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塞瑟島初體驗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塞瑟島初體驗
Jan 7th 2014, 15:04, by 趙音音

  有日我跟我一個學音樂的朋友提起,我不太懂欣賞Debussy(德布西)的音樂,我覺得古怪又悶。他說:「更係啦,就好似你想學英文莎士比亞,但係你一來就睇《哈雷姆特》,更係唔知佢講乜啦。係都睇下十四行詩先,了解一下佢個背景,咁就易啲明白。」

  我這位朋友說得太對,我應該尋求一下Debussy一些易明白的作品,好像早期的作品Abaresque(華麗曲),作品流露陣陣浪漫主義的優美與感情,旋律優美,意境淺明,還未至於後期那麼任性/有個性,像一幅印象派的畫作。但我是一個敢於嘗試更喜愛新鮮的人,開始想越級挑戰,聽一些最有Debussy味道的音樂,我在芸芸的大作之中,最有感覺是著名的鋼琴曲L'isle Joyeuse(快樂島)。

  這首曲是Debussy在羅浮宮看過法國畫家Watteau的畫作Pilgrimage to Cythera(塞瑟島朝聖)有感而作的。塞瑟島是希臘神話中,愛神維納斯與宙斯嬉戲的地方,可想像成是情侶的天堂。此曲盡顯他印象派音樂始祖的創作想像功力,比起印象派畫作,更像一幅抽象派的,音符就像顏料舞動,不可思議地帶起情緒與幻想,不能唱出的旋律好比不能形容的抽象結構,但竟能深深牽引出無窮想像。

  一連串的琴音掀起眷侶間情牽塞瑟島、互相追逐的序幕。音樂奇妙虛幻,濃霧驟起驟降的畫面浮現於腦海,像是仙境般的撲朔迷離,而愛侶玲瓏婀娜的胴體約隱約現,陣陣體香更把我誘惑過去。經過一番充滿情趣的你追我逐,終於抱得對方入懷,經過浪漫感性的一刻,最後以一個幽默的低音交代濕吻過後…。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Jan 7th 2014, 13:02, by 足球說故事

一九九三年,本田剛升上小學二年級。老師著命同學即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將來的事情》。本田接過白紙,其他孩子還在想,本田已開始動筆。

老師問本田希望將來會是怎樣,他說將來要成為世界級的足球員。老師對本田的答案不感出奇,因為本田出生於體育世家。他的伯父本田大三郎是個皮划艇雙人賽選手,曾三度出戰奧運會;堂兄本田多聞是個職業摔跤手;而本田的哥哥也是名足球運動員。他將來理應是個出色的運動員,雖說日本足球才有點起色,要是要成為職業的話,聽落有點保留,不過要是這孩子能為國家做點事也不算什麼壞事。況且他現在已為攝津FC效力,沒什麼不可為。老師這樣想。

時間一分一分過去,同學也寫好了自己的作品。老師隨意點了幾位同學朗讀自己寫的作品。本田是其中一個。本田聽見,站起來,大聲朗讀自己寫的《將來的事情》:

「如果我長大了,我想成為世界第一的足球選手。要想成為世界第一的話,不做世界第一的訓練是不行的,所以現在的我正在努力,現在我踢得還很差,所以我要努力,一定要成為世界第一。成為世界第一後,我會成為超有錢的人,然後用來孝順長輩。在世界杯上成為名人,然後外國給我邀請,前往意甲,在那裡成為主力,身披10號去比賽。一年中我的薪水能達到40億日元。然後我會和彪馬簽訂合約,生產球鞋和球衣,全世界的人們會把我的球鞋和球衣當作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另外,在舉世矚目、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賽場上,我出場比賽。在意甲經過鍛煉的我回到日本,獲得10號球衣,成為球隊的招牌選手。我們會與巴西在決賽對陣,最終2比1戰勝巴西,進的兩個球是我和哥哥一起合力完成的,晃過世界的強豪,傳出好球打進球門,這就是我的夢想。 」

說罷,老師和同學也拍手。老師還鼓勵本田,命他要堅持夢想,遇上任何挫折也不要放棄。還說日本足球的未來就靠他了。本田聽後,甜絲絲地笑,露出還在生長牙齒。

另一邊廂,那年,李子俊剛升上小學二年級。老師著命同學即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我的夢想》。子俊接過白紙,沒想多久便開始動筆。

老師見子俊下筆有神,便好奇地問子俊寫了什麼。子俊說他夢想要當職業足球員。老師對子俊的答案感到出奇。香港還有人會當職業足球員嗎?香港足球這麼一談死水,哪裡能賺錢?哪裡有出息?其他孩子都想些實際的工作,就算是夢想,也好歹是當個無國界醫生或者義工,這才有意義嘛。當足球員?真想不通這孩子腦裡想什麼!雖然將來的事無人預料,寫得天馬行空一點也沒所謂,但作為老師也要履行責任教導學生有正確思維。然而卻又怕說話太直接會傷害子俊,於是老師把說話說得婉轉一點。

老師:「子俊,你很喜歡踢足球嗎?」
子俊:「很喜歡。」
老師:「但是要當職業足球員很辛苦的。」
子俊:「我不怕辛苦!」
老師:「但可能會比其他同學賺少很多錢啊。」
子俊:「怎麼會?我將來要成為世界級的足球員就會有很多很多錢!」
老師被子俊這話嚇倒了,想不到子俊眼光是這麼遠大。
老師:「唔,子俊,雖然你很喜歡踢足球,但也不一定要當職業足球員啊。你也可以想一些你未做過的事,例如醫生、律師,也可以像老師一樣,當老師啊。」
子俊:「我不要。我要當足球員。」
老師心知無法改變子俊的想法,於是便多給子俊一張紙。
老師:「子俊,老師額外多給你一張紙,試想想除了足球外,還可以想到什麼。」
老師把原本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我的夢想》收起。子俊接過白紙,便起勁地想「他的夢想」。

一九九八年。本田升上初中。這時他已是大阪飛腳少年隊成員了。那時他還認識了一位跟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隊友,他叫家長昭博。雖然心裡想著要成為世界級足球員,但看來夢想還有一點距離。他在「少年球員升級青年球員」的選拔中被淘汰了。後來,他遠離家鄉的體育學校,到石川縣金澤市的星陵高中升學。每每想起自己要遠離家鄉,本田總是很不甘心,不甘心自己沒有選擇帝京這樣的足球名校。他發誓自己要在第一年就打上主力,讓拋棄他的人見識他的能力。

果真,他首年為學校比賽就贏得「全國青年錦標賽」亞軍。在星稜第三年,校隊打入「第83屆全國高校選手權」準決賽,本田的表現得到日本足協及聯賽方面賞識,被挑選為2004年「特別指定選手」,安排到名古屋鯨魚接受訓練,期間曾以高校生身份替球隊在聯賽盃上場一場。畢業後,他跟名古屋鯨魚簽約,當上了職業足球員。

另一邊廂的子俊,那年是他的惡夢。子俊的母親為了讓子俊要考上皇仁書院,於是舉家由九龍移居到港島區,好讓子俊吸收一點港島金融區體系的靈氣。還不止,母親為子俊多報了3個興趣班,有鋼琴班、朗誦班和英語班,母親說是會增加中學面試競爭力。爸爸也說讀好書才不會進Band 5學校。子俊很不喜歡參加那些興趣班,他只想踢足球。其實父母也知道子俊很喜歡踢足球,子俊曾試過在學校的足球比賽中射入了五球,同學都說他很厲害。後來一個叔叔走來問子俊有沒有興趣加入球會的青訓營,那裡有很多厲害的小孩子,叫他問問爸媽的意見。爸媽同是反對,說踢球沒出息,然後拿出他滿江紅的成績表罵他,連球場也不可以去。

子俊升中派位成功派到皇仁,父母也為子俊感到驕傲。可是子俊卻不太興奮,因為港島區附近很多高球大廈,沒很多個足球場,日後也許要跟足球說再見了。那時旁邊還有好幾位家長,誰都笑著討論自己兒子的「往積」,只有子俊是苦著臉,可是卻無人知曉。而媽媽忽然摸著子俊的頭,叫他努力讀書,日後要當醫生和律師。

二零零七。那年本田二十一歲。本田已在日本J聯賽上陣接近一百場。那年他入選奧運隊,參與2008年的北京奧運。外圍賽次圈,香港和日本一同被編在B組。那日在香港大球場上演這場「港日」大戰,吸引了數千人入場,子俊也是其中一人。子俊與一名在金融中心實習時認識的同事入場,他倆平時也很少入場觀看港甲的比賽,但適逢外隊來港時,子俊也會化身成小粉絲到場支持。

上半場港隊主場落後兩球,本田錄得一記助攻。友人問子俊看法,子俊說對手的水平比香港高得多了。每一位球員腳法不俗,踢起來很有隊型,不像香港隊般踢法凌亂,顧著進攻又忘了防守。子俊很留意每一位球員,他特別指讚對方穿八號球衣的球員,說他很有功架,腳法也很好。但子俊卻不知他叫什麼名字。

下半場不久,日本在右路禁區前逼得一個罰球,本田左腳抽向遠柱破網,日本增添紀錄至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X0yM0bDBA)

此入球令在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實在射得太美妙了,連本身支持港隊的子俊也拍案叫絕。友人說子俊果然有眼光。

二零一零年。本田已轉到了俄羅斯踢足球。早幾年他獲教練賞識,引薦本田到荷蘭的芬洛踢足球。那幾年他如魚得水,帶領球隊重上甲組,而自己更成了「最有價值球員」。後來他以九百萬歐元轉到俄羅斯的莫斯科中央陸軍踢球,還代表日本出戰世界盃賽事,對陣丹麥時更射出一記漂亮的罰球,自此他的名字更獲多人認識。

那年子俊已經二十四歲了。他畢業後到了銀行打工,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雖說不上是上流社會的一群,但至少生活安枕無憂,比其他人好得多了。子俊已經多久沒踢足球了,不是討厭足球,而是他的一班波友已經各散東西,各有各的生活圈子,而每天的應酬使他感到疲累,即使偶爾接到電話相約踢球,子俊也是不好意思地拒絕。

二零一四年。AC米蘭宣佈成功簽下日本球星本田圭佑,並穿起十號球衣。子俊看過報道,忽覺這人有點面熟,在網上搜尋過後才知道他原來是當天自己口中誇獎的八號球員。本田圭佑加盟AC米蘭的消息受廣泛報道。而當本田抵達米蘭後第一句他便說:「我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在場的人聽不明白。後來日本媒體曝光了一篇名為《未來的事》的作文,那是本田讀小學時寫的。文章如此寫道,「我要披著10號球衣馳騁在意甲賽場上,成為世界杯上的明星,變成世界第一的球員,帶領日本男足在世界杯決賽擊敗巴西拿到冠軍。」年少輕狂的本田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而如今他即將身穿AC米蘭的10號球衣征戰意甲賽場。誰都說本田圭佑正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此時看著報道的子俊同樣想起了昔日那篇作文,那篇最後被老師抽起了的作文,那篇最後不知所終的作文。子俊沒怪老師,只怪自己是出生在香港,這麼一個連香港人也不會自己支持本地球隊的地方。子俊嘆了一口氣,關掉了網頁,又再投入朝九晚五不停應酬見客的普通生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明報「失守」VS 新媒體時代的冒起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明報「失守」VS 新媒體時代的冒起
Jan 7th 2014, 13:11, by 徐少驊

《明報》高層大地震,原總編輯劉進圖被調走,由一名馬來西亞人充當總編輯,令香港人擔心傳統媒體陸續「失守」,加入建制大營,香港的言論及輿論空間會愈來愈窄,老徐看到的情況卻是截然相反。

不錯,近年香港的傳統媒體陸續失陷,死的死,歸邊的歸邊,大家慨嘆傳統媒體似乎就只剩下壹傳媒集團仍然願意跟政府「對著幹」的了,但壹傳媒集團旗下報刊的充滿「創意」和「主觀」的報導手法,又令到不少媒體消費者對之其內容失去信任。另一邊廂新媒體、社交媒體、個人媒體陸續興起,卻大部分都是跟政府大「唱對台」的。這是一種新舊媒體交替的現象,當舊媒體連作為「第四權力」的天職也放棄,一句俗話說:「佢要死,唔通你唔畀佢死咩!」

過去,市民對於傳統媒體有兩大基本要求或說期望,亦是其核心的存在價值,網絡媒體難以取代,那就是:一、提供準確的資訊,二、飾演監察政府和公職人士的「第四權力」,但在過去的一段日子,香港的傳統媒體放棄客觀、準確、持平的報導手法,令讀者對傳統媒體失去信任,可信度日益下降,加上在監察政府這天職上不斷退卻,這儼然是一種「慢性自殺」的行為,在陸續有傳統媒體結業的情況之下,倖存者的銷售量不斷下滑。當然,這跟網絡媒體的冒起有很大關係,傳統媒體要生存下去,既要懂得如何轉型接上網絡媒體這條康莊大道,同時要回歸它們的核心價值,讓消費者對它們重拾信心和消費的需要。

近年香港新媒體的冒起包括民間電台、香港人網(後轉為謎米網)、MyRadio、D100、主場新聞、獨立媒體、852郵報、巴士的報⋯⋯,不能盡錄,這些新媒體除了D100之外,都屬於小本經營,較容易維持,無需太多廣告支持,大部分經營者都另有財源,並非靠此維生,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依照個人的政治信念而發聲的平台,故此反而較能站穩監察政府這個「第四權力」的位置。

過去,新媒體較少收入來源,吸引不到傳統媒體經營者的青睞,但時而世易,愈來愈多廣告公司開始將廣告預算投至新媒體,甚至成為新媒體的廣告代理商,「主場新聞」就是近期較為成功的例子。「謎米網」則主力把內容寄存在YouTube播放,與YouTube分成插播在短片內的視像廣告,至於「個人媒體」則旨在某個領域作個人推廣,經典例子是Gary Vaynerchuk的Wine Library,建立葡萄酒酒評人的顯赫地位,令他在評酒方面的影響力不下於Robert Parker。一些個人媒體則可以著力做好內容,然後授權Google在其網站經營廣告並分成利潤,當然還有所謂的「一千死忠粉絲」定律,若是你提供的內容夠獨特質量夠佳,吸引到全球有一千名死忠粉絲願意花錢購買,則可以靠此維生,鄭大班的「D100」就是大力開發這方面的財源,黎則奮Q仔的「政治經濟學」網站亦是採取這樣的「商業模式」。上述的情勢令傳統媒體經營者也開始垂涎新媒體,前星島報業集團行政總裁盧永雄就放棄高薪厚職自資創辦「巴士的報」,據盧是次創業得星島報業集團老闆何柱國的祝福,從其以法國第一次大革命開創共和政體的「巴士的監獄」事件作為網絡媒體的命名,確實反映出創辦者的鴻圖大志。

正如前述,明報的「失守」是「慢性自殺」,傳統媒體靠攏政權只會流失更多「讀者」,將他們轉手與新媒體。二十一世紀絕對是「典範轉移」的新時代,各個領域都因著資訊科技而有大規模的轉變,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網絡媒體與極權專政在本質上是不可能靠近的,因為網絡的本質就是民主。

本文的視像版:http://youtu.be/y3aPovFTJUs

老徐的部落格:http://www.TsuisCritique.co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電影中的科學與科幻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電影中的科學與科幻
Jan 7th 2014, 13:22, by 李偉才

電影是一種大眾娛樂,也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創作。但很多人忘了的是,電影其實是科技的產物。沒有了十九世紀末的這項發明,便沒有過去百年如此深入民間的娛樂和藝術。

在電影發展的初期,科學和科技在電影中都屬冷門的題材。然而,隨著電影(電腦)特技的突飛猛進,這種情況在二十世紀末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今天,科幻已經成為了電影中的一大片種,甚至是賣座的保證。

科幻電影是一個十分大的題目,不但可以寫成一本(甚至數本)數十萬字的巨著,更可成為(實際上亦已成為)無數博士論文的題目。因篇幅所限,筆者只能在此精選數個題目,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體會與見解。

宇宙、物理

對於科幻電影迷來說,改編自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同名小說的《月球旅行記 (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 》自然擁有崇高的地位。但對於只是熱愛電影的人來說,他們更為熟悉的,必然是弗里茨‧朗 (Fritz Lang) 的經典之作《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事實上,後者探討的主題,實遠較前者的「太空探險」題材深具社會意義。這個主題 —工業文明中的管理階層與勞動階層之間的矛盾(電影中比喻為「腦」與「手」之間的關係)——直至今天仍然深具現實意義。

既談到階級間的矛盾,筆者立刻想到的是威爾斯 (H.G. Wells) 於1895年發表的小說《The Time Machine》。這是公認的「時間旅行科幻」經典之作。但筆者認為,故事中描述未來世界中的 Elois 與 Morlocks 兩族人的關係,是作者「借未來諷今」的神來之筆,是科幻小說探討社會分化和階級矛盾的經典之作。可惜的是,這本小說歷年來多次被搬上銀幕(首次是1960年),這個訊息都被大大的淡化。畢竟,在資本主義作主導的西方社會,「階級矛盾」從來不是一個受歡欣的題材。

極權主義

相反,極權主義則是「反烏托邦 (Dystopian) 」電影的熱門題材。其中較著名的有1966年的《Fahrenheit 451》(由 Ray Bradbury 的同名小說改編)、1971年的《THX 1138》( George Lucas 的實驗電影處女作)、1976年的《Logan's Run》、1984年的《1984》、1997年的《Gattaca》、2005年的《V for Vendetta》等。

最後的一齣電影特別值得一提,因為片中的 Guy Fawkes 面具,已經廣被全世界反建制、反強權的社運人士在遊行和示威中佩帶(包括「佔領華爾街」、「阿拉伯之春」等)。電影中的一個道具竟然有這樣的影響力,也可算是電影史上一趟值得稱頌的事情。

戰禍

但社會和政治諷刺畢竟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學」。一個與科學和科技較有直接關係的電影題材,是人類發明的超級武器被用於自相殘殺,最後為人類帶來浩劫。這兒有一齣被不少人遺忘的經典之作:於1959年上映、改編自 Nevil Shute 一本同名小說的電影《On the Beach》。這部電影講述世界經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核子武器所引發的輻射塵逐步遍布全球。影片中完全沒有任何特技效果,但在平實的拍攝手法之下,其震撼的訊息令觀眾久久不能忘懷。

相比起來,1964年上映的《Dr. Strangelove, or How I Stop Worrying and Learn to Love the Bomb》則採取了誇張得多的黑色幽默手法。片中的「末日機器 (Doomsday Machine) 」是對人類愚昧的最尖刻諷刺。(於同年上映的一部《Fail-safe》也是以「冷戰」和「核戰災劫」為題材的出色電影,但不幸遇上寇比力克 (Stanley Kubrick) 的這部《奇愛博士》,今天記得的人已很少了。)

但相比起來,電影觀眾遠為熟悉和印象深刻的「人類極度愚昧」的意象,必然是1968年經典科幻電影《Planet of the Apes》(港譯《浩劫餘生》)之中,倒塌在沙灘之上的自由神像。(同年上映的太空科幻電影經典之作《2001 A Space Odyssey》則為觀眾帶來了有關人類未來的一種截然不同的想象。)

電影中的科學其實不限於科幻電影。1979年上映的《The China Syndrome》(港譯《危機》)描述美國一所核子發電廠發生災難性的意外,它的實際影響便較任何一部科幻電影還要大得多。這是因為電影上映後的第十二曰,賓州三里島便發生了核輻射泄漏意外。這個巧合令美國的民意一面倒地傾向「反核」,美國政府最後下令停止建造任何新的核電廠。結果是,美國直至今天仍有超過四成的電力來自燃煤發電,而因此額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令全球暖化危機進一步加劇。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怎樣一回事我不清楚,卻肯定如果有第四次世界大戰的話,使用的武器必定是石頭和棍棒。」上世紀美、蘇冷戰時期,這個觀點引至大量「浩劫後」( post-holocoust 或 post-apocalyptic )科幻小說和電影的產生。方才提到的《Planet of the Apes》固然是其中的表表者,另一套風格截然不同的製作,是備受一些觀眾推崇的《Mad Max》公路戰士三部曲(1979, 1981, 1985)。

一部題材獨特的作品(以郵遞服務重塑文明!),則是改編自 David Brin 同名作品的電影《The Postman》(1997)。

浩劫不一定來自核戰,也可來自瘟疫。非科幻電影《Cassandra Crossing》(1977)、《Outbreak》(1995)和《Contagion》(2011)等皆以此為題材。科幻電影的「貢獻」是指出這些瘟疫可以來自太空:如兩度把 Michael Crichton 的小說搬上銀幕的《Andromeda Strain》(1971, 2008);也可以來自為利是圖的生物科技企業集團的自作孽:如將電子遊戲《Resident Evil》一次又一次搬上銀幕的同名電影系列。

很多人會認為《Resident Evil》是「喪屍」題材的代表作。但早於1954年,科幻作家Richard Matheson 在他的小說《I Am Legend》之中便已描述人類因為進行生物戰爭,結果令所有人都受到感染而變成「見光死」的喪屍——除了故事中的男主人翁之外。這個故事曾三度被搬上銀幕:1964年的《The Last Man On Earth》、1971年的《The Omega Man》、以及2007年的《I Am Legend》。(這個作家的另一個有關機械人拳擊的短篇故事〈Steel, 1956〉,則於2011年被拍成電影《Real Steel》。)

環保

除了戰爭和生化災難外,除著工業文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環境保護亦成為了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題材。一部風格獨特的經典之作是1972年的《Silent Running》。片中除了開首的半小時外,其餘時間都只是由男主角與幾個小型的機械人完成。結尾一幕太空船載著世上最後的樹林航向無盡的太空,是綠色科幻電影中最諷刺而又具控訴力的一幕。

兩年後(1973年),另一部以人口過剩和環境崩潰為題的電影《Soylent Green》面世。它改編自 Harry Harrison 的小說《Make Room!Make Room!》。雖然故事裡加入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主題而被人詬病,但劇中的一句 "Why didn't they do something while they still could?" 可謂一針見血。而劇中的老者在安樂死之時,一邊欣賞著大自然美麗景緻的投影一邊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的那一幕,直教人感動得掉下淚來。(可笑的是,2012年的電影《Cloud Atlas》設定於未來的其中一段,正是抄襲了那個被人詬病的主題。)

雖然《Soylent Green》中已提到 "greenhouse effect" (那時還沒有「全球暖化」這個名詞),但真正以此為題材的,是一部投資巨大卻劣評如潮的電影《Waterworld》(1995)。電影本身雖然很爛,但透過了它,普羅大眾首次得悉如果全球暖化令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完全融化的話,全球的海平面將會大幅上升而將大量沿海地區淹沒這個危機(電影中謂會將所有陸地淹沒當然是無稽之談)。

以全球暖化為主題的經典之作,當然是2004年上映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但可惜的是,電影為了製造特殊效果,採取了大西洋的「灣流 (Gulf Stream) 」因格陵蘭融冰的影響而停頓下來這個科學假設。由此出發,畫面中自一輪海嘯過後,即出現了整個歐洲和美國東岸變成冰天雪地的景象,看來就好像冰河紀的來臨。對於大部分不懂得背後科學原理的觀眾而言,這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結果是,「全球暖化」的嚴重威脅這個訊息被淡化甚至在觀眾的腦海中流失了。這實在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然而,環保的迫切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在1951年的電影《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之中,外星人乘坐飛碟降落地球之後,提出了人類必須停止互相殘殺,否則會被消滅的警告。但這部電影於2008年重拍時,這個警告已經變為:人類必須停止破壞自然環境,否則會被徹底消滅。而即使針對小朋友的迪斯奈動畫,也於2008年的製作《Wall-E》中宣揚環保的訊息。(但請參閱我的另一篇文章《從劉慈欣的慨歎到 Wall-E的震撼》)

毋庸諱言,在電影中出現的科學甚至是科學家的形象,大多是負面的。這其實很易理解,因為描述科學和科技多麼美好的故事只會悶死人。科幻小說中的取向其實也差不多。但有趣的是,熱愛科幻小說的人大多也熱愛科學,一些著名的科學家甚至不諱言他(她)是由於年青時看了科幻小說才愛上科學的。這兒有一個有趣的學術研究題材,那便是,相比起來,喜愛科幻電影(卻不看小說)的人,與喜愛科幻小說的人對科學的觀感有什麼不同嗎?

科技浩劫

電腦和機械人是科幻小說中一大主題,科幻電影自也不遑多讓。機械人叛變並殘害人類的經典之作當然是1984年的《The Terminator》以及它的多部續集。而把這個題材推到極至的則是1999年的《Matrix》及其續集。改編自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的機械人小說的則有1999年的《Bicentennial Man》和2004年的《I, Robot》,但後者的成績較前者差得多了。

以電腦失控為題材的電影之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當然是《2001 A Space Odessey》中的殺人電腦 HAL 。人類製造超級電腦以作戰爭之用,最後卻自吃苦果(雖然最後都逃過大難)的代表性作品,則有1984年的《War Games》和2008年的《Eagle Eye》。

雖然多數人不把它當作科幻電影,但筆者認為很值得一提的電影是1995年的《The Net》。電影中描述壞人如何可以透過電腦網絡取得大量平民百姓的資料以作奸犯科,甚至可以令到一個人身敗名裂或人間蒸發等等,即使在二十年後的今天看來,仍然(或更加?)使人不寒而慄。

企業壟斷

除了電腦統治外,企業統治 (corporatism) 也成為了不少科幻電影中的題材。留意驚慄太空電影《Alien》(1979)和機械人電影《Terminator》(1984)的首集之中,企業作為故事背後的「壞蛋」這個訊息並不突出。但到了它們的續集《Aliens》(1986)和《Terminator 2》(1991),企業的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和不顧人類安危等訊息已是十分鮮明。往後的科幻電影也多次以此為題。

一部可說走在時代前頭的電影是1975年的《Rollerball》。故事中的未來世界基本上已由大企業大財團所管治,其間更提到在此之前,曾出現席卷世界的"Corporate Wars",而世界的新秩序,正是由這次大戰的結果定下來的。

另一部深具諷刺意味的電影是1987年的《Robocop》。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看作為一部以「人、機結合 (cyborg) 」為主題的科幻電影來看,但除此之外,故事內容還包含著對所有公共事業(包括社會治安)都進行「商品化」和「私有化」的這股「新自由主義經濟哲學 (neoliberalism) 」的歪風的尖刻批判。

公義

自從零八金融海嘯以來,反映社會上貧富懸殊和不公義的科幻電影一下子多了起來。可惜的是,它們的水準甚為參差。其中例如《In Time》(2011)、《Total Recall》(2012新版)、《Elysium》(2013)等都是水準以下(即使製作成本有多高)之作。筆者較為喜歡的,反而是從側面批判這種趨勢的《Disctrict 9》一片。

有趣的是,在最為成功的美國漫畫英雄電影《蝙蝠俠》系列之中,最新的一部《The Dark Night Rises》(由《Inception》的 Christopher Nolan 導演)也觸及這個題材。但它的處理手法十分曖昧,既有批判貧富懸殊同情弱小的部分,也有(為了近合美國觀眾的心態)描述群眾革命如何可怕的部分。其中的一幕「清算」富人並直搗他們的家居,以及向為富不仁的人進行「公審」的場面便甚具震撼力。筆者更曾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人直指電影中的「壞人」Bane才是真正的英雄。有人甚至「惡搞」地把Bane的面罩與蝙蝠俠的面罩結合起來。

在「電影中的科學與科幻」這個大題目之下,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題材(如生物改造、科學與宗教等)藉得探討,但因篇幅關係,筆者只好就此打住。我認為電影史上對科學以及人類前途的探討,最精彩的一趟不是有關電腦、機械人、超人、外星人、生物改造等的作品,而是改編自威爾斯 (H.G. Wells) 小說《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的一部電影《Things To Come》。在這部上映於1936年的電影的結局,兩位主角就人類應否永不停息地探索宇宙,不斷向未知的領域進發,抑或應該有所節制,停下來享受我們已有的豐盛、穩定與和諧的生活,表達了針鋒相對的意見。很明顯,原作者威爾斯支持的是前者。筆者極力建議大家去找這部電影看看,然後問問自己較為同意哪一個觀點。

(本文曾於2013年10月號的台灣科學雜誌《科學月刊》之上刊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當今大馬:空降到《明報》大馬報人為《南洋商報》前總編鍾天祥?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當今大馬:空降到《明報》大馬報人為《南洋商報》前總編鍾天祥?
Jan 7th 2014, 09:46, by 獨媒轉載

圖片取自文匯報,前右為鍾天祥。另鍾的新浪博客,有更多跟新華社、人民日報高層握手照。
原文標題:大馬報人空降明報掀警鐘 鍾天祥現居新加坡條件?(轉載為節錄,獲當今大馬同意);作者楊凱斌為《當今大馬》中文版創刊主編,現轉任《當今大馬》屬下網絡電視KiniTV(kinitv.com)執行長。

日前才在香港一項媒體公信力調查中,失掉香港中文報章首位的香港知名中文報章《明報》,傳出人事「大地震」,驚傳總編輯遭到撤換,並將由一名現居新加坡的馬來西亞資深媒體人出任新總編輯。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香港商台時事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李慧玲爆料指出,《明報》將由一位現居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取代原任總編輯劉進圖。

根據馬來西亞媒體界消息人士推敲,明報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簡稱世華媒體)極有可能「空降」到香港擔任明報總編輯的人選,就是前《南洋商報》總編輯鍾天祥。

馬來西亞媒體界消息人士指出,擁有國際辦報經驗的馬來西亞資深報人屈指可數,加上有關人選又是現居新加坡的馬來西亞資深媒體人,目前身在新加坡為亞洲周刊特約撰稿,並擁有「東南亞資深報人」稱謂的鍾天祥之身份呼之欲出。鍾天祥可能出線的另一個因素是,他長期為辦事處設在香港明報工業中心的《亞洲周刊》服務,與明報多少有點淵源。

《當今大馬》今日曾經數次嘗試聯絡鍾天祥求證惟不果。

鍾天祥生於1957年,現年56歲,中國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及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他在1980年至1988年出任《星洲日報》記者,1988年至19​​95年轉任香港《亞洲周刊》駐吉隆坡特派員。 1995年則出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國際新聞組副主任至2006年,期間他代表《聯合早報》赴印尼雅加達開設《聯合早報》辦事處。

他隨後重返馬來西亞,從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擔任《南洋商報》總編輯及南洋報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代表張曉卿進駐南洋

鍾天祥出身《星洲日報》,更與世華媒體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的前心腹,星洲媒體集團董事經理劉鑑銓私交甚篤,因此當他在2006年被委任為南洋報業控股執行董事時,就被視為代表張曉卿進駐南洋報業

鍾天祥進駐南洋報業後,一度試圖大展拳腳提振《南洋商報》的報份,但最終受制於《星洲日報》獨大的形勢,不得不在3年後黯然離開。

《南洋商報》本是馬來西亞最有影響力的的中文報章之一,惟在2001年5月28日被執政黨馬華公會強行收購,逐引爆馬來西亞報界史上黑暗的「528南洋報變」或「南洋報殤」事件,掀起90名評論人宣布「罷寫」行動等反收購運動。由於強行收購掀起讀者抵制,《南洋商報》易手後報份一落千丈,市場則盛傳《星洲日報》業主張曉卿參與收購案,唯後者否認。馬華公會最終在2006年脫售股權予張曉卿。

張曉卿在掌控了南洋報業控股後,於2007年把南洋報業、星洲媒體集團及香港明報集團合併,成立世界華文媒體集團,一舉控制馬來西亞的四大中文報章——《星洲日報》、 《南洋商報》、《中國報》及《光明日報》,逾7成的中文報章,並積極在全球華人社區辦報,堪稱是中國大陸以外最大的中文媒體集團。

積極投資欽州工業園

張曉卿與中國大陸官方的關係密切也讓香港媒體關注。其屬下常青集團近年來積極在中國大陸投資「馬中欽州工業園」 。欽州工業園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合作的國家級產業園區,其姐妹園則是設立在馬來西亞東海岸的"馬中關丹工業園區"。

中馬欽州產業園是繼蘇州中新工業園、天津中新生態城之後,中國第3個由中外兩國政府合作的產業園區。常青集團是欽州工業園馬方牽頭公司,常青集團30年前已進軍內地投資,近幾年間內地投資迅猛,除欽州工業園外,還投資貴州中馬(常青)昌明經濟開發區等多個項目。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明報遭整頓換總編 員工聯署要求解釋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明報遭整頓換總編 員工聯署要求解釋
Jan 7th 2014, 09:38, by 劉軒

(獨媒特約報導)《明報》昨日(1月6日)宣告撤換現任總編輯劉進圖,香港大馬兩地媒體人均盛傳將由前《南洋商報》總編輯鍾天祥取代之;《明報》編輯部員工隨即於昨晚成立「明報員工關注組」,發起聯署行動要求管理層解釋撤換總編輯的安排,及承諾不會改變編採方針。截至今日下午2時半,關注組已收集了140多個簽名。

不少互聯網上的評論均以「淪陷」形容事件,雖然被撤換的劉進圖曾被指為「梁粉」,甚至有指控說他曾延遲梁振英僭建的報導,但同時卻擔心空降編輯會全面閹割《明報》監察政府的功能。《明報》大股東張曉卿是馬來西亞傳媒大亨,與中共關係密切,是次整頓《明報》編輯部,相信與未來一年的香港形勢有關。


圖片取自文匯報,前右為鍾天祥。

員工聲明要求解釋調動 憂新總編無力阻干預

明報員工關注組今午(1月7日)3時於明報大樓外舉行記者會宣讀聲明,要求管理層派出代表出席員工大會,解釋撤換總編輯的原因,並承諾不會改變日後的編採方針,繼續監察社會。關注組正就聲明收集員工聯署,至今日下午2時半,關注組集得約140個簽名,獲港聞一般組、偵查組、法庭組、政情組、文教組、中國組及星期日副刊全體成員支持。

關注組成員冼韻姬表示,《明報》員工對於消息感到震驚及難以理解,不知道事件是否與過去各間傳媒撤換總編有關。冼韻姬希望盡快收集所有員工的意見及簽名,直接交予管理層;至於若管理層不答應要求,關注組會否有進一步行動,冼韻姬表示未有決定,將會和同事討論。

冼韻姬認為,總編輯除了帶領公司及報導方向,更需要在關鍵時候阻止無形之手的干預。然而,一眾員工對空降的總編輯全無認識,不知道他是否和員工有相近的價值觀,擔心未能阻止無形之手的干預。不過,冼韻姬表示自己於過去半年未有聽過有無形之手出現,更沒有留意到任何撤換總編輯的先兆,不清楚今次事件是否和香港電視發牌事件有關。冼韻姬表示自己以及相熟的同事一定會繼續留守於明報,不會離職。


圖片取自明報員工關注組Facebook專頁

華文媒體大亨張曉卿掌《明報》 內地巨額投資

雖然關注組指未有「無形之手」干預,但《明報》管理層與中共關係密切,是次調動的政治動機始終明顯。

《明報》大股東張曉卿同時是常青集團執行主席,集團近年與中資企業合作,在廣西欽州開發屬國家級發展項目的「中馬產業園區」,首期投資額達18億元人民幣。

張曉卿可謂華文世界的梅鐸,他於馬來西亞控制六家中文報章的其中四家,包括《星洲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報》及《南洋商報》。面對著這個壟斷的王國,在2006年大馬一群華人青年發起了「黃絲帶行動」作抗議,雖然未能左右大局,但令華人社群意覺到媒體壟斷的問題,越來越多人放棄傳統紙媒,改為上網看新聞。

張曉卿作為華文媒體大亨,當然是共產黨的統戰對像,2007年,大馬旗下嘅星洲互動網就抽起了六四的新聞,再一次引起華人圈嘅不滿。2013年10月中共新領導層習近平訪大馬與首相納吉會面,張曉卿以橋樑之態大談馬中的歷史淵源

《亞洲週刊》編輯部亦染紅

現時張曉卿在香港持有《明報》和《亞洲週刊》,其實早在兩年前,《亞洲週刊》亦曾發生可疑的高層調動,資深特派員江迅突然被升為副總編輯。江迅早年在上海時為中國新聞社記者,後來移民香港,一直與北京關係密切,於行內眾所周知。江迅曾被指是中共黨員,江控告對方誹謗,獲法庭判勝訴。

這次《明報》換總編之勢,與《南華早報》於2011年任命有政協背景的王向偉做總編的勢頭差不多。上任一年,南早的王向偉不單於李旺陽事件自我審查緊跟英文《中國日報》的路線,其後又決定不與屢次獲獎的中國線記者慕亦仁 (Paul Mooney)續約。令人氣結的是,這份報紙竟連續三年獲得全港「公信第一」的招牌,但最近社論卻把解放軍碼頭同解放軍軍營混為一談,連基本常識也搞錯。

張曉卿自1995年掌《明報》以來,雖然未有明顯干涉編輯自主,但其親戚任職明報集團管理層,若出現得罪北京政府的報導,編採人員會被召見「傾計」。

劉進圖護梁不力遭撤換 為來年形勢作整頓

《明報》內部對新的變動非常不安,員工希望管理層派出代表交代撤換編輯的原因,並承諾日後的編採方針不變。不少明報記者均表示會緊守崗位,亦有記者希望阻止空降總編。

據了解,劉進圖被撤換,其中一項罪名是劉於最近半年,沒有阻止刊出對梁振英不利的新聞。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主持李慧玲昨日在節目中指出,《明報》編務董事呂家明曾指關於免費電視牌照風波的報導太多。《明報》於10月15日政府宣佈香港電視不獲發牌後,一連9日均以此事件為頭條。

據行內人士觀察,過往新聞批評特區政府並沒有問題,只是批評北京政府時需有所避忌,但今次劉進圖的罪名與批評特首有關,相信是因為未來一年形勢險峻,有政改、佔中等重要本地事件,政府需整頓媒體輿論。

記者:阿藹、劉軒、黎子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性傾向歧視條例》ABC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性傾向歧視條例》ABC
Jan 7th 2014, 08:38, by G點電視

《性傾向歧視條例》在香港

自94年開始,《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已在社會有數次大型討論。

初有胡紅玉議員、劉千石議員在本港初引入平等機會條例時提出,但當時的港英政府反對,令制訂《性傾向歧視條例》被迫擱置。01年,何秀蘭議員擔任主席的「研究性傾向歧視問題小組委員會」發表報告書,針對捐血安全、電影檢查、醫療服務、教育、法律、福利等方面作回顧及提出建議,重申政府應就性傾向歧視法例作全面諮詢,並考慮是否需要立法。05年正值本港第二次大型討論性傾向歧視立法的年份。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公眾對不同性傾向的態度及消除歧視的方法,旋即引來保守基督教團體極大迴響:包括發起「萬人登報」的聯署活動、《一係收聲,一係收工》的反對立法信件活動,最終令立法討論再次無疾而終。

2012年,何秀蘭議員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香港市民對不同性傾向人士之權利之意見:過千名受訪者中,逾七成人認為香港有性傾向歧視的情況,而超過六成人支持《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11月,何議員提出動議,要求政府就保障性小眾免受歧視及其他基本權利展開公眾諮詢,可惜在分組點票下動議不獲通過。這是本港第三次討論《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2013年1月,明光社等宗教團體發起「愛家共融祈禱音樂會」,強烈表明反對立法,他們認為立法會造成逆向歧視。其後特首梁振英在發表施政報告時,明確表示不會啟動諮詢,立法討論因而終止。

經過多次討論的《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到底市民大眾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當人們認為性小眾需要/不需要受法例保障,她/他們的立場究竟是人云亦云,抑或是了解分析過呢?有見及此,G點電視就街頭突擊訪問了幾位香港市民,測試一下他/她們對性傾向歧視的敏感度,並為大家輕鬆拆解外界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的誤解。

去片啦喂

主持: King Yim、筆筆
拍攝: G計劃2013學員
撰稿: Stephanie Lee
剪接: Mo
字幕: Frances Fung

本片榮獲新婦女協進會舉辦「人權你/我/她短片及故事板創作比》」 青少年組冠軍

性傾向歧視條例ABC

為什麼要特別立法保障性傾向的歧視?我們不是有商業決定的自由嗎?

我們該反問,我喜歡男人或者女人──我的性取向與我購買一件商品、被聘請與否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因為你是異性戀而「有錢唔賺,有生意唔做」,似乎很簡單地,一般人都會認為是無理的。同一道理,拒絕向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提供貨品和服務也是不合理的。

立法後,我還能表達自己對同性戀的立場嗎?

法例並不會強迫你去接受其他性傾向人士。法例只包含六個範疇〈包括僱傭,教育,貨品、設施或服務提供,處置、管理及進入處所,會社及體育活動,政府和法定團體的行為〉,為的是在最基本的範疇之中避免因偏見而造成無理的差別待遇。光是你對其他性傾向人士的目光、態度並不在法例保障的亦個範疇之內,自然不會動輒得咎。

我是異性戀者,與我何干?

《性傾向歧視條例》,顧名思義,是針對「性傾向」──而不單單是只針對「同性戀」,而是保障所有性傾向,包括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假如一個異性戀者光顧同志酒吧,酒吧單單因為其異性戀的性傾向而不予招待,正正是一個「貨品、設施或服務提供」範疇下的歧視例子,同樣會到法例保障

希望在明天

最近,平等機會委員會正主動研究有關反歧視法例的法律改革,在修訂四條歧視法例之外,平機會主席周一嶽醫生更多番公開表示支持要為保障性小眾而立法,除了保障不同性傾向,並涵蓋性別認同。

歧視法例背後的目的並非為了阻塞言論自由或者打壓大眾,而是從個人權利的角度出發,以保障他們不會因為一些個人特質(儘管其特質與待遇條件沒有關係)而受到不公平的差別對待。希望通過片段,能令大眾能對歧視法例有更多了解,並共同為締造一個更和諧平等的香港。

撰文: Stephanie Lee (女同學社/G點電視義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小學立志踢意甲著10號,夢想旅人本田圭佑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小學立志踢意甲著10號,夢想旅人本田圭佑
Jan 7th 2014, 08:51, by 足球群英傳

本田轉會AC米蘭,完成夢想。

課室裡,坐滿開心活潑的小朋友,在那個年代,沒有數之不盡的興趣班,沒有上到天黑的補習班,他們討論下課後看甚麼卡通,最近流行甚麼遊戲,打籃球還是踢足球好。此時,老師溫柔地說:「各位同學,周末的功課是作文,題目是《將來的事》,大家可以寫下你們的志願。」

回想小學的時候,你會寫甚麼?你小時候有沒有個夢想?還記得有位朋友,他小時候的目標是做機師,後來去了美國唸飛機工程,筆者大叫佩服,因為他不是駕飛機,而是造飛機,更加厲害。不過,幾個月前,他回來香港,找筆者見面,卻是跟我推銷保險。筆者跟他談理想,他卻說公司福利好,會請他去旅行,之後他發現我無意買保險,便黑住臉離開。

堅持夢想不是一件易事,一旦偏離,不要怪責人心的動搖,可能是為世所逼,或者到長大後才認清自己的志向的才能。相反,可以自小堅持自己的夢想,到長大後達成,這是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應當珍惜,應當讚頌,應當傳揚,去鼓勵那些同樣在夢想道路奮鬥的人。

望住《將來的事》的題目,有位小朋友健筆如飛,將心中所想寫出來。文章第一句,他寫:「當我長大了,我說我想成為世界第一的足球員。」

「想成為世界第一的話,不做世界第一的訓練是不行的,所以現在我在努力,現在我還很差,所以我更努力,一定要成為世界第一。」

「成為世界第一後,我會成為個超有錢的人,然後用錢來孝順長輩。在世界盃上成為有名人,然後外國球會邀請我,前往意甲,在那裡成為主力,身披10號,去發揮作用。一年中我的薪水能達到40億日圓。然後我和彪馬簽訂合約,生產球鞋和球衣,世上的所有人會把來買我的球鞋和球衣當作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

「另外,在舉世矚目、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賽場上,我出場比賽。在意甲經過鍛煉的我回到日本,獲得10號球衣,成為球隊的招牌球星。在決賽,我們會與巴西交手,最終2比1擊敗巴西,兩個入波是我和哥哥一起合力完成的,晃過世界的強手,傳個好波,再射入龍門,這就是我的夢想。姓名:本田圭佑」


這是網上流傳本田的作文。

廿年時光,是夢想的最大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時間有時會把堅持理想的毅力磨光,有時卻可幫助人邁向目標。今年,27歲的本田成為世上最幸運的人,他達成了兒時夢想,「前往意甲,在那裡成為主力,身披10號」。他離開了莫斯科中央陸軍,加盟AC米蘭,獲得10號球衣。

當他搭飛機由東京去到米蘭,一出閘口,是閃過不停的鎂光燈,是一部部架起來的攝錄機,周圍人山人海,但人人的目光都放到自己身上,當然還有穿住AC米蘭球衣、拿住AC米蘭頸巾的女球迷向他報以熱情的微笑。廿年前,他有沒有憧憬過?本田第一句就跟記者說:「我夢想成真了!」


在米蘭機場,人山人海,歡迎本田加盟。

「來到這裡我感到很開心,我真是非常激動!我等待這一天已經很長時間了,對我來說是夢想實現了,AC米蘭一直是我喜歡的球隊,是一支極具傳奇的球隊,我從小就是這支球隊的支持者。」

星期一,本田坐在聖西路球場的看台上,觀看AC米蘭對阿特蘭大。他穿上大褸,戴住黑超,身分不是單純的觀眾,他是AC米蘭的球員,他身邊坐住副主席加利安尼。望住卡卡為AC米蘭射入第100個入球,本田心裡萬分激動,因為下一場,他將會跟卡卡在綠茵場上並肩作戰。最終,卡卡梅開二度,AC米蘭大勝3:0。


加尼安利與本田一同出現在聖西路的看台上。


本田慶祝卡卡入波。

廿年歲月,夢想達成,筆者恭賀本田,也欣賞本田。在他那篇文章中,他的未來目標是世界盃,他希望在決賽擊敗巴西,捧走冠軍。雖然本田的哥哥本田弘幸已經因傷退役,兩兄弟未能拍住上,但本田的世界盃夢絕非不可能。既然成為意甲10號的夢想都做得到,為何世界盃不可以?

筆者一位友人,不是那位保險經紀,曾推薦我看一本書,入面有句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全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筆者想寫給所有擁有夢想、堅持夢想的人。


本田加油,繼續向世界盃夢進發。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人形軟件(卷三) 後人類計劃 – 譚劍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人形軟件(卷三) 後人類計劃 – 譚劍
Jan 7th 2014, 09:03, by hevangel

譚劍,香港僅存的科幻小說作家。等了兩年,終於「人形軟件(卷三)」出版了,可惜漫長的等待,換來只有失望。在這本書的後記中,譚兄說要慢功出細貨媲美歐美暢銷小說的超高水準,這故事不獨是科幻小說,也是一本社會派小說,但他沒有一項做得到。卷一很好看,也帶有歐美科幻的影子,差半隻腳便登入科幻的殿堂。到了卷二,水準明顯下跌了,不過還能保持日本輕小說的級數。最終回卷三,我原本盼望水準能止跌回升,結果連網絡小說都不如。劇情結構鬆散,故事流水帳般走馬看花,結局超展開不知所謂。還有所謂的社會派小說,不是隨便加插兩句地產霸權來抽水,讓角色說些本年度熱門話題,再天馬行空描述金錢如何萬惡,就會自動算是社會派小說。一邊說要批判萬惡資本主義,另一邊廂卻走出個操控世界的隱形家族,那種程度的批判膚淺得可笑,到底要批判的是資本主義幕還是幕後黑手陰謀論。

故事的最大問題,是主角沒有明顯目標,完全給作者安排的劇情牽著走,缺乏前兩卷要求生逃亡的緊張刺激。劇情完全沒有伏筆可言,壞人也好救命恩人也好,說要跳出來便跳出,感覺像是三流RPG的NPC,總之一條直路向前行,每隔一陣便有人走出來替你解畫。主角在上海那場先發制人的槍戰,大慨是全書唯一好看的章節。說好由一數到十,但數到三便開槍,主角說出來的理由冠冕堂煌,讓我不禁莞薾。印度恆河之戰差不多佔全書四分一頁數,理應是全個故事的高潮位,可是卻寫得十分凌亂很行貨,我勉強讀懂作者描述的情景。只不過現實世界結合虛擬世界的戰鬥方式,作者有仔細思考過其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嗎?若果是「攻殼」或者「電腦線圈」那類現實虛擬兩棲戰鬥十分容易明白,但作者似乎寫下寫下,自已把現實和虛擬也混亂了。主角是要現實中的身體去納米工廠,在虛擬世界中把納米工廠門口移過來也無補於是。而且在現實虛擬兩棲戰中,一定會有腦袋沒有直連的隊員當第三隻眼,又或者自動斷線的保險掣等,始終作戰是現實為主虛擬為副,把現實身體打倒虛擬分身也會倒下。

三本書的大長篇忽然來個低能結局,讓人他媽的想反檯高叫回水。魔神要考驗人類,怎麼不把人類丟去超空間測試,何苦要搞颱風級人形軟體暴走這場大龍鳳。既然魔神一早從網絡中醒覺,怎麼三大本書一直躲在後面,到最後十幾頁才忽然出場。通常在科幻小說中,這種類似神存在的角色出場,不論是扭橋最後來個大逆轉,還是一番爭扎後無奈接受支配,主角都不會乖乖的聽話,那有好像學生見到老師,客客氣氣說大道理吹水答幾個問題便完場。最後天照回魂硬來的快樂結局,更是下筆手法低劣,害我以為譚兄無記編劇上身。

第一次給人搵笨,咒罵欺騙你的人,再一次給人搵笨,只能咒罵自已的愚蠢。看見第二卷開始不對路,便應該放棄這套「人形軟件」,留待那天在網上遇見下戴版才看。天啊!我可是真金白銀買書,還要額外花郵費寄來加拿大。錢浪費掉也算了,這套書放在書架上,給朋友看見了,恐怕會被訕笑品味低俗,有失科幻知識份子的身份。還是趕快把三本書捐去圖書館,眼不見為乾淨。下次譚兄再出書,記緊要三思而後買呀。

原文連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打泥漿摔角 不如切實解決問題(中大同學投稿)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打泥漿摔角 不如切實解決問題(中大同學投稿)
Jan 7th 2014, 08:20, by 中大學生報

文:劉頴匡(善衡中文三,中大本土學社召集人)

綜援案的判決已經是既定事實。現在,來港一年的新移民只要符合資格也可以申領綜援。很多人可能會對此感到不滿、憂慮、疑惑,甚至憤怒。這些感情是出於我們對香港永久居民這個身分的自我認同,是絕對可以理解的。然而,事實已經是事實,法庭的判決是按照《基本法》作出的,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沒有可能推翻法庭的判決,惟有實實在在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社會上已經有太多左左右右互相打稻草人的泥漿摔角。政治是解決問題的藝術,既然再吵下去沒有意思,不如坐下來談方案、講現實。

要解決問題,就首先要認清問題。我們當下面對的問題是中港矛盾已經到了臨界點,香港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身分界線越來越模糊,香港的福利正被我們認為未正式是香港人的新移民搶奪。沒有一個有常識的人會相信這些問題能夠單靠高呼「包容」就自動可以解決。最近好些朋友會列舉數據,證明新移民領取綜援的金額只佔香港開支很少的百分比。這是焦點錯放的。一項政策佔開支多與少並不能直接構成這項政策是否合情合理的理由。香港有大量財政儲備,若論需要,應該立即撥款一千億援助瀕臨餓死的非洲飢民。非洲飢民的生存權怎麼也比起新移民的家庭團聚權更重要吧!為甚麼我們不這樣做?因為我們知道,一個政府的資源,應該優先用於本土公民之上,是一個全人類的常識。因此,不同意見的朋友爭拗的重點,根本不在於資源是否充足,而是在於哪些人屬於本土公民。

香港人的親屬並不直接等於是香港人。這是無容置疑的法律現實、情理現實。假如任何人的親屬都直接等於是同一地區的人,世界上所有依親移民規定就應該取消,一經DNA驗定是直系親屬,即可自動獲發當地護照。事實上,香港人的親屬,一天未經過法定程序,一天都不是香港人。所以,問題就在於法定程序本身。香港人的非大陸親屬移民香港,是由香港審批的;香港人的大陸親屬申請單程證來港,卻是由大陸審批的。香港沒有辦法審核甚麼人可以成為香港人,是現有香港人不能接受「新香港人」擁有與自己同等權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人要來你家住,總要經你同意吧!你未同意就走入你家的,始終都難以認同是你家的一分子。

取回單程證審批權的目的,在於確保香港政府有決定誰能成為香港人的權利,以保證新移民能夠在得到本土公民接受下融合香港社會,同時有助制定長遠本土人口政策。在這一個大前提下,我們就不難理解,取回審批權後,不可能凡家屬必批,否則前文論述的諸多問題根本不可能解決。

所謂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意思就是香港要有權制定條件,界定甚麼人可以成為香港人。而這些條件,制定的目的就是確保新移民和本土公民能夠融和,減少矛盾。為了確切解決問題,我嘗試列出我認為可以制定的審批條件,讓各方好友可以藉以逐點討論,以免流於空談。

1. 每日單程證數量應由現時150個減至100個;
2. 家庭團聚比起其他移民申請優先;
3. 申請家屬來港者,須證明其收入能支持其家庭在團聚後維持在貧窮線以上水平,承諾無須依賴香港福利;
4. 為照顧在港無依幼童、老人或病患者而來港之申請可豁免經濟條件審查;
5. 在有經濟條件審批的前提下,來港一年可申領綜援的規定可無須改變。

上述第1點的目的是減緩過急的中港接觸,以免矛盾加劇。第2點的目的是確保香港永久居民的家庭團聚需要能被優先照顧。第3點的目的是確保新移民家庭不致陷於貧窮而生活孤苦,甚至釀成家庭慘劇;同時避免新移民因為依賴香港福利而備受香港永久居民歧視。第4點的目的是在極其特殊情況下作出豁免。第5點的原則是,由於新移民申請來港時,已經過經濟條件審批,證實有能力自給自足,萬一來港後遭逢巨變,當然應該照顧。

社會上有人批評,經濟條件審查的設立是「有錢人大曬,窮人無得團聚」。我的倡議只是要求新移民家庭在貧窮線以上,可以照顧自己,又怎麼能稱得上是「有錢人」呢?經濟條件審查是全球大部分國家移民通用的規定,亦是香港對非大陸親屬移民審批時所包含的環節,為甚麼套用在單程證就突然變得不合理呢?再者,如果一個香港人,窮到連家都養不起,這不是政府扶貧的責任嗎?假如有人真的因為貧窮而無法團聚,我們不是更加應該優先解決他的貧窮問題,而不是繼續不斷製造貧窮家庭嗎?扶一個人貧容易些,還是扶一家人貧容易些?

取回單程證審批權,是大部分市民的共識。但是當民間對於審批方案都爭吵不休時,有甚麼可能凝聚聲音向政府爭取?如果我們都認同要解決中港矛盾的問題,就應該放下成見,對方案的原則作出討論,尋求共識。往後爭取審批權的路還很長。終點還未見,就互打泥漿摔角,矛盾何時才可以解決呢?

2014年1月4日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中大本土學社Facebook專頁)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明報》高層「大地震」更換總編輯劉進圖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明報》高層「大地震」更換總編輯劉進圖
Jan 7th 2014, 05:47, by 宗道

《明報》高層「大地震」更換總編輯劉進圖

《明報》總編輯出現變動,編輯部昨晚發表聲明,「總編輯劉進圖將會肩負重任,出任新的要職,為明報集團開拓新業務。」編輯部強調,編輯方針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編輯部員工發動聯署,對事件表示震驚,並要求管理層解釋。

劉進圖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曾任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的助理。2012年1月接替張健波成為《明報》總編輯後,《明報》的政治立場漂移中立靠向「泛民」,新聞取向扮演反對派角色,《社評》及《論壇版》更淪為「泛民」的輿論陣地,水平低劣並失公失正,充斥著一股偽民主的氣味,

近年《明報》被公眾評為已喪失社會公器的角色,管理高層應該早已察覺到《明報》的報格下降,更換總編輯是明智的決定。

am730──明報撤換總編輯劉進圖: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8912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四十三): 活像何偉龍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四十三): 活像何偉龍
Jan 7th 2014, 04:58,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四十三): 活像何偉龍

灣仔劇團總監何偉龍導演於一月六日離世,令人惋惜。
何導演從1975年開始戲劇演出,橫跨劇場與銀幕。由1982年起兼任導演一職,一生導演作品超過150個。可見他為表演藝術奮鬥,為人類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他在2001年患上糖尿病,影響了血壓,手,腳,眼。做了八次手術,後來要注射胰島素,亦試過洗血。面對這些困難,他並沒有氣餒,更沒有放棄心愛的表演藝術。當身體情況許可,他再次手拾導筒,繼續奮鬥。
今天他離去了,彷彿上天覺得他的使命已完成,需要休息,但他的精神仍留在人間。那種不懼病魔折磨,不怕死亡威脅。專心一意達成夢想的精神,相當值得後輩學習。
對於筆者而言,感受更深。
筆者作為接受洗腎治療的病人,好明白洗腎(包括洗肚和洗血)對身體造成的負擔。很多人以為洗腎後,精神百倍,行動自如。其實不然。雖然毒素會被排走,但身體其他機能,亦會被慢慢破壞。例如,洗肚水會引發糖尿病; 洗血會導致血壓急降。當中苦楚「外人」不會知道,只有患者最清楚。
因此筆者更加敬佩何導演,克服困難,每日挑戰自己。我認為,這才是做人的目標。
希望大家活像何偉龍,迎難而上,不怕艱辛。
願何導演安息!

07-01-2014,家中,中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