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愛」的政治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愛」的政治
May 3rd 2014, 05:55, by 許寶強

過去幾年,香港政改爭論中的一種不斷重複的說法,是特首候選人需「愛國愛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甚至說,這是「不言而喻」的;同一時段,本地出現了一批「愛字頭」的政治團體,馳騁沙場,文攻武衛。政治是一種區分敵我的集體行動,愛則是一種追求和諧包融的個體情感,把愛與政治活動連上,自然有點奇怪。我們應如何理解這些以愛為名的當代香港政治現象?

恨「他」變成愛「我」

學者Sara Ahmed 的文章In the Name of Love,討論了當代英美社會出現的類似問題。她指出,以愛命名的政治力量,有不少其實原是被批評為鼓吹妒恨的團體(hate groups),例如恐同或排外的組織。這些社群,希望能擺脫妒恨的命名,嘗試以「愛」取代,賦予自身正面的價值,爭取良好的自我感覺。它們化「排拒他族」為「愛護同類」,宣稱之所以反對甚至打擊他者(多是弱勢社群) ,也是基於「愛護同類」的需要和動機。這些「愛字頭」的社團,甚至反客為主,指摘其批評者才是真正鼓動妒恨,甚至縱容他者侵害「我們」的權益。

Ahmed談的主要是英美的社會環境,當中的「愛字頭」(例如Lovewatch等組織)心目中的「同類」或「我們」,指的主要是當地的白人所「代表」的國家;他們會批評各種反排外團體或人權組織不愛國,因為他們協助外來移民或邊緣社群「損害我們(白人)的利益」;而為了「愛」,他們有必要打壓這些非我族類的「叛徒」。而在香港,「愛國愛港」派心目中的「同類」或「我們」,指的則主要是建制認可的利益集團,也就是親(或至少不反) 中共和香港特區政權的個體或社群;同樣,他們的矛頭所指向的,除了各式「外國勢力」之外,還包括其心目中的「反中亂港」之士;打壓他們,為的也是「愛護同類」。

有趣的是,本地的一些直認「抗中反共」的「本土」政治力量,自不是「愛國」派的同類,但其基於「愛本土」以至於排外的訴求,卻似乎仍有點上述的以愛代恨操作的影子——「驅蝗」的原因,是為了保衛「本土」的日常生活和核心價值,而強烈批評要求包容「新移民」或大陸遊客的聲音,建基的也是「愛護本土的同類」。

需要補充的是,在當代香港的政治環境中,「愛國愛港」派與「抗中反共」的「本土」力量的資源與政治權力並不對等,因此他們的行動所產生的政治影響力也不會一樣;另一方面,這兩派的政治動機亦有差異,前者自然包括一些真心誠意的民族主義者,但恐怕更多的是關注現實政治經濟利益,希望在「西瓜靠大邊」的投資下,獲得其渴望的社會地位或物質資源回報;後者的出發點,則更為多元紛雜,既有保衛本土的價值信仰和日常生活的理想,也有「現實政治」的考量,當中也充滿了各種情緒的宣泄。

如果說,近年興起的「愛國愛港」社團和論述,建基的更多是赤裸利益的計算,其鼓吹的以愛為名的政治,往往壓抑多元自由、要求同一歸順,那麽帶點「抗中排外」的「本土」社群,則較五花八門,當中的政治取向,也較難以簡單歸類。然而,這些或直接或間接地以愛為名的政治力量,大多傾向要求一種有條件的愛——也就是必須成為「我們」,又或是首先接受「我們」的核心價值。

有條件的愛

Ahmed 引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指出身分認同是一種愛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愛,其實是一種走近(towardness) 他人,以理想化的他人(或集體) 作自我身分的認同對象,不斷投注情感於這理想化的認同對象,實質是追求一種理想化的自我形象。這亦是為什麽長久的夫妻或愛人或政治集體中的個人,容易變得愈來愈相似的一個原因。而當這被理想化的認同對象遲遲未能展現其美好的一面,又或履行其「愛的承諾」,愛者仍然會繼續投注情感於這認同對象,希望在將來可得到「愛的回報」,以避免過去大量投注的情感立刻幻滅。

本地的「愛國愛港」力量,除卻那些只計算利益的徹底功利主義者外,大抵也蘊含同類邏輯。當「先讓一部分富起來」或「強國崛起」後,面對中港兩地大部分民眾遲遲未能享受理想小康生活的現實,仍然「愛國愛港」者,只有把期望放在將來,才能夠繼續其「愛」的情感投注。當所愛及認同的對象(中港政權),久未達成其承諾,當經濟和政治生活質素只有循序、沒有漸進,要延續「愛」,便需要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最方便的,自然是諉過他人,提出由於存在「外國勢力」、「反中亂港」分子,阻礙了國家或經濟發展,令政權對民眾美好的生活承諾,無法實現。換句話說,儘管中國或香港(政權)並沒有實現其對民眾美好生活的承諾,但這只是源自「外國勢力」、「反中亂港」等他者的過失;透過建造敵人,把國家失效的原因推向他者,卸卻理想化的所愛 / 認同對象的責任,延續了「愛國愛港」力量以未來的祈盼支撑其持續的情感投注。

因此,「愛國愛港」訴求中的「愛」,是一種有條件的愛,也就是只有變成「像我們一樣」,才算是愛和有資格被愛;如果他人不以這種方式去「愛護我們」,不接受或認同必須透過排他來保衛自我建構的理想集體 / 國族,就等同「不愛」,甚至是「港奸」、「賣國」。

或如德勒兹(Deleuze)引尼采所言,這種「宛如猛禽對羊羔的愛,脆弱、支離破碎並帶着死亡的氣息……這種愛從仇恨中生發出來……它用誘人的愛來掩蓋仇恨:我責備你是為了你好;我愛你是為了讓你加入我」。

從政治中拯救愛

面對這種政治化了的愛,Ahmed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她強調她並非否定愛,而是嘗試挑戰所有以愛為名的政治。無獨有偶,另一位學者巴迪歐(Alain Badiou) 也反對「愛的政治」,他認為「愛不應該和政治激情攪和在一起」(p.100),而要人下跪的愛,並非真愛,因為,「在愛中,人們對差異所持的是信任的態度」,相反,在反動的政治中,「人們總是在同一性(身分) 的名義之下來懷疑差異性」(p.127)。政治區分的是敵我的矛盾,但愛並沒有外在的敵人,它的對立面是自私自利、為我獨尊、抗拒甚至消滅差異。

強調不惜自我犧牲,以爭取全民普選的佔領中環運動,也用上了「愛與和平」作行動的先導,這自然與那些僅追求赤裸利益的「愛的政治」並不等同。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對待Ahmed的挑戰,那麽在用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的同時,也需要小心避免那種要求齊一、取消差異、「成為我們」的「愛的政治」的負面效果;而巴迪歐也提醒我們,「愛的過程並不總是和平的。有時也包含許多充滿暴力的爭吵,刻骨銘心的傷痛……就愛而言,有時愛不比暴力革命的政治更和平」(p.91) 。愛與和平自然可以佔中,但如果我們希望超越有條件的「愛的政治」,是否可以考慮,在愛與和平之外,也容讓甚至鼓勵同時用無奈、沮喪、恐懼、激情、憤怒等情緒一起佔中?

◆參考資料和伸延閱讀

Ahmed, Sara (2004): "In the Name of Love",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122-143

阿蘭‧巴迪歐(2012): 《愛的多重奏》,鄧剛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