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我是副學士,又如何?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我是副學士,又如何?
Jul 21st 2014, 11:25, by 張文

我是副學士,又如何?

「副學士」這三字,一直都被廣泛人傳繹為學士的副產品,成績未如理想讀大學便讀住副學士先,當然最後的結果只有升到或升不到大學。

感謝學民成員提起副學士這三個字,讓香港人重新留意它的存在,再次留意副學士學生的狀況。

很可惜,換來的只是一段又一段令我痛心的文章,說來說去又是什麼副學士畢業生未夠競爭力,比人話廢,甚至內地報章鼓勵內地人來香港讀副學士,加強香港副學士學生競爭力,這是什麼歪理?他們不斷批評副學士,難道我想考得差去讀嗎?

曾經或現在是副學士的你,你的副學士故事是怎樣?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你的副學士回憶,一人一副學士,你是值得懷念的。

我是副學士。
我深信每個人在副學士的日子也許各有不同,但經驗告訴我,我身邊的朋友,他們其實都是有理想、夢想的一批青年人,有著自己方向及計劃,只是因為放榜成績稍遜,而要選擇副學士這條路。但是,副學士的時間沒有磨平他們的意志,反而更加投入學業,希望能夠如願升上大學。

我是副學士。
沒有因為只顧學習而忽略社會,繼續參與社會運動,關心我們的城邦;前往內地山區做義教,亦是我一個轉捩點。若然你們說副學士的學生只顧學業而升大學,你們便錯了。

我是副學士。
若果你們曾經以為讀副學士的人是次一等,都是考試的犧牲品,只是在hea兩年的話,請你收起這些假設。我在副學士兩年生涯,珍惜這個機會,我得到了從來未曾有過的良好成績,也許奪A在一般人心目中不甚了了,但試想我小學至中學也未曾拿過一個A,你會是怎樣的感覺和滋味呢?在副學士讓我找到方向,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到今天從事的工作,也是在副學士兩年的磨練。

也許近年副學士的亂局,給人印象政府到今天依舊沒有好好管理,導致許多副學士的同學感覺自己的出路出現問號及困惑。但不能抹殺一個事實,副學士的我們,跟讀學士的他們,沒有任何分別,甚至比一些已經讀學士的人更加用心去追夢。

我想告訴你們,副學士的我們也有權去追夢,我們不介意走的路比其他人長,不介意花多一點時間。現在驀然回首,兩年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根本只是一個逗號,一個過渡,但這個過渡卻對我們無比的重要。

我會大膽高聲說:「我是副學士,又如何?」

原文
張文facebook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全民抗命 事在必行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全民抗命 事在必行
Jul 21st 2014, 12:15, by 岑敖暉 Lester

鳥籠報告 封殺真普選

林鄭月娥早前到立法會公布第一階段政改諮詢的報告,同日梁振英向人大常委提交政改報告書,正式啟動政改五步曲的第一步。整份報告看似有商有量,甚至對公民提名的態度亦好像有所軟化,只是含糊其詞地指出社會上對公提仍存在很大分歧,不再對其一口否定。然而,這份看似海納百川的報告實質卻暗藏殺機,處處(封殺一個真正的)普選,為一個中共式的普(篩)選鋪路。這份有商有量的報告在最後部份露出狐狸的尾巴:強調所謂「主流意見」認為,特首應「愛國愛港」;同時指出提名委員會擁有實質提名權,不可被削弱或繞過,變相否定公民提名,並肯定將來的特首選舉必然是一個由小圈子提委會操控提名權的中共式普選。
整個政改劇本的大綱其實早已寫好,林鄭、梁振英等人只是中共的傀儡,去向港人傳達北京的指令。事實上,愛國愛港、必須由提委會提名這些所謂原則和共識,都是早前中共透過親中人士頒布的原則和指令, 即使經過八十萬人投票、五十萬人上街,都沒有令其讓步或收回那些荒謬的原則,我們實在不應心存太多幻想,認為投票、遊行已經給予中共很大的壓力,甚至安坐家中就能等普選從天而降。

中港矛盾 難以調和

要判斷中共會否給香港一個真正屬於港人的普選,我們要先理解中共是如何看待香港這彈丸之地,而蔡俊威的<<地緣政治挑戰與中央對港政策>>一文就絡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蔡首先指出,中共從來都是利用香港,在國際政治這盤大棋中獲取最大利益的工具:中共處理香港問題時,放眼的永遠是自身的利益,包括利用香港從打開西方世界封鎖中國的缺口、獲取外匯和先進技術,到情報收放、財金功能等,都是中共利用香港為自身帶來的利益。其次,蔡指出中共向來把香港視作中西意識形態之爭的夾縫,從來都是以冷戰思維處理中港關系。在中共眼中,香港是「意識形態鬥爭前沿」,是中國影響世界、也是世界影響中國的窗口。因此,中共的對港政策實質上是對西方反華勢力的政策,是中國對外鬥爭工作的一部分。 跟澳門不同,意識形態上親西方、自由、人權、民主等價值根深蒂固的香港從來不被中共信任為自己人;反對廿三條和反國教兩役更令中港難以得到互信。因此,在中共眼中,給予香港人民主政制,等於在這場意識形態之戰低頭認輸。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絕不會無故放手,更不會無故手軟。

全民抗命 成敗核心

整個中港問題的核心,在於雙方的著眼點根本地不同:港人著眼的是捍衛自身相信的價值和香港的自主性,而中共則是放眼世界,視香港為賺取利益的工具。換句話說,港人的意願和立場從來不是中共制訂對港政策的首要因素。在這脈絡下,試問過往的民主運動路線,包括遊行、投票和談判,又怎會能夠讓中共讓步,給予港人一個真正的民主政制?學聯和其他民間團體提出八月底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後要進行全面抗命,就是希望透過行動,展現港人的主體性和對爭取民主普選的堅持,並向專制的黨官商集團說不。公民抗命的意義,除了在於希望以法達義,透過以身試法去進行道德感召外,呼籲更多人關注和參與這運動外,更重要的是打破由中共和利益集團制訂的秩序,令政權正面面對管治危機,從而逼使它不能再粗暴地踐踏港人的意願和尊嚴。要捍衛港人的尊嚴,要爭取民主和自由,就是要與中共全面開戰,讓港人不再成為中共忽視和踐踏的一群。要在這重要戰爭中取得勝利,全民抗命乃事在必行。因此,當中共全面封殺公民提名、真普選的時候,就是港人宣布對中央全面開戰的時候。

註1:可參考<蔡俊威:再思中港:地緣政治挑戰與中央對港政策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論盡來論】民間公投,合理合法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論盡來論】民間公投,合理合法
Jul 21st 2014, 09:38, by 論盡媒體

文:蘇嘉豪

三個「小團體」以有限資源絞盡腦汁,力求在公民社會發展上幹一番「大作為」,盡力籌辦好一場成熟的公民投票活動,為社會以至政府提供一套清晰且具參考性的民意數據。一場民間活動,理應與當權者及其一干黨羽河水不犯井水,但根據香港的「莫須有」經驗,筆者早已預期民間公投將會遭到「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與污名,結果活動消息一出,果然惹得官方旋即發難,反應甚至比香港要激,政府發言人把有關活動嚴正定性為「非法、無效」,中聯辦也連夜表態力撐政府,正所謂「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一眾建制派也迅速撲出,在官媒盡情散佈似是而非的法律觀念。
  
讀者不妨仔細思考:對於「無效」之說,雙方其實早有共識,「小團體」一開始已清楚說明民間公投「不具法律效力,但有政治效果」,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也表明此點。不同於其他民主國家或地區(例如:瑞士、中華民國、美國加州等)法律賦予公民就重大社會議題直接創制和複決權的公投行為,諸位皆非常明瞭澳門此次民間公投不含任何法律基礎和約束力,即不可能強制要求政府接受投票結果,否則武裝起義、推翻政權,再自行籌組政府,其純粹是民間表達政治訴求、模擬行使公民權利的活動,無論如何也很難與「挑戰國家主權」、「變相澳獨」等嚴重指控連結起來。至於「非法」之說,連本身是法學教授的官委議員唐曉晴也不敢苟同,至於民間公投違反何法?官方則一直講不出聲,後來發言人以至特首狗急跳牆下乾脆拋出「違反憲法和基本法」,實事求是的網民馬上翻閱有關法律,結果只見人民的各項權利自由受其明文保障,卻不見任何「禁止民間公投」等條文,反觀官方在毫無法律基礎下「出口術」,無理干擾民間團體發起活動的自由,正如理工學院的法學教授António Katchi所言,本身就有違反基本法之嫌了。那無疑是企圖透過自身龐大的輿論機器,力阻任何可能讓當權者尷尬或管治威信受損的政治效應。
  
事實上,由於民間公投不涉及任何公權力、不約束政府乃至任何人遵守、不對現行的選舉制度產生任何法律上的影響,其純屬民間團體與市民之間的私人活動,因此其適用於私法「法無禁止不為罪」的原則(例如:法律無限制市民外出觀看世界盃球賽,市民就有該項自由,且不得遭到干預甚至指控「非法」),若有人膚淺(或刻意)地以為所有命名為「公投」的活動必定牽涉公法,且必須符合用以限制公權力的「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例如:因為有《控煙法》,政府才有權處罰食肆吸煙者),不是沒有法律常識,便是故意向市民作出言語恐嚇,帶頭破壞法治的核心價值。
  
民間公投就如《國王的新衣》裡那位小孩一樣,以最堅定的勇氣和最溫柔的語氣,揭破當權者最醜陋的一面,哪怕短期內未能起到任何決定性的變革,但長遠而言,它勢必載入澳門民主發展的史冊。若然沒有諸位的參與,我們將永遠無法在小城的政治夾縫中尋求一束曙光。

(獨立媒體網根據與論盡媒體之內容交換協議轉載此文,原文載於論盡媒體。)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天文攝影秘技系列(3)之特別電腦後期製作各式手法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天文攝影秘技系列(3)之特別電腦後期製作各式手法
Jul 21st 2014, 10:03, by Huey Pang

筆者將於7月26日舉辦天文攝影課程(進階): 銀河、天文沙龍、 星流跡、星座、縮時攝影篇,現尚餘少量名額,有興趣的讀者敬請留意我們的網頁

(本篇文章同時於天文匯的網誌發表)

終於寫到入戲肉了。大家閱畢上兩期的《天文攝影秘技系列 》,相信應對天文攝影有一個基本概念。今期筆者將介紹網上對天文照片施加的各種電腦後期製作方法。

1. 旋渦狀的星流跡

在香港要製作這種星流跡,首先要一張面向北方拍攝的同心圓星流跡照片,曝光時間不能太短(如起碼一小時),然後進行加工。早期其工序一點也不簡單,如上期所述的大量短時間曝光的照片攝製過程裡,鏡頭的焦距必需逐少縮短,一如傳統的「拉爆鏡」效果。例如兩小時內連續拍攝120張一分鐘的照片,鏡頭焦距由28mm縮短至14mm,則大家可想像每次改變焦距的微小程度。
不過,近年普遍已改用電腦後製,如Adobe的After Effects或Lightroom,網上亦有詳細教學:
http://www.sgarciarill.com/vortex-star-trails-tutorial/


正常拱極星流跡的照片,由天文匯攝影導師拍攝。

上面的照片經處理後的螺旋效果

2. 頭粗尾幼、如流星般的星流跡

網上有幾款著名的星流跡合成軟件,近年添加了「流星雨」選項,只需剔選該選項,在合成星流跡的過程裡軟件會自動調節,最後達到頭粗尾幼(或相反)的效果。


正常星流跡的照片,由天文匯攝影導師拍攝。

上面的照片經處理後的流星效果

3. 藍色的黑夜

網上不少銀河連地景的天文風景照片,天空背景呈一片「螢光藍」色,其實要製作出這種顏色不太複雜,只需在電腦裡調校RAW檔的色溫選項就可以了。


正常天空背景色的照片,由天文匯攝影導師拍攝。

上面的照片把天空背景藍化後的效果

4. 均勻幼細、純白的漫天星星

原來這是催谷的效果,只需在相機內置設定或在執相軟件裡增加照片的對比度(contrast)、或增強銳利度(sharpness)就可以了。部份軟件如Adobe Lightroom更有"Clarity"的選項達到同樣效果。


未經增強對比、清晰度的照片,由天文匯攝影導師拍攝。

上面的照片經增強對比、清晰度後的效果

5. 呈平行落下或輻射狀的流星雨

事實是,無需後期製作也能出現這種效果!在流星雨出現的日子裡,透視(perspective)效應令從太空進入大氣層的流星像從天空某一點發射出來,該點由稱為輻射點,只要採用超廣角或廣角鏡頭向著輻射點拍攝,就能做到這種效果。至於平行落下的流星雨,只要採用較長焦距的鏡頭遠離輻射點拍攝就可以。

不過,網上不少這類照片其實是用軟件合成的!是自然的還是合成的問題,並不難倒資深的天文愛好者,但一般人就很難分辨出來,不過大家也可從兩方面入手:輻射狀的流星雨,照片顯示的輻射點是否真正存在(這仍需資深天文愛好者的協助或從網上搜集資料分辨);呈平行落下的流星雨,可從地景估算所用的鏡頭焦距比較是否不一致。


把流星合成在以銀河做背景的照片

把流星合成在以銀河做背景的照片,實際上兩張照片的鏡頭焦距並不一樣。

6. 銀河局部發光、天空其他區域暗淡及無星

網上不少銀河照片,在光污染嚴重的地方拍攝,因此未處理前照片對比很低,銀河細節不多,天空背景亦較光。拍攝者為了突顯銀河主體,在軟件裡如Photoshop使用圖層遮罩(layer mask)勾選銀河區域,然後在此圖層裡增強對比及增加光度突出銀河,相反就在非銀河區裡降低光度達到壓抑光污染目的,相片的銀河看起來真的一如部份網裡的朋友所言:海蔘。


未經電腦處理的照片,由天文匯導師Terence Tse拍攝。

經layer mask處理後的照片

7. 色彩鮮艷的銀河

相對這種方法較之前的簡單,只需在相機或軟件裡同時增強對比度及色彩飽和度(saturation)就可以了。當然,簡單的方法亦有其弊病,照片如在光污染嚴重的地方拍攝,增強飽和度後天空會呈現不同顏色,原因是自然光與人造光源的色溫並不一致。

上面的照片經增強色彩飽度後的效果

8. 合成相

一般人未必即時可以分辨合成與非合成相,但只要細心觀察亦不能發現。容易被確認的合成相大致有兩類:

第一類是不符合物理現實,例如天空是一張銀河加月光的照片,但地景的物件卻有光源(可能是太陽)造出長長的黑影,但月光卻在黑影的方向;又例如銀河連水面倒影的照片,水面有波紋但倒影裡的銀河細節卻異常清楚。現實是:銀河的確可以在水面有倒影,但水面必需非常平靜。


原相,相片由天文匯導師拍攝。

把上面照片的天空剪貼到湖面的效果

第二類是不符合地理或天文現實,例如網上曾出現過一張地景是由中環7號碼頭望向長江中心(即東南方)、但天空卻是一張望向正北的星流跡照片;另一例子是北半球的地景(如歐洲的雪山)、天空卻有一條在南半球才可見的南天銀河。


原相,照片由天文匯導師於2014年2月攝於南半球的紐西蘭。

上面的照片做背景並貼上北半球加拿大Columbia Icefield風景做前景的效果

下期筆者將繼續探討天文攝影「執相」的背後原理及哲學,讀者如有興趣亦可到筆者的Facebook看看其他天文照片。

天文匯始創於2011年,由一群因觀星而結緣的本地業餘天文愛好者創辦,懷著對星空的深厚熱愛,致力於本地推廣天文。天文匯的資深天文導師主要為團體、公眾及學界提供各式服務,包括制定天文教材、舉辦天文課程及活動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真的要立即建第三條跑道嗎?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真的要立即建第三條跑道嗎?
Jul 21st 2014, 08:25, by 鍾祖耀

機場第三條跑道環境評估報告公眾諮詢剛結束,不過社會輿論焦點都放在政改和反佔中上,第三條跑道好像是政府與環保團體之間的角力,討論不算熱烈。不過要小心一不留神,這個基建發展很可能會變成「高鐵翻版」。

在反對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各種理據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考量:究竟香港是否必需立即興建第三條跑道?

機場管理局說,因航空業增長,機場快要飽和,所以必須建第三跑道應付。但反對者指出,當年興建赤臘角機場是以預計2040年的人流及貨運量等設計,亦預留了空間來擴充機場設施。以客流量為例,當年設計容量是8,700萬人次,2013年實際客運數字是5,990萬,現時只佔69%,算不上飽和,現時航班載客量更比當年設計時低得多,只有61%。反對者認為機管局為了做好「業績」,連來往三、四線城市的低載客量「細機」都來者不拒,令平均乘客量下降,造成客流量未到設計水平但跑道似乎飽和的怪現象。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基建發展,卻問題多多,屢屢予人急於將「大白象」工程「強行上馬」,漠視市民的訴求和疑慮之感。機場管理局實在有必要就公眾對其數據的質疑作出澄清,並提出更有力的實質證據來證明興建第三跑道事在必行。

倘若機場提早「飽和」是因為機管局管理不善的話,當局就應該對症下藥,先改善內部情況,提升航機載客量或減少短途航線,而非增加硬件設施,治標不治本,白花2000億元公帑。

關鍵:香港未來航空及物流業的發展
2040年後需要第三跑道與否,其實涉及一些關鍵問題:未來香港的航空及物流業會如何發展?在大中華區以至全球的定位如何?

假若配合香港的未來發展,機場於2040年後真的不勝負荷,不得不多建一條跑道的話,那麼機管局在改善其內部管理的同時,亦應該爭取時間及早協商其他方案,盡力將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在發展和保育之間取個平衡。眾所周知,填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無法修復,填海建第三跑道會破壞「原居民」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若安排得當,牠們或許能暫居/移居到其他地方 (如台灣) 繼續繁衍;不然,牠們很可能無法生存。工程所付出的代價很大,因此當局必需審慎考慮,及早作長遠規劃。

擴建機場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若後知後覺,等到一日跑道真的飽和才急急開展工程的話,恐怕香港會失去現有優勢,被鄰近的城市追過,工程成本亦只會有增無減。

回顧當年發展赤臘角機場,社會亦有不少反對聲音。但新機場建成後,大大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現在已甚少人質疑當年興建新機場的決定。始終第三跑道費用涉及公帑龐大,又嚴重影響鄰近環境,當局的決定必須真的「有根有據」,安排恰當,才能解除公眾對這疑似「大白象」工程的疑慮。

(圖片來源:香港國際機場網站)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每周工作44小時成最大共識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每周工作44小時成最大共識
Jul 21st 2014, 08:19, by 陳善恩

標準工時委員會主席梁智鴻簡介諮詢議題。

(獨媒特約報導)標準工時委員會上周六(7月19日)於屯門(新界西)舉行第十一場地區諮詢會,讓市民對訂立標準工時政策提供意見。是次諮詢會約有70人出席,當中不少為團體成員,亦有工人出席大吐苦水。發言市民和勞工團體全部贊成立法制訂標準工時,唯獨對制訂最高工時上有意見分歧。

工聯會、工黨與職工盟皆認為必需立法制訂標準工時在每周44小時。工作超過44小時,每加班一小時可獲1.5倍補水,僱員有自由加班增加收入,不是無償加班。有代表指無償加班的情況於白領行業尤其嚴重,形成職業慣例「大家鬥唔放工」,因此立法「加班補水」是必需。工聯會麥美娟補充,訂立標準工時可以釋放50萬婦女勞動力,同時解決她們要照顧家庭的問題。

會上有人質問工聯會不支持最高工時立法,是不顧打工仔健康。工聯會回應不是拒絕,只是現在未有立場。相反,工黨與職工盟強調一定要訂立最高工時,否則與政策目標不一致。工黨代表指政府鼓勵年青人終身學習,但不少年青人普遍工作12小時,質問「是否政策矛盾」。葵青區區議員梁錦威指現時工友工時長,需要靠最高工時填補漏洞。他形容以不立法方式規管僱主是「荒謬」,立法才有效。

CIMG4550
職工盟潘文翰強調訂立最高工時的必要性。

「唔加班係你懶」

台上標準工時委員會委員吳秋北(勞工代表)提出,有僱主擔心訂立標準工會增加工資成本,難勉要將工序自動化、機械化,僱員有機會「飯碗不保」。街坊工友服務處會員斥責即使沒有標準工時,老闆也會想盡辦法減人手和開支。他回憶八十年代,8小時工作,2小時加班,加班補水天經地義,但今日香港社會倒退,「老闆覺得你唔加班係你懶」。他批評打工仔的勞動成果被老板「分享」,如今只要求合理回報,沒理由背上影響經濟發展之罪。另一學生指其他社會如美國、台灣早已有標準工時、最高工時,但從未聽聞他們因此面對經濟倒退。會上不少人士亦強調中小企面對的壓力是租金,不是工資,不應剝削員工。

有打工仔指「香港老闆駛盡員工」,快要放工才告知「未做好、要修改」,打工仔迫於無奈晚上十點才放工。他建議嚴緊控制加班安排,讓需要加班的員工列出加班原因,再由上級評估加班合理與否而批核加班時間。同時,亦有退休洗碗女工表達不滿,指以往每天工作11小時,加上乘車時間,「沒有補水、沒有家庭、沒有休息時間」。針對此問題,有工黨成員望標準工時立法能平衡市民生活,每天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消閒。一名學生舉例會計師每天工作20小時,積勞成疾,最後決定移民。他批評沒有最高工時才是香港競爭力下降、人才流失的主因。

標準工時是必需

社民連代表指工友不願超時工作,要討論的是標準工時的細節,而不是原則。一個基層工人將大部分時間奉獻給老闆是沒有生活可言,「我們要的是生活,不是生存」,指標準工時的立法是必需。他諷刺梁振英競選特首時承諾推動標準工時立法,至今仍未落實。

標準工時諮詢期將於7月31日完結,最後一場地區諮詢將於下星期舉行。標準工時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希望各團體代表能夠遞交立場書,收集市民意見。他指僱員、僱主意見比例會平衡,現階段委員會並沒有立場,亦因未完成諮詢期,未能訂立未來的政策方向。

編輯:方鈺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一個人,其實沒什麼好怕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一個人,其實沒什麼好怕
Jul 21st 2014, 08:06, by irischan0202


(攝於2014年2月,獨自單車遊時)

踏入炎炎夏日,近來常到公眾游泳池暢泳。絕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我通常都是先換好泳裝,在更衣室開啟一個鎖櫃,然後便經過淋浴的地方走進泳池。我悠悠的在池邊一躍而下,像魚兒在大魚缸中來回一會後,便靠在池邊站著休息。

我環視游泳池的每一個角落。我看見一群群的年輕男女,佔據著池邊位置。他們嬉水的嬉水、閒聊的閒聊、談情的談情。起初我有點不以為然,心裡想:來游泳池就是要游啊!在那邊喧鬧,算什麼樣子?愈想就不其然的縐著眉頭。我暗暗的觀察這些男女的一舉一動。一男一女在對嘴,說不夠兩三句,便向對方潑水,泛起了一陣水花。旁邊無辜被潑的朋友都是二笑而過之。另一邊廂是一對女孩子。由於她們站的位置比較靠近我,我隱約的聽到她們在討論感情煩惱。驀然間,我覺得這些畫面是多麼的熟悉。讀高中的時候,我們到哪都必須要連群結隊,或是相約三五知己。游泳池的聚會也一樣如此。儘管大家本來的目標都是來運動,伴兒乃是不可或缺。

或者我們都曾經有過那段時期,那些不能容讓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曾經,我們相約上學,共渡午餐時光,連上洗手間的時間也不甘寂寞。假日,總不能呆在家,總要相約三五知己外出閑逛,即使那是漫無目的。報讀那個補習班、哪一個課程,都得找個伴。那些時候,我們不能容忍孤獨。那些時候,我們只要有伴,便覺得沒有那麼孤獨。一旦有那些我們很想看的電影,我們會極力的找朋友去一起看。但若果找不了,就只放棄那齣電影。或許那時候,我們是害怕孤獨;或許那時候,我們害怕讓人知道自己一個去看電影;或許那時候,奮力的找伴,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交遊圈子。不管什麼原因,總是不能一個人。

然而,人長大了,或許意味著,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多了。我們開始明白,面對孤獨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事。如果有那麼一張名單,列舉出人生必須學會的十件事,「面對孤獨」恐怕是榜中有名了。我們逐漸體會到,如果再繼續像年輕時那樣害怕孤獨;繼續像年輕時那樣在乎別人的眼光,那麼我們便可以預視,我們將錯過很多,錯過很多本來喜歡的事,哪怕只是一齣在影院上畫的電影;一個讓自己獲益良多的課程;一星期兩次的穩定運動量;甚至是一趟讓自己放鬆心情的旅行。
成長或許並沒有教導我們如何不再孤獨。但成長讓我們學懂接受一個人的時候、學懂運用一個人的時間,更讓我們反思,到底是本來那樁事兒比較重要,還是找個伴比較要緊。到底是本來的那個機會你比較珍惜,還是別人的看法對你來說比較佔重。

偶爾一個人,其實沒什麼好怕。一如以往,我游得累了,便用雙力竭力的擧上池畔,緩緩的走到更衣間。收拾好行裝以後,我看著那被夕陽拖得長長的身影,帶著疲憊的身軀,施然的走回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猩凶堀起》說族群撕殺:勿讓自己成為哥巴的手下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猩凶堀起》說族群撕殺:勿讓自己成為哥巴的手下
Jul 21st 2014, 06:48, by 巫氶甫

 在開始前稍作一個事先聲明:筆者並非《猿人爭霸戰》的忠實影迷,對整體故事認知有限,本文亦非介紹電影,純粹想透過今集故事所反映出的現實問題作一些反思(含劇透)。在看過電影後,筆者回家在網上討論區中亦遇見了預期中的一些討論,如Koba(哥巴)的對錯和電影對中港關係的啟示。這些問題固然重要,但為免太切身的議題引起太多主觀感受和反應,本文將嘗試以不必涉及到「中」和「港」的場景去探索這些道德問題,至於處理中港問題時用什麼角度最終還是要靠讀者的理性思考。 

來自猩猩的人性

 電影中對人性的描述有相當部份是來自猩猩而非人類,這裡談及的人性包括道德性、憐憫心、信任、最後當然還有仇恨。主角Caesar(凱撒)靠著對道德和原則的堅持(如猩猩不殺同類Apes don't kill apes)、對他人和其它猩猩的憐憫心和信任、和諸如勇氣等特點,獲得大多數猩猩和一些跟他接觸過的人類的尊重和信任。Caesar散發的人性特質在所有角色中基本上只有人類主角Malcolm(馬康)比得上。而跟他們相反的猩猩Koba(哥巴)則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受盡科學家的不人道虐待)和主觀感受而選擇放棄道德原則並靠利用他人的信任和憐憫心來達至目標。猩族在面臨人類這個危機的同時,Caesar的一些堅持令他漸漸失去支持,相反Koba的一些取捨卻為他帶來迅速的「成果」。 

以人性原則換取成功 

Koba放棄了猩猩不殺同類的原則,向Caesar開了槍,也在猩猩的棲息地放了火。 他再將這一切嫁禍人類以挑起猩猩對人的仇恨,利用其他猩猩對他的信任來達成他個人的目標。戰勝後當其中一隻猩猩Ash在屠殺當中展現出憐憫心和對Caesar的信任時,Koba更毫不猶疑地殘殺了這位同類以樹立自己的權威。有些意見是認為Koba沒有做錯,他拉倒了懦弱的領袖,因為猩猩若不主動出擊,待人類感受到威脅便會面臨被滅族的危機。這個觀點看似很有道理,但它卻存在很多漏洞,若我們接受這觀點則與接受希特拉等法西斯領袖無異。 首先這個觀點很大程度是根據結果的優劣而論,即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t)。Koba沒錯,因為他帶來了正面的結果,猩猩在他帶領下贏了勝仗。但正如我們不會因為希特拉帶領德國贏得大片土地而不追究他在屠殺中的道德責任,我們不能因為Koba帶領猩猩戰勝人類而肯定他殘殺同類等惡行。再者,我們只能透過經驗「預測」結果而不能「預示」未來,因此一開始便否定人猩兩族和平的可能,既是不公道,更是不理性的。Koba對前景的「預測」很大程度是受他的主觀經驗所影響,當中的偏頗性將所有被歸定為人類的生命體要為那些曾經傷害過他的科學家負責。如同一個迷信水晶球的法官,當水晶球預言A君明年將會殺人時,法官便立刻把他抓起來判死刑處決了!

 然後我們更要審視自己對於結果好壞的看法:我們憑什麼假定猩猩的倖存就是好的結果呢?是因為我是猩猩所以猩猩贏就是好結果嗎?這和一般的自利主義有什麼分別?是什麼給予猩猩凌駕於人類的優越性?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時,必要時刻警惕自己,被取捨的不論是猩猩還是人類,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當中更有絕大多數是無辜的。思想自由容許我們「預測」不同的結果,但不代表容許我們不擇手段和不惜一切地違反原則,從而得到或者避免這些主觀的「預測」。

 誰勝誰敗?什麼是Apes? 

「Apes don't kill apes.」是一個相當清晰的原則,可是到了最後,連Caesar自己也必須重新審視自己一直堅信的原則。猩猩不相殺,看似是敵我分明,到了被同類刺殺之後,Caesar才明白真正的敵我,真正的Apes是什麼。他也向Malcolm承認自己的錯誤:只因為Koba是猩猩而信任他。本來在他眼中猩猩和醜惡的人類不同在於猩猩有道德性、有憐憫心和講信用,即猩猩有我們所認知的人性。相反,所有人類則像Carver(卡輝)一樣都是暴力、不守信和沒有這些特質的動物。因此到了最後其實Malcolm也可以是Apes,因為他有這些特質,Koba基因上是猩猩,但失去了這些Apes應有的特質,所以Caesar最後也沒再把他當成同類。Apes只追隨The Strong,Caesar比Koba強,正是因為他擁有這些被稱為人性的特質。回歸現實,作為小猩猩的我們是時候覺悟;誰是Caesar誰是Koba毫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是Apes,誰是「自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