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MPF大騙局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MPF大騙局
Jan 27th 2014, 09:07, by 李偉才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網頁截圖

政府發表施政報告,部分輿論(卻是十分有影響力的部分)針對其中的扶貧措施,一再以「福利主義」和「無視財政紀律」作出猛烈批評,背後的權貴哲學(卻披著「自由主義」之名)令人齒冷。

就筆者看來,報告令人憤怒之處,是不少人經已指出的:沒有包括「取消以強積金「對沖」僱主應付員工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這個特首選舉承諾。

有關這個不義的失信已有不少人作出論述,筆者不打算再作補充。我想借此帶出的,是「強制性公積金」(Mandatory Provident Fund)這個在香港推行了超過十三年的退休保障制度,本身便是如何荒唐混賬的一回事。

我們必須認識的,是這種荒唐混賬的事情並非香港獨有。正如無數在香港發生的事情都是世界潮流(筆者稱為「逆流」)的反映,退休保障也是如此。事情要回溯至1979年戴卓爾夫人上台和1980年列根上台所推動的「新右回朝」。以「芝加哥經濟學派」為首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大肆把政府妖魔化而鼓吹市場化(marketization)和私有化(privatization),表面的理由是打破官僚主義提升效率,實質是把所有東西都變成一盤生意以盈利。煤礦、鐵路、郵政、電訊、供水、教育、醫療甚至社會保障於是一一陷落,香港的「領匯」只是大潮中的一點浪花。

就退休保障而言,舊有的「固定收益計劃」(defined benefits scheme)被一步一步改變為「固定繳款計劃」(defined contribution scheme)。前者是採取「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財務方式來計收保險費,僱員無需從所得工資中再作供款。更重要的是,他們退休後的每月養老金金額是預定和得到保證的。至於後者,僱員的繳款固定,但最後所得的福利則毫無保證。事實是,他們被逼拿養老金來參與全球金融投資(投機)的遊戲,其結果可以是贏也可以是輸。但有一點是清楚的,無論贏輸也好,真正的贏家是管理費一文錢也不能少收的積金管理公司。市場化的結果,是養出多一批肚滿腸肥的金融大肥貓。

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必然的。退休保障的私營化是「新右回朝」最重要的一步。在美國,直至九十年代初期,「固定收益計劃」(DB scheme)仍然是保障制度的主體。但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固定繳款計劃」(DC scheme)的金額已經大大超越前者而成為退休保障的主流。到了今天,「退休保障基金」(pension funds)已經成為了全球金融市場中最大的一塊肥肉。而這些基金到處追逐無法滿足的超高回報,是世界金融動盪的一大源頭。

請想一想,如果所有香港打工仔的供款過去十三年都由香港的外匯基金管理,我們的退休保障會較今天的好多少倍?(代價是少了一批金融肥貓。)更宏觀地看,我們的生產力較五、六十年前超出多少?全球的財富又增長了多少倍?那時我們(以美國和歐洲為例)可以為退休的員工提供穩定的生活保障,為何到了今天反而不能?(新入職的香港公務員如今已經沒有長俸福利。)所謂「人口老化」只是一個借口,以DC取代DB,難道便能夠對抗人口老化的問題?

再宏觀的一點看,「新自由經濟主義已為人類打開通向無盡繁榮的金光大道」這個瞞天大謊,已被零八金融海嘯所徹底打破。但闖下彌天大禍的超級權貴不但沒有受到絲毫懲罰,還提出了所謂「緊縮政策」(austerity),實質是要窮人為富人的罪行「埋單」。傳媒還不斷渲染「民粹主義」的為禍,謂人們(如希臘人民)「依賴成性、好逸惡勞」,所以是咎由自取。這是在人民的傷口上撒鹽。

畢菲特說得好:這是一場階級戰爭,但發動戰爭的不是窮人而是富人,而且富人正在節節勝利。請大家睜開眼睛看清世局,不打破新自由主義的魔咒,世界的公義沒有希望,而香港的中央公積金亦永無希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