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屬於人民的本地房屋運動史--簡評《拋磚記》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屬於人民的本地房屋運動史--簡評《拋磚記》
Nov 10th 2013, 16:25, by 中大學生報

文:守仁

由2007年開始籌備,六年時間,在公屋歷史踏入第六十年的今天,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捍住聯)終於寫成一部屬於人民的本地房屋運動歷史:《拋磚記》。

許多香港人連基本住屋也未獲解決,但問題成因卻鮮少被討論。正因如此,本地房屋運動的歷史不單可以將製造問題的元兇找出,更能為我們的抗爭運動提供養份。而說《拋磚記》是屬於人民的歷史,因為它不但紀錄了草根抗爭的堅忍史實,更將香港的房屋問題置於歷史與政經脈絡中詳加分析;從普羅大眾的角度,對犧牲小市民福祉的惡行作最嚴厲的批判,也對未來突破這種困局作最真摯的想像。

資產階級的瘋狂計劃

今時今日,地產霸權、高樓價、劏房問題等困擾人人熟知,早已不再是新聞。不過,我們似乎經常有「係咁嫁啦,好奇呀?」的想法,對地產霸權的種種歷史成因諸不理。這種見慣不怪,配合政府常提的「香港地少人多」一類說法,香港失控的房屋問題似乎並無出路。

面對如斯境況,《拋磚記》的總論儘管篇幅不多,卻能透過整理歷史來還原真相。

透過將地理學者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的思考與香港歷史整合,總論澄清了香港樓價飛漲,其實是提倡極端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在香港種下的禍害。

哈維指出,七、八十年代,戴卓爾夫人與列根策劃的新自由主義,其實就是透過提出極端的私有化策略,例如將醫療、退休保障、監獄、郵政、交通等公共服務或設施交由私人管理,從而以「效率」之名,動用國家機器為私人企業鋪路,將貧苦大眾透過長年的階級鬥爭才爭取到的應有權利與保障搶走,重新化為資本家的利潤。畢竟,這種對人民好的政策,代價當然是資本家的利益不停下挫。

房屋當然是極端私有化中「最吸引」的一項,畢竟人人都需要有瓦遮頭。糟糕的是,作為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城市,香港從來沒什麼權利福利可言。結果,香港公營房屋私有化的過程,竟是直接用外國的新自由主義經驗來增強剝削。

透過指出政府政策的目的,並回到歷史本身,《拋磚記》提醒我們香港房屋問題的真正敵人在於政商一體的利益集團,也重新挖掘出「公共房屋是權利,不是福利」的真相。

官商勾結的噁心歷史

至關重要的1987年,是新自由主義破壞香港房屋政策的分水嶺。當時,政府第一次提出《長遠房屋策略》,制定了以私人市場為主導的房屋策略,間接否定公營房屋使大眾安居樂業的原有性質,並進而提出所謂「置業階梯」。公屋開始被塑造成「給有需要的人的福利」,而「有能力、負責任」就應該努力工作,買居屋、買私人樓。

這種策略部份是為配合80年代中英談判,透過讓更多香港人擁有資產來「加強凝聚力」,從而在過渡期穩定香港經濟。

但這項計劃更邪惡的用意到1997年便露出馬腳。當時,金融風暴使全球購買力大受打擊,地產商大量樓宇無法賣出,於是向政府施壓。政府為求「托市」,乃有2002年開始,包括所謂「孫九招」在內,一連串強逼普通市民進入私人市場的政策。例如透過停建居屋及取消賣地,政府大量減少公營房屋的供應,使大批有需要租住公營房屋的市民被逼入私人市場。但這還只是第一步,藉由改動《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業主趕走租戶只需一個月通知期;加上租金升幅的限制被取消,大批支付不起高租金的租客,其居住權就不再被保障。大批由公營趕向私營市場的市民,當然也被逼付出更多。

就是以這些暴力的手段,政府完成了標準的新自由主義戰略:退出公營市場來拯救私人市場。

曾幾何時,大眾真正在意的只是有沒有居所,既不會認為自己必須有私人物業,也不會將居所當成商品。對他們而言,住公營房屋並不是什麼羞恥事,相反讓人人有家可歸,是政府掌握資源就必須要負的責任。

顯而易見,1987年以後,政府持續製造出「必須住私樓」的幻象,並用各式手段逼公眾進入私人市場,來協助資本家克服經濟危機,甚至取得更大成果。這種幻象,延至今日仍蒙蔽社會大眾。

在這過程中,公眾對居住權的重視開始被政府操縱的財產權觀念蓋過,由以前覺得「人人有屋住是天經地義」,變成現在幾乎人人認同「冇錢就唔好住」的悲劇。

草根力量的真實面貌

面對這樣的暴力,為保生活權利,大批名不見經傳的小市民選擇了抗爭一途。

不過,儘管歷史的進步總是普通人努力的成果,這些真正的主角往往在歷史中被遺忘。香港房屋運動幾十年間有起有伏,但過往這場大型運動縱使不乏記者報導、學者論述,主角的身影卻始終不見其中。隨著大批由八十年代起已擔任運動中堅份子的街坊日漸老邁,《拋磚記》的出現不但真實地紀錄了衝擊不公義的草根力量,也將前人的抗爭成果與經驗紀錄,望使今人走得更遠更穩。

何賽雲、吳永澤、王令喜、陳冬妹、鍾孝平,五個活躍街坊的真實面貌,以口述或憶述的方法,在《拋磚記》中得以保存。

這群街坊書可能讀得不多,但生活上的長期壓迫,運動中的不停嘗試,都令他們成長,並建立出自己的理解。加上「義氣仔女」、「做事要講道理」的性格,令他們不止於幫助自己,更能有關注同路人的視野與堅忍。像陳冬妹,幾年前當局要取消公屋租金與入息中位數的比例,她在立法會旁聽席上抗議並被人拘捕。子女稍有微言,她卻無怨無悔:「我希望第日D人有(公屋租金與入息中位數比例)丫嘛,有D人都好似我以前咁苦過呢,下話?」

就是這樣一群小市民,在政府借公屋富戶政策來開始逼市民進入私營市場時群起反抗。同樣是這樣一群小市民,在政府違法多收公屋租金時,奔走多條屋村,讓街坊知道自己的合理權益,更代表全港公屋戶公司法覆核挑戰不公義的政府。

也是這群小市民,敢於攔截愧對市民的孫明揚、包圍不公不義的禮賓府、拒絕在其他居民獲重建安置前先行搬走……

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歷史,不但打破普通人常有的,「只有讀過下書的知識份子才懂政治」的理解,更提醒政治行動者不應空談群眾參與。否則,在親身嘗試落區組織之前就以為「基層唔識野」,只能是主動放棄群眾。

基進政治的繁複思考

當然,街坊要嘗試參與或者繼續參與,都需要有資源支持。幾十年來,資源與組織方面多有轉變,今日更基進的政治行動如何可能?

八十年代,政府下放權力,推動地區議會改革,大批組織者曾就要進入建制還是保持獨立,掀起激烈爭論。《拋磚記》重新訪問當年的組織者,並將對行動組織的思考與香港地區組織及政制變化緊密扣連,令我們得以更好地思考各種組織方法的好壞利弊。

有些人堅持八九十年代的基進社工思維,以組織街坊並以令街坊把握自助能力為目標,相信只有直接組織群眾,才不會被建制蠶食。

有些人相信八十年代以降地區議會抬頭,想直接動搖官方系統就只能進入建制。有些人認為今時今日再無當年的地區社工隊,所以應用互助委員會等建制較難控制的半官方組織,取用官方資源為人民服務,但又不致被蠶食……

這些思考在八十年代,香港政制初改變時已經歷過一次。延至今日,地區社工隊消失導致缺乏組織資源、地方代議制脫離人民監察等問題,通通是當年一眾組織者所擔心的。再度重提,《拋磚記》的整理無疑為我們在這漫長的過程提供了養份。

捍住聯的寶貴經驗

捍住聯這個組織的出現,其實就是針對上述討論與歷史所提出的答案。捍住聯在書中對其組織與行動方法作出了詳細記述。

八十年代,組織者曾經以為可以派人進入建制,同時保留獨立性,來個「裡應外合」。但結果,組織者嘗試監察議會不成,更有大批成員以為有代議士負責,可以減少參與。捍住聯汲取了當年經驗,認為依賴建制將令群眾主動性降低,並且處於被動,組織又容易因政黨的的利益考量而「被出賣」。

面對缺乏資源的苦況,加上代議政制的不足,捍住聯有別於現時常有的「爭取曝光,再搵議員,唔掂先上街示下威」的想法,提出了超越政黨政治的可能。堅持無黨無派,讓成員不分高低地透過溝通,實踐直接民主,並始終保存組織的理念及能動性。

更加可貴的,是捍住聯在比較網絡動員等新組織方法之餘,同樣不吝於自我批評,例如對於組織方法容易邊緣化少參與者的說法,書中亦有記述。這些有關組織方法、行動模式的討論,對思考房屋運動的未來非常有幫助。

運動前路的積極思考

儘管捍住聯以關注公屋議題為主,但透過邀請關注市區重建、社區保育、鄉郊發展等議題的團體,介紹近年各自面對的難處及分享運動方式,《拋磚記》容許我們更宏觀地思考各種可能性。

在新書發佈會上,《拋磚記》幾位編輯表示,取名「拋磚」是希望令我們拋開對磚頭的迷思,不要窮一生之力去追逐商品化的房屋。透過紀錄各團體關於房屋問題的討論,並配合在總論中以歷史及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入手,捍住聯希望《拋磚記》能夠突破現時社會只集中討論量化議題(例如建屋估算量、香港可發展土地),卻無法直擊房屋議題的真正核心這種見樹不見林的弊病。

尚待完成的任務

這種政制民主以外的鬥爭,我們本就認識有限。加上房屋議題之廣與歷史之深度,二百幾頁文字所能處理的當然有限。

《拋磚記》在歷史分析與政經批判外,亦為我們提供了組織方法的討論。房屋運動要有完整計劃並且重新振作,下一步,我們不但要嘗試在地方性的鬥爭與普遍的政經問題之間作出扣連,更需要針對群眾意識、空間政治等議題作出深入思考,配合《拋磚記》的任務。

例如何故現時政策如斯荒謬,公眾的反抗仍似是被癱瘓?香港公營房屋及新市鎮的設計、生活方式等,到底如何影響群眾的反抗意識?現時的公眾為何傾向於認為政治經濟分割,不再如以往般認為生活中有民主?

這些思考,最後如果要擊倒政商一體的集團,當然需要普羅大眾的集體力量。但至少,《拋磚記》已在此為我們踏出勇敢一步。

可以說,無論以何種形式介入房屋議題,《拋磚記》都貢獻良多。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城市中國(2013年8月號),《居住型城市.天水圍》

大衛哈維,《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

大衛哈維,《戰鬥性的地方主義與全球雄心:雷蒙‧威廉斯著作中的地方、空間與環境之概念政治》

列斐伏爾,《論城市權》

(圖為編輯所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