野豬不會主攻擊人,除非牠們感到害怕或被威脅,才有可能作出自衛的行動。野豬感到害怕和緊張時,會發出巨大的聲音,而事實上,牠們不會立即進行攻擊,反而會首先嘗試逃走。

問:市民一旦在城市或鄉郊遇上野豬,該如何呢?

高:市民遇到野豬時,應保持安靜、冷靜,不應追趕野豬,或對牠們大聲叫嚷,嚇唬牠們,因為會刺激牠們會採取保護措施。只要給予牠們空間逃走,根本不會受到傷害。記住,我們正在入侵牠們的領域,所以我們要把空間留給牠們,慢慢安靜退後,讓牠們繼續日常活動。大多數時候,野豬害怕人類,希望遠離人類,只想回到自然,因此只要給予牠們空間離開便可。不過,遇見野豬媽媽帶著小野豬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這個時候的野豬是最有保護欲的。

狩獵野豬一度屬違法

根據1984年的《華僑日報》,當時港人漸漸意識到應保護野生動物,政府立法取締狩獵活動,不能傷害野豬。其中一段寫道:「香港自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起也禁止打獵。新界偏僻村落的居民連野豬都不能打。野豬則自由自在隨意在田裏打滾,吃蕃薯和合時的鮮橘子。只有警察才有權殺野豬。」

隨著城市發展,高樓大廈不斷向鄉郊延伸,野豬生存的空間愈來愈少。無處容身的野豬,被困在城市建設中,人類誤解牠們,以為牠們必然危險,竟批准一度屬違法的「狩獵」將之除去。高保然提醒我們,野生動物不一定會主動攻擊人類,人類應反省與自然的關係,學習尊重自然,因為我們其實是入侵野豬生活的外來者。當局亦需帶頭教育市民,並以較人道及合法的方法安置野豬,而非隨便射殺。

記者:劉軒、宋宇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從《爽報》停刊探討香港免費報紙的空間是否飽和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從《爽報》停刊探討香港免費報紙的空間是否飽和
Dec 12th 2013, 04:19, by 麥馬高

自第一份免費報紙《都市日報》在2002年4月15日在香港發行,免費報紙在港發行的歷史至今已有近十一年,而自爽報於今年10月21日停刊後;香港的主要中文免費日報回到目前只有四家的局面。然而,《爽報》的停刊除了意味著壹傳媒集團正式退出香港免費日報市場外,某程度上亦説明香港免費報紙的空間已經飽和;本文將作分析之。

免費報紙和收費報紙的不同在於前者講求印數,印數便等如發行量,只要送到派發點便可以送到讀者的手上。後者則是銷量主導,讀者需要付出真金白銀去購買。簡而言之,免費報紙能佔有市場空間的多少,完全取決於出版機構的財政能力及廣告市場的收益利潤。只要印數多,讀者亦隨之而增加。廣告商基於報章的印數可觀,能覆蓋更多的人數時,投放的廣告金額也拾級而上。當廣告收入漸多,報章也自然能夠加大投入。

而《都市日報》在香港短短幾年間已站穩陣腳,並獲得盈利,隨即引起了其他投資者的興趣。《am730》及屬於星島新聞集團旗下的《頭條日報》亦在2005年分別創刊,希望能分庭抗禮之餘,更可以在廣告收益上分一杯羮。這時的免費報紙市場為三分天下,但值得注意的是,《am730》原計劃於7月30日創刊,不過頭條日報後發先至,搶先在7月12日創刊。此舉甚至可說是奠定了它今天成為第一大免費報紙的基礎,亦成功佔有了大部份的廣告市場。

《頭條日報》的「成功」原因之一在於有《星島日報》作為其編採後盾,資源充足;自然一撃即中。其中根據香港出版銷數公證會2013年第一季的報告,《頭條日報》的發行量高達85萬份,比2005年創刊時的40萬份翻了一翻;而《am730》及《都市日報》現時每日平均發行量則同為約40萬餘份。後來,同樣以母公司《經濟日報》作支持的《晴報》於2011年7月27日創刊,現時每日的發行量為50萬餘份;《爽報》在2011年9月19日創刊時聲稱發行量同為80萬份。換言之,當時市場上共有5家免費報紙,發行量近290至300萬份。

但問題來了,到底市場能否承受多達5家免費報紙? 免費報紙經歷了鼎足而立的六年後,《睛報》及《爽報》的新加入,在廣告的客源上已較為輸蝕。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加上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在近年更為普及下,閱讀實體報章的人有下降趨勢。而手機應用程式更搶走了免費報紙的廣告客源。壹傳媒印刷媒體行政總裁葉一堅在爽報停刊後便曾表示,停刊其中一個原因為當初無法預料使用手機收看新聞的潮流如此強勁,搶走了不少廣告。

再者,爽報停刊是因為定位不清晰鮮明。在上月舉行的中大新聞獎講座中,題目名為「免費報紙趕絕收費報紙? 」 ; 幾位免費報紙的行政人員也分析了爽報的停刊原因。《經濟日報》社長麥華章指出其所屬的收費報紙《經濟日報》以財經路線為主,同一集團的《晴報》則以中產及中下層人士為主,含較多的娛樂新聞內容。有學者亦曾分析,免費報紙的新聞內容相若,而母集團所提供的資料亦雷同。所以要避免被取代或淘汰,便要定位清晰。《頭條日報》行大眾路線,內容亦較豐富,《am730》以新穎版面及專欄見稱,所以至今仍站得住腳。

星島新聞集團行政總裁蕭世和便認為,《星島日報》行的是中產路線,同屬集團旗下的《頭條日報》主打大眾市場,兩者並無重疊。他又用飲食集團為例,集團既經營較高檔的飲食,又經營快餐店;兩者沒有衝突。他認為《爽報》最終要停刊,因為感覺和《蘋果日報》十分類近,無疑是自己搶自己生意。浸會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爽報》停刊的原因係它和同一報系的收費報紙的產品、廣告和讀者群均相同。加上兩者無清晰定位造成惡性競爭,發展互相受壓。

《am730》創辦人施永青在會上亦斷言,若有人再投資傳媒,也沒有人敢再做一張新的免費報紙。此外,三位管理人員都一致認為,綜合性的免費報紙更是最為窮途末路。因為內容及路線不鮮明,很難打進固有的讀者群及市場。總括來説,在原有的三家免費報紙已站穩陣腳後,爽報定位及路線不清晰加上廣告客源及收益受先天所限,可見免費報紙的空間已經飽和。爽報的停刊說明了免費報紙市場已經飽和之餘,亦宣示著免費報紙的市場已經進入另一階段,市場上的免費報紙企業會吸取爽報的失敗經驗;在內容、廣告和行銷等上對症下藥。

參考資料:

柯達群(2009)。《港澳當代大眾傳播簡史》,香港,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頁184-186

莊太量、陳少敏(2012,02)。〈探討香港中文免費報業的市場〉。傳媒透視,2頁 8-9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假如我是路姆西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假如我是路姆西
Dec 12th 2013, 02:41,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怒逗張 https://www.facebook.com/theconcordia

是咁的,我個名叫做路姆西,係一隻公仔,相信呢期大家對我都唔會陌生。人怕出名豬怕肥,公仔更怕被嫌棄,大家做公仔都係想俾人追捧,想帶俾人歡樂,但係當全世界買我返嚟都係為咗要吊我嘅時候,我真係忍唔住要講返聲「喊出嚟」。

果晚,我望住我手邊個阿婆,我食唔落飯,我食唔落呢個要一齊陪我比人吊既阿婆… 究竟係邊個幫我地改個咁既名?

我望住民望直插既CY,我望唔透,我望唔透你哋啲人點解要吊我?我同你哋無冤無仇,就係因為我個樣比較CY比較樣衰你哋就要吊我黎影射佢?就係因為我個名夠好吊你哋就要虐待我?我明明冇做錯,明明錯果個係果隻CY,明明我靚仔有型過佢咁多,明明應該比人怒吊果個係佢,點解你哋要攞我嚟出氣?

你哋唔係以為真係靠吊下路姆西就可以解決到個問題下話?你哋仲想搞到幾多隻路姆西?

唉最慘既係,作為一隻路姆西周街比人吊已經驚變鬆架啦,啲棉花,家陣仲要比CY放埋上佢張檯度影我路姆西,真係咩架都比人丟曬。明明就係因為佢我先會比人係咁吊,家陣就想借我過橋扮曬親民咁款,厚顏無恥果然天下無敵。定係佢根本係度攞我嚟耀武揚威話俾人知你哋啲香港人同我路姆西一樣,都係任佢吊掉丟。

仲有你哋,係呀你哋班HiHi呀,你哋根本冇理過社民連掟我果單嘢!經過此役之後,我已經由一隻普通嘅路姆西升左上神枱,成為咗一隻帶有革命色彩嘅路姆西!你哋呢啲唔關心政治嘅人,淨係識得盲目跟風,你哋根本唔明咩叫吊路姆西,你哋唔配擁有一隻路姆西。我係一隻擁有立場嘅路姆西,唔係俾你哋攞嚟晒自己有幾羊群心理,甚至炒賣我!周街都有路姆西,連你阿媽都有路姆西啦,你再炒賣我嘅話我只可以懷疑你腦有問題。

太過分啦!若然係為咗政治獻身的話,我都願意日夜俾人亂咁吊亂咁掉,但係你哋點可以玩完人哋之後繼續若無其事咁對住呢個社會架!你吊完我,用我路姆西打完個丁之後,可唔可以為社會做番啲嘢?你掉完我,威完之後,可唔可以多啲關心下個社會?

我唔想做隻人云亦云嘅路姆西,就算係路姆西,我都要做隻有意義嘅路姆西!如果冇意義,同隻咸魚湊西有咩分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三跑」真相——千億碳成本誰埋單?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三跑」真相——千億碳成本誰埋單?
Dec 12th 2013, 02:42, by 黎廣德

民航業發展導致溫室氣體排放上升是加劇氣候變化的元兇之一,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全球壓力下,今年10月國際民航組織承諾從2020年起,民航業的增長再不能令碳排放量增加,因此同意建立碳交易市場,意味機場和航空公司未來的每一步發展,均須為每一噸額外碳排放付出成本。

香港機管局過去對此一直迴避,令社會大眾蒙在鼓裏。「社會代價及回報評估小組」(下稱「評估小組」)與英國專家合作,為第三條跑道的碳排放和社會代價進行科學化評估,並把研究方法和成果全盤透明地公諸於世。

為了作出精確預測,評估小組根據國際通用的方法,以「四部曲」方式進行評估:

一、選取方法學
評估小組決定採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責委員會」(IPCC)建議的航運碳審計「第二級模式」,即按照將來不同型號航機的預計升降量,以由下而上的方法計算未來每班航機產生的碳排放量,滙集成為碳排放總量;這是所有方法學中最精準而又可行的方法,因為IPCC的「第一級模式」依靠機場的總用量估算,這會流於粗糙;而「第三級模式」則須要預知未來幾十年的航班編排,實際上並不可行,因此一般只用於評估過去已發生的碳排放。

二、選定航機升降量數據
評估小組採用機管局2010年公開的顧問報告數據,再利用香港民航處公布的資料更新部分過時的數據,推算出第三條跑道由落成至2061年間的飛機數量、型號和航程;根據國際慣例,離境航班全段航程的碳排放會計算在內,但不計算入境航班,以免重複。

三、確定各型號航機的耗油量和碳排放量
IPCC提供各種型號民航機的基本碳排放和耗油量數據,鑑於科技不斷進步,推算時已參考多份國際研究的預測,假設燃油效率逐年改善,從現今至2030年後的每年耗油量將減少1.04至0.87%不等。此外,根據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預測,航班操作效率將持續改善每年的0.279%,生物能源佔整體能源用量則每年增長0.112至0.425%不等,從而推算出每年因第三條跑道而增加的離境飛機在「降落及起飛階段」和「巡航階段」的碳排放量。

由於IPCC未有A380及B747-8這兩種型號機種的耗油數據,儘管這兩款機種到2030年將佔香港航運市場4%,評估小組採用保守取態,乾脆不考慮它們的排放。對於航機釋出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溫室氣體,評估小組參照英國的顧問報告,採用「輻射驅動力指數」為2.4,從而把航機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全面計算在內。
結果顯示,如果按照機管局提供由2017-2061年的數據,因第三條跑道而引起的碳排放總量為2.2億噸,如果假設第三條跑道到2023年才投入使用(機管局尚未提供官方修訂數據),碳排放總量則為1.7億噸【表】。

四、估算碳價格
未來每噸碳排放令社會付出的代價是高是低,既取決於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影響,亦取決於減碳技術的效率如何演變,因此專家預測的幅度可以相差很大。至今最全面的預測,是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部2009年發表的報告,它包含由2008至2100年的高中低三組數據,由於香港並無碳交易市場,所以評估小組採用報告的「非交易碳價格」,以及英國財政部建議的貼現率(首三十年為3%,其後為2.57%),推算出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成本。從【表】中可見,因第三條跑道引起碳排放成本(以2013年價格計算的淨現值),由最低約1200億元到最高約6500億元。

社會代價 市民支付

究竟這些「以千億元計的天文數字對香港市民有何意義」才是關鍵所在。

首先,是社會損失的代價。上月,超級颱風「海燕」肆虐菲律賓,令五千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逾千億港元。香港天文台推算,維多利亞港的平均海平面到本世紀中至世紀末,將升高0.4至0.8米,一旦遇上颱風吹襲,沿岸地區受風暴潮的威脅亦大增,估計有如1962年颱風「溫黛」帶來超過兩米海水上升,將由五十年一遇,到2046年就縮短至五年一遇,到世紀末更加密至二年一遇。不要小看這個變化,每五十年受災一次的地帶尚值得正常投資使用,每兩年受災一次的地帶便須永久撤離。

第三條跑道的碳排放,正是令社會損失加大的「貢獻」。雖然我們難以認定哪一班航機的碳排放導致哪一場風暴損失,但聯合國全球三千多名科學家的研究已確認兩者之間的關係,所以機管局今天的取態,意味「航空業賺錢,香港人埋單」,況且埋單的市民必然是自我防護能力較低的弱勢社群,例如處於低窪地帶的大澳、流浮山或新界北居民、無家可歸的露宿者或須戶外工作的工人階級。
其次,是社會補償的代價。如果要令社會損失不會因第三條跑道而增加,便須設法減少相等於全港約五年總量的兩億噸碳排放。除非香港人願意因為一條跑道而集體冬眠五年,停止所有經濟活動,否則便要付出額外成本,例如支付更高電費來購買清潔能源、承擔安全風險多用核電、更換屋宇設備提高能源效益、花錢加快購買電動車和電動巴士等等。無論這些支出表面上由政府、電力公司、發展商或巴士公司承擔,最終都是由香港人付鈔。

推展手法 令港衰敗

最後的選項當然是由民航業直接支付碳排放成本,利用購買碳信貸的方式抵消額外的碳排放,例如在四川植林吸收二氧化碳,相等於每噸成本一百元;或在印度興建風電站取代煤電廠,每噸減碳成本需二百元,航空公司可以通過有正規認證的碳交易市場購買「碳信貸」,抵消每班航機的碳排放,這正是國際民航組織的承諾,但香港機管局和航空公司至今隻字不提。

特區政府的取態至為關鍵,因為她只有兩個政策選項:一、要求航空業為碳排放成本埋單;二、強迫香港市民埋單。若是前者,航空業須說清楚它們是否願意負擔、如何支付碳成本?若是後者,政府便須重新考慮為第三條跑道投資過千億元究竟得到正回報還是負回報?如果碳排放成本是6528億元而淨經濟收益是5419億元(見【表】),香港人便可能倒貼1109億元;這還未計算其他因污染、海洋生態或公共健康損失所引起的代價。

公民團體一直希望社會對第三條跑道項目能有理性持平的討論,但至今為止有兩點非常失望:一是政府意圖置身事外,把公共政策下放予本身有利益衝突的機管局;二是機管局運用公關技巧,定期發放有利項目的「研究結論」卻不提供客觀數據。這些招數或許能令傳媒團團轉,官員又可不用「上身」,但肯定會削弱當權者與民間的互信,更容易誤導市民,令民怨到了「忽然覺醒」的階段才爆發。這種「走精面」的推展項目手法,徒令香港衰敗。

正值一代偉人曼德拉辭世,或許大家可以細味他生前的一段名言:「優秀的領袖敢於投入坦誠而徹底的辯論,因為他知道雙方最後必須走得更近,變得更強。如果你傲慢、膚淺或無知,這種想法便會離你而去。」

社會代價及回報評估系列.之三

作者是「社會代價及回報評估小組」召集人

*香港地球之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及獨立智庫公共專業聯盟牽頭和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合作,為香港首次引進《社會代價及回報評估》(SROI),探討第三條機場跑道的利弊。

圖來自《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工程師真心膠!曼城雙手奉送小組首名俾拜仁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工程師真心膠!曼城雙手奉送小組首名俾拜仁
Dec 12th 2013, 02:52, by 足球群英傳

比歷連尼計錯數,全隊曼城都矇然不知。

曼城領隊比歷連尼有「工程師」的外號,因為他真的唸過工程。根據筆者身邊的朋友,做到工程師的,數學水平應該不會太差,否則靠他們起樓就死得人多!

也許比歷連尼當領隊太久,忘記了大學所唸的東西,竟然連加減數都計錯,導致曼城沒有在星期二對拜仁慕尼黑的歐聯分組賽中乘勝追擊,結果爭不到小組首名,只能以次名出線。

這一場歐聯相當精彩,拜仁主場領先兩球,但曼城踢到62分鐘就反超先3:2。若以該比數完場,拜仁與曼城同得15分,由於曼城對賽成績較差,所以只能得次名。

首名與次名的分別有多大?只要曼城入多球,贏4:2,他們便可以得到首名!在首循環,拜仁作客贏曼城3:1,有3個作客入球,如果曼城今場贏4:2,兩隊的對賽就會打成5:5平手,而曼城有4個作客入球,比拜仁多一個,所以會以較佳對賽成績,力壓拜仁排首名。首名與次名就是一個入球的差距!

首名出線,曼城就可以避開很多強隊,很可能面對利華古遜及奧林比亞高斯等實力較差的球隊。次名出線的話,曼城很有機會要對巴黎聖日耳門、皇馬、馬體會等勁旅。首名與次名就是奧林比亞高斯與皇馬的差距!

落後兩球下攻入3球,那時的曼城氣勢如虹,要入多拜仁一球不是難事。這時候,比歷連尼要求換人,尼格度上場,換走大衛施華。將中場發電機換走,換入中鋒打雙箭頭,都可以理解。然而,88分鐘,他竟然換走迪斯高,將防中的魯迪維爾派上陣!在應該全民進攻的時候,比歷連尼沒有換入阿古路,更加派多個防中入場,究竟他在想甚麼?


曼城辛辛苦苦贏到3:2,差一球就小組首名,但比歷連尼就叫隊波收油!

最後,曼城未能入多球,只能以3:2擊敗拜仁,對賽成績以4:5不及對手,只能獲得小組次名。正當球迷摸不著頭腦之際,比歷連尼賽後記招解話,令人啼笑皆非!

比歷連尼說:「如果我們可以入到第4球,我會很興奮,這個也是我叫阿古路熱身準備的原因。不過,由於大衛施華剛剛傷癒,所以我首先把他換走。如果我們可以攻入第4球,我應該會將阿古路調入場。小組首名重要,但不要最重要的,始終下場聯賽還要硬撼阿仙奴。再者,要贏拜仁3球差距,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看完比歷連尼的話,筆者恍然大悟,原來他以為曼城要贏到5:2才可以反壓拜仁出線。比歷連尼的想法是,當領先3:2時,他覺得還有兩球差距,射成5:2的難度太大,倒不如繼續收起阿古路,留力對阿仙奴,若果曼城突然贏到4:2後,他才會派阿古路上場一博!

簡單來說,比歷連尼計錯數!以為贏5:2才得首名,但事實上4:2就可以。占士米拿的訪問證實了這一點,「不能成為小組首名,我們都有點失望。我們全部人都不知道4:2就夠數,以為要5:2才可以反壓拜仁。真心老實說,我們以為要5:2。」

筆者只可以講句,曼城真心膠了!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樂評:Noughts and exes —《Noughts and exes》(2013)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樂評:Noughts and exes —《Noughts and exes》(2013)
Dec 12th 2013, 02:54, by Bitetone

NOUGHTS AND EXES –陽光明媚
廠牌:INDIE
類型:FOLK ROCK
格式:CD
發行日期:2013年9月14號
評分:8/10

本地獨立folk rock樂隊Noughts and exes是一隊形象鮮明的樂隊,過目不忘的旋律,優美的旋律,豐富的編曲,而今年他們在時代廣場進行了快閃行動,是次快閃不單令一首《Hearts》為廣大市民熟悉,更讓隔著螢幕的觀眾也能感到現場的熱情,讓不在場的也想親身參與,而樂隊在不久前正式推出第三張十碟《Noughts and exes》。

主打歌《Hearts》,鮮明的節奏,folk-rock的風格,是全碟最活力的歌曲,隨心而行,才能忠於自己,跟下來的從陽光明媚的《Hearts》轉為涼秋的《Seasons》,拍子稍為加快,Joshua唱著「I never look back down」好像提醒我們不能阻止時間的流逝,向前看,點綴的響鈴聲和提琴把帶點悲感的意境襯托起來,《In The Eyes》的木結他riff把《Seasons》的秋意延續,主題則換成秋天的愛情故事,歌詞也寫得生動有電影感,如「Here You're masquerading / But a look betrays the lies」,女聲Alix Farquhar令幻想更立體。

《Whole》女聲與男聲平排,增加氣勢,其中的music break的bassline更是驚喜,《Collisons》以結他riff為主旋律,女聲和男聲互相對唱,是一首可聽性甚高的ballad。《The Silent Offender》則讓我想起早期的Norah Jones,偏向country的風格,清者自清的題材讓人反思。一首清唱的《seconds》為分水嶺,帶來下一首《Lovely Day》,挑皮的節奏,Joshua與Alix激動的演釋,為大碟帶來第二個高潮,而《On And On》是碟中少有的慢版folk song,教我們去live a life,不論甜與苦,just enjoy and endure,不是說教或者營造悲傷的氣氛,而是讓人深思的vibe,其後的《The Beautiful Space》為我帶來平靜,把腦袋清空後承接尾曲《…At Best》,長達7分鐘的歌曲風格返回像《Seasons》和《In the Eyes》的氛氛,大合唱的部份為專輯留下一個深刻的結尾。

相比3年前的大碟《The Start Of Us》,最新推出的同名大碟無論在folk rock的味道更濃厚,音樂上也非常完整,富活力和陽光明媚的《Hearts》和慢版folk song如《The Silent Offender》的耐聽性高,題材注重著個人內在與四周環境的感受,具活在當下的意味,要享受/感受每一刻。

- HIPPO GLORIA

首選: 《Hearts》

《Hearts》Noughts and exes在時代廣場快閃活動

Tracklist
1 .And So It Goes…
2. Hearts
3. Seasons
4. In The Eyes
5. Whole
6. Collisions
7. The Silent Offender
8. Seconds
9. Lovely Day
10. On And On
11. This Beautiful Space
12. … At Best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