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時尚與時間 :懷當下的舊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時尚與時間 :懷當下的舊
Nov 26th 2013, 16:05, by 方太初

圖:Chanel 14年春夏時裝展於巴黎大皇宮舉行。

14年春夏時裝展,老佛爺Karl Lagerfeld將Chanel秀場巴黎大皇宮變身為現代藝廊,場內架設大型裝置藝術品,模特兒穿上由Coco Chanel式美學變奏而成的時裝,與經典 Chanel 衣飾化成的藝術品,共融而成風景,新舊壓縮在同一秀場。忽然記起,從1983年接掌Chanel成為創意總監,老佛爺拉格斐已將 Chanel 時裝變奏三十年,每年都在懷 Coco Chanel 在生時的舊。時間、記憶、歷史、懷舊……老佛爺連同Chanel似乎提供了一個切入思考時間為何的場景。

Chanel SS14秀場布置成一座大型藝廊,在其中展示了巨大的2.55包、山茶花、No.5香水瓶、如瀑布般的鏈帶、雙C logo等藝術品……這些全是Coco Chanel在生時因應時代之需做出的經典之物,2.55包的肩背設計是為了令女士能夠騰出雙手去做其他事,各種簡潔時裝是為了讓女人方便自在地移動,不用因被包裹在衣裙裡而感到偽裝、而改變態度和行為方式。

圖: Coco Chanel穿着經典的 tweed 短外套,斜紋軟呢是她在蘇格蘭時發現的。

購買一種理念

自接手Chanel以後,每一年老佛爺都會二次創作Coco Chanel一番,這次以七彩Pantone顏色卡及新材質等方式表現。比如用塑膠、登山繩裝飾斜紋軟呢套裝邊緣,比如用油彩筆觸做成點描派般圖案,一點一點顏色隨模特兒行走而流動。而經典斜紋軟呢短外套今趟以雪紡、烏干紗、蕾絲、PVC 編織而成,也有以刺繡制造出斜紋軟呢的效果,而且因夏日的天氣熱,有些款式將前面剪掉。而珍珠鍊則變為兩粒大型的珍珠,形似耳機的新款項鏈。

看久了總覺處處熟口熟面,比如斜紋軟呢無袖A字洋裝,很難不會念人想到60年代流行的未來風。老佛爺在Chanel近來拍的短片裡說到他的角色是要誇大Coco Chanel的特色,使其永遠留在世人腦海中:

「Chanel套裝是一種姿態、一種精神,以精緻服飾彰顯,Chanel套裝被不斷模仿、複製,乃至抄襲……如果你們去看看五十年代,以及五十年代末的Chanel系列作品,你們會發現,其實鏈條裝飾使用極少,也沒有雙 C 標誌,更沒有山茶花裝飾。而在八十年代,則需要進行徹底變革,因為,如果不對設計進行革新,Chanel套裝將淪為裝飾小平結的樸素斜紋軟呢鄉村套裝,這是我所加以誇大的,我希望將其深深烙印在人們腦海中的……當我們購買 Chanel產品時,我們是在購買理念……這種理念早已根植於人們的腦海中,是大家共同的記憶。」

圖:有若六十年代的連衣裙。

懷舊:從空間到時空

可是購買的是一種怎樣的理念?那是六十年以前Coco Chanel走在時代前端的概念,那末,六十年後呢?這可能是一種懷舊了,一種死抓着時代不願放手的懷舊。Coco Chanel的形象還可以被消費多少次?

衣服一直脫不了懷舊,身體總是記憶的載體,衣服的質感、氣味,甚至款式(可能穿着的是你的父母輩),也會勾起記憶,對逝水般的時間的憂思。有趣的是懷舊(nostalgia)原本指向空間,原是十七世紀瑞士醫生 Johnnes Hofer 為了描述遠征的戰士兵思鄉成疾,組合兩個希臘字根而成:nostas 意指返鄉,而 algia 意指憧憬,即類近似思鄉病的情緒。爾後十九世紀現代化又引致當時的人對時間的觀念加速,懷舊變為懷時間的舊,對消失事物的眷戀。

圖:Chanel SS14 ,留意收邊的處理。

時裝:時代之思潮

老佛爺Karl Lagerfeld在Chanel 14年春夏時裝展後接受訪問說到:「過去,設計師希望能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這種想法已經過時,現在無人如此在意,紅地毯另當別論,上流社會已不复存在。因此如今的設計師希望成為藝術界的一員,但藝術界並不希望與時尚界混為一談,這很荒謬,藝術同樣也是一種時代思潮,安迪華荷是唯一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他很敏銳地洞悉,這兩個領域可以並存。」藝術是時代思潮,時裝也是時代思潮,老佛爺點出了題旨。

老佛爺三十年來恍若戴着腳鐐跳舞,他一直不願離開Coco Chanel創出的經典,他說唯有夸大特色,才能使Chanel的形象與理念刻進顧客的腦海。但何謂Chanel的理念?

圖:Karl Lagerfeld 帶領 Chanel 長達30年。

Coco Chanel說:「時尚,就是能領先一步,而非後退,因為我們不能走回頭路。」觀乎老佛爺這三十年的創作,我不知道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一般人也能數得出Chanel有何經典之作,有何對時尚之改革,但那都屬於Coco Chanel,是她的時代思潮,而老佛爺這三十年的變革如潮水,看的時候或許震撼,年復一年,影像重複而重疊,再數,怕也數不出太多了。

太快消失的當下

Coco Chanel所創造的是歷史,那般老佛爺這三十年呢?時裝流動,一季就有成千上萬的新款式推出,時裝周後未正式上架,可能就已經舊了,時裝還有怎樣的事件和歷史可記載?除了不停回望數十年前的變革,近些年的時裝如水過鴨背,頃刻消失,沒有人再記得他們,我們有時需要與歷史保持距離,才能回望自身,太靠近的歷史,人生無跡可尋,無事可記。忽爾想起後現代理論學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提出的「懷當下的舊」(nostalgia for the present),指向的就是時間太快,未及細看所有事情就變明白黃花了,「當下」瞬即變成「過往」,只好急急悼念。

圖:Chanel SS14:萬變不離其宗。

歷史是過去的事,需要一段距離才能看清。建築物被稱為「凝固了的歷史」,只因年月保留了在其間,環境轉變,而它仍是當年樣貌,在當時與現時之對比中,顯現歷史,由是建築物成了文化記憶的載體。那時裝是能行走的歷史麼?如果真如老佛爺所言,購買香奈兒,是買一個理念,那麼是購買一段Coco Chanel黃金時期的回憶麼?而這段回憶在重覆又重覆的建構之後,餘下的是甚麼?

老佛爺在時間加速中,尚且留戀舊有之回憶,真的可以拖慢時代的腳步,還是更快速地消失在時代的漩渦之中?Coco Chanel 已成歷史,總會長存,但她身故後的Chanel王國呢?八十年代,老佛爺使這個幾乎關閉的品牌重回一線,但三十年重複的手法,對一個追趕時代的行業不知道會是怎樣呢?

時裝的「時」字在眾聲(或眾物)喧嘩的今天失效了麼?還能推陳出新麼?想起新懷緬美學(post-nostalgic aesthetics),意指超越陳腐濫觴的懷緬心態;以舊物、舊事、舊人為引子,發展出全新的文化、藝術及社會觀念。有關時間、時裝與新懷緬美學,紙短話長,有機會再談。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