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棄明投暗:在黑暗中的失明體驗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棄明投暗:在黑暗中的失明體驗
Aug 22nd 2013, 12:01, by h4ruby

因為晚上常常在暗黑中用手機,被媽媽責罵:「小心遲早盲左!」雖然狠毒,但習慣看到色彩世界的我,假如有一天真的「盲左」,我想我會絕望﹑無助。因為友人介紹「黑暗中對話體驗館」,被它的標語「棄明投暗,暗中作樂」深深吸引。我一嚐失明的感覺。

黑暗中對話體驗館於2013年榮獲etnet 及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合辦之「我最喜愛的五大社企」中的首位。在香港已開館3年,除了讓大眾感受失明生活外,亦招聘失明人士為導賞員,提供就業機會。體驗全程約70分鐘,一行八人的參加者由失明人士以聲音「導航」。然而,盲人的真實世界並沒有「領航員」,最可靠的只有緊握在手的杖子﹑以及自己堅持不屈的心。

今次與我同行的,是一對情侶﹑四位初中生和一位帶領他們的中心姑娘,我們的導賞員叫CP。初中生們由入場至完場也在吱吱喳喳,吵吵鬧鬧,使我難以聽到四周的聲音。我心裡想:如果我真的失明,一定會被這些噪音擾亂我的步伐。

沒有光明的一小時 「對唔住」遍佈會場
沒有了視覺,就只能依賴一雙手替我辨認前面的路。一隻手持著杖子,另一隻手又在四處亂摸,十分忙亂,有一次更撞到燈柱。有一部分是要我們透過觸摸,分辨自己身在何處,有時摸到放滿雜誌的書報攤,有時又摸到不同的水果及罐頭。在現實生活中,假如盲人觸摸貨品,也許會被人誤解為搗亂,甚至懷疑偷東西。在體驗過程中,少不免「被人摸」或「摸人」,有時會摸到別人肉乎乎的手臂,有一次更不慎「胸襲」了一名男生。生活在「體驗」的世界裡,參加者可算是「平起平坐」;但現實生活中,如果不小心觸碰別人,必然惹來「鹹豬手」的誤會。

體驗過程中,常常聽到的是「對唔住」。因為碰撞到別人,又或是不小心用手杖「篤」﹑「撩」別人的腳,大家只可以潛意識地向正前方道歉。(由於太黑,根本無法得知受害者的身處之地)有一次,我橫掃著手杖,應該是連續在另一人的雙腿下掃了幾遍,對方憤怒地說:「你掃夠未呀?」我只能委屈地道歉,心中只有無助。在八個人活動的小區域中已有碰撞,走到人煙稠密的大街中,恐怕我已被其他人的責罵嚇得跪在地上哭,更遑論再有下一次出街的機會。

驚險過馬路 走到鬧市:好驚呀!
CP叫我們試試聽著交通燈指示過馬路,感到抵達安全島就停下來。有時會貪快衝過紅燈的我,即使今次聽到已是綠色人像的提示音,也不敢掉以輕心地過馬路。一邊過馬路,一邊用耳朵聽著交通燈的提示音,一邊用杖子亂掃希望找到安全島。這時,一隻手緊握我的手臂,應該是剛才那群吵鬧初中生的其中一人。原來人在真正恐懼的時候,真的說不出一句話,心中只有惶恐。要是在現實中,盲人害怕又可以找誰幫助?難道每次出街也要人陪伴才可以嗎?

終於,我挑選了一個似乎是安全島的位置。CP叫我摸摸旁邊的物件,正當我以為是垃圾桶,滿心歡喜覺得成功過馬路之際……原來這是一輛車!原來我還在馬路,相信在現實中我已被它輾死了。後來CP告訴我們,安全島與馬路間有斜度,方便他們感受自己身在何處。只是,我們太習慣於用眼認路,忽略了用腳底的觸感,感覺一下微斜的馬路。

究竟,誰是施?誰是受?
一個小時的路程完結,重回光明。CP也露出真身,他是一名失明男士。想起過程中,那群初中生還在說:「點解你睇到我地嘅?你戴左紅外線眼鏡?」現在回想也覺得問題無知幼稚。CP之所以「睇到我地」,是因為他利用聽覺把我們逐一辨認找出。過程中,他用聲音給我安全感。有時緊握著我,領我到合適的位置集合。有一次,我亂摸,摸到一道門,輕輕推開然後縮手。微弱的關門聲也躲不過靈敏的耳朵,他解釋道:「唔好亂推開門,等齊人先好一齊行。」

因為視覺上的局限,他們比我們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生活習慣。但從另一角度想,也許只是我們過分依賴視覺及聽覺,最終我們其他感覺可能會衰弱。我不期然在想,當我們用餐時「用手機食飯」,究竟有沒有享受過食物的滋味,細聽旁邊的閒聊聲呢?

我們害怕漆黑中在鬧市闖蕩,是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自己自得其樂的小世界,卻害怕面對外間的大世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團體申請禁政府山賣地 城規會明審議料遭否決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團體申請禁政府山賣地 城規會明審議料遭否決
Aug 22nd 2013, 09:53, by 黃俊邦

政府山

城規會明日將審議由政府山關注組等20個團體申請,將政府山建築群由「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文物專區」地帶或「政府、機構或社區(1)」地帶,列明禁止清拆現有建築物、設55米高度限制及不准賣地等。各部門均反對改劃,料建議將被否決。

是項改劃乃是2011年2月由20個團體聯合提交予城規會的,當時有超過萬封意見書,其中10,929封支持改劃。作為保育政府山的動員運動之一,改劃申請也隨政府不斷修改政府山發展計劃而三度延期至今。當年2010年9月,政府提出保留中區政府合署的中座及東座,將西座清拆重建成商廈,遭多個團體反對並催生保育政府山的運動。2011年11月,政府首度讓步,降低商廈的面積及範圍,取消商場等,團體繼續反對賣地及清拆西座。2012年6月政府第二度讓步,取消賣地,改以 BOT 即「興建、移交、營運」的模式重建西座。期間古物諮詢委員會就政府山的評價發生鬧劇,時任主席的陳智思兩度投票令西座變成二級。最終在2012年12月政府宣佈放棄重建西座,保留作律政司辦公室以及其他與法律相關的團體之用,古諮會也於同月確定政府山以及西座均為一級歷史建築。

這次改劃雖然由開始組織至今已過兩年,政府山也暫時得保。政府從決定山清拆西座,到最後全面保留的故事,當然充滿政治計算及考慮。我們也無法得知政府下次將於何時又會重啟政府山的賣地計劃,因此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圖則,以獲得法定的程序及白紙黑字的保障,仍然是有其重要視的。

改劃提出四項重要的限制,包括禁止清拆現有建築物、任何就現有建築物的改動須向城規會申請、高度限制為55米或現有建築物高度,團體提出改劃的「政府、機構或社區(1)」,更有「不准出售」的條款。

政府已讓步至保留西座,古諮會一役亦令古諮會公信力大減,今次自然難以再讓步,各部門均反對改劃。地政處認為現時「GIC」地帶並無「不准出售」的條款,又認為從土地管理角度並不適宜設立此限制;古物古蹟辦事處則認為政府山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現有文物保育機制已經足夠;即將進駐的律政處則認為有關限制將拖慢處方改裝辦公室的進度;建築署則表示為配合辦公需要,在建築物上略作改動是必須的;規劃署當然亦不支持改劃,認為現時的分區已經最為合適。

律政處目前正與建築署及其他相關部門,就西座的內部設計等問題作商討,完成後將諮詢「持份者」,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改建完成後政府山會繼續門禁森嚴,還是會開放予公眾,問題仍懸而未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短談木村拓哉的日劇之路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短談木村拓哉的日劇之路
Aug 22nd 2013, 08:59, by 林兆彬

892927_10151340590655770_745785752_o-650x365

每年只接拍一齣劇集的木村拓哉,被稱為「日劇天王」甚至「日劇大神」。雖然如今叫座力已經大跌,但正所謂爛船也有三分釘,他對日劇界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每次有他主演新劇的消息,也會成為一時佳話。

在上星期,日本TBS電視台正式公布木村拓哉將主演10月期的新劇集《安堂ロイド~ A.I. knows LOVE?~》,是一齣科幻愛情劇,擔任女主角的則是十年前與木村共演日劇《GOOD LUCK!! 》的柴崎幸(柴咲コウ),而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及鶴巻和哉更有份參與幕後的策劃,實在讓筆者萬分期待。

37

從愛情白皮書說起

木村拓哉在早期的人氣也不是很高。1991年,當時19歲的木村拓哉以Johnny's組合SMAP成員的身份出道,星途並不理想。直至1993年,他演出日劇《愛情白皮書》的取手治,一名無怨無悔地單戀女主角但沒有好結果的配角,或許是這個惹人同情的角色,讓他踏上了主角之路。

64

還記得筆者第一次看木村拓哉演出的劇集,是無線電視翡翠台在2000年轉播的《悠長假期》。講述一個感情和事業皆受挫的一男一女,奇妙地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愛情故事。這齣劇的劇本、主題曲、配樂,以及木村拓哉與山口智子「姐弟戀」的演出,也受到極高的評價,至今仍深受歡迎,隨後不少韓劇和台劇也「參考」了當中的不少元素。

《悠長假期》這齣劇集其實是1996年作品,是九十年代日劇黃金時期數一數二的代表作,亦正式捧紅了當時24歲的木村拓哉,令他聲名大噪。隨後的1997年的《戀愛世紀》、2000年的《美麗人生》、2001年的《HERO》等多齣劇集,通通也是當時的收視冠軍,正式殿定了他「日劇天王」的地位,亦成為了日劇界的代表人物。

木村最厲害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演甚麼角色也像的個人魅力。其實木村的演技一向麻麻,早期演出的那些角色好像也是為他度身訂造的,就算演出木獨呆滯也不要緊,照樣憑著俊俏的面孔和魅力,支撐著整套劇集。「演甚麼角色也像」這一點的確是木村的最大強項,演過鋼琴家、普通打工仔、飛機師、運動員、政治家……通通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p736397840_1293201781-325x458

難以預測的星途

藝人的星途就像坐過山車般,不知道何時會突然直插,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木村近年的日劇作品收視大不如前,甚至有收視毒藥的氣味。近年人氣下滑的同時,日劇迷一直期望他翻身的機會。可是,2010年的劇集《月之戀人》和電影《宇宙戰艦大和號》更是難看得不堪入目,成為了是木村的污點。木村上年在劇集《Priceless》起初飾演一位不像露宿者的露宿者,隨後的劇情胡鬧欠說服力。

木村拓哉已踏入四十而不惑之年,星途最燦爛的時期或許已成過去。今年10月的新劇《安堂ロイド~ A.I. knows LOVE?~》是否能為他翻身仍是未之知數,筆者對木村拓哉,開始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每年的新劇也讓人期望落空,讓人漸漸對木村開始生厭。

至於談論多年的接班人問題,Johnny's事務所一直也有用「木村模式」去栽培接班人,曾經讓人抱有期望的瀧澤秀明和松本潤始乎也未能接班。現在看來,最有機會接替木村的或許是山下智久,對他有興趣的話可觀看現正播出的《Summer Nude》,你會發現他和木村有不少相似之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球衣回憶錄:球隊的第十二人

 
Find SIGG's Classic Aluminum Water Bottles at MYSIGG

Reducing our carbon footprint one bottle at a time!
From our sponsors
球衣回憶錄:球隊的第十二人
Aug 22nd 2013, 08:03, by 足球說故事

1006208_485907154825995_1149490544_n

所有球員都不甘心成為球隊的第十二人,每場比賽都只坐板凳上等候表演機會。我相信。

記得首次參加「區隊」,那年才十六歲,在屯門區選拔。在場數百名選拔的人大多曾是「挑過機」的熟悉面孔。基本上一小時多的選拔,你只能有十五分鐘的機會讓你施展混身解數。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突破!由於在場的二十二人都是隨機分配對伍,你根本不會太知道隊友的實力,有些想「搏表現」的人,只會一心靠個人突破加分而忽略團隊精神,最終在教練腦海中只留下「死扭扭失波」的壞印象,而在走位的你,也許那十五分鐘的時間,根本沒接觸過皮球一下。

經過四次的選拔,令教練眼前一亮的人固然能夠順利入圍,但總有些人不用選拔也能順利分一杯羹。那些教練大多在區內學校的兼職教波,不時安排校內球員入選訓練,可以說他是有實力才讓教練看中,也可以說是早已「內定」。

那次的選拔,教練沒有看中我(那時我已轉踢前鋒)。同行的朋友都入選了,他們替教練傳話,說已給我十足的機會,還是無法表現出能力。曾想過厚面皮地跟操,只是教練連機會也不給予我。這也對的,我能憑什麼要人給我機會?

但我不甘心,不甘心被他看輕,誓要讓他後悔沒選我。後來,我選擇到離島區選拔。(沒有文明規定只能選擇代表所居住的區域)嚴格來說,稱不上選拔,因為根本就很少人會選擇「離島」。但當我到場後發現,在場的人也有好幾十人,後來問及原來只有一、二人是居住在東涌,其他都是教練「邀請」來試腳的,明乎其實的「聯合國雜排軍」。基本上,只要你不計長途跋涉入東涌,就一定能入選。(其實屯門乘船到東涌只需20分鐘)

就這樣,我就代表了「離島區」。

73hvet

起初參加區隊原因在於鍛鍊體能,強化球技,但沒想到在「離島」的日子,卻是什麼都學不了……因為一星期兩次的訓練,基本上只有五至六人到場訓練,一來有些人參加純粹為那件球衣,二來有些人覺得太少人而練不到什麼。但對足球充滿拚勁的我,幾乎每星期都願意放學後到東涌集訓,儘管每次只有小貓三四隻,基本上連波也鬥不了,但我仍然熱衷於在球場上自由奔走的感覺。

記得第一次代表球隊比賽,在斧山運動場。教練為免有些人預先拿了球衣而比賽不出現,直到比賽那天才分派球衣。當教練呼叫我的名字時,他把印上「八球」的球衣交給我,一個代表「中場發電機」的號碼。(儘管我不是打中場)友人說本來八號是他的,但因為遲到才給了我,但我更加相信的是因為我經常都出席訓練而獲得的一份「小禮物」。

我區隊的處子戰先擔任後備。我其實不是一個球技出眾的球員,沒有球感不懂「的波」、沒有盤扭技術、射門技術不佳、腳下基本功夫差勁、沒有身型,只懂一直跑,比我出眾的人大有人場,他們全都站在球場上了。直至下半場,大概是完場前的五分鐘,我得到了下場的機會,幸運地接觸了幾次球,然後就完場了。就這樣,完成了我的處子戰。

後來的比賽,我幾乎每場都擔任後備,而當每次比賽教練宣佈正選名單時,我總是期盼著會榜上有名,但每次總是落空,只有下半場的一些垃圾時間我才能下場。不過我總有試過正選上陣,就是當全隊只有十一人在場的時候,而擔當的位置,都是一些我不熟習的位置,如右中場和右後衛。幾乎有波來的時候,我就向前踢,回復兒時踢波的心態,球來的時候,我就篤走它!

雖然我下場的機會甚少,但我也曾助過攻,也入過兩球波,一次是對榜尾魚腩的「德高朋友」,另一次是對只有九人應戰的「九龍城」。前者那次是後備落場,迷迷糊糊地接到隊友傳球然後射門,然後就入了。後者那次是正選了,球突然落在前方,我順勢一射,就在大禁區外笠死了對方守門員。

73hvns

雖然有時都能在垃圾時間落場,但有時候,整場比賽只能一直當觀眾直到完場。

當時的確很不甘心穿起身球衣和球鞋後只能坐在場邊打氣,我也很想落場出一分力,我很想展現我的球技!但每次我總得不到一個機會,儘管我每次都出席訓練。現在的我才明白,就算多努力也好,依然存在一定的實力差距,你總不能在很短的時期內能進步神速,猶是每場比賽只有十數分鐘的表演時間,但你同樣要把握那些僅有的時間,盡力表現自己。

記得那次當觀眾的一場比賽,教練賽後跟我和另一名對友說:「最後的一場比賽靠你兩個!」那時的我,的確興奮得就要即刻落場表演。可惜的是,那場比賽我因傷缺陣,能表演的機會也再一次溜走。

直到現在,我仍然記掛教練那番說話,不只是因為我得到了一個機會,而是他選擇信任我,認同了我的能力,由最初場場後備,到保證我是首發出場。我絕對相信假如那天的我在場的話,也許是整季比賽之中,最落力的一次表演了!

儘管「離島」區的成績跟其他區的成績是差天共地,幾乎每場都被大炒;也儘管當年的我幾乎是後備中的後備,但我仍然高興於能夠代表這個「聯合國雜排軍」,畢竟相識了一班難得願意共同進退的隊友。

後話:早前看見一位帶領「離島」u14的教練因在開賽時不足法定人數而被迫腰斬。其實當年代表離島時,也曾出現類似事件。當時我們對陣深水埗,但我們只有七人,但球隊仍然選擇堅持下去,最終比數為11:0。
輸,其實不要緊,因為輸,一定輸緊,但我寧願轟轟烈烈地輸一次,也不願未戰先判輸,至少我輸,都要輸得有型!

分享目的:
喜歡足球的人皆有過足球夢。兒時立志要當足球員,因而參加不少足球訓練班,校隊,區隊鍛鍊球技,長大後,夢醒了,足球員沒當上,留下來的就只有衣不稱身的球衣。如今球衣仍舊衣不稱身,但人卻大了。物件總是出奇地記錄昔日的感品,翻開了,回憶湧現。

接下來的日子,我將與大家分享我昔日幾件的特別戰衣。希望能透過球衣分享,與大家一起尋找昔日快樂的,美好的,悲痛的,熱血的,______的足球回憶。也許,我們曾經在足球場上碰過面,比拚過;亦也許在我的故事中,能找到你自己的故事或回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文化論政】 陳述:向農夫學習本土精神

 
【文化論政】 陳述:向農夫學習本土精神
Aug 22nd 2013, 06:45, by 香港文化監察

年多前,筆者與朋友在上水華山梧桐河畔合租了一斗地,打算透過耕作去思考生活的意義。某天同伴沿河從粉嶺「隔籬村」運一些物資回田地,河畔佛寺的師傅見我們一身農裝卻手腳遲鈍,肯定是半途出家的菜鳥農夫,就對我們說:「後生仔,做得好呀,龍獅旗是好東西,共產黨是很壞的。」我們都很詫異,因為我們沒有龍獅旗,也不是HKAM的成員,更不解的是,甚麼時候開始,耕田被理解為本土運動。

面對所謂的新界東北「規劃」,這片我城最後的大農區變成了本土運動的重要戰場,因為她不但邊緣,而且還連接著那歷史遺下的邊界,這個交接點所承受的壓力是眾所週知的。在石湖墟中穿梭,偶也耳聞目睹一些「本土派」所攻伐的怪現狀,但我只敢說大概知道他們的「本土」要排拒些甚麼劣質文化,卻不太確定他們理解的「本土」是甚麼。反而叫我們這些菜鳥農夫所關注的是,無可避免地鄉郊發展和農業存亡已經與「本土」的討論紐結在一起。

作為一個開始向土地躬身學習的「年輕人」,我理解的「本土」就是腳下寸土以及源自土地的社區構成與文化,而即使從「本土」的字面出發,我也看出一種與土地相關的「本土」意義:中國人一直以農為「本」,捨「本」逐末之事最叫人鄙夷,因為生我育我的「土」就是所有物質生活的基礎,然後又引伸出有關族群文化與土地情感的「鄉土」之義,腳下土地就是家鄉。若果眼下我城的本土運動發展必須討論到鄉郊土地,那麼這場本土運動就應該要對於人與自然和土地之間關係有所討論。

有一個小故事,某天晚上幾個農友在深水埗街頭吃宵夜,見排檔上寫著東北油菜,我就講笑說:「寧廈定銀川先!(我的地理不太好)」老闆反應有點大:「梗係新界東北啦!」曾幾何時,與上水及整個新界東北最有關連的不是奶粉,而是菜!沒有甚麼比起「郊外油菜」更堪稱為本土的象徵了,新移民在腳下土地艱苦經營重建家園,種菜搵食養妻活兒,由家庭到整個社會都力求自給自足,真正的香港地養活香港人。

回到現時新界東北的規劃,我們看到政府及地產商所代表的發展主義是怎樣理解人與土地的關係的呢?簡化的說法就是一種資源論,世界是平的,香港也是平的,土地就(只)是空間、是面積、是呎價,可以任人改造(任人魚肉?),萬能的規劃者可以憑其意志創建一切,眼下要處理的是「人」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本來就在這空間上面的人?如何滿足想佔用這些空間的人?還在任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新界東北計劃曾這樣說過:「無可避免地仍然有約1,000戶居民需要搬遷。」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但對於土地,新界東北上面的農夫又是怎樣想的呢?上月的立法會聽證會上,馬屎埔村的資深農夫區生這樣說:「你攞咗我塊地就等於要攞咗我條命。」因為這片土地不但是他的賺取生計的地方,也與他的生活不可分割,他每次下種秧苗都是極具意義的空間實踐,農夫不但在塑造土地的形態,他也被土地塑造了他的生命。由田地上的行壢到所居住的「寮屋」,都是他切切實實地用雙手自主地創造出來,但同時這種創造又完全亦受制於腳下的土地,這是種極致的人與土地的關係,其中幾乎沒有其他的中介,他就是這片土地,這片土地就是他,守家護土就是守護他的生活與生存方式。從這個角度去看,耕田的確是一種「本土運動」,而且是十分激進的「本土運動」。

討論農夫的故事,不是要浪漫化鄉郊生活,田野定然是蚊蠅纏繞,耕田也必然是日曬雨淋,在此我要突顯的是,相較城市文化,這種鄉土文化是何其注重人與生存空間之間的關係,但同時又何其自足自主。相反,當下的發展主義不只在吞噬一片片的綠,也在摧毀一個又一個有機成長的社區,與及草根小民的生活方式。我們為何會對「囍歡里」由心的厭惡?我們為甚麼會對領匯扼殺小店恨得牙癢癢?因為這股官商合流的力量要由上而下用各式規範以及消費式經濟包攬我們生活的每一範疇,重設我們的人生,而這些都在從修改我們的生存空間開始的。

近期屯門市發生了大變化,又一超大型商場開幕,網絡上廣傳了一段文字,一個八十後抗議屯門被「粗暴地改裝」、「不再以社區為本」,這個年輕人自小就喜歡在區內漫步,他看到的不是新建設帶來的便利,而是這些迎合大資本與消費文化的空間改造使他失去了些甚麼。看到這段文字,腦中不斷盤旋著區生的那一句「你攞咗我塊地就等於要攞咗我條命」。或許我們不覺得現在這種生活「攞命」,是因為在城市中我們能將大部份生活外判,所有本屬於社區的空間的讓給了中央化的政經系統,我們不懂得也無法從土地上「搵食」,甚至乎不再懂得好好地散步。

說要重建一種去中央化的自主生活,好像是妄想,但在這段短短向土地學習的時間,有一點我十分肯定的,從來只有自願出賣與土地關係的人,但土地卻從不抗拒任何人。

作者為一名實習農夫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3年8月19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影片報導|拖欠遣散顯關懷(下)

 
thumbnail 影片報導|拖欠遣散顯關懷(下)
Aug 22nd 2013, 06:48, by 草根行動媒體

[草根.行動.媒體報導]

特首見過, 局長高永文見過, 勞審處判工友勝訴

外判商就可以玩法律讓你二十個月取不到遣散費

本週一工友去大老闆食環署總部, 竟然…

上集: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2013/08/21/leehing1/

工會新聞稿: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2013/08/19/hkwwa-cleaners/

[草根.行動.媒體]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

影像串流: 

Media files:
D4XhQ73wTjU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0 MB)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磅巷擬建扶手電梯 諮詢欠誠意 劫持老人家 鋪路放寬半山高度限制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磅巷擬建扶手電梯 諮詢欠誠意 劫持老人家 鋪路放寬半山高度限制
Aug 22nd 2013, 05:56, by Vera So

20130820_205846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早前提出花費2億在逾百年歷史的磅巷興建扶手電梯,引起該區居民強烈反響。路政署、運輸署及顧問公司於8月20日針對居民舉辦小組諮詢會。會上有多位居民反對扶手電梯工程,並指斥當局事前沒有充分宣傳是次諮詢會,官員答覆官腔,完全是沒誠意的諮詢。磅巷關注組召集人楊子傑在會後指,建扶手電梯的真正的原因疑是為放寬半山高度限制開路。他擔心一旦有了電梯,整個上環舊城區便會被打散,變成另一地產發展基地。磅巷居民 Jennifer 則憤怒地向記者表示提倡興建扶手電梯的政黨以老弱病者作出籌碼,博取市民支援工程,做法可恥。(相關報導見

重複又重複「倒模」諮詢會

諮詢會於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舉行,歷時兩小時。現場所見參加人數只有約20人,空位甚多。諮詢會一開始,顧問公司代表先機械式的介紹磅巷扶手電梯工程的資料。記者發現不論是口述內容或所用的簡報,以至念錯字的地方(將「磅巷」讀成「駁巷」)都跟前幾次的諮詢會完全相同,仿如「倒模」一樣。至於問答環節期間,路政署代表劉欣球多次以「你的意見我們會接受」作回應,有居民直言官員就好像「人肉答錄機」般不斷重複答案,有欠誠意。

宣傳不足 貫徹低調諮詢

諮詢會上有居民認為宣傳嚴重不足:「剛剛先聽見原來有呢個會,唔係有個街坊同我講我都唔知!」劉欣球則回應指,政府已經在諮詢會舉行前在磅巷沿路50米範圍內的大廈派發傳單和招貼宣傳海報。但另有居民於會後向記者透露從沒見過所謂的傳單和海報。

居民:我俾意見你左耳入右耳出

磅巷居民 Jennifer 於會上質疑政府當局沒有認真交代如何處理市民的意見,認為官員「左耳入右耳出」。她指出,於前幾次諮詢會上已經有人提出磅巷人流量甚低,雖然偶有老弱病人及學生家長使用,但為數不多,興建扶手電梯恐不符成本效益。假若政府真的有心聆聽意見,就應該好好評估一下到底有多少學生、病人及老人會真正使用磅巷出入,又有多少人其實是坐校巴,乘計程車或小巴代步,然後公開數字,讓公眾自行判斷其利弊,那樣才是真正的公眾諮詢。但政府一直沒有這樣做,只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教人失望。對此,政府沒有正面回應,亦沒有承諾會否成立委員會處理收集回來的意見,只一味說會「參考」、「參考」。

Jennifer 又強調,老弱傷殘要照顧,但方法有很多,而興建扶手電梯涉「成本大收益少」,實在不值得,並怒斥政府估算的電梯可帶來的 10,000 人流量是「篤數」,跟事實完全不符。Jennifer 會後外記者表示,提倡興建扶手電梯的政黨以老弱病者作出籌碼,博取市民支援工程,做法可恥。她舉例說,星期一有支持項目的政黨舉行簽名活動,但卻沒有向簽名者詳細解釋工程的代價,不斷以「幫幫老人家」為名爭取簽名,是嚴重誤導。她慨嘆如果工程最終能夠落成,將後患無窮。

對於電梯使用量的爭議,政府一直強調一旦電梯落成,就會吸引更多人以電梯代替交通工具出入東華醫院,故 10,000 人流量並非「斷估」。但磅巷關注組召集人楊子傑反駁指,如果真的有那麼多人「被吸引」使用磅巷電梯,那麼屆時般咸道的人流定必激增,因為電梯是單向的,而且大部分時間向上行,因此市民必須先乘車或步行到般咸道再乘電梯去醫院。然而政府卻沒有打算於般咸道實施任何應付人流增加的配套,是「十分荒謬」。政府代表聽見此論點後頓時瞠目結舌,只能再一次以「你的意見我們會接納」招架。

編輯:黃俊邦

相關報導:
運輸署斷估磅巷扶手電梯工程使用數字 民建聯區議員自相矛盾
半山磅巷2億大白象扶手電梯 毀太平山舊城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街頭藝術政策失敗 生存空間遭扼殺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街頭藝術政策失敗 生存空間遭扼殺
Aug 22nd 2013, 06:00, by Autumn Pang

(獨媒特約報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青年公民主席梁穎敏於8月21日,聯同約十五名旺角行人專用區及文化中心藝墟的藝術工作者召開記者會。他們不滿政府忽視本土街頭藝術發展,並對現時執法及發牌制度欠缺清晰指引。陳家洛形容現時的政策「好失敗」,希望政府有妥善安排及劃出空間,提供支援給藝術工作者發展創意產業。

荒謬理由掃蕩藝術表演

7月18日的油尖旺區議會議程中,仇振輝形容「行人專用區越來越混亂,似無政府狀態」,又有附近居民投訴,動議縮減開放時間。「每星期由星期日至星期四(即五天)不設行人專用區恢復通車,而每星期由星期五至星期六(即兩天)的下午4時至晚上10時正開放為行人專用區」。動議將於11月表決。

於旺角行人專用區擺檔的藝術工作者,常因不同原因而被食環署及警方掃蕩。例如以《公安條例》警告他們擾亂公眾秩序﹑《簡易治罪條例》警告他們在公眾地方遊蕩,甚至以「行乞施捨」標籤他們,極其侮辱。假如動議通過,藝術工作者使用空間的時數減少至兩天,認為「一下子將理想及夢想扼殺」。

有Mr. Funny之稱的蘇春就,於2010年曾被控阻街。雖然最終罪名不成立,但他感到十分無奈。他認為,一方面香港文化藝術在軟件方面卻未能吸納人才並加以培訓。「我覺得好遺憾,點解香港要打官司爭取容納藝術的地方?」羅金榮在街頭唱歌超過十年,曾被警方警告他阻街﹑非法使用揚聲器﹑甚至行乞。更有「沙展」對他說:「我已經警告過你好多次,下一次一見你開檔我就押你番警署。」

對於有街坊投訴噪音污染問題嚴重,樂隊「雄樂館」為表自律會攜同分貝機表演,不會超過環保署規定的10 分貝。主音Jacqueline在行人專用區擺攤兩年半,她不滿仇振輝以「噪音」作為投訴理由,強調自己表演的是「音樂」。不過礙於場地所限,樂隊與樂隊之間距離甚窄,有時聲音混在一起亦難以聽到歌聲。因此他們促請政府有更完善的場地規劃。

街頭藝術空間不斷遭扼殺

作為藝術工作者的他們,大都為興趣而非「搵食」。對於食環署欠缺明確準則及定義深表不忿,無法為他們的身分加以肯定。

在尖沙咀藝墟擺檔的畫家徐裕敏亦不滿政府欠缺發展計劃及本土意識。藝墟自2001年發展至今,十二年間不斷提高租租金,畫家由當初以一百元租三個月,至今一年租金為$4200,業餘畫家並非以此謀生,便難以負擔租金。此外,康文署一直不肯與他們協商,至今年將藝墟租給保良局與小童群益會經營,藝術家再過半年,於來年一月便無法再在藝墟擺檔。

他續說,兩個持牌機構本身亦無足夠資源於藝墟每天經營。問及為何政府不願執行「雙軌並行方案」,即讓持牌機構與街頭藝術家瓜分場地,或在持牌機構不經營的日子讓街頭藝術家經營。徐指政府的答覆是位置不足。可是,藝墟最高峰時期有多達一百檔,現時該處也只有三四十個檔口,質疑政府理據的合理性。問及政府為何寧願讓場地空置,也不肯讓他們繼續擺檔,他無奈說 :「你問政府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他們是不可能給出答案的,我們早已習慣。」徐批評近年政府官員做法死板,無心經營,更遑論是注重本土意識,唯仍希望能與康文署協商,不願走到「無得傾」這一步。

羅偉傑曾目睹有人售賣手機殼,一遇到食環署職員即轉為「派贈」。雄樂館主音Jacqueline亦投訴:「好似女人街咁,就係因為佢地有牌﹑合法,所以開舖閂舖嘈都冇聲出。」隨著街頭表演者愈來愈多,一眾藝術工作者促請政府監管發牌機制,並對「藝術工作者」有劃一準則,給予他們發展機會。

行專區擺檔為理想為興趣

旺角行人專用區除了商業擺賣,亦有人純為理想興趣,或宣揚訊息。劉忠發帶學生在行人專用區設攤,令更多人欣賞及了解繪畫。他批評香港藝術「水平低﹑技術低﹑培訓少」。他說:「香港好少人做藝術,而且發展有限。我希望為香港藝術做多啲野。」在他旁邊設攤的羅偉傑,希望以繪畫行動喚起大眾對自閉症兒童關注。他坦言:「講真,我啲畫嘅價錢係唔會放響依度買,我只係希望做展覽同比人欣賞。」

除了宣揚訊息外,亦有表演者透過出來表演得到放鬆,以藝術「戰勝」頑疾。曾經患有情緒病的Jacqueline,現在滿足地說:「香港人壓力好大,透過分享音樂可以抒發情緒,而且識到好多朋友。有時支持者唔止比錢,而係會比支水我地。」

在行人專用區表演多年的3L樂隊成員林發也曾患有心臟病與躁狂症,現每星期有三天在行人專用區表演懷舊英文歌,病情明顯改善,坦言在外表演是他的精神寄託,也常接受學生與傳媒訪問,樂於與人交流。

在尖沙咀藝墟擺檔的年老畫家鍾雲崗於2001年確診罹患胃癌,曾被醫生告知只有兩三年性命,但他在手術後重拾畫筆,每星期不定時到尖沙咀藝墟擺檔,寫大字或畫國畫,至今老當益壯,笑言畫畫是他的興趣,絕非求財,平時所賺的錢僅夠生活或「飲一餐茶」。

陳家洛表示,本週日(8月25日)一點半至三點將於銅鑼灣記利佐治街舉行街頭藝術大匯演,屆時文化工作者會分享對街頭活動看法。

記者:h4ruby、Autumn Pang
編輯:方鈺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警疑針對示威者 兩度拘捕又釋放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planting ten trees and ensuring that all our clothing is produced responsibly we allow each and every customer to make a difference. Join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警疑針對示威者 兩度拘捕又釋放
Aug 22nd 2013, 05:23, by 林若勤

IMG_2722

(獨媒特約報導)facebook「香港人優先」專頁成員招顯聰聯同兩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及毛孟靜,昨日(八月二十一日)於立法會舉行記者會,向傳媒講述兩次在示威現場被警方拘捕經歷,他表示將會向監警會投訴,而兩名議員亦希望警方能解釋事件,並將於十月立法會復會後在保安事務委員會,提出邀請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到立法會接受質詢。他們均擔心現時警否過大,收窄示威及採訪自由。

旺角被捕 警指招舉高雙手挑起示威者情緒

招於本月四日於旺角行人專用區支持林慧思老師集會及本月十八日於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外向行政長官梁振英示威時分被警方以「搶槍」及「行為不檢」為由先後被拘捕帶到警署,同日內又以「一場誤會」及「證據不足」為由撤銷控罪,招更因「搶槍事件」而失去工作。他首先感謝支持他及協助過他的人,然後憶述十八日時被警方拘捕的經過:「當時我在嗌口號,舉高雙手表示無搶槍,隨後就被警察拉走。」根據社會記錄協會當日的片段,招被拘捕後帶至警車其間,招與在場記者都有問及現場警察拘捕理由,而在場警員並無回答。招續指他在警車上聽到警員交談指自己「舉高雙手挑起示威者情緒」。他無奈說「我垂低手說我搶槍,舉高手說我挑起情緒,公就你嬴字就我輸,你講晒啦。」

招表示他到警署後拒絕抗辯,保持緘默,當律師離開後他被帶往另一房間時,途經一名警員故意撞他的膊胳,並挑釁說「望咩呀望,打我丫。」招並無理會,該警員更說「無膽匪類!」。同行警員只以叫「唔好噪」調停。招指自己清楚記得該警員編號為51695,范國威建議招必定要到監警會投訴。

毛孟靜:「條例用得太隨便」范國威:「擔心招顯聰受警方刻意針對」

毛孟靜當天去打算到警署保釋招顯聰,卻有警員指招正在落口供,除非有律師來到,但招已一再表明不會做任何抗辯,毛孟靜懷疑有人說謊。當晚十一時許招被無條件釋放,毛認為警方無理,她又認為「行為不檢」定義模糊,一個眼神一個鬼臉能否構成亦不清楚,認為此例無清楚定義,警方採用此控罪「用得太隨便」。

范國威指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包括喧嘩、辱罵、曼罵及影響公眾秩序就可構成罪行,他認為招兩次被捕並不單是巧合,認為招是被刻意針對,處境「很危險」,往後社運集會可能仍成為警方特定目標。兩議員將以「香港本土」成員身份去信警務處處長要求解釋招在同月內兩次被捕及在十多小時內無條件釋放原因。

IMG_2724

招顯聰:「下次或考慮戴上臉具示威」

招顯聰指十八日早在梁車隊未到時就已被六名警察手拉手圍住,認為自己被重點監視。招多次表示當日並無衝擊警察防線,沒有越過封線,亦沒有越過鐵馬,但當日警方指他「兩次闖過鐵馬,及力圖反抗」。招顯聰已去信要求警務處處長曾偉雄要求道歉,認為這是全香港市民的事,下次或考慮戴上臉具示威及盡量不接近警察。

近年常有示威者被警方拘捕,根據香港人權監察網站指,警員拘捕市民時有義務說出根據什麼條例進行拘捕,而十八日招顯聰在警署才得知被以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拘捕。

有關搶槍及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的條例

212章《侵害人身罪條例》36條意圖犯罪而襲擊或襲警等

任何人─

(a) 意圖犯可逮捕的罪行而襲擊他人;或
(b) 襲擊、抗拒或故意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任何警務人員或在協助該警務人員的人;或
(c) 意圖抗拒或防止自已或其他人由於任何罪行受到合法拘捕或扣留而襲擊他人,

即屬犯可循簡易或公訴程序審訊的罪行,可處監禁2年。

(由1911年第30號第2及5條修訂;由1911年第51號第2條修訂;由1950年第22號第3條修訂;由1991年第50號第4條修訂)

245章《公安條例》17條B公眾地方內擾亂秩序行為

(1) 任何人在為某事情而召開的公眾聚集中作出擾亂秩序行為,或煽惑他人作出此種行為,以阻止處理該事情,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2級罰款及監禁12個月。

(2) 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作出喧嘩或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使用恐嚇性、辱罵性或侮辱性的言詞,或派發或展示任何載有此等言詞的文稿,意圖激使他人破壞社會安寧,或其上述行為相當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寧破壞,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2級罰款及監禁12個月。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郭文緯「偉論」有何根據? 一眾「梁粉」人云亦云?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郭文緯「偉論」有何根據? 一眾「梁粉」人云亦云?
Aug 22nd 2013, 04:22, by 林卓廷

我向廉署舉報多名涉貪或利益衝突的官員後,梁振英及其支持者郭文緯早前不點名批評我,梁指我「利用廉署作為政治工具,打擊政府」,郭指我「聯同個別傳媒,對被投訴者進行『公審』,甚至『未審先判』」﹔其間,一眾左報加入「批林行動」﹔今日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以「個人名義」在《明報》撰文,延續梁振英和郭文緯的調子,另加批廉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施祖祥先生,事緣施祖祥反駁梁振英「道歉論」,指出「寧濫報,勿不報」,張志剛因而批評施祖祥言論會拖垮廉署云云。

一眾批評本人的「梁粉」當中,我較尊重黃麗君小姐,起碼黃小姐擺明車馬在《頭條日報》專欄點名批我,可惜她只是重申梁振英和郭文緯的調子,人云亦云。

批評我公開舉報涉貪政府高層,主要有三種論點:

一、影響被投訴人名聲,做成「未審先判」,有違《防賄條例》第30條「保護被投訴人名聲」的「立法精神」云云﹔

二、影響廉署秘密調查﹔

三、「做政治騷」令「廉署淪為政治工具」。

第三十條旨在「保護被投訴人名聲」?

前副廉政專員郭文緯指,第三十條「是保障他朝可能獲證實清白的受查人士,避免他們的名譽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郭先生這個嶄新概念,本人在廉署時聞所未聞,廉署教官只是強調第三十條是確保秘密調查,以免打草驚蛇,從無提及要保障被投訴人名聲。

本人於是翻查立法局會議紀錄,1970年10月21日立法局二讀《防賄條例》,當時的律政司羅弼時爵士解釋第三十條立法原意如下:

"Clause 30 makes it an offence to disclose to a suspect the fact that he is the subject of an investig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deter persons from warning a suspect and so giving him a chance to destroy evidence or subvert witnesses."

羅弼時爵士清楚指出第30條的立法原意是防止有人向疑犯(即被投訴人士)通風報訊,以破壞證據或干擾證人,但他從無說過第三十條是要保障被投訴人士的名聲。

何況,按郭文緯的邏輯,如果要保障涉貪受查人士的名聲,那麼該條例應該擴闊至只要是涉貪案件,舉報前和後都不能公開事件,即是傳媒發現高官貪腐,只能向廉署秘密舉報,不能公開資料﹔而且如果要保護涉貪的被投訴人的名聲,為何涉及其他刑事案件(例如勒索、殺人、欺詐等)的被投訴人的名聲無需受保護呢?

晚輩謹向身為「前副廉政專員、首位華人執行處首長」請教,有何根據指第三十條是要保障受調查人士的名聲?如郭前副專員無法提出任何根據,有關說法是否純屬郭先生對立法原意的自我演繹?黃麗君小姐引述郭先生的「嶄新概念」,是否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梁振英何不保障梁錦松、曾蔭權、湯顯明名聲?

董建華任內,梁錦松涉嫌「偷步買車」被公開投訴,及後未有被起訴,時任行會召集人梁振英未有批評投訴人,亦無要求舉報梁錦松的市民或政黨道歉﹔上任政府高層曾蔭權、湯顯明被舉報後,梁振英不但沒有批評投訴人高調舉報,反而「抽水」,強調「本屆政府」如何清廉云云,以圖與曾蔭權政府劃清界線。直至「本屆政府」被傳媒屢次揭發涉及貪腐或利益衝突,梁振英就諉過投訴人,要求投訴人道歉。本人請問梁振英是否「本屆政府」的名聲遠較前任政府重要?「本屆政府」還容得下合理的質疑和依法的投訴嗎?

事實上,公開投訴並非廉署案件獨有,多年來,市民和政黨無論向警方、廉署、證監會等執法機構舉報,都有自由亦經常邀請傳媒採訪,引起公眾關注,高官涉貪並無特權,免受公開舉報。以「政治化」、「政治工具」等語言,抹黑有理據的投訴和質疑,只會更突顯梁振英政府的虛怯和懦弱。

公開舉報就是聯同傳媒「公審」?

其實,傳媒、公眾和政黨向涉及貪腐或利益衝突的政府高層提出質疑,乃行使監督制衡政府的權力。身為政府高層,面對質疑,理應開誠布公,坦誠交代事件,如理據充份大可嚴詞反駁,但如解釋前後矛盾、漏洞處處,質疑只會加深。可惜,合理質疑涉貪政府高層,就被梁粉反指為傳媒和投訴人的「公審」,有關的抹黑其實代表梁振英經已「詞窮理屈」,無以辯解,唯有以抹黑手段開脫。

傳媒廣泛報道,如何秘密調查?

本人每次舉報的案件,都是基於傳媒的報道資料,令我有理由懷疑有人違法,為維護公眾利益從而作出舉報。有關案件其實在舉報時經已因傳媒報道「通哂天」,如果任何人認為廉署仍然可以「秘密調查」,不是無知,就是自欺欺人。事實上,我另外舉報過部份個案,正因為考慮到秘密調查的需要,而沒有作公開投訴。

「寧濫勿缺」何錯之有?

廉署一直以來鼓勵市民,如有懷疑,應作舉報,並強調無需要證據確鑿,廉署都會處理﹔如果資料不足,廉署可拒絕調查﹔如果屬誣告,廉署可引用《廉政公署條例》起訴投訴人。施祖祥先生只是重申廉署一貫政策,廉署亦有機制處理資料不足的案件,因此根本不存在張志剛所謂的「濫報拖垮廉署」。

梁振英干預廉署 衰過董曾

董建華時期,梁錦松涉及「偷步買車」被舉報,最終無起訴,董建華沒有指投訴人利用投訴「作為政治打擊工具」﹔曾蔭權涉貪受查,他只說會配合廉署調查。本人認為梁振英自己、陳茂波、曾蔭權、湯顯明仍受刑事調查﹔許仕仁正被律政署檢控﹔張震遠仍待進一步資料決定是否立案調查,梁振英無視自己及多名現任前任高官受查,公然抹黑投訴人利用廉署「作為政治打擊工具」,赤裸裸向廉署施壓,干預廉署獨立調查。

郭文緯理應譴責梁振英

正如郭文緯在2013年1月29日「梁粉網站」《港人講地》撰文不點名回應「劉夢雄就廉署調查致函特首事件」指:

「真正令廉署能夠不偏不倚地執法的是保持廉署的獨立性。當時,廉署就算處理一些非常敏感的案件,無論涉及政府高層抑或中資機構,董先生(董建華)也從沒有干預,亦不加評論,以免有人捕風捉影,以為其施壓力……任何人在接受調查期間,試圖接獨特首或中央政府以求向廉署施加干預和壓力,行為絕對可恥,必須受強烈譴責及嚴懲……此人必會成為市民的公敵,公須受到嚴斥、嚴辦。」

梁振英公然向廉署施壓,本人認為郭文緯應以同一標準譴責梁振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領匯欺凌、豈可視而不見、袖手旁觀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領匯欺凌、豈可視而不見、袖手旁觀
Aug 21st 2013, 16:26, by 王德全

992695_10153123069860515_966012906_n

圖為編輯所加

領匯潘啟迪先生:

香港人可能不習慣老師講粗話,卻慣了霸權欺壓小商販,那等於認同霸權。今天不出來說句話,就等於你認同領匯霸權,就等於在街上見到欺凌行為,便急步離開、或搖頭嘆息,或匆匆返家寫封投訴信!被欺凌者已受盡侮辱。

有什麼職員便有什麼公司,潘先生你會改變領匯的策略嗎?還是你甘為刀手嗎?

衝擊行為我所不欲,是迫於無奈,請你回頭是岸。衝突是可以避免的,潘先生你高高在上,可以躲在管理員、職員之後,但我一定身先士卒,彰顯公義,為被欺壓者說句公道話。

海富苑居民已從領匯海報得知海富街市的去向。小時候看見美孚好世界酒樓結業,伙計稱讚是良心僱主,我深信領匯都可以做得到。這件事中,潘先生你覺得領匯做得對嗎?分判商做得對嗎?街市販商做得對嗎?

8月6日三方在海富苑舉行會談,領匯表示會逐一和商販溝通,可惜兩個星期了,我們曾致電給潘先生,你沒有接聽。逐一會談夢落空了。

我代表九戶以最大誠意向潘先生陳述,我們希望領匯能體諒我們商販辛勞的工作,暑假是淡假,這兩個月要蝕本的,還有商戶續了一年的食物製造牌照,有商販來了不足一年,希望領匯能體諒商販辛勞的工作,補償搬遷費。

領匯可以花費大量金錢來塑造為良心企業、環保企業,但是實際是否無情地對待一直有合約的商販,冷漠無情的世界一定不是潘先生所嚮往的。

我相信行公義的解釋是扶助弱勢,懇請潘先生憐憫商販的苦況,他們在九月時更會失業。潘先生工作可能是一帆風順,但我領略失業之境況,非常悲涼。

前路茫茫, 飯碗破碎,都未暇思索。只求公義,這樣結束街市,是否商販應得呢?

我不是要向潘先生下戰書,而是希望公眾明白海富街市商販的苦况。現在你們提出的不平等方案,又是依據什麼原則?潘先生你豈可坐視不理,欺凌老嬬是你認為對的行為嗎?

王德全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中港真的矛盾(上)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中港真的矛盾(上)
Aug 21st 2013, 16:39,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A.

文化差異其實不只存在於香港與中國之間。當全球逐步走向一體化的時候,學懂處理文化衝突而經成為一件如在砧板上的事。與其無謂的在網絡上辱罵對方,倒不如參考一下外國的做法。

身處澳洲,其實白人並不是預期中的那麼多,尤其是在校園裡的同學大部份都是留學生來的。這不禁令我好奇-究竟澳洲人是怎能夠應付每天的多元文化。

首先要探討的是澳洲人本身從哪裡來。除了土生土長的澳洲原居民(Aboriginals)外,最初的澳洲白人其實都是被流放的英國人。澳洲立國於1901年,一直都有所謂的『白人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

情況一直持續至越戰時候。那時,澳洲的參戰令到本土人對同盟的南韓,南越,泰國和菲律賓人等亞洲國家的看法開始軟化。戰後難民亦是澳洲走向多元文化交流的另一契機。當時難民人數過高,加上大戰過後澳洲人口不足,最終促使右翼政府廢除了白人政策,正式接受其他種族移民成為澳洲人。

就是這樣的利益關係,促使澳洲的移民政策一路向平權邁進。亞洲移民的地位由難民到廉價勞工一直升級至現在的專業移民,投資移民,反種族歧視等,實乃一個很長很長的路程。當中其實可以見到澳洲每當發掘到一個可以更加深化兩地合作的機會就會願意軟化其態度(缺錢的聯邦政府與新修訂的投資移民政策是一個好例子)。

香港中國之間亦是如此。要成功令中港走向融合,互相找到對方的價值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只有這樣,兩地人才能慢慢發展出現在缺乏的尊重與諒解。

現時港社會的著眼點似乎定睛了在金融發展上。即時回歸的口號是『一個國家』,可是大家其實都是在幹實事-賺大錢,因而自由行,CEPA,國內學生,買樓等政策能夠大行其道。相對沒有價值的『兩個制度』就被人遺忘了-國民教育,雙非,推延民主普選等等都是政府沒有把港人利益排先的依據。可是於我看來,放棄香港的獨立性質才是真正放棄了我們本土最大的優勝之處。

兩個制度帶來的是一個融合的契機。這並不是一方強權把自己的一套硬推在對方身上,而是取長補短的進步。妄想香港能夠成為一個只靠商業為主的港口,這是對中港都沒有幫助的。大概只有外國國家才會樂意見到香港和上海互相競爭吧。香港商業獨立於中國是一個死胡同-連歐美工業都收拾不了中國的膨脹,試問香港優勢何在呢?沒了優勢,香港又如何在洪水般湧過來的中式文化裏立足?

以我愚見,『一國兩制』是全球首創的新派社會主義。當蘇聯的共產輸掉了冷戰後,歐美的資本主義一直席捲全球,然而社會經歷的貧富懸殊,不同金融天災等等都透視了資本主義的不完美。現在中國主張資本治發展,『共產』治理異見者,結果人民思想水平與財富造成誤差;總會有一日因政制發展趕不上人民財富而出事。能否迅速與外界接觸,消化並改良外國社會經驗就要視乎香港這獨特的彈丸之地。

香港為中國經濟開放提供了寶貴經驗,香港人亦從中得到了相應的利益。然而中國經濟已徹底開放化的時候,香港人應該要向開放中國人的思想文化入手了。與其發展本土文化拒絕染紅,倒不如善用其中西文化之匯聚而創出一條新出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政治炸彈,幾時先爆?(漫畫)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政治炸彈,幾時先爆?(漫畫)
Aug 21st 2013, 16:28, by 馮國豪

????22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