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2014革命前哨戰

 
2014革命前哨戰
Oct 19th 2013, 08:52, by Ares

IMG_0492AIMG_9915A

近日流行一種說法,指明年將成為香港社會發展一個分水嶺,甚至2014年將是香港的「革命年」之說。同一時間,香港電視未獲政府發出免費電視牌照、浸大國際學院自資課程今年度學費增幅達19%,兩年事情雖然無甚關連,卻有機會成為2014革命的趨化劑。

當港視主席王維基10月17日出席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講座時,超過三千人到場,王維基認為,這「有點像當年的學生運動」;10月5日浸大校方召開討論會時,有教職員更不諱言教育就是一門消費,終使學生們不得不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IMG_0597A

港視事件:市民不再沉默

對社會事務較冷淡的市民而言,港視不獲發牌使廣大市民失去選擇另一種娛樂方式的機會,令人擔心媒體壟斷問題。另外,根據傳媒報導,三位局長及通訊局一直支持發牌予三個申請機構,但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最後仍然否決港視申請,這很難令人不懷疑是政治因素。

或許有人不同意港視事件會引發新一場社會運動,但無可否認的是免費電視牌照的確令一群較少關心時政的市民再次關注媒體霸權問題。港視未獲發免費電視牌後,一個支持港視的行動專頁在短短一星期已有達50萬網民支持,10月17日圓形廣場上三千人舉手表態不滿發牌結果,明天的遊行正正是人民嘗試以行動推翻行政會議的決定。

IMG_9928A

浸大事件:學運的開端?

浸大自資學士同學面對的不僅是學費高昂,他們在遠離本部的石門校園上課,未能參與本部舉辦的活動或課程,甚至不能使用校內部分設施。同一張學生證,卻得到不同一樣的權益;同學在民主牆上貼出訴求,卻被校方用圍板遮蓋。

校方與學校討論會後,關注組支持人數直線上升,專頁支持者已有近千人,比起討論會前的二三百人翻了幾翻,要留意國際學院學生不多,一千人已不是一個小數。加上近日民主牆事件,浸大校方明顯錯估了形勢,很可能進一步激發浸大學生的憤怒,促使他們嘗試組織行動改變校方決定。

浸大事件只是近年教育商品化問題冰水一角,上年度嶺南大學副學位爆出超收事件,已成為警號。雖然浸大自資學費事件卻未爭取到社會廣泛關注,但平權意識已在校園內播下種子。

IMG_0191A

社會現危機 人民站出來

戴耀廷10月8日於樹仁大學發表演講,引用美國學者Bruce Ackerman「憲政時刻」的概念,提到當社會出現危機時,可以通過人民聯合行動,改變體制內有權選擇的人的決定。「即使當權者不同意人民的想法,人民可以透過行動改變他們的想法。」

媒體與市民對港視及浸大事件關注度差天共地,兩件事件表面上無甚關連。不過,套用憲政時刻概念,無論是港視事件、抑或是浸大事件,反對者希望通過集體行動改變當權者(政府/浸大校方)的決定。當然,「憲政時刻」概念多數是用在憲法改革上,但明顯地兩件事件都帶有這種色彩。

DSC03934

由港視事件中,市民不能再漠視社會問題和危機,要解決問題就需要找出問題的核心,然後就需要想像如何去改變現況。港視以正常途徑申請牌照失敗後,市民星期日將嘗試以行動推翻行政會議決定。不論事件會如何發展,這個議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絕對是擴大公民社會的良機,亦是未來社會危機出現時,人民進行行動的範本。

由年初的贊助事件、李惠利事件到今天的加學費事件,浸大今年面對不少衝擊,使一直被指「政治冷感」的浸大同學抬頭。當然加學費事件需要有更多講述支持同學抗爭的正當性,建立一套正確的抗爭觀念,並嘗試連結校內不同問題。由五月風暴到野百合學運,金禧事件到學民思潮,學生一直是社會運動重要的一員,浸大以外的同學亦可參考今次事件,在改革社會前反思並嘗試改變其校園現況,汲取經驗,為未來的社會運動打下基礎。

在這陽光燦爛的秋天,讓我們一起為明年做好準備。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