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動音樂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動音樂
May 8th 2014, 17:00, by 趙音音

指揮,常出現在大型交響樂團及管弦樂團裏,皆因數十個人一同演奏同一首樂曲,無可能每個人都同一節奏、速度,像拍子機般由頭奏到尾,所以指揮的功能就像大腦一般將「手手腳腳」協調起來,合拍出最佳的姿態,因此一隊交響樂團的指揮就是表達音樂的靈魂所在。

指揮家用一雙手就可以引領出震撼人心的音樂,因為手部每一個動作、擺動都被賦予了感情,只要細看指揮家的手就已經感受到情感的表達。有音樂人深明這一點,希望用手就可以直接演奏音樂,從而打破音樂家與樂器間的隔閡,所以萌生出了「音樂手套」這個念頭。

格林美獎得主英國著名音樂人Imogen Heap,在2011的TED上,展示了「音樂手套」這個概念,然後經過近四年的研發,名為Mi.Mu的「音樂手套」終於登陸集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月才有一款由這個網站集資而成功生產的火箭形耳機推出,相信在不久將來,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不用學習,甚至一出世就能玩音樂了。

Mi. Mu音樂手套,其實像是智能手機的手勢功能,不過就把這些感應全化成聲響。手套備有一系列感應器、陀螺儀、加速器以及磁力器等,去追蹤手的運動方向和手指彎曲程度,用以感知各種手勢並發送信號,從而產生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由手套出來的音樂有點像實驗電子樂,但演奏方法就更隨心更直覺。

整個概念看似很偉大,但我覺得如果當音樂藝術不再罕有、甚至氾濫,那音樂會否貶值呢?

轉載自《新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