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二十五):大愛無罪,愛是平等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二十五):大愛無罪,愛是平等
Nov 9th 2013, 14:18,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二十五):大愛無罪,愛是平等

誰人能界定何為「愛」?
只有那些最自大狂妄之人,才會把愛設限。
愛是人類最基本需要。有愛之人,懂謙卑,懂包容,懂關懷,懂欣賞。
今天是第五屆同志大遊行,亦是筆者第一年參與。
筆者與其他參加者一樣,同心同感,為不同性傾向人士爭取平權,以愛互相包容,建立大同世界。
歷來不同性向人士被歧視誤解,不論是無知市民,還是常把「愛」掛在口邊的教會牧者,皆把他們視為有罪,污穢,甚至用極難聽的詞語施以侮辱。更可笑的是,歧視同志的人竟然說「被歧視」,倒果為因,顛倒是非,不知所謂。
香港被稱為「國際城市」,但反性歧視法仍然未立,性小眾仍處於水深火熱中。作為公民,作為一個人,應以同理心和良知,施以大愛關懷,為他們爭取平權。
「爭取平權」,含意極廣。除了為著性小眾的平等權利外,更是體現大愛之方式。某些人口說關愛同志,但卻為權利設限,界定某些權利只屬異性戀擁有。難道這叫關愛嗎?這是極虛偽的表現。
要表達關愛,需落實於生活,落實於社會。為他們爭取權利; 為他們發言,說公道話,是最基本的行動。
因此,筆者參與遊行,即以實際行動表示對他們的支持。
平權路漫漫,攜手同步往。讓大愛遍全地,讓和平滿世間!

09-11-2013家中,晚上,遊行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以辨證看「殭屍」的奇幻世界觀(上)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以辨證看「殭屍」的奇幻世界觀(上)
Nov 9th 2013, 10:09, by EATdeadcat

近日,「殭屍」已成為文青、文化人及電影愛好者的討論焦點,口碑可說好壞參半。有不少本土論述者將其與「狂舞派」並駕齊推,冀建立出一套本土新浪潮的說法,說法具說服力與否,則不在我的關注範圍內。但這新浪潮論述當中,不乏文化研究式解讀,尤其就「殭屍」一片,大家將其評為後現代文學,以仰止為例,他將「殭屍」評為「完全符碼的拼貼的電影」,本人並無異議。然而,這種後現代式解讀大概完全否定了現象背後所可能擁有的某種結構框架,更甚還可能否定導演的風格統一性。依上一套 Juno 已參與幕後的作品「復仇者之死」作為參照,我敢肯定 Juno 並非在瞎搞,他正實實在在地嘗試和摸索著一套電影風格和語言,以說出自己相信的道理;當然其功力淺薄,以及未夠深刻的思維,造成作品有所缺陷,算是嚴重的問題,且容後再談。

但回歸正題,我想詰問的是,後現代的解讀是否足夠?還是我們應該以一種更認真的態度、深刻的方法去解讀「殭屍」,方能超越只有「完全符碼的拼貼」的理解,真正地判斷「殭屍」之價值所在及其意識形態?!

以辨證法來解讀電影並非新意,其合理性一般乃針對文本結構及作品世界觀是否在一定的一致性下存在悖論與矛盾性,以突顯某種後設結構所深信的真理;過往能以辨證解讀的作品有 Abbas 的電影以及早前提起的 Incendies 和 Sucker Punch 等。就「殭屍」而言,其角色設定的雙面性和迂迴的反高潮(即就錢小豪回想所造成的虛實對比)均富辨證色彩,要求觀眾與作品對話,為辨證解讀法提供充份的空間。

由於「殭屍」在內容和符號運用上的成份稍為複雜,我將以三部曲形式逐步拆解當中每個層次的對立性與其超越對立所得的一致性,從而找出作品背後的中心思想。以下我將先從人物設定著手;當中我選了幾個主人翁作為討論中心,並以反高潮前的虛幻世界作藍圖。

錢小豪——被設定為破碎家庭的始作俑者,一心想修補關係卻覆水難收,最終只有以自殺告終。然而被陳友所救,終日依舊無所事事,直至遇上那孩童,其修補關係的慾望移情往惠英紅那裡,最終更不惜捨己犧牲。以語意學可被理解如下(左邊為反面符號,中間為超越性綜合符號,而右邊為正面符號):

第一層:破碎 --- 移情 --- 修補;
第二層:自盡 --- 捨身 --- 重生

明顯地,第一層超越的關鍵在於惠英紅的出現,但這種超越性只是暫時性;被歌頌的是具永久性的超越性,亦即捨身成仁!

吳耀漢——因他是殭屍關係,他的定性明顯較為被動。在生時雖滿口粗口,卻其實充滿人情。及後他變成殭屍,大部份的定性皆由鮑起靜的執念與「放下」所致,以語意學可被理解如下:

第一層:粗鄙 --- 愛 --- 人情;
第二層:屍變 --- 執念 --- 頭七(只象徵「情」與紀念);
第三層:不朽的身軀 --- 放下 --- 眼睛之朽壞

有趣的是第三層的對立面,不朽的身軀之所以是反面,是因為它其實是勉強而成,實質只有朽壞的結局;反之,最後一幕眼睛雖然跌出來,但其朽壞卻象徵超渡,一種真正的不朽。

鮑起靜——究竟一個無私的大嬸如何因執念而淪為殘暴的劊子手?
第一層:自私 --- 執念 --- 無私;
第二層:殘暴 --- 良心? --- 放下

這裡我將「放下」放了在右邊,因為對鮑起靜來說,「放下」已是善良的果或體現,那麼究竟使其對立面被超越的動力是甚麼?是良心?還是更應該說,這良心是因他人的捨身就義而再被觸發?!

陳友——一個末代道士之所以對道術有執念,主要是因為放不下「被凝結」了的親情。若鮑起靜以煉屍來安頓自己,陳友則只是靠藏起父親的「紀念物」,相比錢小豪對「手錶」或鮑起靜對死屍的情義結,陳友的情況算是雞毛蒜皮。面對道士業之末落,陳友唯有以炒糯米飯為生,當中的求生類「香港精神」嚴格來說,也算不上有甚麼超越性。反而在復出與不復出之間,「親情與道義」就富有超越性,因為當中涉及要有死之覺悟;「親情」是對父親的回應,一方面重奪「道士兒子」的身份,另一方面重新肯定著父親以前那種絕對履行義務的敬業精神,而「道義」則是對錢小豪捨身就義的高度回應。

第一層:對道術的執念 --- 香港精神 --- 做街坊生意;
第二層:忍手、收山 --- 親情與道義 --- 復出治殭屍

最後,剩下的惠英紅、孖女和鍾發可說是較難處理的主要角色:

惠英紅——瘋癲 --- 〔執念〕、情 --- 正常
孖女——恨 --- 〔執念〕 --- 姊妺情
鍾發——自私 --- 〔執念〕 --- 挽救?

基本上,這三個主要角色在設定上反面元素過於明顯,而正面的則不著痕跡,有較清楚的對立面的已算是惠英紅,至少呈現到瘋癲與正常的對立狀態。至於孖女,唯一正面元素算是姊妺情,而鍾發的角色更像是絕對的奸角。然而,值得我們一問的是,鍾發最後為何會跟殭屍決鬥?當中會否帶有一定的悔意而去作挽救的行動?若是帶有悔意,那背後驅使他的動力又會是甚麼?我想這堆問題確難以回答,因為戲中沒交待清楚。可是,鍾發戲中叫「阿九」,卻帶有一定的文化意涵,因為想當年林正英所演的「正義道士」正正也叫「阿九」,我認為這並非巧合,相信 Juno 在拆毀並重構這文化符號之餘,也可能有意藉此隱含鍾發曾經善良的一面。

話說遠了… 回到三個角色當中,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在惠英紅身上找到一點具超越性的「情」,即對兒子的情與一點點街坊情之外,基本上三者最後都是具摧毀性、極度瘋狂、帶有墮落性多於超越性。如果墮落性可被理解為帶著負號或負值的超越性,那麼在他們的對立揚棄過程中,得到的不是昇華與崇高,反之只是極度的大墮落,而導致這大墮落的墮落性正正是他們的執念——對仇恨的執念、對暴力的執念,以及對不死的執念。

或許簡單一點,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近似的理解方法——超越性就是前進性,而墮落性則是封存性。如上回在 About Time 解釋到,封存性之最大問題莫過於它剝削了行動者的尋求前進的能動性,而失去這動力就等於求變行動的缺席。那麼,前進性是否一定帶來好的果報?那當然沒法保證!但沒有前進性,我們就只有原地踏步。在「殭屍」裡,「放下」就是意涵著超越性與前進性,反之「執念」就是意涵墮落性與封存性。戲中的「放下」從來非無中生有,能「放下」者(前四人)無一離不開與他人扯上關係、互助互補互需的人情脈絡;換個別的說法,這種人情脈絡就是本土論述常提到的社區連結和社區網絡,而屋邨當然是其中一種最典型的場域。

戲中到尾還抽離不了「執念」的如孖女和鍾發往往只停在歷史裡,一味害怕黑暗過去,仇恨慘痛缺失,懷緬光輝歲月。無容置疑的是,沒有「執念」就沒有「放下」;此時此境,「殭屍」充滿野心地欲呈現「屋邨」這種奇妙的共同體就是那互動性(前進)與歷史性(封存)的混合物,本身就具有不能磨滅的矛盾性,而在其互動的體系裡更離不開每個主體的「放下」和「執念」,如 Bauman 所說,共同體總是吊詭地追求著自由與規範,它的發展一定是浮浮沉沉。

總括來說,我們對「殭屍」世界觀的理解,到此大概已有了個基礎面貌——就個人能動而言,超越性是重要的,而就共同體來說,互動性和前進性同樣重要,要「放下」那「執念」,共同地勇敢向前挑戰;如此一來,余在思所指的「宣告死亡」或許真的是 Juno 最有意想帶出的啟示道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走進馬來西亞的麻瘋病療養院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走進馬來西亞的麻瘋病療養院
Nov 9th 2013, 10:13, by 李雨夢

在馬來西亞,提起雙溪毛糯(Sungai Buloh)這個地方,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這裡曾經有一個全世界第二大的麻瘋病療養院,隨著所謂的醫學先進和昌明,麻瘋病這個充滿著文化隱喻的疾病不再像以前那樣人見人怕,使患者備受歧視。療養院是在1920年代的英殖時期所設立,在建立的時候伴隨著較為人性化的設計,令到這裡變成了從前麻瘋病人自成一角的小社區。從高峰時期的二千人,到了半個世紀以後的現在,只剩下198位的康復者,繼續在這裡居住。

人性化是因為空間的設置,在這裡沒有一般醫療場所的冷冰冰,而是如很多走過進去的人所說的,是一個自成一角的小社區。這個社區烏語花香,儼如一條小村莊,有必須存在的醫院,已經停辦的學校,不同的會館,咖啡店等等,大家能夠於此自娛自樂。聽雙溪毛糯參議會主席陳興說,學校有著二百多名的學生,接受的是英語教育,主席提到這裡的學生很聰明,因為畢業以後取得的都是劍橋的文憑。大約在1975年的時候,由於學生不足,也是麻瘋病有藥可治而再沒有新病人進來,學校便關閉了,現轉為其他的用享。

從最初的與世隔絕,到了六十年代開始有外界的人走進來,慢慢的這個群體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直到2007年因為瑪拉工藝大學要在這裡興建醫學院而把東院拆除,引起很大的爭議,也更廣泛的讓人知道馬來西亞有著一個這樣的地方。同期在臺灣也有發生相似的樂生事件,兩地互相交流和支援,因此雙溪毛糯療養院的名字也在國外流傳開去。

「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醫生說不可能這樣把門關上,一定得開放給外面人進來交流和來往,所以我們才有慢慢和外面人接近。」主席說,愈來愈多外面的人走進來這裡,而把主席介紹給我做訪問的陳彥妮是其中一個積極參與這個社區的「外面人」。前新聞工作者陳彥妮在2006年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而接觸雙溪毛糯和認識裡面的居民,建立了關係,彼此成為了好朋友。

後來彥妮和同事黃義忠合寫了一本名為《回家》的書,是關於裡面院民的口述歷史,副標題為「麻瘋病康復者與後代集體被隔離的情感世界」,當時 因為隔離政策,居住在裡面的院民結婚以後所生下來的孩子,被強行帶走,離開自己的親生父母。面對這樣的骨肉分離,卻往往很少有人關注這一個面向和關注院民在這一方面的情感,於是彥妮她們寫下了這一本書,也出席各種不同的講座和分享,希望有更多病患康復者的下一代可以回來,尋找回自己的親生父母和瞭解他們所生活的這一個地方。

幫助病患康復者和他們子女重建回家庭關係這一條路,並不容易走,既有技術性也有情感的問題。 「我們早期走得比較辛苦,因為有後代回來我們就帶他們去跑幾個政府部門,因為是個人的申請,所以就拖了很長的時間,可能找一個報生紙也要跑三趟。 」可是透過不斷與院方接觸尋求更大的協助以後,得到副院長的支持下,這方面的問題變得順利起來。 「通過政府和政府部門的合作,跨部門的合作之後,就慢慢的看到了成效。現在還在找孩子的康復者,我們就會通過院方的幫忙。」至於情感方面,有一些的下一代由於各種原因,並不願意回去與雙親相認。雖然成功的例子說不上很多,可每一次看到父母子女重聚的場面,都是讓彥妮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回家》出版以後,彥妮本來打算把所得的收入都放在建立雙溪毛糯社區文物館上,之後政府宣佈會接手,跟參議會開過會議以後,她決定成立一個網路文物館,經過兩年的籌備,在義工團隊的幫忙協助下,同樣名為《回家》的網頁終於在十月五號正式運作,網頁上記載著雙溪毛糯這個社區的由來和歷史、院民的口述歷史短片、老照片、影像化的古董文物和文獻、還有過去所作出的努力。由於之前收集了很多東西回來,彥妮希望每個月都能夠把這些放上網頁,以豐富《回家》網路文物館。此外,這些收集回來的文物和文獻,也是準備當政府設立好實體的文物館時,就能夠展示出來。 「我們這裡的院長非常支持以及希望雙溪毛糯能夠加快步伐把我們的文物館做起來,他希望讓NGO、學術機構、專人、文化部、院方、居民都能夠參與進來,他有承諾希望之後能夠設立一個籌委會。」

文物館除了作為一個展示以外,同時也是一種保存的方法。當地院民兼資料室負責人熊榮生(Philip)是這個網路文物館的諮詢顧問,在這兩年的籌備過程中,彥妮得到他很大的幫忙。 Philip擔心,如果沒有人掌管屬於這個社區的資料,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資料就有可能會全部消失。雙溪毛糯療養院現在只剩下198名的老人,這個有著時代意義的地方要被人記住,文物館是一道很重要的橋樑。

「這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它的歷史是很值得去保存下來。希望大家看了之後對這個社區的過去可以有個完整的理解。」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誰是台灣人?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誰是台灣人?
Nov 9th 2013, 10:15, by 吳志森

族群矛盾的論述,對頭髮眼睛皮膚語言和血統都不同的種族,比較容易煽動情緒,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人類共同劣質價值。

同文同種,但來源地不同族群,有其獨門挑動矛盾的方法,以台獨過去幾十年的論述最為典型:台灣四百年史,與中國隔絕,經濟政治文化制度都與對岸不同,更發展出與中國完全不同的民族。為了與中國血脈中華文化徹底割裂,除了以台灣話為國語,堅決不說中國北京話外,更曾主張放棄中國文字,改用拼音台語,並認真著手進行,以顯台灣獨立決心,結果當然不了了之。

「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中國豬滾回中國去」,口號曾經叫得震天價響。整個政治論述的中心思想是: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他們的統治是非法的,號召台灣人起來推翻國民黨,獨立建國。

台獨論述,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經不起邏輯推敲,再問誰才算是台灣人?台灣人的定義是甚麼?他們會詞窮答不上來,不少台灣人的祖先都來自中國大陸,而且原籍福建,到台灣有早有遲,早的可追溯至明朝鄭成功年代,遲的可能是逃避戰禍,近世才由唐山過台灣的大陸人。究竟在台灣多少代才算台灣人?對台獨論述至關重要。

為了擴闊團結面,於是又有這樣的定義:1945年二戰後日本將台灣歸還中華民國,之前在台灣的,是台灣人。之後來接收台灣的,特別是49年後跟隨蔣介石來台的外省人,是中國人。台灣人愛台灣,外省人都是出賣台灣利益的賣台集團。

這樣的定義,也有說不通的時候,早年到台灣的外省人,算不算台灣人?又例如台灣人在大陸出生,後到台灣定居,那算是外省人還是半個台灣人?除了原住民是真正台灣人無可爭議之外,硬將同文化同種族的人分類,一定會出現無法解決的漏洞與分歧。

這種硬分台灣人、中國人、愛台、賣台的論述,目的不是為了台獨,而是為了迫使國民黨結束獨裁統治,開放專制政權。果不其然,實行總統直選政黨輪替後,所謂台獨主張,幾乎馬上煙消雲散。

今天香港鬧哄哄的本土論述,有點重覆台灣當年的軌跡,香港人的定義是甚麼?怎樣才算本土?值得更仔細討論和研究。

(明報‧三言堂‧20131109)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免費電視牌照社會運動紀事(一)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免費電視牌照社會運動紀事(一)
Nov 9th 2013, 10:25, by 言士

一: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1)
去年反國教運動的經驗告訴我們,政府是害怕群眾的,只要堅持下去就有勝算。可是,政府這次一定比去年更有心理準備,所以沒有更強的民意力量脅逼,政府很難會讓步。話雖如此,今天政府已經釋出少許「善意」,例如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呼籲同事多交代原因或準則(行政會議既然是集體負責,為何他說起來卻似獨立行動﹖),初步反映這場運動的力量。

(2)
從社會運動模型看,這次社會運動可算是複製了去年反國民教育運動,但亂子似乎遠比去年多。其中一個今日最大的「亂子」是不少參加者不明白為什麼是有商討的環節,他們更加將這個做法與「佔中」扯上關係。我認為他們這種做法無疑受「佔中」的「商討式民主」( deliberation democracy ) 影響,但我相信他們這樣做是因為組織者只是一眾網民,沒有認受性,沒有條件與地位為運動訂定目標,而且他們同時感受到這次運動很容易失去焦點,所以採用了商討的方式來建立運動目標的合法性(legitimacy)。我在遊行隊伍裡聽主持人的發言不斷提到要參與者思考,亦不停強調是網民自發,一切是由參加者主導,因此我相信這是合法性的問題,而不是被「佔中」「騎劫」。

這行動很容易失焦,因為有人的最低要求是公開資料及準則,有的要重新審議,有的是要將牌給香港電視,目標不一。這與反國教運動不同,那次的目標很直接簡單,就是「撤」,今次的失焦風險令組織者更加不懂得怎樣處理。

當然,在這麼大型的社會運動裡,這商討欠缺組織,不可能建立什麼認受性,而不少參加者都對這種安排摸不着頭腦。我認為最直接的方法是將主導交給香港電視的職工代表,讓他們訂定運動的目標,其他人則在旁輔助。

(3)
運動要到哪個地步才算完滿成功﹖去年反國教運動算是勝利了,但也只能說是險勝,因為政府針對了灰色地帶來推出一個似撤非撤的方案,讓參加者感到迷惘。針對灰色地帶,會令到目標不一致的群眾頓失凝聚力,然後運動邁向滅亡。反國教運動的目標已算相當明確,但還有這種灰地帶,何況這次先天失焦的免費電視牌照運動﹖
凝聚共識是非常重要的,鬥爭要開始了,希望港視與組織者可能盡快凝聚共識,訂定明確的目標,並讓論述更貼緊事態的發展,汲取去年反國教運動的教訓。

(4)
我也不希望這次運動被任何一種勢力「騎劫」,但我們同時要提防被「騎劫」這概念騎劫。要經營這個模式的社會運動不容易,回想起去年反國教運動,學民思潮邀請了不同人士站台演講,當然也有不同的分享、喊口號與唱歌環節,維持了一個充實的包圍政總運動,如果沒有多方的幫忙與合作是沒有可能做到的。如果任何一方勢力參與就是「騎劫」,然後就牽起爭吵與內閧,拒絕合作,梁振英看在眼裡就只會看不起參加者的團結與決心,當這以萬計的市民是一盤散沙。

我們不應視一場社會運動的生存是必然的,如果這場運動不能生存與持續成長下去,什麼關係正確或純粹性的爭論都沒有意義了。指罵某一方「騎劫」這社運的人,似乎認為這種內耗與鬥爭無損這運動,就是視這運動的存在是當然,這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我認為去年反國教運動的成功往往就是因為一種無私的團結。如果因為內閧而令參加者灰心,這運動可以迅速死亡。

(5)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希望香港電視的職工可以站得更前,做更多組織。我深信他們在這次運動中是有認受性的,有資格團結參加者,為香港爭取公義。

二: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6)
暫時這場社會運動出現的敗筆不少,但仍有機會修正。

第一個敗筆是加入協商環節。正如之前所論,相信他們加入這環節是為了增強行動及其領導的合法性,但他們忽視了三個要點:一、其實香港電視職工本身就有很強的合法性及號召力,無須透過商討來建立;二、雖然有不少過去未參加過任何社運的新血加入,但大部份都有反國教運動的經驗,自然對運動有期許,因此他們早就抱有長期留守的準備,但組織者完全將這次運動抽離整個社運發展的脈胳,錯估了參加者的期許;三,商討需要大量準備,而且從「佔中」的商討日安排所見,商討是要針對有意討論的人而準備的,這本質不適合大型社會運動(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參與商討),而組織者在這方面的安排極度簡陋。

第二個敗筆是將運動割裂成上下半場。在音響設備不健全的前提下,訊息流傳的速度很慢,因此不少市民因不清楚事態發展而離開實屬正常,而事實是在七時後冷場漸多,運動亦沒有足夠的內容支撐,與其苦苦支撐,我認為倒是及早結束,再謀發展方向及計劃為上。左右爭論都出現在集會的最後,也就是集會最疲勞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任何人批判組織者或站台的人都是容易的,因為他們已經苦無方法支撐,但批判者又能否提出更有效的方法來讓氣氛醞釀發酵﹖要維持士氣,保持氣氛絕不容易,而且暫時也欠出路,但內閧肯定會趕走支持者。

香港電視的職工開始站在前面了,商討之事可以完全忘掉,而他們相信也會有更多時間想辦法維持這個運動。與反國教運動相比,演講的內容較少,可以分析的地方也不多,這是不利因素,不過香港電視的「上街睇電視」也是一種以集體行為反抗的絕佳方法之一,這是反國教運動沒有的。希望香港電視能夠好好掌握自己的優勢,多了解參加者的期許,將這場運動延續下去。另外,將運動集中在星期五、六也是較踏實的做法,也更有可能將鬥爭拉到更長線去。

(7)
當看到台上的主持說人數達十二萬時(當然,這明顯是不準確的),我認為組織者對這次運動的動員力太樂觀。開始時人數多是必然的,因為他們直接將遊行人數帶到政總,而過去的遊行沒有這樣做,但要有持續性,開始的人數不足為據。一場成功的社會運動不可能一蹴而成,去年反國教運動都是一步一步的建立起來,而關鍵在是核心的決心(絕食﹖)與運動的變化(不斷有人加入絕食、老兵加入)等,組織者要有更仔細的部署。

(8)
今次政府最笨的是引發了一批沒有政治性的市民上街,激發了較中性市民對政府的不滿,而這正是政府最不願看到的。亦循這進路看,本土派為運動再貫注政治性是不智的做法。不滿的程度已經到網民自發組織也極具規模,是反國教運動後進一步去政黨化社運的新模型,這股力量相信連親建制制派都不敢對抗。

去政黨化的社會運動帶來龐大影響,原因大概如下:

一、民意具體化,沉默大多數的論述敵不過堅持者的行動。堅持針對議題的純粹性,政府必須面對。

二、隨機性增加,政府無從準備對策,亦不能憑政黨性格擬定對策。

三、規模迅速增大,從反國教事件可見,規模可以以倍數增大,甚至失控。這是政黨做不到的,因為他們的立場及歷史不能團結所有人。

四、政府不能抱怨政黨煽動。

五、政府不能與政黨協商,要直接面對群眾,要作出更大讓步方能平息。

六、親建制派不敢與民為敵,政府被孤立。

這種模型是有威力的,希望組織者可以好好把握。

三: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9)
抗爭來到第二日,要數與去年反國教運動的最大分別在於官員的反應。去年政府官員費盡心思為市民釋疑,說服他們國民教育科並非「洗腦」科目,而親建制派的議員都齊齊出來撐政府,但今次免費電視牌照事件中,親建制派人士紛紛與梁振英割裂,割裂速度之快,不可思議。李慧琼、曾鈺成的表態令政府更呈窘態,加上立法會正醞釀以權力及特權法要求行政會議公開資料,多個政黨支持或考慮,梁振英現在可謂四面楚歌。明天行政會議開會,梁振英要面對一個不團結的行政會議,或許會有轉機。

事件發展下去,對梁政府來說有不少風險。王維基的司法覆核如箭在弦,理據頗強;市民對政府的任何論述都採取不信任態度,情況有如去年的反國教運動;包圍政總的人數雖然不是以萬計,但今天的參與人數不俗,氣氛良好,如果要在星期五、六發動一次規模更龐大的集會,成功機會甚高,讓梁振英背負更大壓力;親建制派不賣面,而政府高官以至行政會議的言論不一致,穿崩的次數或比無綫的電視劇還多,有機會令梁政府醜態百出,萬劫不復。去政黨化後的社會運動有很大的隨機性,如果不及早讓步,運動可以發展到一個難以想像的地步,加上這次免費電視牌照事件讓更多平時不參與社運的都走上街來看電視,更有失控的潛質。

梁振英大概正在計算風險,就算政府對這類集會更有心理準備,亦不代表這風險可冒或該冒。我認為這事件最大的轉機在於內鬥,相信這才是梁振英最始料不及的地方。簡言之,梁振英對社運的壓力是有心理準備,但因為自尊等因素而未必會因此妥協,但只要社運的壓力增大,就有機會增加其班子內鬥的壓力,這也許會是一個決定勝負的缺口。

(10)
今天的集會秩序良好,主導權交回香港電視的職工手上,昨天的左右爭辯幸好沒有破壞這運動的發展,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次集會的重心的播影片段(新聞特輯片段、劇集片段、製作花絮等)及製作團隊分享,高潮是《警界線》的製作團隊及演員分享,整體氣氛熾熱,沒有冷場。

這集會的方向相當正確,因為發揮了香港電視作為一個電視台的專業,而且將集會限制在兩小時,避免因為時間太長而出現疲勞。一個集會出現疲勞是很危險的,例如參加者會感到迷失,冷場出現,累積起來的團結會漸漸出現裂痕。第一天集會的時間很長,愈後愈疲勞,最後在集會會尾段出現爭拗。一個成功的集會將防止這種疲勞出現,發揮最擅長的技能並耐活動限制在有信心掌控的時間內是最好的方法,今天的集會就做到了這一點。

發起一個具規模的社會運動絕不容易,在第一天有不成熟的安排實屬正常。善意的批判是可以的,從今天的集會可見,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批判後修正過來,但批判不能過火,因為內閧才是社運的最大敵人,這種傷害是不可能被修正的。

不要盲目的反對唱歌,如果去年反國教運動中大家一起交叉着手喊「撤」是最深刻的畫面,那麼今年最深刻的畫面大概就是大家揮動着發光的手機,一起唱那首我不太懂歌卻覺得很動聽的歌。

(11)
今天香港電視在集會裡播出了不少高質素的節目片段,無疑進一步讓參加者認為香港電視不論在劇集還是新聞節目的製作都是出色的,而且不計成功,都是用心的製作。這種做法讓梁政府愈來愈難解釋為什麼港視不獲發牌。就算梁政府拋出理由,市民也只會相信自己所見到的。

(12)
與反國教運動不同,香港電視的職工並不打算長期留守,所以在今天集會完結時並沒有交待明天的部署。我理解他們大概是在等待明早行政會議後的發展才商討進一步行動,但如果行會沒有行動,大概大聯盟是時候思考更長遠的計劃。去年反國教運動的成功在於有一些鐵了心撐到底的年輕人留守政總,甚至是絕食表示決心,這種堅持是號召力的最根本來源,如果大聯盟沒有展示這種決心,運動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現在似乎大聯盟不打算每天晚上都舉行集會,亦不會長駐政總,我相信參加者會逐漸感到無所適從。明天行會會議後大概可以估計政府的取態,大聯盟是時候制定更長遠而確實的爭取方略。

另一方面,我認為大聯盟要更有策略地應對政府的行動與發言,這相信是香港電視職工較弱的一環。如果政府要撐下去,不合理的地方只會愈來愈多,大聯盟必須抓緊機會進行批判,讓參加者有一種緊貼事態發展的感覺。

這場社運,充滿風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宇宙生還戰: 安達的戰爭遊戲(優先場):小演員的演出可真令人難受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宇宙生還戰: 安達的戰爭遊戲(優先場):小演員的演出可真令人難受
Nov 9th 2013, 10:37, by 晞。觀影記事

我不明白,有很多電影從原著小說翻拍成電影,總會改篇得不倫不類,甚至把原著最精彩部份刪走,即使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都會感到電影改篇失衡,去年最佳例子有《飢餓遊戲》,今年則有這部《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這部看似是娛樂性大片的科幻特技片,拍來竟是一部小孩打電動式科幻故事,更要命的是電影明顯把原著的重要情節作出刪減,叫電影版看來支離破碎,完全難以令人投入,片長兩小時的電影,竟像看了近三小時般冗長。坦言,如無優先場入場前的解讀單張,我可真完全理解不了電影的故事背景。導演前作《變種特攻:狼人外傳》可見他對駕馭改篇故事有多失衡,可真想像不到此作竟比前作更難看,尤其是看著一群零演技的演員在演戲,實在慘比看兒童電影,而那些假得令人尷尬的特技場面,亦叫為此入場的觀眾徹底失望。

未來的地球被蟲族入侵,人類面臨滅絕。太空艦隊的Graff實行了一個計劃,從一群小孩中以極端的生活,訓練出一個領袖奇材,帶領艦隊向蟲族宣戰。年紀輕輕的Ender有勇有謀,被Graff看成為領袖的大熱人選,可是,在挑戰蟲族之前,Ender先要捱得過軍訓的種種殘酷訓練,以及面對自己潛藏的心魔...

單看預告片和宣傳海報,絕不難想像這是一部「兒童電影」,但畢竟看到有幾位金像級演員助像,相信效果都不會差得哪裡去,我可沒想到,這部《宇宙生還戰》可能是近年最差的兒童魔幻/科幻電影,對,比《魔幻王國》系列更差。首先,作為一部改篇的電影,創作人明顯把所有觀眾當作有讀過小說一樣,如無發行片商於優先場所提供的解讀,對於角色背後,甚至整場星際大戰的背景可謂一頭霧水。即使簡單交代背景來到正片後,劇情也明顯對原著的細 節位刪走,叫電影看來支離破碎,場面之間連貫性極低,看至中段更因劇情過份失焦而顯得悶場連連。

此外,劇情交代要把兒童訓練成領袖,惟背後的因由卻交代得含糊不清,看了大半部電影,都難以明白何解一眾專業的成年人,可以設計出一個非常迫真,完全能夠猜度到敵人的「遊戲程式」,竟不懂(不敢?)面對這些蟲族。我不知道原著小說有否交代原因,但就電影而言只能說完全難以理想。《宇宙生還者》欲再從此發展出反戰、教育等議題上,可惜電影完全拍不出那種感覺,當中那帶點扭曲的價值觀,處理得宜將令電影可觀性大大提高,惟本片只能把每個議題輕輕沾上邊,令人失望。

電影隨便地強行說主角多有領導材能,卻拍不到應有感覺

故事中以一眾小孩為主角,聲稱他們要經過很殘酷的訓練才能成為領袖,還令我誤以為會像《飢餓遊戲》般有一些令人難以想像的受訓過程,誰知,《宇宙生還者》的受訓過程,只不過把典型成年人軍訓的過程套進在小孩身上,不算有甚麼離經叛道的情況出現。當中,男主角的受訓過程有部份竟是透過電子遊戲來成事,那些畫面也真用電子遊戲式視效來拍出,不斷重覆只叫觀眾看得渡日如年,看罷全片,更完全感覺不到男主角有多聰明、有多具領導材能,極具量只能說他的對手過份白痴罷了。如是者,電影對於男主角和其餘參加者的感情關係、身份背景等都來得極其模糊,各人之間的感情轉變也來得理所當然,反正角色之間只說了一句對白,你已猜到他們將會是好友還是敵人,片面得令觀眾失笑。

全片唯一較佳的地方是幾場無重受訓戲,未知是否把所有資源投放在此身上?其餘場面均不堪入目

沒錯,單看預告片段,我還誤以為本片會有很多特技大場面,誰知預告片中那些看似很震撼的場面,原來只能以秒數作計算,其中一段大戰場面更只有不斷重覆,仿要跟觀眾與角色們一同「上課」一樣,非常煩厭。片中經常描述「蟲族」有多恐怖,我還有個美麗的幻想,誤 以為末段會像《星河戰隊》那類電影般大打一場,誰知到最後觀眾根本沒有正式看過「蟲族」,實在有點被愚弄了的感覺。來到電影的正式重頭戲,片中所展現的連場大戰竟以「打機」形式來交代,而結局更突兀得叫全場觀眾嘩然。我知道這一段情節跟原著一樣,惟電影鋪排起來相當突兀,而畫面上的所謂視覺效果也只能用眼花繚亂來形容,其特技效果之差比導演前作《變種特攻:狼人外傳》來得更差,完全叫人看得搖頭嘆息。

我覺得,《宇宙生還者》唯一抵讚的地方,是在於主角們受訓的過程中。那個無重狀態的戰鬥室,拍來極富天馬行空的幻想構圖,幾位角色穿梭來回進行惡鬥,也是電影最緊湊的場面,當中的電腦特技效果,也可云是全片最可觀的一環。未知製作費是否偏重於這幾幕中,致令末段的幾幕重頭戲變得避重就輕。

看著一群演技超生硬的小演員在演戲,可真叫人難受

不談劇情和特技效果令人側目,電影最具災難性的一環,相信是在於演員身上。當然,Harrison Ford、Ben Kingsley和Viola Davis這幾位金像級配角,演來絕不失色,也尤幸有他們壓場感十足的存在,才不致讓本片化成一部難以想像的爛片,最不堪入目的,可說是一眾小演員。曾於《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有不俗表現的童星Asa Butterfield,今回大抵沒有大師指導,竟淪為一個不論面部表情,乃至動作都相當僵硬兼稚嫩的童星,大家在預告片看到他手舞足蹈地「控制大局」,其實說出一句「NOW!」時竟生硬得令人竊笑,末段要演出感情波動的戲份時,更明顯失控過火。當然,作為一個童星,這些缺點我覺得倒能原諒,但本片安排一個如此要角給他,卻無好好調控,則犯下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同樣道理也落於Hailee Steinfeld身上,沒有《離奇復仇事件》中的大師級指導,她在本片的演技也大倒退,與Asa Butterfield生硬鬥生硬,更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大花瓶。不過,更不堪入目的則要數演,跟主角敵對的組長Moises Arias,那些過火造作的演技不禁令人看得遍體生寒,誇張程度只覺他在叫囂而非在演戲,而演軍官的Nonso Anozie也一樣鬥爛戲,戲份不多卻沒有一場能稱得上合格。因此,這部《宇宙生還者》一眾小演員的演技,可謂打破了《魔幻王國》系列那群演員的超爛演繹,創出同類電影中最差演技的一眾群戲。其實像Asa Butterfield和Hailee Steinfeld於前作都有不俗的表現,還望本片別為他們蓋上污名,阻礙了他們在荷里活的發展,希望他們下回能跟一個好導演合作吧!

總的而言,《字宙生還者:安達的戰爭遊戲》原來真的在看一群小孩在打「戰爭遊戲」,全片充斥著大量無意義的「打機」鏡頭,更把應有的重頭戲場面避重就輕,以極假的視覺效果去蒙騙觀眾,欲期待觀能刺激的觀眾一定失望透頂。此外,本片的劇情也相當兒戲,找了一部小說來改篇,卻把應有的細節位完全刪減,非但叫觀眾難以投入,更可云看得一頭霧水,完全叫人不明所以,令中段劇情鬆散失焦。不過,最要命的更是一眾小演員的演技,差不多每位演來均過份造作,當中更有令觀眾看得「毛管棟」的超過火演技,可謂是近期最差的群體演出。

Rating:40/ 100

原文刊於此

「晞。觀影記事」Facebook Pag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逃亡大計》(Escape Plan) : 大咪與潮州佬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逃亡大計》(Escape Plan) : 大咪與潮州佬
Nov 9th 2013, 10:59, by 葉七城

大咪與潮州佬

兩位80年代顯赫一時的動作片巨星,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及阿諾舒華辛力加(Arnold Schwarzenegger),近年《轟天猛將》(The Expectables)才第一次合作,但阿諾只是客串,戲份很少。《逃亡大計》(Escape Plan)是他們真真正正的聯合主演。

對於這對資深演員合作(龍哥67歲,阿諾66歲),難以盼望兩人像全盛時期,以動作互相較量。阿諾在前作《終極封鎖線》(The Last Stand)已經老態畢現,但金知雲導演還是讓他裝酷地拿著機關槍掃射,向動作英雄致敬,滿足大家的懷舊情意。

瑞典籍導演米高希夫斯敦(Mikael Hafstrom)也不例外,《逃亡大計》安排一場阿諾慢動作轉身開槍狂轟,贏得觀眾歡呼喝采。本片聰明之處,走「智慧型」犯罪片套路,避重就輕,又不放棄「動作片」生招牌。

史泰龍飾演的雷保龍 / Ray Breslin (連中文譯名也硬湊一個「龍」字),是逃獄專家,他的真正身份其實是以「逃獄」為事業的監獄設計及保安專家,專門潛入各個監牢找出保安漏洞。

故事的開展是雷保龍受聘,請他破解傳說中最牢不可破的超級監獄「墓塚」。當雷入獄後,才發現這所囚禁著全球最危險罪犯的鐵獄內,是一個個用玻璃建造的獨立囚室,一舉一動盡在嚴密監視之下,更意想不到的是他才發現自己落入圈套,有人想他永遠不能出來,雷保龍決定與獄中一位囚犯伊曼諾文(阿諾舒華辛力加 飾)合作逃亡大計。

多謝閱讀。這段文字描述的故事大綱,和那張很cyber的電影海報,吸引力勝過電影本身。看《逃亡大計》時,需極力調整心態,相信那所監獄存在的合理性,編劇馬奧斯卓文表示,「墓塚」私營監獄的意念,受關塔那摩灣啟發,隱含的「非常規引渡」及「被失蹤」,將嫌疑恐怖分子綁架並關入獄中以進行拷問,與世隔絕,沒有日程,令囚犯失去意志。

《逃亡大計》最好看的是一直像個傻佬的阿諾(但最後必然發圍),處處比史泰龍「老點」。任何這類號稱「最強對最強」 (逃獄專家對牢不可破的囚房),很多時候都是虎頭蛇尾,犯駁情節會慢慢浮現。我不是喜歡聽故仔時駁故仔的觀眾,不時尊重導演「話係就係」的權威,影片從開首的「係威係勢」,變得愈來愈蠢,所謂「智慧型」越獄,最後還得靠老方法,像《監獄風雲》般,由囚犯「大咪」與「潮州佬」策動騷亂,趁機逃走。為何一所無法律程序公義及無人權的監獄,仍要安排囚犯之間很多互訴心曲,從長計議的共處時間,是一個謎團。

原文刊於此

原刊 av magazine 08-11-2013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社運電影節影評】甚麼才是「真相」——核電爭議讀後感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社運電影節影評】甚麼才是「真相」——核電爭議讀後感
Nov 9th 2013, 10:49, by 中大學生報

文:八面玲瓏

核電爭議(Nuclear Controversies)

導演:Wladimir Tchertkoff|製作:Feldat Film|語言:烏克蘭語、英語/中文字幕|2004/烏克蘭/51分鐘/彩色

「核電爭議」這一套電影,是討論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事故後,各個國際機構如何看待及處理事故為主題的紀錄片。對於核能,大家的印象總離不開「高效、潔淨」,而只要有效控制發電過程確保安全,則更是全球能源短缺的能源出路。但大家有否想過,核電真的是「高效、潔淨」嗎?一旦核電廠失控會做成多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被如何處理?

切爾諾貝爾事故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電影聚焦事後科學家及政府等如何處理事故產生的問題。官方論述指核電事故的傷亡十分有限,但民間科學家及醫生的調查卻發現很多問題:當地畸型兒童的出生率大大增加,兒童會因攝入被污染食物而出現「體內照射」的問題等。官方則堅持這些資料「不專業」,不但沒有正視這些問題,發現問題的科學家更在沒有充足證據情況下被控以貪污罪名入獄,也有主張在事故後疏散居民的科學家被撤職。此外,在電影中如此種種掩蓋事實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說世衛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密約,世衛不能進行對輻射對人體健康的獨立研究。那麼究竟官方的說法有多大程度可信?

除了展示官方資料有可疑之外,電影展示的其實是一種知識壟斷。比如剛才說的「體內照射」,大家可能已經不知道是甚麼。平日我們會把科學看成是中立、客觀,最可信的方法去判斷問題。但在電影之中,卻不難發現爭議雙方都會聲稱自己證據科學,然後批評對方不專業、捏造證據。科學在這裡其實用作包裝雙方的論點。透過這樣的知識壟斷,當權者只要持續對外宣傳核電「高效、潔淨」,就可以順利將核科技的風險轉嫁到平民身上。

官方的單一論述固然有問題,電影中反官方的立場其實也不過是另一種論述,不可能是事實的全部。電影一方面批評官方以偽科學宣傳及掩蓋事實。但其實電影同樣也可能有自己的利益隱藏在背後。它所代表的反核立場聲稱的科學證據,同樣有機會是偽科學。面對雙方的知識壟斷,缺乏專業知識的我們其實是很無力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專業的知識分辨孰是孰非。

其實香港附近也有大亞灣核電廠,核電安全問題距離大家並不遠。核電廠到底有多安全?早前天兔來襲,已引起很多人對大亞灣核電站的關注,大家都會發現這些問題實在是避無可避。但面對知識壟斷,我們真的只有任人宰制嗎?其實我們可以嘗試建立對核電的基本認識,並嘗試思考他們背後的權力利益關係,這樣至少可以理解他們立場根據的一點端倪。那或者就能以一個相對理性的方式去處理及判斷那些科學論據的真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圖輯】2013同志遊行 高舉愛的權利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圖輯】2013同志遊行 高舉愛的權利
Nov 9th 2013, 09:21, by Derek Chi Wai Yung

今日,第五屆香港同志遊行於維園出發,主題是「愛不歧視 高調撐同志」,讓每個人都有愛的權利。 由於大會主題顏色是紅色,現場所見許多遊行人士皆穿上紅色襯衣。隊伍遊行至金鐘添馬公園,集會將緊接進行。

2013同志遊行
遊行人士高舉「撐同志」旗幟

2013同志遊行
遊行人士赤裸上身,以大量鮮色氣球裝飾

2013同志遊行
紅色和彩虹旗充滿遊行路線

2013同志遊行
不少外籍人士也參與遊行

2013同志遊行
「國際陰陽人組織」在台上發言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議員按中聯辦指示投票 顛覆香港和基本法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議員按中聯辦指示投票 顛覆香港和基本法
Nov 9th 2013, 09:59, by 謝連忠

《大公報》11月8日,刊出中科院特約研究員蒯轍元的評論文章,說「中聯辦出手捍衛行政主導體制天經地義」,更讚揚「中聯辦做對了」,斥「反對派」議員是賤骨頭,認為中聯辦應當強硬地「支持」港府依法施政,「反對派」終將要習慣這一點。更進一步將之説成是中聯辦的職責,若對香港事務「如果不管不問,那就是失職」。

早在中共建立政權時,即1949年香港還受英國管治,中共已有國策,如何處置香港,即所謂「長遠打算,充分利用」,97延伸至「一國兩制」。在英殖時代,香港沒有發展民主政治,基本上是源自中共和港英間的默契,而戰後的「非殖化」沒有延伸到香港,是源於中共當時忙於建國內務而無意收回,在非殖過程中,一些國家更出現內部分裂,分裂後獨立成新的國家,香港當時卻沒有將「獨立」搬上議程,我認為是現狀令英國無損,故無意沾上半點麻煩的緣故。

中央涉足香港內政,早在香港97金融危機和2003年「沙士」時期,已有跡可尋,從2003年前的「不干預」、「不介入」,繼而其後的「不干預但有所作為」。最後演變至今,中聯辦已變成明目張膽的插手和指導政府施政,更而指導各政治力量「支持」政府政策。就這得寸進尺行為的背後原因,在身兼行會議員的葉劉淑儀今番説話也見「露底」,她説 :「問題係特區政府自己的力量唔夠,如果佢力量夠,冇人質疑佢決定,冇人查,根本唔使捍衞」。前朝政府,不論是董建華或曾蔭權充任特首的,在中共眼中,都是弱勢政府,而按中共的解構邏輯,是「愛國愛港」陣營不敵「反對派」的緣故,令香港施政失效,中聯辦便出手領導和團結這個陣營,一致抵抗「反對派」的勢力。今次的電視發牌事件,正是這個策略的具體實行。

中聯辦干預港共政府施政,固然是一項違反《基本法》的行為。相關的章節是《基本法》第22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根據《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從政治體制的安排上,特首和立法會有責任捍衞《基本法》,制止中央干預,不致令《基本法》遭受踐踏。但如今兩者雙雙甘願唯中聯辦馬首是瞻,同告失陷,齊齊協助中聯辦違反《基本法》,只剩下「司法」和制度外的「民權」力量,抵禦中聯辦的干預,而「司法」力量,是被動式的參與,有案件提上法庭,才可進行判斷、裁決或定立規則,無從主動出擊。這兩股力量可以撐得多久,不得而知,但已令人感到岌岌可危,擔心遲早也被馴服。

立法會議員是監察和影響政府行為的恆常制度內組織要員,亦身兼體現民權的要務責任,建制派議員現在公然接受中聯辦指點香港江山,是充當中聯辦違反基本法的幫凶,理論上,這可以被視為「顛覆香港」和「顛覆基本法或一國兩制」的行為,自然邏輯上是於法不能容忍,應受到懲治,相關具體法律,值得考究。在法律基礎而言,實非無的放矢,除了上述《基本法》22條有言在先,便是立法會議員履職時必須提呈的法定誓言可以佐証,要留意的,誓言中沒有提及中國,只提及香港和基本法,亦即是說,只有香港和基本法,才是立法會議員的唯一效忠對象,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央人民政府,更加不是中聯辦。立法會議員的履職誓言是這樣的:「我謹此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

面對指控,建制派已築起了防禦,相信亦是中央政府的密令,便是將中聯辦的干預「制度化」(institutionalised)和「正常化」(normalised),試圖將干預變成合情合理,屬於制度的一部分,甚至是將之扭曲為符合基本法的「合法」行為,將干預說成「溝通、接觸、關心、了解或認識」。因此,葉劉淑儀便指出,中聯辦出手是「無可厚非、不足為奇」,當有人指中聯辦做法並不恰當之時,更反咬指「可能啲人潔癖過大」。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