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在犯禁和合拍之中的電影新路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在犯禁和合拍之中的電影新路
Apr 23rd 2014, 14:30, by 陳景輝

一年一度的金像獎頒獎典禮終於完了。身為香港影迷,這絕對是豐收之年。這除了因為有許多部好的電影之外,還包括2013年代表了某種前進和突破。

首先是本土電影熱。不是說以往沒有港產片,而是說一種強調本土精神的電影(有時是市場考慮),有如浪潮般湧現,而且受人期待,這是過去少見的。

這個新浪潮有自己的時代脈絡,它往往以犯禁為自己的特色。像是說,那些內地審查制不允許的,電影人就偏偏專攻此道。一時間,銀幕上充斥政治、鬼怪和色情。這些片子當然良莠不齊,但卻打開了另一條明確的道路,那就是,香港人的自我認同,絕不能同化於大陸的禁令。至少在銀幕上,大陸不容說的,香港就更想說出。這也是九七後文化自主的一種。

進一步,如果想說的不只是那些別人禁止的東西(這難免反應式兼被動) ,而是電影人本身固有的信念,並因而已經反覆體悟和琢磨,那一定更好。舉例,《殭屍》的好,除了它不返大陸外,還有對殭屍電影傳統的轉化和改造,而若以之譬喻出一個正在停止呼吸和極速屍變的香港,則其恐怖遠超鬼怪。

另一個突破,是合拍片也浮現了極之明顯的本土性。《激戰》、《一代宗師》、《終極一戰》、《毒戰》等合拍片,雖沒有直接反對制度禁令,但都明顯承載了強烈的香港風格和時代聲音。在這些走進內地市場的合拍片中,導演們既有創新之餘,也延續和强化了他們之前作品的港產特色。因而,純粹以資金來源劃分出的二元對立(合拍vs.港產,只有後者才是好的和本土),已告瓦解。

當然,合拍片中的爛片仍然很多,以上只是少數。但同時,以放棄大陸市場之姿回歸的港產片,仍是良莠不齊。

2013年的香港電影,在犯禁和合拍之中,兵分兩路,再造自己的本土性。

文章刊於2014-04-22明報

圖片連結:http://www.gog.com.cn/pic/0/12/70/62/12706283_013982.jp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陳太與十八學者,請勿拆散佔中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陳太與十八學者,請勿拆散佔中
Apr 23rd 2014, 14:42, by Brandon Yau

圖:Hongkong2020

近日,十八位學者聯署一個「學者方案」,期望在符合基本法的框架下實現真普選[1]。這個學者方案與早前的陳方安生「香港2020方案」及湯家驊方案可謂 一脈相承,希望在中央能夠接納的範圍內,擴大提名委員會的代表性去達至2017特首普選。目前兩個方案均已放入佔中商討日(三)[2],有機會正式成為佔 中運動爭取的政改底線方案。這些方案,無論在混淆真普選定義和扭曲和平佔中運動的精神上,都是極危險的,必須嚴正指出。

公民推薦是假貨 擴大提委會出賣基層

學者方案在提名委員會以外加入「公民提名元素」,建議加入一個「公民推薦」程序,集齊數萬個提名就可提交提名委員會。不過,為了保留提名委員會的「實質提 名權」(其實即否決權),固此無論有公民推薦與否,一個候選人都要取得八份一提委會成員提名,才能成為候選人。因此,「公民推薦」實在連「公民提名」的彷製品都算不上,根本是魚目混珠之作。

另一方面,學者方案與早前陳方安生的「香港2020方案」與湯家驊方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在現行的特首選舉委員會組成的基礎上去擴大提名委員會,作為改革框架。現行的選舉委員會,將社會各行各業分為四大界別,在多個界別中充斥「公司票」、「團體票」,固然是令選舉權集中在政商精英手中;但即使將來的提委會改為「個人票」,仍然是嚴重向工商、金融界、專業人士等傾斜的,中下層市民的意願難以進入提名程序。再加上偏高的提名門檻,最後很可能只有一至兩名溫和泛民候選人可以參選,最終令打擊地產商、加強財富再分配一類對廣大市民有利的政策無法納入政治議程[3]。

這些擴大提委會的方案,在提名過程中排斥大部份港人的參與,因此顯然難以保障「市民在選舉中有真正的選擇」,不符合真普選的國際標準[4]。由泛民中人、 有公信力的學者提出這些方案,還被接納為商討日(三)的方案之一,將會令大眾混淆對真普選的理解,無助於港人團結一致爭取真普選[5]。筆者必須指出,這些擴大提委會的方案,並不是「掹車邊真普選」,是切實的假普選。

方案是表象 關鍵在抗爭

筆者相信,提出這些方案的人,大部份都是真誠希望香港政制民主化能向前走一步的。提出這些妥協方案,是希望可以透過與北京磋商、談判來達成協議,避免政制「原地踏步」。不過,這種一人讓一步的心態,實在是完全昧於形勢。這些擴大提委會的方案,除了違反平等、普及的真普選原則之外,在佔中策劃得如火如荼之際提出,甚至將之放入商討日(三)的議程當中,更有可能危害運動的推展。

學者方案發起人之一方志恆,公開表示學者方案不為佔中而做;另一發起人羅致光亦指,希望「搵一個市民、泛民、建制同中央都接受嘅方案」。學者方案吊詭地得到政府及中央的和應,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暗示「公民推薦」不違基本法;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在一論壇上表示不同界別「均衡參與」的提委會是對「控制了整個社會八成的經濟命脈」的工商界和資本家的保護,有需要保留--在在呼應了上文指出擴大提委會後仍然排拒社會中下層的聲音,令有關財富再分配的政策難以進入政治議程。中央會否透過拉攏溫和泛民及其支持者來分化、邊緣化佔中,實在令人擔憂[6]。

多年以來,香港一直有過半數人支持民主普選,這也是泛民主派存在的最大正當性。不過,這種支持只是原則性的支持,香港從未有過一次民主運動,能將民意擰成足夠的社會力量與政府以至中央抗衡。和平佔中雖然到目前為止飽受質疑,但的確是提升抗爭層次、凝聚願意為爭取民主政制而付出的社會力量的嘗試。和平佔中的道德感召,正正源自港人對於真普選的追求,也是佔中三子發起佔中的原意。而佔中的作用,正正是要以公民抗命行動作為籌碼,威脅政府必須要交出一 個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方案。這些擴大委員會的方案,卻是主動提出讓步,拋出一個政府能夠接受的方案。這個策略,絕對是與佔中的道德感召相悖的。

若然佔中最終決定以爭取這種分化大眾、分化參與者的方案為目標,將令佔中的道德感召大減,也將傷害一直支持和參與佔中的人。反過來,缺乏了為真普選而犧牲的道德感召,佔中也將不成氣候,無法凝聚出足夠的社會力量去爭取一個哪怕是妥協的方案。因此,「一人讓一步」的想法,對於佔中來說是致命的。這不是溫和與激進的路線之爭的問題,是基本形勢判斷的問題,是面臨把佔中運動瓦解的問題!

鬥爭才是出路 勿做歷史罪人

說穿了,佔領中環並沒有那麼複雜,商討、方案爭拗可以很繁瑣,但核心精神由始至終都是一個,就是我們是否願意承擔法律風險,為上一代、為下一代爭取一個真正 屬於香港人的民主普選。而佔中最後是否成功,不僅在於能否爭取真普選,更在於我們能否透過佔中為香港孕育大型群眾運動,壯大以後在社會不同層面奪回人民自主權的各種鬥爭。這是時代對我們的呼喚,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在即將來臨的佔中商討日(三)與622民間公投,我們有責任選出一個貨真價實的真普選方案,並為捍衛它而走上街頭抗爭。香港2020、十八學者、湯家驊方案 一致地建議擴大提委會,背後蘊含的都是虛妄的妥協心態,讓我們能迴避歷史的責任,而放棄鬥爭的我們,最終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自主。

參考資料
[1] 見《學者方案:在基本法下實現真普選》Facebook專頁:http://tinyurl.com/lxzq4up

[2] 和平佔中商討日(三)將在5月6日舉行,與會者將選出三個特首選舉方案,交由6月22日民間公投,訂立和平佔中運動的底線方案。公眾報名:http://oclp.hk/dday3.php

[3] 按:香港2020方案中,的確有317席地區直選提委會,但由於採取單議席單票制選舉,固此最終亦只有走中間路線的人能夠循此途徑進入提委會。

[4] 見和平佔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解釋普選的國際標準:http://www.youtube.com/watch?v=iGLmbFWDjis

[5] 註:公民提名並非唯一方法,如學聯與學民思潮提出的公民提名及議會提名雙軌制,兩軌都能容許多元聲音進入提名程序,為選民提供真正的選擇。

[6] 林兆彬,《借助「公民推薦」打壓「公民提名」》: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逢紅必反」的哲學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逢紅必反」的哲學
Apr 23rd 2014, 14:56, by 王棘蘭

當全世界都可以係網民的年代,網民的取態的確可代表某程度上的主流意見。而高登有一條定律叫「逢紅必反」。如果係逢「紅」必反我明吖,當草係臭的時候,無人會鍾意個罌。但是,每逢有人當紅、「上位」或非常受注目,網民都必定會慢慢跟他們對立。挑剔、「抽秤」、睇唔順眼、找錯處、甚至恍似本能般的盲反,總之就是將嫉妒的本性具體行動化。

我,也是網民,當我用高登仔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時,原來也發生同樣事情。於是我用方法演技式的代入再投射去揣摩逢紅必反時自己的心態跟思想,我發現原來一切都在於「向心力」這個問題,令「妒忌」這個矛頭放大再作無的放矢,槍打出頭鳥,當紅的就自然遭殃了。

而向心力的萎靡,是由於社會競爭過大,你爭我奪的意識形態跟現實情況愈趨嚴重,「你的成功,就是我的失敗」,每個人都是有意無意地踏着別人向上爬。無計,好似本來十隻獅子在野外,牠們會團結對抗外敵,但當把牠把放入同一個籠,牠們就會互相廝殺爭奪有限的食物。就係咁,妒忌的投射面跟信任範圍一樣變得狹小。

就好似好少人會妒忌個仔或者妒忌個老竇,因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香港人就因競爭性強的社會生態而令向心力下降,連充滿本土特色或香港精神的人、事、物,只要太紅,就會反,近期就有港人港製的《紅VAN》、王家衞的《一代宗師》,那缺乏本土支持又何來本土意識呢?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幫你細路「抿」屎前,先「抿」乾淨我地塊地》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幫你細路「抿」屎前,先「抿」乾淨我地塊地》
Apr 23rd 2014, 11:05, by 姐死姐還在

《幫你細路「抿」屎前,先「抿」乾淨我地塊地》

今日熱話,《MK青年大戰強國人》片段,有pair 大陸父母,在旺角西洋菜南街抱住個細路便溺,有個MK 仔影低,大陸父母搶相機,同MK 仔動口兼動手。

對於此事,我再次百思不得其解:
1. 1987年的《富貴逼人來》,肥姐同董驃全家移民去加拿大,佢地個女係飛機上面「內急」,好多人排隊等去廁所,董驃提議比個膠袋個女痾。肥姐即時回應:「你都痴線,咁冇家教,排隊」。27年前的香港電影,大家都有共識,隨街痾係冇家教。今時今日仲有大陸人當⋯⋯街當巷痾,呢件事係唔係證實到香港人同大陸人的思想最少有27年差距?

2.大家如果冇睇港產片,實有睇過古裝。楊過行走江湖,都唔係到處有茅廁,但楊過都會搵個草叢,識得用條草遮一遮。老
老實實,有人望住我,爛屎都變縮便,我真係即時冇哂便意。
pair 大陸人係旺角西洋菜街,人來人往,冇遮冇擋,點解你會痾得出?

3. 新浪網新聞中心以「對於小孩子在街頭小便,你的態度是?」為題,詢問大陸網民對於小孩在街頭小便的意見。「當街當巷可唔可以痾?」同「去銀行可唔可以打劫?」,呢兩個問題對我黎講都係肥姐個回應:「你都痴線」,邊個咁智障仲要開口問?擺明唔得啦。

大陸人去到世界各地都拎哂人地D 獎學金,點解公民教育呢課咁低分?
而家就同大陸人上返堂公民教育課:

1. 如何應付你小朋友「內急」?
香港人從來唔係唔體諒你小朋友「內急」,我地係唔體諒你為人父母唔識教細路。出街前痾清佢得唔得?食完飯唔係好急都痾一痾得唔得?唔係下下都要急到下一秒核爆先百米賽跑咁衝入廁所的。

2. 幫你細路「抿」屎前,先「抿」乾淨我地塊地。
好啦,你個小朋友真係急到瀨屎啦終於,你幫你細路「抿」屎前,請先「抿」乾淨我地塊地。香港人拖隻動物出街,隻動物痾左,我地係會「抿」返乾淨我地塊地,因為對於我地黎講,香港是我家,我珍惜隻狗個pat 的同時,我都好珍惜香港每一「忽」。

3. 香港人點解會怒髮衝冠?我地係幫緊清潔工人討回公道。
有大陸人話香港人冇人性,唔體諒細路「內急」。坦白講,香港人有個「體諒人排行榜」,而首位係留比掃街個清潔工人。你痾得好舒暢個時,有冇體諒幫你「找數」的清潔工人,人地日日執「金」難唔難受呀你答我?香港的每一「忽」都唔止一個人使用,我地keep 住塊地乾淨,係因為我地知每一「忽」都有下手用家,你咁痾,你有冇體諒下手用家先?

4. 如果你忍耐力只屬輕量級,請你需要時用上「屎尿片」。
我知講完咁多,D 大陸人都總會話,人有三急,唔痾唔得。咁我強烈建議你使用返強國出產的「包大人」,我諗只有「屎尿片」幫到你地。

PS. 大陸人發起6月1 日罷來香港自由行,我知道大家都熱烈期待6月1日的來臨。跪求大陸人講過算數,記得找數。如此同時,我想申請七一個煙花改係六一放,冇自由行真係要賀一賀佢,但我又唔想政府再哂錢,麻煩調一調個schedule。好似《地球1小時》咁,一年一度熄下燈,比返日我地回一回氣。我想個日唱返首「喜氣洋洋」,真係要「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飲多杯勝嘅各位乾杯飲勝,喜氣洋洋,洋溢四方…」

再PS. 係呀,我成篇都講屎屎尿尿,我講你都覺得我核突,點解有人可以係旺角西洋菜街中央做出來?

《MK青年大戰強國人》片段載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nbaZtqARg

原文載於姐死姐還在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A7%90%E6%AD%BB%E5%A7%90%E9%82%84%E5%9...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堅持原則 繼續抗爭 不要倒退的學者方案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堅持原則 繼續抗爭 不要倒退的學者方案
Apr 23rd 2014, 09:06, by 羅冠聰

「學者方案」一出爐隨即引起各界嘩然,一批學者在最應凝聚民氣、共同選擇一個理想的特首選舉方案的時候竟拋出一個「四不像」,建議貌似增加市民參與程度、增加民意基礎,「循序漸進」,最終決定權卻又只能落在「四大界別」的千多人選委會手上,決定誰能入閘。

潑出一淌魚目混珠的渾水,叫香港人來接,並聲稱這最可能是中央給出的甘露,這是學者該做的事情,有著學者該有的風骨嗎?

為求入閘 放棄原則?

關於學者方案的流幣,早已有多篇文章指出,本文不再在此多作贅述。日前報導指出,學者認為「公民推薦的入閘渠道能吸引更多有政治實力的人循此入閘」,令人錯以為公民推薦有實權讓獲市民支持的候選人入閘。讓句子成立的前設是,選委會成員必會將公民推薦納入票選候選人的考慮之中,但我們還可以相信那批「功能組別」,能夠公正無誤的參照全體市民推舉的人選嗎?如不能確保,為何斬釘截鐵的說能「吸引更多有政治實力的人循此入閘」?閘本是關上,也不確保會有人「開閘」,如何吸引人入閘?

當然,擴大了的提委會,也可能有足夠票源讓泛民候選人入閘,正如上屆特首選舉,何俊仁也摻了一腳。可是必需深思的是,2017方案僅僅是為了讓泛民入閘,還是想展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自己特首自己選」、「自己議會自己選」這些對於未來香港政治體制的願境,向中共表達我們難以忍受香港在陷入體制上被大陸同化的窘境?如若只想放泛民候選人入閘,我們的討論焦點應移向如何扣緊票源,理論上不用理睬制度如何變化;如是後者,那麼我們應更採取積極的態度去爭取最大程度的「民主化」,每個社會上的群體都有責任盡力爭取港人的話語權。

假如學者自負的責任,正如他們所言,只「在框架內研究最能獲各界接受的方案」,那麼你為甚麼還要公佈方案,渴求香港人的支持?你拋棄立場原則,目標為本的窮盡六壬只是為了構想一個各界能夠接受的方案?作為各所大專院校的教育學者,卻甘心為了「息事願人」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退讓心態而迴避原則性的對談,倒不如立下心腸要求一官半職、出謀獻策,總比兩頭招呼高官市民較好。

學者想像中的談判策略,為求妥協,把底線抹去,捨棄了追求「真普選」的信念,空手走上談判桌,無疑是葬送所有捍衛本土利益的可能性。

循序漸進乃糖衣毒藥 港人無法再等

政府經常用「循序漸進」作為護身符,叫港人慢慢等。問題在於,我們為甚麼還要等,更甚或,我們還能夠等嗎?

現今香港紅資泛濫,以往為人傳訟的優質警隊、廉潔風範、司法獨立,都好像慢慢被內地的「紅水」所污染,漸漸有著背後那片大陸的光境。貧富差距擴大,樓房愈貴、物貴飆升,青少年擔憂未來,老年人顧慮現在。有人流離失所、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可能隔日沾滿漂白水;有農夫辛勤工作多年,被政府地產商玩把玩法定程序,以合法卻無理無情的方式迫走,一個剷土機抹去幾十年的心血。大白象工程缺乏監管,超支要市民埋單;民怨繼續沸騰,卻不做實事,重新分配資源解決低下階層的問題。

高官貪污成風,自毀規距,享用特權、親身剝削基層卻不用問責;特首任人唯親,謊話連篇,毫不服眾,政治威信蕩然無存,政府無法向大眾交代。

這是我們理想中的香港嗎?政治體制上若不改革,我們還會看到香港的未來嗎?

我們還有妥協的餘地嗎?

這個時候,香港人並不需要一班所謂智囊為了攏略光譜中間、為求安定的一個「退縮方案」來分散民意,而是需要真真正正凝聚港人的血性,讓中共看見港人為了自決命運,能夠站定多堅定,走得多遠。

未打先降,或者自廢武功,並不是學界能接受,也不是在民主路途上鬥爭了三十多年、意志堅定的同伴所能接受。到這一刻,幾乎是香港的背水一戰。不再退縮,讓我們將堅持民主的信念轉化為行動,繼續抗爭,守護香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本土運動理論的貧乏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本土運動理論的貧乏
Apr 23rd 2014, 09:11, by 吳志森

Betty八歲偷渡來港,拿着「行街紙」過了11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考上港大醫學院。有人說,如果Betty「悶聲發大財」,不把自己的身世在網上公開,又或萬言自傳寫得沒有那麼囂張和怨忿,多講些感謝香港和香港人的說話,就不會成為本土網民鋪天蓋地的批判對象。

真的嗎?批判Betty的言論,絕大多數不是指她的態度,矛盾直指「偷渡」本身。罵她的人,指她8歲不可能一個人偷渡,一定有人協助及教唆。偷渡是犯法在先,根本不應給她中小學教育,遑論僧多粥少的大學學位。偷渡來港就像蝗蟲一樣佔用香港資源。即使Betty他日畢業行醫,有網民說,絕不會給這種偷渡蝗蟲看病。
簡單地說,偷渡就是Betty的原罪,總之,無論你的處境如何,都應遵守法律,留在原處,不應隨便來港佔用我們的資源。還有,是基右常用的「滑坡理論」:如果Betty可以這樣做,成千上萬的蝗蟲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香港,拿到正式身份,香港肯定陸沉了。

如果「偷渡」就是原罪,回去問問你的長輩,家族裏有沒有偷渡分子。人們說香港是移民社會,說得跨張一點,更可能是個「偷渡」社會。年輕讀者的爸爸媽媽可能在香港土生土長,但問問他們的爸爸媽媽,即你們的爺爺嫲嫲、公公婆婆、舅公舅婆、姨婆姑媽,在過去幾十年不同時期「偷渡」來港的,梗有一個喺左近。

香港首富李嘉誠在抗日戰爭時期從鄉下來港,嚴格來說不是偷渡,而是逃難,分不清合法還是非法。壹傳媒老闆黎智英12歲從大陸偷渡來港,經過不懈奮鬥創立了傳媒王國。「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五十年代從大陸過澳門再坐漁船兩次偷渡來港,《漁火偷渡客江上數峰青》寫出他偷渡的驚險故事。

偷渡來港,白手興家,事業有成,出人頭地,在商界、專業、演藝……各行各業都有,多得數不清,這就是獅子山下的香港傳奇,是不容抹煞的香港歷史重要組成部份。老實說,Betty的經歷,就是我們熟悉獅子山下的勵志故事。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上一代的人,逃避共產暴政,避秦南來,在這個自由小島打拼,貢獻一生精力,創造一個又一個香港奇蹟。不像Betty這類新移民,偷渡的目是「攞着數」,是佔用香港人的資源,是享用香港人的奮鬥成果。

若這個邏輯成立,無論合法入境還是非法偷渡,都是來佔用香港的資源──自由,在共產獨裁的中國一般平民百姓無法享有的自由,早來的一樣可以用同樣邏輯指摘後來者「攞自由的着數」。哪個時期來港的偷渡者才算為香港貢獻奮鬥?哪個時期來港的偷渡者是為了「攞着數」,時間的線劃在哪裏?1949年?1976年?1980年?準則又在哪裏?

近年興起的本土運動,最大的缺失,就是理論的貧乏,除了情緒還是情緒,缺乏基本分析架構。批判對象不集中在制度問題,而是對個別「稻草人」窮追猛打,誓不罷休。見到疑似「蝗蟲」,就像巴浦洛夫的實驗一樣,不經大腦,訊息只到脊椎就進行條件反射,連基本資料都搞錯又永不認錯。這種論述水平,只能把支持者都推向敵人,徒惹對手訕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逢人只說三分話」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逢人只說三分話」
Apr 23rd 2014, 06:12, by 王偉雄

小時候的娛樂之一,是飯後看報紙,父親看完才輪到我,當然看的不是新聞,而是副刊,主要看武俠小說和漫畫。那時父親看的是《快報》,裏面有連載的武俠小說,我清楚記得有一次在諸葛青雲或臥龍生(不肯定是哪一位)的小說讀到這兩句說話:「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清楚記得,因為那對當時年紀小小(十一二歲)的我而言,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說法,令我感到疑惑 --- 只說三分,不是太少了嗎?何必這樣不信任別人?

到現在,我仍然是不接受這個說法,不但認為「只說三分」太虛偽,而且相信不必「逢人」都如此做,就算那只包括陌生或不相熟的人。當然,人長大了,領教過人心險惡,吃過虧,受過傷,防人之心自然增強了;然而,我還是寧願考驗自己的判斷力,因人而異,不想過於防範和猜度別人,這樣做人會輕鬆自在一點,運氣好的,還可以碰上一見如故、相逢恨晚的人。終日爾虞我詐的生活,太沉重,我是受不了的。

相信不少人都有我這個態度。另一類人,也許是少數,不但嚴守「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金科玉律,甚至享受爾虞我詐,因為他們視之為一種爭競或鬥智的「遊戲」,講求勝敗:你中了我的計,便是我勝了,除了從中得到的利益,還有那「我醒過你」帶來的滿足感。

我有一位朋友的前夫正是這種享受爾虞我詐的人,做生意的,每次佔了人家便宜或「鬥贏」對手,都沾沾自喜,有時更開口自誇醒目過人,嘲笑對手愚笨。然而,據我這位朋友說,這種享受是要付代價的 --- 她的前夫經常失眠,平時也放鬆不下,因為終日機關算盡,又怕別人棋高一著,終歸會輸。這樣看來,就算是享受爾虞我詐,也是難以輕鬆地享受的。

說不定有人喜歡爾虞我詐兼且手段高明,揮灑自如;因為勝多敗少,所以沒有甚麼壓力,快活自在。這種人,我會用「可怕」二字形容,希望永遠不會遇上。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網絡)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珍惜:不要為你未得到的抱怨 卻要為你得到的感恩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珍惜:不要為你未得到的抱怨 卻要為你得到的感恩
Apr 23rd 2014, 06:04,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波比

最近筆者接觸到一個香港女宣教士的分享。她於剛果一個遠離城市、甚至遠離文明的地方與她丈夫一同設立了當地第一所眼科診所,為當地人提供眼科服務。她分享了很多很多當地的生活,這些都是一般人眼中根本不能接受的(最起碼筆者不能接受)苦不堪言的生活。但這位宣教士竟然可以把她艱苦的生活說成一件又一件值得感恩的事,令到筆者腦海記憶特別深刻。

女宣教士提到近年令自己最開心最快樂的事,是終於可以在家中添置一台冰箱。她提到相比當地居民,她已經是十分幸運,只因她的家每天都有電力供應,而鄰居即使幸運地有電力接駁,每週亦只能有兩至三天有兩三小時供應。說罷筆者雙眼一紅,同時亦感到十分慚愧,因為小弟近日煩惱的事情竟然是未有足夠金錢去買一部新的手機!那一刻如果附近有個地洞筆者真的會豪不猶豫地把頭鑽進去,因為在筆者面前的那胖胖女士的快樂只建築在擁有一個冰箱,一個對我們城市人可說是必需品的家電、而筆者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抱怨。

另一件使到筆者反思的,是她為著自己家中每天有自來水,不用每天從打井取水而歡喜。我們城市人都認為自來水由水龍頭流出根本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還浪費食水,卻根本上沒有想過其實一切都不是必然的。

聽完她的分享後,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平日生活的浪費。相比剛果當地人和這位女士的生活,自己的生活簡直是奢華兼五星級。筆者反思自己之前還不時埋怨生活上有何不足,以及如何希望生活過得更好更舒服的想法。

不錯,追求更好生活的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基石。但當我們追求進步的同時,我們又有沒有反省過其實世界上有些人連我們認為最基本不過的,如水、電等都不能被滿足。我們真的不應該為自己未得到的而煩惱,反之更應該為我們已得到的而感謝上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谷一千斤針的寧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谷一千斤針的寧
Apr 23rd 2014, 06:02, by HK'Story

我發覺上一篇文章我都沒有好好的介紹這位朋友的名字。其實閒時我會稱呼對方「谷一千斤針的寧」。

他名字是源於一段小小的故事……一貫我倆大多數都是透過Whatsapp溝通,而我相信大家都遇過手殘輸入錯字的經驗,例如把「OK」輸入成「PK」,換來一個覆水難收的局面,尤其對方是你的情人或上司。而我也不例外。大家不要以為「谷一千斤針的寧」是一個癌症病患者,所以我和他的溝通內容都是既黑暗又充滿人生道理,相反我會形容他是一個活在當下的普通人,他也是人,也會有「無聊低能兼白痴」的一面。因為一次我在Whatsapp說對方說謊,然後我要他「吞一千根針」(註1)。誰不知手殘發功,打了「谷一千根針」。順理成章便演變成「谷一千斤針的寧」。其後他說這個名字既嘔心又有畫面,所以也不俗。從此他的名字便名為「谷一千斤針的寧」。

老實的說思前顧後的我有時候也會幻想如果換了我是他的話,我會不會還有「無聊低能兼白痴」的一面去過活。或許有人會選擇和他一樣傻傻的過一天,又或許有人會選擇作一些有意義的事而過一天。但我在想,究竟何為「有意義」的生活呢?如果我選擇今天用「無聊低能兼白痴」模式生活,然後在今天完結前,會為自己今天種種愚昧的行為而會心微笑,這又算不算過了「有意義」的一天呢?
最後不知道看過這故事的你,又有否被這白痴故事而感到快樂。但願大家生活愉快!

(待續)
註1:「說謊的人,要吞一千根針」是源於林宥嘉說謊的MV開場白。

(一)《面對死亡和倒數生命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ksstory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南韓沉船慘案=駕駛「失職」+政府「失靈」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南韓沉船慘案=駕駛「失職」+政府「失靈」
Apr 23rd 2014, 05:43, by 楊虔豪

南韓渡輪「歲月號」沈船事故發生至今已過7天,除首日救出174人外,生還人數就此停頓,錯過救援黃金時間,加上船隻整艘淹沒於海中使搜救更加困難,至今從船內抬出來的都只是一具具冰冷屍體,至今死亡人數已攀升到108人,其中多數是前往濟州島旅遊的京畿道檀園高中師生。

這事件並非單純只是「意外」,而是「人禍」所致。船內所乘載的100多輛汽車及1100噸貨品,渡輪公司為省錢而未將物品加以固定,船員駕駛船隻急速轉向,重物靠邊傾斜並撞破船身導致海水流入,加上重心不穩而開始沉沒,這是目前推斷導致失事的最大因素。

但駕駛部在船隻傾斜後卻透過船內廣播要求乘客「留在房內、不要亂動」,至船身已傾斜近90度後才要求大家「準備跳海」卻為時已晚,最後包括船長等的駕駛部成員未進一步搶救其他乘客。事後調查發現,船隻傾斜時,駕駛部與海警聯繫,雙方先是互推責任,而後駕駛部透過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祕密路徑搶先逃出,而聽命於駕駛部指揮的大多數乘客們就此閉鎖海中至今。而海警在得到駕駛部聯絡後,竟也先出動警備艇抵達現場將最先了解渡輪狀況的船員先救出,卻不管乘客死活。

渡輪駕駛「失職」已引來民意憤慨,南韓政府的「失靈」更讓人徒感荒謬。事件發生沒多久,檀園高中所屬的京畿道教育廳首先發送簡訊稱「師生全員皆獲救」,消息透過國家級的聯合通訊社與KBS電視台等媒體廣泛散播開來,不料兩小時後,先是傳出船員1人與學生1人死亡,中央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公開的失蹤人數突然暴增至290人,乘客家屬心情瞬時從天堂再度跌入地獄。

隨後,包括渡輪乘客總數、被救上岸的人員名單、失蹤與死亡者數字,政府說法一變再變,各項數字至7天後的現在,仍一會上調、一會下調,苦無音訊、希冀傷亡數字不會包括自己親人的乘客家屬最終被逼得情緒崩潰。據了解,南韓交通主管機關原先未建立好管理交通施設乘客名單的登錄機制,許多乘客買票後連基本資料都未登記就直接入船,導致身分確認作業出包不斷。

朴槿惠政府針對船難事件成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指示全力搜救任何生還者。但決策與執行機關觸及安全行政部、海洋水產部、海洋警察廳與教育部,這次沈船暴露出當局整合與危機應變能力失靈。事發8小時後,對策本部召開記者簡報會議,但針對記者提問沈船過程、搜救資源配置與救援進度等問題,政府官員不是予以迴避,就是不斷「跳針」複誦失蹤者與救出人員數字,但就連人員數字,政府都無法把握且一再改變,引發記者不耐並激起民怨,憤怒的家屬隔天對前來慰問的國務總理鄭熀原丟擲水瓶,但該畫面卻未出現在老三台的晚間新聞中。

政府各單位說法不同調反而「幫倒忙」弄得搜救進度更加混亂。4月18日,對策本部突然公開表示搜救隊員已成功挺進渡輪艙內,正確認乘客生還情形。但不到1小時,海警方面卻出面否認對策本部的說法,表示「進入船艙搜救並非事實」,原先抱持一線生機的失蹤者家屬,希望再度落空。詭異的是,聯合通訊社在對策本部被「打臉」半小時後,仍在網頁上將「成功進入船艙」的斗大標題與內容擺在頭條處理。

有失蹤者親人終於按耐不住出面痛批政府在浪費時間。一位檀園高中女學生的父親金重烈先生在接受JTBC電視台專訪時,揭露政府連有效的搜救體系都未建立:「潛水員一次下海搜救是15分鐘時間,但下水與上岸10分鐘,實際搜救時間只有5分,才5分鐘是能做什麼事?軍方潛水員整日來只搜了1、2個房間,而最近獲得探搜進展的大部分卻都是民間潛水員。」金先生指責,政府握有大量資源,卻未能妥善安排運用。

金先生在直播途中公開呼籲:「很明顯地,電視上所呈現的和這裡的情況是不同的,國民們應該要知道,你在電視上所看到的畫面並不代表這裡所有情況。」

他立刻提出實例道:「剛剛8點半,應該我們國家最具公共性的電視台(指KBS)播出投射照明彈讓搜救現場透亮的搜救場面,但到今晚為止,民間所投入的搜救隊兩個小組都在等待要救援,卻因沒照明彈可投放而無法作業。我們家屬向這裡政府有關單位訂購照明彈,前後花了40分鐘才批准,在船內他們還得用警備艇給的搜救探照燈才能艱難地進行搜救作業。」金先生女兒的屍體遲至昨日才被發現。

還有一位失蹤者父親向獨立媒體《打破新聞》表示:「看到聯合通訊社說午夜12點半已重啟搜索,趕赴現場的我們發現搜索一點都沒在進行。」很顯然地,當局透過操控輿論,甚至不惜透過對特定媒體投放假消息以美化搜救進度來挽救政府形象。

受不了政府緩慢對應與一再改變說法的失蹤者家屬已忍不下去,70名家長代表最後包車欲前往青瓦台向朴槿惠總統抗議,更有300位學生父母決定以步行方式表達不滿,他們在雨中哭喊著自己兒女的姓名,步行15公里後,在途中被警方攔阻而發生肢體衝突,過程中警方還派人在現場拍照對家長蒐證,招引更多責難。另外,安全行政部局長級官員在赴港行程中偕同部屬於失蹤者名單前「拍攝紀念照」被學生家屬告發而丟職,被媒體放大炒作,南韓政府應對沈船事件的「脫序行徑」重挫民眾信賴。

朴槿惠總統昨天於青瓦台秘書官會議上表示「將嚴懲失職人員」,並對高層與官僚警告「公務員若不受國民信任,並被責難無法盡到行政責任的話,就是怠忽職守,就沒必要繼續待在那位子上了。」她的說法被許多人視為「切割」而非站在自己團隊上真正反省與檢討,只讓下面成員「背黑鍋」卻完全劃清界線。

原以外交安保為施政軸心而獲高民意支持的朴槿惠政府,在這起20年來最大的「人禍」,媒體操作企圖與政府失靈問題被暴露出來,若未力圖革新並調整與大眾疏離的施政走向,執政基礎將可能逐漸被腐蝕。特別是6月地方選舉將至,在野陣營已準備攻擊政府處理失當,船難帶給朴槿惠政府的「期中考」最後能否通過,殘酷政治的現實結果或將初步反映在選票上。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曼聯的死局:寫在莫耶斯下台的四月廿二日(一)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曼聯的死局:寫在莫耶斯下台的四月廿二日(一)
Apr 23rd 2014, 04:23, by 尋找簡東拿

莫耶斯為曼聯本季失落前四而下台了。曼迷莫不對莫帥極盡口誅筆伐之能事,但一切要由莫耶斯埋單,筆者不以為然。戰績滑落,莫耶斯固然責無旁貸,但曼聯各種隱憂,早於莫耶斯上任前已見端倪。費格遜領軍的曼聯固然稱霸英超,但近三至四季對聯賽的控制力漸走下坡,球隊實力見底,尤其歐戰未有所成。曼聯的球會管理架構、建軍方針,以致朗尼對更衣室的影響,早在老費年代積弊日久,為莫耶斯的下台埋下了伏線。

一、 球會管理架構落後

傳統英式球會向來注重主教練(或領隊)乾綱獨斷,假設舊帥長期掌控後一走
便告人亡政息,曼聯固不例外,甚至釀成費格遜退休後新人接班的困難。

曼聯在球會經營體制的落後可以表現在缺少球探系統和技術部門。關於前者
,費格遜長期任用親弟馬田掌控,但引援方式陳舊,球探對引援目標觀察並沒有系統化及數據化整理,以致莫耶斯季初便抱怨球探系統不能就不同位置及成功機會列出買人的目標清單。曼聯陣容缺陷頗多(後文另論),夏季轉會窗只能購入費蘭尼,無疑為莫耶斯的重整添上障礙。

欠缺技術部門,教練團無法量化球隊場上表現,並預判出場所用戰術、陣式。莫耶斯也沒有預期到的是這套陣容裡有如此多的本質性缺陷,以至於無法協調攻防關係,多場比賽出現進退失據,而不少球員實力與名氣之間的巨大差距更讓教練設定戰術時會出現致命誤判。費格遜掌控球隊二十多年,自然對手下各員能力高低心中有數,但換上另一個教頭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適應。

過去爵爺的管理模式是相對舊式和個人化的,適合他自己,但很難交接。有管理學背景的人應該都知道,現代企業在知識管理和現代化管理系統方面的重要性,但曼聯陳舊的管理模式在新人接手之時只能推倒重建,重新樹立現代化的管理方式。

曼聯過往的成功,或因費格遜能力超群,或因球會商業策略,但傳統英式球會中主教練獨大的制度卻遠追不上潮流。莫耶斯雖然嘗試逐步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例如重整球探計劃和數據化管理)[1][2],一切也無從談起了。

二、 戰術毒瘤? 朗尼的發揮與續約問題

莫耶斯本季另一個最受爭議的決定,是處理朗尼的問題。看官可會想起一個
月前,雲佩斯謂有隊友阻塞前路影響他發揮?矛頭直指的是朗尼。朗尼身為球隊的戰術核心,是球隊進攻失據的主因;而且莫耶斯以三十萬鎊高薪續約朗尼,引起陣中主力不滿,也嚴重影響球員賽場上的表現。

香港本地的球評員總因為朗尼愛分波兩邊,拉他和史高斯比較;甚至有不少球迷讚他勤力有加、愛回防。但作為球隊進攻核心的九號半,朗尼是二流的。
九號半的角色不只單靠體力輸出,對意識和技術的要求十分嚴格,偏偏朗尼最落後的正是以上兩環。朗尼的技術缺點有以下五:
1. 欠背身護球能力,每遇對方壓逼時慣性地分波到邊線(本季作客愛華頓的聯賽可見一斑);
2. 盤帶能力低,無法控球進攻為隊友走位爭取時間;
3. 直線傳送失誤多,引致對方的反擊機會其他隊友不必要的折返過多,損耗體力。
4. 與香川比較,欠缺為隊友走位做支點同拉散敵方防線的意識,甚至經常做出錯誤的選擇:

外國球評家Jack Watson評論朗尼對愛華頓一戰的進攻效能時便寫道:「朗尼
總是愛在核心位置拿球,但一事無成。」 ("Rooney's heat map suggests he got around the pitch a lot but when he got the ball, he didn't do anything. ")[3]朗尼偶有一兩下神彩般的表現,但總不能持之以恆,與強敵對陣多如同隱形。如是者,曼聯的進攻效能大大降低,連帶聯賽取分能力也打折扣。

朗尼的發揮直接影響隊友配合,球場上的問題也自然帶到更衣室裏去。而且朗尼和經理人趁球隊危亂之際要脅球隊加薪續約之事已有前科。10年費格遜不惜在記者會上淌淚要求朗尼留下[4]、12年費格遜退休前夕朗尼主動申請轉會,如今又索取漫天要價續約球會,自然讓隊友離心離德。

莫耶斯在整件事情裏扮演甚麼角色呢? 從事情始末看來他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欣然同意朗尼續約的。問題是,30萬鎊續約本土頭牌這回事,一個新官上任的領隊可以全都說了算?為何朗尼表現一爛再爛,莫耶斯明知如此卻要死用到底?

三、 費格遜以本土為核心的建軍政策

關鍵在於曼聯以本土核心的建軍政策和他為球隊帶來的商業收益。

09年C朗離開以後,曼城、車路士外援球隊的消費能力有增無減。曼聯在轉會窗競爭力不如以上兩隊,要在英超賽場維持影響力惟有依賴本土球員,甚或費格遜的江湖地位,維持英足總以致球證對曼聯的偏袒,情況一如祖雲達斯於意大利應對AC米蘭等對手的做法。但近十年來英國青訓質素低下,再練不出加斯居尼一類的技術型球員,於是朗尼反倒成了英格蘭的代表頭牌。

頭牌地位一旦形成了,接踵而來的就是龐大的商業利益。曼聯為了營造商業上的品牌效應,便讓眾星拱照朗尼成了當家球星。Nike、EA sports更不惜把朗尼塑造為僅次於美斯和C朗的球星,作為他們的商業代言人。

如果明知朗尼場內表現如此拙劣,照理也應把朗尼的位置讓給馬達的才是。但問題是,上季歐聯對陣皇馬,掌控曼聯廿多年的費格遜敢於把當家球星放在後備席,照樣遭人非議;新官上場不足的莫耶斯也敢嗎? 曼聯高層要以朗尼的品牌效應維持經濟收益,30萬鎊週薪的天價續約,是莫耶斯一個新人教練敢做的決定嗎?

以本土核心建軍的政策,是費格遜末期的遺政,這能解釋他在2011年夏天寧願出錢買艾殊利楊格,都不買身價相等、人工更低的馬達。但是,這種犧牲球隊比賽場上的競爭力的做法,要後任撥亂反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包括更多轉會費的投入。一如堅尼所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曼聯在轉會收購方面是偷工減料的,而在這個賽季,這恰好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很遺憾,領導層不給予莫耶斯更多時間做重建。而以上的問題,在莫耶斯下台,依然放在這裏,成為各路教頭接手的絆腳石。下回再分析莫耶斯的戰術和人腳陣容的問題。

註:
[1]關於莫耶斯對執教普雷斯頓及愛華頓年代如何引入數據化管理,可細讀以下文章:
http://www.independent.co.uk/sport/football/premier-league/scouting-syst...
[2]曼聯內幕記者Jamie Jackson對莫耶斯改革球探系統的專欄:
http://www.theguardian.com/football/2014/feb/26/david-moyes-glazer-rebui...
[3]對朗尼進攻效能的評論
http://www.squawka.com/news/2014/04/20/wayne-rooney-vs-everton-awful-on-...
[4]莫耶斯對曼聯的改革
http://www.theguardian.com/football/2010/oct/19/wayne-rooney-ferguson-m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工聯會議員倡建動物園 動保團體炮轟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工聯會議員倡建動物園 動保團體炮轟
Apr 23rd 2014, 04:41, by 撒雅

圖:工聯會

(獨媒特約報導)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日前(4月21日)召開有關在香港興建「動物園」的意見調查發佈會。他指現時不少珍貴動物都由單一主題公園管理,而入場費高昂使基層市民未能入場觀賞動物,而逾九成的受訪小學生支持香港興建大型動物園,建議香港政府考慮興建具規模的動物園。動物保育團體包括「動物地球」及「豚聚一家」均表示強烈反對,指動物園困養動物剝奪動物自由,與現今關注動物權益的大趨勢相違背,對小學生會產生錯誤的教育。

受訪小學生望建大型動物園 鄧家彪欲引入多種陸上動物

鄧家彪以問卷調查形式向全港40多間小學進行調查,收回3千3百多份問卷,當中約92%的受訪小學生希望香港有大型動物園,而約73%小學生希望香港從外地引入陸上哺乳類動物。鄧家彪認為調查反映受訪學生對多個動物品種及相關知識表示興趣,及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動物。鄧家彪指希望於月內約見民政事務署,商討有關興建動物園事宜及了解其意向。

鄧家彪表示不會在野外捕捉野生動物,而希望與各地動物園進行交流或交換,展示在人工環境下繁殖的動物,又或是將被人非法入口並由漁護署管理的「動物難民」安置在動物園內。他表示由於香港海洋公園已有大量海洋生物供公眾參觀,所以動物園會著重於陸上生物。他指香港社會的小朋友未有太多機會接觸動物,希望透過興建動物園讓小朋友認識動物,當成是給他們的「禮物」。對於有保育團體表示不滿,他指明白會有團體提出關注,然而動保團體經常提倡自然對待動物,甚至不贊同飼養寵物,他認為社會上並未有一個主流取態。他又稱對現時動物園的設計和規劃有信心,相信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

團體指困養剝奪動物自由 望教育學生尊重生命

對於鄧家彪倡議興建動物園,「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表示震驚及強烈不滿,質疑向來爭取工人權益的工聯會提出此建議的動機,認為有嘩眾取寵之嫌。他表示,反對動物園困養動物是全球大趨勢,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展現,鄧家彪的提議毫無理據。他指以小孩作問卷調查對象非常愚蠢,小孩所想未必是正確,成年人反應對他們作出教育,指出動物園的禍害。黃繼仁稱動物園困養問題是全球性,即使不在野外捕捉野生動物,亦會將動物在各地間買賣,入動物園的消費者等於花錢去囚禁動物。

「豚聚一家」 向來關注困養海洋生物權益,召集人黃豪賢對興建動物園也表示強烈反對。他指即使是聲稱為亞洲頂尖樂園的海洋公園,每年亦有大量海洋生物死亡,飼養野生動物的技術值得質疑。他表示工聯會提出建議時未有作詳細考慮,包括動物來源地、品種、數量等等,未有從動物福利角度出發,剝奪動物自由活動的權利。他又指認識動物可從課本或網上學習,甚至去國外有野生動物的地方親身接觸,不必為獲得知識而困養動物,讓動物付上沉重代價。他續稱學生思想未夠成熟去分析議題,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負起監察角色,教育小孩尊重動物的自由。

編輯:謝曉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政黨的邊緣化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政黨的邊緣化
Apr 23rd 2014, 03:13, by 張鐵志

圖:民主黨

絕食應該是最撼動人心的社會運動策略,尤其是當數名政治人物集體為了一個重要而偉大的目標而集體絕食。

3月底,香港17名泛民主派議員和成員為了爭取真普選而發起絕食,他們的口號是「雞蛋抗高牆,絕食為普選」,並且說希望為日後的佔領中環行動點燃第一根火柴。

這個看似悲壯的行動應該是香港政治的震撼彈。然而,殘酷的事實是,不但市民大多沒反應,甚至有不少評論人訕笑批評他們:有人說這代表泛民派黔驢技窮,有人說他們會浪費絕食的道德力量,乃至消耗了民氣。

這不是香港人的冷漠,而是政黨出了問題。或者如知名評論人李怡先生所說,市民的確變得冷漠,但這是民主黨派造成的。

的確,不像台灣八十年代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扮演重要的領頭角色,在香港過去幾年,在香港民主運動和社會運動中,民主黨派卻是越來越邊緣化。

轉折點之一是2010年民主黨拒絕參加其他民主黨派發起的五區公投,繼而走進中聯辦,談判出來一個妥協的選舉改革方案,事後備受批評,形象大傷。溫和派民主黨給人妥協形象,另方面激進派如社民連雖有不少社運群眾支持,但影響力有限。

公民力量領導政黨

這個事實在近年最大型的社會運動中都可以看出來。2012年的反對國民教育運動,佔領政府總部數天,可以說是香港近年來最重大的社運,卻是中學生的學民思潮所組織的。關於政改運動,去年以來最引起關注,也的確成為當前主要平台的是「佔領中環」,活動主要是由兩位學者和一位牧師發起,而民主派政黨也只能尾隨其後。(佔領中環運動目前也遭遇困境,另文再議。)

換言之,是公民社會力量在領導政黨,主導了當前香港民主運動的議程。

看到這裡,台灣讀者當有感:這不正也是台灣當前的現象嗎?

過去幾年,馬英九成為九趴總統,但是選票卻未必能轉移到民進黨,因為人們很難對民進黨有熱情,有信心,也看不出他們的價值與方向。在過去幾年的重大社會議題上,幾乎都是公民社會主導,民進黨只能在旁邊默默地看(當然有個別議員是積極參與與支持)。這次的學生佔領國會運動就再次證明:在這個關於兩岸關係的重大政策上,是學生主導的民間運動提出新的立法議程,打開新的社會辯論。

幾天前,謝長廷、蘇貞昌退選黨主席當然是明智決策,民進黨是該世代交替,但交替的不該只是世代。如果新一代的掌權者,仍然只是活在封閉的政治高牆中,而不能與社會的新世代和新價值對話,那麼他們只能慘綠下去。

至於國民黨,剛確定將由連勝文代表出來參選台北市長。在一個民主社會,官二代或富二代當然有權利出來選舉,但是如果國民黨籍的台北市市長從馬英九、郝龍斌到連勝文,都只能官二代才能出線,那麼這個黨的病不是一般的嚴重:這注定是一個權貴權力菁英主導的政黨,而這樣的政治組織必然是與社會不但嚴重脫節的,並且是對立的。

回到絕食。絕食者的力量在於本身的信念和絕食者的道德形象。所以當林義雄先生發起為了廢核而禁食,已經在文化界中引起強大聲援,至今有一千多人連署聲援要求盡快廢核。如果執政黨又繼續沒聽到這個溫柔而強悍的聲音,那麼,下一場風暴可能又要來臨。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