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淺析2014年通識卷卷一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淺析2014年通識卷卷一
Apr 9th 2014, 13:51, by 張秀賢

今年通識科試卷,應該是走向平穩的一屆。可是我看法跟其他人不太一樣,不是一面倒的認為今次試卷的出題理想,就先談卷一資料回應題。

一如既往,三題中總有一題是政治題,而佔分通常較重。過往政治題就出過政黨和拉布(議會抗爭)這些範疇,今次就出了直接行動方面的題目。而另外兩題則分別是成年人飲酒問題和風力發電。整體來說,卷一的答題方向多以資料為主,而資料的可引用度比過往兩次公開試為高,考生應該更易掌握

第一題:

(a) 由資料A的兩幅照片所顯示的訴求來看,指出及說明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兩項困難。(4分)

(b) 資料B反映香港社會有哪兩個核心價值出現矛盾?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引致的後果是否日趨嚴重?參考資料B,解釋你的答案。(6分)

(c) 「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政治題一向都是分高低的,但今年又有點爭議,源自於第一題資料A。第一題資料A當中的大banner上的圖示和圖內的標語口號都被刪去,惹來不少批評,指考評局河蟹政見。當然,甚麼人就看到甚麼,另一邊廂,「挺梁」的人又會說考評局刪去他們的口號。因此,為了保持持平中立,刪去不必要的資料(但他仍保留了行騙長官下台、不要騙子政府之類的語句,可見不一定先基於政治自我審查),以避免替某些組織(如整份通識卷都是以某團體來代替團體名字)宣傳,是可以理解的。從考試的角度而言,(a)的問題是需要引用資料A照片的訴求,來回答當中反映的政府管治困難,而雙方的圖示都出現梁振英或其他訴求,容易誤導考生至另一個方向,因此刪去這些標示,令題目更聚焦,這亦是可理解的。

回到題目,第一題(a)最主要的答題重點是圍繞社會分化和政府認受性問題。學生就應引用資料上的口號,說明上述的管治困難,如從「挺梁」和「倒梁」口號推論至兩個陣營的對立(故勿論「挺梁」是真心還是假意),亦可從「倒梁」口號中的「普選」、「民怨」、「行騙」帶出政府因誠信和民意認受不足,導致現時的認受性問題。

至於第一題(b),我認為此題目有點頗為粗疏,現時香港核心價值根本就是眾說紛揉,沒有一套客觀的定義。若這題是要求同學找出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也許只是民主、自由、法治這些核心價值。最直接的答法,就是自由與法治之間的衝突。這條題目若要擺脫政府和「愛港之聲」一如既往的論調確實有點困難,不過也機會發揮的。首先就要引用資源B,指出有人被檢控的公眾活動比例持續上升,再引伸出自由和法治價值出現矛盾。即使自由與法治的兩個價值出現矛盾,令激烈的社會行動增多,但這是因政府認受性不足,市民與政府互不信任所致。而在這種氣氛下,加上政府認受性仍然相當低,激烈行為只會愈來愈多,最後後果當然會愈趨嚴重。(可以說政府的施政會相當困難,而每項政策措施都會陷入誠信爭論之中等論點。)

到(c),生活素質(或質素) 有一些主要的標準,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到最後要扣到透過示威遊行能否改善市民生活,討論示威遊行對市民不同方面生活的成效。資料C就有不同方面的事件,如社會方面就有「標準工時」、「退休保障」,政治則有「真正普選」,經濟則有「輸入勞工」,環境則有「擴建將軍澳堆填區」、文化則有「免費電視發牌」,學生只需依據以上各項方面,評估和闡述遊行示威對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成效,就可奪取較高分數。這條題目的變化不大,只是考核同學對社會直接行動的看法和掌握而已。

第二題:

(a) 「風力發電的代價超出其好處。」資料A、B及C是否支持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8分)

(b) 若把資料C中某關注團體的兩項提議逐一與興建海上風電場比較,你認為對香港來說,這兩項建議是否分別優於興建海上風電場這個選擇?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至於風力發電一題,出得尚算「大路」,且風力發電也是堂上經常談的課題。這題(a)最主要考核同學能否從資料中得出問題中的推論,當然要善用風力發電與其他能源組合的比較,風能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本身的發電和減排效能,基本引用足夠資料作佐證已經可以。

而(b)則要求同學以興建風力發電場和向大陸購買核電、政府對市民的節能教育,比較前者跟後兩者的成效。這題題目要求比(a)高,需要同學以不同角度分析。在向大陸購買核電這個方面,同學可以以核電的效能、成本,以至向大陸輸入能源的一些影響(如政治自主性、民意的反對)等方面著手,與興建風力發電場比較;而在節能教育方面,同學則可以從源頭減排、成效等方面跟風力發電相比。

第三題:

(a) 描述資料A顯示的香港成年人暴飲模式。(4分)

(b) 你在(a)題描述了香港成年人的暴飲模式。利用資料B,說明哪些因素可能導致這暴飲模式。(8分)

這題題目針對的是飲酒問題,較為少見,但這題題目是三題中難度最低的一題。題(a)最主要是數據比較,指出25-34歲的年齡層暴飲比例最高,而年齡較大的暴飲者比例較低,而男性暴飲者比例剛高於女性,總結出這樣的暴飲模式。而題(b)則是要求同學參考資料B回應資料A的可能成因,例如工作因素、與朋友交際,以至捍衛自我形象、自尊感等等。這題目相對簡單,不詳細說明了。

在題目以外,我想批評通識者也好,支持通識科的人都好,都應該想清楚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想要甚麼樣的教育?公民教育早就已經以國民身份為主調,民主、人權教育,以至正常的性教育,早已被抽離在外。中國歷史就沒人去好好處理課程問題,早期的本土歷史則落入歷史科中,香港的歷史則不在課程之中。現時唯一可以處理到民主、人權教育,以至本土歷史、社會發展的科目,就是通識教育科。當然,若課程學制能重新洗牌,進行科目的整合,可能通識科的價值亦會失去。但現時為止,通識科公開試出政治題就被人說是「河蟹」、緊隨官方論調,公開試沒有政治題就是完全的去政治化。現時我們心目中想要的通識科,或是教育制度、考試制度是應該如何呢?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不過,現時來說,今時今日政治題的風波都是可以理解的。也許有些人是捕風捉影,反應過敏,但歸根究柢,都是源自於對政府的不信任,尤其是中共的意識形態的滲透令人無時無刻都提心吊膽。最後,也是政治的事。

關於生活素質與質素的爭論,請看古德明一文,而我基於廣東話發音的緣故,習慣使用質素一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廷峯隨筆-傑志與南華:審視球隊方針短視的後果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廷峯隨筆-傑志與南華:審視球隊方針短視的後果
Apr 9th 2014, 14:22, by 高登廷峯

亞協盃分組賽進行到第五輪,傑志和南華既遭遇就好比天堂與地獄既分別:一隊差一分可以首名出線;一隊攞少一分就要同十六強講再見。結果亦都呼之欲出:傑志首名出線,而南華就要和波出局。

可能有球迷會將南華既失利怪責於球員或教練身上,是的,失利他們是要負責,不過最大既責任其實不在他們身上。

其實環觀整個球壇,一支球隊要踢得好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磨合既陣容同戰術,如果任意改動,成績就一定會滑落(莫耶斯上任後的曼聯就是最好的例子)。南華幾乎每季都換教練及大幅度更換外援,某程度上會令球隊無所適從。季初加盟的外援柏奴域、安達、巴利都在加盟後不足半年就被掃走,可見南華換外援既速度極快,假如當初知道該位球員是不合球隊,那為何要引入呢?此外,南華由2006年開始八年來一共作出了十一次主教練既調動(只上任了三日既顧錦輝及陳國雄已經沒有計算在內),兩項數字驚人得筆者相信難有一支大球會會有同樣情況。可見南華的管理層完全欠缺長遠既策劃。

一支成功的球隊需要的是一個長遠計劃,南華的勁敵傑志在2008年開始決心引入巴塞式「地面推進」踢法,他們的改變雖然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他們今季的表現就印證了他們的成功。傑志沒有只照著巴塞的踢法而作完全的模仿,他們有滲入到屬於傑志自己的原素(例如針對香港草地欠佳,在進攻引入兩閘推前助攻傳中,兩翼當作輔鋒等等),現在他們踢的足球已經不再是「巴塞足球」,而是「傑志足球」。

反觀南華,每季所引入的外援都不同,一時重用巴西外援、大搞「森巴足球」,一時要引用過氣球星、大踢「英超足球」,其實南華的管理層又有沒有想過用一段長時間重建屬於南華自己的足球風格呢?

圖:Facebook、HKFA

高登廷峯Facebook Profile
FIFA HONG KONG PATCH Facebook Pag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推拿》 – 盲人教的人生課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推拿》 – 盲人教的人生課
Apr 9th 2014, 11:48, by Thomas Tsui

《推拿》 (Blind Massage) 如同張榮吉的《逆光飛翔》,又是講盲人,當然換到婁燁來導,又是另一個模樣:鏡頭全用近鏡;顯然較多說話,沒人談話時也要插幾句旁白,對比《逆》的寂靜較為吵吵鬧鬧;所謂很漂亮的都紅,看上來還與張榕容差一大段,小孔更不用說了,若《逆》是唯美,此片就很是現實主義;但《逆》卻沒有甚麼感情線,這卻是看得出感情瓜葛一大堆。

講盲人的片總有個難題,就是要說服觀眾相信片裡的盲人就是如此:一次飯盒羊肉有多少的爭吵、王大夫純熟由雪櫃拿刀自殘、盲人們察覺到店裡停電等,不理解盲人也會感應到光源等的觀眾,都會對這些起了懷疑。膚淺的觀眾或單從小孔的外貌,更不理解她與小馬和王大夫的「三角關係」 - 小馬只因一次和小孔玩得「過份親密」而纏上了她,台下觀眾也會嘲笑小馬的重口味,但看得清的我們,又何嘗未單純過,正如《春嬌與志明》般,愛上了個賤人?眼光也不見得好的我們,又那好意思去嘲笑看不見的愚笨?

推拿店盲老闆摸都紅的臉,來領略漂亮是甚麼樣子,繼而著她留下更試向其求愛:就是聽著人家都說都漂亮,他才死追著她。又是看上來很可笑,但反省過來就知,我們其實都是正如楊德昌《麻將》裡般:「世上沒一個人會知道自己要做甚麼,全都是別人告訴你該做甚麼。」由細到大,我們到底有多次是完全沒聽過人家或社會的「指教」,而完全自我決定該走怎樣的路?看得到的我們從鏡中望回自己,就會察覺我們何嘗不是另一種被扯線的公仔?

王大夫埋怨雙目健全的就是比盲人有優勢,但難道凡事看得清就是好嗎?若果看得見,王大夫會與小孔、或小馬還會不介意和妓女小饅頭一起?最後他倆結局還叫美滿。人生在世,很多時正因看得清而太執著人家的缺點,就像開頭盛女的母親介意老闆是盲子,於是便錯過很多東西。縱使小孔豬排小饅頭係雞,但王大夫和小馬都捉緊到她們。相反正常人的我們,一生人又試過錯過了幾多人?

看著《推拿》、嘲笑完內裡的感情線,再看回自己,才赫然發現我們「正常人」也會試過如此幼稚得引人恥笑,正如聖經所言:我們往往看到人們眼裡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前的樑木。看完盲人們的情感,像就為我們人生補上了一課。

原文刊在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回顧黑箱CEPA十年 經濟依賴加速融合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回顧黑箱CEPA十年 經濟依賴加速融合
Apr 9th 2014, 09:42, by 林倩音

圖:(左起)黃偉健、何秀蘭、陳劍青、張少強。

(獨媒特約報導)一場反黑箱服貿的太陽花學運,再次掀起兩岸三地人民對中港貿易及經濟蠶食的討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從來只有官方主導,一群熱心於本地事務的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聯同本土研究社以台灣反服貿反觀香港現況,回顧與批評CEPA在十年間對香港的影響,及反思香港的經濟定位。

CEPA是2003年爆發沙士、處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環境下,香港政府急於走出經濟困局而簽署的經濟安排。CEPA的「黑箱」,在於不需本地法例落實、亦不需要政府批錢,因此當時的政府可繞過立法會的監察而簽署。CEPA簽署至今逾10年,貌似帶來經濟利益,同時使香港產業的多元性下降,依賴內地,其政治效果亦不言而喻。

CEPA落實 香港經濟結構傾斜

在社聯擔任研究及倡議總監的資深社工黃健偉,談及如何從CEPA主旋律中帶出批判的意識。黃健偉所指的主旋律,是中國政府以往不斷強調的「背向祖國,面向世界」論調,而曾陰權政府亦認為中國龐大人口的市場潛力「靠得住」,因而靠攏內地。不過黃健偉指出,CEPA只是「開了大門但小門未開」,流於原則上可行。以社工為例,內地政府生怕社工在支援人民同時,將它所害怕的普世價值引入,因此在香港社工在內地設立組織變得困難重重。從經濟層面看,弊處也不少,「CEPA使資產階級透過貿易獲取最大好處,其他階層只能陪跑」,這也使社會近年出現眾多矛盾。

黃健偉續稱CEPA危險性在於經濟命脈不能自主,過份依靠令香港不再面向世界。CEPA開通後,重點落實的有自由行計劃,然而旅遊業佔本地GDP很少,但從事相關行業的勞工很多;當同一市場內有眾多供應者時,內地能隨時轉換供應者,令依靠她的人迎合內地市場,這使香港經濟向內地傾斜,甚至是令經濟向某些產業傾斜,改變了經濟結構。

「錮身鎖命」掌香港命脈

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以「錮身鎖命」來形容中共對香港的管治,即「以佔領他人的生存條件來支配別人」;尤其1967年後,以生靈政治戰略進行管治。1965年正式啟用「東深香港供水工程」後,中國至今仍掌握著香港最重要的食水資源,即使港英政府曾嘗試海水化淡工程,希望重奪水源自主權,亦告失敗。港英政府最終於1982年拆除海水化淡廠,以行動宣佈退出與中共在香港的角力。張少強引述周恩來當年的說話「對港澳供應確實是一項政治任務」,足證此說法。張少強續說,在有關CEPA的立法會文件中,首數年檢討中顯示CEPA以無形效益為主,反映出中央與香港在回歸後簽署CEPA也只是重施故技控制香港命脈,令香港變得更依賴中央,從而加強控制。然而,雖然中央認為這些是優待香港的政策,眾多港人也不買這「恩主論」的帳,捍衛香港的自主性。

以CEPA實施空間規劃 加快粵港融合

「睇CEPA要睇其落實的條文。」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分析CEPA不能只從專業層面去看,應仔細了解在CEPA大方向下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實際協議內容。陳認同現在的CEPA只是在大原則上開放,但同時亦認為「即使真的開了細門,現在的批判亦不能處理這些問題」。以旅遊業為例,CEPA開放自由行後,內地人以遊客身份來港本無問題,但當大方向下的制度,如一簽多行等,使內地人由旅遊變成生活化地來港時就有問題,因此對CEPA的批判也要著眼於具體的空間規劃。

陳指出,在香港需要中國經濟的同時,中國亦需要香港,因此想以CEPA進行「雙轉移」(人才、資本) ,甚至「硬塞」到人口政策等本土政策;官方亦鼓勵港人返內地工作,想吸收香港的技術及資金,提升內地的產業發展。由此可見,在CEPA下的空間規劃能顯示出中央希望透過經濟及專業合作,加快粵港融合,進行統戰。

CEPA從未諮詢立會 法治是香港優勢

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出,港府簽署CEPA一事上從未經立法會進行諮詢,因為CEPA不是只針對本地的政策,因此與其他國際協議一樣,不需要經立法會審批。CEPA脫離立法會監察,政府在與不同行業的事務上,便單獨與該行業商討,並無作廣泛諮詢。何秀蘭又表示,即使連立法會議員向政府要求提供CEPA的文本內容亦不果。

何秀蘭指,雖然香港經濟傾斜內地,但香港仍然維持著最重要的特色——法治。何續稱,內地也重點培育上海為經濟重地,但現時國企在香港的貨幣流通量仍達16,000億,可見投資者仍然信任香港的法制,這正是香港的優勢。面對經濟逐漸單一化,何秀蘭希望港人能更加支持香港的創意工業,更加珍惜香港的本土文化。

以台灣作鏡子 看統戰策略

兩岸關係研究者何雪瑩指最近中共蠢蠢欲動,多了談及香港與台灣,但其論調亦同時轉變。在香港方面,中共以往也強調「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但最近已變成「全面落實基本法」,令人不禁懷疑中央政府準備重推「廿三條」。

在台灣方面,則強調「兩岸一家親」、「血濃於水」。為了應付台獨主義,2005年第三度國共合作;至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中國政府更積極處理對台事務。再到今次的服貿事件,以海協會及海基會兩個充滿政治背景的基金會簽署服貿條例,而非政府機關,中國一方面可以避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以經濟進行控制的效果。以公開言論的論調來看,似乎中國在統戰問題上絲毫不掩飾,令台灣及香港民主社會變得緊張。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出賣理性、出賣信仰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出賣理性、出賣信仰
Apr 9th 2014, 10:36, by SummerSum

「出賣理性、出賣信仰」,每個人的內心也有吧?
在英國,宗教學校佔大多數,更將宗教神創論當作科學教學生,他們不知地球有54億年歷史,只知有5千年歷史;他們不知甚麼是進化論,只知神創造萬物。他們不是沒有理性,只是被人埋沒了。
相反,在香港,不但有科學課,更有生物、物理科,還有通識科。在充斥著理性的知識與批判思維、邏輯思維的訓練下的教育制度底下,怎樣出現一群又一群的年青教徒?
我曾經在不同的教會裏結交了幾個朋友。今天是通識科Dse的大日子,但我卻一直睡不著,只睡了少四個小時,我擔心精神狀況因而不佳,使表現差劣,擔心得在床上大哭了。在這狀況下,今早不但作嘔,還頭暈暈、站不穩地走到了應考學校,我十分擔心,就在進入考場的前十分鐘,我whatsapp了一位教友,他傳送了一段經文給我、鼓勵我。
在這水深火熱之際,我渾渾噩噩地進入考場。在沒有他法的情況下,即使我不相信,也嘗試一下吧!我雙手緊握著、閉上眼睛,然後內心不停…(省略)。維持了一會,就在派卷前的瞬間,我突然身心舒暢。翻開試卷后,更是淡淡定有錢剩。考完更自信滿滿。
這一刻的你,可能在想「你想說這是神績?」
非也。吾乃想說當人處於非常不安的狀態,有時理性非能解決的,因人總需要心靈上的力量得到更強大的意志,這更勝於本身的能力。
兵不勝於武器,是士氣也。
在理性與感性同在時,既出賣理性,亦出賣了感性。
如有冒犯,請多多包涵。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因為你呃人,所以考試捕風捉影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因為你呃人,所以考試捕風捉影
Apr 9th 2014, 09:52, by 田涗

出自《晴報》

新一屆公開試開鑼,主科考了中文和通識,已令社會嘩然。事實上近年隨著社會公民意識上升和689民望下跌,坊眾難免對一切與政府有關的事捕風捉影,公開考試自然也難逃批評。區區關切的是,今日政府貫切689「你呃人」的特色,致使香港的教育在諸種捕風捉影下再辦不下去。

中文作文講「必要的沉默」和「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被指影射佔中,也被指鼓勵犬儒;聆聽卷講選學生會會長與才德兼備,又有人指影射唐梁之爭。其實才德兼備等本屬大路野,又何曾旨在影射政治?區區2007年考中化科,也得討論賢人政治與民主政治,這種如傳統聖君賢相和現代民主思潮的討論,在中化科屢見不鮮,當時又何曾有人說是影射?

通識科:向習近平交心

通識卷近三年都是傳媒和公眾關注對象,說來說去也是通識卷中間的政治含意。前年出政黨政治,去年出拉布,今年大熱是佔中,結果佔中沒有出,但不證明考試局唔捉蟲。卷一題1(a)為「由資料A的兩幅照片所顯示的訴求來看,指出及說明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兩項困難」。今朝網絡作家林兆彬已指出,「考試局河蟹我幅畫」,指卷一第一題討論遊行訴求時,將民陣BANNER的民陣LOGO和「倒梁」漫畫隱去。當即引來討論,指考試局擔心考生矛頭指向梁振英。


資料出自考評局

其實細看試題,隱去的不只林氏的漫畫,也包括照片內的BANNER、團體,而另一張圖片中,「齊心撐香港」遊行的示威牌也被遮去。


原照出自東方日報,引自葉一知老師FACEBOOK

其實題目資料中,已列明訴求包「民怨大爆炸」、「行騙長官下台」,也有寫明「民間人權陣線在2013年1月1日的遊行」。看原圖,除了漫畫和民陣LOGO外,也遮去全民退保聯席的BANNER。而遮去這些資訊,其實有助考生聚焦討論題目。愚見即指出「政府公信力不足」和「社會上不同群體矛盾」兩項管治困難。同理也處理撐政府遊行的不同訊息如「拒絕原地踏步」、「華菁會」、「香港青年聯會」示威牌等。隱去資料而有助考生聚焦答題,是考試常見調適。至於其後資料B、C,其實論及警察檢控公眾集會和香港2013年的示威訴求(如解釋電視發牌理據、真正普選、撤回東北等),本身便明確中立。

卷二裡,第1題討論中國政治,包括「你認為中國要增強國力,政治穩定是否比經濟發展更重要?解釋你的答案」和「『中國參與更多國際事務會促進世界穩定。』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這兩條題目,有網民評為「中共題」、「交心題」,意謂此答題重點在於支持中共才能獲得高分。這種說法過去也見過,就在去年問拉布有否損害市民利益時,也有人認為必定要旗幟鮮明地反拉布,才能高分。

在一個教育專業的角度看,這種說法當然荒謬。資料當中其實盡量平衡雙方觀點,如貪污、民眾投訴、中國威脅論等。考生回答時,可討論中國的政治穩定含意,強力維穩對經濟發展的利弊,抑或經濟發展要釋放民眾示威空間,重點在於界定「政治穩定」。中國參與國際事務,除了官腔的和平崛起外,也可討論中國威脅,或政治全球化中中國的角色如帶來亞洲的衝突。


資料出自考評局

其實這種題目是否「交心」,或只是大家捕風捉影,無跡可尋。唯一知道的是,如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去年考試時為學民思潮高幹,也擊敗拉布題在通識獲5**,反證通識科未必真要「交心」才獲高分。其實閱卷員中政見紛紜,改卷時電腦隨機派發,要統一多名閱卷員以官方政治立場批改,而又不洩露一點消息證據,談何容易?

當然從另一方面看,通識科保皇固然不好,但單方面反梁也失卻科目中獨立、批判思考的原意。其實通識科、中文科,成眾矢之的。歸根究柢,在於政府公信力太低。當一個政府不再取信於民,當然大眾都認為處處陰謀。689政府上任兩年,民情高漲,處處提防,已使中立地辦教育也不可能,才是最壞的事。

經典回顧:
葉一知老師,《希望你會跟我一起撐通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通識實習老師試答DSE通識教育科卷一必答題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通識實習老師試答DSE通識教育科卷一必答題
Apr 9th 2014, 09:25, by 蘇麗珍

今早DSE通識教育科卷一必答題造成社會熱烈討論,不少人認為題目令「討厭政治」的學生終需付上待價、學生不能再逃避政治。亦有人認為題目經政治審查,擔心作答立場會影響分數。然而,討論較少集中於題目設立的本身有什麼問題。

本人以通識實習老師的身分,嘗試作答題目,以及淺談題目設立的本身一些意識形態問題。

(a)由資料A的兩幅照片所顯示的訴求來看,指出及說明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兩項困難。(4分)

資料A是兩張2013年元旦拍攝的相片,展出了分別是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的遊行及民間人權陣線的遊行以及訴求。前者寫著「聚青年能量」、「齊心撐香港」;後者寫著「元旦大遊行」、「民怨大爆炸」、「行騙長官下台」、「不要騙子政府」及「立即普選」。

這反映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兩項困難,第一:政府認受性受質疑,有市民提出民怨爆炸及要求特首下台的聲音。顯示民間對政府認受性受質疑,市民上街表達訴求。

第二,政府形象低落,有市民形容政府為「騙子政府」。政府管治成本高,增加管治困難。

評論:這題略有些維穩意味。香港政府形象明明在民間社會低落,政府認受性明明在香港社會受質疑,題目不問為何香港政府認受性受質疑,如小圈子選舉、CY只得689票、社會矛盾日增導致民怨爆炸等民間不滿的原因;不問「市民生活在香港有什麼困難」、「市民面對香港政府的施政需面對什麼困難」;偏偏就問「政府管治香港有什麼困難」,把人民實際的訴求抽離地看成「政府管治香港出現困難」,其意識形態似是在考政府官。

另外,群眾處於弱勢,無論是在社會資源分配(增設公屋運動、反對地產霸權運動)上、民主運動的話語權上、職場話語權上(爭取設立標準工時運動)上,群眾運動本來就是令群眾充權以及群眾和政權爭權的運動,所以「令政府管治香港出現困難,增加其管治成本」是常識吧?題目看不到這些背後的權力關係,反而去問管治香港有什麼困難,似乎是要把這種高高在上、由上而下統治市民的意識形態進一步鞏固給學生。

Screen Shot 2014-04-09 at 5.16.28 pm

(b)資料B反映香港社會有哪兩個核心價值出現矛盾?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引致的後果是否日趨嚴重?參考資料B,解釋你的答案。(6分)

資料B詳列了本港2004年至2012年期間公眾活動總數,而數目呈上升趨勢;以及在公眾活動中有人被檢控的百分比亦呈上升趨勢;

反映香港社會法治和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出現矛盾:法治和言論自由

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引致的後果是越來越多人在公眾集會及示威中被檢控,但引致的後果是否日趨嚴重,需先定義為「對誰的後果」和界定什麼是「嚴重」。如在公眾活動中有人被檢控的百分比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表達自由。

評論:另外,已經有很多人說過核心價值是否存在是成疑的。而且核心價值也不是一個自有永有的事,如有人會質疑核心價值不是法治和所謂的核心價值是由誰賦予的,是不是真的是大眾都認同。用核心價值作為題目有點奇怪。

而且,題目亦有二元對立的問題,需知公眾活動中有人被檢控未必代表被檢控人士破壞法治,近年亦出現大量警方選擇性執法,因些題目似有以「公眾活動中有人被檢控」引導學生認為「香港法治被破壞」。

(c)「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資料C列出了香港2013年一些公眾活動的訴求,包括五一勞動節遊行、七一遊行、10月份免費電視發牌風波等。

同意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 加快香港民主發展進程
  • 為香港人爭取改善工作條件,如設立標準工時
  • 示威遊行是公民參與,有助公民社會的形成
  • 其它表達訴求的方法失效,因得不到政府回應(香港政府由小圈子選舉產生,變相政府亦不需向市民問責),市民只能以示威遊行是表達訴求
  • 向政府表達訴求,是施壓的一種,改善政府施政
  • 令社會可持續發展,如要求政府收回擴建堆填區,令政府考慮或加快推動其它資源回收的政策。又如要求撒回新界東北方案,有助香港保留農地,令城市發展邁向城鄉共生的模式
  • 要求解釋免費電視發牌決定的理據,鄣顯程序公義

不同意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 得不到政府回應(香港政府由小圈子選舉產生,變相政府亦不需向市民問責)
  • 示威遊行常常只是引起了關注,就實際效果而言,無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評論:這題如果答「同意」的話,似乎會令人不知不覺把各種示威遊行運動的訴求無限加入,如要求解釋免費電視發牌決定的理據,鄣顯程序公義…要求解釋免費電視發牌決定的理據,有免費電視睇…又如要求撒回新界東北方案,有助香港本土農業的發展…要求撒回新界東北方案,因方案是製造假需求,實際用來建豪宅,因此為香港人利益著想。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淺談"the Goodest English"之(一)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淺談"the Goodest English"之(一)
Apr 9th 2014, 08:27, by 思前想後

淺談"the Goodest English"之(一)

近期在面書經常看到關於被認為是"the Goodest English"。於好奇心驅使下,筆者決定對此尋根究底。

何謂"the Goodest English"?

在網上和面書看到一個名為「香港港式英語協會」的媒體,其將"the Goodest English"解釋為港式英語的其中一個例子。(1)

"the Goodest English"的出處,是在2005年的2000FUN討論區,當時有會員認為2000FUN討論區是香港"goodest",因而被恥笑,後來就被廣泛使用。(2)

首先,何謂「港式英語」?

根據維基百科,「港式英語」指"指帶有香港口音、文法及語言元素的英語。港式英語當中雜有與正式英語間的文法和發音的巨大差異。當中缺乏英語的變調,......港式英語亦因為夾雜中英語特色,不易被英語說話者理解,亦有被人稱作Goodest English("最好"的英語,Goodest是Best的語誤,用來暗諷英文水平很差)。"(3)

換句話說,「港式英語」就是誤用和水平很低的的英語,或稱為Goodest English。

首先,筆者不打算評論「香港港式」這協會的名稱,和該段"description"裏一些慣用語上準確性問題。簡而語之,假如「港式英語」是諷刺水平很差的英語,根據文中的的特徵,「港式英語」或許可以稱為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的現代版。

喬治奥威爾George Owell"the goodest English"的原意

喬治奥威爾在1949年出版的著名小說《1984》中,新語(Newspeak)是作者設想在大洋國Oceania的官方語言。大洋國包括南北美洲、愛爾蘭、英國、大洋洲、南非,和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的德干高原,即基乎涵蓋全部大英帝國殖民的英語圈(Anglosphere)。(4)而鑑於"Newspeak, indeed, differed from most all other languages in that its vocabulary grew smaller instead of larger every year",新語是大洋國裏獨有的。

新語給創造之目的,是極權國家希望透過減省和簡化語言的手段,以達到控制、壓抑和消滅思想的效果。奥威爾在《1984》裏最後一章附錄"The Principles of Newspeak"就這樣界定新語:
"The purpose of Newspeak was not only to provide a medium of expression for the world-view and mental habits proper to the devotees of Ingsoc, but to make all other modes of thought impossible."

新語普遍存在於英語中,而即使英語為母語的人士,都只能夠勉強理解日常生活上的語句:
"Newspeak was founded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we now know it, though many Newspeak sentences, even when not containing newly-created words, would be barely intelligible to an English-speaker of our own day."

這個計劃將會於2050年之前,完全取代舊語(Old Speak,即標準英語)。屆時,特別是與政治自由和思想自由有關的話語,由於經過嚴重省略,再沒有字詞可以代表,相關的概念亦將會消失,例如正義(justice)、道德(morality)、宗教(religion)、科學(science)等。最終,新語由簡化二分法變成單一的「是」,(yes),無論問題是什麼,人將會條件反射地回答一個順從的答案「是」,抹去思維便於統治。

新語有三個類別(如太沈悶請掠過):
1)A vocabulary
目的:
幾乎不能理解文學、政治或哲學:"It would have been quite impossible to use the A vocabulary for literary purposes or for political or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
特色:
1. 只作表達單一或具體的意思:"It was intended only to express simple, purposive thoughts, usually involving concrete objects or physical actions"
2. 詞性可互換:"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3. 沒有語源可尋:"No etymological principle was followed"
4. 副詞被刪去:"none of the now-existing adverbs was retained, except for a very few already ending in-wise: the -wise termination was invariable. The word well, for example, was replaced by goodwise"
5. 形容詞和副詞的形成只是加上後綴: "Adjectives were formed by adding the suffix-ful to the noun-verb, and adverbs by adding -wise",如"speed+ful"替代"quick","uncold"代替"warm"等。
6. 沒有過去分詞past participle如"spoken"、"taken"等。
7. "goodest"簡化比較級形容詞(comparatives adjective)的其中一例,取代了「最好」(best)。
8. 加上前綴"un"在任何詞前表達負面意思:"word -- this again applied in principle to every word in the language -- could be negatived by adding the affix un-"

2)B vocabulary
目的:
1. 特別為政治目的而構建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用語:"had been deliberately constructed for political purposes: words, that is to say, which not only had in every case a political implication, but were intended to impose a desirable mental attitude upon the person using them"
2. 亦加強語句的委婉(euphony)和雙言巧語(doublespeak,即模凌兩可)成份。
特色:
1. 採用複合詞語compound words,如只有思想(goodthink)或思想罪行(crimethink),"noun-verb, goodthink; past tense and past participle, goodthinked; present participle, good- thinking; adjective, goodthinkful; adverb, goodthinkwise; verbal noun, goodthinker"等。
2. 製造含糊語境:"Greater precision would have been dangerous."

3)C vocabulary
目的:"was supplementary to the others and consisted entirel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特色:
1. 沒有不合乎文法的:"It did not contain a grammatical error"
2. 新語無法理解舊語:"it was impossible to translate any passage of Oldspeak into Newspeak"

重點大致如上。

因此簡而言之,"goodest"是新語其中的一個簡化了的語言表達形式,是為奴化思想而精心設計的,當中涉及的不是英語作為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的程度問題,而是英語作為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或均是第一語言的語言能力和第二語言的程度被削弱的問題。兩者涉及雖然都是語言使用上的問題,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面和意義。

而假如"the Goodest English"就有"不易被英語說話者理解"和"英文水平很差"之意,這個名詞短語的本身就已經是一個goodest English了,因為全球除了本地之外,甚至只看過已有65年歷史的《1984》的讀者來說,都會對其難以理解。

"If you drink, dont't drive"就是否"the Goodest English"?
假如根據"Goodest English"就是"英語水平很差"的標準來看,文句其實沒有夾雜與粵語有關的特色,或一些習非勝是的問題,加上某程度上讀者(包括所謂的"英語說話者")仍然可以理解文意,而不是"不易被英語說話者理解",因此相信較大可能只是校對上出現的問題而已。然而僅以一兩個例子就斷定是警隊或政府的語言能力出現問題,筆者覺得實在有感不公。

再看得廣義一點,根據新語的三個類別來看,因為新語根本沒有保留任何現存的副詞,所有詞都可以用"un"來表達負面意思。因此,在新語的標準看來,"not"亦似乎不乎合新語,尤其是A類的特性,恐怕亦難起思想被奴化之效。

因此,綜合以上兩點來看,認為原文是"水平很差"的英語,實在有點兒偏頗。

屯門碼頭(Tuen Mun Pier Head)是"the Goodest English"?

筆者找不到翻譯的出處,因此只好嘗試從專有名詞語源和其歷史背景尋根究底。

根據Shor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pier head"意思為"the outward or seaward end of a pier"和"designating or pertaining to entertainment associated with summer shows on piers in seaside resorts",意指碼頭上的公共空間。(5)

其他網上詞典的解釋,有「堤頭」、(6)「碼頭頂公共空間」等,(7)而香港巴士大典裏,pier head的解釋為「碼頭一帶之地區,而並非單指渡輪碼頭本身」。(8)

換句話說,Pier head應該是除了碼頭外,還有一些公共空間之地區,當中亦包含了一些遊閒設施,如中環碼頭一樣。

1986年啓用時的屯門碼頭是否這樣一個公共設施,筆者難以考證。可是,為何屯門碼頭的英語名稱,在全港約七十個公眾碼頭中,就只有它的被翻譯為Pier Head?(9)或者再須要看看其他資料。

作為專有名詞的Pier Head,本身是位於英國利物浦River Mersey上,一個已列入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10)

River Mersey的語源是"a boundary"和"a river",意謂以河作為兩國(Mercia and Northumbria)而River Mersey的Seaforth Dock又是一個著名的自由港,每年就有25%的英美貨運經這裏處理,享有 'Atlantic Gateway' 的美譽。(11)

看完語源和歷史背景,再看看屯門的歷史,嘗試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屯門是香港最早出現的地名,比「香港」一詞還要早。屯門原為一重要海門,欲由海路到中國的經商者,必先集於扼珠江口要衝的屯門,然後北上貿易。因此,由於是交通樞紐和港口重鎮,由唐朝開始已有駐兵,而「屯門」一詞意指「屯兵之門」之意,可見其地理上和政治上的重要性。(12)

而在地理上,屯門西倚青山山脈,東靠大欖山麓,其間水道穿過,兩座山脈相峙如「門」,當中亦有River Mersey分隔兩國的特色。

再看久遠一點。

1521年,屯門地區(即香港西部及深圳西部一帶的軍鎮)發生了一場屯門海戰,由當時的明朝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的大明軍,撃退了當時的歐洲殖民主義強國葡萄牙。

作為一個歷史上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屯門當然別具意義。在一個富有深刻意義的地區興建碼頭,其名稱的內涵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 屯門碼頭的譯名投射了過去作為海上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甚至可能具撃退外敵(當中帶有地理上為兩個之界,兩座山脈相峙為門)的意義,以殖民國一個作為文化遺產的著名自由港為之命名,意義盡覽了兩地特性。

因此,無論從語境和深層意義來說,Pier Head都是一個很具象徵性的英語專有名詞。然而,儘管這只是筆者的推論,可能與譯者的原意大相逕庭,但相信認為那是"水平很差"的英語或翻譯,亦實在有點貽笑大方。

結語

英語是我們的法定語言(de facto language),事實上卻只是我們的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學習第二語言成功與否,最重要是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而非要學成完美的文法結構或母語人士的口音,更不應該以本身就帶有政治正確"教育功能"的標準規範語言(prescriptive language)互相批判(即使要批判,亦起碼要師出有名對吧)。

雖則,今時今日語言水平普遍下降是不爭事實,不過在筆者看來,水平下降是小事,但語言能力和思維被過份簡化,使日常溝通都只能勉強應付,思想逐漸被甚至自我消滅,才是最令人憂心的。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當《1984》中的名句成為現實中的真理時,或許再不會有"the Goodest English"出現,因為根本再沒有程度可言。取而代之的,會否可能是"unthinkingest English"?

註:
(1)http://profileengine.com/groups/profile/428889022/hong-kong-goodest-english-association
(2)http://evchk.wikia.com/wiki/Goodest_English
(3)http://zh.wikipedia.org/zh-hk/港式英語
(4)http://www.ecoglobe.org/nz/ecostory/newspeak.htm
(5)Shor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P.2202
(6)http://terms.naer.edu.tw/detail/965472/
(7)http://word.langfly.com/w/pierhead
(8)http://hkbus.wikia.com/wiki/屯門碼頭區
(9)http://www.cedd.gov.hk/eng/about/organisation/public_piers.htm
(10)http://en.wikipedia.org/wiki/Pier_Head
(11)http://en.wikipedia.org/wiki/River_Mersey
(12)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811230068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貧友日記——元素週期表我來鳥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貧友日記——元素週期表我來鳥
Apr 9th 2014, 08:36, by 呀將

港府為遷就大陸食品,剔除三種農藥嘅規管
元素週期表我來鳥

新聞link: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0407/52360833

啱睇嘅請俾讚+分享出去!
順便再嚟專頁俾個讚吖老友!
貧友堆、一個墟!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orfriendshk
朝月軒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onforme0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文化論政】楊仰風:歲在甲午看反蝗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文化論政】楊仰風:歲在甲午看反蝗
Apr 9th 2014, 06:46, by 香港文化監察

圖:大公報

今年是甲午年,上週與扶輪社友開會,社長提到該會在1894年成立,已經兩個甲子,旁邊的同事也教世界歷史科,便說想起了First Sino-Japanese War,和我一模一樣。 我唸初中時,亞視還有點起色,播放了一套有關甲午戰爭的紀錄片,黑白剪影轆轆滾動着滄桑的歷史,慈禧的蒙昧,李鴻章的進退失據,伊藤博文的精於盤算,還有丁汝昌和鄧世昌的悲壯犧牲,教我這位黃毛小子嘆息、激憤。我讀完《海葬》、《河殤》後,中史老師便把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借給我。我翻到「甲午慘敗與中國分割」這一章,章名太深刻,過目不忘。可以說,甲午慘敗開了一扇近代史的門,讓我慢慢闖入十九世紀的東方與西方,漫遊革命時代和分析帝國主義。
近來多讀了清詞,晚清四大家之一的況周頤有一首《唐多令‧甲午生日成賦》:

已誤百年期,韶華能幾時。攬青銅、謾惜鬚眉。 試看江潭楊柳色,都不忍,更依依。
東望陣雲迷,邊城鼓角悲。我生初、弧矢何為。 豪竹哀絲聊復爾,塵海闊,幾男兒。

一句「已誤百年期,韶華能幾時」,雖無景語,但那種感嘆,那種沉痛,卻直追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且《唐多令》詞調的次句,可作「平平平仄平」,有別於一般詞調的「平平仄仄平」,復有拗折之韻律美。下闋的「東望陣雲迷,邊城鼓角悲」,則聯繫到甲午戰爭之沉痛。

或許我的成長經歷,令我很難接受高舉「龍獅旗」謾罵內地遊客的年輕人。我問自己,是我老了,接不上潮流?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但我可坦然以對,我愛的國絕對是有根可尋的,如一直上溯,就是龔自珍、林則徐、黃遵憲、譚嗣同、林覺民下迄五四諸子和三四十年代的救國青年,再到八九民運的烈士,再到中國大陸擁護憲政身陷囹圄的劉曉波、揭露豆腐渣工程無端入獄的譚作人、支持平反民運慘死的李旺陽,這股潮流落在香港,根苗就是司徒華。本土派未必認同,但我總有能力將自己的信念,梳理為從古至今的譜系。

有人說,這是策略錯誤,爭取民主靠老路子不行,靠燭光晚會的幾十萬點虛火不行,必需要極端手段。但我談的不是策略問題,而是道德問題。一個抗爭的人物、群體失去了道德規範,為求目的,便不管手段多麼暴力和邪惡。讀歷史告訴我,今天他們用暴力抗爭趕走了當權者,他朝成為新的當權者時,也只會用同樣的手段,對付異己和人民。 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黨,俄國十月革命後的布爾什維克,乃至建國後的毛澤東,他們在執政前打倒了暴虐的政權,掌權後卻變本加厲,成為一個更可怕的國家怪物。

一個族群的延續,必須由深厚的文化承載。現在本土派或港獨人士偏重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文化上則強調港人具公德心,如有秩序排隊、沒有亂拋垃圾等,這些公德當然值得自豪。但說實在的,這些形式禮儀太表面,不少國家的人民(包括很多內地人)也能做到,根本沒有文化獨特性可言。不少人看重繁體字、廣東話和嶺南文化,卻無深入研究,先不要求他們讀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和招子庸《粵謳》,即使六十年代唐滌生的粵劇也沒看過,甚至沒聽過。

近日,我看到研究香港的先驅葉靈鳯的著作在書店低價促銷,無人問津。而擅長寫香港風土人情的吳昊逝世,大眾反應冷淡。文教不興,香港即使能僥倖自守,仍只是一個毫無風格的地方。 在廣東道拿著龍獅旗的人群想法走得有多遠?是純粹驅逐自由行,是城邦主義者,還是更激進的港獨人士?但不管如何,那些憤怒的眼神和謾罵,告訴我香港與兼容並包的自由主義傳統已漸行漸遠。從語言暴力,到肢體暴力,再上升到有系統的國家暴力,程度大小當然不可以道里計。但那怕多輕微的暴力一經合理化,彷彿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股可怕的暗流,越湧越烈。

回歸十七年,香港受同化最可怕的不是經濟結構和內地移民,而是學懂了人家的鬥爭模式:為求恫嚇敵人,不惜極端手段。多麼切合近年港產片的一句經典對白:「我很努力地擺脫他,結果我發現,我變成另一個他。」捨棄了過往信守的普世價值,最終喪失自我。 甲午年香港風雲變幻,令我想起兩個甲子前的晚清。可幸我們還未絕望,與其感世傷時,倒不如努力面前,草草填了一闋《唐多令》,望能為社會做得更多:

《唐多令‧遊大嶼登牙鷹山》

弦月照幽潭,征途千樹參。入層峰、夕送清嵐。  
飛鳥高鳴崖壁越,雲海闊,拓天南。
行囊負書函,寬肩斤石擔。灑珠汗、遍染青衫。 不怕歸時霜露白,塵履損,更攀巖。

作者為中學世界歷史科主任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3月31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亞協杯短評:傑志大勝淡濱尼首名出線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亞協杯短評:傑志大勝淡濱尼首名出線
Apr 9th 2014, 07:26, by 麥馬高

圖:HKFA

隨傑志提早三輪奪得聯賽冠軍,傑志在今仗賽前表明會全力爭勝,以奪得首名出線資格;力求十六強能夠享有主場之利。傑志在昨晚主場迎戰新加坡淡濱尼,憑著西班牙前鋒巴倫古素大演帽子戲法,加上佐迪的入球,4:0大勝對手。

傑志今場守門員改用郭劍橋把關,來自南韓的後防張敬珍因有傷在身,改由曾至孝擔任正選中堅,夥拍列斯奧。而中場則高文擔正,配合林嘉緯在中場派牌。前鋒起用一對西班牙前鋒巴倫古素及佐迪。雖然昨晚的球場仍有少許濕滑,但對主隊控球在腳的踢法沒太大影響。加上淡濱尼多名主力缺陣,傑志全場控制大局。

先是比賽8分鐘,佐迪接應盧均宜傳送,可惜射中楣。到了12分鐘,林嘉緯一次精彩的直線傳送,佐迪再次接應射入網,但又被判越位在先。而在16分鐘傑志一個角球開出,巴倫古素接應客軍的哈迪頭磓射入,又被判越位。值得一提的是,傑志今仗共有四球入球被判越位在先。

傑志今仗表現對辦,其中在比賽頭二十分鐘有很多攻勢,但之後十分鐘則陷入膠著狀態。到了34分鐘,佐迪一次先射中柱再省中守門員頭部。巴倫古素衝前補中,勁射入楣底;成功打開缺口,主隊領先1:0。39分鐘,林嘉緯再一個直線傳球,巴倫古素怒射但被淡濱尼守門員祖馬治撲出。

而下半場淡賓尼意圖奪回主動權,但傑志繼續搶攻。巴倫古素狀態大勇,客軍後衛無法有效看管此子,是大敗的原因之一。傑志翼鋒陳文輝今仗表現亦不俗,是令主隊的攻勢得以保持流暢的功臣。到了57分鐘,高文一個冷箭,射中目標;但守門員再次接實。在59分鐘,中場徐德帥入替陳文輝,而61分鐘,張健鋒左路一個傳中,巴倫古素插水式頂入,淡濱尼已註定敗北而回。

到了68分鐘由今季較少上陣機會的杜瀚滔入替林嘉瑋。不過在70分鐘張健鋒左路傳中,佐迪頂入,但旁證指傑志又再一次越位。72分鐘,佐迪個人推順起腳,射門被守門員救出。到了比賽末段,主隊得勢不饒人。佐迪的勤力亦終於有回報,81分鐘,巴倫古素控定來球,順勢交給佐迪射入。這也是佐迪三屆亞協杯賽事以來第十九個入球。到了85分鐘,高文再次推進,他睇得通透,傳予無人看管的巴倫古素射入,連中三元。

傑志將首名出線,對手將會係印尼的阿雷馬或越南的河內TT。綜合而言,傑志今屆在亞協杯的表現尚算不俗,尤其在控制比賽節奏上。球員心理質素亦較對手優勝,如果十六強能夠把握主場之利,有力再度打入八強。筆者已多次提及巴倫古素的踢法令傑志的進攻模式更具侵略性,加上佐迪回勇;及林嘉緯的水準有保證下,傑志現時的踢法可以話既睇得又打得。

不過今場比賽另有有趣之處,傑志後衛劉全昆以家事為由回鄉,今場不用候命。但有球迷就發現他的名字出現在中國足協杯中。他為業餘球隊大連台安上陣,更踢足全場。雖然大連最後0:1見負,但劉為何卻可以食兩家茶禮?有消息就話劉全昆借祖母生病為名,賺外快為實;而傑志方面則表示尚在踢進當中。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