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文化論政】譚樂基:從普教中看新殖民霸權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文化論政】譚樂基:從普教中看新殖民霸權
Apr 27th 2014, 08:49, by 香港文化監察

自2000年起,課程發展議會將普通話教中國語文科作為長遠目標[1],愈來愈多學校實施「普教中」。筆者在2003至04年期間,在中一的時候也經歷過短短一年的「普教中」歲月。到底「普教中」推行的背後又有何因由,筆者將在本文中詳談。

香港「普教中」還是「粵教中」好?

推行「普教中」其中一個最大的「理由」是「普教中」有助學生學習中國語文,與及有助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以面對日益頻繁的中港交流。可是實際上這又是否真的是有理有據嗎?

香港十分重視教學的成效,尤期是公開試成績。在香港教育學院的研究計劃 [2]指出,用「普教中」和「粵教中」的成績差異其實並不明顯,可是普教中甚至比粵教中差。選擇普教中,錯誤地假設普通話有助學習書面語其實並不合理。事實上,普通話實際上也夾雜不少北方的方言或詞彙,而且學習句子結構排序通順與否與普通話教學並無必然關係,對學習書面話並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加上坊間以普通話考公開試的教材及支援並不足夠和全面,能否在公開試中取得佳績成疑。故此,不少學校皆如筆者母校,以一段短時間以「普教中」,再在高中或公開試來臨前轉回「粵教中」。

「粵教中」實際上享有比較優勢,雖然用普通話或粵語讀白話文,只是語感有所分別,但用粵語讀文言文及古典詩歌,則差天共地。普通話原是北方官方,但經外族學習後,衰變得只有四聲而且韻母只有三十九個,普通語的語音組合只有3,276個,與九聲的粵語10,620個語音組合差得多[3]。粵語本身就比普通話精密,而且極具音樂感。故筆者認為在香港教授中國語文,實應以香港人母語,即粵語教授,既與香港在地之文化連結相通,又能學習中國語文之精髓,這是「普教中」所不能帶給莘莘學子的。可是為何政府還投入如此多資源「普教中」,則是另一個故事。

強推「普教中」意在沛公

「普教中」除體現了大中國因素對香港之影響,實際上這是把香港漸漸建構成中國一部分的其中一步。上層階級除了繼續使用英語與及香港本地大多數使用的母語──粵語外,普通話也開始成為上層階級常用的語言並日漸普及,亦顯出北方開始進一步影響香港。

此外,「普教中」之推廣亦體現了以普通話為母語的北方霸權性質,由上而下地強推,而在地港人並沒有自主的空間。無論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北方霸權皆展露其野心,而且也愈來愈明顯和霸道,經濟上透過紅色資本搶佔市場,政治上透過封閉政制及中共之代理人控制政局,而香港人有感其壓迫亦開始產生一定的反作用力,本土運動乘時冒起。

就文化層面而言,「普教中」的推廣及其官方論述,尤其是北京有意無意地矮化作為港人母語的粵語為方言,並強指普通話才是唯一、統一的語言,開始嘗試以普通語壟斷香港的語言,甚至以壟斷話語權為目標,北方霸權之霸道,可見一斑。

文化與權力在體制上的連結產生各種形式的知識,促使認同的建構,成為國家「無我統治」(disinterested domination)治權裡潛在的霸權工具,而這種論述的生產是國家在合法範圍內運作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普教中」實為中港融合的文化建構過程,有助當權者管治,本質上其實跟「國民教育」類近,將普通話強植於香港人身上,香港人中國人皆說普通話,兩者所說的語言漸漸地統一,有利同化香港成為中國一部分,並以語言作為霸權工具以達致統一,這種大一統思想其實正一步一步地摧毀香港的獨特性及傳統的傳承。

新霸權下爭自主

長遠而言,以中國為首的普通話霸權漸漸在香港落地生根,並進一步挑戰現有在香港以英語為傳統精英建制霸權,至於能否取代現有的英語霸權成為新的霸權則是未知之數。在這過程中,曾為前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彷彿被「祖國」再次殖民一樣。

香港若要維持自主性及多元,解殖是唯一的出路,欲要解殖,必先尊重在地「土生土長」的文化及歷史。粵語乃香港人之母語,粵語與香港人文歷史互相交織,也是港人生活的一部分,亦連結中國傳統。「粵教中」將粵語及其文化繼續傳承下去,方為正道。

參考:

[1] 課程發展議會(2000)。《學會學習.學習領域:中國語文教育》(諮詢
文件)。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2] 香港教育學院(2005)。「用普通話教中文研究計劃」之「用普通話教中文的問與答」小冊子。2014年4月7日擷取自http://www.hkreadingcity.net/ebook/preview.php?id=47&cp=2

[3] 陳雲(2014)。〈陳雲:普教中,一場空〉。《AM730》,2014年3月31日,A35版。

[4]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仍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三期,1993年3月。頁108,109。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 公共政策學系三年級學生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4月14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圖片來源:互聯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