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2013香港傳媒音樂頒獎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2013香港傳媒音樂頒獎
Dec 14th 2013, 15:33, by 沈太太

年尾,想寫一篇有關香港傳媒音樂頒獎。

2013新城勁爆頒獎典禮,口號是「绽放綠色音樂力量」。全球暖化對流行音樂工業影響深遠,音樂人跟北極熊的命運懸在一線。 北極熊無處覓食,音樂人搵食艱難、北極熊數目 未來45年急跌一半 ,入職音樂行業新秀買少見少。由於北極熊及音樂人愈來愈難覓食,未來或需要採用人工餵飼北極熊,及推出音樂人惜食計劃,以作保育。綠色音樂力量,建議持續發展項目:無添加女歌手,有肌男歌手,減廢音樂節目,金曲循環再用及唱片公司低能耗、高效率搵錢方案。

樂壇第二張成績表,大會主題:叱咤一把火,跨越1/4个世纪。2013 把火的事何其多: 天天動聽跨越境外IP限制破解麻煩多多,有無搞錯又買唔到XX演唱會飛 ,有無搞錯點解賣唔晒呀XX啲演唱會飛 ,神也把火「甚麼时候開始我們不用眼睛看表演,只盯着手机屏幕?......我對着你這樣好吗?一點也不尊重」。關心姸把火退出樂壇:「做歌手有幾多個十一年,(跨越大概1/10 个世纪)。為咗唱歌我仔都唔生住,我唔可以再等」。還有跨越1/2到3/5世紀的一眾樂壇前輩,一把火燒一船音樂人的袋錢入你袋之承傳義舉。

第三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 大會總監馮偉棠表示今年將停頒「金針獎」。我建議可以增加其他獎項,包括:Lomo 西人十大金曲(由Lomography 贊助),一擊即中開頭彩新人獎(由曾財爺頒發),同塲加演特別嘉賓梁愛詩及陳太向twins 致敬,演唱多首名曲包括「二人世界杯」,「眼红红」及「士多啤梨蘋果橙」。

終極TVB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估計今年最佳男歌手是鄭俊宏,最佳新人都是鄭俊宏,全港公民投票最受歡迎歌手,實至名歸鄭俊宏。on call 24x7 小時專業精神大獎得獎單位:巨星幫。收視會突破紀錄,唔係監制就會由電視城跪回家。

年尾想寫各傳媒音樂頒獎典禮,結果寫了一篇跟音樂沒太大關係的文章,胡亂湊合,勿太認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被遺忘的反世貿抗爭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被遺忘的反世貿抗爭
Dec 14th 2013, 10:36, by 草根行動媒體

被遺忘的反世貿抗爭(一)世貿ABC

(草根.行動.媒體綜合報導)

2005年世界貿易組織在香港召開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大家的焦點都在警察與韓農身上。世貿到底是什麼,似乎少有人關注。經歷了瑞士和新加坡的第七與第八屆會議,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來臨,選擇了新加坡以外另一個以高壓政治見稱的亞洲國家印尼。

什麼是世貿?
世 貿是很難三言兩語解釋得透的東西,勉強簡而言之,就是參與之國家代表須憑共識機制達致協定的一個國際貿易談判機構。換言之,即使最弱勢的國家,都有機會可 以阻撓一些協定的達成。可是,在各種國際貿易組織當中,世貿也可以說是最「惡」,因為,世貿可以對某個違反協定國實行貿易制裁。

世貿與多哈回合
這屆世貿之前,多份官方刊物及世界各地傳媒的說法都是,這次再無法就談了十幾年的多哈回合達成協議的話,世界就會倒退到充滿貿易壁壘,經濟不能發展的狀態云云。多哈是中東國家卡塔爾的一個城市,2001年的多哈回合聲稱要談的是關於如何利用貿易使發展中國家人民得益云云。不過,明顯地,由多哈回合至今,一直反對協議的都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呢?

多哈回合包括農業、非農產品市場、服務貿易、知識產權、規則談判、爭端解決、貿易與發展、貿易與環境等。當中爭議最大的是農業產品問題:富國如美國經常給予本國農產工業補貼,令其出口貨相對便宜,這樣做會令發展中國家出產的農產品無法競爭,一但發展中國家被要求削減關稅讓外地農產品輕易進入其市場,定會導致本國農業崩潰,亦更無法解決隨之而來的失業、貧窮及動蕩不安的問題。 因此,在反世貿的抗爭中,農民組織一直都佔有重要位置。在2003年的第五次部長級會議,南韓農民李京海更於墨西哥的坎昆會場外自殺抗議,寓意將有無數農民死於世貿協定之下,反對世貿的所謂自由貿易談判。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這十多年中一直在角力,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發達國家承擔「取消貿易壁壘」的責任,取消補貼自家的產品,讓發展中國家的各種產品有機會進入第一世界的市場。

峇里套案(Bali Package)

不過,十多年來,世界的形勢開始有了改變。人稱金磚五國的新興國家(巴西、印度、中國、俄羅斯、南非),開始有更多實力去與美國等第一世界國家談判,同時也更有能力成為地區龍頭大哥,去犧牲更弱勢的國家的利益。

今次峇里回合,今年五月新接任世貿總幹事,來自巴西的阿澤維多(Roberto Azevedo),把多哈回合以來多年談判中,分歧較少的各種議案斬件上枱,稱為「峇里套案」,要求與會各國達成協議。

峇里套案裡包含了三大協議:

1. 貿易便利化:要求成員國透過數碼技術,便利進出口商品通過海關,無法做到的國家可以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借錢來做。

2. 農業出口補貼及關稅:在印度政府的堅持下,世貿將較彈性地處理農業補貼問題。簡單而言,印度以食物安全為理由,要求在必須時期政府可以高於市價向本國農民購買糧食,並以低於市價向本國窮人出售,換言之即是價格調控。峇里套案的通過,最後關口便是印度要求這個制度實施四年後,再檢討與談判,並最後獲得成員國支持。

3. 已發展國家向不發達國家(LDCs)實施免關稅及免配額的政策。

~~~~~~~~~~~~~~~~~~~~~~~~~~~
被遺忘的反世貿抗爭(二) 世貿與印尼傭工

2005年的香港反世貿風起雲湧,香港的各勞工基層團體大動員,當然少不了韓農三步一跪再加搶警察盾牌又禮貌送還的大場面。其實多哈回合的議程多年仍未通過,2013年的問題仍與2005年相似,但2013年的香港反世貿行動,就只剩下移工團體。12月1日,假日,九百多位印尼傭工齊集印尼領事館前反世貿;12月6日,一行約20多個向成功向僱主請了假的外傭,加上七、八個香港年青人,跑上美領事館示威遞信,反帝國主義侵略。與2005年相較之下,場面讓人甚是唏噓。

途中訪問印尼家務工Ganika和Wiwid,兩人不約而同都指出印尼就業非常困難,薪水無法供給家庭最基本的需要。Ganika更指出,若印尼政府可以做到本國就業,「本國工業生產本國的需求」,成千上萬的女性便無須離鄉別井到外地為奴為婢。Ganika說,現時的印尼工廠薪酬大約是每月千多港幣,但由於物價很貴,且教育與醫療都嚴重私營化,很多人無法供子女弟妹讀書,而有病也不敢上醫院,只能靠傳統草藥治療。

這次的遊行,由國際人民鬥爭聯盟香港及澳門分會主辦。她們手上拿著的標語,包括反對服務業協定、反對外判私營化、反對逼迫遷徒(即是因貧窮、戰爭、權貴圈地等危及基本存活的因素而被迫離開家園)等等。我不諳印尼語,她們的英語和廣東話都是詞彙有限,要溝通這麼複雜的議題有困難,談了許久,大概也就是這些。

不過,據了解,輸出女人當外勞已是印尼政府的國策,一方面減低本國失業人口帶來的動盪可能性,二來政府法例及措施容讓中介公司向她們收取超高仲介費謀利。在這種情況下,世貿的各種協定到底對她們進一步帶來什麼影響呢?

同時,印尼政府也想搞個「新興經濟地區」,像中國般,設立各種「經濟特區」,向外資提供各種貿易優惠(當中當然也包括壓制自主工會活動),故,開放市場往往也意味著開放本國基層人民給跨國企業當廉價血汗勞工。事實上,印尼政府已公佈的《2017勞工路線圖》宣佈將於2017年開始停止輸出家庭傭工,似乎發展工業的意圖已有端倪。這種情況,到底如何影響她們?

後來,向跟進外傭議題的朋友了解,才更明白,原來世貿對外傭們更進一步的影響,就是香港耳熟能詳的「領匯與小商舖」的問題。原來許多外傭所計劃的「將來」,就是存夠錢,將來回鄉開個小商舖做街坊生意渡過餘生,望飄泊勞碌一生後,可安享晚年。可是,如果印尼進一步向外資開放市場,就意味著一大堆7-11般的連鎖便利店將湧入印尼,亦即意味地租會颷升,那麼,這些外傭姐姐的小商舖,又如何可以與7-11們競爭?換句話說,就是連「將來」也沒有了。那麼,會不會,將來回到印尼,以高齡仍要去工廠打血汗工?她們辛苦供書教學的子女,即使不用出國為婢,又會否只是在本國淪為別人的血汗奴工?至於本來就是務農的家庭,面臨農業協定帶來的衝擊,就更不消說了……(完)

[草根.行動.媒體]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

相關影片: 印尼姐妹掉棄世貿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2013/12/08/bmi-hk-gelar-aksi-tolak-wto/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4.12.2013)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4.12.2013)
Dec 14th 2013, 08:52, by 獨媒電子報

插圖來源:「香港野豬關注組」

行動日誌

12月 14日 (星期六) 19:30 青年,你的名字是樓奴?-《拋磚記》書介會暨討論會
12月 15日 (星期日) 12:00 國際移居人民日及國際人權日遊行
12月 17日 (星期二) 19:30 驗毒,「復」唔「復」? 研討會
觀看完整的行動日誌

編輯室周記

動物報導不需要愛,真相已是血淋淋!| 謝曉陽

作為獨立的民間媒體,我們也是希望透過不同的報導,去戳破一些謊言,一些論述,讓讀者了解更多深藏在這些謊言和論述底部的真相。近日,我們刊登了兩篇專訪,都與動物相關,透過兩位專家的經驗和專業認識,打破了我們對種動物的迷思。一篇是採訪《血色海灣》製作人之一Ric O'Barry ;另一篇是採訪嘉道理農場野生動物專家高保然(Paul Crow)。兩位專家,談兩種與我們既近且遠,而且被誤解很深的動物:海豚和野豬。

推介文章

規劃

「三跑」真相——千億碳成本誰埋單?| 黎廣德

民航業發展導致溫室氣體排放上升是加劇氣候變化的元兇之一,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全球壓力下,今年10月國際民航組織承諾從2020年起,民航業的增長再不能令碳排放量增加,因此同意建立碳交易市場,意味機場和航空公司未來的每一步發展,均須為每一噸額外碳排放付出成本。

東區灣仔改劃校網大亂 疑為民建聯任區會主席鋪路| 馬淑君

區議會正在討論將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選區納入灣仔區,當局表示因為灣仔區議員太少而東區議員太多。不過早前已有不少質疑聲音,梁啟智便批評有違社區完整性;受計劃影響的中學校長指校網與區議會分界掛勾,將會嚴重影響學校招生及學生上學的便利;政黨更質疑改劃屬政治原因。

軍事碼頭誰力主?肯定是林鄭同梁振英!| 黎廣德

城規會在過去一個月來開了十幾場申述會,將於本週進入關鍵時刻,決定是否接納政府把中環海濱變成軍事用地的修訂。筆者本周一到城規會與委員辯論了三個小時,發現政府代表已經默認理虧,但硬著頭皮要委員支持修訂。

一名輪椅使用者的親身敍述| 農夫子(澳門)

城市的空間設計和使用表達了一個城市的人文精神與生活價值。我作為一名輪椅使用者,生活在這個既有許多古舊建築和狹窄街巷,又正不斷面對大肆擴張的環境中,這幾年來的城市建造,包括人行道改造,公共單位設施,交通配套,以及讓殘疾人士參與的各項社會活動空間,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行動。當中有讓人感到進步的地方,許多時候卻令人十分沮喪。

國際

偉人的交集:曼德拉與費格遜的故事| 足球群英傳

那年,費格遜在船廠下班,便趕去搭巴士,往球場參加比賽。由於球員的薪酬不高,他要當船廠工人,以維持生計。在巴士上,費格遜翻看報紙,閱讀地球另一邊的新聞,他得知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有個叫曼德拉的貴族子弟,他放下身段,深入基層,幫助黑人,更帶領被壓迫的群眾反抗示威。

【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之三.查維斯生平簡介| 草根行動媒體

今年三月,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斯去世, 香港各大媒體都聚焦於反美、獨裁者,而對在他任內,貧窮人口的教育普及化,以及許多社區由下而上的合作社、 社區共識自治的實驗,都沒有什麼報導。「草根‧行動‧媒體」邀請了研究中南美洲國家左翼運動的政治許多年的舒詩偉,以查維斯在委內瑞拉的革命運動為題撰文,並每周一篇作連載。

要求北韓政府改善人權 立即廢除政治犯集中營| 脫北者關注組

脫北者關注組將於十二月十五日(星期日)下午四時在北韓駐港領事館舉辦示威活動,要求北韓政府改善人權及立即廢除政治犯集中營。金正恩掌權兩年,北韓的生活條件和人權的狀況與過去金正日時代相比,並沒有改善。在金正恩統治下,1,600萬北韓人民持續承受長期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痛苦,北韓仍存在廣泛違反人權的事件。

其他好野

九龍城書節:文字掀起的變革| 黃頌朗

者出席了開幕座談,由陳智德、張鐵志、俞若玫和梁國雄主講的「文字.革命.生活」講座,和第二天張鐵志與劉細良對談的講座「媒體與轉變中的香港:《主場新聞》vs《號外》」。兩個講座也不約而同地講及文字掀起的變革,文字的力量已變得越來越大,更非專業人士的專利,順應著時勢也許能掀引浪潮,對社會和文化帶來更大的衝擊。

專訪嘉道理專家高保然: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應以安置取代槍殺| 劉軒

漁護署有兩隊專責的野豬狩獵隊射殺野豬。然而,野豬真的如此危險?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 Crow)指出,「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跟人一起住的狗也會咬主人」,並認為要真正解決野豬問題,應從教育開始。

誰在害怕路姆西?| 林兆彬

狼公仔「路姆西」在香港一掟爆紅,掀起了搶購熱潮,短時間內一掃而空,在全港的知名度爆燈。「路姆西」現象在出現了短短幾天,不斷有新的進展,事件發展到連國際媒體也有報導,IKEA也正式將「路姆西」正式改名為「路福西」。在商業考慮的背後,究竟有沒有耐人尋味的政治因素呢?

探討潮買路姆西的多重意義| KT

路姆西的本土化。將大陸譯名靈活轉化成廣州話俚語諧音,是一種僭越,僭越就是在抵抗官式「和理非非」語言規範,並將語言的詮釋權交還予香港普羅大眾。在無須改變商家官定譯名下,民眾已自行創造一套新語法,一切都不言而喻地、會心微笑地發生,是極具本土性的抗爭方式。

---------------------------------

捍衛言論自由 捐款支持獨立媒體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向你的朋友推介,並捐款支持我們吧!有任何疑問,可電郵往香港獨立媒體網inmediahk.net@gmail.com。若希望訂閱這電子報,請登記成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的用戶(但請以gmail登記)。若希望停止訂閱,請於網站刪除用戶賬號。此外,大家(尤其是國內的朋友)亦可以透過 google reader等RSS訂閱工具看網站文章 (http://www.inmediahk.net/full/fe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安息日是以色列的重要節日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安息日是以色列的重要節日
Dec 14th 2013, 08:05, by 吳耀鏜

圖片I:於美索不達米亞發現的亞述人於公元前704 – 681年以黏土造的楔形文字筒
來源: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圖片II:波蘭裔猶太寫實主義畫家(Maurycy Gottlieb, 1856 – 1879)
作品:《贖罪日在會堂祈禱》(Jews Praying in the Synagogue on Yom Kippur, 1878),油畫現藏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美術館。

歷史:
亞述王賽納克尼布(Sennacherib, 705 – 681 BC)在他關於猶太人戰役的楔形文字書信中(公元前701年)提到,在猶大王希西家的安息日攻陷設防城拉吉。而在巴比倫王的歷代志中亦提到,於安息日攻佔耶路撒冷。而西底家於作王第十一年,耶路撒冷淪陷,那天四月初九,也是安息日。原本安息日不可打仗,直到兩約之間的公元前167年,馬加比家族的猶太祭司瑪他提亞(Mattathias)決定率領猶太人在安息日抵抗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最終奪回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這些考古發現所反映,安息日是以色列的重要節日,列國人所共知。亞述、新巴比倫和塞琉古王朝(Seleucid Empire)均利用以色列的安息日達到軍事目的。

宗教節期:
安息日是以色列的重要節期(Feast)(利廿三1–3)。首先,安息日是創造的高潮(創二1–3),亦是十誡之第四誡(出廿8–11)。安息日不是齋戒(Fasting),特別是為安息日而預備的雙倍嗎哪的奇妙供應(出十六21–23),以色列人從安息日獲得自由,自由是上帝所賜的禮物,為了讓人認識耶和華是安息日的主。

誡命:
安息日是誡命,在出埃及記廿8–11與申命記五12–15的闡述中,有相似的文學結構。A)聖日:(出廿8;申五12);B)命令(出廿9;申五13);C)動機(出廿10a;申五14a);B1)命令(出廿10b;申五14b);C1)動機(出廿11a;申五14c–15);D)總結重申(出廿11b;申五15b)。而顯著的分別在C1,當中出廿11a的基礎是耶和華的創造;申五14c–15的基礎在出埃及的拯救。因此,安息日的誡命關乎創造與救贖,互相呼應。

立約的記號:
在舊約,我們看見三個上帝與人立約的記號。上帝與挪亞和受造物立約以彩虹為記號(創九13, 17);上帝與亞伯拉罕眾後裔立約的記號是割禮;而安息日就是上帝在西乃山與子民立約的記號(出三十一12–17)。

安息日的秩序:
出埃及記廿四到三十一章,摩西在西乃山接受耶和華吩咐建造會幕,耶和華向摩西詳述各項律例的細節,最後吩咐摩西「務要謹守我的安息日」;中間經過金牛贖事件,重做法版;摩西下山向子民複述會幕工程時,先講安息日條例,才開始詳述建造細節(三十五至三十九章)。

這種次序倒轉的複述,給猶太拉比一些啟迪。猶太拉比認為這與創造秩序有關。神作工六天,到第七天,天地萬物都造齊了,便歇了他一切的工,因此,從上帝的視野便是先起會幕,再守安息日(6+1秩序);而人類在第六天受造,受造後第一日所經驗的不是作工,而是安息,因此,摩西向全體會眾轉述時,便由安息日開始(1+6秩序)。這種差異同時反映,人要將安息日放在面前。猶太拉比提醒我們,以色列人不因會幕工程浩大而讓安息日的創造秩序受打擾,安息日的地位是崇高和首要的。

分別為聖的宇宙觀:
以色列人以出埃及為正月,豎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充盈會幕的高潮同為正月。會幕是聖殿的前身,會幕與聖殿均代表上帝的宇宙觀有分別為聖的時間──安息日。而每逢猶太陰曆(Lunar Calendar)七月.提斯利月(Tishrei)十日為贖罪日(利十六29–31;廿三32),大祭司進入至聖所獻贖罪祭。贖罪日是以色列全民敬拜生活的中心,人與神復和、人與人團契,而時間地點人物都分別為聖了。

邊獻祭邊犯罪:
可惜到列王時代,安息日達不到誡命律例所寫的目的,以賽亞書首章便以所多瑪與蛾摩拉來形容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狀況。聖殿原是上帝理想受造世界秩序的反映,並藉以與受造世界同在──「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賽六六1;徒七49),但這裡說聖城敗壞、孤兒寡婦不能伸冤、社會受勞役。這樣守安息日獻贖罪祭也是虛有其表,人不得安息,神也不得安息。

安息日治病:
於是,在對觀福音書(synoptic gospels)中,我們看見耶穌在三年宣道生涯中,做了很多當時猶太人所認為不一樣的事。其中,耶穌在安息日治好手枯的人(太十二9–14;可三1– 6;路六6–11)。這次耶穌所醫治的不是有即時生命危險的人,而是一隻枯乾了(數十年)的手,這樣,為何不等數小時、安息日完結後才醫治呢?(太陽下山後,一大群從加利利來的人跟著他,耶穌治好了當中所有的病人。)因為耶穌是要醫治一個在人眼中永遠失敗、在安息日中被遺忘的人。從絕望到盼望,這份「安息日的安息」是出奇不意的。

希伯來書思想:
「安息日的安息」"sabbath rest"(sabbatismos)是新約唯一出現的希臘文名詞,是留給神的子民的(來四9)。「安息日的安息」在這裡並不是指將來在天堂聖殿慶祝安息日,也不是指死後得安息。而是指向現在的:「但我們這些信了的人正進入安息」(來四3),同時指向將來的:「這樣,我們要竭力進入那安息。」(來四11)。「安息日的安息」在這末後的日子,已經藉著耶穌的出現而開展,並期待圓滿實現的一日(來一1–3)。

總結:
希伯來書作者告訴我們,當頭一層帳篷仍然存在的時候,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但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已實現的美事的大祭司,他藉著自己的血,只一次而永遠進入至聖所,成就了永遠的救贖,這是立約的血,是神命令我們遵守的(來九8, 11, 12, 21)。

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而受造的。這樣,人子更是安息日的主(太二27)。耶穌藉著安息日的釋放醫治展現新創造的秩序,將彌賽亞的國度帶進世界。基督已然成為天地的聖所,我們已然得享永遠的安息,再不需要每年的安息日贖罪祭。願安息的意義擴展我們的生命,並擴展新世界新創造的國度,直到天地萬物最終的撥亂反正。

Reference:
1. David Noel Freedman, 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pp.849-856.
2. N. T. Wright, "Freedom and Framework, Spirit and Truth: Recovering Biblical Worship", Studia Liturgica, 2002 (32), pp.176-195.
3. Rowan Williams (104th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The Gospel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Great St. Mary's Church, Cambridge, 20th February, 2008.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從安息日到復活節的時間觀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從安息日到復活節的時間觀
Dec 14th 2013, 08:13, by 吳耀鏜

圖片I:猶太曆法與節期。

圖片II:佛羅倫斯聖若望洗禮堂(St. Giovanni Baptistery),義大利最古老建築,在11世紀祝聖啟用。八稜柱設計象徵受洗後進入「第八天」,基督復活的新時代。

引言:
在教會歷史中,我們找到一種「雙重」的時間觀:首先以一週的節奏為準,走向安息日;其次是宗教節期(Feast Days),以創造為主題(例如:播種與守割),並記念上帝的歷史作為(例如:將臨期、聖誕節、四旬期、復活節等)。安息日和宗教節期兩者是互相扣連的,並從猶太拉比和初期教父對日月的觀察(Solar and Lunar Calendars)所得出的。同時,這種基督信仰的時間觀是繼承自深厚而內在於猶太教的傳統的。

從安息日到新創造: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古代猶太人以日落為分界線計算每一日的開始。「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一5)。一個星期的第一日(星期日)為創造的開始,亦即星期六的日落之後(猶太拉比知道第四日才創造日月)。去到一個星期的第六日,亦即星期四的日落之後,「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這樣,「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創二1)到星期五的日落之後,安息日開始。

在一個星期的第六日正午,耶穌被帶到眾人面前,彼拉多對他們說:「看啊,這個人!」(約十九5),到下午三點,第六日的終結,耶穌完成救贖的工作,說:「成了!」(約十九30),星期五的日落之後,安息日開始。死亡是人類的最後敵人,在星期六晚上到星期日破曉,上帝再度命令「要有光」(創一3),耶穌得勝,從死裡復活,成為上帝救贖歷史的高潮。安息日繫於創造與立約,耶穌的救贖,就是上帝的第二次創造。第二次創造釋放了第一次(墮落的)創造。人子耶穌成了新創造的第一人,永活的人,並與我們立新約(New Covenant),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新約是普世而大公的(Universal and Catholic)。

從猶太曆法到復活節:
3月25日是以色列人的重要日子:創造的第一日、亞伯拉罕獻以撒之日、出埃及之日、所羅門的獻殿禮。另一方面,古代猶太人的曆法是按照耶路撒冷出現新月的那一天日落之後,為一個月的第一天。而在春分前後的新月那天的日落後為尼散月(Nisan)一日(又稱為亞筆月(Abib))(出十三4),第十四日就是逾越節。

猶太人的曆法影響初期教會對復活節的決定。在公元第二世紀,一方面,小亞細亞的教會跟從猶太曆法,在逾越節(尼散月十四日)慶祝復活節。而在羅馬的基督徒就以星期日為復活日,認為應以春天第一個滿月之後的星期日為復活節。最終獲尼西亞會議(公元325年)認可。

從第八天到永恆: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 第七日 第八天
第八天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日有三重意義:一星期的第一日、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此外,星期日是「第八天」。自耶穌道成肉身到復活,教會現在身處「舊創造」與「新創造」重疊的時間,我們加入基督的名下,成為新創造的新人類。初期教父稱之為「第八天」,代表「新創造」的開始,是忘記背後:過去七天的時間("flowing away" of time),努力面前:迎向永恆的時間("always" of eternity)。教會預嘗永恆的福樂,現在便能參與上帝修復世界的工作。

總結:
初期教會誕生於地中海世界,他們的敬拜是朝向東方耶路撒冷的晨曦的。新創造仍處於晨曦,我們仍身處腐朽的世界,我們在敬拜和聖禮期待著耶穌的再來與新創造的圓滿。「受造之物熱切期待,等候著神的眾子顯現。」(羅八19)。

Reference:
1. David Kennedy (The Reverend Canon), Sermon: Worship and Time: Then and Now, 30th June, 2009, Durham Cathedral.
2. Joseph Cardinal Ratzinger (Pope Benedict XVI),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2000), pp.53-11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為何軍事碼頭無理:勢成管治黑洞 梁振英獨斷拍板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為何軍事碼頭無理:勢成管治黑洞 梁振英獨斷拍板
Dec 14th 2013, 06:41, by 黎廣德

編按:本文為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到城規會的發言稿,本篇為第二部份,第一部份可見《為何軍事碼頭無理:無法律理據 違規劃原意》。

三、管治黑洞

由於今次爭議的是非曲直需要追溯過去十多年的規劃歷史,很多人不明原委,以為只涉及中環海濱三萬多平方呎的休憩用地,即使讓給解放軍使用亦無傷大雅。但只要了解此事的本質,便明白事關重大,不僅有損工商界的發展,更會催化「一國兩制」的質變。

若果解放軍沿用既定方案,每次軍艦訪港前便需要事先知會特區政府,再由政府刊憲,宣佈碼頭為臨時軍事禁區。但若果中環海濱劃作軍事用地,解放軍便擁有「隨意靠泊權」:無論軍艦任何時候進駐中環,都毋須知會港府。再進一步,解放軍可以令「駐艦常態化」:把駐港部隊剛於今年中引入的兩艘056A最新型護衛艦,長駐中環成為常態,每艘長89米,並設有直升機起降台。

港人信心持續下跌

自此以後,軍事碼頭的性質有重大變化:由一個只供禮節性訪港的臨時碼頭,蛻變成隨意靠泊常態駐軍的永久設施。將來從中環或金鐘商業區外望,解放軍軍艦成為維港最「矚目」的景緻。

解放軍執行職務不受特首指揮,不受立法會監管,更不受香港法院管轄。根據香港大學民意調查,回歸前百份之21香港人對「一國兩制」表示「冇信心」,中央政府尚且刻意令駐港部隊低調行事,以免刺激港人疑慮;今天對「一國兩制」「冇信心」的市民己飈升至百份之40,試問全副武裝的軍艦常態停泊在商業中心和立法會幾百米之外,會增加或減少香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心?

香港是奉行自由經濟的金融中心,資金和人才流動自由,成功與否端賴國際社會長年累月對香港體制和法治建立的信心。電視發牌風波已令商界憂慮,政府不動聲色地改變了角色:從「公平競爭平台」的守護者變成「挑選誰是贏家」的獨裁家長。若果普羅大眾對解放軍的觀感從「人民子弟兵」蛻變為「佔領部隊」,常駐中環的軍艦被視為武力威懾,距金融區、立法會或英美領事館只有幾百米之遥,這對工商界和國際社會的信心有何影響,實在不說自明。

英殖時期香港人對添馬艦海軍基地見怪不怪,因為殖民者在商業中心駐軍,是利用軍艦作為符號象徵,向被殖民者突顯管治權力。今天香港不是殖民地,中央官員亦宣諸於口,希望香港是只談生意,不談政治的「經濟城市」,為何今天特區政府要改變規劃用地,為中環駐艦常態化鋪路?

「文攻武衛」適得其反

未來幾年香港人對普選的訴求必然日趨激烈,這是民怨累積二十多年的結果,無可避免。梁振英用「寧左勿右」的心態解讀中央對港政策,以為利用解放軍駐艦中環作為武裝符號,可以震懾香港人和減低反對聲音,恐怕適得其反。

以香港人的品性,公然反對的市民或許只佔少數,但用腳和用提款機投票,卻是香港人優而為之的表態方式。屆時損失最大的恐怕是已佔香港股市市值過半的中資企業,至於城中富豪是否早著先機,大家可從斷斷續續的撤資傳聞中略猜一二。與此同時,回歸後培育起來的本土意識,令更多中產階層和年青-代拒絕移民,不甘心把香港拱手相讓給「外來勢力」,結果必然有越來越多人對梁振英「文攻武衛」的手段更加反感,強化公民抗命的聲勢。

即使城規會不理民意,在12月中申述會完結後通過修訂,最後中環規劃圖還需要交到梁振英會同行政會議審批,可能拖到明年中。經過免費電視發牌風波之後,民意焦點必然指向行政會議的黑箱作業及梁振英的獨裁作風,特區政府是否能夠承受得起另一次震盪?若果梁振英政府硬闖,等於要求工商界把自身利益捆綁在解放軍駐艦之上,不但有辱無榮,更有「為軍捐軀」的味道,徒令建制陣營四分五裂。

香港現有十八幅「軍事用地」列為軍事禁區,這些禁區由駐港部隊管轄,特區政府無權置啄。根據北京人大常委會頒令的《香港駐軍法》 ,「香港駐軍以外的人員、車輛、船舶和飛行器未經香港駐軍最高指揮官或者其授權的軍官批准,不得進入軍事禁區。軍事禁區的警衛人員有權依法制止擅自進入軍事禁區和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行為。」發展局長陳茂波上週披露,該地段將移交解放軍管理,並且「駐軍在2000年已作出承諾,會按其運作及保護軍​​用碼頭的需要,在軍用碼頭毋須作軍事用途時,開放予公眾,作為海濱長廊的一部分使用」。

換言之,任何一位市民或遊客,一旦踏進這段海濱長廊,便進入了解放軍的管轄範圍,他的一切活動只得在解放軍的恩准之下進行,無論是拍拖、看煙花或集會示威,他都喪失了在香港一般休憩用地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取而代之的是解放軍有干預的權力。解放軍不干預是「好彩」,解放軍干預是「依法施政」。若果市民跟駐軍警衛有任何爭執,根據《註軍法》第二十三條,解放軍「執行職務的行為引起的民事侵權案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簡而言之,你要向解放軍討回公道便得跑到北京,香港法院恕不受理。

從「休憩用地」到「軍事用地」的兩字之差,「市民權利」便變成「軍隊權力」,這是最可怕的地方。中環海濱勢變成香港人的百慕達三角。

事實上,在中環擴大「軍事用地」不僅使市民提心吊膽,更徒令政府和駐軍尷尬。試想,一片位處香港心臟,距離政府總部二百米,開放給公眾卻由中央駐軍所管轄的地段,必然成為針對北京政府的異議人士的「抗議寶地」,甚至吸引各類海外組織來港「善用」。一旦激發爭端,變成異議團體與中央政府直接對抗,必定引起國際傳媒關注。解放軍或因害怕風險而乾脆把海濱長期關閉,屆時政府的承諾便成謊言。

四、幕後主腦

追本尋源,今次政府的修訂可說是「三違反」:
一、違反向香港人「還港於民」的承諾,令市民喪失一條連貫港島北岸的海濱長廊;
二、違反終審法院批准維港填海的原意,因為在中區建設軍事設施,並不符合有「凌駕性公眾需要」和「無可替代」的原則;
三、違反由政府一手成立的「共建維港委員會」所制訂的「海港規劃原則」,特別是其中第七條要求「行人通道暢通無阻」及第八條「令公眾盡量享用海濱」的原則。

從2011年出版的「中環新海濱城市規劃設計研究報告」可見,多年來主持海濱規劃,承諾還港於民的主要官員是林鄭月娥。

先看整件事的時序:從2000年政府發表《中區(擴展部分)分區計劃大綱圖》開始,前後修改了七次都把海濱劃為休憩用地,最後一份S/H24/7草圖在2012年3月17日刊憲。梁振英在2012年3月25日當選特首,直至2013年1月25日政府向城規會提交文件第八次修訂草圖,才首次提出把中環海濱劃作軍事用地。

政府解釋過去未有提出修訂的原因是碼頭設計尚未完成,但陳茂波在他4月21日的網誌自打嘴巴,因為他說2010年已經造好設計諮詢區議會,那為何2012年3月第7次修訂規劃圖時依然把海濱劃作休憩用地?因此,政府擴大軍事用地,肯定是在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的新主意,更是他在去年7月1日上任後作出的決定。

有論者質疑這是否與「和平佔中」運動有關,但戴耀廷首次提出佔領中環的構思,是2013年1月16日的《信報》文章,而政府在1月25日提出修訂文件前已在政府部門進行了一段時間內部諮詢,所以從時序看「佔中」並非擴大軍事用地的原因。換句話說,梁振英去年中上任後便手調整對港部署,與解放軍商討修訂規劃圖。

至今真相已呼之欲出:林鄭月娥從2004年起一手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直至2010年蛻變為海濱事務委員會,都一直承諾還港於民,一直將中環海濱劃作休憩用地。但梁振英在去年三月當選特首後改變思路,要把海濱變作軍事用地,林鄭月娥不但沒有制止,更一直隱瞞政府規劃意圖的變化,不通知海濱事務委員會,不諮詢市民,直至今年一月通知城規會、二月將修訂圖則刊憲,利用法律漏洞,製造既定事實。

所以香港市民有理由相信,今次「劏地削權」的幕後主腦並非別人,一位是冇胆說不的林鄭月娥司長,另一位是黑箱作業的特首梁振英。我希望城規委員不要做幕前的操刀守,令香港人成為「劏地削權」的受害者,令「一國兩制」逐步變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編輯室週記:動物報導不需要愛,真相已是血淋淋!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編輯室週記:動物報導不需要愛,真相已是血淋淋!
Dec 14th 2013, 04:12, by 謝曉陽

這兩天,看到一則報導,指南美洲左翼國家玻利維亞協助國際動物保護者協會(ADI),拯救國內多個馬戲團內受虐的動物……。原來,早在2009年,玻利維亞國會已率先通過《4040馬戲團禁用動物法案》,成為全球首個全面禁止馬戲團利用動物表演的國家。有人質疑,這些第三世界國家,點解會咁「人道」,又有人RR頭,左翼不是「以人為本」的嗎?點解會對動物咁有「愛心」架?我想說的是,這與「愛」並不必然相關,只要認識不公義的真相,人們都會戚戚然,包括對象是動物,關顧弱勢的左翼自然不例外。

家破人亡的海豚會「微笑」?

作為獨立的民間媒體,我們也是希望透過不同的報導,去戳破一些謊言,一些論述,讓讀者了解更多深藏在這些謊言和論述底部的真相。近日,我們刊登了兩篇專訪,都與動物相關,透過兩位專家的經驗和專業認識,打破了我們對種動物的迷思。一篇是採訪《血色海灣》製作人之一Ric O'Barry ;另一篇是採訪嘉道理農場野生動物專家高保然(Paul Crow)。兩位專家,談兩種與我們既近且遠,而且被誤解很深的動物:海豚和野豬。

海豚和野豬,都被誤解,不一樣的誤解。全球絕大部分海洋公園在宣傳海豚表演時,均標榜海豚是懂得「微笑」的,當牠翻騰於水面、再擱淺在硬硬的泳池平台旁,等待進食一二條小魚時,是微笑輕快的。然而,當我們知道,牠們是如何來到這些海洋公園的表演劇場後,大家應該笑不出來了。而對野豬,是另一種的誤解。在這種城市,誰能想像野豬會微笑,當然不會,野豬是「害獸」、「兇惡的」、「會咬人的」。 但當人們親自接觸野豬,也許有另一翻體味。

透過專訪,我們發現,「微笑」和「兇惡」,都是被人類建構的,正如童話中往往將狐狸描述成「狡猾」一樣。在Ric O'Barry的訪問裡,我們看到,這些海豚,原本是和牠們的家人,一個大家族,在偌大的海洋暢泳生活,但一些獵人和商人,先將海豚家族困在海灣,篩選部分小海豚後,其餘叔伯兄弟阿公阿婆阿嬸,就可能被極其殘酷的方法刺死,再賣往肉店。海豚已被科學家證實是僅次於人類(可能還次於猩猩)的高智商動物,歷經家破人亡、血染海灣,還能笑得出嗎?

是野豬惡,還是人們無知?

至於野豬之「兇惡」,也是一場虛構。近日,我在偶爾機會下,親自接觸野豬,一鐵欄之隔,那隻小豬公用牠厚厚肥肥的肉嘴頂了頂我手一下,似乎跟家裡的大六仔一樣,「想食野」。後來,在另外的地方,也看到母野豬帶著幾隻小豬在覓食,一聽到我們腳步聲,woo一聲,母豬野豬掉頭跑,見到陌生的如此驚惶失惜的大動物,如何「兇惡」呢?翻看2009年到 2011年的報紙,原來有報導野豬撞傷人的新聞,僅有一宗,當時一隻野豬走在某工業區,數位好奇市民爭相追逐圍攻此豬,嚇怕了豬,使其亂撞,才致傷人。在我們對嘉道理農場專家Paul Crowd的專訪中,他明確指出,「野豬是不會主動襲擊人的」,只有當牠們受驚的時候,才會亂撞,並可能撞到人。到底,是野豬惡,還是有些人無知惹禍呢?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無啦啦,點解海豚和野豬要被虛構呢?虛構的背後,是怎麼運作的呢?問題也不是很難解答。

以香港海洋公園為例,多年來以「海洋劇場」招徠遊客,遊客付錢買的,當然是歡樂。但在作者「柏」最近製作的「為何不再去海洋公園?」短片中,我們看到更多微笑背後的死亡和動物災難。Rio O'Barry在訪問中也說明,以日本太地町的捕豚為例,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那已經成為全球海豚產業的主要供應者,尤其是當全球海洋公園的海豚表演蓬勃興旺之際,如何從一個「家破人亡的海豚家族悲劇」,改寫成「去玩去顛嚟Ocean Park」呢?中間沒有「微笑海豚」的歡樂虛構,故事又如何能寫得下去。

野豬「無危」,但仍要殺!

至於野豬惡名,它的建構不為了賺錢,是因為牠們「阻住地球轉」和「官僚怠惰」。根據漁護署的「野豬狩獵隊行動守則」,若漁護署接獲市民投訴,指野豬存在「潛在威脅」,便會派出「野豬狩獵隊」進行射殺。但有趣的是,同樣在漁護署的網頁中,以專業和學術角度介紹野豬特性時,卻有兩個字「無危」。為什麼官方網頁寫著「無危」,但在公眾認知中,野豬卻是「惡名昭彰」呢?官員網頁自然需尊重專業,正如高保然指出「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一樣,所以不敢將「無危」寫作「有危」。但為了「行政便利」或其他「不能說」的原因,野豬還是「該殺」!根據獨媒近日一篇有關沙田隆亨邨野豬事件的文章,當漁護署接獲村民投訴該區野豬「涉嫌」破壞部分村民祖墳時,為什麼官員不透過要求村民為祖墳裝設小鐵閘,以平息事件,而是出動野豬隊進行射殺呢?也許,說服村民裝鐵閘,比起簽一張「特別許可證」派出野隊隊了結野豬性命,更為簡便,起碼不用晒太陽流汗。一個「善良野豬偷食祖墳水果」的故事,絕不具有射殺的說服力,只有「兇惡野豬撞到祖墳」,大開殺戒才是理由!

有關動物,人們為了太多方便、利益,口欲…...,不斷建構牠們的故事,距離真相愈來愈遠,作為公民記者,我們不必對動物有太多的愛,只要還原真相,已經足夠。

*插圖來源:「香港野豬關注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美国大学能否在海外项目中坚守自由价值观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美国大学能否在海外项目中坚守自由价值观
Dec 14th 2013, 04:01, by 墙外仙

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北京大学可能会开除批评中国政府的夏业良教授,当这个消息传来时,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教员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夏业良是一名经济学家,韦尔斯利学院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后,他曾在今年夏天访问过韦尔斯利学院。
9月,韦尔斯利学院130名教员给北京大学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警告北大,如果夏业良教授因为他的政治观点而被免职,那么他们就将重新考虑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关系。一个月后,夏业良就被开除了。北大表示,这是因为他的教学,而非因为他的政治观点,但是韦尔斯利学院的许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然而,经过诸多争论之后,韦尔斯利学院的教员投票决定保留合作关系,因为学院院长也比较愿意这么做。
与 美国企业一样,美国的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也一直在海外扩张它们的品牌,建造校园和学习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这往往都是在有着独裁政府的国家展开的。与企业不 同,学校宣称他们更重视理想和原则,尤其是学术自由,而不是收入。但是,当国外的教授因为自己的言论而受到影响时,大多数学校也不过只是表示一下担心而 已。与那些过去由教员做主的外国项目不同,现在大多数更新的项目都由行政人员和资金来推动。
"全球化引发了各种各样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不像原来只是孩子们去法国度过大学的第三年那样简单了,"支持夏教授的韦尔斯利学院教授苏珊·雷韦尔比(Susan Reverby)说。"让别人使用我们的名字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在何处划定界限?与其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后,他们的教员是否就变成了我们的同事,所以我们有责任支持他们?我们要等着下一个天安门事件发生吗?"
韦尔斯利学院绝不是唯一在这些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学校。许多美国大学都与北大有合作,但是对夏业良被免职做出反应的没有几个。
"我们与北京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时清楚地知道,美国的学术自由标准是100年演化的产物,"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人文与科学学院院长理查德·萨勒(Richard Saller)说。去年,斯坦福大学在北大开设了一个投资700万美元(约合4255万元人民币)的中心。"我们认为沟通是更好的策略,但是占领了这样的道德高地,我们就无法与一些大学进行沟通了。"
本周,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著名教授张雪忠因为拒绝为其指出共产党毁弃法律的文章道歉而被免职。这所大学与许多外国机构有合作,其中包括与俄勒冈州威拉姆特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法学院的一个交换项目,以及与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法学院合作的一个EMBA项目。
如 今,许多大学都在中国寻找立足点: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今年开办了一个上海校区,杜克大学(Duke)明年也将在昆山开设分校,而中国的审查制度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担忧。今年早些时候, 中国政府下令禁止在课堂上讨论七个话题,其中包括人权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错误。
当然,这种问题也存在于其他地方。去年,当耶鲁大学 (Yale)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合作成立一所人文科学学院时,耶鲁教员不顾耶鲁校长的反对,通过了一项决议,表示对新加坡"近年来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缺乏尊重的做 法"感到担心。
"关于耶鲁和新加坡,还有无数问题有待解答,"耶鲁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说。"我们不知道,具有新加坡特色的自我审查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我仍然认为整个安排是不恰当的,而且对这个项目在这样的地方以这种方式 设立深为遗憾。"
上个月,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校长弗雷德里克·M·劳伦斯(Frederick M. Lawrence)暂停了与耶路撒冷一所巴勒斯坦大学耶路撒冷(圣城)大学(Al Quds University) 为期15年的合作项目,因为校园里身穿黑色军服的示威者做出了纳粹式的敬礼。有关方面要求圣城大学校长对示威行为表示谴责,但这位校长的回信却让劳伦斯感 到"无法接受且令人怒火中烧"。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但是与圣城大学合作双学位项目的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却留了下来。
很多美国大学辩称,他们在国外的存在本身就有助于传播自由主义价值观,并推动其他社会走向开放,而离开将会一无所获。
"我认为,目前沟通比规则更重要,"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主席艾伦·古德曼(Allan Goodman)说。"宣扬沟通是我们这个协会的本能,因为这个过程会带来改变。"
人 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执行总监肯尼思·罗斯(Kenneth Roth)警告称,大学必须做好准备,取消那些违反了自由基本原则的合作。"我确实看到了自由教育的价值,但要看实施自由教育的条件是什么,"他说,"如 果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希望通过吸引西方知名大学来为自己受到诸多限制的自由教育正名,那么这些大学就真的有可能对它们作为建校基石的价值观做出妥协,因为 他们非常渴望进入中国。"
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已经成立了研究中心,而没有建分校,这部分是为了避免做出难以解除的承诺。
韦尔斯利学院教员的抗议确实产生了一些作用:韦尔斯利学院的校长宣布,一个教员小组将就"合作的界限与内容"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需要获得全体教员的批准。韦尔斯利学院正邀请夏业良赴美两年,作为访问学者参加该校的"自由计划"(Freedom Project)项目。
但 考虑到中国大学的行政部门都有党委,负责该项目的社会学教授托马斯·库什曼(Thomas Cushman)仍然非常担心。"我们不是让他们采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他说。"我们是在问,与一个恐吓其人民的政权合作,对韦尔斯利学院意味着什么。我担心,正式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影响我们这里的工作——有 可能在我们的交流项目中,我们也只能派那些讨论安全话题的人参与。"
美国大学在国外建立分校的时候,通常就已经达成了明确协议,保障教师和 学生在学校内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也默认了当地对校外言论的限制。"我认为任何国家都有这种情况,"杜克大学教务长彼得·兰格(Peter Lange)说。"你在那里的行为受到那个国家的法律的约束。"
纽约大学在阿布扎比和上海的分校也认同上述理解,两所学校都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资助。虽然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顿(John Sexton)将该校视作第一所全球性大学,但这种愿景遭到了很多批评。该校教师对塞克斯顿投了不信任票,部分是因为这个问题。
2011 年,三名异见人士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遭到逮捕,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呼吁纽约大学进行抗议,当时该组织的中东地区主管萨拉·利娅·惠特森(Sarah Leah Whitson)表示,"当政府因为一个学者的政治信条而对他进行迫害时,纽约大学还会宣扬在阿布扎比学习的美妙之处吗?"
纽约大学回应道,无论在阿布扎比还是其他地方,该校都没有介入学术任务之外的事情。
今 年9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纽约大学分会向理事会写信表达了他们对海外分校的担心。"接受外国政府给予的大量资金,会致使纽约大学及纽约大学的每一名教授,在 道德上作出妥协,"信中写道。"在这种情况下,学术自由通常是第一个牺牲品。"
信中写道,在一个敌视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构筑起的泡沫里工作,教师重要的公共角色会遭到遏制。
教授协会纽约大学分会的会长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s)说,理事会没有回复。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風起了——念芍淇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風起了——念芍淇
Dec 13th 2013, 18:17, by 鄒旻芳

芍淇去世,連日來主流媒體將焦點置於校方的蹩腳反應之上。這是否埋沒了原點:反思芍淇走到這一步的因由——「校園欺凌」,我們聽到學生在網站上隱晦的自罪。

前天就問學生,有否看新聞,關於小女生從五樓掉在操場上去世的事。學生笑說沒有,還反問「操場的地不都軟的嘛,怎會死呢」。我便簡介本地學校球場地面的材質等資料,他們年輕,十分精靈地聽著。然後我說:「我們不可欺負同學。這會很傷人。」

笑聲止住,他們若有所思。

總要當面告訴我們認識的小朋友及少年:欺凌有很多種,但沒有一種可接受。他們大多數其實有聽上心,只是之前無人告訴他們,或無人用心地告訴他們。

他們想「埋堆」——被孤立通常不好受,這是人之常情;然一個意念,日積月累,欺凌者的中堅是如此育成。欺凌害人,而「埋堆」根本與擁有適合自己的朋友圈,沒有必然關係。年月逝去,經過小中大學,我感到個人(individuals)不停重提欺凌之惡,讓少年的心意時有更新,在關鍵的時候為起碼的正確堅持一下,有用。

現行中小學教程常有相關的正式教學內容,教育學生欺凌成因、角色與結構,以及處理建議。「幸而」相關教程統統不涉及「性器官」圖片的展示(指香港普及教育中的「性生理教育」),故教師多能平鋪直敘地陳義。但成效呢?就有如學校舉辦 English Speaking Day,呼籲學生當天在校園只講英文,做過/現身為中小學生 (不論成績組別) 的朋友知道,大部份學生既不會明言反對 English Speaking Day 的意念,卻會發起或參與抵抗行為。

這些行為,部分是富創意又滿有童趣的,例如是日 English Speaking Day,中文課還得上,學生就跟老師笑談英語。但更多時候,創意發揮、對樂趣的渴求以及群體凝聚的傾向,竟以欺凌作載體。例如學生集體嘲笑認真參與 English Speaking Day 的少數同學,稱 teacher's pick (獲老師嘉許的同學) 為 teacher's pig。

大多數欺凌事件,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雞毛蒜皮似的。但冰封三尺,豈因一日之寒?願傳道授業解惑者,在繁重的教育及行政工作中,總不忘所要栽培的,從來是一株株可成棟樑的樹苗,全是千金不換的可愛生命。

又如果我們能感受,校園及其上的人,其實是一些少年的全世界。當人際是煎熬,課室是牢籠,那眼前可望的天空,有時會像飛翔的方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Yeezus會戰勝歸來!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Yeezus會戰勝歸來!
Dec 13th 2013, 15:37, by 斐宇梧的中文唱片架

把Kanye與耶穌(Jesus)合併,宣示自己為Hip-Hop之神,自信心爆棚的Kanye West,總是樹大招風,為自己招惹到不少「敵人」。但正如很多傑出藝術家都有他們傲慢的一面,Kanye West的這種性格,反致使其常常突破到某些限制,他一次又一次挑戰你的聽覺習慣,將發展到快近「瓶頸」的Hip-Hop類型,又重新地塑造出你猜想不到的形態。

Kanye West極俱野心的《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為他事業蓋了一座高樓,或許樂迷都好奇他下一張作品如何突破這個高度,Kanye West卻掉轉了方向,從對極繁主義的打造變為對極簡主義的追求。他的《Yeezus》被「壓縮」到僅有四十分鐘長度,並違反一切當今宣傳機制的做法(沒有電台推播單曲、沒有預購活動),甚至連封面、內頁也被省略掉(僅在側邊粘貼著一段紅色膠帶,和背面印製了簡單的樂曲取樣來源及專輯的條碼)。Kanye West首先於專輯的形式上就進行顛覆,表現出滿滿的自信,但這也可能是一種反宣傳的「聰明」宣傳手法。

其次,《Yeezus》有機結合了Industrial Music和Acid House元素,將Hip-Hop的版圖又再擴大。Kanye West一改《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能討好大部分人的面貌,令《Yeezus》變得愈趨黑暗。他理得你接不接受,聽不聽得進去,反正他說我就是我,我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顏色」不一樣的黑人?)。這猶如城邦的「本位」思想,本我態度,一切從心底出發,追根溯源,由此可以令你理解為何《Yeezus》要把Acid House擺出來,因為Acid House音樂的發源地就是芝加哥,而芝加哥正是Kanye West出生的地方。

為打造更正統、出色的house音樂,西天王特意請來Daft Punk,跟他們再一次合作。節奏感強烈的《Black Skinhead》,如月圓下儘露本色的狼,締造了工業Hip-Hop的新範本,它內裡的嘶吼聲,曾被誤認為采自Marilyn Manson的《The Beautiful People》(鼓拍也很似),但實質是Kanye West本人的聲音後期處理而成,增添了歌曲的狂野感。瘋狂的《I Am a God》,俱更濃烈的倉庫派對氣味,那像驚悚片內失控大叫和被追趕的音效,代表了Kanye West極力想擺脫內心在不斷鬥爭的夢魘。還有《Send It Up》簡短反復循環的聲底,好比馬戲團大象的叫聲,夾雜著一點荒誕,Kanye West將歌的未段留給Beenie Man演唱,讓人在蕭條中望向了光輝。

西天王仍留有野心的《Yeezus》,善用歌曲的「分裂」狀況帶來聽覺上的衝擊。《On Sight》工業噪聲、house元素的前衛結合,中段則突如插入Holy Name of Mary Choral Family的《He'll Give Us What We Really Need》,仿佛是懷舊美麗景象在現代疾馳中的驚鴻一瞥;《New Slaves》簡約電子彈奏於黑暗中跳舞,到後段卻有Frank Ocean浪潮般情感漲起的演繹,形成落差。「燈光」概念一直在Kanye West的音樂中扮演著要角,而這強烈的對比猶如令黑暗被一盞燈點亮,光暗分明。除此之外,我想Kanye West也有利用此音樂上的衝突,製造夢一樣混亂、突然跳出的不規律感受,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它有助人的意識發掘,也切中了專輯要對「自我」更加之認清的追求方向。

內涵遠不及《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豐富的《Yeezus》,會把「火力」更集中放在種族主義的問題上,《Black Skinhead》、《New Slaves》,或憤慨於部分黑人的麻木,或從現代的角度說出黑人仍然為奴的事實(階級的差異、貧富的懸殊,黑人到現在還是受控於白人之下)。《Blood On The Leaves》Sample了講述無辜黑人被白人莫名吊死的《Strange Fruit》(奇異的果實就是指被吊在樹上的黑人),值得留意是Kanye West選擇的版本,並不是和歌詞裡的黑人一樣,一生都飽經苦難的Billie Holiday原唱版,再加上歌中的Rap詞和《Strange Fruit》所唱內容的「貌合神離」,可以猜想西天王除了製造出一種不同年代相對的效果之外,也在暗中表達現今的黑人或整個社會,對過去種族問題的教訓逐漸淡忘的擔憂(Nina Simone演繹的《Strange Fruit》,也淪為一種「有格調的裝飾」)。Kanye West即使唱著自己是上帝,亦改變不了他是黑人的事實,改變不了黑人受壓的現象,他用黑暗曲風描畫這引致的內心掙扎,也更為之深入地思考這不能不面對的「自我」課題。

敢走前人沒走過之路的Kanye West,自建了自己的國度、自己的城邦,也定義了Hip-Hop音樂的新美學標準,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說唱流派。怪不得連今年剛離世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靈魂人物Lou Reed,亦都大力稱贊了《Yeezus》,感慨到《Guilt Trip》的弦樂讓他落淚。不斷遠離以前自己的Kanye West,也在不斷靠近真實的自己,以最簡約的包裝對照內心坦蕩蕩的呈現,又以某些被保留的極繁主義成分,來暗示思想的搏鬥。而《Yeezus》引發的爭議,或在於它走得太前,未被大家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但經過時間的洗禮,我相信《Yeezus》一定會得到更多聽眾的接受,像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將再一次地戰勝歸來。

首選:Blood On The Leave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李嘉誠稅 十問十答】公義稅制 窮減富加 還富於民 奪回李家之城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李嘉誠稅 十問十答】公義稅制 窮減富加 還富於民 奪回李家之城
Dec 13th 2013, 15:40, by 左翼21

公義稅制 窮減富加
還富於民 奪回李家之城

香港的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無日無之,小圈子選舉令少撮統治階級壟斷政策制訂,人盡皆知。但原來這些利益輸送,正透過我們一向奉為香港成功基石的環節──簡單而低廉的稅制上,每天在發生。既然統治階級抓緊政治制度,始終是為了將社會創造的財富放進自己口袋,那麼,無論我們最終能否成功爭取2017年真普選,稅制改革,都必須要成為民主運動議程中的重要一環。

我們提出「李嘉誠稅」的口號,就是要指出,要促進普羅大眾的自由與政治平等,壓抑大商家的利益與權力,就要直接透過抽稅取回大商家的不義之財,再分配予受損的普羅大眾。

低稅助壟斷 港人被搶劫

港人的生活成本日漲,百物騰貴,正是因為不義稅制助長寡頭壟斷的大企業擴張。為了「保障自由市場」、「吸引投資」,我們被迫降低利得稅率。小市民以至中小企,議價能力與大企業相比差天共地,最後要不倒閉,要不接受不合理的價格,「吸引投資」變成「吸引資本家搶劫」。看似不用交稅的小市民,實際上則因高地價政策而間接被抽取高額「地產稅」。不單如此,賣地收入更會被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興建更多基建,吸引更多投資來搶劫港人。

我要還富於民 不要藏富於誠

稅制改革的目標,是扭轉上述狀況,將富人的不義之財再分配予普羅大眾,即加福利。我們經常直覺以為拿福利者就是對社會無貢獻,但上面已清楚說明所謂創造財富,其實是靠市場壟斷而搶劫弱者。因此,政府作財富再分配,其實是補償市場中弱者的損失,並透過各種公共事業確保弱者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相對平等的競爭條件。

富人對社會的搶劫,不但對小市民不公平,容許壟斷社會資源的少數人騎劫社會以自肥,更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歐債危機說明,自由放任的市場最終會導致市場失控,最終承受經濟衰退、以公帑為泡沫爆破埋單、福利削減等惡果的,也是普羅大眾。低稅等如藏富於民,是政府的語言偽術,實際上只是藏富於「誠」,最終必定車毀人亡!

稅制改革與民主

另一方面,當我們的基本生活需要都因「藏富於民」、「用者自付」的口號而撥歸私人市場處理,結果人人這邊廂學債、房債高築,那邊廂擔心保險、退休生活,哪來空間談理想、創新?哪來空間參與民主政治?結果繼續壟斷權力的,就是這些相互勾結的官商同謀!

因此,透過稅制改革,真正的還富於普羅市民,除了是改善民生、促進我們選擇不同生活方式與志業的實質自由,更是民主進程的一部份。一方面,減輕經濟負擔可促進我們積極參與政治;另一方面,壓抑寡頭壟斷者,保障多元產業與生活方式的生存,其實是在打擊官商同謀的政治議程,因此也是民主發展的一部份!

李嘉誠稅 刻不容緩

低稅就是縱容大企業殺雞取卵,為追逐利潤而置社會長遠發展於不顧。在產業單一化、貧富懸殊嚴重的今天,稅制改革已刻不容援。對大企業抽取的「李嘉誠稅」,是稅制改革的第一步。我們將推出「李嘉誠稅」十問十答,逐一說明對大企業加稅的理由,並破除大家對加稅的憂慮。

十問十答:http://tinyurl.com/low3zjv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