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請將矛頭指向權力者,好嗎?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請將矛頭指向權力者,好嗎?
Oct 11th 2013, 14:07, by 林兆彬

繼2012年的「反蝗」熱潮過後,最近香港的社會氣氛沉重,再次響起了中港族群衝突的警號。中港矛盾再次升溫到一個讓筆者感到不適的程度,在香港的內地人和新移民成為了箭靶,同時還讓香港的公共理性萎縮。這種不適的感覺不只是存在於一瞬間,而是一種像颱風般的排外民綷風潮,正持續地吹襲香港。這氣氛讓香港變得愈來愈陌生了,特別是那種走向非理性的情緒。

香港人對大陸人和新移民的態度和指控,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情況。以最近一宗內地人在港遇到車禍喪生的意外為例子,涉事的內地女子從香港大學畢業後留港,並於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有關這宗新聞的網上留言,實在是前所未有地恐怖,例如批評該名女子是「大陸式過馬路」、「搏撞屈錢」「大陸人早死早著」甚至「搶完你學位,跟手搶埋你份工,第時佢個仔又同你搶奶粉,你真係希望佢冇事?」等涼薄和沒有人性的說話。

正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類的惻隱之心,應該是不分國族的。不論你看到哪個種族的人遭受災難或者不幸,按常理也會產生同情之心,而不是說出上述的那些說話。不過,世界上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現時部分香港人仇恨內地人和新移民,無疑是由於他們覺得他們破壞了香港的生態,導致醫院床位、奶粉、房屋和教育學額等資源不足,也導致了樓價、租金和物價通通飆升,讓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下降。同時,在傳媒的渲染之下,爭床位、爭學位、爭奶粉等類似的新聞每日也在刺激香港人,被放大到讓部份香港人認為所有現時各種的社會問題,例如公屋供應量不足、土地不足、社會福利不足……也是與內地人和新移民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在恐慌和焦慮之下,一般人有時候失去理性也是能夠理解,但政客趁機煽動民綷實在可恥。現時的確有不少社會問題也是與人口政策失敗有關,包括遊客人數和移民人數的控制,但純粹將矛頭指向內地人和新移民,對他們作出發洩,有助解決問題嗎?將大陸人和新移民比喻成「蝗蟲」,歧視和排斥他們有助解決問題嗎?

筆者要強調的是,香港人的矛頭應該集中指向掌握權力的香港政府。在過去多年,香港政府的施政一直十分之無能,間接或直接地製造了現時的社會問題。例如曾蔭權於2005年,鼓勵發展醫療產業,讓大量內地孕婦合法來港產子。同時間,教育局後知後覺,不去作出妥善的教育規劃,導致近年學額不足;政府盲目擴大自由行政策,導致大量內地遊客來港,讓旺區租金和物價上升,也有不少「一簽多行」的水貨客,影響本地奶粉的供應量……讓香港人福祉受損的始作俑者,絕對是香港政府,矛頭錯置根本就無助解決那些社會問題。

批評新移民來港搶福利的人,你們知不知道自從2004年起,在港定居七年或以上的人才可以申請綜緩,新移民一直都被排拒在社會福利網之外。另外,新移民對香港沒有貢獻?由於各種的理由,很多新移民在香港都從事最低下層的工作,例如清潔工、保安員,與普通的香港人一樣努力地工作,支撐著整個香港社會的運作。

覺得新移民「搶」了本地人的社會福利,其實也是政府規劃不善的問題,導致窮人與窮人之間爭奪「餅碎」。坐擁七千億財政儲備的香港政府,為何從來沒有下定決心增建公屋,以及改善其他的社福項目呢?每年卻花費大量財政盈餘於退稅、退差餉的派糖措施上,偏幫有錢人與大財團,簡直是浪費公帑。至於單程證制度,的確有很多地方須要改善,例如審批權必須在香港政府手中,家庭團聚的申請應該優先。最後,人口政策規劃不善的責任,也在政府身上。總之,中港矛盾是政府的製造出來的。

本土利益與普世價值,例如對人的基本尊重,當然不一定是對立的,但當我們為了所謂的「本土利益」,而一時間受情緒影響,將大陸人與新移民當成敵人,仇恨他們甚至與他們衝突,就好像向稻草人攻擊一樣不智,是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的。真正的敵人應該是掌握著權力的香港政府和與之勾結的資本家,他們有責任解決當下的社會問題。作為香港的公民,應該認清敵人,否則無謂的中港矛盾將無日無之,有損整體的公民素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深水埗土地規劃專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一)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深水埗土地規劃專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一)
Oct 11th 2013, 14:13, by 袁海文

1

作者為民主黨九龍西支部主席

香港現時缺乏土地供應,深水埗區多幅土地將成為未來公營及私營房屋的來源。數年前,政府已計劃於高鐵六號地盤興建公屋,最近,政府打算將六號地盤附近,長沙灣海旁的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規劃為綜合發展,引起區內居民關注。

政府現時建議方案
政府打算把該臨海用地規劃為綜合發展,主要為公營房屋及私營房屋,並設有休憩用地、學校、社福設施、酒店及海濱長廊,並設三條通風廊。內陸部份興建約3,600公營房屋單位,包括公屋和居屋,建築高度限制120米,即約38層高。海傍用地則興趣私營房屋,估計約2000單位,最大地積比不超過5.6倍,建築高度限制100米,即約30層高。預計於2018年陸續完成有關工程。

2

筆者對政府發展方案的四點憂慮

1. 發展對深水埗區氣候的影響
風向、樓宇的高度、樓宇及通風廊的間距闊度、發展項目的地積比和排序對城市的空氣流通影響非常大。深水埗內陸區如荔枝角一帶則為弱風環境,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發展用地位於臨海地段,該位置盈行西南風,亦是為內陸區引進空氣流動。把該臨海地段發展為樓宇,勢必令內陸的弱風環境更受影響。

2. 公私營住宅項目及綜合發展與周邊土地用途不協調
多年來,該地段一直指明作為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的發展用地,而周邊既有魚類、蔬菜批發市場、又有船廠,更鄰近西九龍快速公路,令人質疑上址是否合適改為公私營住宅項目及綜合發展區。

3. 發展規劃與六號地盤的協調性
政府於2008年於便有計劃發展六號地盤,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二期用地則於今年6月才開始諮詢,令人懷疑樓宇、社區設施等設計上是否配合?又如六號地盤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用地的連接,雖然兩個項目只相隔西九龍快速公路,但政府現時方案只有兩條通連接兩區,而兩條通道更相隔400米,非常不方便。

4. 更改土地用途對九龍水果批發市場(油麻地果欄)搬遷的影響
由1990年起,政府便有計劃把油麻地果欄搬遷至該地段,與魚類、蔬菜、蛋品批發市場的發展和物流配合,提高效益。更改土地用途勢必令油麻地果欄的搬遷需要重新覓地,影響鮮果批發行業的發展。

政府諮詢不全面
政府未來一兩個月將會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由於諮詢期倉促及不全面,筆者於8至9月間區內及網上進行全面問卷調查,收集市民對臨海用地發展和政府方案的意見。現時正在整理問卷結果。下一篇深水埗土地規劃專題將會公佈及分析問卷結果,跟進下一步工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特產之雞棚電視台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特產之雞棚電視台
Oct 11th 2013, 14:22, by V1周報 V1PAPER.COM

文:劉定堅

香港有多少個電視台?無線、亞視、有線、Now、鳳凰衛視、港台電視部再加上王維基已不停準備又再準備的香港電視,你知道還有幾家奇奇怪怪,香港人都不瞭解的衛星電視台嗎?在Now的百計頻道中,你會發現他們的存在,這些幾近沒有香港人知道他們存在的電視台,養活了一堆監制、導演、助導、編劇和攝影師等等,有時你會在某些場合發現有他們的記者在採訪,香港人不禁會問,這些電視台怎樣經營維生呢?難道會有廣告商支持他們的製作?

一般辦公地點都相當不錯的這些衛視電視台,經營者及管理層清一色來自國內,他們每個月都在燒錢,究竟搞邊科?國內大款們真的錢太多無處花掉麼?

香港回歸後,這塊土地已靜悄悄地起了變化,而不少牽涉港人生活情況的事,卻源於中國內地,大家自然一頭霧水。由於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文化產業,政策落實後,執行力度便大大加強!這究竟代表甚麼?原來國策的計劃中,是清楚列明文化產業,在某年必須上升達到全國生產總值GDP的某個百分比,這種計劃經濟的有形之手,為了達標,會由國家直接出招,以不同的補貼方式及國家各銀行貸款予不同民企,冒求把經濟總值推上去。而其中最受歡迎的一項,就是以經營國家批准的一些文化項目,換來大折扣廉價圈地。

經營推廣中國文化電視節目的電視台,是中國政府在文件上支持的項目之一,只要你成功建立平台,就有可能以非常低的價錢圈地,折扣一般數以億計,再加上樓宇建成後再大賺一筆,地產商當然不甘後人,只要能掌握關係,打通天地線,就膽敢開電視台來玩!

這批國內大款對經營電視台絕對一竅不通,甚麼是電視劇、綜藝節目、新聞節目,剛剛摸清楚便掟數千萬開台,未有牌照便請大批工作人員,因為必須先搭好個雞棚,政府官員來視察後,打個靚靚報告,上方才可能批准項目,圈地大計自然馬到功成。記住了,這些空心電視台其實是內地官員與地產商的道具,當然他們也會夢想電視台一飛沖天,但這只是幼稚無知的夢話!

除了電視台,動畫公司也是另一種圈地玩具,你身旁有朋友打工的相關公司,不久前被國內大企業收購了嗎?對了,新老闆對動畫可能毫不認識,但富貴的他一定認識不少國內權貴朋友,喝酒功力相當了得,大排筵席也視為等閒。恭喜你啊,閣下已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的一員,是國家重視的知識產權創作人,你在不知不覺中已正式回歸袓國懷抱了。

在這些動畫公司或電視台打工的你,千萬要清醒,你們混混愕愕過安樂日子,請好好儲蓄,也要早有準備,必須時刻緊記,雞棚被大風一吹便會倒塌,祝你好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活在平行時空的中大左膠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活在平行時空的中大左膠
Oct 11th 2013, 14:45, by 林忌

中大左膠活在平行時空,都仲話係「大學雞」;咁多民主派年輕一代去 share 果篇膠文,一係就連內容都冇睇,一係就無恥無極限了

1. 床位?原來佢地話無可救藥的香港低出生率,雙非佔本港出生率的幾近一半,政府都應該補貼比香港出生率多一倍的醫院床位畀大陸孕婦;冇準備就係政府的錯

2. 水貨?明明就係佢地自己中國的走私犯法,政府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情況下配合大陸的走私犯法,在關口設立走私點乎?

3. 奶粉最離譜,左膠係唔係連國際新聞都冇睇?搵幾篇奶粉商、藥房造馬的文章,就話香港供應量夠?經香港運入大陸的奶粉量,係香港本身消費量的 28 倍呀!國際城市就一定有奶粉?連原產地英國、德國、荷蘭都限奶,你班中大左膠產乳呀笨?

中大左膠的平行時空:「諸多被他們借題發揮的議題,其實有相當多的討論空間。比如說,床位不夠,怎麼可能只談內地孕婦,而不說明政府減省公共(醫療)開支,削減床位的問題?例如說水貨客,如果政府一早做好疏導管理,比如說擴大閘口,甚或在火車站開闢一些專有區域,我們和水貨容還會有這麼多衝突?奶粉的問題就更離譜,稍為去想像一下,就應該知道香港這麼一個國際城市,怎麼可能沒辦法輸入足夠的奶粉?傳媒後來也揭發了奶粉短缺的問題,是與生產/銷售商的經營手法有關。硬將問題約化,然後將責任扔於最顯眼,最容易受落的新移民、國內人上,政治上自是方便之極,但實則讓市民無從認清問題的根本。 」

這班人為何會活在平空時空?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擁抱他們的「大中國思想」,而不斷為大陸人開脫,所有中國政府的錯,大陸人的錯,他們都避重就輕,當事實與想像不乎的時候,就索性用假資料,假新聞來講--奶粉只係經銷商同生產手法有關?連特區政府都唔敢咁樣講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前北角邨新設計減一至兩幢 路面通風無改善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前北角邨新設計減一至兩幢 路面通風無改善
Oct 11th 2013, 12:46, by Alice Chui

由於北角居民反對新鴻基於前北角邨十幢屏風樓的設計,城規會於7月5日的會議沒有通過設計,退回給發展商優化設計。最新於9月19日重新提交給城規會的設計,十幢樓減成八至九幢,平台以上的通風廊有所加闊,但發展商自爆,新的設計對渣華道路面的空氣流通並沒有改善。

為了爭取政黨、區議員與居民支持新的方案,新鴻基過去一個月來出席了多場簡介會,解釋新方案。

早於9月3號,新地就派代表出席了工聯會區議員郭偉強舉行於北角碼頭舉行的居民大會,了解區內市民的意見。當晚有近百名居民出席,聲音一致反對10幢屏風設計。

不過,曾收集越千個反對簽名的「北角邨屏風樓關注小組」,則未獲新地安排居民簡介會,據小組成員林藹雲稱,其實早於7月25日,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已幫忙拉線,希望發展商能與居民面對面談,但對方以設計細則未定,建議稍後再約。

但這「稍後再約」一直石沉大海,直至10月8日,亦即公眾諮詢期屆滿的一個星期前,才由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安排,讓新鴻基的公共事務總監李鑾輝和設計師向泛民的議員和團體代表簡報。「環保觸角」的譚凱邦和「屏風樓關注組」的林藹雲也有出席該會議。

會議上代表新鴻基的設計師指出,不論是十幢樓的設計,還是九幢或八幢樓的設計,其空氣流通指數均不變。譚凱邦追問「通風指數」如何測量?設計師解釋說該指數是按路面的空氣流通作測量。譚指出,若要改善路面的通風,就要增加平台低層的通透度。

居住在北角多年的林藹雲則要求巴士站應保持四面有通風口,而新鴻基應參考英皇道近鰂魚涌 Crossmax 及千禧廣場的設計,於平台低層增加通風的行人走道,讓海風能進入內街,並方便市民穿過商場走到海旁公園。


英皇道的Crossmax 及千禧廣場均設有通風的行人走道,圖為 Google 街景。

新鴻基代表說政府沒有明文規定要採用這種通透的設計,又說開放的設計會增加管理成本,但何秀蘭即場說,「過千萬的豪宅大家都住不起,只能做行人,路面通風當然要考慮。」譚凱邦則指出,通透的商場設計,其實有助新鴻基增加商場的地舖,因為通道兩旁就變成是街舖,可以增值,是雙贏。

林又要求新鴻基於地盤設展版並向區內居民簡介方案,但李鑾輝則說發展商已按要求向現有諮詢機制如區議會和共建維港委員會等簡佈,亦有出席9月初郭偉強的居民大會,不過他也明白民情有變,日後的項目會考慮改善地區諮詢。

北角邨最新一輪諮詢將於10月15日到期,「屏風樓關注組」將會入意見書,要求改善巴士站及平台底層的設計,增設地面的通風行人走道到海邊,改善渣華道的路面通風。民建聯於近月在北角區掛滿橫額,要求設計由10幢變8幢。

發展商強調9幢樓方案的設計有跌蘯,但因為向內渣華道的T1和T10(見文首圖中紅線標示)樓高80米,對內街與8幢樓的設計分別不大,主要影響維港對岸遠眺港島的觀感,而通風廊的闊度則較8幢樓窄,分別為10、27和10米。至於8幢方案的設計,每幢樓高均80米,通風廊增至12、27及10米。規劃方案詳見於此 [pdf]

意見書可寄到規劃署:tpbpd@pland.gov.hk。主題註明:前北角邨發展意見(項目編號A/H8/419)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與左翼商榷--披著左皮的共產黨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與左翼商榷--披著左皮的共產黨
Oct 11th 2013, 11:35, by 林忌

左膠無限上綱系列:本土派提出「源頭減人」,係暗示「源頭減廢」,係暗示「新移民係廢物」,所以係「歧視」

用左膠邏輯,長毛在 D100 親口講:「香港的人口問題係有入冇出」,「有入冇出」一定係暗示「來來曱甴屋」,又或者暗示「便秘」,即係香港人唔係曱甴,就係糞便,所以係歧視...

希望左膠去平機會唔好大細超,投訴埋長毛;當然,我地就一定唔會咁樣起文字獄,老屈民主派的同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1.10.2013)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planting ten trees and ensuring that all our clothing is produced responsibly we allow each and every customer to make a difference. Join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獨立媒體網》電子報(11.10.2013)
Oct 11th 2013, 10:56, by 獨媒電子報

圖:記協成員及記者到菲律賓領事館抗議

行動日誌

10月 12日 (星期六)

14:30 香港兒童照顧者支援政策圓桌會議

15:00 疾風勁草社群口述故事力量開幕禮

10月 14日 (星期一)

10:00 步走救海下 Walk to Save Hoi Ha

觀看完整的行動日誌

編輯室周記

記者提問專業 APEC為元首面子 打壓新聞自由| 康怡

來自三間傳媒的記者週日下午,在印尼峇里採訪亞太經貿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會場向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就人質事件提問後,被大會工作人員以記者「高聲叫囂不合禮儀」及「令貴客難堪」為理由,先粗暴沒收記者及工作人員的採訪証,要求他們離場…雖然大會的解釋是記者對菲律賓總統構成安全威脅,不過從他們對記者的懲罰方式,不難看出當局其實是不能容忍任何有可能令國家元首尷尬的行為。為了保護元首的面子,他們用嚴厲的手法,阻止記者繼續採訪,踐踏新聞自由。

推介文章

藝法局選舉

藝發局大變天 黃秋生意外當選?| 黃俊邦

今屆藝發局選舉以開明/改革派大勝告終,在十個民選的委員中贏得七個。三位爭取連任,被視為建制派的委員全數落敗,筆者且拋磚引玉,談談五點觀察。

軍事碼頭硬闖城規會 規劃權利第一戰| 黃慧麟

政府外判選舉,以公關公司處理藝發局選舉事宜,本已不妥。今次選舉因選票出現紕漏問題,令點票時間,一拖再拖,簡直混帳。這不單愚弄候選人及選民,更是愚弄市民,確實令人憤怒。因此,現在是時候討論藝發局的選舉改革。不要再等三年。

重建、動保

市建局嘉咸街重建又走數 使招迫走商戶 原區安置承諾「被消失」| 馬淑君

市建局又走數!在中環卑利街/嘉咸街H18重建計劃,市建局曾承諾於第一期重建會興建一棟兩層高的新零售大樓,讓現有商戶優先競投舖位,然後才會開展第二期重建,這個安排直至今年6月政府向中西區區議會提供的文件時仍然白紙黑字可見。不過市建局卻突然於今年九月底,發律師信予受發展計劃影響的商鋪經營者,要求他們於今年12月31日前遷出。

白田邨重建先斬後奏 房署被轟零咨詢| 梁佩珊

重建計劃由宣佈至清拆一般至少五年或以上,白田邨卻是歷史上的例外。去年才翻新的白田邨,房屋署卻突然於同年四月宣佈重建,最惹人詬病的白田邨核心位置,巴士總站及設有食肆的第12座只有24個月清拆通知。重建計劃一改再改,當局更於今年六月,要求老店商戶在賠償不足下,提早於今年十一月遷出,商戶只有不足半年通知期,一眾上白田邨居民於重建居民大會上炮轟房署沒有咨詢、只有通知。

重建 ‧ 動物何價——觀塘篇| 柏

觀塘重建收地收舗已經接近尾聲,整個舊區人去樓空,香港唯一一間賽鴿舍亦即將消失,在整次重建事件中,揭露了重建過程中對動物的不重視及其他種種問題,如雀鳥家禽分類辨認、市建局經理還引導店主非法經營、項目欠缺社區評估、漁護署對待動物的方針、有關愛協「捕捉 、絕育、注射、放回」方法 (TNVR)等等。

愛協行政失當再殺小貓| 野味

近日虐待動物新聞不斷出現,情況愈趨嚴重。如荃灣花貓被分肢虐殺、天水圍 9 隻唐狗慘遭潑淋瀝青滅口。然而,除了藏頭露尾的肆虐者,昨日再發生愛護動物協會人道毀滅前日才接收的馬灣街頭小貓。動物義工痛斥「官方」機構以行政方法處理動物,結果一誤再誤,儼如「法定劊子手」。

新移民

新移民申請人數大幅下跌:請認清事實,勿再抹黑新移民|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過往兩天,媒體產生「新香港人」等新生詞彙,也重彈「新移民來港攞綜援,不願工作」等舊調。今早更有電台主持於節目時指出, 新移民有7成人以上申領綜援,沒有工作的人數則由2千人升至7千人。以關注基層權益及政策倡議(包括綜援、低收入、住屋等)為宗旨的團體,本聯盟認為有需要作出澄清,並嘗試梳解大眾的迷思。

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略談「溫和排外」政客的危險| 覃俊基、李嘉譽

大概在八月底,社運人士及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毛孟靜等人聯手發起,呼籲一人捐一百元,在香港及台灣報章刊登半版聲明,提出反融合拒赤化及要求梁振英下台。最後共計有三百餘名市民支持…這聲明即認為,香港的諸多問題,均是源自大量的新移民湧港。這種將問題歸咎於新移民的說法,實在難掩其排外的意味,亦因此引起不少爭論。老實說,這套將香港的房價過高、肆意發展的畸型施政,說成是由人口太多導致,根本完全站不住腳。

其他好野

佔中網絡攻防:Tech-activist 能乘勢而起嗎?| 小兔黑黑

過去一兩年,不論是港大民意調查還是香港的網上媒體,均經常被黑客攻擊,而這些攻擊的政治動機越見明顯。普選的提名門檻爭議日益激烈,港大鍾庭耀再次以全民民意調查的方式去為普選方案做公投,民間則為為2014年7月佔領中環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網絡的攻防成為其中一大關鍵。

生活美學培養皿| 川井深一

澳門教育界近來推行「綠色學校伙伴」,口號聲響令人驚艷,身處教育前線的我不免返家與各界親友談及這幾年來澳門綠色教育的變革,言談中多少帶有些興奮和自喜…看過今天正在推行綠色校園的學校,做的居然是背道而馳的設計:鋪上磁磚、水泥或膠皮,放上幾株造景植物就算完工,並大打環保旗幟。我好奇隔絕泥土的環境如何教學生親土地;校園豢養幾隻烏龜或魚,孩子們是不是就能尊重生態、尊重生命;造景植物能活多久,吸收多少校園碳排放(還有建設工程所釋放的甲醛)?

唐滌生的粵劇世界| 黃增健

粵劇藝術,博大精深,不能一蹴而就。筆者參考了幾十書籍,看了幾套經典,都只知皮毛。可幸的是,透過閱讀和影像紀錄,對粵劇發展有極初步了解。在此感激前輩們對保留粵劇所作之努力,讓我這後輩能從中獲益,並把如此珍貴的藝術流傳下去。在眾多粵劇名人之中,筆者以大編劇家唐滌生為本文主題。

---------------------------------

捍衛言論自由 捐款支持獨立媒體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向你的朋友推介,並捐款支持我們吧!有任何疑問,可電郵往香港獨立媒體網info@inmediahk.net。若希望訂閱這電子報,請登記成為香港獨立媒體網的用戶(但請以gmail登記)。若希望停止訂閱,請於網站刪除用戶賬號。此外,大家(尤其是國內的朋友)亦可以透過 google reader等RSS訂閱工具看網站文章 (http://www.inmediahk.net/full/feed)。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略談「溫和排外」政客的危險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略談「溫和排外」政客的危險
Oct 11th 2013, 07:32, by 中大左翼學會

文:覃俊基、李嘉譽

前言

大概在八月底,社運人士及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毛孟靜等人聯手發起,呼籲一人捐一百元,在香港及台灣報章刊登半版聲明,提出反融合拒赤化及要求梁振英下台。最後共計有三百餘名市民支持。

倒梁的聲音,由他接任特首開始便出現。作為非民選特首,這樣的情況並沒甚麼特別之處。不過,這份聲明的著眼點卻有別於一貫以民主、反共為基調的倒梁論述。聲明指出,現下香港的問題,在於沒有單程證審批權,以致人口壓力大增。香港的土地發展、房屋問題,均源自於此。這種施政方式,是要配合國內,並非港人優先。是故,撤換中共棋子梁振英,是最合理的出路。

然則,這聲明即認為,香港的諸多問題,均是源自大量的新移民湧港。這種將問題歸咎於新移民的說法,實在難掩其排外的意味,亦因此引起不少爭論。老實說,這套將香港的房價過高、肆意發展的畸型施政,說成是由人口太多導致,根本完全站不住腳。香港近十年的人口增長偏低,只有0.58%,在全球230多個國家中排第130位——怎麼可能會有「人口壓力」?問題根源還是在於政府不願拖低樓價,影響大地產商利益,那怕是坐擁大量土地,也不願多建房屋。這就是所謂地產霸權的其中一個結果。

雖然此觀點本身不怎麼嚴謹,但它卻代表了排外論述又再添置一個新的面向。筆者希望借此事件,對本港近年排外思想的發展稍作勾劃,並嘗試指出這種觀點的出現並不是偶然。

另一方面,除卻思想本身,排外政客的出現也是值得令人關注的現象。同理,如果以上排外論述的出現有其結構性的因由,這些政客的出現,也很大程度是形勢使然。筆者希望論斷,這些機會主義者的出現,會進一步令排外論述主流化。這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第一部份:排外論述的發展

其實只要大家年長一點,就會發現「排拒大陸人」的風氣其實是相當近年的事。當然,將大陸人與香港人區分,甚至是帶一點貶義「阿燦」的說法,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但這極其量只是某種自我優悅的心態,並未牽涉太多厭憎的情緒。甚至在六四事件的時候,有近百萬人上街遊行,支援內地同胞。

一直到99年的居港權事件,排外論述才真正冒起。政府謊稱將有167萬人來港,將會耗用近7100億公帑的說法,令剛承受金融風暴的港人大為恐慌。隨著香港的經濟環境日漸變差,這些情緒亦在不斷積累,直到近一兩年徹底爆發。起初,批評多集中在少數大陸人的「不文明」習慣,但隨著兩地交流越來越多,生活上的矛盾亦開始進入排外論述。比如說,「雙非」孕婦令香港人無床位;自由行、水貨客令到香港烏煙瘴氣,香港的商舖「只賣金與奶粉」等等。而最近這份聲明,則將問題上升至房屋與發展的層次。

某程度來說,現下的發展可謂必然。一直以來,中港之間的文化矛盾就沒有好好疏理,這些樊籬其實就如潛藏的地雷一般。一經觸發,必然引爆。我們現下無論怎樣努力排解,也實在難敵積累了多年的偏見。

另一方面,單純的文化偏見本身終究難以挑起真正的矛盾。生活面向的衝突才是最貼身,挑起負面情緒的藥引。然則,無論是孕婦、水貨客、或是自由行,對香港市民固然有一定的影響,但無論從廣度與深度來說也是相當有限。排外論述要再進一步,自然會慢慢指向一些宏觀制度的問題。考察外地情況,通常都是兩種:一是飯碗、二是福利。前者在港並不適用,後者則因為香港本來就沒甚麼福利,而新移民拿的福利就更少所以難以成氣候。排外政治往往都是情緒政治,那麼,排外論述嘗試將矛頭指向香港人最關心的問題——房屋與土地——可謂順理成章。

但論述終究是人構作出來的。以上的發展過程,不單是因為極端右翼的狂罵,更是有賴於機會主義的政客。

第二部份:機會主義者的出現

說起排外論者,我們自然會想起陳雲。他網上的歧視言論往往令人嘩然,對於他的政敵——無論是所謂「左翼」或「大中華膠」──他總是用詞狠辣狂放。他的《城邦論》——撇開其論述質素——始終是唯一一本表述香港自治的立場、政策的論著。我們自然不應低估其影響力,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始終不是政治人物。他沒有所屬的政黨或群眾組織。陳雲的炫目,往往令我們忽視了一些比他溫和,但在選舉、實際政治與群眾運動中更具影響力的人物。

在立場上他們不會怎麼激進,但卻總會利用群眾的情緒以增大自己的政治資本。這些機會主義者的出現,是代議民主政治的根本缺憾之一。我這裡指的,是在今年二月成立「香港本土聯盟」的兩位議員,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以及公民黨的毛孟靜。

范、毛二人,在今屆立會選舉中,已是力撐港人優先、反對大陸化等議題。在所有中港矛盾的議題中,勢必見到二人的身影。早在上年一月左右的「雙非孕婦」事件中,范國威便在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發起簽名運動,要求政府考慮修改《基本法》,禁止在港出生的「雙非」子女擁有居港權。其後一眾關於水貨客、奶粉的爭論,毛、范二人便是在那時組建「香港本土聯盟」,指長遠目標是要反對現下的「一簽多行」,認為大量陸客來港才是問題的核心,故此需要對症下藥。

他們二人亦常針對繁簡字、大陸/香港用語的問題。將軍澳新開幕的商場PopCorn內的agnès b. Cafe,其餐牌上只有英文及簡體字,而食物的中文名稱均為中國大陸用語,范國威亦隨即在網上批評。他們二人亦曾去通訊事務管理局,希望引起公眾關注本地新聞界日漸慣用大陸譯名及措詞(如適當/適切、釣魚台/釣魚島),希望可以避免使用大陸用語,保衛香港本土語言。

最後,他們亦是文首提及的聲明的發起人之一。

機會主義者的特徵

乍看之下,范、毛二人所推舉爭取的,均沒甚麼問題。畢竟,床位不夠,奶粉短缺,房價高企甚至用詞不當,均是實在的問題。與某些極端的「本土論」者相比,他們的說法也不怎直接歧視新移民或國內人——他們甚至會澄清自己並不針對大陸人。可是,這種看似理性溫和的表象,卻是機會主義者的包裝。

甚麼是政治上的機會主義者呢?就讓我們從維基百科的定義開始說起:

a trend of thought, or a political tendency, seeking to make political capital out of situations with the main aim being that of gaining more influence, prestige or support, instead of truly winning people over to a principled position or improving their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一)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不旨在令群眾真正認識

為甚麼說范、毛二人是機會主義者呢?,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把握好每一個時機——哪怕可能是影響很小的事情——去迎合港人某些排拒大陸的傾向,挑動情緒,好增加自己的「政績」。

本來,拿個別事件來做文章也不是甚麼問題。以小見大也可以是一個讓群眾理解清楚的做法。但是,他們並沒有借此去刻劃出宏觀的問題,然後引人深思,反而往往將不同的問題,約化成「香港被大陸入侵」,繼而透過強調這個意象引起市民的保衛情緒。

諸多被他們借題發揮的議題,其實有相當多的討論空間。比如說,床位不夠,怎麼可能只談內地孕婦,而不說明政府減省公共(醫療)開支,削減床位的問題?例如說水貨客,如果政府一早做好疏導管理,比如說擴大閘口,甚或在火車站開闢一些專有區域,我們和水貨容還會有這麼多衝突?奶粉的問題就更離譜,稍為去想像一下,就應該知道香港這麼一個國際城市,怎麼可能沒辦法輸入足夠的奶粉?傳媒後來也揭發了奶粉短缺的問題,是與生產/銷售商的經營手法有關。硬將問題約化,然後將責任扔於最顯眼,最容易受落的新移民、國內人上,政治上自是方便之極,但實則讓市民無從認清問題的根本。

文化問題則尤甚。就香港、國內的用詞問題上,有一些的大陸用語在港使用的話,固然有問題(比如外語字以普通話音譯就不合港情),但有一些用詞,可謂為反而反。必須要說明的是,語言的用法是流動的,會隨著歷史,社會文化而改變。是故近十年廣東話才有種種歐化詞、日語詞的出現。隨著香港與內地的交往越來越多,語言的融和本就無可避免,我們可以case by case去考察。但若硬要將兩地用語區分,然後堅持所謂香港,那隨了挑起情緒之外,就根本無助市民理解語言與文化的問題。

容我不厭其煩在此重提,從政者的責任,是在於讓群眾好好理解問題的根本,然後與之一起,據之以理力爭;而不在於以最簡單、最容易觸動群眾的方式去爭取支持。這種捨難取易的方式,正正就是范、毛二人所選取的機會主義道路。〔註一〕

(二)在香港的情況下,不會過份激進

另一方面,范、毛二人的政治立場,鮮明之餘卻還是甚為溫和。這也是機會主義者的特質之一。以上提到,機會主義者的最大目的,是去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在香港,排外的情感固然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但香港一方面沒有如法西斯般的傳統。因而,即使近年政治氣氛稍有激進化,但大體而然還是溫和。所以如果要爭取普通市民支持,他們在利用排外情緒之餘,還必須擺脫歧視的標籤,將自己包裝成理性溫和,只是實是求是地爭取所謂「本土」、「香港人」的利益。

范、毛二人不止一次否認自己歧視國內人,但在他們肆意利用這種形象,將情緒置於真正的分析之上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加劇族群歧視。就文化而言,不去鼓勵民眾思考因中港互動而產生的文化問題,反而利用因恐共情緒、對國內文化的不解,教條地反對所謂的簡體字和大陸用語,這毋寧是歧視國內的文化。就經濟問題上,他們不向群眾解釋種種社會矛盾的因由,不將矛頭指向政商一體的根本,反而利用因為港人與國內人的衝突,而暗指問題是新移民、水貨客、自由行旅客太多來獲取群眾支持。他們或許沒有如陳雲一樣指大陸人不可救藥,但說到底還是如假包換的排外。

主流化以致右傾

這些「軟性」的排外論述其實相當危險。諸如陳雲之流的瘋狂說法,或許有一定的偏鋒支持,但在此時此刻的香港,終究流於邊緣。真正植入群眾心底的,卻是這類機會主義者的言論。它們為排外的說法給了一頂respectable的高帽,一種正當性,使他們可以進入主流政治、以及主流傳媒——他們亦正在如此,令大部份人可以更順滑地將問題諉過於內地人,堂而皇之地貶低大陸人及其文化。反過來說,極端的右翼思想如陳雲之流,亦可以更自在地傳播。換言之,這正是整個政治光譜右傾的趨勢。

這種現象,早已在不同的時空發生過。最近的例子便是希臘。現下的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是希臘惡名昭著的新法西斯組織。它們極端排外、反同性戀,並且對反對他們的勢力(左傾團體)施以暴力。毆打、破壞,甚或謀殺都是他們慣用的技倆。但如斯恐怖的組織,卻可以獲得近15%的國民支持。誠然,希臘的經濟問題是他們得以崛起的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下中間偏右的執政黨,為了爭取支持,也在自己的政綱批評外地移民,以迎合某些因經濟問題而爆發的排外情緒。有論者指出,就是在這種排外情緒的主流化的情況下,金色黎明才得以乘勢而起。

結語

對於排外思想,我們往往會有種想像,認為是人的偏見造就出來。這種想法固然沒有錯,但卻不是事實的全部。人的想法從來就受社會結構、經濟環境所影響。只要稍為對歷史有認識,便會知道排外與經濟危機有緊密的關連。此文的觀點,也是這種想法的延伸。現下排外思潮的種種發展,包括諸多機會主義者的出現、排外思想主流化等現象,正是排外勢力欲意擴大和政客意圖增加影響力交互影響的結果。

左翼經常強調,面對社會問題我們要窮其根本。如果我們希望根治排外的問題,便需要對這個社會現象有更根本的認知。亦正正是因為這種認知,我們才認為不可以因為范、毛二人的派排外論調比較間接、溫和就掉以輕心。相反,我們必須更加堅決的反對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如陳雲一樣瘋狂,也不是因為他們是卑鄙的陰謀家,而是因為就實際發展來說,他們才是令排外思想得以主流化的最大元凶。It's nothing personal。

當然,此文不過是個簡述,因為時間與篇幅所限,有很多的細節與比較都沒有做到。比如說范、毛二人的政黨與群眾背景,其餘有排外傾向但卻以不同形式出現的主流政治人物(如黃洋達、甚或譚凱邦),我們也沒有作出分析。唯願這篇短文能為讀者們提供一個思考的起點。

執筆之際,正直金色黎明的支持者當街殺害一反法西斯音樂人。其氣焰之盛可謂令人瞠目。香港當然不比希臘,我們大概也很難想像法西斯可在港生根。不過,五年以前,希臘人大概也想不到今天。每念及此,總是不寒而慄。

(原文刊於《中大學生報》2013年十月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發展荒廢軍地 百利無害何不為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發展荒廢軍地 百利無害何不為
Oct 11th 2013, 06:55, by 馮檢基 frederick FUNG

長遠房屋策略文件出爐,不單其計算需求的方法受人質疑,更沒有著力處理土地供應,除了「轉載」現行政策外可說是毫無建樹。其實市區土地並不少,參考新加坡挪移軍事設施建屋便是其中一個可行做法。

軍地用途成疑
現今駐港解放軍兵力在一萬人內,而軍事用地佔了2700公頃,比全港私人住宅佔地還多,一個赤柱軍營已等於三分一個新界東北發展區,而且不少為使用率都是偏低,甚至長期空置,沒有實際用於軍事用途,其中包括九龍東軍營、石崗軍營、石崗村、大澳軍營及槍會山軍營等,而建在軍事用地的三軍體育會更在回歸後,已經沒有軍人或其軍人家眷使用,主要是供一般市民飲宴之用,與原來規劃大相逕庭;又如石崗機場,其使用量一直偏低,卻令周邊土地設有建築物高度限制,以致未能善用周邊土地,故政府實應全面檢討有關軍事用地的使用情況。

合法合理

而在駐軍法下,可行的做法有二。第一,港府可提請中央批准將軍地用於公共用途,並另覓新地予駐軍即可;第二,《駐軍法》第13條就訂明駐軍可主動把不再用於防務目的軍地無償交還港府。

無損防務
實際上,駐港部隊的不少土地位於市區中心地段,例如九龍東軍營和槍會山軍營,其發展價值甚高,在房屋問題日益嚴重的香港,實應用作發展。而長策文件亦明言考慮把市區的非住宅設施移至較偏遠區域以建屋,軍地實應一併考慮。另外,讓出部份市區軍地實無礙防務。香港本有完善的警察編制,有基本的防暴和應對恐襲能力,解放軍於城市內的防務角色不強。其次,本港交通網絡完善,軍事基地縱身處城市邊陲,仍無損其執行防務能力。

百利無害
鄧小平曾明言在港駐軍主要具象徵意義,實無必要於城市中心佔過多土地,而交還部分使用率低,甚至空置的市區軍地更是無可厚非。若政府能主動提請中央,解決市區土地稀缺的問題,實在為百利而無一害,又何樂而不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新移民申請人數大幅下跌:請認清事實,勿再抹黑新移民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新移民申請人數大幅下跌:請認清事實,勿再抹黑新移民
Oct 11th 2013, 03:07, by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最近社會掀起就「源頭減人」、「盲搶地」及審批權等與新來港人士有關的討論。各方意見以眾多角度作闡述,有指新來港人士或自由行旅客為本地人帶來諸多不便,亦有意見認為刻下的情況源於過往政策制定的 漏洞以及政府置之不理的態度。過往兩天,媒體產生「新香港人」等新生詞彙,也重彈「新移民來港攞綜援,不願工作」等舊調。今早更有電台主持於節目時指出, 新移民有7成人以上申領綜援,沒有工作的人數則由2千人升至7千人。以關注基層權益及政策倡議(包括綜援、低收入、住屋等)為宗旨的團體,本聯盟認為有需要作出澄清,並嘗試梳解大眾的迷思。

一般新來港人士須住滿七年才可領綜援

由2004年的人口政策始,18歲或以上的新來港人士申領綜援的居港年限由原本1年變成7年(18歲以下的香港居民仍可獲豁免上述的居港規定);居港少於7年的綜援受助人數即由72,816人(2004年底)下跌至17,621人(2011年底)。同時,根據社會福利署最近5年的統計數字所得(由2008-09至2012年12月底為限),居港少於7年的綜援受助人數為27,197人(2008-09年度)跌至14,843人(2012年底),出現一定程度 (45.4%)的跌幅。至於同期綜援的申領人數,同樣錄得跌幅,由478,562人降至439,216(跌幅為8.2%),前者的跌幅較後者大。

若以個案類別作劃分,獲豁免居港7年規定的申請人,分別以「單親」、「低收入」、「健康欠佳」及「年老」為主,「失業」和「其他」兩類別每年的數字總數均少於200個(個案總數合共9100個)。

僅約一成新移民領取綜援

按照2011人口普查的數據,內地來港未足7年的人口為171,322,申領綜援人數則不足2萬人(包括老弱傷殘,見表2.),明顯地低於所言的7成以上。由此可見,有關「7成以上新移民來港攞綜援」的講法值得商榷。

新移民領失業綜援僅約一千人

另外,以社會福利署審核2013-14開支預算的回覆,過去5年的「失業」(即每月工作不足120小時,不等於全面失業)綜援類別中,家庭成員組合「有1名或以上新來港定居少於7年的受助人,年齡不限」(即包括18歲以下獲豁免人士)由2,691個(2008-09)跌至1,298個(2011-12年),而2012-13年度(截至2012年12月底)則再跌至1,079個。綜合各項數據,「新移民不願工作,而依賴福利」、「沒有工作的人數則由2千人升至7千人」的推斷難以服眾。

因此,本團體懇請社會各界能就現時處境重新定位,客觀審視不同的論述和以實證作推論,切勿純粹將人口政策和福利議題混為一談。同時間,本團體希望眾傳媒繼續為社會把關和監察政府,並為「新移民依賴福利」的說法作出釐清。

小題為編輯所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匠心獨運的江哥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匠心獨運的江哥
Oct 11th 2013, 00:33, by 原人

沉默寡言的江哥,70年代中已在仁信里工作,製作的鐵器遠近馳名,生意太多落驛不絶。仁信里及物華街小販市場的鐵檔,不少出自他的手筆。昔日,小販滿街,專門製作木頭車,今天,更多才多藝,小至鐵皮車和的小販檔的醫生,接到訂單即飛奔檔口,大至賽鴿店特製的鴿籠,到二層的鐵皮閣仔,都難不到他。街坊眼中,江哥絶對可靠,只要交給他任務,實必想辦法達成,社區的實幹派,見到他的製成品都讚不絶口,他卻報以淺笑,繼續工作。

因重建,引發登記問題,市建局完全無視他在仁信里40多年的努力,沒有半點的賠償。而因重建,首次接觸藝術。經驗是他的賣點,不用紙樣,設計,一切了然於胸。這次的鐵鳥,打破過去慣例跟我們,坐下來細看設計,怎樣是可行,如任運用有限材料。來到實戰時,二話不說,拿着燒焊用具和鐵剪,火花四濺,飛快把一塊塊之鐵,轉成藝術品,分寸拿捏絲亳不差。

從前江哥忙過不停,仁信里也難找到他的踪影,每天開檔便趕往不停檔口做"大醫生"。今天,因重建,我們又走在一起,聽他分享做鐵的技巧,勞動的苦樂,昔日的歲月。

周日3點,仁信里,跟名匠江哥,一齊見証鐵鳥飛翔,謝謝Yeung Wai Chung相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與「范國威、譚凱邦、毛孟靜」商榷 認清「單程証」與「家庭團聚」的事實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與「范國威、譚凱邦、毛孟靜」商榷 認清「單程証」與「家庭團聚」的事實
Oct 10th 2013, 17:06, by 獨媒轉載

關注中港家庭權利聯席 (聯席) 由十多個關注團體組成,自2008年起一直關注中港家庭權益。

今年9月3日,有團體和立法會議員藉政府強行發展新界東北為由,提出所謂「源頭減人」,並要求削減單程證配額,及香港取回單程證審批權。

「聯席」無法接受這針對新來港人士的指控。我們認為這是罔顧事實和不負責任的訴求,漠視跨境家庭的苦況。「聯席」對於范國威、譚凱邦、毛孟靜等聯署發起人,連日來多番以「源頭減人」的不恰當言論,抨擊「新來港人士」對香港造成負面影響,表示最強烈的不滿。

「聯席」對於身為立法會議員及社運活躍人士的聯署發起人,完全漠視「單程証」是體現中港兩地「家庭團聚」的重要基石,認為是基於其「認知度不足」,目的為「不擇手段地賺取政治資本」。

為表達對有關人士的不滿及作出鞭策,「聯席」將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向范國威、譚凱邦、毛孟靜等聯署發起人下戰書,要求三人憑著公義良知,收回「源頭減人」的不恰當言論,向公眾道歉。

新移民不是代罪羔羊 人人有權選擇在何處居住和生活

香港回歸前,中港交流已見頻繁,到了今天,要將中港兩地人民的來往完全斷絕,實不可能。既有交流,則婚姻無可避免,正如香港人與外國人的交往一樣,多年來亦有不少跨國籍的婚姻,為何只針對來內地人?難道這不是種族歧視嗎?此外,不少內地人前來香港定居,但同時亦有不少港人北上工作和讀書,兩地居民的互動,有助雙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正如不少目前在內地生活的港人一樣,每人都應有權選擇定居和生活的地點。港府在多年前已容許住在廣東及福建省的香港居民,可繼續領取生果金和高齡津貼,而不受留港日期限制。

減少「單程証」配額,不影響家庭團聚的重要價值?錯!

現時,中港婚姻的比例為佔全港35%,減少「單程証」配額,變相延長輪候年期,剝削中港家庭盡早家庭團聚的權利。就以「夫妻團聚」類別為例,現時一般要等候「單程証」4年或以上,內地配偶才能來港定居,與港人配偶團聚。如根據譚凱邦將「單程証」配額150名縮減30、40個為例,「夫妻團聚」輪侯年期便大大增至12年;這建議將倒退回比1980年代「單程証」配額只有75名更不合人道的年代;當年,「夫妻團聚」輪侯年期起碼超過十年。

提出建議者,如果自己有家人配偶在內地,會提出這些冷血的建議嗎?要等候12、13年才能正式與丈夫、兒女團聚,這是作為議員或曾為人師的應有價值觀嗎?

沒有削減配額的理據

內地配偶、子女或無依父母要來港與家人團聚,目前就只有一渠道,就是靠單程證制度。夫妻要經歷四年的等候時間方能團聚,子女和父母亦需依賴另一套的計分制度。提出要削減單程證配額,根本是在這些跨境家庭的傷口上灑鹽,有關人士只是隨口向媒體提出要把配額減至三、四十個,卻沒有提出任何實質根據。即使目前一百五十個配額用不盡,但平均每天仍有一百三十人持單程證入境與家人團聚,可見有關需求殷切,不應削減。請提出要削減配額的團體或人士給予理據,指出是根據哪項研究,得出應削減配額至三、四十個配額之建議?爲何不是五、六十個,或一百五十、一百六十個?我們希望所有的建議都是有根有據的,而不是以簡單的數字和理由,去博取市民掌聲,而無視他人痛苦。

歧視分化,協助維穩

雖則有關團體或人士針對的,是未來港的移民,但實際上被傷害的,卻是新、舊移民。按「源頭減人」的建議,已在港定居的新移民只會繼續被歧視,未來的港人內地親友亦要繼續受分離之苦。我們要指出,舊移民和新移民,甚至新移民和土生土長的港人,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的,刻意製造對立局面,將分化社會。如此,則香港政府的威權管治得以延續下去。

為何針對跨境家庭

令我們心痛的,是提出建議者不但沒有重申港府應有的責任——平均分配社會資源,及令人民可在此地安居樂業,反而將責任推卸給新來港人士及跨境家庭,要他們去承擔土地和房屋不足的沉重責任。如此做法合乎公義嗎?一日香港政制不民主,地產集團仍然操控香港的金融經濟。官商勾結的情況沒有得到制衡的話,即使沒有新來港人士,問題仍然不會解決。

要海豚亦要家人,可以嗎?

將跨境家庭團聚的權利,與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空間、保育郊野公園及新界東北發展等議題置於對立的說法,我們認為是荒謬絕倫。我們要尊重跨境家庭團聚的權利,同時要抗衡地產霸權,集中精力爭取民主政制,打擊官商勾結。這方是正道。以為趕絕內地移民就能解決上述社會問題,不是太天真嗎?

舉報貪污,人人有責

目前的單程證制度確有漏洞,但不代表要否定、顛覆整個制度。如有市民發現鄰居或朋友是以不法途徑來港,應該舉報不法分子。目前香港的法律制度絕對能懲罰犯法者。監察政府,人人有責,只有這樣做,方能杜絕有關問題。另外,單靠一篇報章報導,或日間在自己居住的屋村附近走一趟,就得出要「收緊單程證配額」的建議,是否有點輕率呢?如果建議者可多接觸中港家庭,願意聆聽他們的痛苦和訴求,或許會改觀。

單程證配額應以家庭團聚為唯一基礎

有提出要求香港收回單程證的審批權,如目的只是考慮加入申請人的資產、學歷為條件,而並非單純以家庭團聚作基礎的話,甚至是減少家庭團聚的配額,令中港家庭需忍受更長時間分隔的話,則我們堅決反對。

我們要求:

1) 單程證只應用於家庭團聚,兩地政府需加快審核程序,以減少家庭長時期分隔所引致之困苦(例如:夫妻團聚,一般需要四年的輪候時間,建議改為兩年、甚至一年);
2) 成立中港兩地聯合協作部門,調查並審批兩地因申請出現困難,以致未能及早達至家庭團聚的個案;
3) 立法會重新成立研究內地及特區家庭事宜小組,並設為常設的工作小組,以加強監察審批單程證的進度;
4) 在現時一百五十個配額的分配類別中,加設其他協助家庭團聚的類別,如雙程證單親、超齡子女等。

行動:

1) 「聯席」將在下星期,前往平等機會委員會作出申訴,務求當局制止有關歧視的言論。
2) 將邀請三位聯署發起人與中港家庭對話,期望他們進一步了解其狀況和困難

「關注中港家庭權利聯席」成員包括:中港家庭權益會、同根社、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香港基督徒學會、中港單親媽媽關注組、荃新姊妹網、新福事工協會、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爭取居港權家長協會、居權大學、新來港婦女權益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十一): 與新儒家學者的緣份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十一): 與新儒家學者的緣份
Oct 10th 2013, 16:52,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十一): 與新儒家學者的緣份

近日為民台節目<<閱微書齋。貳>>做資料搜集,讀了幾本錢穆的著作,獲益非淺。
說起錢穆,當然要提及其他新儒家學者,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和梁漱溟。
我認識這些名字,是因為一位朋友: 陳英達。我們稱呼他為「阿達」。
阿達的年紀與我相若,但從小便喜歡中國哲學,因此對新儒家的著作非常熟悉。他知道我對哲學人生頗感興趣,並認為我對哲學有天份,有「慧根」。於是,極力把這類著作推介給我,認為會增加我的思考深度。
我早忘了由哪一本書開始,只記得閱讀過後,如蝴蝶來到花間。漫天彩霞,遍地野花,令我目不暇及。
唐君毅像慈父,如父子雙手牽,共登山峰看夕陽; 牟宗三像嚴父,毫不客氣,直指出你的錯處,卻是「愛之心,責之切」; 徐復觀像老師,耐心教導,有問必答; 梁漱溟像小孩,單純赤心,真情流露; 錢穆是賢者,集知識之大成,學問上既深且廣,卻能深入淺出,說得頭頭是道。
他們都是我在哲學上的啟蒙老師。
現家中仍收藏他們的書。有唐之<<致廷光書>>和<<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 牟之<<時代與感受>>; 徐之<<中國藝術精神>>; 錢之<<中國思想史>>及<<宋明理學概述>>。
謹以本文,向眾啟蒙老師致敬。

10-10-2013,家中,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