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明信片後的千里情懷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明信片後的千里情懷
Oct 24th 2013, 08:05,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陳織

繼自己中四孤身來到澳洲留學後,身邊的朋友都紛紛離開香港前往不同地方發展-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留學勝地都變成了一眾留學生的新落腳點。大家分隔幾地,學校假期時間不一,只好約定每年的暑假回港相聚。但隨著大家慢慢適應當地生活,各自建立了新的社交圈子,回港跟老朋友聚舊的時間繼而變得少之有少。然而,距離絕對不會成為我們千里之交的絆腳石;一股明信片熱潮更被靜靜地掀起了。

記得還在學校當寄宿生的時候,所有郵件都先由宿舍主任保管。儘管她對中文一竅不通,但每當有朋友從遠處寄來明信片的時候,主任都會被這千里迢迢送來的心意所感染。她每次臉上都會掛著熱情的笑容,細心的把明信片安全送達我手上。

一直以來我對手寫的文字都有很特別的情意結,因為它總能夠給予我一份親切感。無論是精心繪製的生日卡或是文筆精簡的一張memo 紙,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把它看完一次又一次。 因此,我故意把明信片都反轉貼在牆上,希望每次工作到腦昏腦脹的時候都可以抬頭看看朋友們寫的字,仿佛讓我感覺到他們在遠處替我打氣。

某天我隨意把其中一張明信片拿了下來,發現上面的字已經褪色,開始變得難看。從前被墨水筆字鋪滿得密密麻麻的明信片如今只剩下了因太大力刮寫在紙上而留低的痕跡。我好不容易把那一小段模糊的字看完,將明信片反轉,開始研究上面的照片。可是,我根本不能從照片裡的景點認出背後的地方。於是我把告示板上的明信片逐一拆下來,把他們整齊的放在桌上,第一次認真欣賞相中的風景和建築。除了比較聞名的英國大笨鐘和巴黎鐵塔外,一座座相類似的古城把我弄的一頭霧水,我毫無辦法分辨它們的所在地。

後來我發現每張照片下面都有一行小字,解釋圖中的地方及其背景。細心了解過每張照片的故事後,我發覺無論是壯觀得令人歎為觀止的瑞士冰川,或是美得讓人心悸的桂林山水;充滿文藝復興氣息的意大利藝術,或是被戰亂吹殘得殘舊不堪的羅馬古城, 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其背後的故事和歷史也實在很值得我們思考和參透。

老照片或許要開始變黃才會特顯其價值,其實明信片也一樣。如今明信片後的字已褪色得所淨無幾,紙邊開始泛黃,一年四次過剩的問候而導致內容變得膚淺的文字甚至已沒法讓我臆想當年收到第一張明信片時那種暖洋洋的喜悅。然而,每張明信片都仍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因為都見證了我跟朋友在不同地方留學所維繫的情誼。

隨著一張張明信片的筆跡漸漸變成灰白,我開始想著將告示板改頭換面,把明信片反轉,希望為告示板換上色彩斑斕,充滿異國風情的風景圖。但最後我都把這個念頭打消了,畢竟明信片最初的意義根本就是藉著旅行來對友人傳達心意,更何況文字對我來說比照片更有價值呢!

註:圖為筆者最近收到的明信片,為了保障私隱只好把明信片都反轉。未能表現到褪色的文字,敬希原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