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筆記︰認知偏差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筆記︰認知偏差
Sep 29th 2013, 01:31, by 游城客書 Blossomseverywhere

René Magritte, La Clairvoyance (1936)

早幾天無意中看到維基百科有一頁 List of cognitive biases,數量驚人。於是我打算每天看一個,直到全部讀完。剛完成了第一組(決策、信念與行為偏差)A 字開首的條目,寫寫筆記,溫故知新,順道分享知識。

認知偏差是一種傾向,導致我們的想法與理性思考的結果有差異。這現象並非由於個別受試者不理性,而是我們大腦的「系統設定」所致。例如大腦會在資源(包括大腦容量、運算時間等)有限的情況下,取道某些「捷徑」去做決定,或許這些捷徑很多時候都能找到比較好的答案(不必是最好),又能節省資源,於是就在演化的過程中留下來了。

我們的大腦經常要處理極大量資訊,根本不可能把所有事情放到意識之中,理性、嚴謹地去處理。從演化角度,很多東西——只要不降低存活率,甚至增加——都是能用就行,用家就得將就一下。事實上,用家根本毫不察覺,正如我們不會留意盲點(嚴格而言,盲「點」的範疇頗大,不算是個點)存在,因為大腦早已有機制填補該區的空白。

介紹之前,有些話得先說清楚。強調認知偏差的重要,在理解大腦如何做判斷,有助避免錯謬累積,而非要說「本人乃知識分子,你們庶民在下判斷時必須先做科學調查」(早前已解釋過原因),更不是要各位不作判斷。

上面已明言,我也不過是看維基百科學習,沒讀過心理學,所以我的知識來源、根據僅在那條連結之中。再者,部份認知偏差厲害之處,在於即使你知道這影響存在而企圖修正,下判斷時仍無法完全撇除,因此懂這些東西不代表比其他人超然。

(以下這些名稱都是我翻譯的,未必是常用譯名,附上英文名連結給各位參考。)

1. 含混效應 (Ambiguity effect) ︰我們的決策會受資訊的確定程度影響,這個用例子比較易說明。假設有三十個球,分別為紅、黑、白色。已知有十個紅色球,餘下的二十個會是黑色或白色,當中黑白的比例隨機決定,但每個組合的機率一樣。換言之只考慮白色球數量(餘下的就是黑色)的話,零個、一個、兩個、……二十個的機率都一樣。

現在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抽中紅色球會有一百元,第二個選擇是抽中黑色球會有一百元。透過簡單運算可得知,在抽紅色球的選擇中,抽中的機會率是 1/3。抽黑色球的選擇中,抽中的機會率是 (0/30 + 1/30 + 2/30 + … + 20/30) × 1/21 = 1/3。(算式貌似複雜,其中是先分開黑色球的數量為零個、一個、兩個、……、二十個的情況,再乘以每個情況出現的機會率。)所以兩個選擇抽中的機會率均等。

然而,實驗發現人們會傾向選擇去抽紅色球,因為相比之下黑色球的數目不確定(雖然數學上這個「不確定」會被機會率抵銷)。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我們會傾向避開較多含混、不確定資訊的選擇。可惜在維基百科沒看到進一步的實驗,研究資訊含混的選擇較為有利時,人們又會如何決策。

2.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我們判斷時會過份側重最早接觸的資料——就是所謂的「錨」)。一旦錨定了,其他判斷是圍繞這個錨來修正,並且在詮釋新增的資訊時會傾向不違反錨。最常見的例子是定價,所謂的「大減價」有時可能跟原本售價相差無幾,但先給你(可能被抬高了的)「原價」,就能使人覺得貨品便宜。

這個效應的影響力很強,即使「錨」極度不合理,我們仍會受其影響。其中一個實驗是把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要回答「甘地在九歲前或後離世」,另一組則回答「甘地在一百四十歲前或後離世」,然後兩組要猜甘地的壽命,結果顯示兩組的答案有顯著差別(前者平均為五十,後者平均六十七)。另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錨定」了後,再被告知錨定效應會影響其判斷,結果顯示即使他們知道這件事,並在判斷時企圖修正,最終仍受錨定效應影響。

3. 注意偏差 (Attentional bias)︰我們會傾向錯誤判定某些毫不相平的事情有關連。例如總覺得在沒有帶傘子的時候才下雨,又或是考試、打牌、看球賽……要穿載某些飾物才有好運。此所以稱為「注意偏差」,是因為來自人們只注意到兩件沒有關連的事情同時發生的情況,而忽略兩件事情其實各自獨立發生(比方說,忽略帶了傘子兼下雨、帶了傘子沒下雨的日子)。

4. Availability heuristic(這個我不懂翻譯)︰我們傾向以「能想到多少例子」來判斷一件事發生的機會率。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英文中以 k 開頭的字多抑或第三個字母是 k 的字多?很多人都會高估前者而低估後者,因為我們較易想到 k 開頭的字,而較難想到第三個字母是 k 的字。事實上,一般文字中,後者出現的頻率是前者的兩倍,第三個字母為 k 的字數量是 k 開首的字的三倍。

另一個例子是,當被問及較大機會給鯊魚咬死還是被飛機配件擊中死亡,人們通常答前者。因為一旦有人被鯊魚咬死時,媒體會大肆報導,使人較易想起相關新聞。而事實上,被飛機配件擊中死亡的人數較多。

介紹暫時到此為止,最後我只想再提出一點︰日常生活中,這些效應不僅存在,不同的認知偏差更有可能互相加強、累積。雖然知識或許能減輕影響,可這「肇事者」畢竟源自大腦,我們無法完全制止。能夠做的不多,有時也許從制度上入手,有時則只有提醒自己,下判斷同時存疑——但不是「甚麼也有道理、都是相對」的虛無,我肯定不是,存疑是為了求真。

將來未必有時間再寫,但會繼續看維基百科。假如本篇筆記能令人嚴謹一點,甚至對此課題有興趣,已經功德無量。

原文刊於此
游城客書 Blossomseverywher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