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求學不是求分數?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求學不是求分數?
Jul 14th 2014, 15:30, by 張秀賢

求學不是求分數,已經是早年教育局前身-教育統籌局的一句口號,指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知識和品行修養,鼓勵「試場的失敗者」不應拘泥於成績,放眼更長遠和無法量化的一些價值和成就。我一直都很不同意這句說話,不是因為我認為考試成績就是人生的一切,而是這說話不應由令爭分數情況惡化的教統局(教育局)所提出。教育局不從制度改革著手,令資助學士學位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將入不到大學的責任推至學生身上,求學不是求分數只是顯得政府的虛偽。

這些年來,大學學位都僅限於約15000個的水平,扣除非聯招學位的數目和水份,可能最終只有12000中六生左右成功循JUPAS渠道入學。今年符合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有28000人,有約16000人與大學無緣。但是,我們掌管教育政策的那些精英們除了安慰同學「成績不是一切」,另一邊宿就不增加資助學士學位,製造同學之間激烈的競爭,再推出自資副學士、高級文憑等「安置」有心讀書的同學,這是負責任的教育制度嗎?連自己香港學生都照顧不了,卻將資源分配予外地生,推行教育產業化,無疑是藥石亂投,造成香港失敗的教育制度。

今天在Facebook上,看到很多人都承認成績不代表一切,即使公開試成績不好,都不代表這些學生都是劣等的公民,這對一向將考試成績與個人能力、品行的華人社會確實是一大進步。但我期望的,是大家能繼續抱著這種心態對待其他同學,而非僅於Facebook隨風擺柳而已。

抱著獵奇心態捕捉明星學生的成績,追蹤尖子狀元對佔中、公民提名的取態,將不同的政治議程加諸學子身上,並不是理解香港教育問題全相的做法,除了滿足坊間八卦的心態,對社會意義並不顯著。傳媒和社會真的那麼關心成績差同學的出路,以至整個教育制度所衍生的問題,不如真的從根本著手,探究現時JUPAS和Non-JUPAS制度的不公等具體問題吧。

P.S. 如果參與社運就是令成績差的原因的話,那如何解釋由大學學生會組成的學聯在這五十多年一直存在,大專生能夠繼續在香港社會運動有著重要角色呢?

P.S.S. 佔中、公民提名是全香港的事,而非狀元獨自面對的事,我們可以挑剔他們的作答問題,但為何傳媒要偏偏要求這班尖子狀元答呢?難道要搏一句「狀元也支持/反對佔中、公民提名」嗎?訴諸精英,就能讓議題的正反立論更清晰嗎?想不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