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誰害怕堅強好學的女孩?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誰害怕堅強好學的女孩?
May 15th 2014, 14:51, by 楊思言

尼日利亞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被稱為尼國的「塔利班」,於4月14日在尼日利亞東北部一所學校綁架了200多名住校的女生,全球震驚。

事件的一個重點,是恐怖份子已不是駕飛機撞入重要建築物,或策劃襲擊西方軍事重地或國家元首,或發展什麼導彈,而是要針對受過教育的女孩子。

根據傳媒,「博科聖地」的意思正是「西式教育是罪行」,今次絕對不是該組織第一次針對學校的襲擊,只不過今次他們的恐怖行為終於吸引國際社會注意。2012年他們已燒毀一所學校,另於2013年闖入一所學校向學生開槍,50人喪生。

此外,2012年同樣驚動全球的巴基斯坦十五歲少女馬拉拉被塔利班企圖射殺事件,馬拉拉亦是因為上學及推動女孩子接受教育,才成為恐怖組織的目標。

為什麼廿一世紀的恐怖份子,竟要害怕手無寸鐵女孩子?為什麼只有初中程度的女孩子竟成為恐怖份子的惡夢?活在香港的我,沒有想到我受過的教育對極端武裝分子來說,原來是最大的威脅。有紐約時報評論叫奧巴馬若要對付恐怖份子,無謂再浪費納稅人的錢發展無人機轟炸敵人機地,開辦女子學校就足夠了。

可能,這是因為女性教育就是改變社區的最大力量。聯合國稱女性為 "agents of change"。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指,女性傾向關注家人的最基本需要,如健康服務、清潔食水、孩子(包括兒子和女兒)的教育、社區基本建設等。因此當農村的女性能受教育、得到社會的資源,以及參與社會建設時,她們會帶來最直接的正面影響,讓整個社區能持續發展。

世界反飢餓計劃(World Hunger Project)亦指,女性是影響家庭以及下一代的最主要因素,須確保她們有所需要的資源和自由去擔起這任務。因此不同的研究都顯示,當一個社區支援女性教育時,整個社區的貧窮、飢餓情況都相對減少。

以上所提的紐約時報評論,甚至引述尼日利亞的一個研究,顯示當地女孩子每受多一年教育,她將來就會少生0.26個子女,而人口控制對減少暴動衝突有直接關係。

恐怖份子最害怕的,可能就是一個可以改變的社區。

其實,今次尼日利亞女生被擄事件,似乎是特別針對基督徒。網上有評論指,主流傳媒似乎都自我審查,刻意對被擄女生的宗教身份隻字不提︰她們都是基督徒,來自Borno State一個基督徒社區Chibok ,而且從組織領袖的(英文!)講話錄影可見,她們被綁架的原因,正是因為她們是基督徒。

這有何關係?西方早至第六世紀,修道院已有女性從事教育工作,並為女性開辦教育。中世紀時期,不論支持宗教改革或者,亦不乏有宣揚女性教育的代表人物,雖然當時的教育多依然是在家庭進行。延至今天,宣教士及教會在多國積極開辦女子學校,香港多所名女校都是例子。

「博科聖地」的首腦謝卡烏聲言與基督徒誓不兩立,他一點都沒有錯,他們要針對女性教育的話,必會與基督徒誓不兩立。

令人惋惜的是,女性教育今天在尼日利亞仍慘不忍睹。目前仍有超過六成15至24歲的女孩子不懂閱讀或書寫,成功入讀中學的女生只有約兩成。這還未計那些「有幸」上學的中小女生每天是冒著戰火上學的。根據國際特赦協會,單是去年Borno State 已有800所課室被縱火,在鄰近的Yobe State,同年也有209所學校被毀。

"Educate me. I will change the world." 是倡導非洲女性教育權組織 Camfed 的宣傳口號。Camfed 於1993年成立,致力以女性教育抒缓非洲貧困現狀,目前在加納、馬拉維、坦桑尼亞、贊比亞、津巴布韋皆有助學計劃。捐助十美元可為一名女孩買一年用的紙筆,三百美元已可為一名女孩支付一整年的學費了。

"Educate me. I will change the worl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置安居四不像,澳人澳地降格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置安居四不像,澳人澳地降格
May 15th 2014, 12:49, by 藝曦

一份能夠糊口的工作,一處有瓦遮頭的地是生活安定的必要條件,而居所更承載着家的意涵,故適婚人士成家立室之時,自置居所總是其首要考慮的大事。

可是,澳門經濟騰飛十多年之中,居民工資並沒有跟上樓價上升的速度,甚至被遠遠抛離,造成買不起樓的社會問題。更不幸的是,在旅遊博彩業的帶動下,引來大量外地勞工來澳工作,大大增加了租屋市場的需求,拉動住屋租金攀升,加劇本澳居民的居住問題,導致買不起樓,租不起屋,公共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也輪不到公屋,所引起的民怨之深,使得房策每年成為施政的眾矢之的。

對此,社會過去一直提倡增建公屋以紓緩房屋問題。社會認為樓市飛升除了因為供求失衡外,主要原因是外來炒家炒賣所致,故"澳人澳地"的想法應運而生,希望藉此壓制炒風,保障澳人使用本澳土地資源的權利。自有關議題被提出後,社會普遍認同,而特區政府亦順應社會上述的訴求,先後委託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澳門理工學院開展"澳人澳地"的可行性及操作模式,並將之易名為"澳門本地居民置業安居計劃",以及正式推出文本諮詢公眾意見。

據資料顯示,政府初步將計劃定位為經屋與私樓間的補充措施,對象為中上收人士,以形成社屋、經屋、置安居及私樓的四層架構,各自面對不同群體。筆者初步參閱諮詢文本中的思考和計劃,認為該計劃用意雖好,但政府此舉似乎是畫蛇添足,並有借此迴避房屋的核心問題,轉移視線之嫌。

在政府的角度來理解,是希望透過相應政策,扶助不合資格申請經屋的中上收人士購買屋買,達致安居樂業的狀態。然而,樓市之炒風盛行源於投資性的資金,按照市場經濟的角度,盈餘的資金往往會被投放在可逐利的市場之中,故部分擁有剩餘資金的人,他們置業未必是為了安居,而是作為一種投資策略,特別是外來的炒家。正因如此,社會才提出"澳人澳地"的設想,希望政府未來批地予發展商時,訂明只準售予本地居民,這是設想的核心。

由此可見,市民期望政府做的是,增建經屋讓居民買得起樓,更重要是調控市場,壓抑炒風。當然,計劃有意增加購買者的條件,例如不管是初次購買或轉售,對象都是首次置業或一定年期內沒有物業的本地居民,杜絕投機。不過,若然政府認為只要限制公屋資源售予本地居民就是體現"澳人澳地"的話,上述限制實與現時的經屋制度無異,只要調整轉售的限制以及輪候隊伍按收入多寡分隊,配以一定比例的單位予之抽籤便可實現。所謂的"置安居"計劃,根本是徒具形式,更與"澳人澳地"的內涵相去甚遠。

政府此舉是捨本逐末,不去研究如何改變私樓與公屋二八的比例,又或者開徵持有多個住宅物業者的稅項的可行性,卻造出個"四不像"來,不僅拉遠社、經屋比例,違反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房策方向。更甚者,諮詢本文中已明確指出,由於澳門有嚴峻的土地資源壓力,有關政策的實施,勢必影響弱勢家庭租住或購置經屋的機會,間接用不同類別的樓宇來標籤弱勢,加劇社會分化。計劃的推出無疑是多此一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絕不尋常的「2014年康城影展」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絕不尋常的「2014年康城影展」
May 15th 2014, 10:41, by 港影評

以費蘭尼的《八部半》作為今屆康城影展的官方poster,是否預視了某部經典將於今屆影展誕生?

筆者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filmcritic

每年5月舉行的康城影展,或多或少也能為世界影壇帶來衝擊,甚至是若干年後被公認為經典的某部電影的首映場所。看見今年康城影展的參賽者名字,相信頗令影迷期待會否有下一部影史經典的出現。正如今屆影展評審團成員之一的賈樟柯於影展首日的記招表示,在康城影展覓得喜愛的電影是非常容易的事。

精挑細選的評審團成員名單

記招首日已有不少記者表示,期待今屆影展能否著重從女性角度觀看參賽電影,為影展帶來新衝擊。事實上今屆評審團名單內,來自不同背景的女性成員是影展一大亮點。

評審團女性成員名單:

紐西蘭導演以編劇Jane Campion:
今屆康城影展的評審團主席,是憑執導《鋼琴別戀》而成為影展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金棕櫚獎」得主。

美國導演及編劇Sofia Coppola:
來自美國,但拍攝風格頗有別於荷里活主流。《迷失東京》的導演兼編劇。

南韓演員全度妍:
憑演出《密陽》而成為影展史上唯一奪得最佳女主角。

伊朗演員Leila Hatami:
因主演伊朗電影《伊朗式分居》而一嗚驚人。

法國演員Carole Bouquet:
今屆影展的歐洲女性代表,法國凱薩獎最佳女主角得主。

至於男性成員的挑戰亦頗具心思:

丹麥導演及編劇Nicolas Winding Refn:
2011年憑執導《Drive》而一嗚驚人,並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

中國導演及編劇賈樟柯:
近代少數受國際關注的內地導演,《三峽好人》為他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去年亦憑《天注定》奪得康城影展最佳編劇。

墨西哥演員Gael García Bernal:
因演出西班牙導演艾慕杜華的《聖·教·慾》而成名,近年代表作則有智利電影《向政府說不》。

美國演員Willem Dafoe:
演出Oliver Stone的《殺戮戰場》、及於馬田史高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擔演耶穌基督而聞名於世。

評審團成員們來自北美、西歐、北歐、中東、東亞、大洋洲及中美。除了成員們不同的文化背景外,Nicolas Winding Refn及賈樟柯亦是以挑戰常規的創作而聞名。今屆評審團成員的挑選,銳意要帶來觀賞電影的不同角度。

耀眼的競賽電影名單

競賽名單中最讓影迷期待及驚訝的,絕對是新浪潮大師高達的名字。語出驚人的高達形容3D電影為「災難」,但他卻在今屆影展為影迷帶來一部3D電影《Goodbye to Language》......筆者相當討厭3D電影,但為了看「電影革命家」高達如何利用3D技術「搞新意思」,也要「死死地氣」投降,再次配戴上3D眼鏡。

除了殿堂級的高達外,亦有幾位大師級的電影導演巧合地同時參與今屆影展。

兩屆金棕櫚獎得主、來自比利時的達頓兄弟,帶來其新作《Two Days, One Night》,由《粉紅色的一生》法國女影員Marion Cotillard主演。

金棕櫚獎得主、英國導演Mike Leigh,帶來講述英國浪漫主義畫家生平事跡的《Mr. Turner》。

同樣是金棕櫚獎得主、同樣是來自英國的Ken Loach帶來《Jimmy's Hall》,再次送上與愛爾蘭政治有關的電影。

大師級以外,亦有不少觸目世界影壇的電影製作人參與今屆影展。

法國導演Olivier Assayas與法國數一數二的影后Juliette Binoche帶來新作《Clouds of Sils Maria》。

3年前憑默片《星光夢裡人》名震一時的法國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與去年獲封康城影后的妻子Bérénice Bejo 帶來新作《The Search》。

講述殿堂級時裝設計師聖羅蘭生平的電影《Saint Laurent》,由去年於《接近無限溫暖的藍》出演Emma而蜚聲國際影壇的Léa Seydoux擔任女主角。

康城影展常客河瀨直美,指她首次如此誇口描述自己的作品,她直言其新作《Still the Water》是絕對值得獲得金棕櫚獎的「masterpiece」。

憑《Three Monkeys》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土耳其導演Nuri Bilge Ceylan帶來新作《Winter Sleep》。

被列入不少「最期待電影名單」、由大衛高連堡執導、Julianne Moore主演、諷刺荷里活的年度荷里活大作《Maps to the Stars》。

3年前講述棒球界傳奇經理人的真人真事改篇電影《Moneyball》,導演Bennett Miller今年挑戰的真人真事是被槍殺的奧運摔跤金牌得主。

美國著名演員湯美李鍾斯自編自導自演的《The Homesman》亦是年度荷里活野心之作,傳奇影后梅麗史翠普將在片中出演一名瘋子。

等待得獎結果是賞心樂事

筆者關注康城影展多年,今屆是「絕不尋常」的一屆。其實除了上述介紹的十多部電影外,說不定還有尚未冒起、將來成為電影大師的新晉導演。

影展仍在進行中(14 to 25 May),其實邊每夜收聽導演們於記招介紹他們的新作,邊觀看紅地毯的盛放,邊等待影展閉幕禮的得獎結果,已是影迷們的一大快事。

康城影展官方網頁:
http://www.festival-cannes.com/en.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專業教師不能離棄公義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專業教師不能離棄公義
May 15th 2014, 09:57, by 進步教師同盟

文:進步教師同盟
2014年5月15日

教師的基本責任,除保護學生安全及利益外,也須教導學生何謂公義,以及為下一代爭取公義。讓學生在公義社會成長,在公義社會生活,是教學專業的一項使命。

教育局局長及一些團體為了打壓「以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行動,公然作出誤導,暗示教師會煽動學生參與「佔中」,又突出「佔中」觸犯法律的一面作出恫嚇。這些偏頗言論,都是別有居心,志在打壓「佔中」,分化公民社會,並不合乎公義的價值。

必須指出的是,「佔中」行動爭取的是一個平等、民主的特首選舉制度,這是合乎學生以及社會整體利益的。我們認為,沒有平等和民主的選舉,難有公義社會,沒有公義社會,難有良好的教育。過去諸多教育政策,例如意欲推行淪為政治灌輸的國民教育科,以及最近因為規劃失誤而在小學加派學生,都是違反學生利益的,決定這些政策的教育局局長,正是由一個缺乏民意授權的特首委任的。我們認為,平等和民主的選舉才是維護社會公義的制度,才是保證教育政策合乎學生利益。

我們嚴正要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收回言論,並向教師道歉,其言論不只是恫嚇師生不要參與將來可能出現的公民抗命行動,更是干預教育專業,無理地指控教師未能恪守專業原則,包括主動組織或帶領未成年學生參與有可能違法的活動。

我們呼籲教師不畏強權,以專業自主的精神,以專業的原則教授學生,包括公義、平等和民主的課題。「佔中」行動已清楚說明,只讓成年人士參加,我們呼籲家長認清事實,不要受教育局局長及有關團體誤導,我們更呼籲教師、家長以及全港市民,關心「佔中」行動不惜公民抗命的目的,只在於爭取平等及民主的特首選舉制度,這樣的制度是合乎學生利益的,因為,平等民主的選舉是社會公義的保證,在公義中成長,在公義中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師的責任。(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尋人:古物監督陳茂波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尋人:古物監督陳茂波
May 15th 2014, 08:47, by 黎廣德

根據古物古蹟條例,全港七百萬人中唯一有權替古蹟文物定奪生死的古物事務監督陳茂波,多日來未見公開露面,安危未卜,令人萬分焦慮。陳監督的安危等同千年文化遺產的安危,所以事關重大。

眾所周知,香港鐵路公司受特區政府委託,由香港人出資649億元興建沙中線鐵路,在土瓜灣站地盤發現宋元遺蹟,乃先祖送給香港人的厚禮。可惜陳監督在關鍵時刻不知所踪,以至古蹟辦與港鐵公司六神無主,互相推諉,至今200多古蹟遺址下落不明,據說三期考古發掘範圍中的兩期已重新動工,公眾被拒於門外,無人得知實情。

陳監督素來勤於筆耕,每周網誌,從不間斷。自從陳監督於4月20日發表「一口井 承傳香港歷史」,表示原址保育200多遺蹟的其中一口方井以後,絕跡於公眾場合,至今有26天。陳監督關心民間疾苦,對上一篇網誌發表於5月11日,談及「以人為本」的火葬場設計,愛民如子之情,令人動容。可惜網誌的真偽無法核實,令人對陳監督的安危始終心急如焚。

還望全港市民,祈求曾居停於九龍聖山的宋端宗和宋帝昺顯靈,保佑陳監督身心舒泰,早日現身,降魔伏妖,宣告聖山文化遺址為古蹟保育區,是為香港之福。

凡有幸得窺陳監督身影者,請馬上拍照上網,以供公眾核實,並從速通知各大傳媒為盼。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一:東北計劃為何錯到極?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一:東北計劃為何錯到極?
May 15th 2014, 07:50, by 余在思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二:官商鄉勾結 利益鐵三角〉— 余偉彬

要求撤回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前期勘探工程撥款究竟所為何事?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這個計劃由一開始就係錯!並且一直錯落去!

一、計劃的規模

這個始於1998年提出來,於2003年名義上因人口增長放緩、實際是樓市泡沫爆破而沒有再提,但又於2007年翻生的項目,名叫新界東北發展項目,包括古洞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三區,涉及總面積達787公頃。

在2013年年中,政府因民意反對該項目而作出了修改,以「善用珍貴土地資源」為理由,將坪輋/打鼓嶺剔出項目中,令項目剩下古洞北和粉嶺北兩區,合共614公頃面積(約32個維多利亞公園大)。不過,這不是說政府因此便擱置發展坪輋/打鼓嶺,她是延遲發展而已。

二、程序不公義

現在政府將項目呈上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會議,申請工程前期勘探的工程撥款。這是有違程序公義的,因為將一個由787公頃修改到614公頃的項目,居然不需要再次作公眾諮詢,然後以同一名目繼續去馬,這是明明欺騙市民的做法。這就如有人向你推銷一個樓盤,說好了有787呎實用面積,到你臨簽約前,跟你說單位中有一間200百呎的房間暫時不租不賣,你會否繼續跟這位業主簽約?現在政府便是用這個方法向你推銷新界東北,他看穿港人心急想要上樓,便硬來要你簽約;並狀甚兇猛地說你若不簽,便沒有屋住了。這個政府的語言偽術並非到達登峰造極,而係愈來愈爛,面子也不顧地亂來。政府就是在恐嚇市民,特別是等著上樓及輪候公屋的市民。787呎變了614呎,你連重新思考傢具怎樣安放,能否放得下,要不要退租或退售都不能。這種要脅你的做法,明明就是暴力所為。

作為香港市民,除了硬食之外,其實還可應反抗,捍衛應有之道理。在反抗之先,我們要認清任何罵和平行動的人暴力的,她/他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褫奪你選擇的自由。換言之,我們在787公頃變614公頃的新發展項目上,可以做的是要求政府必須先將計劃撤回,若要開展以一個不同面積規模的計劃,應要重新作公眾諮詢,讓公眾可以發表意見,並重新作環境評估及財政估算等。因787公頃項目和614公頃項目已不再是同一件事,也不可能是同一件事。

三、利益更直接地輸送

說到程序不公義還未及文章開首時說這項計劃一開始便是錯的結論。政府之所以程序不公,急就章使計劃快上馬的原因,有人說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這其實不無道理。在整個計劃之初,政府其實是想以公私營合作的模式發展新界東北,作為香港繼將軍澳和屯門之後又一大型新市鎮。就是因為被指公私營合作可能會造成利益輸送,政府便改變策略,以「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來推行計劃,即「政府把已規劃作公共工程項目、公營房屋及私人發展的私人土地收回,並進行清拆及土地平整,提供基礎建設,再撥出土地作各種用途,包括私人發展的土地。」

其實稍微對換湯不換藥的修辭技巧敏感的話,你大概都已留意到,即使由公私合營或是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其實差別不大,利益仍然可以輸送,且更方便地輸送,因為一切還是掌握在可以以土地供應來輸送利益的政府手上。那些早已在九十年代於新界囤地的大地產發展商,照樣會豬籠入水。他們在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下獲得了雙重的利益:首先是政府向她們贖回土地,其次是將土地重撥給她們發展以賺取豐厚利潤。只要一日政府還是放任無王管地主導土地供應及城規程序,整個土地房屋問題都只會是一個黑箱作業。至今,香港其實仍是承襲殖民地時代的土地政策大原則。殖民者透過土地來獲利,又可以透過土地改劃審批來作出管制,其中可說是全無監察和制衡可言。

此外,從政府文件顯示,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差不多只有大地產發展商才能擁有40,000平方呎以上的土地單位,符合在發展區內換地發展的本錢。這個40,000平方呎可以換地發展的道理在哪?不就是政府訂的嗎?有甚麼參考?似是而非的官話後其實沒有!所以,原居於新發展項目區內的居民,若新界東北計劃獲通過,都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離開家園的結果。

明顯不過地,發展新界東北最大的獲益者,就是政府這大地主和一眾財雄勢大的大地產發展商。如此利益分贜,是透過毀滅小市民家園而達成的。市民不站出來要求撤回計劃根本就是啞忍那在光天化日下發生的搶劫。廣大市民要知道,整個新發展項目要花費公帑達1,200億,即7百萬香港市民,每人要被政府及大地產發展商從荷包中白白搶去17,000元之多。這是其中一開始便是錯的眾罪之一。

四、不破壞東北不等於沒有房屋供應

項目之所以是一開始便錯,也因政府抱殘守缺的思維所致。當整個香港都罵將軍澳和屯門新市鎮發展模式差,天水圍發展模式簡直是失敗的時候,政府還以「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這片土地確是荒謬之極?政府常常掛在口邊,說這項目已計劃上十多年之久,不能再拖。可笑的正在於此,為何錯了的、過期又試過不行的發展模式,明知是錯,卻仍然要推?正常的邏輯不應是,就是因為試了又試,愈試愈錯,我們就更應該把它叫停嗎?止蝕不是王道嗎?小朋友重複犯錯,你會教導他們不要再犯。難道我們正在反智地認為原則和實證上都錯的事,會有一天自動變好的嗎?難道我們認為官商勾結是不好,但只要我們容忍它,它便會變好的嗎?難道我們大部份市民已缺失了分辨是非對錯、好與不好的能力嗎?我想不是,只是我們都被恐嚇著,誤以為政府不發展新界東北便沒有土地供應以紓解房屋需要。

但事實恰恰相反,按官方數據,政府已經為未來五年的土地供應有所安排。即是,未來五年即使不發展新界東北,我們也有足夠的土地供應來應付訂立的建屋目標。何況,新界東北發展項目若展開,最快也要到2023年才首階段入伙。

政府所謂不發展新界東北便沒有房屋供應的說法,根本就是車大炮。若說新界東北發展為了解決房屋需要,根本不是必然的相關的,若此事當真,這也是政府一手製造出來的結果,為了自肥和向既得利益者輸送好處。為何這樣說?我們要知道,整個新界東北項目最終可供應的單位數目為60,700個,這60,700個單位中,公營房屋佔六成,私營房至佔四成,但合共佔地只有90餘公頃,即整個發展區只有六分一面積而已。其實政府在市區現有閒置的土地多達4,000公頃(政府手上已劃為房屋的空置土地約有2,000公頃,短租土地又有2,000公頃)。所以政府要解決未來五年住屋需要時,根本就不需要開發新界東北、郊野公園以及填海,也能立即處理好。由此可見,政府說因要解決市民居住需要而要透過破壞農地、毀人家園來發展之說,從一開始便站不住腳。

我們作為市民,若是等上車等上樓的無殼一族,便更應該立即喝停新界東北及其餘瘋狂地向著郊野、海洋埋手的邪惡發展項目。再說一次,發展新界東北,最少要十年才入伙。政府現在不肯做的,是不去全面重新發展那些已被污染的農地,即棕土(新界共有803公頃棕土)。這些叫棕土的地方,現在就是用來做貨櫃場、劏車場等的土地。只要發展這些土地,政府便可保存香港僅餘的農業,也可以免於做出趕絕古洞北石仔嶺老人村內上千長者、在兩區內居家安老的長者及許多住上幾代的家園。

五、複製傳統新市鎮舊規劃 一錯再錯

發展新界東北一開始便是錯,其錯也錯在對城市發展的想像。所謂傳統新市鎮模式的發展,在今天工業式微的香港,希冀要搞創新產業,從過去數碼港、科學園的經驗來看,是椽木求魚,註定失敗的。這不是我們不需要搞新產業,而是我們未從過去失敗中吸取應有教訓,卻仍然強推空洞無物的創新產業,這怎樣也說不過去。撇除如此這般大面積發展中的可能潛在利益輸送不談,規劃一個614公頃的地方,然後像玩砌積木般將這裏劃作這樣,那裏劃作那樣,接著人便住進去及在那裏工作。看真一點,這不就是大規模單一意志決定事情的做法嗎?如何確保在那裏的就業機會與居住在其中的人的技能吻合呢?如何保證創新的工業真的能發展起來呢?數碼港和西九的經驗難道不能說明政府常常假大空和沒有具體計劃便胡作妄為嗎?如何靠一個塱原推動農業復耕呢?這一切一切,政府都是只得一個口號及完全缺乏任何付諸實踐的行動配合。

香港的經濟發展以政策先行,在過去已扼殺了不少人的自主自發生活可能。我們的教育如是,在在以規範學生的發揮多於啟導他們的能力。我們的就業如是,畢業生可以選擇的行業愈來愈少。教育狹窄規劃化、產業狹窄規劃化、就連城市發展都要抗拒走向世界認可的可持續發展自然增長方向。這種目中無人亦無未來長遠永續發展遠景的思維,無疑是可以透過「清拆—建造」的不斷重複而令到G D P增長,但只要看看你的賬戶,計計你的生活開支,你便會知道G D P的增長與大眾市民的關係愈來愈疏。

發展東北的結果必然是肥上瘦下,最終只得少數富有的人獲益。但我們整個社會卻要賠上無法挽回的後果。位於原有村落的社區沒有了,位於古洞北和粉嶺北的農業沒有了,僅餘在古洞一帶的工業再無立足之地了,那些世世代代永續的生活模式被消滅了。好端端的有機生活,被強力地迫遷或重置,這好像你辛苦經營一件事,一下子被連根拔起一樣;又像你在一個崗位上打拼了多時,突然將你解僱。

我們從新界東北看到的,其實便是活生生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一種強調小社區互助的社群生活,靈活且有彈性。反觀,新市鎮的發展模式才是不折不扣的不可持續,且令人生活變得沒有自由,甚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的原兇。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叫我們原有的我們裝作看不見,以為毀壞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之後可以透過大型的動作而財色兼收。殊不知,到頭來原有綠色農業的生活、街道的生活、自足互助的社區經濟都不會在新發展區內找到,那裏剩下的只有長官意志的規劃,然後將人安放其中的霸道專橫。

新發展區不斷強調環保、經濟活力與可持續性。太諷剌吧了!這樣的環保、經濟活力與可持續性原來係要先將現存充沛的環保、經濟活力與可持續性拆毀,繼而去由不主張和不懂得甚麼是環保、經濟活力與可持續性的規劃者來教育我們狹隘且門面得很的環保、經濟活力與可持續性。其實說一開始便是錯確實一點偏差也沒有,因為真箇追求可持續、環保的社區建設,從來都不是也不可能透過逼遷、清拆、建設石屎高樓來成就的。

六、不一樣的發展

既然新界東北發展是徹底的錯,那我們是否應好好坐下,討論我們整體香港社會要有怎樣的發展模式呢?整個前期撥款工程若在立法會通過,其實也差不多表示我們接著便要投入1,200億繼續以超錯的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來發展新界東北。

立即撤回新界東北計劃百利而無一害,這可以買回人性、良知和時間,讓我們整體社會去思考怎樣才可有永續的發展。這做法使我們對得住在區內居住的長者,也可以保存香港的鄉郊給後代。不重視人的生命及其生活自由的政府,只會令人墮落於野蠻之中。若政府真要發展新界東北來解決住屋問題,我建議政府先把新界的棕土土地收復(共803公頃),這樣會比收購新界東北更有效益,也能更快地興建比只有60公頃多出十倍以上的公營房屋,以應付輪候冊的需要(新界東北90餘公頃計劃新建的單位中有六成為公營房屋)。

其次,若要發展新界東北作為具環保、有經濟活力及可持續的大型社區,政府其實可以考慮從地產發展商手上以市價收回農地,然後制訂農業政策及成立鼓勵協助個體小農復耕的支援基金,重新培育本地農業。要知道今天所謂荒廢的農地,只是發展商囤積閒置的結果。若由政府帶頭推動本土農業,將整個新界東北方案化整為零進行,才能從必錯的想像中突破出來。以農業安全食物為中心,其實可以可持續、環保地生產出一個個小型的經濟圈。政府既然在發展項目中,先將現在仍然有產出的農地收回然後重劃塱原一帶找人復耕,何不就讓現在的農夫繼續在原址耕作,並發展新界東北成為本港穩定安全糧食自給基地?農業的好,不單只可以解決日益嚴峻的城市食品安全及食物供應穩定的考驗,還可以解決家居廚餘的問題。透過在地填肥,基本上可以消化大於該農地可產出的菜蔬總量許多倍的廚餘。這也可以以在地的方法,減低堆填區的負苛,以及增建焚化爐的急切性。再者,社區因有農業而有社區經濟發生,因為農夫與消費者之間更能建立一個區內的直接銷售網絡。

其實政府要想像的,不應再是大規模的新市鎮,而是在地的現存有機農業發展及其所引發出來的有機及可持續發展模式思維。唯有小規劃及自由自主的經濟模式,才是有人性互動,及可以利民紓困。香港社會,今天完全需要在金融及房地產以外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小農經濟發展模式。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二:官商鄉勾結 利益鐵三角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二:官商鄉勾結 利益鐵三角
May 15th 2014, 07:53, by 余偉彬

新界東北財委會決戰系列一:東北計劃為何錯到極?〉— 余在思

五月二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有關新界東北前期勘探工程撥款時,主席吳亮星以主席權力強行制止議員質疑他有利益衝突之嫌的質詢,強逼議員只能發問有關工程的技術問題,想要強行通過撥款之心路人皆見。臨到會議時間之末,吳亮星更想強行劃線結束討論,好讓政府可以數夠票就硬闖立法會,置公眾的知情權於不顧。

事實上,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已成為官商鄉利益輸送的大白象工程。早在去年,傳媒經已揭發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有古洞至少持有三幅近一萬五千呎農地,估計可獲一千二百多萬元賠償。多名有份審議工程撥款的立法會議員,地產發展商、工程承建商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這些地產商和承建商在新界東北發展中均有直接或潛在的利益。

●賊竇立法會

財務委員會主席吳亮星是新鴻基地產附屬公司數碼通的非執行董事,年領24萬董事袍金;他也是港鐵非執行董事,年領三十萬董事袍金。港鐵在新界東北發展中有直接利益:九鐵在興建東鐵落馬洲支線時,早已在古洞「落釘」,佔用了大片土地用作興建車站。若新界東北發展項目不能通過,港鐵的發展大計將受重大影響。

田北俊議員是新世界中國的非執行董事,母公司為新世界發展。田北俊持有387,448新世界中國股份,按五月十三日收市價計算值近二百五十萬;另從新世界中國年領董事袍金、股權利益合共三十二萬七千。

向來有「董事王」之稱的議員石禮謙,身兼多家在新界東北發展有潛在利益的公司董事。(1)日前石禮謙被踢爆為新昌營造(剛於五月十二日辭任)和德祥企業的非執行董事,分別從兩者年領廿二萬和二十萬的董事袍金;(2)他亦是新世界發展附屬公司新創建的非執行董事,從新創建年領董事袍金、津貼、購股權福利共四十五萬。新創建旗下有多家從事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的建設工程公司;(3)從鄭裕彤任主席、「細劉」劉鑾鴻任董事總經理的利福國際年領二十萬董事袍金。(4)他也是港鐵非執行董事,年領三十萬董事袍金。石禮謙從這些和新界東北新發展有直接或潛在利益關係的公司,一年領取至少一百三十七萬元。

除了地產商在東北發展區大量囤地外,官員和議員也赤膊上陣,參與囤地瓜分利益的遊戲。鄉議局主席兼立法會議員劉皇發被揭發與女兒和女婿在上水塱原囤積至少四幅農地,可獲賠近四千五百萬

其實只需輕輕一瞥立法會議員個人利益申報冊,已經可以發現立法會──尤其功能組別議員充斥著大資本家和財團的代理人。上述幾個不過是立法會內資本權貴代理人中特別突出的幾個,其餘的例子還包括:林健鋒是鄭裕彤擁有的周大福珠寶非執行董事,剛在五月十日才離任新昌營造董事;易志明是會德豐下屬九龍倉、海港企業、天星小輪、現代貨箱碼頭、香港空運貨站的董事;陳恒鑌持有港鐵股票;等等。

●官商鄉一體 毀人家園 利益輸送

根據政府文件,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合共333公頃可發展土地,當中政府和私人土地各佔一半。各大地產發展商早已在該地區落釘囤地居奇,待政府開發新界東北時坐享其成。面對眾多大肥貓環伺,政府不單不敢引用《土地收回條例》打擊土豪囤積農地,更自創遊戲規則,容許在區內擁有面積不少於四千平方米(約四萬三千平方尺)土地的地主與政府換地發展,以保障落釘地產商的發展權。而即使地主不參與發展,政府亦已將每平方尺的賠償金提升至948元,為囤地者帶來幾倍的利潤。

以恒基為例,他們在發展區內持有二百七十萬平方尺土地,當中有九十萬平方尺符合要求可作原址換地,以增加後的六倍地積比率計算,可建樓面面積達五百四十萬方呎,相當於兩至三個大型屋苑。餘下一百八十萬方呎將會被政府以高價收回,賠償金額達十七億。其餘地產商亦於區內坐擁豐厚「土地儲備」,例如長實就有一百二十萬平方呎農地。擁有面積不足四千平方米土地的小地主只有賣地給地產商或被政府強制收地的選擇,整個發展計劃全面向大地產商傾斜。

發展區內的原居民宗族是政府主力籠絡的對象,當然有餅分:單單侯氏在古洞北就擁有一千萬平方尺土地,可獲接近五十億賠償。沒有原居民被逼遷,又有政府送錢使,難怪上水鄉委會主席侯志強不顧面子,瞓身力撐政府發展。

和這些大鱷相比,長居古洞北、粉嶺北數十載的村民所得的賠償少得可憐。以政府所指一千戶居民受影響計算,由地政處處長酌情批出每戶六十萬特惠津貼僅需六億;根據石崗菜園村的經驗,估計區內廿八公頃常耕農地的青苗賠償只有千多萬。換言之,政府預算四百億徵地賠償中,只有不足百分之二落到真正在區內居住和謀生的村民手中,其餘都是輸送給地產商和原居民大地主。

地主肚滿腸肥,村民卻無家可歸。政府有關原址換地的申請限定一五/一六年度交吉,即大地主必須在該年度前將居於該地皮上的居民逼遷。另外,居住在政府土地上面的村民亦可能面對高額罰款──政府計劃提高《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罰則,立法會一旦通過,在政府土地上居住的寮屋居民可能被處以最高一百萬罰款,另加每日罰款二萬至十萬。

●齊齊反擊 揭露東北真相

土地民化陣線今早到北角廉政公署報案,向公眾揭露官商鄉分割新界東北肥豬肉的真相。政府口口聲聲稱新界東北發展為滿足人口增長的房屋需要,卻沒有告訴市民這計劃將毀近萬居民的家園。若按政府時間表,兩個新發展區的居民二○一七年就要搬走,可預留作「原區安置」的公屋單位卻要二○二三年才落成,不能銜接,「原區安置」只是騙人的口號。

有嚴重利益衝突的立法會議員公然在議事廳內主持會議和議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要求財委會主席吳亮星仿效審議廣深港高鐵時有利益衝突的何鍾泰,避席會議,其餘有相關利益的議員則要根據《議事規則》第83A條和第84條避席和退出表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裕元罷工一個月 要求釋放工運人士林東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裕元罷工一個月 要求釋放工運人士林東
May 15th 2014, 06:09, by 社會主義行動

原文連結

組織罷工無罪 剋扣社保有罪
社會主義行動報導

5月14日,一個月前的今天,東莞裕元鞋廠爆發罷工,抗議公司欠交社保及住房公積金,掀起全國一片工運浪潮。罷工期間,林東代表春風勞工服務部協助裕元工人與資方溝通的工運人士,結果在4月22日遭到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並同時該處兩台電腦受查封。警察指控他在網路上散佈工廠罷工的消息,造成社會動盪。

今天,社會主義行動由西區警署遊行至中聯辦,要求釋放被捕工運人士林東,還工人組織權及罷工權,沿途高叫口號「釋放林東!」、「工人有權組織,工人有權罷工!」、「跨個企業,剝削工人!」、「打倒中共獨裁」。

社義行動Nathan表示:「繼去年港資迪威信傢俱廠罷工,工人代表吳貴軍被捕後,中共現在連非政府組織人士林東也不放過。兩人也很可能被判坐監4-5年,可見中共加強了鎮壓。」

中國工人沒有組織獨立工會的權利,全國只有一個被政府牢牢操控的官方工會。根據媒體報導,罷工期間官方工會向工人發出信件,要求工人立即復工,有工人深深不憤,於是在廠房內撕毀該信件,可見工人對官方工會極不信任。裕元罷工期間,曾經要求有選舉產生工人代表的權利,但由於政府往往會大力迫害拋頭露面的工人領袖,因此工人難以組織起來。

社義行動Jaco表示::「中國工人沒有罷工權利,往往被政府、資方及官方工資打壓。跨國企業與中共勾結一起,全力打壓工運,前者為了利潤,後者為了統治穩定。」

這場是中共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規模、持續最久的罷工。中共一黨專政下,工人每次罷工都遭到血腥暴力的鎮壓,政府曾調動一千多架警車戒備,毆打、逮捕,甚至用狼狗襲擊工人,不少工人被送往醫院。

我們要求中共立即釋放林東、還工人組織權及罷工權,打倒獨裁中共。

社會主義行動要求:
◾釋放林東,釋放被捕工運人士
◾打倒跨國企業剝削工人
◾打倒獨裁中共,確保工人組織工會權利

媒體報導:
◾「商業電台」:團體遊行至中聯辦要求釋放內地工運人士
◾《東方日報》:團體促內地釋放工運人士林東
◾《新報》:社會主義行動遊行要求釋放林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宋楚瑜比馬英九比連戰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宋楚瑜比馬英九比連戰
May 15th 2014, 06:04, by 林保華

圖:中時電子報

在馬總統服喪期間,北京鬧場,宣佈邀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北京,並且舉行了「習宋會」。馬英九與宋楚瑜兩「湖南騾子」的不和政壇盡知, 因此北京打馬臉之說不脛而走。

不過這個臉打得不是沒有道理,看看宋楚瑜在習近平面前講的話,顯然比馬英九的所謂「大陸政策」高明許多。馬英九在中國面前卑躬屈膝,主權關卡一一失去;事關重大民生問題的黑箱服貿,也是一字不能改。反之, 宋楚瑜公開表達四個體諒,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北京體諒人民的台灣意識,還有自主公民意識與經濟自主意識。他迴避「政治自主意識」,免得觸及敏感的統獨問題。

無論如何,這比馬英九的「大中華意識」,是顧及到了普世價值與台灣民意。尤其不像馬英九那樣選舉時說台灣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如今只由他一人決定,對民意置若罔聞。

當然,宋楚瑜也是統派,如果不是這些年來他在政治上的挫折,他能否有現在的認識,雖然是假設性的問題,然而從過去的從政經歷來看,宋楚瑜比馬英九更加貼近民意,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年代電視的「新聞面對面」節目中,宋楚瑜談到他帶去北京的代表團,沒有一個做大陸生意的,也沒有答應女兒隨團訪問。顯然,他以此來與國民黨切割。馬英九及國民黨在中國有太多政商利益,例如連戰與江丙坤家族;連戰見習近平,也把兒子連勝文帶去,完全不顧社會觀感。

然而如果認為北京即將拋棄馬英九,那是言之過早,因為馬還有剩餘價值可供榨取,因此是留校察看,但是警告之意也很明顯。在這個情況下,馬英九會做何反應?

以馬英九的強烈權力慾,自然不會因為「楚」歌響起而認輸,因此會利用「察看」時間做最後的努力。從最近馬政府及其團隊不顧服喪,全面對太陽花的秋後算帳,以及鞏固領導中心的作為,就是要讓黑箱服貿死灰復燃,或者以自由貿易示範區來取代,以討北京歡心。

目前中國似乎因為太陽花學運而放慢統一台灣的步伐,願意傾聽台灣的民意,拋出所謂的「三中一青」,宋楚瑜也代轉中國方面的誠意。但是如果想到九七前北京對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誠意,鄧小平還指天畫地說「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與現在的蠻橫態度比較,誰能相信這個誠意?也許在某個時段,北京的確有誠意,但是目的達到後,也就換個臉色了。

因此如果馬英九可以擺平台灣的新公民運動,獻上「統一」的大禮,北京絕對不會拒絕。所以台灣人民必須正視群馬亂舞的局面,全力抵抗、還擊馬英九的清算與鎮壓而不容有失,否則將失去前一階段的運動成果,台灣則再度沉淪。

原刊於《自由時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吳克儉再次為無能政權敲響喪鐘!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吳克儉再次為無能政權敲響喪鐘!
May 15th 2014, 05:00, by 周永康

極權政府害怕人民,以致語無論次,危及政權,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簡直可列為範本教學。佔中商討日三後,三個為民主堅定參與者認同的政改方案,都顯示出公民提名,不可或缺;提委會民主化,各有差異。當不同方案倡儀人誤以為未來數月將是方案之爭時,多謝吳克儉令香港人重新知道,我們民主路上真正的敵人是這個無能的特區政府,是北方腐敗的中共政權,是這群時時刻刻在謀算奪走我們整代人未來的政棍。無能政權的喪鐘,由吳克儉親手敲響。

教育局伙同幫港出聲厲聲譴責教師,反映當權者恐懼的公民抗命式的行動。當局墮落到要跟眾所周知背後金主為親中勢力的團體唱和,也更見當權者已別無他法,不能只用分身行事,也需要動用本體去進行打壓!教育局公然恐嚇教師、誤導家長,粗暴踐踏通識教育,一局之長否定一局之理念,掌政之人思維混亂,為求達到政治目的,竟可拋卻原則。愈益打壓,港人只會愈加堅定,因為我們知道真正制造矛盾的奸佞是誰!

吳克儉眨低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不如自己及早回頭,行使自由意志。學生則是我城公民,若然參與公民抗命,必然是深思熟慮,願意付出代價,犧牲一己的姿態以換取未來數十年年青人的生路。現在吳克儉為虎作倀,不自恪守教育者價值自由的原則,反去誣捏教師,愚化學生形象,實屬可恥。吳局長的劣質行徑,誓必讓更多年青人相信,此一政權下的教育,絕無放晴可能;此一制度下的未來,只有屈膝的卑劣盡頭。

學生無懼,只會愈加堅定,拋卻落後時代的無能政權。政府無技可施,盡用卑劣手段。政權自身要倒擺,我們不會阻止,因為港人絕不會認命,公民抗命將成為港人的意志。2500個香港人經歷當權者一年的無盡打壓,仍然昂首簽署意向書,挺進佔中運動,是因為除了公民抗命,深知已別無他法去掃走無能的政棍。直路當前,我們必須認清敵人,團結內部,我們需要肯定佔中運動對政權帶來的激盪,全民票投622的公民提名方案,賦予行動者對抗政權的力量!若然我們連理想方案也不敢捍衛,分裂佔中平台,只會自我折翼,斷葬自己未來。吳克儉親自為無能政權一敲喪鐘,明證當權者懼怕公民的豁然行動,也將使社會重新凝聚力量。現在他們要自我摧毀,我們勿失良機,必須追打停擺了三十年的民主路,重建我城光暉的未來。這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絕不能放棄的希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從宋代方井說起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從宋代方井說起
May 15th 2014, 04:38, by 秋盈

古物古蹟辦事處上月宣布,在宋皇臺公園附近的港鐵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工地,發現二百三十九處考古遺蹟,包括八個石構遺蹟、七個房屋遺蹟、五口井、三個窯及十六個墓葬遺蹟等,均可追溯到宋、元時期。另出土一千餘箱普通器物及三千七百多件重要器物,包括陶瓷碎片、錢幣、鐵塊及木材,其中包括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起鑄造的「開元通寶」。有傳媒形容這是繼1955年發現李鄭屋漢墓之後,本港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政府亦從善如流,承諾原址保留古井,並與宋皇臺公園合併規劃,以供研究及憑弔。沙中線因而須改道配合。

當日看到這段新聞,滿心驚喜,難以形容。素知香港與宋代淵源極深,但一直只有零星文獻記載及民間傳說,實物證據不算多;誰料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發掘到大量珍貴文物,足證香港於宋代已有不少人聚居,實在令人喜出望外。

然而這則關乎香港本土歷史的重要新聞,卻沒有引起傳媒和公眾應有的關注。耐人尋味的是,有學者大表驚訝,以為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就如鴉片戰爭時擔任英國外相的Lord Palmerston所形容的barren rock。《明報》於4月14日的社評則謂:「現代的香港繁盛人所皆知,但香港從前到底是如英國殖民地者所言『開埠前是一小漁港』,抑或早於宋元年間已有先民在此嶺南一隅開拓,這是關係到香港地方志的論述,不可苟且隨便;人們期待,在進一步考究古物古蹟之後,能對19世紀前的香港歷史爬梳,就古時香港的政治、文化以及社會有更多認識。」再次暴露如今多少香港人侈談本土,卻對歷史一無所知的可笑與窘迫。

若問宋、元時期香港有沒有先民聚居,文獻、史蹟斑斑可考,毋庸置疑,何必再問?現列舉幾條我所熟知之史料如下:

《宋史》卷三十七〈寧宗本紀一〉記載,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夏天,「廣東提舉茶鹽徐安國遣人捕私鹽於大奚山,島民遂作亂。」同年八月辛卯,「知廣州錢之望遣兵入大奚山,盡殺島民。」「大奚山」者,即今大嶼山等三十六個島嶼之合稱,其名初見於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八十九〈廣南東路‧廣州〉「古蹟」條。可知當時香港生產、販賣私鹽相當猖獗,引起朝廷注意。

大嶼山梅窩現存一方「食邑稅山」石碑,乃南宋末年番禺開國男爵李昴英之食邑界石,複製品於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內展出。初中時代在九龍公園內博物館舊址首次參觀時已見到,至今超過二十年。

宋末兩個孩兒皇帝趙昰、趙昺,曾駐蹕於淺灣、官富場、碙洲等地,其中不乏位於香港境內者。數年前到土瓜灣訪古,就是為了考察當年遺蹟。今日土瓜灣宋皇臺石碑,便是當年駐蹕山崗(舊稱「聖山」)之遺石,原址應在啟德機場範圍內。「淺灣」者,今之荃灣也。「碙洲」者,或謂今之大嶼山本島,或謂廣東之化州也,莫衷一是。《宋史》卷四十七〈瀛國公本紀〉記載,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九月,「戊申,張世傑歸淺灣。」同年十一月,蒙古「元帥劉深以舟師攻昰於淺灣,昰走秀山。陳宜中入占城,遂不反。」次年四月戊辰,「昰殂於碙洲,其臣號之曰『端宗』。庚午,眾又立衛王昺為主,以陸秀夫為左丞相。」五月乙酉,「升碙洲為翔龍縣。」卷四百五十一〈張世傑傳〉亦記載:「招討劉深攻淺灣,世傑兵敗,移王居井澳。深復來攻井澳,世傑戰卻之,因徙碙洲。」

「官富場」應是宋代廣南東路廣州東筦縣轄下十三鹽場之一,可惜匆匆翻檢《宋史》,未見明文記載。觀塘舊稱「官塘」,或可為反證。所謂「場」,宋代專指官辦鹽場。《宋史》卷一百八十一〈食貨志下三〉記載:「鬻海為鹽,曰京東、河北、兩浙、淮南、福建、廣南,凡六路。其鬻鹽之地曰亭場,民曰亭戶,或謂之竈戶。戶有鹽丁,歲課入官,受錢或折租賦,皆無常數。兩浙又役軍士定課鬻焉。諸路鹽場廢置,皆視其利之厚薄、價之贏縮,亦未嘗有一定之制。」卷一百八十三〈食貨志下五〉又云:「廣州東筦靜康等十三場,歲鬻二萬四千餘石,以給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南安軍。」

今年正月初四,與老友到布袋澳遠足,終於得償夙願,參觀了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即俗稱「大廟」者,以及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之石刻。其文曰:「古汴嚴益彰官是場,同三山何天覺來遊兩山。考南堂石塔,建於大中祥符五年,次三山鄭廣清堞石刊木,一新兩堂……(缺三字)滕了覺繼之。北堂古碑乃泉人辛道樸鼎刱於戊申,莫攷年號。今三山念法明、土人林道義繼之,道義又能宏其規,求再立石以紀。咸淳甲戌六月十五日書。」「古汴」即開封,「三山」乃福州別稱,「泉」即泉州,「兩山」即南、北佛堂門,也就是今天的東龍洲(南佛堂門)和天后廟所在的大廟灣(北佛堂門),乃古代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重要水道,稅關遺址至今猶存,但確實年代未詳

由此可見,香港雖是蕞爾小島,早在宋代,卻非人跡罕至。官府既設鹽場,自有戶口提供鹽丁勞作,鹽官起居亦需小吏、衙役關照。當年福建人既可隨意來遊玩,甚至不惜千里迢迢搬運木石修建廟宇,理應不乏客棧、酒肆、藝匠和傭工。此外,遠在一千多年前北宋仁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已有人在南佛堂門修建石塔,亦可知宋代先民在香港之足跡,並非專限南渡以後。轉念又想,宋太祖已於廣州設市舶司對外通商,其後陸續於浙江杭州、明州(寧波)、福建泉州等地增設市舶司,香港因地利之便,偶沾舟楫頻繁、商賈不絕之利,自是順理成章。或可由此推論,明、清屢施海禁,香港才逐漸衰頹,無復舊觀,致令數百年後,招來英國人barren rock之譏。

因此,竊以為最近出土的宋代遺蹟及文物,其價值不在於「證明」香港在殖民時代之前,有過一段相當重要的歷史,而是提供了珍貴的物證,以補史籍記載之不足。同時也給英國人將香港「從漁村發展成大都會」之歷史論述,提出有力的反駁。

認識歷史,從來不會只有一個角度。只因無知,才容易聽信人言,遭人蒙蔽。要打破這個局面,首先就得承認自己的無知。這次重大的考古發現,無疑令很多人大感驚訝,但能否進一步引起他們對歷史的興趣,或者至少不再認為那些「咸豐年」的事跟自己無關,卻是疑問。這原是從歷史角度重新認識香港的天賜良機,傳媒與輿論主導者對這則新聞的冷待、本地歷史學家的沉默(是真的無人研究宋史,抑或被傳媒滅了聲?),無不令人心寒。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反核迷信和風險管理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反核迷信和風險管理
May 15th 2014, 04:49, by 山中

有讀者問我對這篇文章有什麽看法,這文我早就看過一次,實在是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麽。文章沒有主旨,沒有論述,文筆缺乏條理,完全是牛頭不搭馬嘴。讀者傳來,我就再看一遍,依然是看得一頭霧水。該作者就算有引用文章,但它們都全是反核團體之間的一面之詞,連一個可以值得一看的國際或學術報告都沒有。其中一些「例證」更是已經被人拆穿了無數次,例如發電用的燃料,跟製造武器用的plutonium 跟本不是同一回事,而且核廢料在所有國家都有重重監管和防護,不是你想要就有。如果是説到核廢料這麽容易取得,政府的監管完全不能信任,恐怖分子不如直接去弄一兩個核彈出來好了,還說核廢料幹什麽?

要說開採uranium 會增加致癌或死亡風險,這毫無質疑,但正因爲如此,世界各國都有安全措施。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uranium 生產國就有充分的監管措施,礦工每年接觸的額外劑量衹有1mSV,遠低於監管上限的50 mSv 水平(其他流言和謠言我就不一一踢破,有興趣者可以參考加拿大核能安全委員會的流言終結者)。而且,衹是提致癌或死亡率並沒有用,還要跟其他礦業作比較,例如煤礦,才可以知道是否有很嚴重的問題。這是美國歷年煤礦工的死亡人數,滯後死亡不包括在内:

煤、太陽能板風機的使用都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工人健康、破壞當地水源和生態,衹不過這種污染大多在中國發生,衹是這些所謂的反核團體不見、不聞、不言而已。以我所見,這些反核團體大多有三個特點:1)語無倫次;2)說一半不説一半;3)沒有任何可靠的、可實行的政策去應付污染和氣候轉變問題。沒有論點、證據和科學知識,於是他們衹能大量製造謠言,意圖用恐懼去擴大、製造和控制無知。這跟共產主義不理實際的經濟問題和民生,市場原教旨主義不管不平等和社會正義一樣,反核衹是一套自以爲自己必然正確的教條,事實到底是怎樣,會產生什麽影響,他們不會理會。

説到中國,讀者說:「中國管理,監管不足,不信任中國的核電似乎很合理」。(先說明,我不是批評這讀者的想法和疑問,衹是下面的詰問方式更能説清楚問題。)看起來這似乎真是很合理,但再往下推,如果是因爲認爲中國監管不能信任,你要反對和禁止什麽都合理。首先,燃煤所引起的疾病和死亡遠比核電爲高,而且燃煤所產生的污染真的是不能控制的;根據這種邏輯,中國第一個不應有的就是煤炭。如此類推,中國、臺灣、美國、印度,幾乎所有國家,都不應有工廠、糧食、火車、輪船糖蜜等等。再者,美國和日本都出過核事故,要禁的話是否應從它們禁起?它們的事故記錄是否證明了它們更不能信任?

如果深一層,我們不難發覺,現實生活中風險是無處不在,任何的活動都必然會伴隨著風險,這就是現實,是不可能避免的事。如果是因爲中共監管體系不能信任就禁,那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就會立刻停頓。再者,你要禁也禁止不了,你叫破喉嚨它也不會理你–換了是我我也不會理你,因爲這是重大、影響深遠的國家政策,不能爲了反對聲音而中止–唯一選擇就是視它爲可控的風險而去冒險。

換一個角度想,因爲氣候轉變而必死,和因爲核事故而可能死(美國和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這個可能性不大;真的出事損害也是非常低;論土地損失的話,核事故跟海平面上升而淹沒的土地量相比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別),而後者更有可能逆轉氣候轉變的危機,這兩個風險當中你會選哪個?衹要你眼睛看得見長遠的問題,我認爲答案是很明顯。

如果真的是想提升中國的核安全,與其浪費精力叫嚷核電歸零(再說一次,廢止核電不會更安全,衹會更危險,因爲我們有氣候轉變和污染),不如想辦法營造民主中國更來得有意義。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