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一個港專「異見」學生回應校長的公開信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一個港專「異見」學生回應校長的公開信
Mar 26th 2014, 14:32, by 港專媒體

致校長、各個同學的公開信:
校長、各位同學,大家好!

最近,校長發了一封公開信指馬鞍山同學對學校「滅聲」指控是以偏概全,我反觀整封信,失望得很。

回顧自己上系聯會,已是兩年多之時,我當時與莊員討論如何向校方申請及攜手建立「民主牆」為的提升同學的公民意識,而民主牆是每一所大專院校都有的基本設備,要打造港專於大專界的一席位,民主牆是重要的一大步。

有不少人問我,「民主牆」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為了每一個同學、群眾、學校員工、學生組織都有一個平等的溝通、發聲平台,我認為系聯會幹事義不容遲。當然也有同學會說平日自己也容易找到SDC 傾訴,但又有多少個同學心中真正辛酸會可以向校方反映。

有一次有一個待康復的學生向我反映,基於他自己身體上有毛病,出入圖書館面對極大的困難,而我就反映到SSCM (全名已不太記得,但這是唯一系會及校方各個部門的會議,一個SEM有一次),希望校方可以盡快了解到及共同思考協助該學生的做法。而校方也有種種理論拒絕建議,他們提供的只是希望多一點同學關心及陪該同學,讓同學協助同學解決問題。

學費問題一直大專界的熱門時事,年年加學費是閒事。三年前,有部份學生們遲交學費便收到校方取消學籍通知(整件事我也不太記得了,但只知從來沒有同學想遲交學費,往往是經濟問題)

以上三個故事,都是我上莊至今發生於我眼前,可惜三年之間校政上沒有什麼大改變。遇上了問題時,校方永遠沒有問題,一切只是學生的問題。我愛這裡的老師,我愛這樣的同學,但唯獨校政令我失望,校方的回應令我失望。

校長的公開信更指出「但是學校半年前已邀請系聯會草擬「學生講場」的管理方法,不過系聯會至今尚未完成,而且,反對學校的同學就是系聯會的幹事。」但我二年前就完成了你所講的「學生講場」,我所講的「民主牆」之管理方法,EMAIL的紀錄還在,也許校長貴人善忘吧。校長也提及到「要求學校與民選的學生組織建立直接溝通渠道」,但又忘了立場書中後面那句「設立常規的會議機制。」設立常規的會議機制對於整個學生組織發展是重要的基石,學生組織與校方溝通是透過正式的會議,非吃個便飯,輕鬆聊聊。民選學生組織的權力是由每一個同學有份投票決定,同時給予他們權力為同學們爭取應有的權益。

遠見各大院校的校董會重視學生之意見,學生會也是校董會之一並有投票權,讓學生組織與校方攜手建立師生共治之引以為榮的大專學府,但我校連「民主牆」還未好好建設,我痛心疾首。當校方指責學生組織沒能力、沒責任感時,還記得我們是你的學生。我希望校方可以與學生組織共同建立「民主牆」,如校方認為討論不足,都希望校方可以不只是進行「論壇」,而是多派派單張、多邀請外間學聯的成員作分享,散播民主的意識,教育學生公義到最後就是需要表態。

一個港專的異見學生
關兆宏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港專校長致各同學的公開信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港專校長致各同學的公開信
Mar 26th 2014, 13:41, by 港專媒體

原文刊於此..港專媒體轉載

校長致各同學公開信(1)

各位同學,大家好!

最近,部份馬鞍山校園的同學指責學校「滅聲」,說「在港專不能說話」,更在星期一發起了「還我言論自由,貼爆港專門口」的行動,在馬鞍山校園的門口貼滿了反對學校的貼紙和黑布横額。(下見24/3相片)

事件在上星期三由同學引發,個別同學在馬鞍山校園內到處張貼支持台灣學生的標語。正如屋邨住戶若果沒有得到管理處的批准,不能在大廈內到處張貼一樣,學校在與相關同學溝通後,把不屬張貼區域的標語移除, 不過,這些個別同學之後卻在FaceBook指控學校打壓學生言論,還接受報章訪問,使報章大字標題說學校「滅聲」。但實際上貼在壁報板上的標語全部都獲得保留,絲毫不損。(大家可以看看以下23/3民主牆的相片)

這部份同學繼續在FaceBook和印發單張指責學校,說學校至今仍沉黙不作交代,但我在星期日已在他們的FaceBook上用真名作了回應,而且學生發展部駐SDC同事一直就事件與他們保持溝通。

這部份同學又說,學生爭取民主牆三年學校都未有回覆,但是學校半年前已邀請系聯會草擬「學生講場」的管理方法,不過系聯會至今尚未完成,而且,反對學校的同學就是系聯會的幹事。

這部份同學還說,要求學校與民選的學生組織建立直接溝通渠道,這令我感到十分奇怪,因為早在事件發生前我已約定系聯會在4月吃飯會面,而系聯會正是由同學選出來的。

簡單來說,組織反對學校行動的個別同學所講的理由都是以偏概全,或者不符事實。但這部份同學卻聲言,如果學校3月27日下午6時前「沒有合理答覆」,就會把反對學校的行動升級。

同學們,學校是大家學習的地方,我們的老師和職員一直以真誠的愛心,用盡各種方法,給所有同學各種機會學習和成長,亦對大家有所要求 ,希望大家在學時就裝備好,掌握社會所要求的態度、知識和能力 。我們會繼續堅持這個方向,師生一道,使港專成為大家引以為榮的大專學府!

你的校長
陳 sir (陳卓禧)
2014年3月26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退休人士請注意… …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退休人士請注意… …
Mar 26th 2014, 12:50, by 股壇馬克思

J P Morgan 剛發表《2014年退休指南》(2014 Guide to Retirement),發現1993至2013年,投資者如長揸標普500指數,年均回報達9.2%。過去7年,中間有金融海嘯,標普500指數總回報也有約31%,平均年回報率也有約3.9%,都有通脹咁上下,大概做到保值。換言之,似乎長揸美股大藍籌都Okay。投資銀行可能用呢D數字說服客戶買基金,長線投資應該好過自己短炒,有人幫你睇,就更可以唔止3.9%(不過,管理費就好金)。

不過,港股冇咁好彩,恒指過去7年的平均年回報率僅僅1.4%,明顯跑輸通脹,錄得負實質回報。呢個係說明,長線買港股藍籌,都好容易得個桔,例如匯豐(00005),7年前係紅底股,宜家80蚊都唔夠,計埋D息都打唔到和,要蝕。咁呢個係唔係短炒投機嘅理由?不過,短炒一樣係揀啱就發達,揀錯就瓜得喎。簡單黎講,諗住買股投資退休,都睇眼光同彩數,好鬼難。難怪有咁多人買樓投資,7年前隨便買間樓,到宜家都未賣,點都有得賺。

退休都要險中求,我勸你咪掣。對平民百姓黎講,退休要穩陣,並唔係靠股票呢種金錢遊戲。有錢買樓會好D,但宜家息口蘊釀上升,樓價唔會只升唔跌,都要諗過。最穩陣都係要靠政府公帑,即使你好憎D高官特首都咁話,尤其係公營醫療。冇錢睇私家醫院嘅香港人,生老病死,都離開唔到間政府醫院呀。

用慣香港政府醫院服務,可能唔覺咁重要,但係,你睇下大陸同美國就知,由中產到貧民都唔敢病。最近睇左一篇New York Times的文章,作者Eric Wee算係中產,但佢就好羡慕妒忌自己隻狗,40蚊美金左右一個月嘅醫保費就幾乎全包。佢同佢老婆就冇隻狗咁好,一直要俾200幾蚊一個月,仲好多野唔包;係奥巴馬嘅醫療改革之後,保費仲貴左一個double都唔止,但又未窮到有資格攞政府醫保補貼資助,結果,一個月要俾成600幾美金,但係,都係好多野唔包,連急症室服務都唔係全包。

其實醫保就係變相把健康交俾資本主義嘅金錢遊戲,好唔穩陣。香港政府成日叫人買醫保,想卸膊,但如果香港真係變左美國或大陸咁,醫保主導,公立醫療系統縮皮,我諗我地好快有人佔中佔立法局佔特首辦。到時唔係學生帶頭,一定係我地呢D老餅帶頭,我地仲唔同佢死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教育局就係無良僱主-做死人的中學遊學團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教育局就係無良僱主-做死人的中學遊學團
Mar 26th 2014, 10:14, by 田涗

圖:「同行萬里」帶團上長沙睇老毛,圖出自2012年7月24日《蘋果日報》

細個時讀書,見老師主要工作就係教書同教仔(同女),所以先有春風化雨,或電視劇中付出精力同小朋友補課溫習等等感人故事。奈何今日自己為人之患,竟然要兼任無牌領隊,仲邊有時間陪學生。

且說教改以來政府鼓勵青少年擴闊眼界,所以教育局同賽馬會紛紛舉辦交流團予學生參與。近十年前區區就曾參加十日北京國情交流團,感受祖国的偉光正,在天安門看升旗禮、見見當時已發胖的第一代太空人楊利偉、參觀圓明園遺跡感受國仇家恨(就只差未讉責外國勢力侵華)。當時隨團老師大抵係願者上釣,免費參觀之餘又可廣交朋友,豈不快哉。當時敝組的帶隊老師就搭上隔離組Miss,倒不曉得有沒有好結果。

現在的交流團如何?過往教育局搞團,都係學校派一、兩個老師,大不了一年離港四五日,便交足貨。可惜近幾年推出關愛基金遊學團後,就成為另一個教師悲劇的開始。

一般津貼中學一年經政府(教育局和關愛基金)資助下會舉辦/參與多少個交流團?如果根據各方資料,區區至少可以數到:

1. 關愛基金校本基金(境外學習活動),資助綜緩、全資/半資學生$3,000;
2. 「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三天,最多220人,七成團費;
3. 「同行萬里」高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五天,最多20人,七成團費;
4. 「赤子情 中國心」資助計劃,鼓勵往內地交流,每日每人$80-160(視乎廣東省內外);
5. 高中學生內地交流活動資助計劃,上限80名學生,基本資助額$1,260;
6. 京港澳學生交流夏令營,2名學生及1名教師,七天,參加者支付$1,200-$1,400;
7. 領袖生內地交流計劃,2名學生及不多於2名教師,五天,費用全免。

以上七個團,當然學校不是每個都參加,但一般而言,第1、2、3、5項的資助都會申請。而根據《教育局戶外活動指引2008》,境外交流團的師生比例係1:10。即係話,假如你一年搞三個60人嘅團,就需要18個老師帶隊外出(或者一個人走幾轉囉)。而事前嘅行政工作、文件、聯絡、招標、安排行程、安排教師、聯絡學生、確保回鄉證有效、保險等諸多工作,就壓死負責課外活動的同事。扣除各科組主任本身工作繁忙未必帶團,或部份從不沾鍋的老臣,基本上所有帶團就由20-30位(或更少)同事輪流負責。去得五、六日,更多數係耶誕、復活節等紅日舉行。而這些過夜工作仍未計本身學校各科組的露營宿營訓練營輔導營等活動。結果原本打算係教書的老師,責任就變成紅日犧牲陪屋企人的時間返工囉。

近兩日報章指出關愛基金$3,000資助將轉由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負責,而上限提升至$6,000,即係同校長講:你有多啲錢可以搞團了。當然,大家可以話學校可選擇不申請,但教育界早變成大家鬥服務的名利場,「交流團」作為例牌菜,當然學校要大搞特搞盡搞以應付家長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局的學校表現指標,亦包括評核境外學習經歷,檢視學校能否協助學生「擴闊視野…跑出課室…認識社會、國家和世界」。咁你係學校你搞唔搞?

其實撇除「應唔應該津貼窮人去旅行」的講法,由教育專業角度出發,我唔介意資助學生增廣見聞。畢竟交流團如果帶得好、做夠功夫帶領反思、能結合經驗促進教學,對學生的成長確實好有裨益。而且同學生一齊生活,都係一個同學生增長感情的好機會(不過一般接觸,交流團搞得好的學校唔多,大多去完嘩山呀水呀古跡呀偉大呀咁就算)。然而,事實上教改以降,師生比例無大變,但各種教學要求、學校評核、提倡專業學習社群、校本評核、行政工作、訓輔工作、融合教育、升學就業輔導、其他學習經歷(OLE)等,都洶湧而來。而家教育局決定「加餸」至$6,000,無疑係雪上加霜。

即係話,教師比過往增加大量工作,而人手卻有減無增,簡單黎講即係「做死」。近年政府的做法是,大量增加工作,但繼續減少人手。當然大家會話區區係想偷懶想HEA,全世界返工都辛苦。但如果你放低記憶中最HEA準時三點半放工的老師印象,相信教育係一門專業:需要空間思考新嘅教學法、需要空間去思考輔導心靈、需要空間去思考如何改善學生行為、需要空間去休息調整身心以最佳狀態對小朋友,亦作為一個普通人需要休息同健康。咁,政府就應該釋放教師空間、增加教育支援,而非一路增加工作卻不加人手,繼續壓死老師,直至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擴大反歧視範疇至「內地人」 平機會極度無恥!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擴大反歧視範疇至「內地人」 平機會極度無恥!
Mar 26th 2014, 09:59, by 謝連忠

圖:港台

特區政府為求回應內地人壓境的現像,已到歇斯底里的地步。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近日就內地人遭香港人「歧視」的發言,惹人難堪。周說,對於防止內地遊客遭受「歧視」,正考慮用適當的法律名詞去描述及概括問題 , 例如是「來源地」和「入境身份」等,但他沒有説明,現行的「反歧視」法律,一向只適用於「指定」的「局限」處境,常見的有僱傭環境的工作間 (workplace) ,而「市民vs內地人」的「反蝗」行動,不屬於這類處境;更大的誤導和錯誤的是,單純地詢問一個人的「來源地」或「入境身份」,也算犯法。

「指定」的「局限」處境,稱之為「範疇」 (areas), 以下是現行反種族歧視的《種族歧視條例》提供法律保障的「範疇」 :

· 僱傭
· 教育
· 貨品、設施及服務的提供
· 處所的處置或管理
· 公共團體的投票和參選資格
· 大律師事務所提供見習職位或租賃的事宜上
· 會社的參與

到此,周一嶽有必要向公眾澄清某些極之重要的問題,請問平機會的周一嶽,「反蝗」的反自由行旅客行動,是屬於那一個「範疇」? 是屬於「貨品、設施及服務的提供」嗎?平機會是否有意指出,即使「反蝗人士」並非提供 「貨品、設施及服務」的一方,也要負上「歧視」的法律責任嗎?如果這樣,打擊面豈不是很大?市民動軏得咎。

此外, 「反雙非」的行動,例如抗議「奶粉荒」及支持「愛祖國、用國貨」是與「貨品提供」相關;幼稚園學位與「教育」相關;「分娩」床位與「設施及服務提供」相關,平機會是否有意將內地人或內地遊客在這幾方面的權利,與香港人「平等」看齊,齊齊共享?「反歧視」是否包括這些?那麽,內地人,甚至任何非港人,是否與港人權利無别:公屋、公立醫院、學校學位、運動場設施……?

面對大陸人洶湧來港,造成本地人的諸多不便而產生的自保反抗,涉及「分娩床位」、「幼稚園學位」、「奶粉」的諸多實際問題,若內地人因「內地人」身份而受到次等對待或被排斥,要立例禁止,是個天大笑話,不以行政措施正確疏導平伏,迷信法律的作用,結果是將本土人的權利包裝成反歧視法律來進行打壓,陷維護本土利益的香港人於不義不法之中,用不義之法壓迫香港人,隨之而來的,定必是引起更多的投訴、訴訟和冤案,平機會實在極度無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天堂鳥:本土創意產業的悲曲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天堂鳥:本土創意產業的悲曲
Mar 26th 2014, 08:09, by 林兆彬

對上一次非常支持和關心香港樂壇,可能是謝霆鋒火紅的那個年代,大約是在2000至2005年左右。隨後,除了聽陳奕迅和古巨基的歌曲之外,基本上就沒有聽其他本地樂壇的流行曲了。

近日,在互聯網上發現了一隊名叫「天堂鳥」的香港新晉男子組合,實在令我「眼前一亮」。本來其實不想寫文替他們「宣傳」,但為了能夠讓香港人反思,最後還是要決定要寫這篇文。

天堂鳥的新歌《登陸太陽》,平心而論,以新人來說,跳舞也算跳得不錯,但無論他們的唱功有多出色也好,他們都只會是一隊會唱廣東話歌的「K-POP組合」,其實還有點台灣組合「棒棒堂」的感覺。總之,不論是衣著打扮或化妝,他們都與K-POP組合相似,完全不會讓人得他們是屬於香港的組合,只是「外來」的組合,又表演得比別人差,那麼為甚麼香港人還要支持他們呢?

第一次聽《登陸太陽》的時候,這首歌已經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然後,我想了很久,發覺原來這首歌與日本尊尼男子組合Kis-my-ft2的歌曲《We never give up! 》(2011年) 異常相似!大家可以嘗試聽一聽:

整體來說,這兩首歌的風格和節奏感也是相似的,但最相似的莫過於是《登陸太陽》的副歌部份。《登陸太陽》的「高溫燒滾了我……」(MV第49秒) 與《We never give up! 》的「We never give up…」(MV第20秒左右),兩者的音調和旋律接近是一樣,實在讓我不得不懷疑《登陸太陽》其實是「參考」了《We never give up! 》。

若果「參考」日本手機遊戲《PAD》的香港手機遊戲《神魔之塔》也能夠賺大錢的話,其實也難怪香港會出現「天堂鳥」這類組合,因為「賺錢至上」從來都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但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象,組合的外表「參考」了外國組合也尚可以原諒,但若果連歌曲也「參考」了外國歌曲的話,實在是「死罪」,與《神魔之塔》一樣,坦白說,是嚴重損害了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形象。

曾幾何時,香港的軟實力是非常強,強到一個我們這一代人不敢相信的地步。例如,在1989年,譚詠麟就曾經在日本NHK《第40回紅白歌合戰》上唱廣東話歌《愛念》。就連近年到《紅白》登臺的韓國組合,其實也被規定要唱日文歌,但譚詠麟當年竟然可以唱廣東歌。

當本地創作人放棄了香港的本土特色,四處「參考」外國,就算是唱廣東話歌,香港人也不會支持你。就好像中港合拍片失敗的例子一樣,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的香港的靈魂,不再是屬於香港本土的。創作人單靠模仿外國,亦沒有辦法能夠贏到別人。

本土創意產業走下波,單怪創作人是沒有意思的,因為香港政府的責任更大。如果沒有肥沃的土壤,花朵也是不能夠健康成長的。南韓政府每年都資助大量演藝相關的產業,以加速娛樂產業蓬勃發展。在九十年代,南韓政府先後頒布了《國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文化產業發展 5 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畫》和《文化產業振興基準法》等法律和政策;於 2001 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每年獲得高達五千萬美元的政府資助,專責推動南韓的文化內容產業。

相比起南韓政府的雄心壯志,香港政府簡直是無心又無恥,連免費電視牌照也不肯發給HKTV,又容許沒有心搞創意產業、每日重播節目的ATV「佔領」多條大氣電波頻道。所以,香港的創意產業走下坡,是香港政府一手造成的,恐怕未來只會有更多「天堂鳥」出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名校不只是名牌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名校不只是名牌
Mar 26th 2014, 08:25, by 王偉雄

我寫過好幾篇談論教養子女的文章,明顯是反對催谷和強逼,主張刺激子女的求知慾和幫助他們尋找興趣所在。不過,想到兒子明年不知會考進甚麼大學,我還是頗為緊張的;假如你問我是否希望阿樂能入讀頂尖名校,我不會故作婉轉答「不會不想的」,或有所保留地說「有點吧」,而是會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希望啦!」

有一位朋友曾對我說,她認為入讀名校(她說的只是大學,不計中小學)就像買名牌手袋衣服,除了滿足入讀者及其父母家人的虛榮,跟讀一間名氣不大,但教育質素高的大學沒甚麼分別。另有一位朋友的兒子被 UCLA 取錄了,可是,他卻要兒子入讀 San Francisco State ,認為分別不大,而且離家不遠,學費又便宜得多。這兩位朋友都大錯特錯了。

名校畢業的確是身掛名牌,的確會有光環效應(halo effect),然而,這不是最重要的。假如名校的教育未能令某甲學識和能力過人,那光環不會保護他很久;身上的名牌可能幫助他得到一份好工作,但入職後,他的平庸始終會露底,光環效應便隨之減弱甚至消失,在上司和同事眼中,他和其他無能之輩沒有兩樣。

那麼,除了光環效應,入讀名校還有甚麼好處呢?實質的好處可不少!首先,名校的學生中,資優勤奮者佔多數,在這樣的環境學習,既有競爭,亦有互相砥礪,可以將自己的潛能激發至最盡。此外,名校有很多高水準和多樣化的學術活動,例如演講和研討會,能令學生眼界大開,並且有機會親炙頂尖的學者;我還記得在柏克萊加大那幾年,到哲學系演講的哲學家,可說囊括了英美哲學界最有名氣和成就的,幾乎每個月都有「高山仰止」的經驗,這經驗,令我同時謙卑了和進步了。

對很多人來說,最實質的好處,就是有很多大公司都視某些名校為他們招聘的 target schools,每年都派人親自到那些學校招攬;這樣一來,不是名校學生找工作,而是工作找名校學生,而且很多是「筍工」。名校畢業生佔據很多高職位,結成關係網絡,假如你是名校畢業,自然較容易被網羅其中了。

說了那麼多名校的好處,我是不是在鼓勵家長千方百計要令子女入讀名校呢?讓我用一個比況作答:入讀名校就好像學習樂器,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做得好,而且不能用強逼的方法;有能力而又樂意努力者,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是哈佛、史丹福就一定好,例如愛讀國際關係的,去喬治城(Georgetown University)也許是更明智的選擇。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維基百科)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Rosalie Bertell:修女揭發的核陰謀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Rosalie Bertell:修女揭發的核陰謀
Mar 26th 2014, 08:35, by 黎子恆

(獨媒特約報導)早前民間團體反核之眾趁三八婦女節舉行反核遊行,將核能議題與婦女權益連結起來。反核之眾成員陳文彥於3月11日福島核災三周年當日,於中文大學舉行講座,再次以女性作切入點,談談Rosalie Bertell修女在反核運動的貢獻。

Rosalie Bertell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走在反核運動前線的女科學家,致力研究核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當時核能業界意識到她的研究將嚴重威脅核工業發展,借故批評女性科學家所做的研究沒有代表性,質疑她的研究結果。Bertell因此走出建制以外,作出獨立的核能研究,梳理美國核能歷史。

美國進行多次核爆人體實驗

陳文彥引述Bertell的書作,指出美國早於1945年7月16日進行了第一次核爆,亦即是「曼哈頓計劃」。當時縱使預測到風向會轉吹向附近民居,美國政府完全不考慮居民的健康危險,仍堅持進行核爆,最後更將核爆後的居民健康報告列為機密文件。

一個月後,美國便於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當時美國軍隊極力封鎖有關核爆影響的消息,令當時人民很難將輻射和核能連在一起。這次原爆最終約50年後才公佈癌症數目,其他報告則依然保持秘密。陳文彥批評,如果美國有意挫敗日本軍力,大可投下原子彈於重要的軍事設施,而非投於民居密集的廣島和長崎,由此可見美國居心叵測。

另一例則是太平洋小島Rongelap的人體試驗。美國於1954年在太平洋引爆了近200個核彈,其威力是廣島長崎原爆的一千倍,其後因風向改變,核爆影響吹至Rongelap。然而美國當時等到第3日才登島通知島民,將他們遷離。3年後美國又宣布該島已經回復適合人類生存的狀態,將島民連同其近親遷上島上;但這些近親本非Rongelap居民,未受當時核爆的影響。美國暗中利用這些近親作一個實驗比較組,研究受輻射影響及不受輻射影響的人類重新定居於核爆試驗場後的身體變化。事實上美國科學家至1978依然認為該島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整件事根本是一場人體實驗。

蛇鼠一窩的核能組織

二戰後,美國為了消除民眾對於核子科技的恐懼,在1946年成立了原子能委員會(AEC)。AEC的第一個任務是推行公眾教育,宣傳世界將會踏入原子時代,屆時車輛、飛機、甚至家居用電都可用上核能,而且更會因此而減少患癌機會;第二個任務則是研究新核武。其後因AEC臭名昭著,美國另外成立了聯邦輻射委員會(FRC)代替AEC,可是FRC的高層全來自並受薪於AEC及美軍。

美國之後又成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去訂立輻射使用者,例如核電廠工人的安全標準。可是Bertell批評NCRP假設核能工業是安全的,直至有一天被證明為不安全,違反科學論證。另一方面,NCRP的資料絕對不公開,陳文彥指當年有保險公司向NCRP索取核能安全資料,以評估核工業工人的保險需求,但最後不成功;若連保險公司也無法取得相關資料,工人更難以獲得關鍵資訊,去平衡風險和工資的利害得失。

NCRP制定人體可承受的核輻射標準亦極其兒戲。1947年,NCRP將此標準降低一半,又因找不到明確的分界線而將安全標準從「可容許輻射劑量」改為「最大容許輻射劑量」,即假如輻射劑量沒有超過最大容許,便算是安全。

1950年,由美國、加拿大和英國主導的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成立,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也一一進入此機構。其所採取的安全標準並非重新訂立,而是跟從NCRP的兒戲標準。ICRP認為如果每1萬人內有1人因核輻射死亡便是安全。但陳文彥指當時每1萬名核工業工人,已經有6人死於癌症、10人患上非致命癌症及4名患上與基因有關的疾病。

1953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立,致力推動核能的和平使用。但IAEA卻被發現於1958至1959年期間,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6個聯合國組織簽訂不平等條約,迫令這些聯合國組織不可在未經IAEA同意下進行及發表有關核能的研究。由此可見這些粉飾太平的核能組織都正在美化及掩飾核能的安全問題。

前輩啟發生、死、傳承

每當有核災難,都會出現大量人命傷亡,禍至數代。走在反核前線,總會面對生死問題,陳文彥如何自處呢?在講座之末,她表示Bertell的生死觀啟發她看待生和死。Bertell認為人面對生死經歷4個階段,首先是「否認」,人們會逃避死亡的問題,並希望不用去為此而煩惱;之後則是「憤怒」,當人們領悟到死亡的現實,就出現巨大的情緒,對此難以接受;第三階段是「討價還價」,這個階段的人接受了一半的現實,並開始盡力做好自己,渡過餘生;最後的階段是「接受」,人們正式全面接受死亡的現實終究難避免,開始不再執著於死亡的苦惱。

陳文彥又表示很認同另一位反核女前輩文思慧的哲學,即放下人類的自我,放棄用一個擴張、傷害的思維去發展社會,才可以達到社會承先啟後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仔》世界首映完滿結束 彭浩翔:「香港仔是香港故事的開端」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仔》世界首映完滿結束 彭浩翔:「香港仔是香港故事的開端」
Mar 26th 2014, 07:43, by 李薇婷

作為第3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香港仔》(Aberdeen)與另一邊廂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The Midnight After)平分秋色,門票瞬間售罄,成為一眾香港仔期待的本土電影,在3月24日電影節開幕典禮後,晚上八時三十分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首映。

香港故事,彭導這樣說

節目尚未開始,有心的觀眾早早便於戲院門外等待。甫進場,劇院中庭便有四行座位預留給一眾香港巨星,當中包括《香港仔》的投資公司太陽娛樂文化(Sun Entertainment Culture Ltd)代表黃柏高(Paco Wong)、演唱電影主題曲《目的地》的黃耀明,以及知名導演王晶。從參加首映的巨星組合可見,《香港仔》無論戲內戲外仍然本土味濃。

導演彭浩翔在對談環節中明言:「香港仔是香港故事的開端」,這句換來全場掌聲,而這部電影便是他心中想說的香港故事,花費了六年構思、籌備,他更指出:「雖然這是六年前構思的劇本,但放在現今的香港,竟有另一種味道。」似乎暗示香港現況停滯不前,前景仍然未見明朗。這念頭在電影中成為了主線,一個家族,三代港人,各有各問題:吳孟達的第二春、曾志偉的婚外情、楊千樺對母親的驚恐成瘋、古天樂當醜聞纏身的補習天王、梁泳琪的整容秘密,再加上女兒豬仔的樣貌煩惱,非關外勞、非關中國,幾乎全是叩問香港自身。

電影開始於任職海防博物館導覽員的楊千樺,向本土學生旅行團訴說英軍登陸香港的故事。把英軍登陸香港仔設置成電影開端,事實上是將「香港」歷史的誕生建基於英國殖民史之上,切斷了與近年熱騰騰的「中港」問題之關聯。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故事開端的「英軍登陸」,同時成為了迴旋於大家族空中的幽靈。故事中段,楊千樺與曾志偉的住宅區發現一枚戰時炸彈,歷史,似乎成為電影背景中的隱憂,無法逃避。及後如何?彭導用炸彈爆炸的鏡頭告訴你,既然拆解不了便隨它爆炸吧,難保爆炸過後沒有新轉機──基於這樣爆炸,曾志偉終於發現妻子病得不輕,決定正視家庭問題。是的,正如一句老話:「有危就有機」。

香港模型.模型香港

在電影中不斷出現的耗資二百萬的香港仔模型,彭導笑言基於想感受兒時對哥斯拉的破壞城市的快感,自己親身上陣扮演Greenie(女兒豬仔的寵物)。但筆者更關注的是彭導的第二個原因:「我一直思考如何處理小朋友首次經歷死亡的心境。後來我想到了以Greenie的夢境來表達。香港既小朋友第一次經歷死亡,可能是從寵物開始,而並不一定是親人。」死亡作為沉重課題,電影卻選擇了兒童超現實的夢境來處理。夢中寵物大肆破壞,豬仔側穿梭於模型香港仔之中,在她眼中,「香港」是如此細小,Greenie的死亡比我城重要得多。然而同為夢境,當楊千樺乘坐紙紥的士穿梭於這座模擬我城之中,我城竟又如實境般龐大,使她被困城中,無法掙脫。對比之下,不禁引伸一個看法:我城之於小孩是遊戲場所,我城之於成人看來卻是充滿危險。

「所有目的地」的理想

曾志偉在車中向年輕情婦說「我覺得奇怪,怎可能有條路,可以通向所有目的地呢?但個路牌明明白白寫著『所有目的地』。」一句疑惑告訴觀眾,電影透露的並不盡是對香港前景的不安,這種不安,最終將會得到緩和。是的,電影中一眾角色的生活困難並沒有得到「解決」,而是「緩和」。曾志偉與情人一刀兩斷,楊千樺的精神問題卻是懸置;古天樂認為女兒可以整容,梁泳琪的秘密卻仍未公開。這一切,其實可以用電影中的對白一言敝之:「生活,便是吸氣,忍住,呼住。」攝影著寫有「所有目的地」的指示路牌的那些空鏡,其實就在告訴大家,所謂「所有目的地」的到達方式,便是如此。生活的問題總是存在,就算無法解決,得到緩和,也總算仍有機會駛向目的地。對香港精神的重申,令電影跨越了六年的縫隙,在2014年的今天仍然別有一番味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時代的風音——《風之谷》與宮崎駿的想像力革命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時代的風音——《風之谷》與宮崎駿的想像力革命
Mar 26th 2014, 05:58, by 謝丹

(2013年城市文學獎文藝評論組季軍作品)

(em)至於「幻想的力量」,則是來自自身的經驗。若問那個充滿不安又缺乏自信,拙於表達自己的我,當時從哪裡得到自由,答案是有時從手塚(治蟲)先生的漫畫,有時則是從一本借回來的書。(/em)- 宮崎駿

在這個理論至上的年代,談論「幻想的力量」也許早已不合時宜。但我仍然單純地迷信,最偉大的作品是那些能震動心靈作品。也許是自身的經歷讓我有了這種偏執:在那些無力繼續,又不容放棄的日子,我是從音樂、電影和文學裡得到繼續下去的力量的。我鄙視這一種作家:他的作品能為他帶來巨大的成就,但他沒辦法感動當初的自己。

因此我無意用文學理論或文化研究等學術角度來討論《風之谷》。我把《風之谷》看成是一場革命的起點。這場革命的目的是「想像力的釋放」,要反抗的是體制和意識形態對想像力的控制。最偉大的想像力,從來不是那些無中生有的創作。它的起點應是那些「本應如是,但我們卻快要違忘了」的世界本質。宮崎駿電影的主軸,就是「尋回快要被遺忘的」的旅程。

一.起點

起點是一趟從深井到金鐘的旅程。那時我正在重讀宮崎駿談論自己作品的合集《起始點》和《折返點》,並常常在工作和工作之間的片断思考《風之谷》帶給我的震撼與迷惘。在電影的中段,當娜烏西卡意外地掉進腐海森林的底部,發現了一直為人類所痛恨的腐海,其實是為了淨化世界而存在的,我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的內心深處已經產生了無可逆轉的改變。而與其說是一種全新的發現,更像是尋回到了一些曾經被取走的重要記憶。它是如此重要,我產生了用言語好好表達它的逼切。

我聽著久石讓寫的配樂,在雙層巴士的後座透過密封的車窗望向窗外。車子先經過了海旁的天橋、穿山隧道和海底隧道,最後行駛在一條繁華而擁擠的馬路上。隨著音樂,我進入了山中,我潛入了海底,我走在地上,但唯一讓我感覺真實的就只有音樂。這個我每天生活的世界讓我感覺虛假,而我當時沒辦法好好解釋這種感覺。

直到我下了巴士,在上環坐上了地鐵,地鐵行駛時引發的刺耳風嘯聲觸發了我靈機一動式的感悟:

風本應是和諧的,卻被都市加速,它能更快達到目的地,但風音卻變得尖銳而具傷害性。

二.乘風而來的娜烏西卡

《風之谷》是一個始於絕望,終於希冀的故事:在世界的文明達致巔峰後,一場稱為「火之七日」的戰爭把一切毀滅。新世界被一種由菌類和稱為「王蟲」的巨型昆蟲構成,被一個名叫腐海的新生態體系所掩蓋。活下來的人在僅餘的土地上,在王蟲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森林的威脅下,委屈求存。

也許是源自文明時代的慣性,人們把腐海和王蟲視為敵對的存在。他們戴上面罩避免吸入瘴氣,用武器攻擊向他們靠近的王蟲。而當王蟲因為憤怒而反擊,人們便更變本加厲地還擊。人類和王蟲的仇恨便在這種惡性循環中不斷遞增。

娜烏西卡是以一個「和解者」而非一個荷里活式英雄的形象出現的。這位少女傳承了億萬年來人類和自然相處的本能,卻成為人類文明逼害的對象。電影裡的一個小插鏡很好地描述了她的角色定位:還是孩子的娜烏西卡,匿藏著一隻小王蟲,大人們堅持要她交出王蟲,但她一直不肯,到最後王蟲還是被殺死了。在其後,無論其他人如何敵視腐海和王蟲,娜烏西卡還是堅持像對待人類一樣對待它們。

因此當娜烏西卡意外地掉進腐海森林的底部,發現了一直為人類所痛恨的腐海,其實是為了淨化世界而存在的,電影作為一部寓言的指向就變得十分明顯了——自然和人類的對立是由人類單方面引發的,只能由人類做出選擇,才能平息人類和自然的對立。

在電影的結尾,憤怒的王蟲軍團正要排山倒海地把人類踏平,娜烏西卡便以自身的鮮血以平息王蟲的憤怒。當娜烏西卡被王蟲高高舉起,在朝陽的光芒下被染成金色,那宗教繪畫般的畫面,象徵著人類和自然的和解。而我也仿佛從過去的鬱結中,看到救贖的可能。

三. 超越對立

只有像娜烏西卡一樣受祝褔的人,才有可能和自然和解嗎?

作為一個近乎沒有離開過城市的人,我意識到自己的思考的盲點:在城市裡,大部分的空間,像天橋、穿山隧道、海底隧道、馬路、地鐵、商場,都只是了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工具。它們不是真正意義的土地。而空間對思想的無形改造,可能比起媒體等我們意識到它們存在的思想改造更具破壞力。它的破壞力在於,它透過日常生活,麻痺了我們的思維,扼殺了我們對其他可能性的想像力。

重複的生活經驗,在我們的意識深處裡埋下了目的性的思考模式,而這深深影響了我們對自然的判斷。我們把一切對生活有用的東西留在城市裡,而自然本身卻變成了「城市的相反」,被排除在日常生活之外。自然就是如此被我們定義為「他者」。以這種二分的概念為起點去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便推導出人和自然互相對立的結論。

《風之谷》展現的,是一種超越對立的自然觀。自然是沒有一個清晰而鮮明的立場的。她是有時是「善」的,有時是「惡」的;她會攻擊人類,也會和人類互惠互利。當風之谷裡的人們抱怨自然為他們帶來瘴氣和王蟲,他們卻忘記了正是自然裡的風,讓他們免受腐海森林的孢子的侵害。

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一直誤解了自然。但我們有可能跟自然和解嗎?城市早就人工器官一樣移植到我們的生命裡,經過這些年,我們的肌肉已經和人工器官互相融合,一定要把它取去,恐怕我們也難以存活。而且假使把它取去了,自然難道又會接受我們高度異化的肉體麼?

四.一場想像力革命的開始

宮崎駿曾說:「當我們在思考人類和自然之間的糾葛時,如果不先以人類是罪孽深重的生物為前提的話,我想應該很容易會判斷錯誤的。 」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這一年裡對宮崎駿和我們時代的思考。這篇文章記錄的,不是一個總結,而是一個起點。在過往的歷史裡,人類因為放縱自己的慾望,把自己放在與自然對立的位置。只有意識到自然和人的共生性,重新審視人類文明,打破對自然的既有偏見,才能不偏不倚地思考我們時代的問題。

當通往想像力的籠牢打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缺口必然會一直擴大,因為好奇心是人類的天賦。關於宮崎駿的想像力的革命,必然會繼續繁衍下去。而想像力往往是人類行動的起點。但願關於宮崎駿的這場革命,像那天我在地鐵聽到的刺耳風嘯聲一樣,在想像力的籠牢打開了一個個缺口。

然而稱為宮崎駿的這種風音,必然是和諧悅耳的。

寫於2103年2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2.2億研人工島 青年抗議未來基金亂撥水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2.2億研人工島 青年抗議未來基金亂撥水
Mar 26th 2014, 04:55, by 林倩音

(獨媒特約報導)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宣佈設立「未來基金」,2,200億公帑將用於多項市民不能分享成果的「大白象」基建工程。其中政府打算在大嶼山東部興建人工島,單是研究階段已花費2億2千萬。一眾青年組成「青年重奪未來」於昨日(3月25日)前往立法會外示威,矢志「自己未來自己救」,反對通過人工島研究撥款,要求政府放棄設立未來基金,更呼籲各政黨在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案時以拉布方式阻止未來基金通過,重奪屬於香港人的未來。

P1040005
圖:青年用水潑向象徵官商的人面大白象,抗議政府再一次亂花公帑在欺壓市民的大白象工程上。

亂花千億大興土木 民生政策無資源

「青年重奪未來」認為政府再一次漠視市民需要,人工島前期研究已耗費2.2億,難以想像整個工程所浪費的公帑。此外,未來基金用於多項基建項目,巨額基建開支或令政府有藉口,減少投放資源在教育、公屋、全民退休保障及醫療保障等民生政策。青年指出普羅市民甚少用到這些不近市區的基建,投資巨大但港人僅能從中受惠兩至三成,浪費港人金錢及土地。更甚的是,政府積極發展人工島等建設,勢令周邊地區物價及地價急升,令經濟發展過熱。

社民連內務副主席黃浩銘亦表明反對設立未來基金,認為即使設未來基金,亦應將惠民政策放於首位,建議政府應增撥500億發展全民退休保障。

P1030992

政府好大喜功 人工島長遠影響未明

為配合港珠澳大橋落成,政府急急起動「東大嶼山都會」,想將該區打造成新市鎮及新商業核心區,建設佔地約130公頃的人工島作非住屋商業用途,選址計劃鄰近機場等大型基建,經港珠澳大橋連接珠江東岸及香港市區。申請2.2億撥款的研究,方向包括技術可行性,如水流、航道、漁業及環境評估,只包括實際施工的情況,沒有將社會影響作為研究方向之一。現時市民開始對盲目高速發展感到不滿,政府依然不聽取民意,強行起動對香港影響未明的大型工程,令人難以支持。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旅人日誌 | 從太陽花學運看憤怒的背後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旅人日誌 | 從太陽花學運看憤怒的背後
Mar 26th 2014, 02:59, by Cher's Travel

2014年3月18日一群台灣的學生們夜晚衝進了立法院,為的是反對『服貿』法案黑箱通過,這個法案衝擊了所有的民生產業,主要是透過這個法案,直接對中國開啟了民生及重要項目投資大門,有人說他是台灣經濟的『救命丹』,更有人認為這是『賣台』的行為。

在這之前,朝野已經對於『服貿』協議早已經吵過不下數百次,法案也在立法院躺了好幾個月,即使開了許多公聽會,問過一般的小老百姓『請問你知道什麼是服貿協議嗎?』

我想十個裡面有九個大概跟我一樣,懵懵懂懂。

大概知道是什麼,卻也真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總有人說很重要,卻沒有人告訴我這攸關台灣的未來,直到這群學生突然間衝進了立法院,告訴全台灣的人說『我反對黑心服貿』

那一夜,震驚了網路所有的鄉民,也占據了我們這些社會中間份子的視野,一開始在想這群學生搞什麼鬼,也解讀是政黨的惡鬥。

但這樣的抗爭或許也曾經出現在我們的夢中,想想畢業後的這十年,台灣的生活不停的在沉淪,經歷了金融海嘯、科技裁員、薪資不漲、勞保要倒、媒體綁架各式各樣狗屁倒灶的新聞,有一種脖子被勒住令人呼吸不了的沉悶,或許下一代的年輕人比我們更辛苦,面對未來更加的迷惘。

於是開始逐一關注每條關於『服貿』的新聞,也審閱了每個條文,閱讀了許多新聞懶人包以及各式各樣的網路見解,這場火燒的不只是網路,而是每個人的心中,這群學生一舉超越了許多世代,告訴所有台灣人,面對台灣的前程請不要置身事外。

身邊開始分成兩派,一個是支持服貿,另外一個是反對服貿,兩方交鋒都快要到水火不容,就像藍綠惡鬥般彼此針鋒相對。

但我對不熟悉的事物都站在中立,對於法案也是如此!即使我看完了所有文章還是無法選邊,但是確信關於台灣前程的『民生重大法案』不能黑箱作業這是原則。

憑什麼國民黨30秒用不正當的議程就可以把這個國家的未來決定,難道這就是我們選出來的政府作為嗎?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法制跟民主嗎?

這時候指引人民視聽方向的第五權『媒體』像是消失般,變成政黨的宣傳工具,其實人民此時更想知道就是什麼是服貿,希望媒體代替人民去質疑政府通過法案的正當性,但是從頭到尾,台灣的主流媒體只會幫學生灌上『暴民』、『被煽動的群眾』、『台灣的民主在倒退』等等污衊的字眼,像極了政黨的鷹犬。

2014年3月21日越來越多的學生湧入立法院外圍,學者在外面開啟了民主講堂,民眾也加入抗議的行列,在外面一圈又一圈靜坐保護議場內這群學生,告訴他們『不要怕,我們在這裡保護你們!』,但更希望政府能聽聽學生的訴求。

不過台灣馬政府依舊不回應,甚至開始互踢皮球,不過身邊的朋友們卻已經從服貿的對立中,開始慢慢理解對方的訴求。

其實『服貿』協議不是壞的,但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而且對方又是一個曾經拿著炮彈對著台灣的強國,香港經驗也一直在提醒著台灣千萬不要步入他們的後塵,儘管這幾年台灣經濟一直很悶,但更想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跟言論自由,

何況這群學生採用非暴力的抗爭方式早已超越了過去多少頭破血流的社會運動,撇開為何而戰!都該為這群年輕人好好鼓掌。

曾經大家都在笑下一個世代完蛋了,這群人只沉迷在電動跟打工中,認為台灣的下一個世代拿什麼去跟世界各國競爭。但在這次抗爭中我們看見台灣依舊充滿希望,因為他們懂得為自己而戰。

2014年3月22日政府終於站出來回應學生的訴求,但像極了自圓其說的腳本,用著舊思維去質疑學運的正當性,質疑學者的理論性,質疑反對黨的陰謀論,質疑所有人卻不檢討自己,還沾沾自喜那機靈的30秒,終於讓他們夢寐以求的法案在縫隙中通過。

原本期待大有為的政府可以順利解決這次的危機,告訴全體的人民什麼是服貿,為什麼我們非要通過服貿,但每一句話就像對反對者打巴掌,只是告訴大家請冷靜,不要鬧了

但立院外的群眾卻越來越多,物資一批一批往裡面送,憤怒的人民高舉著抗議民主反服貿的牌子,有人說這裡是戶外的公民課,在這裡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的脈搏跟台灣連成一線,好像真實為自己跟這個國家活著。

是的!臺灣人太久沒為自己抗爭,所以那股怨氣根本無處發洩。

2014年3月23日一個深水炸彈在夜間爆發,有少數學生開始轉向行政院機關大樓,並衝破層層戒護佔領其中,有人說這群學生起內鬨了,有人說這群學生是拿著學運被政黨利用選票的暴民,最終引發了警方強勢武力的驅離。

『警察打人了!』新聞媒體不停傳回現場有人頭破血流的事實。

看著這群學生死都不退讓的悲憤,心想這一個世代的我們到底錯過了什麼?心中有一種無助又悲憤的奈何感,感覺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什麼都做不了。無法用肉身去驅擋任何暴力,然後這些沒有武器的人卻要背負著暴民的標籤。

面對強大的政府,有種無奈的心酸,手心手臂都是肉,卻很無力去阻擋些什麼。

或許老一輩的人看這場學運像極了胡鬧的小孩在吵糖吃,但如果你理解她們,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社會已經變了這麼多。』

十年前的學生還在高喊著反貪腐、要自由、要變天!最終台灣由長期執政的國民黨的藍天變成民進黨的綠地,但隨著時間慢慢推進,原來發現高喊清廉的人也在貪污,故步自封讓台灣陷入困境,於是我們希望有更好的政府能挽回人民的信心。

但這幾年過去,物價依舊飛漲,薪水退回了十多年的水準,這個世代能保住一個飯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有人都叫我們要忍忍,要忍高不可攀的房價,要忍社會不公不義的事情一再發生,試問下一個世代要怎麼去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如果這時候還不起來抗爭,那最後還會剩下什麼?

寫一個30多歲在台灣中間階層看這次學運的心聲。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你們佔領國會,我們佔領中環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你們佔領國會,我們佔領中環
Mar 26th 2014, 03:07, by 刺青雜誌

Photo by Mandy Cheng/AFP/Getty Images

文:隱君子

台灣反服貿運動(亦稱太陽花學運)的學生繼佔領立法院後,部份學生更進一步佔領行政院,馬英九政府鐵腕鎮壓強硬清場,運動流出第一滴血。萬人聚集廣場,包圍政府大樓,甚至佔領公共設施,近年來在埃及、馬來西亞、泰國、烏克蘭等,屢見不鮮,但沒有一次比得上今次台灣的抗爭,在香港引起這麼多的關注。原因很簡單,就是香港和台灣的處境太相似了──同樣受到中共赤化的威脅,自由民主一點一滴流失,總有一些無恥之徒向強權獻媚出賣下一代的福祉,也有一班無畏無懼的學生為社會的前途犧牲奮鬥。看了學生在行政院被暴力清場的短片,忍不住眼濕濕,一張張青澀面孔,明明手無寸鐵,卻勇敢無懼地向政權反抗。那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為社會犧牲的情操,令人肅然起敬。

中共自以為聰明,以為金錢可以收買人心,可以「包起」香港,「買下」台灣,不知其實「捉蟲」。當初一國兩制是要給台灣示範作用,誰知今日香港的景況反成兩岸統一的重大阻力,「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呼聲不絕於耳。中共滲透吞滅香港的前車之鑑,令台灣人民警惕,醒覺所謂的貿易協議,其實是糖衣毒藥。對於一個還有二千枝導彈對準自己,隨時打算出兵武力「統一」的世界頭號暴政,要搞甚麼貿易協議、經濟開放,雖然未至於完全不可,但謹言慎行、用放大鏡把協議逐條驗屍般的驗,是最起碼的。台灣民主自由得來不易,不要剛逃脫一個專政,又跌入另一個專政的魔爪。

台灣學生之勇武,夠膽衝破警方防線攻入立法院,以及過去幾日佔領期間組織指揮、文宣傳訊、物資補給等工作有板有眼,實在令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全國各地學生以罷課、集會等方式響應和支援運動,舉國上下一心的團結一致,亦非我們香港人所能望其項背。話雖如此,我們香港人也不要妄自菲薄,說甚麼「香港已死」、「請踏在香港屍體上」等晦氣說話。自己失去了希望,才是真正的絕望,真正的死亡,這是當權者最樂見的。台灣今次的抗爭,給了我們幾個重要啟示。第一,運動要成功不需要甚麼商討、甚麼「愛與和平」,關鍵的是時機。時機一到,民情夠洶湧,抗爭就水到渠成,這不是搞幾次D-Day就可以實現的。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沒有任何助益的商議上,不如多擺街站,更「貼地」的宣傳運動,挽回主流輿論戰的劣勢。第二,搞抗爭,不能又要威又要戴頭盔,永遠一場運動都是少數人帶頭,然後累積主流群眾的支持,慢慢演變成全民運動,當日反國教就是如是。搞公民抗命,又怕得罪中產,又怕惹怒北京,在激進與溫和路線之間進退維谷,結果兩面不是人,一事無成。第三,公民抗命,本質就是違法行動,參與者一定要有被逮捕、檢控,甚至坐牢的思想和心理準備,這是一個自我犧牲爭取社會公義的抗爭,參與之前必須三思。第四,運動去到某個階段群眾有分歧,有些人想維持和平理性,有些人嫌太溫和要把行動升級,實在正常不過,好像今次台灣佔領行政院就是有部份學生想把抗爭升級的結果,組織者要有所準備。

在赤色帝國的面前,我相信台灣和香港的命運是連成一線的,他們的反媒體巨獸,我們的反國教,他們的反服貿,我們的佔中爭普選,大家已經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台灣的朋友,你們佔領國會,我們佔領中環,都是劍指一個共同敵人,今日就讓我們攜手同心,對政權的暴行奮起抗撃,重奪屬於人民的一切。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