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國定殺戮日》:納粹法西斯的童話故事?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國定殺戮日》:納粹法西斯的童話故事?
Oct 29th 2013, 16:20, by 林兆彬

事先聲明,《國定殺戮日》(The Purge)並非一齣精彩的電影,其實《國定殺戮日》的戲軌與《大逃殺》和《飢餓遊戲》有點相似,但《國定殺戮日》的戲軌有一定的獨特性,看完預告片之後也被它深深的吸引著,只可惜電影有點雷聲大雨點小,未能夠完全發揮這個戲軌。但它的故事有很多的討論空間,讓筆者聯想到納粹法西斯……

右翼的童話?

故事講述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熟悉的美國政府已遭到推翻,由新政權取代。在「新美國」,失業率降至1%,貧窮人口維持在5%,罪案率極低,原因就是因為「國定殺戮日」。「國定殺戮日」這項政策容許國民每年有12小時,可以盡情犯罪,所有犯罪也是合法,例如謀殺不會受到任何懲罰,而警局、醫院也不會提供民眾任何救援服務,讓國民得以解放內心憤怒和暴力。電影片長只有85分鐘,以寫實的拍攝手法,描寫一個從事保安公司而發財的家庭,意外地收留了一名被富人集團追殺的乞丐,如何渡過那驚險殘酷的12小時,具體劇情不在此透露了。

電影的世界觀頗為有趣,擁有民主制度的美國政府,竟然會被「推翻」,由「新政權」「取代」。究竟為何美國的民主制度會被「推翻」呢?故事並沒有清楚交代,但這設定彷彿暗示著由於美國政府財政崩潰,右翼抬頭推翻政府。而「新美國」並不是一個民主的政府,更推行「國定殺戮日」這項政策,背後真正的目的很容易理解,就是要利用人性,讓富人站出來清除窮人、病人等弱勢群體,以減少「多餘」的人口。

這手段和目的聽起來好像很瘋狂,但表面上符合電影世界觀裡頭的設定,例如失業率和貧窮率因此而變得極低。窮人、失業人口等弱勢群體通常也會為政府帶來社會福利開支,但每年的「國定殺戮日」則讓富人清除了這班「富人的負累」,難怪社會裡只有很少的窮人與失業人士,因為他們通通都被清除掉了。

不講普世價值的恐怖

無疑這是極端的右翼主義想法,但曾經在現實世界裡出現過。例如於二次大戰中,德國納粹黨為了消除貧富差距,迫害所謂「不純潔」的事物,例如如猶太人、同性戀者和共產黨人士等。就正如我們不應該為了救兩個病人而殺死一個無辜的人,就算「國定殺戮日」能促進整體社會的效益,但由於侵犯了個人的生存權利,所以不論在甚麼情況底下,在道德上也是不能夠被接受。

故事的結尾雖然很容易被猜到,但彰顯了人權的價值,表示了我們作為「人類」的身份是優先於「富人」或「窮人」。電影故事有一定的寫實性,描寫著不少人的極端相法,它同時提醒著我們極端主義的恐怖。近年香港社會向右傾,中港矛盾嚴重,若果香港出現「國定殺戮日」,相信首當其衝的一定是內地人、新移民、領取福利人士等弱勢群體,那就是不重視「普世價值」後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