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死刑是公義?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死刑是公義?
May 26th 2014, 04:39, by 王棘蘭

「欠債還錢,殺人填命,天經地義。」早前台北發生的隨機殺人案裏,其中一樣最多人討論的就是應否判他──死刑。一方面,有人就覺得殺人應該填命,死刑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就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想受到死刑才去隨機殺人,那豈能順他意呢?就像一個爛賭欠債廢青,他欠落一身債,想坐一輩子「安穩」的牢所以去殺人,那判他終身監禁還有意義嗎?

其實刑罰除了有阻嚇作用,更是維持公義的行為,當然死刑也是。不論是社會價值還是《聖經》,都認同死刑的需要,不是負面的報仇,而是正面的彰顯公義、維持律法精神。而哲學大師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的課題上,也說過殺人填命是公義秩序的原則,可是他假設了除了「死」,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滿足正義的要求。我不太認同,殺人就一定要判死刑,因為隨着社會、人類的演變,公義也要被重新定義。

殺人償命,應該是將殺人犯的性命放在公義天秤之上,可以是死刑,但也可以是其他同樣能滿足公義的做法,經過一連串的評估與計算後任由處置以達到平衡公義的效果。就像今次鄭捷隨機殺人,剝奪了別人最重要的性命(估計並假設是性命),那應該也剝奪他最重要的東西,自由?認同感?心理健康?終身監禁?密室監禁?精神虐待?生理虐待?

「咁咪即係報仇,人權何在?」可是公義就是應該凌駕於人權之上,某程度上也算是一種集體報仇,然而報仇跟公義根本沒有衝突,公義不是做給上天、死者、殺人犯看,而是做給世人看;公義亦不是屬於上天,而是屬於世人。公義二字的力量之大應該被重新審視,不是一味人權、人道,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把公義降級。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