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從電視節目設手語翻譯,看香港手語翻譯制度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從電視節目設手語翻譯,看香港手語翻譯制度
Dec 27th 2013, 11:53, by h4ruby

溝通,從來不應只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應該關乎對話雙方的參與及發言權。聾人雖然礙於聆聽能力,難以用言語與健聽人士溝通,但他們仍有一套手語佢為表達的工具。然而,他們並未能站在平等的溝通平台。

本來,聾人到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訴,希望爭取現時電視台(包括免費及收費電視)提供手語翻譯。平機會的宗旨為: 促進社會共融,消除歧視。但在是次申訴事件中,其沒有做到以身作則。首先,平機會安排傳訊主任接見及收取申訴信。諷刺的是,該名傳訊主任一直向著健聽人士說話,無視了真正的主角-聾人,更連紙筆也沒有使用以作交流。

這算是溝通嗎?

當聾人向平機會申訴時,該會只派出個別個案調查員了解,而非安排政策組的成員處理這個積存已久的問題。換言之,申訴人必須詳述事情的「時、地、人、事」才可以獲得處理。但聾人未能清楚了解新聞內容,並非只是少了一個節目觀賞如此簡單。因為沒有新聞資訊,使他們不能獲得如普羅大眾一樣接收一樣的訊息:接收得較慢﹑較少﹑較片面。

落後的香港 遲緩的發展
現時,香港只有兩個日常電視節目設有手語翻譯-《識多一點點》及《時摘錄》,分別在星期六﹑日的清晨播放。難道平日聾人不需要知道時事嗎?難道聾人不需要消閒節目嗎?即使很多節目陸續加入字幕,方便聾人。但對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聾人而言,因為教育水平低落而造就讀寫有困難,字幕功能對他們而言是無補於事。

相比香港,台灣有一個長壽的聾人節目-《聽聽看》。這個節目由一九九五年首播,主持為聾人,另設普通話配音及字幕。雖然同為一星期一次,但節目內容多元化,會邀請聾人及健聽人士(他們稱為「健人」)就著不同題目發表意見,分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相處所面對的難題。例如健人與聾人談戀愛﹑婆媳關係等。作為一個「健人」,看著這個節目不覺沉悶,亦不覺得手語防礙我看整個節目,更加深對聾人生活的了解。

要使聾人文化與主流文化在社會並行,並非單單在主流節目中加插方便聾人的元素,強調彼此間的差異;反之應該令主流文化與聾人文化融合,不但令聾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娛樂,亦可以令健聽人士更包容聾人。

別要只站在自己世界 從聾人角度想想
香港受 2008《聯合國殘疾人權力公約》約束,所有政府部門、各大醫療和服務機構都有責任為聾人提供手語翻譯服務。但由於香港手語翻譯員人數長期嚴重不足,各大醫療機構基本上都不能提供手語翻譯服務。在香港,要報讀手語課程並不困難:有由聾人機構開辦的,亦有由業餘興趣中心開辦的。然而,香港註冊的手語翻譯員卻只有十名,相對於九萬名聾人是1:900,實在是比例懸殊,供不應求。這對聾人日常生活又有何影響呢?

手語是一套聾人間認可的語言,就正如香港人講廣東話,英國人講英語一樣普通。即使健聽人士不黯手語,亦可以透過文字或肢體語言溝通。龍耳總幹士萬容雪指,要做到真正的溝通,就必須是雙方都有權發言。從是次爭取電視新聞節目加入手語翻譯一事當中,平機會沒有代表手語翻譯(但聾人代表早在一星期前已知會平機會將上來「踩場」),只依賴聾人的健聽朋友幫忙。除了因為彼此立場身分有衝突外,不能作出中立的翻譯,亦可見平機會對聾人的不重視。
這算是溝通嗎?

註冊機制重要 解決聾人日常不便
即使沒有註冊,懂得手語的人仍可以到社區中心﹑非牟利機構等充當翻譯﹑義工。然而,一套明確的註冊機制仍然十分重要-只有獲政府認可的手語翻譯員,才可以協助政府政策。

以一般報警為例,聾人被搶劫後到警署報案。由於警察不黯手語,只可等候註冊翻譯員到場翻譯口供。然而這些註冊翻譯員均有正職在身(例如在聾人機構工作),聾人可能要等待他們下班才可以落口供。明明犯罪的並非聾人,為何卻要他們苦候翻譯而「活受罪」?

根據警務署方面的回覆,現時全港所有報案室均設有「聆聽輔助系統」提供予聽障人士使用。根據政府網站,「聆聽輔助系統」能夠將音響信息傳送給聽力受損人士,而沒有受到背景的噪音及過大的回響所影響。不過,有聾人家長反映此設施對聽障人士並無太大幫助。「你諗下,一個人係聾嘅就乜都聽唔到。唔通放大聲音就會聽到咩?」另外,聽障人士可能只靠手語,又或者口齒不清,單靠放大聲音的功能又如何可以方便聾人?可見這個設備無法取代手語翻譯的必需性。聾人亦不可能每事也依賴健聽朋友,隨傳隨到以義務性質幫忙。正如萬容雪所言:「生仔呢啲野好突然,邊有可能即時搵到人做手語翻譯?」

07年後沒註冊機制
現時獲得註冊資格的手語翻譯員中,部分為聾人機構推薦予政府,亦有部分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評估過後挑選。聯會曾於2007年舉辦「手語翻譯員資格評核」,取得資格的翻譯員將獲香港政府承認。可是,2007年後就再沒有舉辦任何評核。

記者致電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查詢,職員指由於過往聯會只舉辦「評核」,而非「培訓」,因考生質素參差而難以令人通過考核,因而擱置計劃。這代表自2007年後,手語翻譯幾乎沒有機會取得「註冊」,形成了「多人識手語,少人得認可」的人才真空情況。

職員指,聯會計劃於明年舉辦兼及「培訓」及「評核」的課程,屆時會由基礎詞彙﹑句子教起,之後再安排翻譯練習及考評。換言之,在課程推出前仍未有一套註冊及認可的機制,確定手語翻譯員的資歷。

總結:「聾人」﹑「聽障」﹑「失聰」
很多人也會把這三個詞語混淆:「失聰」是包括聾人、聽障、弱聽;「聽障」是一般健聽人覺得對聾人較為禮貌的稱呼;「聾人」則是一個身分認同。「聽障」從醫學角度解釋聽力障礙,包括老人聽力退化、任何不同程度的失聰,帶有疾病﹑殘缺的意味。但「聾人」則認為即聽不到就是聽不到,是一個群體,與其他人無異,亦樂於被其他人稱為「聾人」。

聾人的智力與健聽人士無異,亦有其優越的地方。欠缺的,只是懂得聆聽他們聲音的「知音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