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與中文教育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增廣賢文>>與中文教育
Sep 25th 2013, 16:45, by 黃增健

(本文為「民間電台」節目:<<閱微書齋。貳>>之延伸閱讀。)
民間電台: http://www.citizensradio.org/
* * *
<<增廣賢文>>與中文教育

學好中文與蒙學經典
筆者與<<增廣賢文>>結緣,是源於今年初,讀到陳雲的<<急救中文>>。書中提出中文有其獨特的語法和節奏,不能隨意亂寫,所以要學好中文,必須從經典著手,學習中文特有的風格。於是,我約同好友,到書店找經典來讀。
當時我們在書架上亂找一通,左揭揭,右翻翻,但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五千年文化,不知從何讀起。突然,靈光一閃!腦中產生一個意念: 何不先從「蒙學經典」讀起!?後來,經朋友介紹,我揭開<<增廣賢文>>試讀,果然易讀又易上口,而且內容似曾相識,記憶猶新。
「蒙學」中的「蒙」,意指蒙昧,愚昧。蒙學,即是現在的幼稚園或小學,主要是教導小童基本知識,開啟他們的智慧。古人認為,一個人未受啟蒙,會變得愚昧無知。小童正處於這個階段,所以小童亦被稱為蒙童,童蒙,蒙幼等。
古代人對啟蒙極其重視。<<易經,蒙卦>>:「蒙以養正,聖功也。」開啟兒童的智慧,讓他們能成為立於天地的人,走正直不偏的路,是何等重要,有如神聖之功德。
從西周時代起,中國已經建構出較為完善的貴族教育體系和課程。直到春秋時代,因著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精神,平民也可受教育。當時主要學習「顯學」,即儒家,墨家之類。

中國傳統教育之精神
論到中國傳統教育,並非是純知識傳遞,而是著重德性和人格培養。中國哲學家錢穆先生在其<<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一文中提到: 「......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精神和理想,創始於三千年前的周公,完成於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此項教育的主要意義,並不專為傳授知識,更不專為訓練職業,亦不專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設。此項教育的主要對象,乃為全社會,亦可說為全人類,不論幼年、青年、中年、老年, 不論男女,不論任何職業,亦不論種族分別,都包括在此項教育精神與教育理想之內。」
究竟文中所指的理想與精神為何?
「......中國人傳統教育的理想與精神,既然注重在人之德性上,要從先天自然天賦之性,來達成其後天人道文化之德,因此中國人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便特別注意到人性問題上來。孟 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性由天賦,人若能知得自己的性,便可由此知得天。但人要知得自己的性,該能把自己的那一顆心,從其各方面獲得一儘量完滿的發揮,那才能知得自己的性。人心皆知飲食男女,飲食男女亦是人之性,但人的心不該全在飲食男女上,人的性亦不只僅是飲食男女。人若專在飲食男女上留意用心,此即孟子所謂養其小體為小人。」(出自錢穆先生<<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
自從漢代思想家董仲舒(西元前179年至西元前104年)提倡「獨尊儒術」起,儒家被視為中國哲學的「正宗」。而經過他的「精心改造」,後來的儒家思想認為人性本由天所賜,人心必須與天德契合,天人合一,才是順應於天,立於天地,成為人。所以教育的作用,不是外在的,理性上的知識傳遞,而是開啟內在的人格德性。而這種啟蒙,應從小童階段開始。
縱觀大部份蒙學經典,如唐代的<<急就篇>>,<<勸學>>,<<啟蒙記>>,宋代之後的<<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及<<增廣賢文>>都帶有對人性與天德的教導。
例如: 「人之初 性本善」,「幼不學 老何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出自<<三字經>>。)
又例如:「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較清上浮者爲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爲地。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心多過慮,何異拓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誇父追回。」(出自<<幼學瓊林>>,天文篇)
其中<<增廣賢文>>(後稱<<增廣>>)亦包含對人性與天的教導,但它卻偏重於處世做人的道理。而且這些道理,是建基於「性本惡」之上。如「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

<<增廣賢文>>的背景及內容
<<增廣>>的成書比較特別,它是一本雜「大成」的作品。它的全名是<<增廣昔時賢文>>,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對<<昔時賢文>>的增補及改編,故稱<<增廣昔時賢文>>。
<<昔時賢文>>(又稱<<昔氏賢文>>及<<古今賢文>>)的名字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文學家湯顯祖的戲曲<<牡丹亭>>第七齣<<閨塾>>: 「【遶地遊】(旦引貼捧書上)素妝纔罷,緩步書堂下。對淨幾明窗瀟灑。(貼)《昔氏賢文》,把人禁殺,恁時節則好教鸚哥喚茶。」
此書在明清時代已經廣泛流傳,不論是蒙童,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是上過學,都能背出幾段<<增廣>>的句子。故有「賢文一篇,古諺三千。」,「讀了<<增廣>>會說話」等評價。 清朝後期有改編版本:,如碩果山人的<<訓蒙增廣改本>>,同治時期的私塾教師周希陶,把不適合兒童修讀的內容刪掉,定名為<<重定增廣賢文>>等。
剛才筆者指出它的成書是雜大成,皆因它的內容是取材自從古代格言佳句,到宋代的戲曲和小說中的俗語,俚語等,亦有取自佛經禪語和哲學經典,如<<論語>>及<<五燈會元>>等。當中有文言,有俗言。旨在勸善,有勉戒,有借古諷今,有警告等,包羅萬有。由於要教導蒙童背誦,所以句子皆以易上口及押韻為主。
<<增廣>>的成書動機,在開首第一段已說明:「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誨」即是教導,「汝」即「你」,「諄諄」是反覆告誡之意。
希望小童通過閱讀此書,增加見識,緊記教訓。並能鑒古觀今,從歷史賢語中學習人生哲理。
以下是一些內容分享:
1,「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取材自南宋普濟<<五燈會元>>
2,「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取材自明朝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及南宋普濟<<五燈會元>>。
3,「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取材自元代孟漢卿<<魔合羅>>。
4,「人老心不老,人窮志不窮。」取材自東漢王符<<潛夫論>>。
5,「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取材自明朝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第七十六回。
6,「一言即出,駟馬難追。」取材自<<論語。顏淵>>。
7,「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取材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8,「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取材自<<敦煌變文匯錄。捉季布變文>>。
9,「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說談。」取材自 <<列子。湯問>>。
10,「書畫是雅事,一貪痴便成商賈 ;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取材自<<菜根譚。概論>>。
另外,還有其他耳熟能詳的精句: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增廣>>的作者們就是從這些順口,易記的文句中,把上一代的處世經驗,人生哲理傳遞給下一代。但本書的內容偏向「性惡論」,不時提醒讀者,世途險惡,免誤入陷阱,並有「各家自掃門前說」之感,對對別人有戒心。故有「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與「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等句,與西方教育,要關心他人,真誠表達自己完全不同。
怎樣的教育培訓出怎樣的人,怎樣的人組成怎樣的民族!難怪中國人總給人不理世事,只顧自己的感覺。保護自己是理所當然,但過份保護就會變成自私自利。
另外,本書亦加入佛教思想。明朝的哲學思潮,是把承襲著隋唐時代的佛學,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結合,形成「宋明理學」。
「宋明儒沿接禪宋,向人生界更進一步,回復到先秦儒: 身,家,國,天下的實際大群人生下來。但仍須吸納融化佛學上對心性研析的一切意見與成就。」(錢穆先生<<中國思想史>>,第130頁。)因此在明代成書的<<增廣>>,也受到當時思潮的影響,加入了不少佛經金句。主要教人從善或指出人生之虛幻。故有: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等句。
寫到這裡,筆者提出一個問題,希望有識之士能解答:
明末的哲學,是由「程朱理學」(把儒家與天人玄學合併,把儒學理性化,外在化,人旨在向外求理)轉而「陽明心學」(把理學的向外求理,轉為向心求道,「致良知」,真理在人心中,在生活中尋找。),由此轉化,會否影響明末士子刪減<<增廣>>時的偏向?

筆者對中文老師的懷念
上半段由學好中文,講到中國傳統教育,再講到<<增廣>>的內容及背景。
但提到中文教育,筆者想在此紀念一位,對我影響深遠的中文老師: 周相迎老師。
周老師是我就讀培英中學時,教了我三年(中三,中四及中五)的中文老師。他之所以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皆因他的教法非常獨特,比起其他中文老師非常不同。他每次授課,都不會攜帶課本,而是把課文中提及的經典帶來。
例如,在教授<<論仁 論君子>>時,他會把整本<<論語>>帶來; 在教授<<孔乙己>>時,會帶來魯迅的<<吶喊>>; 講到<<碩鼠>>時,則帶來<<詩經>>。
他這一種方式,令我們對中國經典的印象極深,能確切地接觸實物,比起透過課本觀看感興趣。由於他的啟蒙,我開始對中國文學及哲學文化產生了興趣,於是開始閱讀一些其他同學不曾讀過的書。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甚至敦煌文學,總之愈「偏」愈感興趣。
畢竟當時我的知識及理解能力有限,有時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讀過使算。但有時亦想知多一點點,尋求多一層理解,於是就會在小息和午膳時間,去教員室向他請教。他都會非常樂意又耐心地向我教導。
記得有一次,我讀到魯迅的散文集<<熱風>>時,有一篇文章不知怎樣理解,於是在午膳時間去請教他。當時他已經用完午膳,正在「讀」書。對!他是在「讀」書,因為是讀出聲來的。我之前未見過人會開聲讀書,更何況是老師!這個畫面令我印象難忘。後來我向他請教文章理解,他亦是非常有耐性地指導我。
在他教導的三年裡,另一件最深印象的事情就是,我會把我與同學筆戰的文章拿給他看,由他來評勝負。在中學階段,我與大部份同學一樣,並不專心上課。其他同學偷偷地看漫,我就與一名同學玩筆戰。筆戰題目由天文宗教,到文學歷史都有,隨心而定。通常周老師都沒有評勝負,只是指出論述的改善之處。
在中五的下學期,周老師因為要進行眼部手術,請假三個月。我得知消息後,向母親提議,想送上禮物以示慰問。於是透過一名賣茶葉的朋友,買了一包上等茶葉,連同慰問咭,放在周老師的辦公桌上。三個月後,周老師回來看見茶葉後,特意走來向我道謝。我內心非常歡迎,亦印象難忘。
我中學畢業後,有十多年沒有回過母校。近年心血來潮,上網翻查周老師近況。誰知他在零九年已經離世,而我再沒有機會受他教導了。話雖如此,但他的教導一直影響著我。在將來的日子裡,我也會紀念他,亦會把他的往事和教書方法,向下一代傳誦。故此,在本文的下半段,我都要把他的往事寫下來,以茲紀念。

寫於16-09-2013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