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業主議價能力勝租客 租管保障住屋權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業主議價能力勝租客 租管保障住屋權
Jul 24th 2014, 15:17, by 土地正義聯盟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7月24日)就租務管制召開公聽會,以下是土地正義聯盟就制訂租務管制的意見書。

前言
我們發現,在沒有合理租務管制情況下,業主和租客的議價能力極不對等,令租戶、尤其是基層租戶在私人租務市場跌入十分不利的位置。為了平衡租客與業主的權利,我們認為香港必須重設以保障人們住屋權為前提的新租務管制。而第一步,就是透過政府諮詢重啓制訂租務管制的討論,政府亦應藉此釐清社會對租管討論的種種謬誤。

重建健康的私人租務市場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在2013年發表報告,計劃未來十年興建約28萬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和居屋,可是公屋輪候冊早已突破二十萬宗申請,且近年新申請升勢有增無減,可以預見未來仍會繼續有大批被排除在公營房屋系統的人留在私人租務市場,因此重建健康的市場對解決房屋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現時的問題在於人們,尤其是低下階層的人不能在私人租務市場獲得穩定和適切的居所。首先,租金支出佔收入比例過高是一大問題。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貧窮人口(以收入低於貧窮線劃分)的租金佔收入中位數比例高達36%。造成這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戶主能在租約期滿後向租客大幅加租,由於搬遷成本很高,很多時租客在別無選擇情況下的議價能力是十分低的。而且續約與否由業主決定,業主並不需要提出合理原因便能隨時收回單位,於是造成迫遷的問題。就以劏房租戶為例,他們多是基層市民,本身已處於社會不利位置,當他們面對劏房的天價尺租、極低的人均居住面積、極短促的中止租約通知期及業主拒絕簽署書面租約等問題更會成為弱勢中的弱勢,更難去獲取穩定而適切的居所。

為何要租務管制?
因此,我們倡議以住屋權為前提的新租務管制,目的就是透過重新保障租客的租住權,來平衡業主和租客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使兩者能在對等的位置上共同制訂租約。租務管制作為介入私人租務市場的其中一種政策工具,其政策目標應同時為實質使租客和業主能共同訂定平等的合約,和更重要是向社會發放適切住屋需要是基本人權這一訊息。就現時香港的脈絡來說,其政策目的就是要反對業主迫遷和瘋狂加租。過去香港實行的舊租管分為租金管制和租住權管制兩部份,但只涵蓋全港私樓1%,亦分別於1998及2004取消了。十年過去,當年取消租住權保障的原因如租務市場可回復自由運作、租客議價能力已大幅提升(由於住宅供應增加、租金下降及公屋輪候時間減少)這些特定社會條件已經不存在,政府實在應重新制定新的租務管制去保障人們的住屋權和租住權。

新的租務管制內容可包括保障租客的優先續租權和規管中止合約的理由,使業主如是繼續放租單位,便不能隨意迫遷和轉換租客。而續租時亦應限制租金加幅在合理範圍之內,其加租幅度應與市場租金水平、甚至再進一步與居民的租金支出佔收入比例掛勾,以確保社會整體的租金維持合理水平。此外,亦可就租期作出規管,藉此保障和鼓勵長期租約,除非雙方同意,否則租期應該不少於某期限;即使業主真的因為要收回單位自住或賣盤而要中止租約,亦應有合理的搬遷通知期,好讓租客能做好準備,不致被迫遷。綜觀世界各地經驗,租務管制底下可以有很多可能性,例如租金管制、續租權保障、最低租約期、收回物業限制、搬遷通知期及賠償、及仲裁機制,我們著實應該盡快開始討論更多香港需要甚麼形式的租務管制,以致我們想要怎樣的住屋選擇。

實施租務管制 好心做壞事?
過去社會和政府對租務管制的討論並不充足,而且經常出現謬誤,要引起有意義的討論,政府必須帶頭釐清謬誤。反對租務管制一方常會以主流經濟學論述作為反對的理由,以下會逐項作簡單回應。

首先反對理據之一是租管實施會令租金上升,也會令供應便會減少,空置率上升;可是如果業主是希望以放租單位作長期投資,實在看不到理由租管實施後他們便會完全放棄租金收入,把單位丟空。而且,香港的房屋市場一向不是「自由市場」,政府的房屋政策、高地價政策、及地產商寡頭壟斷才是限制適切房屋供應的主因,租務管制目的在於保障租住權,長遠增加房屋供應不在其政策目標之內。亦有說租管會令租客權力大增,令「租霸」出現,可是平衡租客和業主的權利正是租務管制的精神,而「租霸」問題並不源於租管,這關乎執法和執行仲裁機制部門的權力和行政效率等因素,未來可作更多討論,但這裡沒有充份理據否定租務管制對建立租客和業主間平等關係的作用。另外,續租時的租金管制會令新租約租金上升,不利短期租客,也會令業主即時加租及挑選租客,反而對租客更不利。但我們看回現實的情況,現時在租管情況下,業主不受限制加租和隨意迫遷、挑選租客的問題早已存在,租務管制反過來就是針對此情況作出規管。

總結
過去社會和政府對租務管制的討論並不充足,而且充滿謬誤。我們期望租客能在新租管下得到應有的保障,也能長遠扭轉社會置業至上的意識型態,發展穩定的私人租務市場,為人們提供多元的住屋選擇。適度的租務管制只是眾多穩定住屋供應政策的其中一環,還需要政策上鼓勵市場提供充足及多元的房屋供應,換言之是不會單純鼓勵自署居所、會管制按揭市場和抑壓樓宇炒賣等,也會為低下階層提供的適度的房屋補助,例如租金津貼等。實施租務管制最終應該使其能和相關政策配合,在公平分配土地資源方面入手,使真正確保社會多元而非壟斷的房屋供應,人人都能住得好,重拾有尊嚴的生活。

土地正義聯盟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觸動中國知識份子神經的北大「燕京學堂」計劃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觸動中國知識份子神經的北大「燕京學堂」計劃
Jul 24th 2014, 15:09, by 葉蔭聰

北京大學設立燕京學堂,開辦「中國學」碩士課程,竟引發群情反對,成為微博及報章的焦點,有媒體還稱之為「燕京門」。校於於5月5 日正式公佈,5月25日,北大英語系系主任高峰楓教授於《東方早報》發表<誰的「燕京學堂」?>,由此,展開了連串爭議。

爭議其實分兩個重點:

一.學堂座落在靜園,北大現在最大片的草坪,也是昔日燕京大學的位置,學堂工程要挖地下室,可能影響六幢古老的四合院。而且,師生在校方公佈前全不知曉,公佈也就等同決定,沒有諮詢。不少學生擔心,學堂搞圈地搞特權,大草坪日後成了一般師生的禁區。

二.燕京學堂開辦一年制「中國學」全獎學金課程,全英語教學,向全球招生。課程內容包括與中國有關的文史哲社科商業管理等六個範疇。不少學者質疑其設計的學理,例如,一年內要學通如此廣泛的知識根本是奇譚,只懂英語只用英語認識中國,如何能稱「中國學」。

一個名為「靜園小組」的北大學生組織,通過互聯網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三千多位學生,超過七成人認為燕京學堂選址在靜園,超過六成人質疑「中國學」名稱,近八成人認為校充沒有充分考慮師生意見。

常務副校長兼燕京學堂院長劉偉劉偉舉辦專題諮詢溝通會,擺出一副開明姿態,與師生討論如何辦好學堂辦好課程,卻避開該不該辦這個根本問題。針對選址問題,劉偉表示,並不會大幅改建原來的四合院,只會作內部修繕。針對「中國學」,北大常委副校長及 教授指出,「中國學研究注重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立體分析,從而建立起擁有國際話語權的中國問題研究。」,是「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的必要工作」。旨在培養「了解中國、熱愛中國、貢獻世界」的優秀人才。故此,考慮的似乎不是純學術學理,而是配合政府的國際定位及戰略。

然而,批評及反對者並沒有因為劉偉出來解釋便打住了,相反來自各方人馬,有本來不太問政事但名氣不小的學者如中文系李零、城市及環境學院的唐曉峰等,也有屬自由派的中文系教授張鳴。最近,國家主義傾向的新左派甘陽及劉小楓也加入,狠批北大校方,甚至稱此為背叛北大傳統,搞「租界英文學堂」。暫時為止,支持燕京學堂的著名學者,似乎只有學堂的籌備成員之一,紐約大學東亞系系主任張旭東。

不少人估計,北大校方的構想,很有可能是要跟清華大學攀比。去年,清華大學成立「蘇世民學者項目」,由美國黑石集團領頭捐出巨款,資助美國學生來清華大學讀書,認識中國。該項目得到中美兩國政府的祝福,也招攬了大量中美政商學界名人,擔任各委員會委員及顧問,包括英國的貝理雅、法國的薩爾科齊、美國的基辛格等等。事實上,清華與北大的項目,都有摹仿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的味道,招募全球年青精英到牛津大學進修。

這次北大的燕京學堂遭抵制,有點像2005年張維迎領導的「北大改革」一樣,同樣是英美式精英大學設置與計劃,受到大陸不分政治派系的學者知識份子所反對,觸動了他們最敏感的神經。似乎環繞著北大,我們看到不只是北大傳統,還有一種知識份子的「中國特色」,抵抗大學的當權者任何的「西化」計劃。

延伸閱讀:

甘陽、劉小楓,<北大的文明定位與自我背叛>

高峰楓,<誰的「燕京學堂」?>

辛德勇,<燕京學堂,首先該討論「是否應該辦」>

劉偉,我們為何要打造『中國學』學科

<「不爭議就不叫北大了」,北大校方首次回應「燕京學堂」爭議>

圖片來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影迷絮語》-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影迷絮語》-<猿人爭霸戰:猩兇崛起>
Jul 24th 2014, 11:40, by 林民中

二元對立是很outdate的劇情,用於猿人爭霸戰這可稱上劃時代、引人反思既系列更格格不入,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不能在第一集既深度再掘下去,可惜。

憑實力爭話語權,邊看邊想起 Animal Farm,連帶想起蘇維埃一次又一次既權鬥,由史達林、托派到最近既習派、江派,敗者為寇不特止,更會身敗名裂永不超生。

不得不佩服創作單位的歷史感,影射蘇維埃政權之餘,將德國威瑪時代納粹黨國會縱火案變成猩猩造反情節,而完全沒有違和感。

猩猩社會一如三國水滸,領袖會出來決雌雄定勝敗,比現代人類社會推平民士兵去死更文明。可惜英雄只會在劇本出現。

如果話阿凡達特技嘆為觀止,兩集猩猩更可以用驚世駭俗形容,外星人可以任你幻想,要做得d猩猩咁仔細有齊情緒反應表情,主席,首歌真係唔易唱,兩集猩猩的製作特輯同電影一樣可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身處在「批鬥式政治運動」的我們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身處在「批鬥式政治運動」的我們
Jul 24th 2014, 10:01, by 安東尼

看到網上的一篇章 <我的四個撐建制朋友 -二>,有以下的思考:

中國歷年來舉行了多次的政治運動,每一次的政治運動,也使社會上不同位置的不的人對立起來,自反右以來,商人與民眾對立,地主與人民對立,文化大革命,更使父母子女互相對抗,互相「批鬥」。

每一次的政治活動,死死傷傷者無數。政治活動製造了不同的「敵人」,而且更使社會「不和諧」、「不穩定」,清除了一個目標之後,就是下一個目標,政治運動到最後根本不知道自己何時成為目標,成為被打壓的對象。

不知道現在的中學生還有沒有機會去閱讀到自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的不同政治運動,以及運動造成的後果,記得一段寫在教科書之中的歷史,還記得那個「大躍進」、「超英趕美」是如何的失敗,引發後來中國國內的大飢荒,在大飢荒之時,他們把「美帝」描述成一個「外國勢力」,使人民「齊心協力、對抗外敵」而忽視國內飢荒等施政的問題,其實「美帝」正正就是一個轉移國內視線的技倆,這個方式在美國打伊拉克之時,在今天的北韓,也在香港使用中。

中國已「改革開放」,經濟已進步,有人一口判定不會昨天中國進行政治運動,今天不會再發生。這裡我想說,可能只是角色換了而已,他們今天成為了資本家,他們不再為農民、平民進行保護,其實也可以繼續鬥爭的,昨天是反右,今天不可反左嗎?不可反人民嗎?

「分化」、「批鬥」,從來也是共產黨治國的技倆,製造人民之間的鬥爭,政府才可獲得安寧太平,他們口中的外敵,也只是轉移大家視線,延遲處理應該要處理的問題的方法,就如今天的政改問題,他們用反佔中去覆蓋香港政治改革的需要,使人民走向「支持」與「反對」的兩邊。

今天的香港,這個政權已與資本家已連成一線,他們就是一個利益集團,你搞民主就是會搞亂他的利益分配。因此他們也在香港進行「政治運動」,把市民推向對立、歸邊,無論市民選擇那一邊,也不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只有當權的,才會勝利,因為當人民對抗之時,他們的位置最為才會平安。而在人民互相攻擊之時,正是在為他們繼續為他們的攬權製造口實,他們說外國勢力入侵,其實外國勢力還在老遠,還未影響到香港……

他們不斷為保存自身的權力在製造藉口,若我們已了解他們這樣的作法的時候,請細心思考你是否仍要與你身邊的朋友,身邊的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再去進行互相攻擊,互相指罵,還是我們需要真真正正去思考另一套策略去面對這個國家機器呢?

再看看領導人他們,今天已跟英帝美帝在談天說地,如膠似漆,更與外國勢力不斷在搞合作了。李柱銘、陳方安生去他國他們說是勾結外國勢力,而禮義廉去三藩市呢,只是交流而已?回到現在你的處境,看看你自己,是否還在惱恨你的朋友,你的至親呢?

以下的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列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發動的各主題政治運動,有時間請上上有關的網址,去了解這些運動的來龍去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5%85%...

AB團(1930年-1931年)
反羅明路線 1933
肅清托派(1937年-?)
延安整風(1942年-1945年)
土地改革運動(1947年-1952年)
鎮壓反革命運動(1950年-1953年)
三反五反運動(1951年)
反右運動(1957年-1958年)
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大躍進(1958年-1960年)
四清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62年-1966年)
學雷鋒(1963年-)
農業學大寨運動(1963年-1976年)
工業學大慶運動(1963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上山下鄉運動(1955年-1978年)
一打三反運動(1970年-)
批林批孔運動(1974年-1975年)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1975年-1977年)
五講四美三熱愛(1980年代初)
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1986年-1992年)
三講教育(1998年-2000年代初)
取締法輪功(1999年-)
三個代表(2000年-)
科學發展觀(2003年-)
和諧社會(2004年-)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2005年1月-2006年6月)
社會主義榮辱觀(2006年3月-)
創先爭優活動(2010年-2012年)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3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馬賽對波圖』真的值得你們如此關注嗎?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馬賽對波圖』真的值得你們如此關注嗎?
Jul 24th 2014, 07:40, by T-rexx

繼陳冠希『閃咭』後,馬賽艷舞影片及相片在網上瘋傳,惹起大眾熱烈討論。這兩天在Facebook,幾乎都是拿馬賽來娛樂的貼子。好好的一個女人,慘成動物員裡的可憐動物,被人評頭品足,甚至恥笑奚落,卻也無可奈何。早已知道,這是一個喜歡侵犯別人私隱,然後將你示眾並公審你不是的反智社會。

但我不明白,馬賽那段艷舞影片及相片,真的值得你們如此關注嗎?她身材如何、樣子如何、招式如何,難道對你有十分大影響嗎?藝人的性生活,與大眾無關,大眾爭先干涉;社會上出現眾多大問題,由議會到民間,與大家息息相關,但竟然這麼多人視而不見?

公屋加租一成,『隨他吧!冇咩大不了』;佔中、警察打人,『好亂唔想理』;長毛為全民退保在議會聲嘶力竭,『佢好嘈好煩』;反佔中簽名?『咩黎架?反暴力呀?簽囉無蝕底』;然後就一邊抱怨香港一日不如一日,一邊觀賞『馬賽對波圖』。但他們有把握過機會嘗試改變現狀嗎?沒有,他們把握的只是娛樂的方法。

我並不是說所有看過艷照的人都是如此,更不是說娛樂有罪。娛樂是鴉片,它可以為充滿煩惱的生活止痛,使人在苦困中感覺良好。可是,萬一吸食過多,不但會成癮,更會使人神智不清,目光空洞。

你看我們身邊無數的人,有多少只會工餘時間浪費在電影、劇集、歌星、網上熱門題材上?也許工作辛苦,他們需要調劑一下。但一浪接一浪的娛樂資訊轟炸下,已令他們不能從中抽離,彷彿魚兒離開水會死一樣。當太習慣這種刺激,他們很難對任何相對沉悶及複雜的事物感興趣;當太習慣了即食,他們也很難主動理解及探索。缺乏公民意識,不肯理解時事,他們只可以浸泡在『愚民樂』的死水裡。

由此可見,要維穩,何必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舉行反佔中簽名?不停地製造即食娛樂就足夠讓大量沉默的溫水蛙忘記自己正身處險境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劏房情況惡化 種票或變本加厲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劏房情況惡化 種票或變本加厲
Jul 24th 2014, 05:28, by Trista Lam

(獨媒特約報導) 由2011年區議會選舉到最近東區南豐區補選,均被揭發不少疑似種票事件。由於舊區一戶劏成多個房間出租的情況普遍,「一屋多姓」不一定是種票。劏房租客亦隨時遷走,難以僅循選民資料及地址察出種票。劏房數字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在缺乏有效的改善措施下,未來劏房種票事件或將構成憂患,不利選舉公正。

劏房戶數複雜 難逐一查核選民名單

據統計處2011年的資料,全港各區以舊樓雲集的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區劏房問題最為嚴重,例如油尖旺區便足有6800的劏房家庭住戶,涉及以十萬計的市民。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曾於2013年引述調查,結果顯示劏房人數逾17萬,相較前年政府統計處公佈的6.5萬人數增長極高。在報告發佈後,有團體更指出17萬已是低估的數字。

上屆區議會選舉對手疑似種票,選區有眾多舊式大樓的民協區議員林健文憂慮,劏房情況惡化或更有利於種票。

他指出每一個劏房單位一般有眾多住戶,區議員亦未必有足夠時間逐一聯絡核對。加上劏房居民多為租客,隨時遷出而不更新居住地址的情況不足為奇。即使選民姓名與地址不相符,亦未必會被懷疑是「假選民」。而且劏房居民收到其他人的投票通知書,他們亦容易誤以為是屬於前租客,令使用他們地址種票的問題更難察覺。

去屆區議會選舉,林健文參選的京士柏區出現「一屋十多票」,最終53人被捕,8人罪成,僅以2票之差落敗的林健文最終以選舉呈請推翻結果並在補選中勝出。作為過來的受害人,林健文擔心將來種票方式或會有所改變,令問題更難察覺。他指出若種票人刻意僅將一﹑兩名非選民分別加插於每個單位內,便不會如上屆般著跡,現時的循查,一般僅會查察選民登記冊中有否出現「一屋多姓」住戶。

無任何加強查核選民身份措施

2011年區議會選舉,總計收到到逾1600宗懷疑種票個案,當時的參選人之一林健文憶述指,由於當時揭發出多宗如美孚新邨「1屋7姓13人」的懷疑種票個案,他在選舉過後遂查閱選民登記冊,提交57宗的疑似種票個案,包括富達大廈一個約400呎單位,足有十多名不同姓氏的選民,最後他列出的種票個案有逾八成被列作確認種票個案,惟仍未有足夠證據確定幕後罵手。

懷疑種票個案絕多數都難以證實,該屆區選雖有逾1600宗懷疑種票個案,最終只有38人定罪。過去政府其曾提倡多個「補鑊」措施,如加強抽查選民登記及查核多於七名選民及四個姓氏的選民登記住址,但終因擔心影響選民投票意慾而未能落實加強執法。

icacacacacac_600x0

記者:Trista Lam、歐陽聯發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輝耀姬物語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輝耀姬物語
Jul 24th 2014, 05:52, by 陳芊憓

改編自日本神話《竹取物語》、由高畑勳執導的動畫《輝耀姬物語》終在香港上映,雖然都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出品,但畫風卻與其他作品的細膩彷真的風格不同,取而代之的是猶如山水畫般輕柔而簡單,並運用色彩濃淡與線條變化慢慢道出整個故事,畫面上不單用線條構成,更以渲染既方式營造溫馨氣氛。一個古老的文學作品,配上最溫柔的水彩,就成為了神話式的畫面。

事實上,《竹取物語》曾多次拍成電影,包括市川崑的1987年的《竹取物語》、2002年的《犬夜叉劇場版之鏡中夢幻城》等,但不論是何者都大量改編了原著。如市川崑的作品中則加入了怪獸大龜的角色,犬夜叉的改編更是巔覆了整部作品,唯獨是《輝耀姬物語》卻力忠原著,故事大抵與原著相近(只加插了捨丸一角),亦為當中的輝耀姬的角色加插更多內心刻劃,除了保留原著對上流社會的批判外,更流露出對農村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嚮往。

與以往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不同的是,《輝耀姬物語》在講述人與大自然、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時,更流露著一種佛教的禪味。輝耀姬在經歷人間的喜怒哀樂後被迫披上彩衣,忘掉塵世,乘著滿是蓮花的彩雲離去。因為要出世,所以才要入世,雖然她未必是因為看破紅塵而拂袖歸去(這也許是高畑勳的私心,讓她愛上人間,留戀大自然的美好),但她卻深知只有出世才是唯一的出路。最後一幕,來自月球的彩雲上載著釋加牟尼與其弟子,不發一言地靜帶輝耀姬回歸沉靜的國度,正是「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她所渡過的一生不過是如煙的幻像。

當然,看高畑勳的動畫又豈能不談他的畫功?如果觀者是吉卜力工作室的粉絲的話,應自兒時起就看不少他的作品,如《再見螢火蟲》、《風之谷》、《天空之城》等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表作都有他的參與,但說到令人驚嘆的筆觸,則是《輝耀姬物語》莫屬。整部電影都幾乎是用顏色講故事。從輝耀姬在農村生活的褐色調子開始,以淡彩輕輕帶出農村家庭溫馨;當輝耀姬穿上華麗紅衣,過上流社會的生活起,整個色調則以鮮紅的布掀起一幕幕色彩對比強烈的畫面;再到輝耀姬內心之掙扎的部分則以暗黑的墨彩填充,而最吸眼球的,不是以上的畫面,而是輝耀姬與男主角捨丸重逢相擁之時,色彩頓時鮮豔悅目,天空與草地構成廣闊無盡的空間,把本在農村、大宅之中的生活擴展至天高海闊的宇宙之間,以鬆散的顏色表達輕鬆自在之感,單看畫功就已值回票價。

《輝耀姬物語》雖上映不久,但網上討論區的影評好壞參半,你可能不太能接受整個故事的發展方式,但換個角度看,如果《輝耀姬物語》可說是一套紀錄女性為爭取自由、自主的電影的話,會否令你好過點?

本文同時刊於映畫手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區議會劃界】「泛民選區」遭一拆三 明益建制派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區議會劃界】「泛民選區」遭一拆三 明益建制派
Jul 24th 2014, 06:01, by 歐陽聯發

(獨媒特約報導)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的劃界諮詢將在本周五(25日)屆滿。上篇提到沙田乙明邨在分區劃界後,或有利建制勢力收復失落於泛民手上的地盤。另一邊廂在油尖旺區這個「建制樂園」,上屆因建制派候選人因種票及作失實陳述被法庭推翻選舉結果,最終由民協林健文在補選中勝出的京士柏選區。今屆被選管會建議「一拆三」,分成「油麻地北」、「佐敦北」及「尖東及京士柏」。其中新區「尖東及京士柏」選區形狀古怪,完全不符社區完整性原則,另外兩個選區則創造有利建制派當選的條件。

IMGP0127
京士柏區面臨「一拆三」

三屆建制老地盤 民協到手大變

與沙田乙明選區「建制當選、選區不變」的現象一樣,京士柏在2011年前一直由親建制的梁偉權勝出,即使區內在十年間有兩個大型帝庭園和君頤峰落成,選區區界在最近數屆區議會選舉均沒有重大變動,只曾在2003和2007年兩屆劃走佐敦道及加士居道三角地帶的唐樓予他區。

直到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梁偉權在開票時僅僅險勝對手林健文2票,後來廉署在京士柏揭發多宗種票事件、加上梁偉權在未簽妥支持同意書等選舉失誤,被林健文選舉呈請成功。京士柏的選舉結果被推翻,梁偉權亦在醜聞纏身下決定不參與補選。2013年的補選雖然有受「西環祝福」的鄧浩斌參選,但林健文最終以1515票擊敗780票的鄧浩斌(另有兩名參選人分獲268票及30票)獲勝。雖然林健文勝出補選,但泛民主派在油尖旺區議會泛民只佔17席中的2席,(另一席是在奧運選區勝出的涂謹申),油尖旺區議會依然是個「建制樂園」。

不過建制派對失落京士柏自然感到不滿,結果多年沒有重大改劃的京士柏選區,突然意外落入泛民手中後僅一屆,選管會就在京士柏範圍作大幅度修改,京士柏選區被「一拆三」。京士柏選區原來的範圍由登士打街一帶延至京士柏山,西以彌敦道、南以加士居道、東以衛理道為界,選區完整。可是選管會對京士柏建議的改劃,卻明顯是為分薄林健文票源,同時製造三個建制派很大機會當選的選區。

油麻地北:加入親建制票源分薄泛民機會

新增的「油麻地北」區,由原京士柏的選區劃出登打士街一帶,再加上「旺角西」選區一部份在彌敦道西區的唐樓群組成。翻查2011年區議會選舉結果,民協林健文及建制派梁偉權在登打士街一帶得票分別為647票及637票,2013年補選林健文則獲得逾1000票,佔其總得票逾60%。原選區被「一拆三」後,林健文亦很大機會在此區出選。然而因為重劃選區,林健文亦面對很大的危機,特別是在2011區議會選舉,林健文的得票亦不過高出主要的對手10票。(2013年因原任親建制議員梁偉權醜聞纏身並無參選,對第二次參選的泛民候選人是較有利,選舉分析不會太看重2013年的結果。)

更大的危機,是新區「油麻地北」加入部份原「旺角西」選民。旺角西的現任區議員是由民協轉為親建制的許德亮,他在2011年區議會選舉以2273票當選,第二得票多的對手僅得221票。這個「旺角西」可說是建制派120%穩勝的選區,選管會新建議的「油麻地區」,加入大量2011年曾投票予建制派的選民。如林健文打算在「油麻地北」連任,將會有極大的危機。

logo214730642622_8dd1f55285_z
彌敦道西區的唐樓群將撥入林健文的參選區

尖東及京士柏:精心設計讓建制派當選

另一部份原「京士柏」選區,則由原「尖沙咀東」選區劃出尖東及紅磡車站一帶的地區,組成新的「尖東及京士柏」選區。這個選區可以說是透過選區劃界影響選舉結果的最佳例子,新建議的選區由窩打老道以南的油麻地一直延至尖沙咀海傍及紅磡車站,包含油麻地的舊唐樓、京士柏山的豪宅、尖沙咀東的老牌住宅大廈及紅磡車站的都會軒。新建議的選區居民由基層至中產至中高產,性質混雜,油麻地南及京士柏山、尖東兩個主要社區之間亦毫無連繫,中間由車水馬龍的加士居道及香港理工大學完全分隔。

這個違反社區完整性邏輯的選區,明顯是為製造有利建制派的結果。原「京士柏」選區中油麻地南及京士柏山的選民,參考2011年及2013年兩次區議會選舉,泛民及建制派的得票均在五五之比,這便能解釋為何要加入尖東組成新選區。尖東原屬「尖沙咀東」選區,包括尖東的希爾頓大廈、好時中心、碧蘭閣及紅磡車站上蓋的都會軒,人口約為6000人。再參看「尖沙咀東」選區在2011年的選舉結果,由民建聯的關秀玲以1037票勝出,第二得票多的候選人為加利仔的492票,也是一個建制派佔優的選區。因此由原「尖沙咀東」選區劃出尖東一部份與京士柏合組新選區,便能溝淡京士柏山泛民建制五五比的得票,將新選區「尖東及京士柏」變成一個建制派佔上風的選區。

佐敦北:明益建制派

剩下的一部份原「京士柏」選區,則被劃入新選區「佐敦北」。「佐敦北」是由「京士柏」、「佐敦西」、「佐敦東」及「油麻地」四個選區各劃出一部份組成。這個新選區人口只有13000人,比選管會自行訂定的標準人口基數16000更低。事實上,上述四個選區除「京士柏」外,全部現任區議員均為民建聯成員,分別為陳少棠、葉傲冬及楊子熙。2011年區議會選區,三人比第二高票的候選人得票分別高出700至1500票不等,這意味這個新選區幾乎由民建聯穩勝。

林健文:被一拆三,於任何一區出選均等於「放棄版圖」

獨媒就劃界改變訪問過林健文,林健文表示「一拆三」,意味著他假如爭取連任的話,便只能「三揀一」。他指無論出選哪個選區,都等於要「放棄版圖」,將其餘兩個選區拱手讓人。林健文形容選管會的劃界是迫他作出「痛苦抉擇」,林稱日後即使當選任何其中一區,都未必有時間再接觸原「京士柏」選區街坊,「花五、六年同街坊辛苦建立的關係,就咁被打斷」。

logo214728567194_47183d9479_z

林健文也認為「尖東及京士柏區」的地域太廣闊,日後即便泛民議員當選,都要面對資源不足,無法兼顧整個社區的問題 。對於新建議的「佐敦北」選區,林健文質疑選管會是為建制派「度身訂造」,林認為一個肯定是建制派出選的區份對其選舉工作極有利,「資源分配一定有優勢」。

「因應人口調整」 難自圓其說

獨媒就京士柏的劃界向選管會查詢,選管會表示「因應人口調整,絕無政治考慮」。然而選管會的解釋難自圓其說,在涉及「京士柏」選區大重劃的幾個選區,各選區的人口仍然是十分不平均,最少的「油麻地北」只有12817人,比基數少近25%,最多的「油麻地南」仍有19918 人,比基數多17%。。選管會全新設計的「佐敦北」選區,人口亦只有13558人,比基數少足足20%,選管會明顯要更詳細交代劃界所涉及的考慮。

記者:歐陽聯發、黃俊邦、林可榮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香港司法“独立”现状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Volusion Ecommerce

Ready to start your online business? Make it more successful with Volusion. With money making tools and 24x7 support, you'll get everything needed to succeed.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司法"独立"现状
Jul 24th 2014, 05:58, by 墙外仙

作者:白耳

香港的司法体制已成为舆论激烈交锋的热点话题。国务院的白皮书向包括司法系统在内的治港力量提出了爱国的要求,所谓"民主派"立即指责这是干预司法、破坏独立,甚至发出了"你是愿意接受香港法官的裁判,还是接受内地法官的裁判"的质疑。香港的司法制度究竟如何?其独立性真的受到了破坏吗?

要客观认识香港真实的司法制度,应该把中国内地、香港和英国三地的司法制度进行比较。诚然,香港司法系统继承了英国的整套制度,从原则到形式都与英国极为相似。但在一个更加基本的方面,香港是全球司法界的一朵奇葩,与内地和英国都完全不同,那就是——司法人员的国籍。

内地的《法官法》明文规定,担任法官必须具有中国国籍。英国的所有法官也都是英国人。但回归之后的香港,虽然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两个首席法官,确实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但其他的法官既不必是香港人,更不必是中国人。

你只要在英美法系地区(其实主要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美国倒还真不行)有过一定的业务经验(甚至不一定是法官,当过高级律师也可),并且通晓英文(这是香港司法系统几乎唯一的通用语言,法官当庭讲出中文,与当事双方无障碍沟通的场景只会出现在律政剧中),再经过一个以现任法官为主的独立委员会推荐,就可以圆自己的香港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官或检察官。

那么这些外籍人士在香港司法界占的比例是多少呢?天涯上的一个帖子介绍了一位内地企业家在香港打官司的体验,原帖名为《一个中国人和八个外国法官的故事》。按楼主的经验,在香港法庭上,检察官是英国人,八个法官也都是外国人,华人法官只有一个,而且全程都在旁听。当他对此提出投诉之后,得到的处理是这样:"卫以宽是法庭开审前几天被安排的,顶替了一个华人法官,这样的事在上诉过程中又连续发生了两次,每次都是在开审前把华人法官换成外国法官。我写信向行政长官和首席大法官投诉,结果第四次上庭时三位法官全是外国法官。一共有两名澳洲法官四名英国法官来审讯我,因为证监会和律政署的要害位置也是澳洲人英国人,香港回归十年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港人治港。"

当然,上述引文只是一个内地企业家的单方面叙述,跟他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完全没有关系。它的价值在于,反映出外国人在香港特区的法庭上享有何种地位。

香港法院的网站公布了法官名单,虽然名单上没显示国籍,但至少英文姓名是公开的。从这个网址上看,地位最高的终审法院(Court of Final Appeal)中,22位法官有18位是欧洲姓氏,次一级的高等法院(High Court),35位法官中也有13位是欧洲姓氏。当然不能排除某些华人法官可能改为欧洲姓氏,但想来不会占多数。香港法院也藉此荣膺世界上最国际化的本地法院——外国法官比例最高、本国法官比例最低。不用说,它的"独立性"更是完美无缺,独立到除了领工资外,跟本地政府一点关系没有。

这种体制在现代世界已经很难找到范例。从历史上看,它比英国人掌握一切权力的英属香港要好一些。但如果有人执意将其比作旧中国的租界,虽然有偏激之嫌,恐怕也并非毫无道理。从形式上属于中国司法机构、最高审判官由中国人担任、但在很大程度上由外国人操控的特点来看,香港法院与1931年中国收回法权前的上海租界会审公廨、上海临时法院多少有些相似。

香港为何要有这样一种司法制度?也许是因为英国经历过律师引领的美国革命,对于殖民地的法学教育控制极其严格。在占领香港一个多世纪后的1969年,才允许香港大学开办了法律学系,其学生以英籍和英联邦籍为主。

直到1989年,当新招的学生反正不会在英属香港执业的时候,才终于借着"大学本地化"的春风,大量招收本地学生。在此之前,虽然香港的法制化程度一直很高,虽然香港人极为敬畏法律和法官甚至律师(一部律政剧里,主角的父亲在小巷里遇到几个流氓挡路,他掏出一张名片大喊"这是我的儿子,大律师",流氓遂落荒而逃),但他们中极少有人真正学习过法律,更缺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经验。香港人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但香港的法制化又必须有人来维持,所以必须不设期限地引入外籍司法人员——不管看上去合不合理,反正这就是香港的现状。

彻底独立了的香港司法,其审判水平究竟如何?在涉及政治的问题上能否做到公平?不由得让我想起后来引发了"蝗虫"广告的著名案件——庄丰源案。香港终审法院的常务法官 Kemal Bokhary(包致金),顶住了来自中央政府、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所有政党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要求内地居民在香港生的孩子不享有香港居民身份),毅然判港府入境事务处败诉,"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大陆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以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判词第一段写道,"终审法院分析这些数据,亦不认为判入境事务处处长败诉会令香港承担任何重大风险"。

这个判决直接激化了陆港矛盾,本来要求中央政府、特区政府进一步加强权力的抗议者直接在报纸上登广告辱骂大陆人为"蝗虫"。不过在这位包大人眼中,这些都算不了什么"重大风险"。而这次的判决,只是维基百科"包致金"条目列出的19次"异议判决"中的一次而已。

看到此处,相信很多读者可能对这位包大人感到无语。但是,正如自由主义者所说,人不会生下来就错,是制度导致了人的行为。读者朋友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某国的一个城市突然给你一个终审法官的工作,有公寓、有专车、月薪二十万,你欣然前往之后却发现,这个城市已经走上了一条没有终点的下坡路,外面的人正等着看里面的笑话,一旦下坡到底,你的工作恐怕也会不保;而你的女儿涉嫌偷盗店铺,侄女殴打警员,你动用人脉为她们争取到了轻判(都是包大人家族的光辉经历),以至于请你来的人也后悔,你怎么办?恐怕把自己搞成异议法官,还真是一条出路。

评论:

难道向国内学习?法官形同虚设,谁有钱有势就判谁赢。喊冤啊,上访无门哈哈。

大清洗后,要派出大批为人民的红色法官!

国内的法院更加独特,律师说的话完全就是放屁,律师就看谁的关系硬,法律基本没用,这是我认识的律师原话,所以国内除了偶像剧根本不会拍律法题材方法的连续剧,因为就算拍了那是也拍的国外的情况,反而误导了大家,这点还是很厚道的。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踢一輩子的足球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踢一輩子的足球
Jul 24th 2014, 04:49, by 足球說故事

「大概踢多一年就收山了。」阿龍說。

阿龍是我中學的師兄,比我大三年。他是個高個子,比我高至少10CM;身型也很標準,不肥也不瘦,不像我這樣瘦削得像個非洲饑民。每次他看到我那雙毫無半點肌肉的小腿時,總是問我為什麼可以這樣瘦,但我總是答不上。因為上天註定的事,是沒有解釋的。

我們曾是學校足球隊的成員,不過礙於年齡不一樣,在中學生涯這麼多年也未嘗過湊在一起比賽,只有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混合友誼賽或者街場的比賽一起合作攻堅,不過算起來的次數,十隻手指也數得盡。

他是個踢球很了得的人,腳法好,球商高、非常硬淨。儘管有時很花巧,但大部份時候也很穩健,做好了本份。我常說他似是一個曾經踢過甚麼球會的人,不過他總是笑著回答:「我哪有這麼勁。」但於我眼中,他是全校踢球最利害的一個人。

在我中四那年,他就會考畢業了。後來他變成怎樣,我也不知道,升學或是就業?就連他有否繼續踢足球我也不知道,他就像消失了一樣,毫無消息。似乎畢業之後,這個無聲無色的消失是件正常不過的事。而我過這些年都仍然繼續踢球,會考、高考,到今天大學仍然繼續踢。

三年前,我開始跟隨中學老師一起踢小型球會,只不過是無聊玩玩性質,也貪圖每星期有草場踢罷了。而想不到的是原來阿龍也是球隊的成員之一。他畢業之後一直跟隨老師一起踢足球,已經有好幾年了。還在念中學時無法一起踢球,到今天各有各新生活卻能夠一起作戰,那麼諷刺!

阿龍胖了很多。如其說胖,倒不如說是發福了很多!他說這是啤酒肚,是應酬多了慢慢累積而來的。他看到我,還是像數年前那樣的口脗:「仍然那樣瘦!你到底有沒有吃飯?」

後來我問阿龍這幾年過得怎樣,他說沒什麼特別,像一個普通人那樣工作。我問他還多踢球嗎?他說幾乎放工後便踢,一星期踢足數天,有時一天踢三場,早午晚各一,香港九龍新界,草地石地通通踢足,比起以前踢得更多!不累嗎?他說能踢多一點就是一點。後來他組織了一支石地七人足球隊,還湊上我一份兒,不過因為時間地點問題,過去一季我一場都沒有踢。

日子日復一天,幾年時間又過去。那天我如常跟他通往比場賽場地。一路上都沒有話聊,忽然他打破沉默。

「大概踢多一年就收山了。」

那麼突然。

「為什麼?」
「年紀不輕了,身體開始承受不了。」
「你好像才二十六?」
「差不多啦,我又不是職業足球員。過去這些年都已經踢了很多,差不多了。」
「都不用收山吧?」
「好多內傷是看不見的。」
「你捨得嗎?」
「不捨得不如何,都要『搵食』嘛。之後都忙著上班,人又不在香港,波也踢不了。」

我沒有答上話。正確一點,我不懂怎樣回答。從沒有想過一個曾對足球那麼充滿熱誠的年輕人竟然有放棄足球的一天。我以為足球會陪任何人一輩子,想不到要放棄,原來可以是那麼無聲無色和那麼簡單。我不確定他是不會真的會在一年後收山,但從他的語氣而言,這個決定好像已是計劃了很耐似的。

看著阿龍由一個充滿夢想的足球小子變成一個在社會上麻木不仁的上班一族,所有的熱誠都隨著時間而磨滅得不知所終,我不禁想起自己,或者有天我也會變成像阿龍那樣,漸漸跟足球的距離愈走愈遠。

不過總有些人是例外。

對於那些人,無論過去受過多少次嚴重傷患、做過了多少次手術、躺在病床上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場比賽、失去了多少段光陰,他仍然選擇在病患中出走,再一次站於綠茵草場上。就算早已被世人遺忘得一乾二淨、也失去所有人的期望、甚至自己已由當年一臉青澀的追夢少年到今天歷盡滄桑的成年人,他的足球夢仍然沒有改變,他還是一如以往那樣渴望繼續穿起球衣比賽。對於那些人,足球就是他們的一切,沒有任何事情比站在球場上作戰來得美好。那些人今生今世也要跟足球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我認識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迪亞比(Abou Diaby)。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劏房情況惡化 種票或變本加厲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劏房情況惡化 種票或變本加厲
Jul 24th 2014, 05:23, by Trista Lam

圖:蘋果

由2011年區議會選舉到最近東區南豐區補選,均被揭發不少疑似種票事件。由於舊區一戶劏成多個房間出租的情況普遍,「一屋多姓」不一定是種票。劏房租客亦隨時遷走,難以僅循選民資料及地址察出種票。劏房數字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在缺乏有效的改善措施下,未來劏房種票事件或將構成憂患,不利選舉公正。

劏房戶數複雜 難逐一查核選民名單

據統計處2011年的資料,全港各區以舊樓雲集的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區劏房問題最為嚴重,例如油尖旺區便足有6800的劏房家庭住戶,涉及以十萬計的市民。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曾於2013年引述調查,結果顯示劏房人數逾17萬,相較前年政府統計處公佈的6.5萬人數增長極高。在報告發佈後,有團體更指出17萬已是低估的數字。

上屆區議會選舉對手疑似種票,選區有眾多舊式大樓的民協區議員林健文憂慮,劏房情況惡化或更有利於種票。

他指出每一個劏房單位一般有眾多住戶,區議員亦未必有足夠時間逐一聯絡核對。加上劏房居民多為租客,隨時遷出而不更新居住地址的情況不足為奇。即使選民姓名與地址不相符,亦未必會被懷疑是「假選民」。而且劏房居民收到其他人的投票通知書,他們亦容易誤以為是屬於前租客,令使用他們地址種票的問題更難察覺。

去屆區議會選舉,林健文參選的京士柏區出現「一屋十多票」,最終53人被捕,8人罪成,僅以2票之差落敗的林健文最終以選舉呈請推翻結果並在補選中勝出。作為過來的受害人,林健文擔心將來種票方式或會有所改變,令問題更難察覺。他指出若種票人刻意僅將一﹑兩名非選民分別加插於每個單位內,便不會如上屆般著跡,現時的循查,一般僅會查察選民登記冊中有否出現「一屋多姓」住戶。

無任何加強查核選民身份措施

2011年區議會選舉,總計收到到逾1600宗懷疑種票個案,當時的參選人之一林健文憶述指,由於當時揭發出多宗如美孚新邨「1屋7姓13人」的懷疑種票個案,他在選舉過後遂查閱選民登記冊,提交57宗的疑似種票個案,包括富達大廈一個約400呎單位,足有十多名不同姓氏的選民,最後他列出的種票個案有逾八成被列作確認種票個案,惟仍未有足夠證據確定幕後罵手。

懷疑種票個案絕多數都難以證實,該屆區選雖有逾1600宗懷疑種票個案,最終只有38人定罪。過去政府其曾提倡多個「補鑊」措施,如加強抽查選民登記及查核多於七名選民及四個姓氏的選民登記住址,但終因擔心影響選民投票意慾而未能落實加強執法。

icacacacacac_600x0

記者:林可榮、歐陽聯發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