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致癌物質污染泥卸置坑上的海岸公園-大小磨刀洲 (系列一)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致癌物質污染泥卸置坑上的海岸公園-大小磨刀洲 (系列一)
Mar 1st 2014, 09:16, by 柏

圖一)香港西部水域發展及大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特別鳴謝Dickson Wong借出底圖

(獨媒特約報導)全港現時共有五個海岸公園,包括海下、印洲塘、鶴咀、東平洲、沙洲及龍鼓洲,而大小磨刀洲將因為港珠澳工程補償計劃下,被規劃為第六個海岸公園。這個小島位於大嶼山以北,未來十年,正正被各項填海及大型基建工程所包圍,包括機場第三跑道、東涌新發展填海工程、小蠔灣填海工程、欣澳填海工程。在建議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範圍內,其實包括了一條香港最長海底隧道,連接屯門至赤鱲角,還有新的污染泥卸置設施也在興建當中, 只是位於大小磨刀洲以南兩公里。在重重圍困下,這個補償計劃下的海岸公園,真的可以達到保育嗎?還是一場數字遊戲,「湊夠」補償數字?可能會好像新界東北發展一樣,保育十年的塱原濕地,再度被開發,被規劃商業性質生態旅遊地,在濕地附近興建16層高地標酒店。

新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原來建在污染泥卸置坑上,被各項填海及大型基建工程所包圍,島上生態或海床早早被徹底破壞,其實這是一個「湊夠」補償數字的環保概念,起初我們滿心歡喜下看見一個新的海岸公園誕生,原來又是一場騙局,我們一廂情願下被欺騙了。

島上生態或海床早被徹底破壞,何時恢復島上生態
大小磨刀是指大嶼山以北的三個小島:大磨刀、小磨刀和匙羹洲,也是一個石墨礦場「五福礦場」的所在地。90年代,因為興建赤鱲角新機場,大小磨刀被削平以避免影響飛機升降,島上沙石岩土已用作填海,成赤鱲角新機場地基一部分。現時島上已經無人居住,只餘下公共直升機坪和小型氣象站等設施。而2007年3月,食物環境衞生署建議大小磨刀以東為指定的海葬區,但受到屯門區議會以未經諮詢為理由強烈反對,故此環運局暫時擱置此地點作為海葬場,等待重新選擇地點。

當年因基建被削平的小島,又再次成為保育地點之一,雖稱為海岸公園,但政府還未就島上沙石岩土損失而對症下藥,未有落實方案恢復島上生態,植樹種林,物種遷徙,反而將焦點落在海岸公園界線制定、海岸公園管理、巡邏/執法、宣傳教育、科研項目、生態旅遊及康樂活動等。這遍荒島上的海岸公園,還有人去嗎?

一位足跡遍及香港各處的業餘地質學家C.M. Heanley,也曾經記錄了大磨刀洲上的石墨層,大小磨刀洲曾是香港地層和古生物研究最重要地點。早於1920及1930年代期間,幼細的沙粒多從香港的海灘抽取。由於過度開採,以致政府於1935年制定「沙粒條例」以規管自然沙粒的搬運。在1950 年代,香港首次利用海沙進行工程項目。在1960年代,政府展開一項海沙的調查,並紀錄了約三千萬立方米可用於工程項目的海沙蘊存。而大小磨刀洲以北的海床就是其中一個挖海沙熱點,海床早已被徹底破壞。

圖二)1952年地貌

致癌物質污染泥卸置坑上的海岸公園
由於赤鱲角機場以北污染泥卸置坑已達飽和階段,還要預留位置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政府在2013年制定《2013年海上傾倒物料(豁免)(修訂)令》(修訂令),把位處大小磨刀以南面的指定海床納入規管。環境保護署發言人說:「任何人士如有意於該新污染泥卸置坑傾倒物料,必須事先向環境保護署署長申領許可證。」揚言修訂是符合《海上傾倒物料條例》的立法原意,即透過規管海上的傾倒作業,以達致保護海洋環境的目的。但原來這個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以南,距離兩公里興建新建污染泥卸置坑,屬於草擬中海岸公園範圍內。

在2005年一份環境評估報告中[註一],顧問公司建議這個新污染泥卸置區應採取「水中覆蓋卸置設施」,簡單來說是在特定範圍內挖掘一系列海床坑,填滿污染泥後再用未受污染泥填回。根據這份環評,這個研究範圍海洋生態價值只屬中等,只發現唯一一種生物物種中華白海豚,沿岸發展亦破壞其生態環境。

環評報告特別為這個卸置區做了一個危害商數的研究報告(Hazard Quotient-HQ),根據US EPA標準,雖然未超出致癌物質危險水平,但多項非致癌物污染物也超出RfD標準,包括砷、鉻、鉛等等,我們整個海岸公園原來在有致癌物質污染泥卸置坑上。

跨過海岸公園條例
按照《海岸公園條例》第10條,海岸公園範圍內新發展工程一定要嚴謹審批,如無特別需要,一律禁止新工程進行。因為新污染泥卸置坑工程比成立海岸公園較早,所以可避過審批,肆無忌憚地在海岸公園廿十四小時傾倒污染泥。若今次大小磨刀海岸公園第一輪諮詢,將新污染泥卸置坑納入海岸公園範圍內,一定成為笑話。

若今次諮詢將新污染泥卸置坑剔除在海岸公園範圍內,面積縮小了,不能符合港珠澳工程補償計劃的條款,未能「湊夠」補償數字,政府又再另闢新海岸範圍作補償,下一篇文章我們會深入探討這個「未湊夠數」的大嶼山附近環境規劃。三月中進行會進行大小磨刀海岸公園第一輪諮詢,大家要密切留意諮詢計劃書。

註-)機場東部及沙洲東部擬建污染卸置設施的選址研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壹週刊》張曉卿押錯薄熙來周永康 獻明報補鑊內幕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Grow your customer base.

Start a lead gen campaign on LaunchBit and cost-effectively grow your compan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壹週刊》張曉卿押錯薄熙來周永康 獻明報補鑊內幕
Mar 1st 2014, 02:25, by 墙外仙

f7c28_N1245_032_1245coveropening
《明報》撤換總編輯敲響香港新聞自由最新一輪警號後,火勢愈燒愈烈。

最新發展是大老闆馬來西亞拿督張曉卿,週末曾秘密訪港,擺出強硬姿態,決意派遣其心腹空降《明報》,將這份香港五十五年老報徹底「河蟹」,進一步迎合習近平政權的口味。

習近平近日大舉清剿與薄熙來關係密切的周永康中石油派系,原來○七年張曉卿亦曾搭上中石油,在吉林投資開發油田。刮起中石油風暴後,張曉卿在吉林的油田項目,未有如期取得國家批文,正等候北京發落。

張曉卿曾經是薄熙來的支持者,兩人曾同台大唱紅歌,張曉卿又計劃在重慶投資百億人民幣建立其中國西部世界華文媒體基地,增加其政治籌碼。然而,薄熙來出事後,張曉卿隨即轉軚狠批薄政權。

本刊記者走訪大馬,得悉張曉卿一直心繫共產黨,九五年收購《明報》後曾欲染紅報章不果。然而,近年接連在薄熙來和周永康身上押錯注的他,為了補鑊翻盤,惟有向中共獻上《明報》這個香港新聞自由堡壘。

馬來西亞人空降《明報》出任總編輯衝擊香港新聞自由,引起社會極大反響,外國傳媒亦關注事態。張曉卿上週末在噓聲中,秘密來港會見一眾《明報》高層,會後編輯部獲悉,老闆換信得過的自己人掌控《明報》的心意已決。週一,張曉卿特別助理翁昌文向《明報》員工說,近日事件對張曉卿不公平,未審先判。話音一落隨即派遣張曉卿另一親信、編務董事呂家明幹預編輯部,主理翌日報紙的頭版,由他親自整理翁昌文的發言刊出。

香港人為《明報》這張由本地文人和知識分子打拼出來的報章,喊得聲嘶力竭,但張曉卿這位馬來西亞大班卻似乎聽不見也領會不到香港人的心痛,《明報》是他投資大餅的其中一角而已。七十九歲的張曉卿雖然沒有人大政協銜頭,但過去幾年他在中國的投資有增無減,曾經照住他的人脈,是他由八十年代起一度押注的薄熙來。

石油投資未獲批文

張曉卿搭上薄熙來,與近日被大舉清剿的周永康石油派系,原來有關聯。張曉卿王國內、在新加坡上市的常青石油及天然氣公司,○七年透過子公司京沃爾德資源,與國企中國石油天然氣(下稱「中石油」)簽訂合同,合作開發吉林松遼盆地扶餘一號範圍的石油資源,面積達二百五十四點九平方公里。中石油旗下著名的大慶油田和吉林油田,都在松遼盆地,屬國有資產。

當年,薄熙來是商務部長,他的盟友周永康已進身政治局常委。當時中石油的第一把手,就是因嚴重違紀正被中紀委調查的蔣潔敏。張曉卿與中石油的合作,○八年獲商務部批准,但仍要過國務院發改委的最後一關。

由簽訂合同至今六年,常青已在該處探了九十九個油井,但一直未作正式開採及商業生產。原來,中國規定包括原油及天然氣等能源投資項目,必須由發改委審核後再呈交國務院核准,但常青和中石油的合作計劃尚未開最後開綠燈。

常青曾預料,發改委去年第二季會出批文,之後再話延至第四季,但至今仍未見到聖旨。去年八月、即薄熙來被捕一年多後,便爆出了習近平清剿「周永康派系」,多名中石油高幹因貪腐問題墮馬,除了蔣潔敏,還有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等,周永康亦在薄熙來審訊完畢後,去年底傳出被扣押。常青與中石油的合作,會否因官場派系鬥爭而前途未蔔,引起關注。

雖然項目未上馬無收益,但常青在中國投放的資產,卻高達一億一千八百萬美元,未有交代具體細節。年報提及,常青與中石油的合作,須負責前期評估及開發成本,並與中石油分擔營運開支。目前,常青在印尼、馬來西亞都有投資石油及天然氣,二○一二年營業額為八千六百萬美元,利潤為六百一十萬美元,集團負債則達一億四千萬美元。

f7c28426bb58_N1245_032_M20110921

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打黑贏盡風頭,張曉卿亦宣布投資重慶,一一年在當地建其華文媒體中國西部基地,他的《星洲日報》更大字標題指他「投重慶最信任一票」。

f7c28426bb586fcb9_N1245_032_pic1

大連搭上薄熙來

f7c28426_N1245_032_210Q249E_0_1_

與中石油簽訂合作之初,張曉卿(中)曾經親自到吉林油田視察。

張曉卿與薄熙來的關係,源於八十年代,當時張出生地砂拉越政府希望進軍中國,派出靠伐木興家的張曉卿做先頭部隊,結果張曉卿成功在薄熙來主理大連時,在當地投資做木板,《星洲日報》曾經提及兩人相識:「在薄熙來擔任大連市長期間,張曉卿也在大連投資木材下遊工業。」報導又引述薄熙來○九年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時,如此形容張曉卿:「我跟首席會長(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張曉卿認識多年,我們算是『同志』了,因為我們都在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家都在為中國作出貢獻。」

薄熙來與張曉卿一直維持友好關係,張曉卿的石油項目簽訂後,薄熙來就由商務部調到重慶,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惹人爭議的舞台,張曉卿亦同時大力唱好重慶。

○九年二月,張曉卿的《亞洲週刊》率先提出「重慶模式」這個詞彙,由資深特派員紀碩鳴撰文,讚揚薄熙來領導的重慶在金融海嘯後,以內需促經濟增長、加快城鎮化、維持低稅率等措施,「重慶的創新思維既汲取沿海經驗,又迴避風險,成為中國抗擊金融危機的新路徑。」

《亞洲週刊》的報導,隨即引來重慶報章及中國新聞社,呼應引用「重慶模式」這個詞語乘勢吹捧薄熙來。之後薄推唱紅打黑,紀碩鳴又再寫道:「今天,重慶『打黑舉紅』,是要重拾共產黨的理念和對人民的承諾,倡導富民、公平、公正旗號下的『紅色 GDP』」。

重慶建傳媒基地

f7c28426bb58_N1245_032_2109161N3

張曉卿○七年與中石油對外合作部總經理閻存章簽訂合同,開發吉林松遼盆地油田,至今仍未取得發改委最終批文。

旗下刊物力捧薄熙來的同時,不知事有湊巧還是特意安排,張曉卿出任首席會長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年會,○九年選擇在重慶舉行,張曉卿與薄熙來同場談及華文報業,張更讚揚薄具「對新聞專業高深和優渥學養」。

薄熙來當紅時,不單全力掌控重慶報章,又積極籠絡外國華文傳媒為他更上一層樓的野心鋪路,當中以新加坡《聯合早報》開設的「重慶專版」挺薄最受注目,該報亦從中收取不少「廣告費」。張曉卿的《亞洲週刊》則以新聞評論力讚,張更與鳳凰衞視董事長劉長樂,響應國務院僑務辦吹雞,成立「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聯盟更與重慶建立緊密聯繫。

聯盟成立後兩年、二○一一年選擇在重慶舉行大會,其間六百名出席會議的海外華文媒體話事人,與薄熙來同台唱紅歌,不單張曉卿、劉長樂,還包括今次《明報》換總編輯的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替張曉卿打理北美業務的呂家明。唱完紅歌,張曉卿又獲安排參觀王立軍主政的重慶公安局,獲美女巡警送禮。

唱紅歌之餘,張曉卿在聯盟論壇完結前,宣布其常青集團投資重慶南岸區,興建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總部,他旗下的媒體王國日後亦會在該處設辦公區,《新華社》引述投資額達百億人民幣。當時薄熙來的手下、重慶市長黃奇帆,更親身見證張曉卿與區政府簽約儀式,張曉卿在該場合讚揚薄熙來的人格與領導魅力。

薄熙來當紅之時,張曉卿也曾經與習近平握手,並在北京開設「常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傳媒及生物科技投資。不過,薄熙來前年落馬後,張曉卿再沒有公開提及重慶的項目,其常青中國網站亦沒有相關資料。

《亞洲週刊》轉軚批薄

f7c28426b_N1245_032_140262760494

與薄熙來(左)同台唱紅歌者,還有鳳凰衞視董事長劉長樂(右)。

二○○八年,張曉卿將《明報》與其四份大馬報章合併,成為「世界華文媒體」,也是他的上市王國。世華年報顯示,截至二○一三年三月,世華流動及非流動負債合共高達二十億元,集團上月又宣布舉債近十二億元,財務狀況引人關注。

薄熙來二○一二年被捕後,張曉卿的《亞洲週刊》立即識時務地緊隨政治大勢轉軚,由深懂大老闆意思的總編輯邱立本執筆,狠批薄熙來與妻子穀開來,「核心就是對法治的踐踏。它背後的思維和行動的邏輯,就是『但求目的、不擇手段』」。張曉卿去年一月亦撰文稱:「薄熙來事件展示,唱紅打黑的群眾動員是開時代的倒車。」口徑跟當日讚揚薄熙來的人格與領導魅力,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

在《明報》老行尊眼中,《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最識氹老闆,他治下的編採團隊報導手法,亦反映了張曉卿的政治思維。雖然押錯注落薄熙來,但至今張曉卿仍未放棄上海幫出身、被指是江澤民利益派系中堅的「不倒翁」黃奇帆。去年四月,黃奇帆以重慶市長身份來港招商時,《亞洲週刊》將他寫成「受習近平肯定再出發」以圖力挽狂瀾。

習近平大權在握,為迎合新君主,除了猛打昔日盟友,過去一年《亞洲週刊》在本港敏感議題上的報導,都非常迎合國家路線。例如:國教、港視,與《明報》報導手法明顯不同。來自《明報》內部消息指,今次撤換總編輯風波,都由識得做人的邱立本大力向張曉卿獻計,令一眾《明報》高層私下對他怨聲載道,《明報》或即將與《亞洲週刊》統一口徑。

河蟹《明報》 一拖 18年

f7c28426bb586_N1245_032__CKS1435

突然被撤換的劉進圖(左)週一晚重申,接受調職不再擔任《明報》總編輯,卻被外界批評他跪低。張健波(右)則說:「老闆有老闆自己的考慮……要為自己的眼光去負責任。」(鄒潔珊攝)

九五年,張曉卿從財困的於品海手上買入《明報》,看中的是其海外網絡。於品海主政期間,《明報》九三年分別在多倫多及溫哥華開設加東版及加西版,「佢(張曉卿)一直打算將報業擴充至全世界,仲叫親信去英國、法國睇嚇有冇得做。」一位吉隆坡資深傳媒人稱:「佢想將報業網絡變為對佢有利的條件,讓中國知道佢可以影響到海外華人,希望中國重視佢。」

在張曉卿催穀下,九七年四月《明報》在紐約辦美東版。「張曉卿每年都會到美加巡視業務,宴請當地華僑商會。」但一名前員工說,「紐約銷量好差,九七年時,每日都係印七、八千份,年年都要蝕錢。」即使虧損,張曉卿也在所不計,「佢認為紐約有聯合國總部,中國外交官會喺嗰度,佢有機會接觸到。」○四年四月,《明報》再到三藩市辦美西版。

南征北討之後,《明報》北美業務虧損,由○八年至一三年,共蝕了一千五百多萬港元。由於美國報業不景氣,○九年三藩市版停刊,紐約版變成免費報。

早計劃《明報》換班

張曉卿欲借海外版擴大對中國的影響力,香港《明報》自然也不能幸免。他入主香港《明報》時已計劃換班,將報章赤化。九六年派大馬幫古玉樑來香港執行任務,「張曉卿要《明報》轉軚支持大陸,但古玉樑因《星洲日報》的人事派系鬥爭被調來港,他氣在心頭,對老闆的指令不大上心。加上當時張的心腹、《明報》執行董事林厥唔鍾意親中,所以最後都冇鬱手。」

古玉樑○一年離開張曉卿,「老闆派來遠房親戚張裘昌,但佢讀英文,中文程度有限,唔會搞編輯部。張的助手翁昌文入去,也只是郵差,傳遞老闆訊息。」

九九年十一月發生《星洲日報》刪改相片事件,該報刊登一張檔案照時,將前副首相安華的臉刪走,引起安華支持者不滿。外國傳媒將此舉扯上傳媒政治審查,《明報》也有引述外電報導。

「《星洲日報》班高層好不滿,指大家屬姊妹報,點解要咁寫。員工撥行火,張曉卿於是責難,要《明報》交人,翁昌文話編輯部班人企得好硬,最後張健波企出嚟同張曉卿講,這是《明報》的事,如果我有錯,你可以炒我。張曉卿最後話好好好,下次唔好。」有知情者稱,雖然張曉卿的理想老總非張健波,「但老闆深知張波辭職,其他管理層會一齊走,不輕易找到人維持報館運作。」然而,兩年前退居二線、只擔任編務總監的張健波退休的日子漸近,張曉卿趁機部署人事變動。

f7c28426bb586_N1245_032_JC__1257

《明報》編務董事呂家明對該報的編採方針有自己一套睇法,更曾就報導港視事件越洋致電劉進圖了解情況。週一晚他到《明報》附近的麵檔醫肚後,急急腳返回公司「睇版」。(蔡正邦攝)

f7c28426bb586fcb9_N1245_032_pic3

劉進圖靠山失勢

f7c28426bb586fcb9666_N1245_032_1

呂家明(左)任《明報》北美總裁時,與中新社副總編輯夏春平(中)簽訂供稿協議。

「《星洲日報》的高層看準張波即將退休,於是扶持劉進圖,藉機可以伸手管埋香港。點知張曉卿近期唔妥呢批高層,進行換血,劉進圖失去靠山了。」知情者稱,除此之外,劉進圖擔任《明報》總編輯期間,也未能做到老闆將《明報》靠攏中國的指令。

「以前編輯部會做啲中國商貿專題、奧運金牌得主專題之類,當有人向老闆打毒針,指《明報》太敵視中國時,便可作緩衝之用。但劉進圖上場後,沒有這些計劃。」去年六月,張曉卿祭出「王牌」,《明報》北美業務的行政總裁呂家明,以編務總監身份來港,《明報》被整頓的警號正式響起。

年過六十歲的呂家明畢業於樹仁書院新聞系,曾在《明報》、工作。他九五年離開《壹》移民加拿大。

《壹》前同事形容,呂相當懂得摸索老闆心意,「佢唔係擦老闆鞋擦出面嗰種,不過佢好曉得點樣唔逆老闆意思。肥佬黎曾對呂家明有個評語,『喺咁多人當中,唯獨是有一個人係摸唔到底,呢個人就係呂家明』,肥佬黎唔信佢,唔鍾意佢。」

呂家明部署變陣

f7c28426b_N1245_032_1656187378_n

上週撤換老總消息一出,《明報》員工立即成立關注組商討對策,短短兩日已有九成員工聯署要求管理層解釋換人準則。

呂家明九五年加入多倫多《明報》,升至總編輯時,跟老闆張曉卿有近距離接觸,「張曉卿每次去加拿大巡視業務,都係呂跟上跟落,呂識講國語,同老闆溝通到。」

不過,曾與呂共事的前資深員工接受本刊長途電話訪問,力數呂領導欠佳,用人唯親,「佢嘅成功之道就係擦鞋。呢度嘅《明報》愈來愈親中,中國領事館嘅社交活動都喜歡放到好大,標題要夠粗,好擦鞋。逢星期五出版嘅《中華探索》雜誌,一向用繁體字,一年前變成簡體字,有好多讀者唔再訂閱。」○九年及一一年他接受中新社專訪,為三藩市《明報》執笠解畫,又指當地《明報》有話語權是「得益於中國愈來愈強大」。

他領導下員工士氣低落,一○年籌組工會,七成員工加入。呂卻視工會為絆腳石,對工會成員絕不手軟,威迫利誘員工退會。香港《明報》員工則更關心呂和北京政權的關係,擔心其「和諧」路線入侵柴灣報社。是次香港《明報》換總編輯,北美《明報》完全沒有報導。

呂家明進駐香港《明報》半年,一直觀察劉進圖表現。近期爆出他幹預編輯部,加拿大越洋致電劉進圖,詢問「(港視風波)做咗咁多日頭條,係咪有其他新聞呢?」根據《明報》報導,呂家明辯稱只是提出意見,不是幹預,但承認與劉進圖工作上「唔係好融合到」。

知情者評估,原先呂家明授命控制劉進圖,但不成功,於是張曉卿便欽點大馬幫鍾天祥接火棒。

老闆欽點大馬人

鍾天祥跟張曉卿在九十年代已接觸,「張曉卿○六年買入《南洋商報》,鍾天祥入去做總編輯。張曉卿想知《南洋》運作成點,會直接搵鍾天祥。鍾合約兩年期滿後不獲續約,被迫離開。相信是有人不滿鍾天祥,但張曉卿不知情,仲問鍾點解要走,後來先知鍾被逼走。」

N1245_032_p8_NAM_5659

週日港台《城市論壇》討論《明報》撤換老總事件,一班《明報》前員工穿上黑衫力撐,更指換人令該報「日月無光」。(曾春南攝)

f7c28426_N1245_032_KIN_0114_1349

來自十一間本地及海外大學的九十名學者,週一發表聯署聲明,希望喚起社會關注,以行動撐起《明報》三百名員工。(江永健攝)

鍾天祥靜觀其變

f7c28426bb_N1245_032_p8_F2007092

鍾天祥(左二)在《南洋商報》擔任總編輯兩年,約滿後不獲續約離開。

這次張曉卿重新提拔鍾天祥打理《明報》,知情者稱,鍾去年十二月已辦妥工作證,等待履行新職。「鍾天祥立場不左不右,懂得揣摩老細心意,今次見到《明報》編輯部咁大反應,佢都嚇驚咗。」上週《明報》編輯部爆出撤換老總的消息,鍾曾以短訊回覆友人查詢:「我謹此私下說明,《明報》確實跟我在洽談,最終如何靜觀其變。」

知情者估計,外界對鍾天祥如斯激烈反應,鍾履職的安排或許會延遲。張健波及劉進圖近日奔波向編輯部解畫,呂家明變得積極參與編輯部工作。「佢以前週六唔返工,依家返工,又睇埋大版(報紙付印前版面),聽講佢仲約啲部組阿頭傾偈,想穩住軍心。」

本週二中午,本刊向呂家明查詢撤換總編輯及打壓工會的事,但他不願作出任何回應。被問到會否留在香港時,他說︰「我屋企喺加拿大。」

大馬報業霸主 狠辣

《星洲日報》是馬來西亞市佔率最高報章,有一百二十萬讀者。集團旗下出版業務,一三年上半年營業額達一億四千五百萬美元。

f7c28426_N1245_032_HIM_0114_9180

圖為《星洲日報》總部。

由吉隆坡到張曉卿的家鄉詩巫,要坐兩小時飛機,越過海峽,由「西馬」飛到「東馬」。記者晚上九時抵達機場,詩巫市一片寂靜,大部分商店已經關門,跟吉隆坡的繁華熱鬧是兩個世界。東馬經濟以天然資源,即樹木、棕櫚油為主,張曉卿就在這裡掘到他的第一桶金。

張曉卿以伐木生意起家,財富愈滾愈大,張家成為詩巫兩大家族之一;另一個家族劉會幹也做木材生意。張曉卿首次涉足傳媒,是八十年代初,劉家在東馬辦的《詩華日報》邀請知名人士入股,張也獲邀入股,但佔股甚少。

直至八八年,機會來了,西馬第一大報《星洲日報》老闆林慶金出現債務問題,將《星洲》抵押給銀行,報館中人四出找白武士。「張曉卿對西馬人而言,是頗陌生的名字。只有少數人留意到,他曾經是砂拉越人民聯合黨財政……債權銀行初期對買主身份及財力存疑,還派員到詩巫,暗查張曉卿底細,才驚覺原來是一條大水魚。」馬來西亞的《報業風雲半世紀》描述,作者是有份替這次交易穿針引線的《星洲》業務部人員古玉樑。

「當時馬來西亞沒有太多娛樂事業,華人接收資訊都是通過報章。」曾在《星洲》工作的資深傳媒人吳彥華稱:「以前張曉卿幾有錢都好,吉隆坡的人未必識佢,有咗《星洲日報》後,得到華人組織尊重,又可以控制輿論。張曉卿的地位,已高過很多華人代表。」

由親民到幹預

「他最初好親民,會跟同事一同在員工飯堂吃飯,佢會講番睇完份報紙的意見,唔係咁多幹預。」該資深傳媒人稱。不過,張曉卿逐步認識到傳媒的影響力,他所屬的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當年有份參與國會選舉,「佢會話唔好報導咁多對手政黨的新聞。」

隨後張曉卿逐步買入《光明日報》、《中國報》及《南洋商報》,當中以○六年收購《南洋商報》時掀起最大爭議,馬來西亞八成的華文媒體從此由張壟斷。「佢覺得各間報館資源可以互用,更重要是阻止其他細報入行。」

為了打擊對手,張施加很多趕盡殺絕的手法。「佢哋會同報攤講,如果擺賣對手《東方日報》,就不發張氏的四份報紙給他們賣。」馬來西亞傳媒人楊凱斌稱。很多報攤為免因小失大,唯有放棄《東方》,只有便利店才賣《東方》。《東方》背後的老闆,正是詩巫對手家族劉會幹,兩大家族惡鬥下,公眾的資訊自由受影響。

除了封殺對手,張氏旗下報紙也封殺異見聲音。「他們有一份黑名單,包括:批評政府或旗下報章的政治人物、評論員。」楊凱斌稱,他的名字也在黑名單上,「我曾擔任一個講座的主講嘉賓,《星洲日報》的記者來採訪及拍攝,見報的相片中,刻意將我裁掉。」

f7c28426_N1245_032_HIM_0114_9887

曾在張曉卿旗下《星洲日報》、《光明日報》、《亞洲週刊》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的吳彥華稱,張曉卿經常開放《星洲日報》招待華人社團、領事館代表,名氣超越華人執政黨主席。

f7c28426_N1245_032_HIM_0114_8656

記者到訪張曉卿位於詩巫的大宅,傭人指他不在家。

f7c28426bb586_N1245_032_HIM_5902

馬來西亞有不少刊物批評張曉卿的報業王國,壟斷市場。

手法移植香港

在吉隆坡的傳媒人中,公開討論張曉卿是一個禁忌。「大部分傳媒人都幫佢(張曉卿)打工,批評佢就飯碗不保。他的員工也被洗腦,覺得外界批評旗下報章,是想打擊他們生意。」有資深傳媒人稱。

張曉卿一直希望將掌控大馬傳媒手法搬到香港。隨著中國政局人事大挪移,連繫住他的千億生意,張曉卿此刻不惜以《明報》作為交換籌碼,未料掀起編輯部、學者、評論員、政界等反對聲音,甚至成為外國關注香港新聞自由的議題。

「張曉卿有錯覺,以為之前派張裘昌、翁昌文、古玉樑來管《明報》都冇事,但他冇諗過之前的人都是做管理,換總編輯好唔同,特別是香港環境,以及《明報》一直建立的公信形象。」熟悉張曉卿的人士稱。大馬幫終於見識到香港人對守護新聞自由的信念,能否力保《明報》編輯部被大馬空降老總直接操控,就要看公眾的力量了。

f7c28426_N1245_032_HIM_0114_9521

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國家,報章也有華文、英文、泰米爾文、馬來文等。張曉卿四份報章已佔華文市場八成。

f7c28426_N1245_032_HIM_0114_9124

馬來西亞網上媒體《當今大馬》中文版創刊主編楊凱斌稱,張曉卿壟斷當地華文媒體,封殺競爭對手的銷售渠道。

f7c28426bb586fcb96_N1245_032_all

讀者發起守護《明報》行動,網上有創作聲援,也有熱心人送上西餅為編輯部打氣。

報業王國 幼女接班

張曉卿富甲一方,育有兩子三女,他看重的傳媒王國卻由非直系親屬掌政。《明報》、《星洲日報》等所屬的上市公司世界華文媒體,一直由遠房親戚張裘昌打理,其餘大部分管理人員均非親屬。不過,幼女張聰去年三月加入世華,外界相信她有望成為接班人。

張家信基督教,張曉卿的太太吳宇珠是教師出身,長子張昌恩對傳教興趣濃厚,近年也有參與母公司常青集團業務,擔任執行董事,但未完全投入家族事業。

次子張昌富在主力做伐木生意的常成控股擔任執行副主席,但他更熱衷玩樂,在詩巫建了一個高爾夫球場。其妻曾錦華指他生活糜爛,提出離婚,並找來古晉資深律師林安虎做代表,但曾、林兩人○五年二月遭神秘人開槍射殺,轟動當地社會。後來警方拘捕林建財,被裁定謀殺罪成,但去年中上訴得直。

張曉卿三名女兒張瑩、張晶、張聰之中,以幼女張聰最獲父親器重,近年父親外訪會見外國官員或企業人物,張聰均有同行。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滅聲滅城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Improve Landing Pages.

Register today for the webinar on March 6th, about how to create and optimize high converting landing pages. Best practices and essential elements will be covered.
From our sponsors
滅聲滅城
Mar 1st 2014, 02:08, by 墙外仙

文:葉竟

久未有執筆,只因有感無力去寫這城的事。昨聞明報前總編劉進圖遇襲一事,又悲、又怒、又驚。悲者,為一名知識分子受襲險喪性命而悲;怒者,為這城禮崩樂壞、無法無天而怒;驚者,為今天不寫,明天想寫亦不能寫而驚。

作為一個已發展的國際都市,香港狀況異常特殊。觀當世已發展國,幾無一缺民主制度,即使一黨獨大的新加坡、鐵腕政治的俄羅斯,均有一人一票普選執政者的機制。香港自開埠已來,未嘗民主滋味,但仍能高速發展,吸引外資,居民生活質素不致落後,甚至以「東方之珠」自居。一直支撐這城之物,無出於自由與法治。主權移交以降,此城未成死城,僅因自由、法治二者未死。不過,從近一兩年發生在港之事而看,可知此城離死城可能只是一步之隔。

劉進圖遇襲,是滅聲之舉,反映這城引以為傲的自由、法治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涉案刀手、車手各一,作案手法純熟,光天化日,手起刀落,直取劉氏背部、大腿,然後迅速脫退,極其凶殘,可比黑幫仇殺。不少傳媒已推測事件與劉氏主政明報時,該報與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合作調查中國政府高層家屬廣設離岸公司隱匿財富有關。縱無確據證實上述推論,惟劉氏品性溫和,非似多結私怨之士,遭斬一事與其傳媒人身分不無關係。近年滅聲事件不勝枚舉,但多屬抽廣告、調職等,動用如此武力則屬首次,可見主事不僅有意打壓新聞自由,更視法治如無物。一小撮人意圖滅聲尊並非最可怕,更可怕的是有一大群人在加速香港滅城。

這群人有三類:一為甘願為奴者;二為置身事外者;三為後知後覺者。對於第一類人,筆者無話可說,其反智、其狠惡、其勢力,遠超想像。此等奴才,不僅喜為當權者爪牙,也樂見人人下跪為當權者舔鞋,非常霸道。他們攻略網絡平台,足跡遍及各大討論、新聞、社交網站;組織反示威,誓與反政府者打對台;頻辦記者會,佔據大氣電波頻譜,從而營造政府背後有大批支持者、施政困難僅因反對派一再阻撓及政府未有越權濫權等假象。在他們口中,發出劉氏自編苦肉計嫁禍他人的無恥之說,亦不奇怪。

第二類人則持凡事不關己、凡事不勞心的態度。筆者身邊亦有不少這種人,他們可能會認為無證據確立斬劉氏與滅聲有關,繼而相信此乃個別事件。以證據定論合乎法治,但一般人不是法庭,分析事情則不應只講證據,也要講邏輯,而對付極權政體,更要看陰謀。是的,即使信報、明報突然替換總編、商台無端解僱李慧玲、施永青座駕遭毀、黎智英住宅外留有刀斧,亦可能是個別事件,亦可能與新聞自由無關。一個前編輯被斬亦與自己的飯碗無關,何需煩憂?這城市正正為這類人害死的。

第三類人為數亦不少,在劉氏遭斬,新聞自由危在旦歹的時刻,才會更換自己社交網站的頭像,高呼香港已死,哀悼新聞自由云云。但,熱潮過後呢?回復正常生活?有否爭自由的意志?有否與獨斷專橫者全面開戰的決心?雖說自由乃天賦人權,但歷史洪流清楚說明,自由不會從天而降,面對極權政體尤甚。一河之隔,隔得開對方的張牙舞爪嗎?

似乎一時之間也難以想出解救死局之法,畢竟護城者少,毀城者眾,又畢竟滅聲的手段已非文鬥、亦非偶爾的肢體碰撞,而是早有預謀的血腥傷殺。不過,如果今天仍遲疑不定,不下定開戰的決心,香港明天就不叫香港,也不叫Hong Kong。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link to Chrome web sto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沉默殺死民主,但...

 
Buy Bulbs, Seeds, and Plants

Our mission is to bring you top quality flower bulbs, perennial plants and othe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exclusively over the internet, at the most economical prices.
From our sponsors
沉默殺死民主,但...
Mar 1st 2014, 00:31, by 林輝 fred

Silence Kills Democracy, but a Free Press Talks.

繼明報大地震、多份報章被抽廣告、李慧玲被裁等一連串媒體事件,緊接的竟是如此赤裸的暴力:剛被調職的明報前總編劉進圖先生,光天化日之下被砍六刀,情況一度危殆;幸而吉人天相,暫無生命危險,不幸中之大幸。

記者被暴力對待,在這世界不是新鮮事。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的資料,光是去年就至少有七十位新聞工作者被殺;他們不少是死於戰地槍火之中,但更多是被謀殺而死--而更恐怖的是,這些案件有百分之九十都不了了之,不是告不入,就是根本沒有抓到人。被殺的新聞工作者多負責政治、戰爭、貪污、犯罪、人權等新聞,相信有基本思考能力的人都不會認為他們的死是「查無實據的巧合」,或只是其他人太「杞人憂天」。

為甚麼要用暴力對待記者?因為記者揭露真相,而有些人不希望真相被揭露。有時暴力不以血淋淋的形式出現,但封咪封筆、抽廣告、以牌照相脅等威迫利誘方法也同樣是粗暴地為達同一目的--就是要說真話的人收聲、「合作」。暴力傷害記者,也帶來寒蟬效應,能叫其他人「三思」和「收歛」自己的言論;鮮血帶來的白色恐怖,最終帶來沉默。

有說沉默會殺死民主,因為人民沒有足夠的資訊、沒有討論的空間,真正民主也不可能實現;然而自由的媒體能打破沉默,讓無權者有監察當權者的能力,守護我們的社會。而在這個媒體的寒冬中,為別人也為自由,是時候由我們去守護媒體、守護揭露真相的新聞工作者。

但我們可以怎樣做?我們不要幻想只要有一個大人物走出來振臂一呼,暴力就會停止、惡運就會扭轉--這世上不存在這樣的一個人。是的,我們每一個個體的力量都微不足道,也沒有確實可以阻止暴力的方法;但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我們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哪怕只是參與聯署、穿黑衣、遊行集會,又或是寫文章、在社會繼續發聲,又或是捐錢予被傷害的人、多支持被打壓的媒體...以至,更尊重用心做新聞的傳媒工作者,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掃走恐懼和無力感,別讓背後那些人得逞。不向暴力低頭,不讓沉默擴散,讓他們知道暴力只會令聲音更多更響亮,這就是我們一起對抗暴力的方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滅聲滅城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滅聲滅城
Feb 28th 2014, 17:38, by 刺青雜誌

原文刊於此

文:葉竟

久未有執筆,只因有感無力去寫這城的事。昨聞明報前總編劉進圖遇襲一事,又悲、又怒、又驚。悲者,為一名知識分子受襲險喪性命而悲;怒者,為這城禮崩樂壞、無法無天而怒;驚者,為今天不寫,明天想寫亦不能寫而驚。

作為一個已發展的國際都市,香港狀況異常特殊。觀當世已發展國,幾無一缺民主制度,即使一黨獨大的新加坡、鐵腕政治的俄羅斯,均有一人一票普選執政者的機制。香港自開埠已來,未嘗民主滋味,但仍能高速發展,吸引外資,居民生活質素不致落後,甚至以「東方之珠」自居。一直支撐這城之物,無出於自由與法治。主權移交以降,此城未成死城,僅因自由、法治二者未死。不過,從近一兩年發生在港之事而看,可知此城離死城可能只是一步之隔。

劉進圖遇襲,是滅聲之舉,反映這城引以為傲的自由、法治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涉案刀手、車手各一,作案手法純熟,光天化日,手起刀落,直取劉氏背部、大腿,然後迅速脫退,極其凶殘,可比黑幫仇殺。不少傳媒已推測事件與劉氏主政明報時,該報與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合作調查中國政府高層家屬廣設離岸公司隱匿財富有關。縱無確據證實上述推論,惟劉氏品性溫和,非似多結私怨之士,遭斬一事與其傳媒人身分不無關係。近年滅聲事件不勝枚舉,但多屬抽廣告、調職等,動用如此武力則屬首次,可見主事不僅有意打壓新聞自由,更視法治如無物。一小撮人意圖滅聲尊並非最可怕,更可怕的是有一大群人在加速香港滅城。

這群人有三類:一為甘願為奴者;二為置身事外者;三為後知後覺者。對於第一類人,筆者無話可說,其反智、其狠惡、其勢力,遠超想像。此等奴才,不僅喜為當權者爪牙,也樂見人人下跪為當權者舔鞋,非常霸道。他們攻略網絡平台,足跡遍及各大討論、新聞、社交網站;組織反示威,誓與反政府者打對台;頻辦記者會,佔據大氣電波頻譜,從而營造政府背後有大批支持者、施政困難僅因反對派一再阻撓及政府未有越權濫權等假象。在他們口中,發出劉氏自編苦肉計嫁禍他人的無恥之說,亦不奇怪。

第二類人則持凡事不關己、凡事不勞心的態度。筆者身邊亦有不少這種人,他們可能會認為無證據確立斬劉氏與滅聲有關,繼而相信此乃個別事件。以證據定論合乎法治,但一般人不是法庭,分析事情則不應只講證據,也要講邏輯,而對付極權政體,更要看陰謀。是的,即使信報、明報突然替換總編、商台無端解僱李慧玲、施永青座駕遭毀、黎智英住宅外留有刀斧,亦可能是個別事件,亦可能與新聞自由無關。一個前編輯被斬亦與自己的飯碗無關,何需煩憂?這城市正正為這類人害死的。

第三類人為數亦不少,在劉氏遭斬,新聞自由危在旦歹的時刻,才會更換自己社交網站的頭像,高呼香港已死,哀悼新聞自由云云。但,熱潮過後呢?回復正常生活?有否爭自由的意志?有否與獨斷專橫者全面開戰的決心?雖說自由乃天賦人權,但歷史洪流清楚說明,自由不會從天而降,面對極權政體尤甚。一河之隔,隔得開對方的張牙舞爪嗎?

似乎一時之間也難以想出解救死局之法,畢竟護城者少,毀城者眾,又畢竟滅聲的手段已非文鬥、亦非偶爾的肢體碰撞,而是早有預謀的血腥傷殺。不過,如果今天仍遲疑不定,不下定開戰的決心,香港明天就不叫香港,也不叫Hong Kong。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杜奧巴,擁有一顆藍色的心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杜奧巴,擁有一顆藍色的心
Feb 28th 2014, 17:30, by 足球群英傳

「如果荷西跟我說:『迪迪亞,我想你回來。』我一定會好好考慮。但現實上,這件事沒有發生,所以不需要討論。」杜奧巴說。

談到車路士的代表人物,隊長泰利雖然有領導能力但不夠正氣,鐵人林柏特入球多不勝數但欠缺霸氣。在這十年藍戰士崛起的歲月中,只有兩個人擁有睥睨天下的傲氣,他們不但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堅韌沉著,還有蕩平三山五岳稱雄天下的自信及勇氣。

荷西‧摩連奴是賦予車路士鐵血靈魂的偉大導師;迪迪亞‧杜奧巴是將鐵血精神在球場上發揮至淋漓盡致的不死戰士。也許上帝想組建一支堅韌不屈、風格硬朗、將體能與速度發揮至極的雄師,所以讓摩連奴與杜奧巴相遇。


摩連奴與杜奧巴的感情非常好。

兩人的相遇在一場歐洲賽,當時杜奧巴正效力馬賽,而摩連奴還是波圖的教練。杜奧巴說:「在馬賽對波圖的比賽,我第一次見到荷西。在球員通道,他搭住我的膊頭問我:『你有沒有其他兄弟像你那樣踢波?』我答他:『在非洲有很多球員比我出色。』」

一段科特迪瓦人與葡萄牙人的緣份由此展開,那時年輕的杜奧巴沒有把摩連奴放在心上;但在摩連奴心目中,杜奧巴是他想追求的人。機會在2004年夏天來臨,摩連奴成為車路士的領隊,並得到班主阿巴莫域治的無限支持,有充足的資金去買人。

杜奧巴說:「我選擇離開馬賽,投奔荷西,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決定。在加盟車路士之前的3年,我還在乙組混跡,但那個傢伙跟我說:『你一定要跟著我,你是個好球員,但如果你想像亨利般出色,你一定要跟著我,為我效力。』」

2004年夏天,杜奧巴以破球會紀錄的2400萬鎊轉投車路士。事實證明杜奧巴的選擇沒有錯,摩連奴所花的錢亦物超所值。加盟後的首兩季,杜奧巴每季都攻入16個入球,助球隊英超兩連霸。杜奧巴以強悍的體力型踢法震懾英超群雄,雖然他的把握力及控球技術不算頂級,但外界已經見到他的潛力。


杜奧巴加盟頭兩季都奪得英超冠軍。

對於杜奧巴來說,車路士不但給予他表演的舞台,還給他一個家,「人們或者覺得車路士不像一個家庭,但我們球員間親密地相處,還存在特別的關係。如果沒有大家團結一致,我們應該一無所有。在我們的球隊,有時24個人,有時26個人,其中可能有20個是國腳級球員。」

「但我們會坐在一起,然後說:『大伙兒,我們來吧,負起責任!我一定要改變形勢,一定要戰鬥。我們之間有很多聰明的球員,無論是直接的訓話,還是透過錄影帶,他們很快就了解教練的指示。我們知道,一定要這樣做,因為我們有一個知識淵博的領隊。」


杜奧巴在2005年對巴塞入過球靚波。

由聯賽的1:0戰術,到歐聯惡鬥有朗拿甸奴的巴塞隆拿,車路士表現一致的風格:入球不用多,一球就足夠;失球不要有,一球已太多。他們先以堅如鐵壁的防守,立於不敗之地,再用體能去衝擊對手,不求華麗,只求勝利,這是足球實用主義的模範球隊。

06/07球季,杜奧巴正式成為英超一流前鋒,他在聯賽射入20球,全季各項賽事則33球,入球數目比頭兩季的總和還要多。杜奧巴漸漸成為英超中堅的噩夢,尤其是對於阿仙奴中堅來說。不過,車路士未能完成英超3連霸,僅得亞軍;在歐聯則敗於利物浦,4強止步;但總算在足總盃及聯賽盃奪得冠軍。

07/08球季是鐵血藍戰士重要的一季,因為他們的良師摩連奴在季初離隊。眼見最信任的人驟然離開,杜奧巴極度不滿,並要求離隊,欲跟摩連奴共同進退。

杜奧巴說:「我們不覺得這一日會來臨,所以大家都很驚訝。有時候,有些球員會對領隊產生好感,這是人與人正常的關係。當你聽到領隊被炒,自然會感到失望。我是個激情的人,所以我非常失望。」

「當時,我有考慮過離隊。當你年輕及衝動時,很容易會有激烈的反應,但後來冷靜下來,卻發覺這個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今日,我會有另一套反應,但無論如何,我一定會有反應,因為最信任我的人要離開。有情緒也是人之常情。」

由馬賽對波圖的相遇,到兩年多的相處,摩連奴與杜奧巴一起為車路士而奮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杜奧巴說:「我跟荷西關係很簡單,充滿了尊重。他是一個對我很重要的人,他當我是知己好友,跟他相處時,你會忘記彼此的身分。他是特別的一個?我是一個前鋒?」

「我們擁有男人與男人之間的關係,純粹的友誼。我們經歷過很多特別的時刻,他幫助我下決定,讓我可以為車路士效力。我最尊重他的是,他處事公平,令人信服,當我夠狀態值得踢正選時,他會安排我上場。如果我不行,他就不准我上。」


杜奧巴是阿仙奴的剋星,經常射破兵工廠的大門,就連轉會後踢酋長盃,他仍然不放過阿仙奴。

最後,摩連奴離開,杜奧巴留下。良師已去,精神長存,以杜奧巴為首的車路士維持鐵血風格,從不改變,凡意圖改變之人,只有離開。由世界盃冠軍教練史高拉利,到摩連奴弟子波亞斯,想將那種深入車路士骨髓的風格搬走的人,最終都要帶住遺憾落台。

如果說巴塞堅持要靠華麗傳球去統治球壇,那麼車路士就是體能至上的代表。只有安察洛堤、希汀克及迪馬堤奧這些蕭規曹隨的領隊,才能帶領車路士步向成功。杜奧巴跟這幾個領隊都相處得好,其中他最欣賞希汀克。

在希汀克麾下,杜奧巴做了一件很衝動的事,今日回想起,他感到後悔。那是2009年歐聯4強次回合,巴塞隆拿作客踢和車路士1:1,巴塞以作客入球優惠晉級。在這場近年黑哨的經典賽事中,杜奧巴眼見球證漏判了幾個12碼,怒不可遏,賽後對鏡頭爆粗。


2009年,充滿憤怒的杜奧巴

他說:「在職業生涯的確有幾件憾事,包括在對巴塞後反應過激。當然,我理解自己當時的憤怒。」球迷十分體諒,而且真性情、七情上面、直腸直肚、敢作敢為、充分熱血、為不義呼冤抱不平的才是大家喜歡的杜奧巴。

當時摩連奴正擔任國際米蘭教練,他正有看到這場激蕩人心的比賽,也理解杜奧巴的感覺。杜奧巴說:「荷西傳給我一個短訊:『如果你因此入獄,我會送橙給你吃。』」

2012年是杜奧巴效力車路士的第8個年頭,這一年他是人見人怕的魔獸,其體能、速度、技術及射術都是一流水平。在迪馬堤奧的帶領下,鐵血戰車反勝拿玻里,力克賓菲加,面對宿敵巴塞,他們展現眾志成城的力量,其中杜奧巴打左閘的一幕幕鏡頭令人難忘懷。

進入決賽,車路士雖然先失波,但杜奧巴在88分鐘追平,比賽最後要互射12碼決勝。在鐵血戰車面前,素來以心理質素見稱的拜仁都要崩潰,其中杜奧巴負責最後一輪,一矢中的,為車路士奪得球會史上首個歐聯冠軍。


2012年歐聯決賽車路士奪冠的精華片段。

這是杜奧巴最完美的結局,在歐聯的黃袍加身後,他揮淚別離車路士。他為車路士上陣342場,攻入157球。也許是波亞斯清洗老臣的行為令他心寒,也許他想為職業生涯尋找新挑戰,也許他敵不過人民幣力量;歐聯決賽是他的告別戰,他之後轉投上海申花,效力半季後轉到加拉塔沙雷。

去屆歐聯,他代表加拉塔沙雷對皇家馬德里,杜奧巴跟摩連奴以敵對身分比賽。今屆歐聯,感觸更大,摩連奴回到車路士,而杜奧巴的加拉塔沙雷就要對車路士。是上天想找個理由給杜奧巴跟舊人聚舊,還是眾神都喜歡看催淚的感人情節呢?


去年歐聯,摩連奴與杜奧巴竹重逢,但大家已是場上的敵人。

在歐聯抽籤後,杜奧巴便立刻說:「這是個怎麼的結果!我是歐聯中最幸運的一個,因為我可以兩場都在主場比賽!」至於摩連奴亦送上短訊:「好好享受吧!這是屬於你的時刻,所以記緊要享受。」

比賽前夕,杜奧巴說:「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地方,你很難可以留下8年,尤其是足球的世界。這是個激動的時刻,我愛車路士,但我要為加拉塔沙雷而戰,我尊重身上的球衣、球會及球迷,我會為球隊全力以赴。」

杜奧巴在車路士贏得3次英超,4次足總盃,兩次聯賽盃,還有在慕尼黑的晚上,他最後一次披上藍戰士球衣贏得的歐聯。「當你在一間球會感到快樂,你就很想永遠留在那裡,但世事永遠不會盡如人意,我已經為自己擁有過的感到驕傲。」

35歲的杜奧巴今夏就會跟加拉塔沙雷約滿,他明顯不想退役,「今年夏天,我的合約就會屆滿,我之後會為自己作出最好的決定。雖然無人可以阻止時光的流逝,但靠足球智慧及經驗,我應該可以停留在最高水平的比賽多兩年。」

「我感覺自己還很年輕,就像兒時追住足球狂奔一樣。如果我要踢英超的話,相信要幾個月時間才能重新適應。如果荷西跟我說:『迪迪亞,我想你回來。』我一定會好好考慮。但現實上,這件事沒有發生,所以不需要討論。」

星期三晚的歐聯,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杜奧巴整裝待發,首次面對老東家車路士,對手正正由恩師摩連奴領軍。賽前的握手儀式,相信令不少車迷感觸。

隊長泰利首先跟杜奧巴擁抱,之後每個車路士球員逐一跟杜奧巴相擁,無論是曾經並肩作戰多年的林柏特及施治,抑或是今季才加盟的韋利安,無論有沒有跟杜奧巴共事過,他們都用擁抱去答謝這位車路士名宿的貢獻。


車路士球員逐一向杜奧巴擁抱。

比賽中,杜奧巴沒有放軟手腳,有次頭槌差點頂破施治的大門,他同時有球助攻給隊友,但隊友頂中柱,最後雙方賽和1:1。

賽後,杜奧巴去到車路士的更衣室,跟舊隊友聚舊,其中林柏特說:「在迪迪亞與車路士之間的愛一直沒變,他來到我們更衣室時,感覺彷彿他從來沒有離開的一樣。他跟每個人都相處得很好,我甚至懷疑他根本沒有敲門就進來。」

杜奧巴賽後說:「很慶幸,感情沒有影響到今仗的發揮。在星期三晚的比賽,令我彷彿回到以往在車路士訓練的時光。今場比賽非常好,但比賽還未完,我還未回到史丹福橋,相信我回去的那天,我會受到熱烈的歡迎。」

「首回合1:1是個不俗的賽果,我們仍有機會晉級。我們不知道幾星期後會發生甚麼事,但我們要相信一切都有可能,我們要盡全力製造驚喜。」

3月18日,史丹福橋上,車路士將會迎回他們的藍色王者,雖然杜奧巴已經改披橙啡色的球衣,但任誰人都知,他仍有一顆藍色的心。

參考文章:
Didier Drogba faces test of emotions in special reunion when he takes on Chelsea and Jose Mourinho
Didier Drogba will not let emotion hinder his performance at Chelsea
Didier Drogba: Galatasaray striker on his Chelsea love affair
Ranking Didier Drogba's 25 Greatest Moments for Chelsea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