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殘疾人士的住屋需要和貧窮問題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殘疾人士的住屋需要和貧窮問題
May 9th 2014, 05:05, by 正言匯社

在香港,住屋難,上樓難,對於殘疾人士來說,住屋需要更難。

自房署的單身人士公屋計分制實施以來,單身人士上樓動輒需要7-10年,在輪候的期間,大多居於劏房、板房等環境惡劣的地方。香港的劏房,不論是數量、質素,都應是首屈一指,數量多質素差,嚴格來說是不適合居住的,對於一般健全朋友而言,已經極難忍受,對於殘疾人士,情況更為嚴峻。

一般劏房位於舊區,並沒有任何殘疾人士輔助設施,對於不少殘疾朋友構成危險及不便。如聽障或視障人士居於舊區套房或板間房,於沒有任何輔助設施下容易發生意外,如走火警、治安問題等。曾有聽障人士居於劏房遇到火警,因聽不到呼叫,險些燒死。曾有失明人士在唐樓樓梯間被人非禮,報警後卻因無法認人警方不受理。有輪椅朋友無法住位於唐樓的劏房,又需要較大的單位,只能選擇有升降機,較貴租的單位。

住屋同時亦與貧窮非常相關,在前文《殘疾人士與貧窮問題》《扶貧政策欠缺了殘疾角度》已分析及簡述現時殘疾人士的貧窮情況,殘疾人士收入較健全人士為低,並且有必須的醫療、復康開支,再加上現時香港不斷上升的住屋租金,殘疾朋友的生活只會難上加難。

《殘疾人權利公約》第十九條獨立生活和融入社區中指出:「殘疾人有機會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選擇居所,選擇在何處、與何人一起生活,不被迫在特定的居住安排中生活;殘疾人獲得各種居家、住所和其他社區支助服務,包括必要的個人援助,以便在社區生活和融入社區,避免同社區隔絕或隔離;」

殘疾可能無法選擇,但殘疾人士也是社會公民,應當同樣享有適當的公民權利,並在此之上加以補足,使其能正常化地回歸正常生活,融入社會。以往不少殘疾人士會使用社會福利署的體恤安置政策,以能解決緊急的房屋需要,但近年有越來越難申請體恤安置的情況,可能是社署政策收緊了,又有可能是有此等需要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究竟我們是從社會福利角度去看住屋問題和需要,或是應以殘疾人權利和住屋權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相信整體住屋政策有很大的改革空間,我們也很認同不少民間團體的整體倡議方向,例如大幅增建公屋、取消單身人士計分制等。而對於殘疾人士,我們應更有思考,社會是用「憐憫角度」以「社會福利的體恤安置」去處理問題,還是應以「權利為本」的角度,對應殘疾人士的需要提供合適的社會政策?

倡議殘疾人士有獨立生活的權利,在國際社會已談了超過40年,除了居住選擇外,還有很重要的社區支援服務和政策。如果我們能夠以捍衛殘疾人權的角度,以尊重、接納、平等的視角,而不是以福利、憐憫的視角去制定社會政策,今天殘疾朋友不需走出來申訴,究竟我們何時才有權利為本的政策?

文:盧浩元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