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場波精彩到哥哥仔都訓埋喺到 - 瑞聯 vs 東昇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場波精彩到哥哥仔都訓埋喺到 - 瑞聯 vs 東昇
Jan 12th 2014, 14:42, by Momay

今日本土足球聯賽有成19場比賽任君選擇,想睇有質素保障嘅?比60蚊揀高級銀牌囉。想平平地一日,又唔介意水平,揀足總盃初賽、揀丙組聯賽、揀丁組聯賽又得啫,睇埋早場?揀埋青年聯賽囉笨柒。我呢啲笨柒就選擇咗沙田上演嘅丁組雙料尾場,洪興 vs 東昇。呀唔撚係,係瑞聯 vs 東昇。

東昇暫列丁組第4,上場喺青衣東北以6比0大勝丁組第3嘅離島,陣中球員普遍年青,部分有甲組經驗,有踢過飛馬、愉園嘅陳啟康,2005亞洲足協少年(13歲以下)足球錦標賽香港少年代表隊職員/教練陳建華,上季效力橫濱FC香港嘅關華恩,上季效力大埔嘅范家朗,前東方球員甄梓勤等,實力上絕對係丁組前列。

瑞聯暫列丁組包尾,上場喺青衣東北以0比6不敵龍門,至今全敗,陣中球員大多名不經傳,如勞啟昌、關啟聰、許振耀等,實力上絕對係丁組最弱,呢場波,末打已預測實力懸殊,不過,馬爾代夫都可以打和南韓,有咩撚嘢係冇可能?

未到運動場前,當然要去對面禾輋邨街市揾啲嘢食,人唔食嘢唔撚可以架嘛,你咁辛苦返工為乜?其中一個原因,就係為咗食(吊住自己條命),辛苦搵嚟志在食。我選擇咗喺禾輋街市用18蚊買一盒雙拼燒味飯,在去士多買多兩罐啤酒,加埋唔撚洗30蚊,找咗嘅錢仲可以買多罐大啤酒,喺呢個乜柒都貴嘅年代,30蚊唔撚洗就有盒雙拼燒味飯,又有碗例湯,加多兩罐冰凍啤酒,好唔好食已經唔係一個重點,好食定唔好食,俾得呢個價錢你都冇嘢好講啦,仲想點呀?

去到運動場啱啱開波,一路食一路睇一路聽收音機,真係成個旺角場阿伯咁款。呢個沙田運動場出命係地爛,幾年前福建仲喺乙組,我走去沙田睇葵青對福建,簡直嚇撚死我,以為去咗時租停車場,簡直係地獄主場,地獄到可能冇人踢得掂,個場冇草咁滯,所以今日已經算好,今日起碼有啲草,雖然一大力少少已經沙塵滾滾,不過係咁架啦,場地問題,就算甲組都唔多人理啦,何況下面個啲,三個英文字啦,W F C。

講返場波,兩隊實力有啲差距,瑞聯以守為主,希望輸少擋贏,不過守到6分鐘就頂唔順,東昇一個二傳輕易破門領先1球。12分鐘,東昇球員策劃攻勢,喺中圈大腳斬向右路,點知16號球員櫻木花道式搶籃板嚴重手球,黃牌。然後,都係東昇攻勢,小組撞牆橫傳掃射、邊線傳中衝頂、遠射、半單刀,東昇做齊晒,只不過,一係射唔入,一係比瑞聯球員瓦解,半場瑞聯 0-1 東昇。

東昇射門次數已經有20幾次,瑞聯0次,呢半場瑞聯只輸1球已經要謝天地,瑞聯只靠反擊,前鋒有少少速度,除咗速度,其他嘢真係唔多見有,每次一拎到個波就衝呀,之後?斷咗囉,不過唔可以怪瑞聯,因質素所限,呢個可能係佢地唯一可以利用嘅方法。

下半場13分鐘,東昇掟界外球入禁區,瑞聯守門員打手鎚打中鬼打唔中個波,東昇球員面對空門輕易篤入,東昇贏到2粒,去到20分鐘,瑞聯球員體能下降得好快,因此防線嚴重崩潰,導致26、31、33分鐘,8分鐘內連失3球,東昇贏到5粒。39分鐘,東昇守門員終於喺下半場第一次掂波,43分鐘黎多個單刀,最後東昇贏6個埋單,瑞聯全場0射門。

巧合地,上星期東昇大勝離島6-0,瑞聯 0-6不敵龍門,今日東昇又贏瑞聯6比0,真係巧合地啊。

我睇波,一向以「角度形式」分類黎睇,港甲,用港甲角度去睇,印尼超,用印尼超角度去睇,港乙,用港乙角度去睇,丙丁組,用丙丁組角度去睇,因為,水準、節奏、風格不一。丙丁組角度之下去睇呢場比賽,算係精彩,節奏唔慢,有精彩小組配合、有流暢之撞牆,有精彩撲救,有精彩笠射,有精彩之搶籃板,正呀屌你!你睇吓圖中個位哥仔就知場波幾精彩啦,精彩到訓埋喺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對香港前途談判過程瞎子摸象、倒果為因的謬誤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對香港前途談判過程瞎子摸象、倒果為因的謬誤
Jan 12th 2014, 12:03, by 貝加爾

近日網絡流傳的一篇轉載了一九八二年香港革新會民意調查的文章,指出當年香港大部份人都希望維持現狀的。內容給本土派支持者廣傳,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其實……鬼唔知阿媽係女人咩。

文章一邊說民調證明了「維持現狀」是主流民意,另一邊又說「『支持民主回歸』成為當年的所謂『主流民意』」。這就令人胡塗了,既然維持現狀是主流民意,何以「民主回歸」又是「主流民意」呢?作者沒有清楚解釋當中因由,也可能他根本不想解釋,亦有可能他根本是瞎子摸象,對當年的來龍去脈一無所個。如此,我們便在這「主流民意」當中加以補充了。

該文對此簡單推論,便是將之歸納為當年的民主回歸派刻意以防港人公投,操縱民意使得「民主回歸」凌駕了「維持現狀」成為主流。該文因此判決民主派和支聯會是香港淪喪的罪魁禍首,更應「一死以謝天下」云云。嘿!不明就裏而讀了該文的人,還以為當年有一派人挾港人而迫令英國人跟中共簽署了「不平等條約」!

如該文聲稱,當年真的有一群「社會領袖帶領港人走上一條不歸路」嗎?他們的意見足以左右談判結果嗎?我們來看看現今的民主派在當年政治格局中的影響力:

現今「民主派」在當年行政局的議席:〇人
現今「民主派」在當年立法局的議席:〇人
現今「民主派」在當年談判小組人數:〇人
現今「民主派」佔當年大眾媒體數目:〇份

不僅現今的民主派領袖在當時的政府機關和公共輿論平台上佔不上一席位,更遑論所謂領導角色,事實上當年甚至根本沒有一個叫「民主派」的組織出現。作為工會的教協,規模及影響力遠不及親共的工聯、親台的工團。「民主回歸」只是當時小部份沒有關連的專業人士、學生團體的零星意見,他們甚至沒有聯合成一個組織爭取「民主回歸」。

一九八二年九月戴卓爾訪問北京後到港後與行政局的內部會議中,時任政務司的鍾逸傑向戴卓爾表明港人,特別是中產階級,支持英國管治。英港兩府對港人意願應十分清楚才對。英國政府檔案有說過談判受「民主回歸」的輿論影響嗎?沒有,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那為何「民主回歸」會成為該文聲稱的「主流民意」呢?該文沒有解釋過,只是立即跳進了「罪魁禍首」的結論當中。

相反在八四年八月英國內閣會議中,戴卓爾說與中共談判取得「突破」,得到了中共的「信任」,外相賀維甚至說現在的條款對「英國有利」,可以為英國在「中國的外交及商貿事務上發揮更大影響力」。接下來年尾的聯合聲明中,也加入了香港特首經選舉或協商產生、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的「民主回歸」條款。那段時期或許是該文所指,「民主回歸」「高唱入雲」的時候吧。因為那時候大家都心裏明白,中共九七後接管香港的結局既成定局。

那個時候不只是「民主派」,兩年前還說港人支持維持現狀的政府高官鍾逸傑、兩局議員如鍾士元、商界領袖包玉剛、李嘉誠等,都紛紛支持「民主回歸」(當然他們後來對「民主」這註腳上的看法,只是為工商界而設「民主」罷)。如此說來,按該文的邏輯,鍾逸傑、鍾士元、包玉剛、李嘉誠的意見也必是慘被「民主回歸派」所騎劫和矇騙了。

其實在談判桌上,從來都只有中共和英國兩個玩家。無論是當初「維持現狀」的大多數平民、「民主回歸」的少數知識份子、唯唯諾諾的左派陣營,除了既得利益的工商界外,在談判過程上根本沾不上邊。一個非民主體制,沒有民意授權政府,公民意識和抗爭意識都薄弱的殖民地社會,港人可議價的能力及做法根本不多。而偏偏讓港人充權的民主改革和公民教育,就是在英國決定把香港交給中共後才開始推行。那港人談判期時的無權無助,該算在誰頭上呢?

而當英國人在談判桌上得到了他們的好處後,英資和本地工商界又得到了鄧小平「資本主義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以及爭取到在聯合聲明加入了民主條款,使英國人「履行了對香港人的道德義務」算是有個交代後,香港人可以選擇的只有在那「民主回歸」上押注抑或移民。

不少民主派人士如當年是香港觀察社的鄭宇碩,其實在談判前期都提出過維持現狀。可能該文作者不知,香港觀察社甚至更早於革新會之前,在一九八〇年為香港前途問題做過民意調查,結果當然也是維持現狀佔多數。而李鵬飛、李柱銘的「青年才俊團」也曾在八二年到北京提出「主權換治權」建議。不過到談判後期香港移交中共的結局難以逆轉時,鄭宇碩、李柱銘都毅然投身「民主回歸」事業。直到八六年一九〇個壓力團體在高山大會成立民促會要求八八直選,及在基本法寫入普選特首的條文,民主派才略見雛型。而民主派真正躍升到民意領袖的角色,要數到八九民運港人家國意識熾熱,九一直選民主派大勝開始。那時民主派的對手,便是中共、左派、工商界、殖民地政府組成的保守派了。

轉過來說,其實只有「資本主義方式五十年不變」一口承諾的工商界豈不是跟民主派一樣,都是在中共身上押注嗎?不過六四後,中共的經濟改革停頓在鄧小平南巡後又再重新啟動,但政治改革就自此進入寒冬。

研究歷史者經常自我警惕自莫要以成敗論英雄,亦視把歷史事件過度個人化,而忽略了其身處的社會文化的時局因素為大忌。況且他們當年要求一個「在中國主權下自由民主的港人自治政府」,又是甚麼彌天大錯呢?今天的自治派要求的不也是同樣的東西嗎?

繞過當時的政治格局和社會背景,繞過當年兩方政府對主權談判的絕對角色,繞過談判過程和民主運動開始的時序,也繞過其他當時社會其他角色的因素,憑空想像出一個「民主派領袖」壟斷香港輿論,扭曲港人的意願,最終迫使英國放棄香港的平行時空,然後把之套上「罪魁禍首」帽子,更要其「一死以謝天下」,除了顯示了該文將自身歷史倒果以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手段之外,也看到了其對歷史瞎子摸象的拙劣和可笑。

貝加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國研時評--港人的成果被外人佔了嗎?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國研時評--港人的成果被外人佔了嗎?
Jan 12th 2014, 12:33, by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12月16日終審法院作出了一個具爭議性的裁決,裁決指稱社會福利署要求綜援申請人必需居港滿七年的規定違憲。社會上隨即引起熱烈的討論,一種普遍的意見認為法院的裁決將吸引外地人蜂擁來港享受福利,香港的公共財政將會因此被拖垮。本會認為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又不夠全面,批評福利主義抬頭的同時,卻放過了資本主義社會起決定作用的本質問題。

  我們首先作一個比喻,整個社會尤如一家大企業,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這家企業的員工,如果企業裡面某些員工尸位素餐卻能夠獲得與勤勞的員工相當的工資回報,那麼勤勞的員工肯定會不好受,因為他們負擔了企業的工作,回報卻要被怠惰者瓜分。相信目前部份反對法院裁決的市民,心態也許就像比喻當中勤勞的員工一樣。

  無可否認,社會上確有一小撮「外來人」利用制度漏洞,一心來港佔便宜,例如一批主要是南亞裔的所謂「難民」、透過辦理假結婚來港的「港人配偶」、以及大部份「雙非」兒童的內地家長等等,但有勞動能力而利用制度漏洞專吃福利的本地人也是有的。因此,現實當中的情況並不如我們的比喻般簡單,以本外地人去籠統區分個別人士是否存心詐騙福利的想法有欠嚴格。

  政府的觀點亦無認為外來人口是一種負累,相反,當局視透過正式途徑來港的新移民人士為勞動市場的新血,可為企業提供廉價的勞動力,最近當局正在宣傳的一個人口政策諮詢活動可以說明以上的觀點。當局的主要意見是本港未來將出現勞動人口短缺,為此未來人口政策應包括協助內地新來港人士投身勞動市場以及考慮更有效的輸入勞工機制。(詳細內容請參照香港政府新聞網:人口政策──集思「港」益
http://www.news.gov.hk/tc/record/html/2013/10/20131025_111958.shtml)

  其實福利主義的主要危險並不在於吸引外來人口瓜分社會成果,在嚴格的移民政策之下,透過欺詐手段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漏網之魚佔整體外來人口畢竟只屬少數。社會福利過高的真正危害其實在於令人產生依賴心態,社會福利水平越高,越接近一般工資水平,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寧願放棄工作改領福利,於是社會的勞動產出趨降,長遠導致社會入不敷出。

  實際上,問題並不在於法院承認了新來港人士得享社會福利的權利,而在於按什麼辦法甄別哪些具體人士或家庭確實需要援助,目前純粹提供金錢物質予以消費的消極措施也應該改變為幫助提高生產力的社會職能。大家既然承認大批新來港人士──主要是港人丈夫的內地妻兒──是社會一份子,那麼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其實無可厚非,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援助,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投入勞動,不僅是道義上的責任,對社會發展整體而言也是利大於弊的。

  另一個重要的社會現實是,市民正普遍面對着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的問題,尤其是來自高房價高租金的壓力。其實香港的福利水平遠不及歐美福利國家,而且失業率正處於低水平,若按照本文開頭那個比喻的邏輯,認為「懶惰的員工拖累勤快的員工」的話,一旦與現實比較就會出現明顯的矛盾,目前失業和就業不足的人口佔全港勞動人口約5%的,我們姑且假設這批人士確實「懶惰」而且都申領綜援,如果他們足以把95%的「勤勞者」拖垮,除非「懶惰者」過的是窮奢極侈的生活了。

  詐騙社會福利固然惹人討厭,但若抽象地以「勤勞、懶惰」和「誠實、狡詐」等觀念去概括社會問題恐怕會自欺欺人。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呢?其實比喻當中略去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企業主,具體的情況是,現時企業的利得稅按營利的16.5%徵收,企業營利超過80%被劃為股東的收入以及企業的發展基金(這個粗略的推算還未把視作企業成本的巨額董事袍金以及運用各種方法避稅所造成的稅款損失算在內)。個別企業不斷膨脹成為壟斷勢力,他們的業務涉足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而且侵入到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向我們索取越來越多的經營利潤。

  從社會的觀點出發就是說,資本家佔有了社會勞動成果的大部份,目前香港的實情是一個大蛋糕被資本家首先拿走了大部份,留給勞動階層的就那麼丁點,就算沒有外人加入攤分,香港人自己也不夠分。原來貪得無厭而且生活窮奢極侈的另有其人!勞動階層養活了資本家,而體面的紳士們不單沒有感恩於我們的辛勞,卻反過來向我們步步進迫,還從兩個方面唆使我們勞動大眾為了丁點利益互相傾軋!

  總而言之,資本主義和福利主義都是社會持續發展的障礙,其中資本主義制度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而兩者的共通點則是助長一個寄生性的群體在社會裡面滋生,資本家和不事生產專吃福利的墮落份子,就是比喻當中那家企業的企業主和少勞多得的冗員。要根本解決兩個難題,唯有我們每個勞動者既作為「勤勞負責的員工」,又作為「企業的主人翁」,確保勞層階層自己掌握一切的社會資源,並且在互相協作的環境下,讓墮落份子處身於大家的監督之內,幫助他們自我改造。這樣社會生產力方能健康發展,勞動者又可充分享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

  此外,香港還具有特殊的社會因素,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經濟模式「產業空心化」的實質已徹底暴露,幾乎只有消費性行業,沒有生產性產業,經濟持續萎縮,直到沙士一役可謂破了產。中央為恢復香港繁榮的假象,在「一國兩制」之下授予了香港更多經濟上的優待。人為的社會模式自然難以長治久安,強大的經濟落差必然引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顯著的是現今香港多種消費品物價較內地低,吸引大量內地人來港購物消費,港人生活空間因而受到壓縮,文化差異又引致兩地市民不時發生磨擦。「水貨客」以及各種人口問題,箇中道理也是大同小異。要透徹分析每個問題有限的篇幅是辦不到的,這就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吧。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2013年12月27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國研時評-一個可能的「密室協定」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國研時評-一個可能的「密室協定」
Jan 12th 2014, 12:42, by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政府就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公佈審批結果已有一段時間,然而迄今為止仍未能向公眾提出HKTV的申請未獲批准的具體原因,我們留意到無論在支持或反對當局決策的陣營內部均認為決策涉及政治因素,大致上,支持一方說的是HKTV的背景問題,反對一方則指政府箝制媒體的言論自由。本會認為無論如何政府都有必要盡快向公眾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當局在本應遊刃有餘的情況下上演了一齣拙劣的公關表演也是個待解之迷,由於市民只關注到表面的政治現象,忽略了幕後商業利益的競逐,所以沒有看清全盤的局勢。

  我們的判斷建基於什麼之上呢?請大家首先檢視一下基本的政治邏輯。在經濟原則上,香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政府的角色是監督企業的經營是否遵守相關法規,如果市場無法容納更多的經營者而新加入的競爭者又能力不足的話,它被市場自然淘汰是必然的,也沒有什麼值得政府擔心的,因為汰弱留強正是市場的常態。在政治效果上,我們姑且假定HKTV在於當局眼中是一個潛在的反政府媒體,那麼當局不向它發牌就是一項預防性的決定,而弔詭的是,今天的形勢表明,當局的表現卻授予反對陣營一個絕佳的把柄反客為主向當局叫板吸引支持者,效果比長期經營一個電視台天天唱反政府的高調更好,這不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蠢行為嗎?政府的高層和行政會議成員均有良好的學歷和豐富的社會經驗,我們應該相信他們具有起碼不低於普通市民的判斷能力,然而一齣「弄巧成拙」的政治鬧劇偏偏上演了,豈不耐人尋味嗎?

  目前支持或反對政府雙方所提供的資料似乎還不足以充分解釋以上的政治迷團,而11月5日政府向公眾「披露」更多空泛的審批原則的當天,某電視台平日晚上7時30分的娛樂節目表現卻一反常態,可謂作為了政府的代言人,本會認為該媒體的反應並非出於偶然,與當局的默契正提示著大家一直忽視了涉及到發牌問題的一個重要角色。相信大家對本港免費電視市場的形勢是有所了解的,兩家電視台當中一家是居於市場壟斷地位賺大錢的公司,另一家則由中資背景的資金「慘淡經營」。由於商家的廣告必定會投向高收視的電視台,假使市場上出現了強勁的競爭者,受到最大衝擊的肯定是現時的壟斷者,因為接近於獨佔的廣告收入將來必需與對手分享。

  故此,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問題不僅對王維基先生來說是個關鍵環節,對於現有的經營者更加是打破固有形勢的大事,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近年坊間流傳一個「CCTVB」的說法,那是什麼意思相信大家都能心領神會了,指的是某大免費電視媒體在意識形態上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其實香港是個享有高度言論自由的地方,以本港的經營條件及該媒體的市場地位而言並沒有主動向當局靠攏的必要,比較可能的情況就是它接受了某些方面的好處或者受到了某種威脅,也可能兩者兼而有之。

  研討會認為,社會上根本沒有不涉及經濟利益的政治,經過對各種現象的綜合分析,我們不能排除當局與某媒體之間就互換利益達成了某種協議的可能性,如果這個可能成立的話,如今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的審批結果就是協議的具體體現,政府的「弄巧成拙」也就是早前「作繭自縛」之故了。當然,這樣的推斷是不可能提出更多實質證據的支持,所以結論僅供大家參考。

  總而言之,撇開所有推測性的問題不談,市民在事件當中反對行政會議的「密室政治」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必須注意兩點,第一,行政會議的制度其實沿襲自港英時代,現時大家看到的社會問題顯然並不是全部由行政會議黑箱作業產生的;第二,王維基先生在事件當中所直接維護的是自身的商業利益,而非市民大眾的民主權利。

  我們看到王先生過往所經營的電訊業務好像成功打破了業界的壟斷,帶動了電訊業務的發展,讓市民能夠以低廉的價格享用有關服務。但大家切勿忘記,王先生經營電訊業務的期間適值業界由變相的公營壟斷(由政府政策支配的「香港電話」公司)走向市場化(自「電訊盈科」始),實質上,剛才談及的現象主要是公營壟斷機構讓利的結果。其實,如果官方定價直接下降並主動調動人力物力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加上免除了資本家的利潤之後,市民將能夠受惠更多。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實現對公營機構的民主管理,市民直接掌握公共事業的決策權力,根本無需讓資本家拿走一大筆社會財富。

  還有的是,當市民享用相對廉價的電訊服務的同時,勞動階層當中的一群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在「香港電話」年代,電訊業僱員的待遇如同公務員一樣「薪高糧準」,也不用承受跑業務「追數」的強大壓力,可如今呢?在政治氣氛高漲的今天,相信廣大的電訊從業員是「有苦自己知」的,社會上對他們的處境幾乎無人過問。

  我們提出以上的事實,並非嚮往「香港電話」年代低效率的公營壟斷經濟,因為這樣只會把公共財政拖垮,也不是說電訊業務僱員待遇轉變的既成事實是由王維基先生的經營策略所造成的。本會要表達的是,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各種社會現象,目前的形勢當中,市民大眾的民主權利無疑與王先生的商業利益存在某種程某上的偶合,但是一般來說,勞動大眾的利益與資本家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只要我們通過對「領匯」公司成立以來的一切變化以及整個房地產業的私人壟斷作進一步的思考,道理是毫不含糊的。只有實現經濟上的民主,勞動大眾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局。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2013年11月10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粗口的藝術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粗口的藝術
Jan 12th 2014, 11:39, by 王棘蘭

  海天堂近期連環被爆做假,龜苓膏冇龜又冇苓,但「鬍鬚佬」老闆強言只是遭人陷害。對於真相如何我不願置評,因我一向都不會買甚麼龜苓膏,更沒有清熱的需要。我只想對他翻身第一炮的網上宣傳短片表達意見。

  最近,「鬍鬚佬」找來鵬哥拍了一段模仿被偷拍的短片,但感覺不太良好。第一:在這個世紀年代,扮偷拍這種仿實錄式的行銷宣傳方式已經不奏效,因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而被踢爆、識穿後更令人惡心。第二:鵬哥在短片講了多次粗口,導演更把粗口剪接成punch位一樣,好像整段短片都是由「一個藝人講粗口」去引起話題及注意,除了有轉移視線之嫌外,我最不喜歡是把粗口當成興奮劑一樣,貶低粗口這種藝術。

  「粗口」,香港人敬而遠之,講出來好易,但聽落好「un耳」,更是不可登大雅之堂,傳媒報紙「爆粗」更是犯法(違反廣播條例),所以其實粗口是一種禁忌。當觸碰禁忌便會產生一種無名的興奮,因此藝人講粗口,能產生一種反差性的喜感。可見在一些棟篤笑中,一講粗口,台下就會笑晒。但其實隨着粗口文化發展,這種露骨爆粗方法只會令人「骨痺」,直接爆粗可說是不合時宜。

  其實,善用粗口可算是一種高級的搞笑技巧,如果懂得利用諧音「玩」粗口,更可達至一個幽默的效果,說是藝術絕不為過。「路姆西」就是近期一個好例子,路姆西本來內藏諧音,有人用「丟」這個動作去具體化呈現整句粗口、完整了整個諧音,樂而不俗,仲好鬼頂癮,可算是近期體現粗口藝術的極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中文教學在香港的困惑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中文教學在香港的困惑
Jan 12th 2014, 11:13, by chiu08112003

香港揮毫中文教育
小作家寫作出版計劃課程招生
香港中學文憑試已經實施兩年,中文科成為所有中學的心腹大患,很多學生都在考試中遭遇了滑鐵盧。一些人要求恢復範文教育的主張也甚囂塵上,範文教育能救得了中文科的成績嗎?

香港學生的中文水平差,在於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在於它和生活及知識的割裂。回顧香港早期的中文科教育,不外乎是技巧訓練,操練試卷,範文講授。雖然一般的中學都進行範文教育,但是中文水平也是一般般,並不比現在好多少。

中學的中文科的教學模式是十分工具性和理性,擯棄了學生的感性認知需求,目的僅僅在於讓你在公開考試爭分奪5**。它完全割裂了中文學習和生活及人文素養之間的關係。現在的中文科教育更甚,朝著考試的方向,只強調不停地機械操練,來提升所謂的聽說讀寫能力,但是卻絲毫不鼓勵學生對世界抱有好奇心,啟發學生對萬事萬物抱有感性的認知。

香港中文教學和現實脫節,所選課文不是先秦後漢就是歷代名家的範文,要命的是,學習這些骨灰級的澀文也就是為了應付將來的考試。中文學習非但沒有讓學生體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之韻,而且讓他們潛意識中產生了排斥和麻木心理。如果他們對所處的世界茫然遲鈍,似乎以白內障一般冷漠的眼光看世界,他們如何有興趣去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如果不用生動有趣的方法啟發學生互動地了解人文歷史,又如何幫助他們體會本民族的人文精髓?

香港的中文教育,一向缺乏人格教育的內涵。只是將學中文當作功利的踏腳石。我們回望歷代文人騷客,他們不論是對壯麗河山的敬畏佩慕,還是對國人天下的憂心憐憫,他們用激揚雋用的文章感動了古今往來的讀者。他們之所以能寫出可歌可泣,傳頌千古的文章詩歌,原因都在於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有著深厚的關懷和感悟之情。

沒有情就寫不出觸動人心的好文章,也無法進行深入的閱讀理解,自然說話也會缺乏魅力。回想起司馬遷寫《史記》,是因為他心中有因閹割而產生的悲憤『鬱結』。才寫出了上自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中國第一部不朽的紀傳體通史。可惜的是,香港的中文教育,將所有精力花費在考試之中,而情感培養、人文關懷以及對世界的好奇被貶斥,結果促成了學生低下的中文能力和貧瘠的人文素養。

而現在更讓人憂心的是數碼科技入侵,男女老少都變成三星黨蘋果黨,他們個個低下頭關起門來當皇帝,自戀得無以復加,進一步漠視他人和世界,在這樣的世情世俗中,大家似乎覺得閱讀中文越來越成了寡然索味的事,長此以往,中文能力自然是『寡婦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在此情勢下,口語化的『港式中文』異軍突起,在『潮語』、『火星文』、短訊和網絡用語推波助瀾下,香港『語文無政府主義』成了少男少女語言文字的時尚,眾多的『語言學家』對此搥胸頓足,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難道不是對傳統脫離生活的中文教學一種厭倦和譏諷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2013年我最喜愛的中文大碟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2013年我最喜愛的中文大碟
Jan 12th 2014, 10:01, by hevangel

人人都說電台電視台每年的音樂頒獎禮有很多黑幕,只是與歌手與電台交易換獎的一場騷,並不能夠反映真正的好音樂。每個人的音樂品味不同,我的好音樂準則很簡單,只要那張唱片能令我聽多過一次,便是好的音樂。垃圾音樂聽完一次馬上刪掉,以免浪費電話的記憶體,好歌則播完又播百聽不厭。以下是我今年的中文唱碟推介,按出碟月份順序排列。

陳潔儀 - 傾城音樂會

陳潔儀乃好聲之人,早幾年引退不唱歌,是樂壇一個損失。這次聯同與趙增熹舉辦的音樂會,由香港城市管弦樂團作伴奏,靚歌配靚聲,首首都是經典金曲,無懈可擊。

推介歌曲: 心動心痛,炫耀,麻醉

白安 - 麥田捕手

台灣女新人,網絡出道爆火後,簽下唱片公司出碟。全碟親自操刀親自作曲填詞,風格獨特有點特似西方騷靈音樂,有別於一般流水作業的K歌。她的聲線圓潤厚實有力,聽不出是個只有二十歲的女孩子。能作能寫能唱再加上人靚,簡直天下無敵。不過始終小女孩填詞,唱出小女孩的心聲,好聽但沒法讓我這個老男人有共嗚。

推介歌曲: 麥田捕手我只想在乎我在乎的放空難愛

Robynn & Kendy – Dear Diary

去年出道的二人女子組合,這是她們第二張專輯,繼續一貫清新風格。一半歌曲自已創作,另一半則翻唱典經金典。歌詞寫得很有意思,不是一般的情情愛愛無病呻吟。「無人島」道出了每個倦這個城市急速生活的香港人的心聲。!陶瓷娃娃」大慨在唱出她們倆位千金少姐的心聲。「或許」讓我想起陳奕迅的「大開眼界」,不過用了女生的表達方法。她們的歌完全嗅不到商業味道,大慨要像她們不用等住開飯,才能夠唱出如此清麗俗脫的歌。

推介歌曲: 無人島陶瓷娃娃或許

繼續寵愛十年

張國榮逝世十週年演唱會,請來不同明星重唱他的經典。很多年很多年前,我其實不喜歡張國榮,因為我喜歡譚詠麟。後來從不同渠道接觸聽到他的歌,慢慢從不喜歡到接受。不說不知,原來「如果你知我苦衷」是張國榮作曲的。

推介歌曲: 今生今世,追,如果你知我苦衷,當愛已成往事

劉若英 - 親愛的路人

不計阿仔那張兒歌碟,這張應該是我今年聽得最多的大碟。除去已升上神檯的女歌手,如王菲,陳慧嫻,彭翔等,奶茶是我最喜愛的現役女歌手,她的聲線有一份很優雅的氣質。十二首歌中情歌佔十一首,但她的情歌甜而不膩,亦偶爾流露一份淡淡的感慨。大碟中每一首歌,除了唯一的快歌,每首都是推介精選(奶茶其實不太適合唱快歌),但總不能把所有歌全列出來,所以我挑選三首作特別推介。「親愛的路人」感謝愛過的人,沒有他們沒有今天的我。「我在想你的時候睡著」旋律簡單,歌曲內容也如歌名一樣淺白,但卻十分入腦。「彼得溜」由陳綺貞作曲作詞,呼叫Peter Pan尋找失去了的夢想和自我。

推介歌曲: 親愛的路人我在想你的時候睡著彼得潘

Olivia Ong - 等等

Olivia Ong的出道經過是個特列,在華語樂壇雖然是個新人,但她在日本已經唱了很多年發燒天碟。除了擁有天碟級靚聲外,她亦能作曲填詞,大碟中她親自作三首曲,不過填詞僅限於英文歌。上一次她的大碟夾雜三首中文歌,小試牛刀讓樂迷喜出望外,今次正式推出中文大碟,怎能夠不支持呢。全碟十首有九首都是情歌,剩下那首是她自已作的英文歌,內容雖然有點平凡,但主要是欣賞她的完美演出。

推介歌曲: 等等不化妝舞會我在想

黃湘怡 - 一首搖籃曲

普日的音樂甜心,今天已身為人母。退出樂壇開蛋榚店的黃湘怡,特別製作這一張EP,收錄她寫給兒子的兩首歌,連同清歌版和純音樂版,總共只有五首歌。十多年前她曾我最喜歡的女歌星,當年她的樣子有點似廣未涼子,而且還是能作能唱的才女,想不到今年能再次聽到她的新歌。希望她在湊仔之餘,久不久創作一些新曲,回饋我等老歌迷。

推介歌曲: 一首搖籃曲星星

鄧福如 - 天空島

阿福是去年出道的創作女新人,這張大碟她一半歌曲由她自已創作。與上一張標榜獨立風格的大碟比較,我感覺這張碟商業味較重,她的創作帶多一些主流情歌的色彩,大慨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她的歌路也在作出不同嘗試,尋找探索她的音樂定位。向主流情歌作出妥協,改變歌路不一定是壞事,她始終仍然保留她的音樂特色。

推介歌曲: 天使良人Fantasy Paradise

連詩雅 - Shiga Love & Hope Unplugged 2012 Live

這張碟是連詩雅去年的演唱會,她錄音室唱得好,唱現場一樣沒有難道。比起錄音室的工整版,我更喜歡Live樂隊版,有更豐富的情感。真是不明白為什麼她這麼不好彩,總是緋聞纏身是非不斷。連續兩年她都是香港Youtube中文歌點播率冠軍,有人說她買點擊率,沒有理由輸給陳奕迅。其實她贏陳奕迅不難理解,若果齎計人頭「任我行」一定贏,但點播率是計算播放次數,「任我行」好聽但最多是聽幾次,連詩雅的悲歌係有人會無限loop去煲歌。

推介歌曲: 到此為此好好過,I Don't Wanna Lonely,Torn

李克勤 - 復克

李克勤 X 玉置浩二,重唱不同歌手翻唱玉置浩二的歌。我覺得這是一張十分商業的唱片,推出必定有一班老鬼捧場,一早已封了蝕本門。李克勤的嗓子和唱功,沒有什麼可挑剔,不過與當年全盛時期比已差一點。大碟有兩首他自已的舊歌,可能已經聽過太多次有點麻木了,反而對他翻唱其他的人歌更有興趣。

推介歌曲: 酒紅色的心,癡情意外,誰最愛你

糖兄妹 - 謝謝您

這是一張新曲+精選大碟,一半歌曲是他們的創作歌,另一半則是重唱經典。糖妹貴新一代宅男女神,亦有小陳慧嫻的美譽,而肥佬糖兄則主力幕後創作和結他伴奏。今年糖妹的爆光率很高,有做主持又拍廣告,開始有些做到殘樣。希望她可以慢下來,休息充電,重拾精神再創作。

推介歌曲: 別煩著我烈日當空一個人咖啡

雷琛瑜(J.Arie) Soliloquy

今年出道的香港女新人,大慨她的學歷比歌藝更受注目,法律系畢業立即轉行當歌星。在金錢至上的香港,這個放棄高薪厚職,為音樂追逐夢想的故事,大慨很不可思異。唱功根底出色,風格帶點輕爵士,歌曲也不是一味K歌情歌,比起那些用錢堆出來妹妹仔新人好不知多少倍。最初引起我注意注意這隻碟,是王詩迪填詞的「我就是主角」,作家出書也有主題曲,有意思。

推介歌曲: 我就是主角第一志願大個

蔡健雅-天使與魔鬼的對话

這隻是貫性收聽的唱碟,我喜歡聽蔡健雅的唱也有很多年,同樣是來自新加坡唱作人。到底是新加坡盛產唱作人,還是我喜歡聽的歌手,恰巧都是來自新加坡,亦恰巧都是自已作曲。很老實我聽了這隻碟很多次,完全沒有留意過歌詞,只是聽她的音樂十分舒服,最適合返工寫程式時當背景音樂。

推介歌曲: 被馴服的象Keep BreathingEasy Come Easy Go

曲婉婷- 我為你歌唱

曲婉婷原來居住在溫哥華,全碟親自作曲填詞,三首中文歌,其餘皆為英文歌。嚴格來說她是加拿大歌手,簽約加拿大的唱片公司。碟其中Say The Word的歌詞最特別,歌中那幾句貓叫先引起來我的注意,再而細心聽全歌的內容,說要珍惜時間對說喜歡的人I Love You,有意思亦很得意。

推介歌曲: 愛的海洋Say The Word

Robynn & Kendy - Sail Away

當香港很多一線歌手一年也只出一隻碟,這兩位大小姐竟然一年出兩隻碟。這隻碟全部是她們自已的作品,想是成了名不必再翻唱口水歌。上隻碟我說希望可以多些她們自已歌,今隻碟卻又懷念她們的口水歌,人真是矛盾。這隻碟多了一些失戀情歌,聽說是因為Robynn失戀了。第十行星的題材是移民,是全碟我最喜歡的一首。自從At 17拆伙後,在香港唱清新治療系民歌,大慨只有她們二人。

推介歌曲: 今天只講笑La La La第十行星

鄭融 - Live Like 18 新曲+精選 Part Two

我一向不大聽快歌跳舞歌,很多年前的葉佩雯是個特例,不知何解我就是喜歡她。最初出道還未變cheap的鄭希怡,也有一點葉佩雯的影子,不過可惜邯鄲學步,難成可造之材。鄭融新一個給到我葉佩雯是感覺的歌手,她的慢歌普普通通,其他快歌也不大好聽,但是就有幾隻快歌特別入腦。

推介歌曲: 一事無成無謂情歌大女仔

不是所有歌都在Youtube找到,我把能夠找到的結集為一個Playlist,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連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做家務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做家務
Jan 12th 2014, 07:22, by hevangel

我很羡慕那些有菲傭的朋友,因為可以不用做家務。我雖不至於厭惡做家務,若非屋企污漕到忍受不到,沒有必要就不必太常家務。我不是不喜歡屋企乾淨,只是怕麻煩不想做家務。結婚前我一個人住,單身寡佬一支公,我對家居清潔的要求不高,只要還未生蟲有異味,基本上尚可接受。,做家務不太頻密,一個月吸一次塵,三個月拖一次地,半年洗一次廁所。印像中一次窗也未抹過,在污漕到看不到窗外景物之前,通常已經租約期滿要搬屋。

結婚後兩個人一起生活,老婆對於清潔的要求較高,自然不能忍受半年洗一次廁所。基於現代男女平等,做家務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要負責一部份家務。只是很多時在我認為屋企還算乾淨,還未必要做家務的時候,老婆便已覺得太過污漕不能忍受,於是她便命令我去清潔。偶爾我也會抱怨兩句投訴她要求高,她則回敬說我懶做家務兼污漕躐蹋,結果兩口子為這些無謂的瑣碎事情吵架。

自從阿仔出世後,我對於污漕的容忍力,忽然間下降了很多。尤其是阿仔開始學爬之後,見到地下有什麼東西也會放入口,我對於屋企的清潔特別緊張,我甚至認為比老婆的要求還要高。以前踢一踢才郁一郁去做家務,現在我看見有什麼地方污漕,便立自動自覺立即拿起掃把地拖。阿仔見到我做家務也會有樣學樣,拿起地拖吸塵機扮做家務。阿仔似乎亦學了不喜歡污漕,如果他倒瀉野落地下,他兩歲人仔都未夠,會自已走去抆張紙巾,坐在地下抹呀抹,抹完還會把紙巾丟入垃圾筒。至於他抹得乾不乾淨,我要不要執他手尾,當然是另一回事。

很多家長總是投訴孩子不愛做家務,喜歡乾淨清潔者大有人在,但有誰是真的喜歡做家務?與其訓練孩子機械式地每個星期要做多少家務,不如培養孩子不能夠接受屋企污漕,不想污漕又沒有工人替你做家務,便自自然然便要自已做家務了。這個可是過來人經驗之談,當還寄居在父母家中時,還能迫孩子每星期做家務。可是當搬去出自已住以後,污漕到不能忍受有需要才會家務。工人我就請不起,不過如果未來科技發達,那天發明家居清潔機械人,價格又在可以負擔的範圍,我一定買台回家,那就不用再做麻煩的家務了。

原文連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尋訪小津光影世界 日本映畫之鄉尾道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尋訪小津光影世界 日本映畫之鄉尾道
Jan 12th 2014, 04:54, by 張知行

《東京物語》中笠智眾和原節子經典一幕,在尾道淨土寺取景,後方的是架在火車軌上的一排排電線

2013年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誕生110週年,他於12月12日出生,同時也是他的死忌。小津安二郎最為人所熟悉的作品《東京物語》(1953),有關一對長居家鄉的年老夫婦到東京探訪子女的故事。各子女卻因為工作和生活環境所限,跟遠渡而來的父母共處時間其實不多,最後老母達成探訪所有子女的心願之後,因旅途舟車勞頓、身心俱疲之下在故鄉病故。《東京物語》兩老的故鄉,就是對著瀨戶內海的尾道,於戲中亦展現出一份濃厚的鄉土情懷。從廣島到尾道坐火車要兩個多小時,我卻不時在想,我快將來到《東京物語》的故鄉。

小津安二郎 - 沿《東京物語》場景散步


尾道淨土寺今貌,比拍攝《東京物語》時多了一排排的建築

跟着《東京物語》散步圖,走到淨土寺,那裏是笠智眾演的老父知道老伴離世後那個早上散心的地方,亦是跟媳婦原節子遙望遠方經典一幕的拍攝場地。今日的淨土 寺,比電影拍攝時明顯擴建了不少,多了高牆和不同的別院,令整個空間擠迫了不少,已沒有電影中的遼闊視野,亦因高牆所阻,已不能像笠智眾和原節子般遙望海 港;反而在淨土寺下的鐵路則多年如一樣,今日在路上依然可以找到幾乎跟《東京物語》中拍攝火車走過時的角度,而山下的樓房依然是矮矮的,不少還是舊房子, 作為小津影迷真的會為火車走過時的景象而興奮。

尾道映畫資料館

作為電影迷,火車到埗,第一時間要去的是尾道映畫資料館。尾道約二百八十四平方公里,地方不算大,從火車站穿過購物街沿海邊一直走,約三十分鐘便到映畫資 料館。資料館是一座兩層高的舊式房子,一進館已見「主角」小津安二郎、他所用過一系列拍攝器材、獨有「離地之三尺」的攝影機、那矮矮的小木椅、在尾道拍攝 《東京物語》(一九五三)和拍攝其他電影時的劇照,當眼處有一張《東京物語》尾道旅遊圖,有電影畫面和尾道今貌的對比,可見變遷不少,但依然可以見到電影 中的鳳毛麟角。


小津安二郎獨有拍攝風格「離地之三尺」所用的攝影機和小木椅


《東京物語》尾道地圖

新藤兼人 - 《裸島》場景 纜車仍未變

尾道映畫資料館二樓則是另一老牌導演、去年以一百○一歲高壽離世新藤兼人的專區,簡單地展出一些當年的電影海報和場刊。除了小津安二郎外,新藤兼人是另一 位跟尾道關係密切的導演,他的名作《裸島》(一九六○年)主角一家住在荒蕪的瀨戶內海小島,過着近乎原始的農耕式生活,島的對岸就是代表着繁榮和文明的尾 道。今天,《裸島》中燈火閃閃的對岸不少地方已成為各有特色的餐廳,當中尤以拉麵店最為聞名,若跟日本朋友說去了尾道,他們會二話不說會問你有否品嘗過尾 道拉麵。而今天已成尾道標誌的千光寺登山纜車,亦曾出現在新藤兼人的《裸島》裏,戲中小孩登上纜車,不只是單純觀光的娛樂,簡直是跟「裸島」的原始生活有 着天堂和地獄般的對比。


今日尾道的登山纜車


《裸島》中纜車穿過尾道廟群屋頂之鏡頭

大林宣彥 - 生於斯 長於斯 拍於斯

尾道不止是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和新藤兼人名作的拍攝場地,更是八十年代名導大林宣彥土生土長的地方。大林宣彥對尾道有相當濃厚的感情,最少有六部電影在尾 道拍攝,分別稱為「尾道三部曲」和「新尾道三部曲」,當中以原田知世主演的《穿越時空的少女》(一九八三年)最為聞名,在二千年代亦重新拍了一部動畫版和 仲里依紗主演的新電影版。我是從《穿越時空的少女》認識並開始留意尾道這個地方,戲中最吸引的是很多迂迴的山徑,穿過全是典雅的木建築,山徑窄小迂迴,但 視野卻很遼闊,可從多個角度看到一排排在緩坡上的舊房子和遠處海港,構成一幕幕尾道獨特的風景。


在今天的尾道山徑上,依然可以輕易地看到對岸

導演親筆敬告遊客安靜遊

今天,我們只要沿着連繫各寺廟的步道行走,依然很容易地感受到大林宣彥鏡頭下的獨特尾道風光。尾道的觀光局更 視大林宣彥為生招牌,推出有關他的電影拍攝場地的散步圖,會發現大林宣彥取景的地方幾乎遍佈尾道每個角落。甚或,我曾路過民居貼出由大林宣彥親筆寫的告 示,敬告遊客游走時不要打擾當地居民的寧靜。而跟當地人談起大林宣彥,我雖不通日語也不難看出他們的自豪,老一輩的更會跟我說大林宣彥年輕時住在哪裏,年 輕時大家會一同去釣魚等等。


大林宣彥敬告遊客不要打擾居民的告示

志賀直哉 林芙美子 - 暗夜行路 放浪如浮雲

除電影外,尾道亦跟日本文學有相當重要的關係。以「小說之神」見稱的志賀直哉舊居,今天依然尚在尾道的山邊並開放給遊客參觀,他的名作《暗夜行路》主角因心情鬱悶而出走到到尾道旅遊數月,事實上志賀直哉就在這舊居寫下了《暗夜行路》的草稿;相比志賀直哉,著有成瀨巳喜男拍成經典電影《浮雲》(1955)、和《放浪記》(1962) 的女作家林芙美子,更受尾道居民愛戴。在尾道完成小學至高中的林芙美子,現已成為尾道市的象徵,在市中心有她的銅像,到處都有著她作品的字碑,商店街內有有以她名字命名的餐廳、咖啡館、雜貨店,甚或連酒吧也會掛著她名作《放浪記》的字句。林芙美子的手稿和各精美的舊版書籍,現存於尾道市文學館內,館的職員很是親切,還親自帶我從文學館走到志賀直哉的舊居。


志賀直哉故居的景觀,也是名作《暗夜行路》取景的地方


以林芙美子命名的茶室

俳句信箱 隨興寫詩

尾道到處瀰漫着濃厚的人文情懷。在山上詩興所至,可於俳句信箱取出提句紙筆記下當時心情,順道參加每年一道的俳句比賽;山上各處會列明某某畫家的寫生地, 並可跟畫作照片互相對照,山路之中又有一段名為「貓之細道」,名字明顯源自俳人松尾芭蕉遊記《奧之細道》,其實是一系列由舊宅改建而成的私人博物館,如 「大林宣彥電影資料館」、「招財貓美術館」、「宮澤賢治的世界」等等,有些需要入場費,有些其實更像酒吧或咖啡室。商店街內幾乎每一間小店都很有特色,可 惜它們很多不到六時已關門。


尾道山上的俳句信箱

後記 - 紙扇‧煙花‧高峰秀子

在尾道的最後一晚,我在一舊式日本餐廳用飯,我用英文跟有限的日文詞語跟廚師和店員談天,我見餐廳掛著《放浪記》的字句,我跟他們說我很喜歡《放浪記》的女主角高峰秀子。一店員嘗試糾正我,說高峰秀子演的是《浮雲》;我回應高峰秀子也演過《放浪記》。離開時,店員送了兩把紙扇給我,紙扇上有尾道煙花會的圖片,她說尾道的煙花很美,希望我有機會重回尾道看煙花。
這兩把紙扇我一直胡亂的插在書架上,但早些日子,我又重看了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才發現電影中眾人在家中也揮著同樣式的紙扇,但扇上印著的圖片,卻是《浮雲》和《放浪記》的女主角高峰秀子。旅遊最珍貴的紀念,就是在叫人感動的地方,有著值得感動的回憶。


當日我在尾道,店員所贈我的兩把紙扇


《東京物語》中,眾人在家中揮著的紙扇,印有高峰秀子的模樣

(原文刊於明報2014年1月5日)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