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婦女節對家暴立法的啓示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婦女節對家暴立法的啓示
Apr 6th 2014, 14:55, by 藝曦

  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民間團體都有各種慶祝活動來紀念這個對女性有着重要意義的日子。不過,現在除了慶祝外,似乎人們有點忘了這日子背後的意義。
  "三‧八"婦女節的設立是源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經濟正處於工業化階段,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到工廠生產貨品,不過工場地方惡劣、工資低廉,女性更是被嚴重削剝的群體,當時抗議罷工此起彼落,至198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接下來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遊行活動,普遍爭取縮短工時、增加工資及選舉權。
  及後,1960年興起的女權運動將爭取的權益擴大,提出生育權、受教育權、性別歧視以及家庭暴力等多個議題。經過多年的爭取,最終性別平等成為了世界的共識,聯合國於1979年正式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顯然,"三‧八"婦女節這天有着平權、反剝削的訊息,也標誌著人類社會文明進步。
   回過頭來看,澳門女性的社會保障和地位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教育、就業、生育等方面,很多方面都符合聯合國頒佈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確,自賭權開放以來,澳門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逐年攀升,據資料顯示,從2004年的55%升至去年的66.8%。這些參與勞動的女性除了上班工作,多數還要兼顧家務,照顧家人的起居飲食,雖然辛苦,但相比起以前,歧視、工資不平等的出現已少之又少。
  原因主要是教育的普及,特別是澳門15年免費教育的實施,令新一代的女性有很大的職業選擇空間。而隨着澳門經濟發展,勞動市場工多人少,迫使企業提升薪酬待遇來吸引人資加入,以上因素都是減少女性遇到工資不平等的問題。有了穩定的工作及公平薪金,女性自然在經濟上有一定的自主空間,增加在家庭中的話語權,學歷的提升亦使她們有條件選擇非體力勞動的行業,從而提升其社會地位。
  然而,澳門對女性權利的保障還幾方面存在不足,甚至仍以父權的觀念看待有關問題。現時行政當局雖然正就處理家庭暴力進行立法工作,但有關當局在面對反對家暴列"公罪"聲音時,不僅沒有澄清"公罪"化不等於加重了對罪行的處罰,以及就算誣告或真有個案發生,也需要進行既定的司法程序才能判案,後續可懲處亦可調解,並不是如上述某些意見那般認為家暴列"公罪"就是一定拆散家庭。更諷刺的是,最近社工局稱新家暴法會將重覆性普通傷害會列作公罪處理,先不說法律上如何計算次數,但這樣立法是否代表公權力默許可以打家人一次?
政府有意強化對受害的支援十分值得肯定,但以補救為作為立法主軸的話,實質是沒有正視現實情況。社會在慶祝"三‧八"婦女節的同時,是否也該反思為何現今仍可如此寬容地看待對女性的家暴,甚至為暴力行為找出似是而非的理合將之合理化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重返亞洲與中共覆亡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重返亞洲與中共覆亡
Apr 6th 2014, 11:19, by 李綺玲

美國對太陽花學運終於有明確而強硬的回應,「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前天對中國提出警告,不要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採取類似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的行動,否則美方會遵守捍衛盟國的承諾,採取報復。」[1]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留意到「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這句話,這個台灣以外的國家,除了受到中國用人口換血政策困擾的香港之外,還可以指甚麼地方呢?

美國對港、對台的政策,如果抽離美國對華政策的語境,將會變得不能理解。 可是在香港真正能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去理解本土政治的人實在不多。[2]所以,不論是投共的、反共的、表面好似中立而討厭政治的、樣子頗為甜美而呼籲包容的,形形式式的各路人馬,由於對政局只能有破碎不全的理解,都大大增加了站錯邊的政治風險,隨時要付出難以估計的政治代價。

要理解美國對華政策,先要知道中國對於美國意味著甚麼,遠的毛澤東時期不說,由七九年「改革開放」講起。對於美國來講,中國最具吸引力之處,不是中國市場,而是廉價勞工。對於美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如果利用這班「藍色螞蟻」為美國資本家生財。由於已經過了殖民主義時代,美國不可能直接派美國人來華進行殖民統治,所以,順理成章的辦法只能是「以華制華」:香港、台灣的工業家以港台兩地發展工業的經驗和資金為基礎,走進中國替美國做代工工廠管理人。香港人主要管成衣、鐘錶、玩具,台灣人主要管電子製品;而中國共產黨就逐漸當上了美國在華利益的政治代理人,主要管的是維持社會穩定,保證生產。江澤民不是說「穩定壓倒一切」嗎?共產黨做到了,所以,作為犒賞,很多黨員及其家屬都得到了一本美國護照。此外,將中國賺得的外匯購買美債也是頭等重要的政治任務。這樣,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就令美國可以享受大量廉價中國產品,做貿易只要與中國沾上了邊的都成了鉅富,而美國人所花了的錢,透過賣美債很愜意的又由中國回流返美國手上。

可是好景不長,這個局面最終都要打破。中國既用完其人口紅利,資源枯竭、環境污染接踵而來;而美國亦在粉碎了蘇聯之後再不容許有任何「大國崛起」。「重返亞洲」已經是講明的政策,而香港、台灣在圍堵中國的包圍圈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港台政局又如果可能抽離中美關係去理解呢?

由於中國對美國的意義已經改變,猜測美國對華政策轉向變得十分重要。對美國來說,假使中國變成南斯拉夫一樣,很可能是最有利的。由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經減少對中國工業的依賴,舉個例,如果你有留意西方各大名牌成衣的話,在成衣的標籤上,已經越來越少標註著中國製造。很多工廠都搬了去東南亞如越南、緬甸甚至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某大波鞋廠也搬了去越南,這都是美國近年逼使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結果。[3]美國對中國工業的依賴性減輕了,對中國動亂的忍受力就會增加。中國共產黨由同謀者變成競爭者,對美國超級大國地位越是產生威脅,就越加強美國顛覆中共的誘因。

至於美國如何將中國變成南斯拉夫,那當然不會是派美軍攻擊中國。中國經濟本身就是外強中乾靠投資拉動的虛假繁榮,中國毀滅裝置的開關早就安裝在美國白宮,只要美國減少買債,美元重回上升週期,流入中國套取息差的美元就會蜂擁而出,中國經濟自然會崩潰,人民幣和房地產兩大泡沫將會首當其衝。「牛刀表示,從現在起,美元將瘋狂的出逃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在美元加息之前,人民幣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同時,一線城市房價泡沫破滅,房價不可避免的也會斷崖式下跌。因為,美元出逃將開始賣出人民幣資產的標的(房地產),換成美元回流美國。」[4]隨著經濟崩潰,政治上中國會循民族矛盾和中共黨內派系鬥爭的分歧而四方五裂為多個國家,例如西藏、新疆、兩廣、台灣會宣佈獨立,中原就分裂為幾個軍閥割據的小國。

假使事情真的按照這個猜想進行,香港會有何種結果呢?我推測,美國將會以保護在港美國人和美國利益為借口,派美軍直接接管香港。首先,以香港在東亞中心的獨特地理位置,最適合做美國重返亞洲之後的總部,這是沖繩、關島、菲律賓等地都沒有的地理優勢。將總部設在香港,對美國面對中國未來的政局有近水樓台之利。二來,香港的政治地位獨特,香港既不是如台灣一樣的獨立國家,也不是如上海一樣的中國城市,香港是介於二者之間又同時擁有大量持外國護照者的半獨立城邦﹗只要中國一亂,中央政府瓦解,相信美國會毫不介意明目張膽的將香港變成美國屬地。[5]

[1] 《罕見美助卿挺台灣自治 警告中國如併台必遭報復》,見4月5日台灣《蘋果日報》 。

[2] 沈旭暉說:「至於在香港,一般市民乃至一般政府中人或政客都不認為美國在香港有重要角色扮演。認為美國重要的,一般乃基於下列原因:通過美國與香港的雙邊貿易,調節向大陸貿易『一邊倒』的失衡;又或在保安、金融反恐一類議題和美方合作,共同打擊洗黑錢一類跨國犯罪。」又說:「然而,我們不能否認北京確有相當多人真心相信,政改是中美關係的事;問一些在北京、上海受高等教育的尖子,他們不少也有相近印象。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否認絕大多數港人都真心相信,政改一類議題只是香港內部的事,將之提升到國際戰略的『高度』,只是強硬派自圓其說的藉口。」《北京與香港 兩種美國觀 》,見3月31日《信報》。

[3] 美國減少對華工業依賴的部署幾年前已經開始,緬甸軍政府從前和中共是難兄難弟,幾年前被美國拉攏過去之後美國就取消經濟制裁,相信緬甸的作用就是接收由中國遷出的輕工業,緬甸會重覆三十年前廣東所行過的路。幾個月前的Roadshow就有個特輯講香港工業家去緬甸做開荒牛,他們做的事和八零年代初香港工業家在廣東所做的一模一樣;而近幾年在東莞做管理工作的香港人也有不少相繼失業;大量工廠倒閉也令香港的空氣污染改善了不少。迫使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也聽不見了,換來的是對人民幣單邊升值期望的終結,即是說,預期的結果已經發生,可以收手了。政治嗅覺靈敏的話你一定會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4] 《人民幣貶值創新低 6惡果恐致5行業破產潮》,見4月1日《大紀元電子日報》。
對危言聳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牛刀的諸篇評論:
3月24日《人民幣大跌就是大崩潰
3月31日《貨幣混戰直接導致泡沫破滅
3月20日《人民幣和房價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3月27日《中國房價為什麼會斷崖式下跌?
3月29日《中國會再次刺激經濟嗎?

[5] 香港的聯繫匯率,為甚麼這麼多年來不「政治正確地」改為與人民幣掛鈎呢?為甚麼這麼多年來不為了增加穩定性而與一籃子貨幣或一籃子商品掛鈎呢?為甚麼只是鈎死美元一種貨幣呢?因為在香港真正的「話事人」就是美國,香港在經濟上其實只是美國的屬地。另外,相信不會有很多人會想到美國要佔領香港,陳雲先生可能是少數的例外,陳先生說:「中共倒台之日不遠,各位臥底好自為之。中共倒台之後,由於主權國不再存在,香港廢除《基本法》若干條款之後,進入城邦獨立狀態,由美國及英國軍事保護。期間,中共政要及商家鉅子將在香港落腳,遙控大陸。香港城邦政府將要求中共交出在港府各機關及民間組織潛伏之共黨線人之檔案,以便肅清匪類。屆時,香港依照美方的協商而設立軍事法庭或人民法庭,在香港或海外審理案件。故此,三年以來,我不時呼籲在港之共匪,包括左膠及輿論寫手,及早回頭,及早自行離開香港。《易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此乃我的大慈悲。」見4月1 日陳雲的面書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將陰道獨白到底》For Vagina’s Sake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將陰道獨白到底》For Vagina's Sake
Apr 6th 2014, 07:41, by 吳秀華

女性生殖器官自述身世和經歷,我覺得有點淒涼。女性自出娘胎便擁有陰道,但我們大多避談這名詞,也絕少討論和陰道有關的問題。神秘的陰道,或許是女性身體中最被歧視的器官。可喜的是,愈來愈多女性不再顧忌,讓陰道有機會訴心聲、吐苦水。可是,《將陰道獨白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 是一齣舞台劇,是美國女作家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的名作。她和超過二百位女性談陰道、談性,當中有人更講述了自己被暴力侵犯和劫後偷生的經歷。伊芙.恩斯勒最終把訪問內容整理成多段獨白,道出小女孩、人家祖母以至在戰爭中被姦女子對陰道、對性以及對女性身分的看法。焦媛數年前把作品搬到香港舞台,並邀請羅冠蘭和郭錦恩合演。若非當年捧場看這齣勇衝禁區的舞台劇,相信我未必會這樣公開談陰道。

時隔多年,為何無故重提舊劇? 這全賴中山大學的師生。為紀念伊芙.恩斯勒的《陰道獨白》在中國大陸以中文首演十周年,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創作了《將陰道獨白到底》話劇,先後兩晚(2014年4月3至4日)分別在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公演《將陰道獨白到底》。他們重覆《陰道獨白》的創作之路,只是時空換了現今中國。參與創作的中山大學學生訪問了背景和經歷截然不同的女性,然後把她們的生命故事帶到觀眾前—有農村婦女因丈夫要傳宗接代而不斷生孩子至子宮差不多脫掉、有年輕女子在工作期間被上司強姦、也有外表打扮中性的女同性戀者(Tomboy)分享生活中經常碰見的尷尬問題,如「你也有陰道的嗎?」

由學生演出的話劇,初段有點「趕客」—與羅冠蘭和焦媛等職業演員相比,學生們的演技無疑是比較幼嫩,而且有演員看似不太投入,連台詞都忘記了,我差點因此提早離場。幸好,經過十多分鐘的熱身後,演員和觀眾們也漸漸一起投入演出了。我也開始驚訝—學生們那麼年輕,可能當中有人連拍拖的經驗也沒有,但他們卻演活了那些載滿不同閱歷的女性故事—有諷刺可笑的、有不幸悲哀的。總之,他們的演出感動了我,連我身旁的年輕女學生觀眾好像也曾流下眼淚。

我始終弄不清《將陰道獨白到底》中「到底」的意思,但師生們的集體創作仍能帶給我驚喜和驚痛(不是經痛)—師生們無償付出的熱誠令我驚喜;女性問題仍然深埋社會則令我驚痛。「陰道之旅」也帶給我意外收穫—在話劇演出後的分享及問答時間,有內地同學提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性別行動小組」去年為宣傳話劇《陰道之道》所引發的爭議,觀眾和演員們真誠的交流充實了我,也讓我了解多一些內地性別議題的討論和發展。

「佔領中環」運動有商討日D-Day,《陰道獨白》的作者就提倡V-Day,目的是推動反暴力運動,保護女性免受暴力侵犯。D-Day和V-Day的性質不同,但最終目的卻有相似之處,便是要維護個人基本權利。香港市民佔領中環是要促使北京和香港的當權者尊重公民本應享有的真普選權利;V-Day的參與者則希望社會尊重女性自主、自由生活的權利。只不過,這兩個公民自發運動都要面對重重困難,參與者只有眾志成城,否則前路茫茫。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陸港矛盾系列之(四) --反官僚與公有化運動必需同步進行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陸港矛盾系列之(四) --反官僚與公有化運動必需同步進行
Apr 6th 2014, 08:26, by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此前幾篇通過對政治、經濟和歷史等各方面的考察,可以把導致陸港矛盾的基本因素判斷為資本對社會生活的高度壟斷,中外資本的角力又暗藏於各種政治紛爭的亂象之下,令形勢顯得錯綜複雜,基層市民雖感不滿但普遍仍處於觀望當中。近年本港部份青年朋友已意識到反對資本主義的重要意義,形成了新興的左翼力量。然而他們同樣未能得到大多數市民的認可,我們嘗試從去年兩項重要的抗爭運動總結一些經驗吧。

貨櫃碼頭工人罷工的經驗

  第一是碼頭工人罷工事件,當時除了牽頭的工會和左翼組織之外,尚有許多學生組織到罷工現場聲援。同時各方面積極到街頭向市民宣傳工友的苦況,為罷工籌款,部份市民踴躍捐款表示支持,這些都是有利的方面。但資方並沒有輕易妥協,為了盡可能恢復碼頭運作減少經濟損失,資方以安全理由訴諸法律,將工友和聲援者逐出碼頭範圍,然後威迫利誘部份工友復工及聘用新人填補非技術工種。

  勞資談判展開以後雙方同步在媒體上打響了宣傳戰,工會力數資方的刻薄,資方則指罷工延誤貨物交收,對全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並指出連續長時間工作的安排其實是工友自己作出的決定以及承諾對工作環境進行必要的改善。資方明白到隨着時間過去,聲援者也將難以留守於偏僻的罷工現場而逐漸散去,工友們的談判籌碼就越來越少,而且工友沒有了收入,日常的家庭開支也會形成復工的壓力。

  罷工的領導者似乎也感到形勢向不利方向發展,於是引領罷工工友到資方於中環的總公司外面集會,試圖再次把運動推向高潮。最後談判的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工友們所爭取到的只算得上「慘勝」。本會去年5月1日的評論已指出過這次事件當中部份的策略失誤,資方勾起市民對紅色恐怖的恐懼輕易化解了左翼對個別資本家進行道德批判的攻勢。總體上,左翼沒有準確判斷形勢,將運動目標定得過高令自己進退失據是最根本的缺失。

偶發的罷工事件不是決戰的時機

  從各種方面判斷,工友們作為罷工的主角並沒有覺悟到自己是支持社會經濟運作的主人翁,他們的要求主要是提高工資,事件當中一直扮演弱者的角色,希望引起社會的同情並透過談判代理人為自己向資方爭取最大的讓步。另外,捐款的市民其實只想藉長時間的罷工運動造成本港最大的「無良」壟斷資本家的經濟損失,從而宣洩對社會現實積壓的不滿,並沒有希望運動向更高層次發展的跡象。

  左翼忽略了罷工不能長久進行以及人們反對資本主義意識不足等不利的主客觀條件,把運動的綱領定得高於人們可以完成的水平是過於急進的表現,偶然發生的一件罷工事件決不是與社會制度作最後決戰的時刻,現階段大家應該為創造必要的社會條件而進行耐心的工作。我們相信,假如把宣傳重點置於「外判」制度之上,對於團結勞動階層將產生更大的效果,事實上保安、清潔、速遞等工作都是工資最低,最受「外判」制度之害,爭取政府取消「外判」制度的社會意義相比為少部份工人提高待遇要大得多。

  如果勞動大眾在針對社會制度的綱領之下團結起來,在政治上向當局施加壓力,那麼對罷工運動就是更強有力的聲援,罷工工友也會理解到自己的抗爭在社會上並不是孤立的,而爭取自己福利的行動也不能孤立於整個勞動階層的抗爭之外。就算不能立即形成另一場運動呼應罷工,也總能把問題抛給基層勞動者去思考,他們在日常交往中再跟別人交流討論也就是促進勞動階層團結,蘊釀進步思想為日後其他運動做好準備的重要過程。

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經驗

  第二件事情是,政府發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以後揭出了一串連的問題,包括賠償保育,房屋政策以及官員涉嫌以權謀私等,令形勢顯得混亂。我們覺得左翼在事件當中似乎沒有統一而明確的綱領,更有表示反對的聲音認為不能破壞鄉郊環境讓壟斷地產商賺錢,這就與市民的住屋需要發生直接矛盾。

  無論是反對官僚問題還是反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沒有市民大眾的廣泛支持是辦不到的,對於有急切需求的市民來說,一個新發展區建造多數豪宅少數公屋,甚至讓官員「過河濕腳」,也總比不發展維持原狀要好一點,我們認識到政府政策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同時,如果未能提出優於政府的方案又怎麼能打動得了市民呢?

  我們在第二篇裡面也指出過,政府制訂政策的主要考慮是維持資本主義的發展,個別官員利用職位之便謀私利反而是衍生的問題,如果左翼過多地專注於反對官僚問題,那麼實際上就是跟在右翼的後面,分散市民對經濟民生問題的注意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其實政府的宣傳口徑最大的弱點是「遠水救近火」,要市民望梅止渴,針鋒相對的做法應當呼籲市民爭取政府以現有的市區土地資源興建公共房屋,更進取的話可以要求政府立即取締「劏房」,進行必要的改善。

反對「地產霸權」要把握好尺度

  迫遷是城市發展往往會遇到的問題,這方面當然是壟斷資本剝奪弱勢經營者資產以及限制人們選擇生活方式的表現,然而隨着城市人口的增長,尋找新發展空間也就成為必要,所以聲援個別弱勢群體或小經營者要把握好尺度,我們當然要反對野蠻迫遷,但不能沒有原則地反對發展。

  面對這樣的矛盾,我們應當支持被迫遷者爭取合理安置和賠償的行動,但是對於他們「以地易地」之類的想法就需要有所保留。不管他們主觀上純粹希望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還是製造輿情以謀求更可觀的賠償,客觀上,他們的「維權」行動肯定會兩面不討好,因為相對完全「無權」,居住環境狹小的城市居民而言,被迫遷者的要求只不過為自己着想,而不是爭取大眾福利的抗爭。至於大量外來人口移居香港導致人口持續膨脹則牽涉到香港的人口政策及特殊的經濟環境因素,這方面又要回到上一篇談到的話題去尋找解決方案。

  總之,依靠個別的土地持份者消極地妨礙地產商發展只會在本來已夠複雜的形勢下造成更多非必要的爭論。同樣道理,在其他場合對大財團壓迫小商戶的作為進行道德譴責的做法也是無力的,社會上的最大多數是「無權」的勞動大眾,我們要把他們團體起來爭取土地資源公有化,從根本上取消「地產霸權」。

建立小型產業不能動搖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

  除了支持一切抗議壟斷資本壓迫的零星抗爭之外,左翼尚有一種建立小型產業對抗大財團的取向,例如建立各種類型的合作社進行互助、經營或生產活動,以及支持自食其力的小商販等。毫無疑問這類做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決不可能撼動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

  我們嘗試以「工廈有機菜」的實例說明一下,這種產業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行的,可是一旦推而廣之就會受到經濟法則的制約。因為有機菜的高昂價格決定了只有少數人消費得起,如果要把市場擴大就要提高普遍市民的消費能力,這是系統性問題;或者將有機菜的價格降低,於是又返回到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去,佔成本大部份的工廈租金和投入的勞動力決定了價格絕不可能降到貼近一般蔬菜的水平上。

  至於擁護小販活動則更大程度屬於情感上的抵制,因為小販的買賣活動本質上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政府管制得比較嚴格其實有環境衛生以及法律責任方面的考慮,如果條件許可的話會相信政府將樂於採納「恢復夜市」之類的建議。但有關想法決不能動搖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也不能有效改善勞動階層的處境,不可能每一個家庭都可以靠小買賣自力更生的。

  以上的事例說明的是,合作運動作為凝聚市民大眾的起步點是很好的構思,然而運動如果不向更高層次推進,就很容易被資本主義的洪流衝垮。單靠一少撮人積極的行動是不足以改變社會現狀的,如何把「沉默大多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是擺在左翼面前的實際問題。
   
先扳倒官僚政權還是資本主義?

  幾個星期以來,我們先後談到過不同方面的問題,大多數社會問題總括而言皆由經濟的不平衡發展所衍生,而官僚主義的政府又保護着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那麼是否意味着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首先推翻了官僚政權然後再着手處理其他問題呢?

  我們認為蘇聯解體前後的歷史經驗已向大家說明了答案,蘇聯和東歐國家的人民錯信了西方,默許了領導人以瓦解國家的方法去處理官僚腐敗的問題,一人一票的思路體現在經濟問題上,就是把「勞役人民」建立起來的國有資產肢解以「還富於民」。

  可是市場化的「改革」並未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西方在金融市場上舞高弄低,本來因為國家經濟「休克」而生活困難的「持份者」們被迫低價轉讓手上的股份。所有原加盟共和國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經濟上元氣大傷,前蘇聯貪污腐敗的「暴發戶」反而迅速掌握了原來的國有資產,西方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大撈了一筆。

  以上一段歷史向我們說明的是,人民經濟上的分散將有利於金融寡頭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孤立的個體根本無力對抗壟斷資本的攻勢,國有經濟瓦解後必然迅速演變成為寡頭壟斷資本主義;政治上的分散就把自己從一個統治集團轉到另一個統治集團之下,東歐國家更成為了世界上兩大霸權的主要角力場所。

  國家或民族之間的壓迫只不過是資本主義世界弱肉強食法則的又一種體現,沒有經濟實力而追求形式上的獨立只會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進一步削弱自己。現代化的經濟模式下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尤其弱國經濟上不得不依靠某個強國的市場、技術和資本,甚至必要的能源也得靠外國供應,國民經濟對外的依賴性越強就越容易成為被強國操縱利用的弱點。

  原來的蘇聯的確存在嚴重官僚主義問題,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官僚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社會的貧困問題卻比解體前嚴重很多。無論是後來的葉利欽時代還是普京時代的俄羅斯,是否就能讓「民主人士」感到滿意呢?

人民需要團結自強而非各自為戰

  以「公有化導致低效率」的觀點去看待歷史是輕率的做法,否則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增長時期就無法解釋。實情是,否定了資本主義的統治以後,人們對政治問題鬆懈了,讓官僚主義有機會在政權裡面重新滋長。

  如果我們對關鍵的經濟權力毫不關心,任憑收入差距不合理擴大以至形成特權,就會造成公職人員和國有企業主管官僚化的物質誘因,國有經濟蛻化變質形同官僚階層的私產是必然的後果;或者對身邊怠忽職守的工作作風視而不見,這種態度就很容易廣泛感染,社會整體效率自然會受到拖累。這就不能算作公有經濟的當然問題,而是作為社會主人翁的我們沒有盡好自己的一份責任。

  蘇聯東歐的「民主化」之所以產生惡劣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人民對國家政策始終無權過問。所謂「民主」的意義絕不應該只限於一人一票選舉領導人,也不是個別社會精英抛出幾個方案讓人去選擇,然後任由當選者全權調撥資源去執行自己的主觀意志。人民要有權直接參與到每一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直接投入到社會建設的運動當中去,只有如此政府的決策和運作才算得上公開透明,以權謀私的行為就無法被長期隱瞞。

  因此,反對資本主義傾向與反對官僚壓迫的運動必需緊密地聯繫起來,蘇聯人民本來應當在捍衛公有資產的前提下對付官僚腐敗的問題,民族壓迫也應該在各族人民平等協商的原則下處理,共同保衛屬於大家的國家利益不被國內外野心家侵吞。鼓吹分離主義只會妨礙團結,造就虎視眈眈的國際資本乘虛而入。

  目前大家面對國內的官僚資本主義問題,爭取公有化和反官僚主義的運動一定要同步進行,以經濟問題帶動民眾關注政治問題,現階段務求將控制在官僚分子手中的國有資產重新置於人民無時無刻的監督之下,同時確保公共資源不至成為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的工具。如果國家分裂,社會財富和資源又落到國際壟斷資本手中,那麼大家只會在更惡劣的環境下面對一個沒有解決過的問題。

  對陸港矛盾的分析至此大致完成,研討會歡迎各界就任何方面與我們交流意見。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2014年4月6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聲明:教局交代撥款細節 國教不可死灰復燃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聲明:教局交代撥款細節 國教不可死灰復燃
Apr 6th 2014, 08:28, by 學民思潮 Scholarism

聲明:教局交代撥款細節 國教不可死灰復燃

有見及立法會財委會文件中透露,教育局正逐年增加對學生內地交流團的撥款——由2013/14年度的7,100萬元增至2014/15年度預算的8,100萬元。與此同時,民政事務署對內地交流團的資助預算亦達2,090萬元。換言之,政府對學生內地交團的資助多達1.1億港元。而受教育局撥款資助的學生則由2013/14年度的50,700人增至2014/15年度所預計的62,800人。根據文件顯示,過往受政府撥款資助的交流活動均在內地由不同省巿政府協辦,學生是否能夠從中客觀、全面地認識國情實在存疑,也令人擔心是否有變相洗腦情況發生。

雖然政府於2012年10月正式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但貿然增加學生內地交流團的撥款實在令人憂慮國民教育科會死灰復燃,學民思潮在此要求政府清楚交代撥款準則以及細節,希望政府能夠停止資助任何只觸及片面國情、內容偏頗的交流團。

學民思潮
二零一四年四月四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公屋戶綜援情況分析:觀塘最窮、逾八成個案屬老弱傷殘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公屋戶綜援情況分析:觀塘最窮、逾八成個案屬老弱傷殘
Apr 6th 2014, 06:50, by 劉山青

各公共屋邨的綜援住戶的比例反映香港的貧困情況,議員在預算案提問中取到一份詳細清單。答覆編號為 LWB(WW)0262,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各公共屋邨的綜援住戶和受助人的數目及百分比如下:

soc2
soc3
soc4
soc5

綜援戶佔公屋比例達22.4%

分析圖表顯示,在225個公共屋邨之中,主要的一群介乎在5%至30%之中。佔公共屋邨住戶的綜援戶數目的平均百分比為22.4%。最大一群約六十個屋邨的綜援戶數目的百分比為16%。

其尾端為30%至53%的40個屋邨基本為一水平線。大概反映香港的最貧困的屋邨。它顯示一些令人震驚的數字,截至2013年12月底,在當中的225個公共屋邨中,綜援人口佔該屋邨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綜援受助人的有黃大仙的鳳德邨、黃大仙下(一)邨、何文田的常樂邨、藍田的德田邨、觀塘的翠屏北邨和雲漢邨、西灣河的康東邨,共七個公共屋邨。而雲漢邨、黃大仙下(一)邨和雲漢邨的綜援戶數目超過該邨的戶數的一半。

觀塘區續是貧窮戶最多的地區

2013-14年度的綜援開支(包括向綜援受助人額外發放 1 個月的標準金額)預算為 197.83億元。我們並無按分區劃分的開支分項數字。截至2013年12月底,綜援住戶及受助人(不包括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的受助人)按分區劃分的數目如下:

soc1

進一步分析看到觀塘、葵青、元朗和深水埗為重災區。觀塘為5.6萬個案人數,元朗為4.2萬人數和葵青為3.9萬人數、深水埗約為3.4萬人數。

截至2013年12月底,按個案類別及分區劃分的綜援受助人(不包括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的個案)數目如下:

年老、單親及殘疾佔綜援總數逾八成

soc6

上表顯示,綜援個案的最大類別為年老(186000/392833=47%)、單親(69136/392833=17%)、健康及殘疾(24921+39627)/392833=16%)。三者總佔額為八成。所些指綜援養懶人的人可應該三思。

標題及小題為編輯所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兩個爛蘋果,一定要揀一個?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兩個爛蘋果,一定要揀一個?
Apr 6th 2014, 04:56, by 路邊政策組

圖:政府網頁

政府公布的發電燃料組合諮詢文件,提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向內地南方電網買電,佔全港3成電力;連 同目前大亞灣核電佔兩成的用電,即本港有一半電力來自內地。另4成以天然氣發電,燃煤則減至一成。方案二是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比例,由目前的兩成增至6 成;再生能源或燃煤發電佔兩成,而大亞灣輸入核電就維持兩成水平。

其實兩個方案都代表電費要加一倍,又不十分環保(所謂的風力和水力發電其實是依賴南方電綱),而且對打破現時兩電壟斷亦無甚幫助。

香港政府經常大聲疾呼要發展環保為6項優勢產業,並「在使用 可持續能源方面擔任領導的角色」,可是2020年再生能源的目標僅是總發電量的3至4%。現在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已經佔總發電量的17%(2011年), 預計到2020年可以增加至35%,是香港目標的10倍!黄錦星和陸恭蕙作為環保專家,每人月薪三十萬,只能想到這兩個零創意的方案?難道真的不能有第三 個方案?

現時太陽能科技突飛猛進,硅片的價格大跌,太陽能發電已經由不符合經濟效益,變成十年內能回本了,而且發電時還是「零排放」。其實德國每年只有平均 1,600小時的陽光,而香港則平均有1,840小時的陽光,因此如果太陽能在德國是可行的話,在香港更加可行。因此,路邊政策組提出以下第三個方案:

- 廠網分家,要求兩電分拆發電、輸配及銷售業務為獨立公司。成立獨立電網公司,重新規劃,並將其進化為聰明電網,加強現時1)中電與電能實業以及;2)中電與內地電網的連接。
- 聰明電網必須提供淨用電量(Net Metering)。
- 立法硬性規定所有大廈有日照的天台至少要有一部份面積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 所產生的能量可先行為大廈的公共設施供電。電網分拆後甚至可以以成本價賣給電網。

當然,此方案一定會遭到業主群起反對。一般小業主不太關心環保,不會願意即時拿錢出來以換取未來可能省下來的電費。其實現時歐美有很多太陽能公司都不需要 業主先付款的,付款方法都是先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而安裝及設備費用則會從未來十年所省下的電費扣除,有點像樓宇按揭或分期付款形式。當然如果政府能同時提 供擔保或資助,將更有利這市場的發展。這法例可分階段實施,先是要求所有新大廈都裝上太陽能電池板,第二階段則應用於商業及工廠大廈,最後才在住宅推行。 隨著硅片越來越便宜,吸收太陽能的效能越來越好,反對的聲音應該會越來越少。如果措施能全面推行,相信太陽能佔香港總能源可高達30%,足夠香港未來發展需要。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我們想要一座工殤紀念碑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我們想要一座工殤紀念碑
Apr 6th 2014, 05:16, by 工業傷亡權益會

圖:萬宜水庫的「工殤紀念碑」

掃墓了沒有?你家先人的墓碑上寫有甚麼?姓名、籍貫、出生和仙遊日期和誰人立碑,年代久遠些的西式墓碑,或許還寫上死因和有一兩句墓誌。若先人是病患過身的,會否寫上「鋻於過往此病的死亡率頗奇高,醫院已引入xx方法,把死亡率大幅降低。醫院關心每個病人的生命,不繼努力改善醫療質素。」等歌頌表揚說話?

黏附於汀九機場工程展覽中心(一個看不到機場,絕少有途人步經的地方)一块石頭上有件不鏽鋼板,正是刻有讚揚該工程如何重視安全及死了多少人的文字。據說,那是機場核心計劃工殤紀念碑。還是1979年,萬宜水庫建成當年,立於東霸人側的工殤紀念碑較像樣。簡單寫上為紀念因水庫工程而失去生命的人而建碑,他們的全名及去世日期,座立於水庫建築群中間。

公平點說,政府的確立了一塊「工殤紀念碑」,在科學館地庫層,職業安全展覽廳的一面牆上。我們和當時一起爭取立碑的工友認為不能接受。

搜集資料時,找到朋友於5來前,轉載他朋友05年一篇題為《我好想要一座工殤紀念碑》的短文,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我好想好想,好想要一座香港的工殤纪念碑,它要沐浴在春日暖和陽光中,它要與天地相見,就算有風雨,也正好成為它说故事的背景。它要矗立在城市權贵浮華的景觀之間,竪立起永不退讓的質感,提醒人們不要忘记,是很多平凡人的犧牲,造就了這城市的傳奇。它也要在那裹隨時備着,因為工人的兒女們想找它吐點青春心事,工友們也要来閒話往昔;它的愛人要倚在它身邊傾訴思念,它會以月色燈影擁抱愛人,以永恒的寧謐给予撫慰。我好想好想要這樣的一座工殤纪念碑!」(全文見。)

很遺憾,事隔將近十年,現在看來仍很有共鳴,我們的渴求仍是在巿區當眼處,建一座向工殤工友致敬的紀念碑。惜如今,只有想望的那些人的白髮絲當眼了不少。

誠邀大家發揮創意,把圖中萬宜水庫的工殤紀念碑裁剪下來,貼上一幅社區景觀圖片上,然後上傳到你的生活時報、傳給我們、傳給政府及所有你想跟他說:「我也想要一座工殤紀念碑」的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玻璃瓶內的跳蚤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玻璃瓶內的跳蚤
Apr 6th 2014, 03:56, by 梁建忠

圖:wafrtboard

很多人也聽過一個關於跳蚤的理論,跳蚤的彈跳力,本應可以跳至自己身高的四百倍,如果將牠放進一個玻璃瓶內,可以輕易逃走,但當你將瓶蓋封上,若干日子之後,就算將瓶蓋拿走,牠已習慣了跳躍的高度,那時候,怎麼也跳不出玻璃瓶了。

還記得大兒剛升上小一時,我和太太簡直瘋了一樣,因為從未預算功課會那麼多,以往很多的親子時間,變成在書桌上消磨,抵受不了,想過轉校,經一輪資料搜集之後,終於放棄轉校的念頭,因為發覺,除了部份直資或國際學校,香港的教育,已變成倒模式工廠,制度如此,你怎麼也逃不掉。最後一家人都習慣了,親子時間?羲牲一下吧!

我印象中香港回歸之後,一共經歷了四次釋法,筆者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也忘了細節和次數,只感覺討論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少,由最初的吳嘉玲案,引發超過600名法律界人士穿黑衣遊行到終審法院默哀,震撼司法界,大家都哀痛香港的司法獨立已死。到最近一次有關剛果的經濟案件,釋法完了,大家還可能沒有發覺。因為除了案件的重要性之外,似乎大家都習慣了釋法一詞,只好逆來順受吧!

除了釋法,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回歸後針對社運人士的政治檢控或扣查,比起回歸前,可說是以幾何級數的增長。六四踢保案、陳玉峰案、黑影論......連記者發揮天職,詢問領導人有關六四事件的態度時,都被視為冒犯。雖然在初時,也會引發很多爭議,但可能案件太多,慢慢下來,大家都習慣了,也懶得去討論吧!

其實也難怪,不只一般市民會被習慣所困,甚至乎資深的政治人物,也走不出這個死胡同。最近,無論陳方安生等資深政治人物,還是那18位學者提出的政改方案,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預設了:「這樣的方案,才會有機會被中央所採納的!」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和中共交手多年,對中共了解甚深的人,潛意識裏為自己前設了一條界線,更推想倘若超越這條界線,中共是不會接受的。

筆者最近出席了一個政改諮詢會,並向政務司司長表達過,政改諮詢不應這樣設框、那樣設限,她只須用全民投票的方法,去選出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案,然後提交中央,若中央認為不符合基本法,便請她提出修改基本法,若仍不肯接受,或再次以釋法以圖矇混過關,那麼她應該立刻辭職,因為她是香港人的政務司司長,是代表香港市民的,如果在重大議題不能為香港人爭取,那麼辭職,是理所當然的吧!

小時候經常聽說政治很污穢,少接觸為妙,但現實是,以往香港很多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正慢慢消失掉,作為家長,應該去思考問題的出處,例如當你覺得為子女揀學校很困難,因為每間學校也差不多,是否教育制度出了甚麼問題?每次釋法,是否政府詞窮理屈,所以才找中央出手?政治檢控,為甚麼比回歸前多出以倍數計?警察是否濫權?檢控有否粗疏?認清這種種問題,才能教導我們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最起碼,不要將他們變成困在玻璃瓶內的跳蚤啊!

補白:很少人聽完那跳蚤的理論,會繼續思索其後果,其實後果只得兩個,第一個就是那隻原本擁有世上最強彈跳力的生物,因為「被習慣」以後,怎麼再也跳不出來,慢慢地衰竭而死。但更可怕的,不是死,而是變成這個實驗設計者的寵物!

(以上只為個人意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留番拜山先講=冇嘢好講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留番拜山先講=冇嘢好講
Apr 6th 2014, 03:59, by 王棘蘭

古語云:「有乜嘢留番拜山先講」,但時下後生仔連山都唔拜,咁即係冇嘢好講啦。清明重陽掃墓祭祖乃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藉祭祀緬懷先人、彰顯孝義,但現在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討厭拜山。我並不是「道德高人」,我也曾經厭倦早起上山,遂用「就快考試」、「唔舒服」等藉口去說服自己不是不孝只是不幸。當人唔想做一件事,就會有千萬個藉口;但掃墓這種傳統,幾個原因就足以被承傳下去。

風水學上,祖墳風水直接影響後人的運勢,所以每年清清雜草、打掃墓地,可確保祖先保佑後人,但風水學說不信則無。心理學上,掃墓有一種心理鍛煉及精神延續的意義,而一家人一同祭祖,除了可當作遠足散心,更可以增加家庭凝聚力。生理學上,假日上山祭祖當做運動當然是一件好事。倫理上,儒家提倡百行以孝為先,祭祖是孝義的表現,做人不能忘本,做子孫更不能忘祖,而一年一兩次的拜山,就算感情不深厚都應該出於孝心身體行力,另一個角度,孝道不單是盡給祖先,而是為了給家中的長輩,替他們負起擔子,因為孝順在生的人更有意義,這亦是為何孝義美德值得被承傳。

年輕人唔願拜山,人之常情,沒興趣、感到費時、更因不明當中的意義而給自己逃避的藉口,但做人父母,責無旁貸。有時一、兩句「唔好勉強個仔」、「算啦」就令他陷入萬劫不復的不孝境地,更令孝義斷層。養不教,父母之過,日後百年歸老,阿仔亦只記得「唔好勉強個仔」,從此孝義蕩然無存。有時培育子女禮、義、仁、孝等美德,是需要有原則,那些不是勉強,而是堅持。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一腳牛屎既人 住錯了翠湖花園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一腳牛屎既人 住錯了翠湖花園
Apr 6th 2014, 04:14, by 科拿

圖:蘋果日報

昨天席間一個聚會,聽聞有朋友同我一樣住了翠湖,認為我們不出席業主大會,但簽了約才嘈,想拖累工程爛尾,幾乎搞到佢地賠錢,認為係我地錯,就理應承擔後果。

我承認沒有出席業主大會確有不是,但當日出席的業戶只有130戶〔佔全屋苑業戶14.02%〕,連同授權票共254位業主〔27.4%〕,出席率如此低,卻通過了二億六千萬元的工程,以致我們每戶需要承擔二十至三十多萬元沉重的費用,怎麼大家就覺得沒有問題了?

這個做法的確是合法,但合法就代表合情合理嗎?我們知道有做得好的法團,在通過維修工程時,先通知各住戶你的單位要給多少錢,然後才簽約,有的甚至先收集四成錢,或在合約內列明收到四成錢才啟動工程。我們現在要求政府對於牽涉高額價錢的議題、非關於建築結構的鉅額維修工程,在簽約前:

1. 提高業主開會出席的門欖,例如 20-30% 的業主,令法團積極呼籲業主出席,
2. 通過大維修之後,需要寄信通知戶主他們需要繳付多少錢,
3. 有合適的冷靜期,例如兩星期讓業主評估自己的承受能力,集合5%業主再召開會議,重審工程費用,令業主有機會可以集合5%業主簽名。

我們屋苑已有退休人士,為了向屋宇署貸款,把屋押給屋宇署,屋宇署撥款未到,法團已經要我們給錢,每月五萬,兩月十萬,婆婆向法團求情,請寬限至收到屋宇署撥款,有錢即盡快交付,甚至民政署代為求情,我們的法團不但堅持收錢,並收息每月$700-1,000不等,我知道的業主,有最高被罰息$5,000的。我們更收到匿名信,大致說我們「死窮鬼」,俾唔起錢可以搬走。

我們現在爭取的是要求政府以人為本,照顧弱勢業主的財政承擔能力,責備我們的人當中,有中產知識分子,令我呢d一腳牛屎既人很膽怯,係:我讀得書少,你唔好呃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 網絡、傳媒殺人真像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 網絡、傳媒殺人真像
Apr 6th 2014, 03:13, by Thomas Tsui

不知不覺,只單看電影,也就看了數套湊佳苗寫的故事,《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The Snow White Murder Case) 在中村義洋導下,有別於《告白》或《贖罪》,故事相似於陳凱歌的《搜索》,而比其情節更貼近當下現世,結果也沒以往的沉重。

同樣控訴網絡和傳媒「如何殺人」,陳卻因過於對傳媒的怨恨而說得失真,不知中村與這有否同樣瓜葛,但起碼他搞對了:赤星首先在推特和網友談起OL被謀殺之事,「煲大」後才去製作如獵奇的節目在電視裡放 - 現實世界裡,網民才是最主動把話題「潮化」,傳媒反被動的,察覺話題在網上成熱潮後才去跟進。相比於陳的媒體製造話題成網上熱話,中村起碼次序符合現實。

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謠言裡,每個人都說盡對自己有利的話,令事情愈鬧愈大,城野美姬和她的朋友只靠書信試去解釋,卻未能取信於大家。美姬逃過一死,只因她還有一點運氣待到真相 - 舊時代的人用不上新科技,就無法佔輿論優勢,注定等被淘汰,很殘酷的事實;中村指赤村在「煲大」謠言的過程中,是唯一沒說謊的一個,其實不然:他刻意只選取受訪內容之其中一部份來播,原本無關或維護美姬的都扭轉成另一意思,這手段台灣人領教了很多,根本也是一種欺騙。

次序正確,但仍有如《搜索》把小事當頭條新聞播般奇怪:《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本來就是單該全由警察去追凶的刑事案,但內裡則換到似由網民和媒體去做偵探,雖然最後真相的殺出,像諷刺自以為是的你們根本唔入流。其實要把網民和媒體去查案說得很現實,就是要那地方的警察,顯得懼首懼尾很無能,正如《骨肉同謀》裡的母親靠不過制度要靠自己。其實港產也有如此「現實條件」去說這些,當然也是太奢望。

比起如《贖罪》叫人沉往谷底無法自拔,這片是黑暗後總待到晨曦:最後美姬和兒時玩伴玩回打燈號,這是一切溝通的最基本型態,卻是叫人感觸的詢問:到底何時開始我們會把世事愈搞愈複雜到自我綑綁?又何時我們才可以鬆綁回複以往的純真?

同樣是反思網絡與傳媒,但顯然《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說得才最為像真,亦較為有反省力。只是網絡和傳媒去查案略嫌誇張,當然,或許還會覺得失真才好,若然這樣仍看得像真,那就是湊佳苗意想不到編出來的悲哀。

原文刊在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