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青年首創精神的勝利:談公民提名勝出商討日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青年首創精神的勝利:談公民提名勝出商討日
May 8th 2014, 10:37, by 區龍宇

攝:Ho Leong Kwan @ USP社媒

這次勝利是雙重勝利:一則是公民提名的勝利,也是對中共文攻武嚇的勝利,因為三個方案都贊成公民提名;二則也是青年一代的勝利,因為學界(包括學民和學聯)方案以44.5%大比數勝出。再加上人力方案,就超過七成了;反之,真普聯只有18%。有主流泛民議員拿人力動員,影響投票來大做文章,其實是轉移視線,不想大家注意他們被青年一代打敗的事實而已。

這次勝利的重要象徵意義:它代表長達三十年的青年保守主義確定結束

從1960年代末一直到1980年代初,香港年青一代都比其父母輩思想前進,也普遍不滿當時的左中右政治潮流。這一世代青年,後來就成為主流泛民的群眾基礎。可是,從此之後,一直到反高鐵前一兩年,第二三代青年,卻不再比主流泛民進步多少。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基層工資大減三成,同時政府削減大學撥款,也大大影響大學生。然而,2003年本已箭在弦上的八大院校學生罷課,卻臨陣取消。這件事其實反映了當時青年一代的保守性。 (注)

2010年的反高鐵及其後的反國教標誌著年青一代的躁動。但要等到最近一年,才第一次出現年青一代提出較泛民民主的選舉方案,而且又得到較多支持。這表示,同1970年代一樣,新一代已經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且發揮政治影響。這同一個錢幣的另一面,就是主流泛民在政治上開始喪失思想領導權。

有些泛民大概不甘心,不斷抬出「中間民意」來為自己辯護。問題是,民主醒覺是一條不斷流動的大河,岸邊的測量儀所測出的所謂「中間立場」,因此也必然是流動不止的。今天的中間民意是不問政治,明天可能又不一樣了。大家都記得刻舟求劍的故事。民主醒覺之船已經前進好久了,但湯家驊之流,還在舟邊刻下掉劍記號,大聲叫艄公停船,「冒進了!冒進了!」

是什麼推動民主醒覺之河前進?是後浪推前浪啊。自然,公民提名很早就有人提出,包括筆者,不過那時幾乎在泛民中無人響應。無他,1970和80年代成長那一輩,現在多無鬥志。如非學民和學聯之助,這次公民提名難以脫穎而出。

5月6日筆者參加的那一組討論,一位學民思潮朋友說,他們原本的方案是提委會由全港選民直選組成,但其後因為一些泛民學者指其不合國際標準,只好改成現在的樣子(由直選立法會議員組成)。

這其實說明某些泛民學者之無能,多於說明學民不懂政治。他們天天講國際標準,但又是否知道,這些國際標準又如何產生的?民主制度的「第一個推動」來自何方神聖?只來自學者專家嗎?不是。西方代議民主,很多方面也靠勞動人民自下而上的創造才出現的,從美國憲法的自由權利修訂運動,到英國普選權運動,莫不如此。被譽為直接民主的典範的1871年巴黎公社,更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建。所以學民朋友們根本不用對於這些學者為恭為謹。今天我們香港普羅人民恰恰需要一種首創精神,而不是一切依樣畫葫蘆!這又特別需要後浪推倒前浪。

它代表了民運中堅,已經在泛民之外開始形成。

民運中堅與主流泛民

五月六日那2565人,當然不代表全港市民,但代表了民運中堅!多得戴耀廷,他製造了一個機會,讓這些原本四散的中堅分子,聚合成力量,明確告訴中共,梁振英以及陳太這類泛民:你們休想把普羅市民排擠在外,我們要人人平等權利,不要權貴統治!

真普聯雖然也贊成公民提名,但由於其民主程度遜於學界方案,及始終不敢明言公民提名必不可少,所以得不到多數支持。另外一個原因其實出於普羅市民對真普聯裡面若干政客缺乏信任。這首先是這些主流泛民的責任。他們只知投機,而不肯承擔真正的領導責任。

若干主流泛民會辯護說,他們要以大部分市民意願為依歸,而市民都是中間派,不是激進派,所以即使5.6出了公民提名的結果,民主派也要跟從大多數中間派,而非「激進派」。

真正民主派當然尊重民主,卻不等於自己沒有主見。真正民主派提出什麼綱領要求,首先是根據原則,根據什麼政制在客觀上符合絕大部分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簡單根據一時三刻的群眾心理。自己的主見當然不能強加於人民。這就是為什麼,在西方的民主傳統裡,都主張召開普選全權的制憲會議,來讓全體公民民主決定憲法(或至少由全民公投定奪)。既有主見和遠見,又願意接受民主投票的結果,這才叫民主派。毫無遠見,隨波逐流,永遠向贏面大的下注,這叫什麼?好聽一點,是群眾的尾巴,難聽一點,就是專在選票上漁利的投機政客。但5.6的投票結果,說明多數民運中堅不再信任這些主流泛民。

它為活動分子上了一場政治課

佔中三子和主流泛民大概對5.6的投票結果很意外。主流泛民當初以為可以拿佔中/商討作籌碼,來同中共談判。現在卻反而被動。立法會有票的泛民,當然最後可以不理622投票結果,但如是,則其已經不多的政治資本,只會喪失更多。

這個結果也說明,一個行動的結局,不一定以行動主辦者的意圖為轉移。當初有些朋友站在「左」的立場,認為參與佔中不過為主流泛民的妥協主義站台,所以應該杯葛。事實證明他們全錯。這個故事說明,對於一個表面上溫和的要求,只要是訴諸於群眾行動,那麼群眾在實踐中就有可能賦予行動新的意義,甚至超越行動提倡者的主觀設計。

注:請參考當年一篇報導《李國章暫解罷課危機》;我還記得大概同一時期,已經大去的環保先行者文思慧說過,她在課堂上不時因為批評本地教育制度而被一些學生質疑。自然,青年的保守,不過反映了在1980至2010年左右,長期的世界性右傾形勢而已。

這當然不適用於從頭起就是倒退反動的運動,例如右派本土的所謂驅蝗。但多少是較進步的要求,不論其多麼溫和,只要成為群眾性的行動,就有可能在群眾參與中改變它和提升它。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